CN108183856A - 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3856A
CN108183856A CN201611118980.0A CN201611118980A CN108183856A CN 108183856 A CN108183856 A CN 108183856A CN 201611118980 A CN201611118980 A CN 201611118980A CN 108183856 A CN108183856 A CN 108183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link
shortest path
path
weigh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189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83856B (zh
Inventor
肖红运
李兴明
许晓健
陈碧红
何桓
于洪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11189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385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5272 priority patent/WO20181037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3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3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83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3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网络拓扑中,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在所述最短环形链路中,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两条路径;根据其中一条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工作路由,根据另一条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保护路由。本发明计算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的环形链路,通过该环形链路确定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通过本发明降低了计算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的复杂度,缩短了计算耗时,可以高效地找到工作路由及其保护路由,同时结果为最优选路。

Description

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规模多媒体网络的发展,以及多媒体流和视讯会议等新业务的出现,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网络满足业务的QoS要求,还要在网络连接出现故障时保持业务持续不间断地进行,如果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只有一条通信路径,则在链路故障时不能满足快速恢复业务的要求。要达到上述要求,目前的做法是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提供一对链路分离的路径,其中一条路径为工作路由,另一条路径为工作路由的保护路由。
现有的路由建立方法是采用K优路径算法,先计算一条最短路径作为工作路由,然后再计算与该工作路由分离的最短路径作为保护路由。例如:对于“日字形”组网场景,在进行工作路由计算时,可能会使用“日字形”中间一横这个边作为工作路由的部分路径,在计算保护路由时,由于无论怎么选取路径都不会和工作路由分离,这时需要重新计算工作路由,再根据重新计算的工作路由计算保护路由,直到计算出分离的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为止。对于较为复杂的组网场景来说,可能需要通过K优路径算法计算几千、几万、甚至几亿次才能得到分离的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
综上,在现有技术中,确定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的过程复杂且耗时,容易因为超时导致路由建立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确定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的过程复杂且耗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包括:在网络拓扑中,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在所述最短环形链路中,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两条路径;根据其中一条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工作路由,根据另一条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保护路由。
其中,所述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包括: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第一最短路径;在所述网络拓扑中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根据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之后的网络拓扑,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第二最短路径;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和所述第二最短路径中,删除所述第一最短路径和所述第二最短路径共同经过的节点链路,形成最短环形链路。
其中,所述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第一最短路径,包括: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所有路径;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确定每条所述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并将权值之和最小值对应的路径作为第一最短路径。
其中,所述根据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之后的网络拓扑,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第二最短路径,包括: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以及所述源节点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距离,修改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的权值;在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之后的网络拓扑中,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所有路径;根据修改后的所述各个节点链路的权值,确定每条所述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并将权值之和最小值对应的路径作为第二最短路径。
其中,所述根据其中一条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工作路由,根据另一条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保护路由,包括: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确定所述其中一条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以及确定所述另一条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根据较小的权值之和对应的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工作路由,根据较大的权值之和对应的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保护路由。
