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2013A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2013A
CN108182013A CN201810112651.8A CN201810112651A CN108182013A CN 108182013 A CN108182013 A CN 108182013A CN 201810112651 A CN201810112651 A CN 201810112651A CN 108182013 A CN108182013 A CN 108182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e wire
sense
article
touch panel
arc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126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82013B (zh
Inventor
魏广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126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20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2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2013A/zh
Priority to TW107127054A priority patent/TWI674524B/zh
Priority to US16/264,694 priority patent/US1070563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82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2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多条第一感测线以及多条第二感测线。多条第一感测线彼此分隔,各第一感测线包括多条第一弧线段以及多条第一直线段,各第一直线段连接于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之间,不同第一弧线段相对于中心具有不同半径,且不同第一弧线段相对于中心所涵盖的方位角范围不同。多条第二感测线彼此分隔,并相交于这些第一感测线。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摸屏(touch screen)被广泛的使用于手机、平板计算机、智慧手表、智慧手环等数位产品中。常见的触摸屏几乎都是矩形,而当需要制作圆形或是非矩形屏幕时,触摸屏内部的布线规划可能需要重新设计。为了实现圆形触摸屏,最容易想到的布线方式是沿着径向以及沿着周向布线。然而,在这样的布线方式下,沿着周向布局的走线不会围绕成完整的圆而在部分的方位角范围断开以保留外引线的布线空间。外引线连接周向布局的走线并从屏幕内引出以便接合至驱动电路或是芯片。如此一来,外引线的布线空间与对应的方位角范围将无法具有触控感测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可在所有方位角范围都设置有感测线以达到全面的触控感测。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包括多条第一感测线以及多条第二感测线。多条第一感测线彼此分隔,各第一感测线包括多条第一弧线段以及多条第一直线段,各第一直线段连接于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之间,不同第一弧线段相对于中心具有不同半径,且不同第一弧线段相对于中心所涵盖的方位角范围不同。多条第二感测线彼此分隔,并相交于这些第一感测线。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各第一感测线的这些第一弧线段相对于中心所涵盖的方位角范围不重叠。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这些第一感测线的数量等于单一条第一感测线的这些第一弧线段的数量。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这些第一感测线的数量小于单一条第一感测线的这些第一弧线段的数量。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N条第一感测线的这些第一弧线段涵盖角度范围为2π,且N为正整数。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各第一感测线的这些第一弧线段的半径成等差关系。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各第一感测线的一个第一弧线段相交于多条第二感测线。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各第一感测线的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分别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的两端顺时针延伸出去及逆时针延伸出去。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中较接近中心的第一弧线段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逆时针延伸出去。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这些第二感测线的数量为n,这些第一感测线的数量为i,各第一感测线的一个第一弧线段相交于两条第二感测线,各第一感测线中最远离中心的第一弧线段为第1个第一弧线段,选定一条第一感测线作为第1条第一感测线并将这些第一感测线由第1条第一感测线以逆时针方向依序编号,将与第1条第一感测线的第1个第一弧线段相交的两条第二感测线中的邻近于第1条第一感测线末端的第二感测线作为第1条第二感测线并将这些第二感测线由第1条第二感测线以逆时针方向依序编号,且第k条第一感测线与第m条第二感测线相交,则相交点的极坐标为(rp,角度Θm),rp为第k条第一感测线的第p个第一弧线段的半径,p为((m+1)/2)+a-(k-1)n/2i的整数值,而角度Θm为MOD(2b(m-1)/n+2,2)*π,其中b为+1,m>2(k-1)时a=0,m≤2(k-1)时a=n/2,π为弧度,且k、p、m均为正整数。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这些第二感测线的数量为n,这些第一感测线的数量为i,各第一感测线的一个第一弧线段相交于一条第二感测线,各第一感测线中最远离中心的第一弧线段为第1个第一弧线段,选定一条第一感测线作为第1条第一感测线并将这些第一感测线由第1条第一感测线以逆时针方向依序编号,将与第1条第一感测线的第1个第一弧线段相交的第二感测线作为第1条第二感测线并将这些第二感测线由第1条第二感测线以逆时针方向依序编号,且第k条第一感测线与第m条第二感测线相交,则相交点的极坐标为(rp,角度Θm),rp为第k条第一感测线的第p个第一弧线段的半径,p为m+a-(k-1)n/i的整数值,角度Θm为2π*(m-1)/n,m>2(k-1)时a=0,m≤2(k-1)时a=n,π为弧度,且k、p、m均为正整数。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较接近中心的第一弧线段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顺时针延伸出去。