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5850B -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5850B
CN101645850B CN2009101769458A CN200910176945A CN101645850B CN 101645850 B CN101645850 B CN 101645850B CN 2009101769458 A CN2009101769458 A CN 2009101769458A CN 200910176945 A CN200910176945 A CN 200910176945A CN 101645850 B CN101645850 B CN 1016458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forwarding unit
conversion link
bandwidth
forwa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69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5850A (zh
Inventor
毛桂全
杨利明
施学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769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458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45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5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5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58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和设备,在环形堆叠系统转发路径计算时,同时考虑最短转发路径、端口密度和链路带宽等权重,以达到堆叠内流量最优性能和最大利用率转发。通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借助基于权重的转发路径计算,可以优化大多数存在单堆叠链路情况时的环形堆叠带宽利用率,减缓堆叠内流量拥塞。

Description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堆叠技术将两台或者多台设备连接起来,通过一条专用连接电缆,从一台设备的上行堆叠端口直接连接到另一台设备的下行堆叠端口,从而在逻辑上成为一台逻辑设备。用户管理堆叠就像管理一台单一设备。堆叠技术可以提供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简化管理。参与堆叠的设备使用相同的配置文件。 
根据堆叠成员设备的连接不同,我们将堆叠分为链形堆叠和环形堆叠两种。从一台堆叠成员设备进入的数据流,可能需要从另外一台堆叠成员设备转发出去。不同堆叠类型报文的转发机制可能不一样。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 
在图1为现有技术中链形堆叠的结构示意图,而图2为现有技术中环形堆叠的结构示意图。 
在环形拓扑中,按照最短转发路径优先原则,设备1上所转发的目的地址为设备3的数据流通过设备1和设备3之间直连链路转发,同样,设备1上所转发的目的地址为设备2的数据流也通过直连链路转发。 
由此,可以看出环形链路可以提供有效的数据流负荷分担。此外,环形链路较好的提高堆叠可用性等等。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但当前环形拓扑计算只考虑最短转发路径原则,未考虑堆叠系统中堆叠聚合链路和单链路共存的情况: 
在如图3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堆叠系统聚合上行,在设备1和设备2之间为非聚合的单链路,而其它设备之间的其他堆叠链路均为聚合链路,采用聚和链路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利用系统带宽。 
如图3所示的环形堆叠系统中,按照最短转发路径优先原则,对于由设备1的G1/0/10端口进入,并需要由G3/0/10端口输出的数据流,可以选取按照经过设备1、设备2和设备3或者经过设备1、设备4和设备3的两种路径方案进行数据流转发。 
如果当前选择经过设备1、设备2和设备3的路径作为数据流转发路径,,那么,由于设备1与设备2之间为非聚合单链路,所以其带宽小于其它聚合链路,那么对于由设备1的G1/0/10端口进入,并需要由G3/0/10端口输出的数据流,采用经过设备1、设备2和设备3的路径进行数据流转发时,因为阻塞而丢弃数据的概率大于选择经过设备1、设备4和设备3的转发路径时的概率,但是现有技术中没有明确的路径选择方案,因此,可能由于路径选择不当,而造成数据传输可靠性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和设备,在环形堆叠系统转发路径计算时,同时考虑最短转发路径、端口密度和链路带宽等权重,以达到堆叠内流量最优性能和最大利用率转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应用于包括多个转发设备的堆叠系统中,所述多个转发设备包括多个转发链路,通过不同的转发链路组成不同的转发路径,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流的转发设备根据所接收的待转发数据流的目的地址,获取所述堆叠系统中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转发链路的带宽和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 
所述转发设备根据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和转发链路的带宽、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计算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 
其中,所述转发设备根据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和转发链路的带宽、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计算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 具体为: 
所述转发设备分别计算所述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所包括的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所述转发设备分别将所述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求和,确定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 
其中,所述转发设备计算一个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一条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的计算方式,具体包括: 
所述转发设备根据所述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确定在所述转发路径中,所述待计算的转发设备之后所包括的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之和;所述转发设备将所述端口密度之和与所述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所述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下行链路的带宽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所述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 
所述转发设备确定流量收敛比数值最小的可能的转发路径为最终的转发路径。 
优选的,所述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流的转发设备根据所接收的待转发数据流的目的地址,获取所述堆叠系统中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转发链路的带宽和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具体为: 
所述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流的转发设备向所述堆叠系统中的各转发设备发送查询请求,并获取所述各转发设备所返回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所述堆叠系统中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转发链路的带宽和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或, 
所述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流的转发设备直接获取本地存储的所述堆叠系统中的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和所述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转发链路的带宽信息,并根据所接收的待转发数据流的目的地址,确定所述堆叠系统中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 
优选的,所述转发设备确定流量收敛比数值最小的可能的转发路径为最终的转发路径,还包括: 