其中,所述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包括:利用预设的Dijkstra算法,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路由建立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在网络拓扑中,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最短环形链路中,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两条路径;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其中一条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工作路由,根据另一条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保护路由。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第一最短路径;在所述网络拓扑中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根据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之后的网络拓扑,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第二最短路径;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和所述第二最短路径中,删除所述第一最短路径和所述第二最短路径共同经过的节点链路,形成最短环形链路。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所有路径;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确定每条所述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并将权值之和最小值对应的路径作为第一最短路径。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以及所述源节点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距离,修改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的权值;在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之后的网络拓扑中,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所有路径;根据修改后的所述各个节点链路的权值,确定每条所述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并将权值之和最小值对应的路径作为第二最短路径。
其中,所述建立模块用于: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确定所述其中一条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以及确定所述另一条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根据较小的权值之和对应的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工作路由,根据较大的权值之和对应的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保护路由。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利用预设的Dijkstra算法,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的环形链路,通过该环形链路确定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因为该环形链路为一个环形,所以最终确定的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是分离的两条互相不依赖的路由,也正是因为该环形链路为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的环形链路,所以确定的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是最优的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通过本发明降低了确定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的复杂度,缩短了确定耗时,可以高效地找到工作路由及其保护路由,同时结果为最优选路,进而可以在实际工程中,为寻路问题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路由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确定最短环形链路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路由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4-1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4-2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最短路径P1的示意图;
图4-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最短路径生成树示意图;
图4-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禁用最短路径P1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4-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修改节点链路权值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4-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最短路径P2的示意图;
图4-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最短路径P1和最短路径P2共同经过的节点链路的示意图;
图4-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最短环形链路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网络拓扑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最短路径P1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修改节点链路权值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最短路径P2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最短路径P1和最短路径P2共同经过的节点链路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最短环形链路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路由建立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如图1所述,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路由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S110,在网络拓扑中,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
步骤S120,在该最短环形链路中,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两条路径。
步骤S130,根据其中一条路径建立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工作路由,根据另一条路径建立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保护路由。
在网络拓扑中包括多个节点以及多条用于连接两个节点的节点链路。
