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0907B - 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0907B
CN108180907B CN201611122770.9A CN201611122770A CN108180907B CN 108180907 B CN108180907 B CN 108180907B CN 201611122770 A CN201611122770 A CN 201611122770A CN 108180907 B CN108180907 B CN 1081809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uising
area
edge coordinate
areas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227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80907A (zh
Inventor
李杰绪
高成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2277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0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0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0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80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0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navigational calcul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07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C21/343Calculating itineraries, i.e. routes leading from a starting point to a series of categorical destinations using a global route restraint, round trips, touristic t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响应一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对确定的至少两个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了抽稀,进而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由响应所述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所确定的各可续航区域的剩余边缘坐标点,构成待输出可续航区域。本申请将相交的可续航区域中,至少一可续航区域落入相交的另一可续航区域内的边缘坐标点进行删除,避免由该边缘坐标点与相交的可续航区域的其它边缘坐标点围成交集区域,使得在地图界面重复绘制该交集区域,导致显示异常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导航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出行便利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作为一种舒适、快捷的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现如今的汽车一般都提供了导航功能,能够为用户提供路径规划,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
在驾车出行过程中,有时用户需要了解在当前位置以及车辆剩余能量下,车辆的可续航区域。导航服务器搜索从车辆当前位置出发,剩余能量所能支持到达的各个位置点,由这些位置点组成可续航区域。
本案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当遇到如下场景时,现有技术给出的可续航区域将会出现问题:参见图1,其中,车辆当前位置为A1点,A1点处于陆地内。图1中,A2点为陆地与海洋边界的一个轮渡港口,A3和A4为海洋中一个岛屿上的两个不同轮渡港口,从A2点可以轮渡到达A3和A4。现有技术在以A1点为搜索起始点开始搜索时,在陆地上搜索得到可续航区域S1,且当搜索到达轮渡港口A2时,车辆剩余能量仍未耗尽,因此可以轮渡到达A3点和A4点。并在岛屿上,分别以A3点、A4点作为新的搜索起始点,根据车辆到达A2点时的剩余能量(由于车辆轮渡过程不会消耗能量,因此车辆到达A2点时的剩余能量等于车辆到达A3点或A4点时的剩余能量)计算在岛屿上可续航区域。图1中,以A3点为搜索起始点得到可续航区域S2,以A4点为搜索起始点得到可续航区域S3。最终,将搜索得到的S1、S2和S3作为车辆的可续航区域输出。显然,现有技术最终输出的可续航区域存在部分重叠,也即S2和S3相交区域,客户端按照该重叠的可续航区域进行绘图后,会导致显示异常,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搜索可续航区域过程中,遇到轮渡路线时会出现输出的可续航区域存在重叠,进而导致显示异常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包括:
响应一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若确定了至少两个可续航区域,则对每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抽稀,使得以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发出的任意一射线方向上保留一个边缘坐标点;
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
若是,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响应于所述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所确定的各可续航区域的剩余边缘坐标点构成待输出可续航区域。
优选地,所述对每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抽稀,使得以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发出的任意一射线方向上保留一个边缘坐标点包括:
针对每一可续航区域,以所述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按照设定度数进行扇形划分,得到一个以上的扇形区域;
确定所述可续航区域的各边缘坐标点所属的扇形区域;
计算各边缘坐标点至所述搜索起始点的距离;
针对属于同一扇形区域的边缘坐标点,保留所述距离最长的一边缘坐标点。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确定每个可续航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
计算可续航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
所述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具体为:
至少删除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小的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优选地,所述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包括:
针对每两个可续航区域,选取其中一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向预设基准方向做射线;
确定所述射线与另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界的交点个数;
若存在一条射线与另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界的交点个数为奇数,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相交,否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不相交。
优选地,所述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包括:
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各边缘坐标点,确定可续航区域的横纵坐标区间;
若每两个可续航区域的横坐标区间存在交集,且纵坐标区间也存在交集,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相交,否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不相交。
优选地,所述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包括:
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以及未落入所述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各边缘坐标点。
优选地,在所述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的基础上,该方法还包括:
删除所述另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装置,包括:
坐标点抽稀单元,用于响应一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若确定了至少两个可续航区域,则对每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抽稀,使得以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发出的任意一射线方向上保留一个边缘坐标点;
相交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
相交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相交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区域确定单元,用于由响应于所述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所确定的各可续航区域的剩余边缘坐标点构成待输出可续航区域。