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这些第二感测线的数量为n,这些第一感测线的数量为i,各第一感测线的一个第一弧线段相交于两条第二感测线,各第一感测线中最远离中心的第一弧线段为第1个第一弧线段,选定一条第一感测线作为第1条第一感测线并将这些第一感测线由第1条第一感测线以顺时针方向依序编号,将与第1条第一感测线的第1个第一弧线段相交的两条第二感测线中的邻近于第1条第一感测线末端的第二感测线作为第1条第二感测线并将这些第二感测线由第1条第二感测线以顺时针方向依序编号,第k条第一感测线与第m条第二感测线相交,则相交点的极坐标为(rp,角度Θm),rp为第k条第一感测线的第p个第一弧线段的半径,p为((m+1)/2)+a-(k-1)n/2i的整数值,角度Θm为MOD(2b(m-1)/n+2,2)*π,其中b为-1,m>2(k-1)时a=0,m≤2(k-1)时a=n/2,π为弧度,且k、p、m均为正整数。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这些第一感测线与这些第二感测线配置于球形表面上,且球形表面的极轴通过中心。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这些第一感测线与这些第二感测线的多个交点中,最接近中心的部分交点位于一起始纬线上,且球形表面在起始纬线上任一点的球半径与极轴的夹角为Δ1st度。选定其中一条第一感测线为第0条第一感测线并将这些第一感测线由第0条第一感测线以预定方向依序编号,将与第0条第一感测线相交于起始纬线的第二感测线选定为第0条第二感测线并将这些第二感测线由第0条第二感测线以预定方向依序编号,并且将第0条第二感测线的经度定为0度,则第m条第一感测线与第n条第二感测线的交点的经度坐标为n*2π/Q,且纬度坐标为MOD(((n-m)+Q)/Q,1)*π+Δ1st,其中这些第一感测线的数量为M+1,这些第二感测线的数量为N+1,π为弧度,m为0~M,n为0~N,且Q为M+1或N+1。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预定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或反时针方向。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各第二感测线包括多条第二直线段以及多条第二弧线段,各第二弧线段连接于相邻两条第二直线段之间,不同第二弧线段相对于中心具有不同半径,这些第二直线段相交这些第一感测线的这些第一弧线段,且这些第二弧线段相交于这些第一感测线的这些第一直线段。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各第二感测线的这些第二弧线段涵盖的角度范围不同。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这些第一感测线与这些第二感测线的数量相同。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这些第二感测线的这些第二直线段的数量不一致。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这些第一感测线的这些第一弧线段的数量不一致。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这些第二感测线由中心放射状向外直线延伸。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这些第二感测线为以中心成同心排列的多个环形感测线,且这些第二感测线相交于这些第一感测线的这些第一直线段。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各第一感测线包括多条第一弧线段以及多条第一直线段,各第一直线段连接于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之间,不同第一弧线段相对于一中心具有不同半径。因此,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各第一感测线可以通过彼此相连接的第一弧线段以及第一直线段而延伸至触控面板的边缘,使各第一感测线可直接由面板边缘引出而不需在面板内预留引线的空间。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可将感测线布局在所有方位角范围而达成全面性的触控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5A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5B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8A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8B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9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10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0、200、300、400、500a、500b、600、700、800a、800b、900、1000:触控面板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第一感测线
110a、210a、310a、410a、510a、610a、710a、810a、910a、1010a:第一弧线段
110b、210b、310b、410b、510b、610b、710b、810b、910b、1010b:第一直线段
130、230、330、430、530、630:第二感测线
230a、430a:第二弧线段 230b、430b:第二直线段
O:中心 R:半径
Θ:角度 PA:极轴
A1、A2、A3、A4、A5、A6:相交点
S:球形表面 S’:半球形表面
SL:起始纬线 D:预定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为求清晰,图1以及后续相关图式仅示意性地绘示触控面板的主要感测区内部的感测线。但本文所述的触控面板可以更包括有位于周边的周边走线以及驱动电路(或触控控制电路)等其他未绘示于图中的构件。参照图1,触控面板100包括多条从触控面板100内部向外阶梯状延伸至触控面板100边缘的第一感测线110以及多条沿着径向(即以中心O为圆心的半径方向)延伸的第二感测线130。此处的中心O仅是为了说明而绘示于图中,但在实际的触控面板100的产品上不一定可见中心O的存在。换言之,中心O是可以是一个虚拟的点,而非实体的点或是图案。
多条第一感测线110彼此分隔。各第一感测线110包括多条沿着周向(即以中心O为圆心的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一弧线段110a以及多条沿着径向延伸的第一直线段110b。各第一直线段110b连接于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110a之间,不同第一弧线段110a相对于中心O具有不同半径,这些第一弧线段110a的半径成等差关系,且不同第一弧线段110a相对于中心O所涵盖的方位角范围不同且不互相重叠。举例来说,若最远离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110a所涵盖的方位角范围例如是0度到60度,倒数第二远离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110a所涵盖的方位角范围例如是60度到120度,以此类推,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多条第二感测线130由中心O放射状向外直线延伸且彼此分隔,并相交于这些第一感测线110。此外,各第一感测线110的一个第一弧线段110a相交于多条第二感测线130(图1是以各第一感测线110的一个第一弧线段110a相交于两条第二感测线130为例)。