在这多个节点中指定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在网络拓扑中确定出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的环形链路,即最短环形链路。进一步地,可以利用预设的算法,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该预设算法例如是:Dijkstra(迪克斯特拉)算法。
基于该最短环形链路确定最优的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在最短环形链路中,确定以源节点作为起点,以目的节点作为终点的路径,因为最短环形链路为一个环形,那么符合要求的路径应为两条,将其中一条路径作为工作路由,另一条路径作为保护路由。
在本实施例中,只需确定出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即可确定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确定过程简便且不耗时,提升了路由建立效率,降低了路由建立失败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最短环形链路为一个环形,所以最终确定的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是分离的两条路由,在工作路由中,如果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中间节点或是链路出现故障,则可以启用保护路由来替代工作路由。也正是因为最短环形链路是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的环形路径,所以最终确定的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是最优的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
实施例二
为了使本发确定最短环形链路的过程更加清楚,下面对确定最短环形链路的步骤进一步地描述。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确定最短环形链路的步骤流程图。
步骤S210,基于当前网络拓扑,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第一最短路径。
第一最短路径是指当前网络拓扑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预先为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例如:设置每条节点链路的初始权值为1。
具体的,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所有路径;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确定每条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并将权值之和最小值(最小权值之和)对应的路径作为第一最短路径。
节点链路具有方向性,例如:双向链路和单向链路;单向链路包括: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可以为节点链路设置与方向对应的权值,例如:在设置初始权值时,针对节点A和节点B之间的节点链路,可以使两个方向的权值相同,如链路A→B和链路B→A的权值都为1。可以按照路径的方向,获取该路径经过的每条节点链路在该方向上对应的权值,将获取的权值相加,进而确定出该路径对应的权值之和。
在本实施例中,节点链路两个方向对应的初始权值为1,在确定任意两节点之间的路径对应的权值之和时,可以确定该路径中从第一个节点到最后一个节点的跳数,该跳数即是权值之和。
步骤S220,在网络拓扑中禁用第一最短路径。
在网络拓扑中,确定第一最短路径经过各个节点链路,按照第一最短路径的方向,将每条节点链路的该方向禁用。
步骤S230,根据禁用第一最短路径之后的网络拓扑,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第二最短路径。
第二最短路径是指禁用第一最短路径后的网络拓扑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在网络拓扑中禁用第一最短路径之后,形成新的网络拓扑,原来的网络拓扑和新的网络拓扑在节点上不会发生变化,只是链路发生改变;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以及源节点到新的网络拓扑中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距离,修改新的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的权值;在确定第二最短路径时,在新的网络拓扑中,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所有路径;根据修改后的各个节点链路的权值,确定每条路径(新的网络拓扑中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每条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并将权值之和最小值对应的路径作为第二最短路径。
步骤S240,在第一最短路径和第二最短路径中,删除第一最短路径和第二最短路径共同经过的节点链路,形成最短环形链路。
在新的网络拓扑中,将之前禁用的第一最短路径重新启用,这样第一最短路径和第二最短路径将会同时存在于网络拓扑中,找出第一最短路径和第二最短路径共同经过的节点链路;在第一最短路径和第二最短路径中删除共同经过的节点链路之后,第一最短路径和第二最短路径的剩余节点链路将会形成一个环形链路,将该环形链路即是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
基于本实施例确定出的最短环形链路,在最短环形链路中,确定以源节点为起点,以目的节点为终点的两条路径,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确定其中一条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以及确定另一条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根据较小的权值之和对应的路径,建立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工作路由;根据较大的权值之和对应的路径,建立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保护路由。
本实施例的确定过程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上,都有很大程度的优化,通过本实施例最终选出的两条路径是完全分离的,保护路径不用依赖于工作路径,且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的的代价(权值)是最小的。
实施例三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路由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图4(包括图4-1~图4-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路由建立方法的示意图。
步骤S310,为网络拓扑中的各条节点链路设置初始权值,并利用Dijkstra算法,确定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P1。
如图4-1所示,在网络拓扑中,包括节点A~节点J,节点A为源节点,节点J为目的节点。在网络拓扑中,设置每条节点链路的初始权值都为1,图4-1中的数字表示权值。进一步地,每条节点链路都为双向链路,每个方向对应的初始权值都为1。
在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各条路径中,最短路径P1是指所经各条节点链路的初始权值之和最小的路径。该最短路径P1为上述的第一最短路径。
利用Dijkstra算法,确定出源节点A到目的节点J之间的最短路径P1为A→B→H→I→J,如图4-2中的粗箭头所示。进一步地,源节点A到目的节点J之间的路径包括:A→F→G→H→I→J(权值之和为5)、A→F→G→H→I→D→E→J(权值之和为7)、A→F→G→H→B→C→D→E→J(权值之和为8)、A→B→H→I→J(权值之和为4)、A→B→C→D→I→J(权值之和为5)、A→B→C→D→E→J(权值之和为5);经比较可知,最短路径P1为A→B→H→I→J,路径A→B→H→I→J是节点A到节点J之间各条路径中权值之和最小的路径。
步骤S320,利用Dijksta算法,确定源节点到网络拓扑中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距离,并形成最短路径生成树。
进一步地,利用Dijkstra算法,确定从源节点到指定节点的最短路径,在该最短路径中,从源节点到指定节点的跳数为最短路径距离。
经确定,在网络拓扑中,节点A到节点B的最短路径距离为1,节点A到节点C的最短路径距离为2,节点A到节点D的最短路径距离为3,节点A到节点E的最短路径距离为4,节点A到节点F的最短路径距离为1,节点A到节点G的最短路径距离为2,节点A到节点H的最短路径距离为2,节点A到节点I的最短路径距离为3,节点A到节点J的最短路径距离为4。