当所述转发设备所确定的流量收敛比数值最小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数量为至少两条时,所述转发设备根据预设的选择策略,选择其中的一条作为最终的转发路径。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转发设备,应用于包括多个转发设备的 堆叠系统中,所述多个转发设备包括多个转发链路,通过不同的转发链路组成不同的转发路径,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流时,根据所接收的待转发数据流的目的地址,获取所述堆叠系统中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转发链路的带宽和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 
计算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和转发链路的带宽、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计算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 
其中,所述计算模块计算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的具体方式,包括: 
所述计算模块分别计算所述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所包括的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所述计算模块分别将所述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求和,确定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 
其中,所述计算模块计算一个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一条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的计算方式,具体包括: 
所述计算模块根据所述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确定在所述转发路径中,所述待计算的转发设备之后所包括的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之和;所述计算模块将所述端口密度之和与所述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下行链路的带宽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所述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 
确定模块,与所述计算模块相连接,用于确定所述计算模块所计算的流量收敛比数值最小的可能的转发路径为最终的转发路径。 
优选的,所述转发设备,还包括: 
存储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相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堆叠系统中的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和所述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转发链路的带宽信息。 
优选的,所述转发设备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选择策略;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转发设备所确定的流量收敛比数值最小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数量为至少两条时,根据所述设置模块所设置的选择策略,选择其中的一条作为最终的转发路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基于权重的转发路径计算,通过对路径长度、端口密度和堆叠链路带宽等权重计算转发路径,以达到最佳转发性能和带宽利用率的平衡,从而优化环形堆叠带宽利用率,减缓堆叠内流量拥塞。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链形堆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环形堆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环形堆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转发路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具体应用场景下的另一种转发路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一种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传统的故障处理方式不能保证对多路径系统中的故障路径进行及时的处理,或者不能保证在处理过程中不影响当前的系统业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环形堆叠系统转发路径计算时,同时考虑最短转发路径、端口密度和链路带宽等权重,以达到堆叠内流量最优性能和最大利用率转发。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应用于包括多个转发设备的堆叠 系统中,所述多个转发设备包括多个转发链路,通过不同的转发链路组成不同的转发路径。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转发路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流的转发设备根据所接收的待转发数据流的目的地址,获取堆叠系统中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转发链路的带宽和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实现本步骤的方式包括以下两种: 
方式一、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流的转发设备向堆叠系统中的各转发设备发送查询请求,并获取各转发设备所返回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堆叠系统中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转发链路的带宽和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 
在此种方式下,需要各转发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具体可以通过各转发设备之间的转发链路来实现,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在转发设备中进行额外的信息存储,而且可以根据各转发设备的最新资源信息进行相关各中参数数据的获取,保证了各转发设备中的信息的准确性。 
方式二、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流的转发设备直接获取本地存储的堆叠系统中的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和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转发链路的带宽信息,并根据所接收的待转发数据流的目的地址,确定堆叠系统中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 
在此种方式下,各转发设备需要预先存储堆叠系统中的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和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转发链路的带宽信息,从而,转发设备可以直接获取该信息,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例如,由待转发数据流的源转发设备向目的转发设备发送查询报文,根据相应的反馈结果,生成相应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 
步骤S402、转发设备根据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和转发链路的带宽、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计算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步骤具体通过以下流程实现: 
(1)转发设备分别计算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所包括的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 
在本步骤中,转发设备计算一个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一条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的计算方式具体为: 
转发设备根据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确定在转发路径中,待计算的转发设备之后所包括的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之和; 