详细来说,各第一感测线110的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110a分别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110b的两端顺时针延伸出去及逆时针延伸出去。由图1可知,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110a中较接近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110a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110b逆时针延伸出去,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110a中较远离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110a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110b顺时针延伸出去。
特别说明的是,此处所提到的弧线段以及直线段,是以位于触控面板100上的感测线段投影至以中心O为中心点的视平面上所显现的投影形状来定义。也就是说,感测线段投影至以中心O为中心点的视平面上所显现的投影形状为弧形时,则定义此感测线段为弧线段。感测线段投影至以中心O为中心点的视平面上所显现的投影形状为直线形时,则定义此感测线段为直线段。因此,在非平面的触控面板(例如球形触控面板),即使在触控面板上的感测线段实际上并非直线形,只要感测线段投影至以中心O为中心点的视平面上所显现的投影形状为直线形时,则可定义此感测线段为直线段。
在本实施例中,单一条第一感测线110的所有第一弧线段110a可涵盖360度的范围,因此单一条第一感测线110具有i个第一弧线段110a时各个第一弧线段110a可涵盖360/i度的弧度范围,其中i为正整数。另外,为了使同一半径的第一弧线段110a可涵盖360度的范围,触控面板100可包括i条第一感测线110。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线110的数量等于单一条第一感测线110的所有第一弧线段110a的数量。如此,触控面板100可在360度都提供触控感测功能。
第一感测线110与第二感测线130相互交错处可定义出一个触碰感测点(例如图1中的相交点A1),且所有触碰感测点皆能提供有效的触碰感测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任一条第一感测线110与任一条第二感测线130最多只会互相交错于一个触碰感测点,以避免发生无法正确判读出触控位置之情况。此外,单一条第一感测线110的所有第一弧线段110a可涵盖360度的范围,因此任一条第一感测线110与所有的第二感测线130皆交错于一个触碰感测点。举例而言,第二感测线130的数量为n时,任一条第一感测线110可与n条第二感测线130皆交错而定义出n个触碰感测点。
触控面板100的感测方法可以是轮流对其中一条第一感测线110输入驱动讯号并且在每一条第一感测线110被输入驱动讯号时同时读取所有的第二感测线130的感测讯号,也可以是轮流对其中一条第二感测线130输入驱动讯号并且在每一条第二感测线130被输入驱动讯号时同时读取所有的第一感测线110的感测讯号。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二感测线130的数量为n,这些第一感测线110的数量为i,且n可以为i的两倍,且单一条第一感测线110的所有第一弧线段110a的数量等于所有第一感测线110的数量,因此各第一感测线110的每一个第一弧线段110a相交于两条第二感测线130,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的实施例中,n可以等于i或是n与i可以具有其他关系。在计算触碰感测点的位置时,各第一感测线110中最远离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110a可定为第1个第一弧线段110a。并且,选定一条第一感测线110作为第1条第一感测线110并将这些第一感测线110由第1条第一感测线110以逆时针方向依序编号。同时,将与第1条第一感测线110的第1个第一弧线段110a相交的两条第二感测线130中的邻近于第1条第一感测线110末端的第二感测线130作为第1条第二感测线130并将这些第二感测线130由第1条第二感测线130以逆时针方向依序编号。如此,第k条第一感测线110与第m条第二感测线130的相交点A1的极坐标为(rpm),其中rp为第k条第一感测线110的第p个第一弧线段110a的半径R,Θm则为第1条第二感测线130与第m条第二感测线130沿逆时针方向量测的角度Θ。p为((m+1)/2)+a-(k-1)n/2i的整数值,而Θm为MOD(2b(m-1)/n+2,2)*π,其中b为+1,m>2(k-1)时a=0,m≤2(k-1)时a=n/2,π为弧度,且上述代数k、p、m均为正整数。在此,代数k用以表示第一感测线110在所有第一感测线110中的排序,而代数m用以表示第二感测线130在所有第二感测线130中的排序。
举例来说,以图1为例,已知n=12、i=6,若将图1中以较粗线条表示的第一感测线110作为第1条第一感测线110,则与第1条第一感测线110的第1个第一弧线段110a相交的两条第二感测线130中的邻近于第1条第一感测线110末端的第二感测线130作为第1条第二感测线130,并将这些第一感测线110以及第二感测线130分别由第1条第一感测线110以及第1条第二感测线130以逆时针方向依序编号。则图1中所示的第k=1条第一感测线110与第m=8条第二感测线130所相交的相交点A1的极坐标为(r4,7π/6)。触控面板100仅须由设计时所规划的第四个第一弧线段110a的半径就可以得到正确的位置信息。不过,本发明实施例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可将第一感测线110与第二感测线130的所有相交点的位置信息储存于列表中,并且在读取到感测讯号时利用查表方式查出对应的位置信息。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参照图2,触控面板200与图1的触控面板100大致上相同,其主要差异在于触控面板200的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210a中较接近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210a是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210b顺时针延伸出去,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210a中较远离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210a是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210b逆时针延伸出去。换言之,触控面板100的第一感测线110是从触控面板100内部以顺时针方式向外阶梯状延伸至触控面板100边缘,而触控面板200的第一感测线210是从触控面板200内部以逆时针方式向外阶梯状延伸至触控面板100边缘。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二感测线130的数量为n,这些第一感测线210的数量为i,且n可以为i的两倍,且单一条第一感测线210的所有第一弧线段210a的数量等于所有第一感测线210的数量,因此各第一感测线210的每一个第一弧线段210a相交于两条第二感测线130,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的实施例中,n可以等于i或是n与i可以具有其他关系。在计算触碰感测点的位置时,各第一感测线210中最远离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210a可定为第1个第一弧线段210a。并且,选定一条第一感测线210作为第1条第一感测线210并将这些第一感测线210由第1条第一感测线210以顺时针方向依序编号。同时,将与第1条第一感测线210的第1个第一弧线段210a相交的两条第二感测线130中的邻近于第1条第一感测线210末端的第二感测线130作为第1条第二感测线130并将这些第二感测线130由第1条第二感测线130以顺时针方向依序编号。如此,第k条第一感测线210与第m条第二感测线130的相交点A2的极坐标为(rpm),其中rp为第k条第一感测线210的第p个第一弧线段210a的半径R,Θm则为第1条第二感测线130与第m条第二感测线130沿逆时针方向量测的角度Θ。p为((m+1)/2)+a-(k-1)n/2i的整数值,而Θm为MOD(2b(m-1)/n+2,2)*π,其中b为-1,m>2(k-1)时a=0,m≤2(k-1)时a=n/2,π为弧度,且上述代数k、p、m均为正整数。在此,代数k用以表示第一感测线210在所有第一感测线210中的排序,而代数m用以表示第二感测线130在所有第二感测线130中的排序。