根据确定结果可知,以节点A为起始点,最短路径距离为1的节点为节点B和节点F,最短路径距离为2的节点为节点C、节点G和节点H,最短路径距离为3的节点为节点D和节点I,最短路径距离为4的节点为节点E和节点J。根据确定结果形成的最短路径生成树如图4-3所示,图4-3中的数字表示最短路径距离。
步骤S330,在网络拓扑中禁用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P1。
因为链路具有方向性,在网络拓扑中禁用最短路径P1所经的各条节点链路,即禁用路径A→B→H→I→J,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网络拓扑中,不禁用路径A←B←H←I←J,因此,在图4-4中,A-B-H-I-J之间的链路为单箭头。
步骤S340,在禁用最短路径P1的网络拓扑中,修改各条节点链路的初始权值。
利用公式w'(u,v)=w(u,v)-d(s,v)+d(s,u),修改最初为网络拓扑中各条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
其中,u表示链路的起点,v表示链路的终点,s表示源节点,w'(u,v)为链路u→v修改后的权值,w(u,v)为链路u→v的初始权值,d(s,v)为源节点到链路终点的最短路径距离,d(s,u)为源节点到链路起点的最短路径距离。
例如:确定链路H→B的权值,链路H→B的初始权值为1,节点A到节点B的最短路径距离为1,节点A到节点H的最短路径距离为2,那么链路H→B的权值w'(H,B)=w(H,B)-d(A,B)+d(A,H)=1-1+2=2。
又如,确定链路I→H的权值,链路I→H的初始权值为1,节点A到节点H的最短路径距离为2,节点A到节点I的最短路径距离为3,那么链路I→H的权值w'(I,H)=w(I,H)-d(A,H)+d(A,I)=1-2+3=2。
再如:确定链路B→C的权值,链路B→C的初始权值为1,节点A到节点C的最短路径距离为2,节点A到节点B点最短路径距离为1,那么链路B→C的权值w'(B,C)=w(B,C)-d(A,C)+d(A,B)=1-2+1=0。确定确定链路C→B的权值,链路C→B的初始权值为1,节点A到节点C的最短路径距离为2,节点A到节点B点最短路径距离为1,那么链路C→B的权值w'(C,B)=w(C,B)-d(A,B)+d(A,C)=1-1+2=2。
如图4-5所示,为根据本步骤给出的方法修改的权值,图4-5中的数字为新的权值。
步骤S350,在网络拓扑中禁用最短路径P1之后,利用Dijkstra算法,再次确定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P2。
利用Dijkstra算法,确定出源节点A到目的节点J之间的最短路径P2为A→F→G→H→B→C→D→E→J,如图4-6中的粗箭头所示。
该最短路径P2即是上述的第二最短路径。
步骤S360,在最短路径P1和最短路径P2中,删除最短路径P1和最短路径P2共同经过的节点链路。
在网络拓扑中启用最短路径P1可以得到图4-1所示的最初的网络拓扑。
最短路径P1和最短路径P2同时显示在图4-7中,经比较可知,最短路径P1和最短路径P2共同经过的节点链路为B-H,即链路B→H和链路H→B。
在最短路径P1(A→B→H→I→J)中删除链路B→H,在最短路径P2(A→F→G→H→B→C→D→E→J)中删除链路H→B,图4-8为删除链路B→H和链路H→B后获得最短环形链路。
步骤S370,根据最短路径P1和最短路径P2中的剩余节点链路,确定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
最短路径P1和最短路径P2中的剩余节点链路可以组成最短环形链路A-B-C-D-E-F-G-H-I-J,该最短环形链路包括两条路径,分别为:A→B→C→D→E→J、A→F→G→H→I→J。根据为每条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确定每条路径中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将权值之和最小的路径作为工作路由,将权值之和第二小的路径作为保护路由。如果两条路径的权值相同,则可以随机选择一条路径作为工作路径,另一条作为保护路径;或者选择链路质量最好的路径作为工作路径,另一条作为保护路径。
例如:路径A→B→C→D→E→J的权值之和为5,路径A→F→G→H→I→J的权值之和同样为5,确定路径A→B→C→D→E→J和路径A→F→G→H→I→J的丢包率,将丢包率小的链路作为工作链路,另一条链路作为保护路径。
步骤S380,根据确定出的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的结果,建立路由。
实施例四
下面根据图5~图11给出一个较为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路由建立过程进行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5所示,按照无力topo结构,建立网络拓扑,在该网络拓扑中包括节点1~节点21,指定节点12为源节点,节点9为宿节点(目的节点),并设置各条节点链路的初始权值为1。
如图6所示,调用预设的Dijkstra算法,确定从节点12到节点9的最短路径P1为节点12→节点10→节点11→节点9。
如图7所示,将最短路径P1经过的节点链路禁用,当然只在最短路径P1方向上禁用,形成新的网络拓扑,并确定新的网络拓扑中各条节点链路的权值。图7中的节点链路上的数字为该节点链路的权值,权值的确定过程可以参考上述的实施例三。
根据图8所示,根据新的网络拓扑,调用预设的Dijkstra算法,确定从节点12到节点9的最短路径P2为节点12→节点14→节点11→节点10→节点7→节点9。
根据图9所示,启用最短路径P1,将最短路径P1和最短路径P2放在一起,在最短路径P1和最短路径P2中,去掉最短路径P1和最短路径P2重合的节点链路(节点10-节点11),最短路径P1和最短路径P2中剩余的节点链路形成最短环形链路。
根据图10所示,最短环形链路包括:节点12-节点14-节点11-节点9-节点7-节点10。
根据图11所示,禁用除了最短环形链路之外的其他节点链路,调用预设的Dijkstra算法,利用每条节点链路的初始权值,确定从节点12到节点9的最短路径作为工作路由,将工作路由对应的各条节点链路禁用,再次调用预设的Dijkstra算法,确定从节点12到节点9的最短路径作为保护路由。确定完毕,启用网络拓扑中的所有节点链路。
在本实施例中,从节点12到节点9的两条路径分别为节点12→节点10→节点7→节点9,以及节点12→节点14→节点11→节点9,两条路径的权值之和都为3,因此选择链路质量最好的路径作为工作路由,另一条为保护路由。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由建立装置。如图1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路由建立装置的结构图。
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1210,用于在网络拓扑中,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并且在所述最短环形链路中,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两条路径。
建立模块1220,用于根据其中一条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工作路由,根据另一条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保护路由。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210用于: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第一最短路径;在所述网络拓扑中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根据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之后的网络拓扑,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第二最短路径;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和所述第二最短路径中,删除所述第一最短路径和所述第二最短路径共同经过的节点链路,形成最短环形链路。
确定模块1210进一步用于: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所有路径;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确定每条所述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并将权值之和最小值对应的路径作为第一最短路径。