转发设备将端口密度之和与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下行链路的带宽的比值,确定为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 
(2)转发设备分别将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求和,确定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 
步骤S403、转发设备确定流量收敛比数值最小的可能的转发路径为最终的转发路径。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当转发设备所确定的流量收敛比数值最小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数量为至少两条时,转发设备根据预设的选择策略,选择其中的一条作为最终的转发路径。 
其中的选择策略可以包括转发路径最短,或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带宽最小值最大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需要进行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基于权重的转发路径计算,通过对路径长度、端口密度和堆叠链路带宽等权重计算转发路径,以达到最佳转发性能和带宽利用率的平衡,从而优化环形堆叠带宽利用率,减缓堆叠内流量拥塞。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如图5所示的应用场景下,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转发 路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设备1获取当前堆叠系统中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转发链路的带宽和各设备的端口密度。 
在如图5所示的应用场景中,设备1所获取的当前堆叠系统中的参数信息具体如表1所示: 
表1设备1获取的必要数据 
  链接顺序   左端:1-2-3-4  右端:1-4-3-2
  端口密度   设备1:24口  设备2:24口  设备3:24口  设备4:24口
  链路带宽   1-2:12G  2-3:24G  3-4:24G  4-1:24G
步骤S602、设备1计算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 
为方便叙述,定义“流量收敛比”为一条转发路径上各链路带宽与所需负载的端口密度的比值的总和。 
不同于最短转发路径原则,环形堆叠中基于权重的转发路径计算方法是以源设备到目的设备的两条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确定转发路径,流量收敛比小的路径为最终转发路径。 
为了方便说明,对具体算法举例如下: 
假设环形拓扑中设备A到设备B间的必要数据如表2所示: 
表2环形拓扑中设备A到设备B间的必要数据 
  链接顺序   左端:A-Dl1-Dl2..-Dln-B,  右端:A-Dr1-Dr2..-Drn-B
  端口密度   设备A:Pa  设备Dl1:Pl1  设备Dl2:Pl2  设备Dr1:Pr1  设备Dr2:Pr2  依此类推...
[0087] 
    设备B:Pb
  链路带宽   A-Dl1:Bla  Dl1-Dl2:Bl1  Dl2-Dl3:Bl2  A-Dr1:Bra  Dr1-Dr2:Br1  Dr2-Dr3:Br2  依此类推...
设备A到设备B左链路流量收敛比: 
Result-L=(Pl1+Pl2+...+Pln+Pb)/Bla+(Pl2+...+Pln+Pb)/Bl1+(Pl3+...+Pln+Pb)/Bl2+...+Pb/Bln 
右链路流量收敛比: 
Result-R=(Pr1+Pr2+...+Prn+Pb)/Bra+(Pr2+...+Prn+Pb)/Br1+(Pr3+...+Pln+Pb)/Br2+...+Pb/Brn 
以上公式中P/B为转发路径方向上,各链路带宽与所需负载的端口密度的比值。该比值考虑到距离目的设备不同距离的设备所需负载的不同,和各链路带宽等权重对转发路径选择的影响。 
步骤S603、设备1确定流量收敛比数值最小的转发路径为最终的转发路径。 
基于前述的计算过程,如果Result-L<Result-R,则从设备A到设备B的转发路径为设备A左端链路,否则为右端链路。 
以上公式带入到图5所示拓扑,设备1到设备3转发路径计算如下: 
左侧链路的流量收敛比(Result-L)=(设备2的端口密度+设备3的端口密度)/设备1与设备2之间链路的带宽+设备3的端口密度/设备2与设备3之间链路的带宽=(24+24)/12+24/24=5 
右侧链路的流量收敛比(Result-R)=(设备4的端口密度+设备3的端口密度)/设备1与设备4之间链路的带宽+设备3的端口密度/设备4与设备3之间链路的带宽=(24+24)/24+24/24=3 
因此,Result-L>Result-R,即设备1最终确定从设备1到设备3的转发路径为设备1的右端链路,即由设备1发送给设备4,再继续转发给设备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基于权重的转发路径计算,通过对路径长度、端口密度和堆叠链路带宽等权重计算转发路径,以达到最佳转发性能和带宽利用率的平衡,从而优化环形堆叠带宽利用率,减缓堆叠内流量拥塞。 
相对应的,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转发设备,应用于包括多个转发设备的堆叠系统中,多个转发设备包括多个转发链路,通过不同的转发链路组成不同的转发路径。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71,用于在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流时,根据所接收的待转发数据流的目的地址,获取堆叠系统中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转发链路的带宽和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 
计算模块72,与获取模块71相连接,用于根据获取模块获取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和转发链路的带宽、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计算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 
确定模块73,与计算模块72相连接,用于确定计算模块所计算的流量收敛比数值最小的可能的转发路径为最终的转发路径。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转发设备还包括: 
存储模块74,与获取模块71相连接,用于存储堆叠系统中的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和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转发链路的带宽信息。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计算模块72计算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的具体方式,包括: 
计算模块72分别计算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所包括的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 
计算模块72分别将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求和,确定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 
其中,计算模块72计算一个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一条转发路径中所对应 的流量收敛参数的计算方式,具体包括: 
计算模块72根据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确定在转发路径中,待计算的转发设备之后所包括的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之和; 
计算模块72将端口密度之和与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下行链路的带宽的比值,确定为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 
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前述的根据选择策略进行转发路径选择,转发设备还包括: 
设置模块75,用于设置选择策略; 
确定模块73,用于当转发设备所确定的流量收敛比数值最小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数量为至少两条时,根据设置模块75所设置的选择策略,选择其中的一条作为最终的转发路径。 
其中的选择策略可以包括转发路径最短,或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带宽最小值最大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需要进行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基于权重的转发路径计算,通过对路径长度、端口密度和堆叠链路带宽等权重计算转发路径,以达到最佳转发性能和带宽利用率的平衡,从而优化环形堆叠带宽利用率,减缓堆叠内流量拥塞。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 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多个转发设备的堆叠系统中,所述多个转发设备包括多个转发链路,通过不同的转发链路组成不同的转发路径,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流的转发设备根据所接收的待转发数据流的目的地址,获取所述堆叠系统中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转发链路的带宽和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