举例来说,以图2为例,已知n=12、i=6,若将图2中以较粗线条表示的第一感测线210作为第1条第一感测线210,则与第1条第一感测线210的第1个第一弧线段210a相交的两条第二感测线130中的邻近于第1条第一感测线210末端的第二感测线130作为第1条第二感测线130,并将这些第一感测线210以及第二感测线130分别由第1条第一感测线210以及第1条第二感测线130以顺时针方向依序编号。则图2中所示的第k=1条第一感测线210与第m=3条第二感测线130所相交的相交点A2的极坐标为(r2,-π/3)。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参照图3,触控面板300与图1的触控面板100大致上相同,其主要差异在于触控面板300中各第一感测线310的每一个第一弧线段310a相交于一条第二感测线130,且这些第一感测线310的数量小于单一条第一感测线310的所有第一弧线段310a(或所有第一直线段310b)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300包括多条从触控面板300内部向外阶梯状延伸至触控面板300边缘的第一感测线310以及多条沿着径向延伸的第二感测线130。各第一感测线310包括多条沿着周向延伸的第一弧线段310a以及多条沿着径向延伸的第一直线段310b。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300的同一半径的相邻两个第一弧线段310a可以不涵盖连续的角度范围,且同一半径的所有第一弧线段110a的涵盖范围可少于360度。详细来说,触控面板300可包括i条第一感测线310,单一条第一感测线310可包括2i个第一弧线段310a,且单一条第一感测线310的所有第一弧线段310a可涵盖360度的范围,因此各个第一弧线段310a可涵盖360/2i度的弧度范围,其中i为正整数。因此,同一半径上的i个第一弧线段310a所涵盖的范围为180度而不满360度。此外,同一半径上的i个第一弧线段310a彼此之间可间隔360/2i度,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单一条第一感测线310的第一弧线段310a与所有第一感测线310的数量也可以具有其他关系,使同一半径的所有第一弧线段110a涵盖其他的角度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二感测线130的数量为n,这些第一感测线310的数量为i,且n可以为i的两倍,且单一条第一感测线310的所有第一弧线段310a的数量为所有第一感测线310的数量的两倍,因此各第一感测线310的一个第一弧线段310a相交于一条第二感测线130,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的实施例中,n可以等于i或是n与i可以具有其他关系。在计算触碰感测点的位置时,各第一感测线310中最远离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310a可定为第1个第一弧线段310a,并且,选定一条第一感测线310作为第1条第一感测线310并将这些第一感测线310由第1条第一感测线310以逆时针方向依序编号。同时,将与第1条第一感测线310的第1个第一弧线段310a相交的第二感测线130作为第1条第二感测线130并将这些第二感测线130由第1条第二感测线130以逆时针方向依序编号。如此,第k条第一感测线310与第m条第二感测线130的相交点A3的极坐标为(rpm),其中rp为第k条第一感测线310的第p个第一弧线段310a的半径R,Θm则为第1条第二感测线130与第m条第二感测线130沿逆时针方向量测的角度Θ。p为m+a-(k-1)n/i的整数值,角度Θm为2π*(m-1)/n,m>2(k-1)时a=0,m≤2(k-1)时a=n,π为弧度,且上述代数k、p、m均为正整数。在此,代数k用以表示第一感测线310在所有第一感测线310中的排序,而代数m用以表示第二感测线130在所有第二感测线130中的排序。
举例来说,以图3为例,已知n=12、i=6,若将图3中以较粗线条表示的第一感测线310作为第1条第一感测线310,则与第1条第一感测线310的第1个第一弧线段310a相交的第二感测线130作为第1条第二感测线130,并将这些第一感测线310以及第二感测线130分别由第1条第一感测线310以及第1条第二感测线130以逆时针方向依序编号。则图3中所示的第k=2条第一感测线310与第m=5条第二感测线130所相交的相交点A3的极坐标为(r3,2π/3)。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参照图4,触控面板400与图3的触控面板300大致上相同,其主要差异在于触控面板400的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410a中较接近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410a是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410b顺时针延伸出去,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410a中较远离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410a是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410b逆时针延伸出去。换言之,触控面板300的第一感测线310是从触控面板300内部以顺时针方式向外阶梯状延伸至触控面板300边缘,而触控面板400的第一感测线410是从触控面板400内部以逆时针方式向外阶梯状延伸至触控面板400边缘。
图5A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5B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参照图5A与图5B,触控面板500a以及触控面板500b与图1的触控面板100大致上相似,其主要差异在于触控面板100的任一个第一感测线110的所有第一弧线段110a涵盖角度范围为2π,而触控面板500a以及触控面板500b的N条第一感测线510的所有第一弧线段510a涵盖角度范围为2π,且N为正整数。也就是说,触控面板500a以及触控面板500b中,单一条第一感测线510的所有第一弧线段510a涵盖角度范围为2π/N。