确定模块1210进一步用于: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以及所述源节点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距离,修改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的权值;在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之后的网络拓扑中,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所有路径;根据修改后的所述各个节点链路的权值,确定每条所述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并将权值之和最小值对应的路径作为第二最短路径。
在另一实施例中,建立模块1220用于: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确定所述其中一条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以及确定所述另一条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根据较小的权值之和对应的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工作路由,根据较大的权值之和对应的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保护路由。
在又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210,用于利用预设的Dijkstra算法,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
本实施例所述的装置的功能已经在图1~图1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进行了描述,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各种改进、增加和取代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2)

1.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网络拓扑中,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
在所述最短环形链路中,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两条路径;
根据其中一条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工作路由,根据另一条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保护路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包括:
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第一最短路径;
在所述网络拓扑中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
根据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之后的网络拓扑,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第二最短路径;
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和所述第二最短路径中,删除所述第一最短路径和所述第二最短路径共同经过的节点链路,形成最短环形链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第一最短路径,包括:
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所有路径;
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确定每条所述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并将权值之和最小值对应的路径作为第一最短路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之后的网络拓扑,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第二最短路径,包括:
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以及所述源节点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距离,修改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的权值;
在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之后的网络拓扑中,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所有路径;
根据修改后的所述各个节点链路的权值,确定每条所述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并将权值之和最小值对应的路径作为第二最短路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其中一条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工作路由,根据另一条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保护路由,包括:
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确定所述其中一条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以及确定所述另一条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
根据较小的权值之和对应的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工作路由,根据较大的权值之和对应的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保护路由。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包括:
利用预设的Dijkstra算法,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
7.一种路由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网络拓扑中,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并且,在所述最短环形链路中,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两条路径;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其中一条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工作路由,根据另一条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保护路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第一最短路径;
在所述网络拓扑中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
根据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之后的网络拓扑,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第二最短路径;
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和所述第二最短路径中,删除所述第一最短路径和所述第二最短路径共同经过的节点链路,形成最短环形链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
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所有路径;
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确定每条所述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并将权值之和最小值对应的路径作为第一最短路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
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以及所述源节点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距离,修改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的权值;