所述转发设备根据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和转发链路的带宽、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计算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
所述转发设备确定流量收敛比数值最小的可能的转发路径为最终的转发路径;
其中,所述转发设备根据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和转发链路的带宽、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计算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具体为:
所述转发设备分别计算所述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所包括的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所述转发设备分别将所述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求和,确定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
其中,所述转发设备计算一个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一条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的计算方式,具体包括:
所述转发设备根据所述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确定在所述转发路径中,所述待计算的转发设备之后所包括的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之和;所述转发设备将所述端口密度之和与所述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所述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下行链路的带宽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所述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流的转发设备根据所接收的待转发数据流的目的地址,获取所述堆叠系统中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转发链路的带宽和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具体为:
所述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流的转发设备向所述堆叠系统中的各转发设备发送查询请求,并获取所述各转发设备所返回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所述堆叠系统中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转发链路的带宽和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或,
所述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流的转发设备直接获取本地存储的所述堆叠系统中的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和所述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转发链路的带宽信息,并根据所接收的待转发数据流的目的地址,确定所述堆叠系统中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确定流量收敛比数值最小的可能的转发路径为最终的转发路径,还包括:
当所述转发设备所确定的流量收敛比数值最小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数量为至少两条时,所述转发设备根据预设的选择策略,选择其中的一条作为最终的转发路径。
4.一种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多个转发设备的堆叠系统中,所述多个转发设备包括多个转发链路,通过不同的转发链路组成不同的转发路径,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流时,根据所接收的待转发数据流的目的地址,获取所述堆叠系统中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转发链路的带宽和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
计算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和转发链路的带宽、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计算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
确定模块,与所述计算模块相连接,用于确定所述计算模块所计算的流量收敛比数值最小的可能的转发路径为最终的转发路径;
其中,所述计算模块计算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的具体方式,包括:
所述计算模块分别计算所述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所包括的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所述计算模块分别将所述各可能的转发路径中的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求和,确定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流量收敛比;
其中,所述计算模块计算一个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一条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的计算方式,具体包括:
所述计算模块根据所述转发路径中的转发链路连接顺序,确定在所述转发路径中,所述待计算的转发设备之后所包括的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之和;所述计算模块将所述端口密度之和与所述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下行链路的带宽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待计算的转发设备在所述转发路径中所对应的流量收敛参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还包括:
存储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相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堆叠系统中的各转发设备的端口密度和所述各转发设备所对应的转发链路的带宽信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选择策略;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转发设备所确定的流量收敛比数值最小的可能的转发路径的数量为至少两条时,根据所述设置模块所设置的选择策略,选择其中的一条作为最终的转发路径。
CN2009101769458A 2009-09-25 2009-09-25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16458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69458A CN101645850B (zh) 2009-09-25 2009-09-25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69458A CN101645850B (zh) 2009-09-25 2009-09-25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5850A CN101645850A (zh) 2010-02-10
CN101645850B true CN101645850B (zh) 2013-01-30

Family

ID=41657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69458A Active CN101645850B (zh) 2009-09-25 2009-09-25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458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3856A (zh) * 2016-12-08 2018-06-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7153B (zh) * 2010-11-15 2012-09-2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调节方法和设备
CN102098740B (zh) * 2011-02-15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聚合选路方法及装置