详细来说,触控面板500a以及触控面板500b的N分别为2与4。如图5A所示,触控面板500a中以较粗线条表示的两条第一感测线510的所有第一弧线段510a涵盖角度范围为2π。如图5B所示,触控面板500b中以较粗线条表示的四条第一感测线510的所有第一弧线段510a涵盖角度范围为2π。在图5A中,以较粗线条表示的两条第一感测线510的所有第一弧线段510a各自相交于一部分的第二感测线130,且这两条第一感测线510不会同时相交同一条第二感测线130。相似地,在图5B中,以较粗线条表示的四条第一感测线510的所有第一弧线段510a各自相交于一部分的第二感测线130,且这四条第一感测线510不会同时相交同一条第二感测线130。因此,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500a以及触控面板500b可以同时对多条第一感测线510输入驱动讯号。例如,图5A中以较粗线条表示的两条第一感测线510可同时被输入驱动讯号,而图5B中以较粗线条表示的四条第一感测线510的其中两条、其中三条或是全部可同时被输入驱动讯号。如此,触控面板500a与500b可具有较高的刷新率及运算速度。例如,第一感测线510的数量为n时,要完成所有第一感测线510的扫描,仅需进行n/N次的驱动讯号输入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510a中较接近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510a可以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510b逆时针延伸出去,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510a中较远离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510a可以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510b顺时针延伸出去。如图5B所示,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510a中较接近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510a也可以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510b顺时针延伸出去,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510a中较远离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510a也可以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510b逆时针延伸出去。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参照图6,触控面板600包括多条第一感测线610以及多条第二感测线230。多条第一感测线610彼此分隔。各第一感测线610包括多条沿着周向延伸的第一弧线段610a以及多条沿着径向延伸的第一直线段610b。各第一直线段610b连接于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610a之间,不同第一弧线段610b相对于中心O具有不同半径,且不同第一弧线段610b相对于中心O所涵盖的方位角范围不同。其中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610a中较接近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610a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610b顺时针延伸出去,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610a中较远离中心O的第一弧线段610a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610b逆时针延伸出去。此外,各第二感测线230包括多条沿着径向延伸的第二直线段230b以及多条沿着周向延伸的第二弧线段230a,各第二弧线段230a连接于相邻两条第二直线段230b之间,不同第二弧线段230b相对于中心O具有不同半径,且各第二感测线230的这些第二弧线段230a涵盖的角度范围不同。其中相邻两条第二弧线段230a中较接近中心O的第二弧线段230a由所连接的第二直线段230b逆时针延伸出去,相邻两条第二弧线段230a中较远离中心O的第二弧线段230a由所连接的第二直线段230b顺时针延伸出去。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感测线610与这些第二感测线230的数量相同。第二直线段230b相交第一感测线610的第一弧线段610a,且第二弧线段230a相交于第一感测线610的第一直线段610b。触控面板600与前述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触控面板600的第二感测线230并非沿迳向方向延伸的直线形,而是具有与第一感测线610的第一弧线段610a以及第一直线段610b相似的第二弧线段230a以及第二直线段230b,并且第二感测线230是从触控面板600内部以和第一感测线610相反时针方式向外阶梯状延伸至触控面板600边缘。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参照图7,触控面板700的第一感测线710的第一弧线段710a以及第一直线段710b的配置方式相同于图6的触控面板600的第二感测线230的第二弧线段230a以及第二直线段230b。触控面板700与触控面板600的主要差异在于触控面板700的第二感测线330为以中心O成同心排列的多个环形感测线,且不同第二感测线710相对于中心O具有不同半径。这些第二感测线330相交于这些第一感测线710的这些第一直线段710b。
图8A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8B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参照图8A与图8B,第一感测线810的第一弧线段810a与第二感测线430的第二直线段430b相互交错处可定义出一个触碰感测点(例如图8A中的相交点A4)。由图8A与图8B可知,在靠近中心O处的触碰感测点的密度高于远离中心O处的触碰感测点的密度。为了使触控面板800a以及触控面板800b的触碰感测点的密度分布较为平均,可减少在靠近中心O处的触碰感测点的数量。也就是说,部分第二感测线430在靠近中心O处可以不设置第二直线段430b,或是部分第一感测线810在靠近中心O处可以不设置第一弧线段810a。
详细来说,如图8A所示,触控面板800a的部分第二感测线430在靠近中心O的一端不具有与第二弧线段430a相连接的第二直线段430b,因此触控面板800a的不同条第二感测线430的第二直线段430b的数量不一致,且最靠近中心O的一部分第一弧线段810a可不与任何第二直线段430b相交。如图8B所示,触控面板800b的部分第一感测线810在靠近中心O的一端不具有与第一弧线段810a相连接的一个第一直线段810b以及一个与其连接的第一弧线段810a,因此触控面板800b的不同条第一感测线810的第一弧线段810a以及第一直线段810b的数量不一致。举例来说,在图8B中,相邻两条第一感测线810的其中一条具有三段第一弧线段810a以及两段第一直线段810b,而另一条具有两段第一弧线段810a以及一段第一直线段810b。此时,最靠近中心O的一部分第二直线段430b可不与任何第一弧线段810a相交。
图9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为了清楚表示,图9仅绘示部分第一感测线与第二感测线来进行说明。参照图9,触控面板900具有球形表面S,且球形表面S的极轴PA通过中心O。触控面板900的第一感测线910与第二感测线530配置于球形表面S上。各第一感测线910包括多条沿着纬线(即与极轴PA垂直的平面与球形表面S相交的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弧线段910a以及多条沿着经线(即与极轴PA平行且通过极轴PA的平面与球形表面S相交的线)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段910b。各第一直线段910b连接于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910a之间,不同第一弧线段910a相对于中心O(或极轴PA)具有不同半径,这些第一弧线段910a的半径成等差关系,且不同第一弧线段910a相对于中心O所涵盖的方位角范围不同且不互相重叠。多条第二感测线530沿着经线方向延伸且彼此分隔,并相交于这些第一感测线910。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感测线910的一个第一弧线段910a相交于一条第二感测线530。在其他实施例中(未绘示),各第一感测线910的一个第一弧线段910a也可以相交于多条第二感测线530。