在禁用所述第一最短路径之后的网络拓扑中,确定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所有路径;
根据修改后的所述各个节点链路的权值,确定每条所述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并将权值之和最小值对应的路径作为第二最短路径。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用于:
根据预先为网络拓扑中的各个节点链路设置的初始权值,确定所述其中一条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以及确定所述另一条路径经过的节点链路的权值之和;
根据较小的权值之和对应的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工作路由,根据较大的权值之和对应的路径,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的保护路由。
12.如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利用预设的Dijkstra算法,确定包含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最短环形链路。
CN201611118980.0A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183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8980.0A CN108183856B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PCT/CN2017/115272 WO2018103738A1 (zh) 2016-12-08 2017-12-08 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8980.0A CN108183856B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3856A true CN108183856A (zh) 2018-06-19
CN108183856B CN108183856B (zh) 2021-10-15

Family

ID=62490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18980.0A Active CN108183856B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83856B (zh)
WO (1) WO2018103738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8213A (zh) * 2018-09-25 2019-01-15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09361596A (zh) * 2018-10-26 2019-02-1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路由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35763A (zh) * 2019-07-10 2019-12-03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备份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20723A (zh) * 2019-07-01 2019-12-27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路由分面中继节点的一种无状态单播保护方法
CN114125982A (zh) * 2021-11-10 2022-03-01 浙江大学 用于无人系统自组织网络的环定向路由算法及存储介质
CN116566886A (zh) * 2023-07-11 2023-08-0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双平面的无状态单播保护路由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9869A (zh) * 2021-11-09 2022-02-11 广东稳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设备节点模型的建立方法、通信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6668363A (zh) * 2022-09-29 2023-08-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复用的路由链路规划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5820A (zh) * 2005-02-22 2006-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光网络中路径选择的方法
US20080049609A1 (en) * 2006-04-10 2008-02-28 Chao Hung-Hsiang J Determining rerouting information for single-link failure recovery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CN101184342A (zh) * 2007-12-19 2008-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光复用段层上创建业务的方法
CN101360053A (zh) * 2008-09-08 2009-02-04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信息熵的路由干扰影响度量方法
US20120240094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Fujitsu Limited Wiring design support device and wiring design supporting method
US20120307640A1 (en) * 2011-05-30 2012-12-06 Shaun Wackerly System for managing the size of a hardware routing table
CN101645850B (zh) * 2009-09-25 2013-01-3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和设备
US20140156826A1 (en) * 2012-11-30 2014-06-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arallel Top-K Simple Shortest Paths Discovery
CN103873363A (zh) * 2014-03-24 2014-06-18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电力光纤通信网业务的双路由配置方法
CN104917820A (zh) * 2015-05-04 2015-09-16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技术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5227461A (zh) * 2014-06-26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跨域分离路径的方法、路径计算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7686A (zh) * 2010-10-15 2012-05-09 薛鹰 一种aodv应用路由协议
US8897135B2 (en) * 2012-02-10 2014-11-25 Cisco Technology, Inc. Recursive load balancing in a loop-free routing topology using routing arcs
CN103260211B (zh) * 2013-04-27 2016-06-08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改进的aomdv路由方法
CN104320334B (zh) * 2014-11-03 2017-06-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无线Mesh网络中的集中式路由算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5820A (zh) * 2005-02-22 2006-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光网络中路径选择的方法