CN102647424B (zh) * 2012-04-18 2015-07-2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2904778B (zh) * 2012-10-26 2015-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堆叠系统可靠性提升方法、监控器及堆叠系统
CN103281252B (zh) * 2013-05-14 2017-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路径传输的报文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323170A (zh) * 2014-06-24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拓扑堆叠系统路径选择方法、装置及主设备
CN106209633B (zh) * 2016-07-27 2020-08-0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6656356B (zh) * 2016-12-14 2020-10-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节点发送顺序优化的竞争信道水声网络并行通信方法
CN106603387B (zh) * 2016-12-20 2020-08-18 西南石油大学 基于微博转发关系进行微博转发路径预测的方法和系统
CN107018088B (zh) * 2017-03-06 2020-03-17 北京安博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链路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9120521B (zh) * 2017-06-26 2022-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堆叠系统路径切换方法、第一及第二堆叠设备
CN115462049B (zh) * 2020-05-18 2024-03-08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大规模数据网络中心的转发路径规划方法
CN114070803A (zh) * 2021-12-28 2022-02-18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6055415B (zh) * 2023-01-10 2024-05-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69500Y (zh) * 2003-12-31 2005-01-05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 环形交换机堆叠装置
CN101242371A (zh) * 2008-03-14 2008-08-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PCIe交换架构路由器堆叠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299726A (zh) * 2008-06-30 2008-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转发最短路径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57642A1 (en) * 2004-01-21 2005-07-21 Alpha Networks Inc. Method of optimizing packet flow in a ring stackable network architectur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69500Y (zh) * 2003-12-31 2005-01-05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 环形交换机堆叠装置
CN101242371A (zh) * 2008-03-14 2008-08-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PCIe交换架构路由器堆叠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299726A (zh) * 2008-06-30 2008-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转发最短路径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24口堆叠交换成时尚 D-Link DES-3226S交换机;王炳晨;《微电脑世界》;20050531(第05期);第42页 *
王炳晨.24口堆叠交换成时尚 D-Link DES-3226S交换机.《微电脑世界》.2005,(第05期),第42页.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3856A (zh) * 2016-12-08 2018-06-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8183856B (zh) * 2016-12-08 2021-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5850A (zh) 2010-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5850B (zh)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和设备
CA2124974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 metric assignment in shortest path networks
CN107094115B (zh) 一种基于sdn的蚁群优化负载均衡路由算法
US7969890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load balanced and symmetric path computations for VoIP traffic engineering
EP066056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processing time of the path selection in a high speed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
US8077658B2 (en) Packet forwarding in multi-radio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s
JPH0241053A (ja) データ通信ネツ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ルート選択方法
CN107317879A (zh) 一种用户请求的分发方法及系统
CN102307136A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2904825B (zh) 一种基于Hash的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4601461B (zh) 一种纵向智能弹性架构系统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US20230308352A1 (en)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inimizing network energy consumption based on traffic grooming
CN112737776B (zh) 面向数据中心的负载均衡的量子密钥资源分配方法
CN101325560B (zh) 一种链路生成方法及其装置
US20030063594A1 (en) Load balance device and method for packet switching
CN106330730A (zh) 组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082734B (zh) 业务报文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CN117135059B (zh) 一种网络拓扑结构、构造方法、路由算法、设备及介质
Chi et al. Topology design of network-coding-based multicast networks
CN110996349B (zh) 一种基于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级传输策略生成方法
CN109952809A (zh) 四元全网状以维度驱动的网络架构
CN109462547B (zh) 基于量子城域通信网络的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752871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网元
US11765072B2 (en) Weighted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adaptive routing
Lemeshko et al. Improvement of the calculation model the set of disjoint paths with maximum bandwidt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