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感测线910与这些第二感测线530的多个相交点中,最接近中心O的部分交点位于一起始纬线SL上,且球形表面S在起始纬线SL上任一点的球半径与极轴PA的夹角为Δ1st度。选定其中一条第一感测线910为第0条第一感测线910并将这些第一感测线910由第0条第一感测线910以预定方向D依序编号,将与第0条第一感测线910相交于起始纬线SL的第二感测线530选定为第0条第二感测线530并将这些第二感测线530由第0条第二感测线530以预定方向D依序编号,并且将第0条第二感测线530的经度定为0度,则第m条第一感测线910与第n条第二感测线530的交点的经度坐标为n*2π/Q,且纬度坐标为MOD(((n-m)+Q)/Q,1)*π+Δ1st,其中这些第一感测线910的数量为M+1,这些第二感测线530的数量为N+1,π为弧度,m为0~M,n为0~N,且Q为M+1或N+1。在此,代数m用以表示第一感测线910在所有第一感测线910中的排序,而代数n用以表示第二感测线530在所有第二感测线530中的排序。在本实施例中,预定方向D为反时针方向。在其他实施例中,预定方向D也可以为顺时针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任一条第一感测线910与任一条的第二感测线530皆交错于一个相交点(例如图9中的相交点A5),且此相交点可作为触碰感测点,而触控面板900的感测方法可以是轮流对其中一条第一感测线910输入驱动讯号并且同时读取所有的第二感测线530的感测讯号,也可以是轮流对其中一条第二感测线530输入驱动讯号并且同时读取所有的第一感测线910的感测讯号。
图10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参照图10,触控面板1000具有半球形表面S’,且半球形表面S’的极轴PA通过中心O。触控面板1000的第一感测线1010与第二感测线630配置于半球形表面S’上。触控面板1000包括有多条第一感测线1010,但图10中仅绘示其中一条以清楚呈现第一感测线1010的分布。具体来说,各第一感测线1010包括多条沿着纬线(即与极轴PA垂直的平面与半球形表面S’相交的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弧线段1010a以及多条沿着经线(即与极轴PA平行且通过极轴PA的平面与半球形表面S’相交的线)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段1010b。各第一直线段1010b连接于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1010a之间,不同第一弧线段1010a相对于中心O(或极轴PA)具有不同半径,这些第一弧线段1010a的半径成等差关系,且不同第一弧线段1010a相对于中心O所涵盖的方位角范围不同且不互相重叠。多条第二感测线630沿着经线方向延伸且彼此分隔,并相交于这些第一感测线1010。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感测线1010的一个第一弧线段1010a相交于两条第二感测线630。在其他实施例中(未绘示),各第一感测线1010的一个第一弧线段1010a与第二感测线630相交的条数也可以是一条、三条或其他条数。
在本实施例中,任一条第一感测线1010与任一条的第二感测线630皆交错于一个相交点(例如图10中的相交点A6),且此相交点可作为触碰感测点,而触控面板1000的感测方法可以是轮流对其中一条第一感测线1010输入驱动讯号并且同时读取所有的第二感测线630的感测讯号,也可以是轮流对其中一条第二感测线630输入驱动讯号并且同时读取所有的第一感测线1010的感测讯号。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各第一感测线包括多条第一弧线段以及多条第一直线段,各第一直线段连接于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之间,不同第一弧线段相对于一中心具有不同半径。因此,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各第一感测线可以通过彼此相连接的第一弧线段以及第一直线段而延伸至触控面板的边缘,使各第一感测线可直接由延伸至边缘而不需从额外设置的传输线路引出。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可将感测线布局在所有方位角范围而达成全面性的触控功能。此外,本发明部分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多于一条第一感测线的所有第一弧线段涵盖角度范围为2π。因此,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可以同时对多于一条第一感测线输入驱动讯号,具有较高的刷新率及运算速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3)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条第一感测线,彼此分隔,各该第一感测线包括多条第一弧线段以及多条第一直线段,各该第一直线段连接于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之间,不同第一弧线段相对于中心具有不同半径,且不同第一弧线段相对于该中心所涵盖的方位角范围不同;以及
多条第二感测线,彼此分隔,并相交于该第一感测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感测线的该第一弧线段相对于该中心所涵盖的方位角范围不重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线的数量等于单一条第一感测线的该第一弧线段的数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线的数量小于单一条第一感测线的该第一弧线段的数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N条第一感测线的该第一弧线段涵盖角度范围为2π,且N为正整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感测线的该第一弧线段的半径成等差关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感测线的一条第一弧线段相交于该多条第二感测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感测线的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分别由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的两端顺时针延伸出去及逆时针延伸出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中较接近该中心的第一弧线段由该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逆时针延伸出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线的数量为n,该第一感测线的数量为i,各该第一感测线的一个第一弧线段相交于两条第二感测线,各该第一感测线中最远离该中心的第一弧线段为第1个第一弧线段,选定一条第一感测线作为第1条第一感测线并将该第一感测线由该第1条第一感测线以逆时针方向依序编号,将与该第1条第一感测线的第1个第一弧线段相交的两条第二感测线中的邻近于该第1条第一感测线末端的第二感测线作为第1条第二感测线并将该第二感测线由该第1条第二感测线以逆时针方向依序编号,且第k条第一感测线与第m条第二感测线相交,则相交点的极坐标为(rpm),rp为第k条第一感测线的第p个第一弧线段的半径,p为((m+1)/2)+a-(k-1)n/2i的整数值,而Θm为MOD(2b(m-1)/n+2,2)*π,其中b为+1,m>2(k-1)时a=0,m≤2(k-1)时a=n/2,π为弧度,且k、p、m均为正整数。