US20080049609A1 (en) * 2006-04-10 2008-02-28 Chao Hung-Hsiang J Determining rerouting information for single-link failure recovery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CN101184342A (zh) * 2007-12-19 2008-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光复用段层上创建业务的方法
CN101360053A (zh) * 2008-09-08 2009-02-04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信息熵的路由干扰影响度量方法
CN101645850B (zh) * 2009-09-25 2013-01-3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和设备
US20120240094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Fujitsu Limited Wiring design support device and wiring design supporting method
US20120307640A1 (en) * 2011-05-30 2012-12-06 Shaun Wackerly System for managing the size of a hardware routing table
US20140156826A1 (en) * 2012-11-30 2014-06-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arallel Top-K Simple Shortest Paths Discovery
CN103873363A (zh) * 2014-03-24 2014-06-18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电力光纤通信网业务的双路由配置方法
CN105227461A (zh) * 2014-06-26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跨域分离路径的方法、路径计算单元
CN104917820A (zh) * 2015-05-04 2015-09-16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技术的数据传输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O-MEI CHENG: "Optimizing Link Weight in OSPF Routing Under Unknown Traffic Matrices", 《2009 IEEE 34TH CONFERENCE ON LOCAL COMPUTER NETWORKS (LCN 2009)》 *
赵太飞: "抗毁光网络中预置圈算法研究", 《CNKI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8213A (zh) * 2018-09-25 2019-01-15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09218213B (zh) * 2018-09-25 2022-09-16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09361596A (zh) * 2018-10-26 2019-02-1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路由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620723A (zh) * 2019-07-01 2019-12-27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路由分面中继节点的一种无状态单播保护方法
CN110620723B (zh) * 2019-07-01 2022-08-30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路由分面中继节点的一种无状态单播保护方法
CN110535763A (zh) * 2019-07-10 2019-12-03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备份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35763B (zh) * 2019-07-10 2021-12-14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备份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5982A (zh) * 2021-11-10 2022-03-01 浙江大学 用于无人系统自组织网络的环定向路由算法及存储介质
CN114125982B (zh) * 2021-11-10 2023-12-01 浙江大学 用于无人系统自组织网络的环定向路由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6566886A (zh) * 2023-07-11 2023-08-0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双平面的无状态单播保护路由方法
CN116566886B (zh) * 2023-07-11 2023-09-2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双平面的无状态单播保护路由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03738A1 (zh) 2018-06-14
CN108183856B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83856A (zh) 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8199955A (zh) 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KR102123035B1 (ko) 802.1aq에 대한 3 스테이지 폴딩된 clos 최적화
CN103812778B (zh) 流表项生成方法以及装置
CN105591937B (zh) 一种网络拓扑信息的采集方法和设备
CN104283791A (zh) 一种sdn网络中的三层拓扑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6161246B (zh) 备用路由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869604B (zh) 基于rpl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层数型路由建立方法
WO2015079395A3 (en) Distributed rout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6506188B (zh) 一种确定关键节点的方法和设备
CN106612231B (zh) 一种基于wmn的矿井下多策略混合修复路由方法
CN102916879A (zh) 一种快速路由收敛方法
CN103532861B (zh) 基于生成树的域内动态多路径生成方法
CN104270313A (zh) 一种网络链路利用率调节方法
CN104283807B (zh) 一种te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1753462A (zh) 多下一跳路由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3905318B (zh) 发送、加载转发表项的方法、控制器和转发节点
CN101909004A (zh) 基于边缘roadm环结构的多域光网络路由方法
CN108429699B (zh) 基于二维路由的拥塞规避机制及装置
CN104579976B (zh) 链路状态协议数据包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3475579B (zh) 优化发布LSAmetric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68356B (zh) 一种多目的节点的消息转发方法
CN105517050B (zh) 基于拥塞控制的无线路由方法
CN104270310B (zh) 一种基于rip的报文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1702686B (zh) 实现多下一跳路由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