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线的数量为n,该第一感测线的数量为i,各该第一感测线的一个第一弧线段相交于一条第二感测线,各该第一感测线中最远离该中心的第一弧线段为第1个第一弧线段,选定一条第一感测线作为第1条第一感测线并将该第一感测线由该第1条第一感测线以逆时针方向依序编号,将与该第1条第一感测线的第1个第一弧线段相交的第二感测线作为第1条第二感测线并将该第二感测线由该第1条第二感测线以逆时针方向依序编号,且第k条第一感测线与第m条第二感测线相交,则相交点的极坐标为(rpm),rp为第k条第一感测线的第p个第一弧线段的半径,p为m+a-(k-1)n/i的整数值,Θm为2π*(m-1)/n,m>2(k-1)时a=0,m≤2(k-1)时a=n,π为弧度,且k、p、m均为正整数。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相邻两条第一弧线段中较接近该中心的第一弧线段由该所连接的第一直线段顺时针延伸出去。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线的数量为n,该第一感测线的数量为i,各该第一感测线的一个第一弧线段相交于两条第二感测线,各该第一感测线中最远离该中心的第一弧线段为第1个第一弧线段,选定一条第一感测线作为第1条第一感测线并将该第一感测线由该第1条第一感测线以顺时针方向依序编号,将与该第1条第一感测线的第1个第一弧线段相交的两条第二感测线中的邻近于该第1条第一感测线末端的第二感测线作为第1条第二感测线并将该第二感测线由该第1条第二感测线以顺时针方向依序编号,第k条第一感测线与第m条第二感测线相交,则相交点的极坐标为(rpm),rp为第k条第一感测线的第p个第一弧线段的半径,p为((m+1)/2)+a-(k-1)n/2i的整数值,Θm为MOD(2b(m-1)/n+2,2)*π,其中b为-1,m>2(k-1)时a=0,m≤2(k-1)时a=n/2,π为弧度,且k、p、m均为正整数。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线与该第二感测线配置于球形表面上,且该球形表面的极轴通过该中心。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线与该第二感测线的多个交点中,最接近该中心的部分交点位于起始纬线上,且该球形表面在该起始纬线上任一点的球半径与该极轴的夹角为Δ1st度;
选定其中一条第一感测线为第0条第一感测线并将该第一感测线由该第0条第一感测线以一预定方向依序编号,将与该第0条第一感测线相交于该起始纬线的第二感测线选定为第0条第二感测线并将该第二感测线由该第0条第二感测线以该预定方向依序编号,并且将该第0条第二感测线的经度定为0度,则第m条第一感测线与第n条第二感测线的交点的经度坐标为n*2π/Q,且纬度坐标为MOD(((n-m)+Q)/Q,1)*π+Δ1st,其中该第一感测线的数量为M+1,该第二感测线的数量为N+1,π为弧度,m为0~M,n为0~N,且Q为M+1或N+1。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预定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或反时针方向。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感测线包括多条第二直线段以及多条第二弧线段,各该第二弧线段连接于相邻两条第二直线段之间,不同第二弧线段相对于该中心具有不同半径,该第二直线段相交该第一感测线的该第一弧线段,且该第二弧线段相交于该第一感测线的该第一直线段。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感测线的该第二弧线段涵盖的角度范围不同。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线与该第二感测线的数量相同。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线的该第二直线段的数量不一致。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线的该第一弧线段的数量不一致。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线由该中心放射状向外直线延伸。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线为以该中心成同心排列的多个环形感测线,且该第二感测线相交于该第一感测线的该第一直线段。
CN201810112651.8A 2018-02-05 2018-02-05 触控面板 Active CN108182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2651.8A CN108182013B (zh) 2018-02-05 2018-02-05 触控面板
TW107127054A TWI674524B (zh) 2018-02-05 2018-08-03 觸控面板
US16/264,694 US10705632B2 (en) 2018-02-05 2019-02-01 Touch panel including steeped sensing lin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2651.8A CN108182013B (zh) 2018-02-05 2018-02-05 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2013A true CN108182013A (zh) 2018-06-19
CN108182013B CN108182013B (zh) 2021-01-01

Family

ID=62552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12651.8A Active CN108182013B (zh) 2018-02-05 2018-02-05 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5632B2 (zh)
CN (1) CN108182013B (zh)
TW (1) TWI67452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4934A (zh) * 2018-08-10 2019-01-0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球形触控装置及曲面触控装置
CN112799539A (zh) * 2021-02-02 2021-05-14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7124B (zh) * 2017-11-28 2020-11-03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立体触控面板
USD992559S1 (en) * 2020-09-01 2023-07-18 Aristocrat Technologies, Inc.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82339A (ja) * 2003-12-18 2005-07-07 Kawaguchiko Seimitsu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面入力型表示装置
CN101989138A (zh) * 2009-07-30 2011-03-23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装置、感测控制装置以及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
CN104978071A (zh) * 2015-07-28 2015-10-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66307B2 (en) * 2002-04-11 2008-12-16 Synaptics Incorporated Closed-loop sensor on a solid-state object position detector
US20060227117A1 (en) * 2005-04-07 2006-10-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Circular touch sensor
CN202075723U (zh) 2011-01-14 2011-12-14 万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圆形触控面板
US9632629B2 (en) * 2011-09-29 2017-04-25 Parade Technologies, Ltd. Sensor patterns with reduced noise coupling
US20130147743A1 (en) 2011-12-12 2013-06-13 Lester F. Ludwig Spherical Touch Sensors and Signal/Power Architectures for Trackballs, Globes, Displays, and Other Applications
CN103268176B (zh) * 2012-12-11 2016-03-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互感式电容触摸屏
TWM481447U (zh) * 2014-01-08 2014-07-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CN203773526U (zh) 2014-03-12 2014-08-13 南京华睿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形的投射电容式触摸屏
TW201602854A (zh) * 2014-07-08 2016-01-16 勝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CN204360355U (zh) 2014-12-12 2015-05-2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控结构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242814B (zh) 2015-09-14 2018-11-06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结构及其触控显示装置
CN105824476B (zh) 2016-04-28 2018-08-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结构及其驱动方法、触控屏、触控显示装置
CN107145260B (zh) 2017-05-11 2020-06-02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7783696B (zh) 2017-10-16 2020-11-03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82339A (ja) * 2003-12-18 2005-07-07 Kawaguchiko Seimitsu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面入力型表示装置
CN101989138A (zh) * 2009-07-30 2011-03-23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装置、感测控制装置以及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
CN104978071A (zh) * 2015-07-28 2015-10-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4934A (zh) * 2018-08-10 2019-01-0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球形触控装置及曲面触控装置
CN109164934B (zh) * 2018-08-10 2021-07-2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球形触控装置及曲面触控装置
CN112799539A (zh) * 2021-02-02 2021-05-14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43478A1 (en) 2019-08-08
TW201935203A (zh) 2019-09-01
US10705632B2 (en) 2020-07-07
CN108182013B (zh) 2021-01-01
TWI674524B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82013A (zh) 触控面板
CN103293780B (zh) 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JP6657312B2 (ja) 表示装置
CN105242814B (zh) 电容式触控结构及其触控显示装置
US7737953B2 (en) Capacitive sensing apparatus having varying depth sensing elements
US8531418B2 (en) Touch sensor having improved edge response
US9052766B2 (en) Mesh sensor design for reduced visibility in touch screen devices
CN101672660B (zh) 电容性位置传感器
CN103870057B (zh) 触摸传感器集成式显示设备
CN104216559B (zh) 用于触摸传感器的网格设计
US20190220114A1 (en) Mutua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US10534492B2 (en) Mutua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having double-layer electrode structure
KR20140035789A (ko) 표시장치
US20150261251A1 (en) Matrix sensor for image touch sensing
CN103782261A (zh) 触敏屏幕
JP6539190B2 (ja) タッチ検出装置及び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US20150286308A1 (en) Line Spacing in Mesh Designs for Touch Sensors
KR102054734B1 (ko) 터치 기판, 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마스크 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6494287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9767689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US20160062409A1 (en) Mesh Designs for Touch Sensors
TWI631490B (zh) 用於觸控感測器之網型設計中的線間距離
US9465499B2 (en) Optical-band visibility for touch-sensor mesh designs
CN106445240B (zh) 触控显示面板
JP6053571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