优选地,所述坐标点抽稀单元对每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抽稀,使得以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发出的任意一射线方向上保留一个边缘坐标点的过程,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可续航区域,以所述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按照设定度数进行扇形划分,得到一个以上的扇形区域;
确定所述可续航区域的各边缘坐标点所属的扇形区域;
计算各边缘坐标点至所述搜索起始点的距离;
针对属于同一扇形区域的边缘坐标点,保留所述距离最长的一边缘坐标点。
优选地,还包括:
最小外接矩形确定单元,用于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确定每个可续航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
面积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可续航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
所述相交处理单元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的过程,具体包括:
至少删除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小的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优选地,所述相交判断单元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的过程,具体包括:
针对每两个可续航区域,选取其中一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向预设基准方向做射线;
确定所述射线与另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界的交点个数;
若存在一条射线与另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界的交点个数为奇数,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相交,否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不相交。
优选地,所述相交判断单元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的过程,具体包括:
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各边缘坐标点,确定可续航区域的横纵坐标区间;
若每两个可续航区域的横坐标区间存在交集,且纵坐标区间也存在交集,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相交,否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不相交。
优选地,所述相交处理单元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的过程,具体包括:
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以及未落入所述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各边缘坐标点。
优选地,还包括:
二次删除单元,用于在所述相交处理单元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的基础上,删除所述另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响应一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若确定了至少两个可续航区域,则对每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抽稀,使得以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发出的任意一射线方向上保留一个边缘坐标点;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若是,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响应于所述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所确定的各可续航区域的剩余边缘坐标点构成待输出可续航区域。由此可见,本申请将相交的可续航区域中,至少一可续航区域落入相交的另一可续航区域内的边缘坐标点进行删除,避免由该边缘坐标点与相交的可续航区域的其它边缘坐标点围成交集区域,使得在地图界面重复绘制该交集区域,导致显示异常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确定的可续航区域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3、图4分别为本申请示例的两种可续航区域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示例的一种对相交可续航区域处理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边缘坐标点抽稀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的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的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的方法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示例的一种对相交可续航区域的交集区域处理效果示意图;
图12为确定的可续航区域示意图;
图13为按照本申请方案处理后的可续航区域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案,能够对边缘坐标点抽稀后的多个可续航区域进行相交判断,并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删除处理,以去除交集区域,并将最终剩余的边缘坐标点输出,由最终剩余的边缘坐标点构成待输出可续航区域,保证不会存在显示异常。
一种可选的应用场景是,车辆上的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请求中包含车辆起点坐标以及车辆剩余能量。由服务器响应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按照一定方式计算可续航区域。
其中:
车辆起点坐标:
可以是车辆当前所处位置或者是用户手动输入的坐标点。
车辆剩余能量:
当车辆为电动车辆时,剩余能量即为剩余电量;当车辆为燃油车辆时,剩余能量即为剩余燃油量;当车辆为电动燃油混合动力车辆时,剩余能量即为剩余电量和剩余燃油量。
接下来,对本申请方案做详细介绍。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0、响应一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确定可续航区域;
步骤S110、若确定的可续航区域至少包括两个,则对每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抽稀,使得以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发出的任意一射线方向上保留一个边缘坐标点;
本申请步骤S100确定的每一可续航区域,在以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发出的射线方向上可能存在不止一个边缘坐标点,这会导致可续航区域的边界不清。为了清楚界定可续航区域的边界,本步骤对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抽稀,使得抽稀后以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发出的任意一射线方向上保留一个边缘坐标点,抽稀后的每一可续航区域,由边缘坐标点连接成可续航区域的边界。通过清晰的界定可续航区域的边界,能够为下述处理环节中可续航区域相交判断提供基础。
其中,该至少两个可续航区域包括以车辆起点坐标为搜索起始点,根据车辆初始剩余能量计算得到的可续航区域,以及在以车辆起点坐标为搜索起始点计算可续航区域过程中,当遇到轮渡路线时,以轮渡路线的终点为新的搜索起始点,根据车辆到达该轮渡路线的起点时的剩余能量计算得到的可续航区域。其中,一条轮渡路线包括两个轮渡港口,按照路线行驶方向可以将其中一个作为起点,另一个作为终点。同一轮渡路线行驶方向相反时,起点和终点调换。
结合图1说明,其中区域S1即为以车辆起点坐标为搜索起始点,根据车辆初始剩余能量计算得到的可续航区域。区域S2为以第一轮渡路线的终点A3为搜索起始点,根据车辆到达第一轮渡路线的起点A2时的剩余能量计算得到的可续航区域。区域S3为以第二轮渡路线的终点A4为搜索起始点,根据车辆到达第二轮渡路线的起点A2时的剩余能量计算得到的可续航区域。也即,图1示例的情况下,一共搜索得到三个可续航区域,分别为S1-S3。
可以理解的是,本步骤中获取到的每一可续航区域,均是由边缘坐标点组成,该边缘坐标点为从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出发,根据车辆剩余能量计算得到的车辆最远可行驶到达的点。
当然,除图1示例的场景之外,本申请方案还可以适用于其它类似场景,如图3和图4示例:
其中,图3示例的场景为:A2点为陆地与海洋边界的一个轮渡港口,A3为海洋中一个岛屿上的轮渡港口,H1为连接陆地与海洋的大桥。其中区域S1和区域S2与图1相同。由于大桥H1的存在,将岛屿划入陆地的一部分,区域S3为以A1点为搜索起始点在陆地搜索可续航区域时,通过大桥搜索至岛屿上,并在岛屿上搜索得到的区域。因此,该种场景下,一共搜索得到三个可续航区域,分别为S1-S3。
其中,图4示例的场景与图1示例的场景类型,区别在于,在以A4为搜索起始点,在岛屿上搜索得到S3之后,进一步通过轮渡港口A3轮渡到达陆地的A2港口点,在陆地上搜索得到S4区域。
在该场景下,一共搜索得到四个可续航区域,分别为S1-S4。
当然,上述仅仅示例了几种常见的搜索场景,并未穷举所有的场景。其它能够在响应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时,确定出至少两个可续航区域的场景也可以为本申请所适用。
通过上述场景描述可以确定,响应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所确定的每一可续航区域均对应一搜索起始点,且不同可续航区域对应不同的搜索起始点。
步骤S120、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若是,执行步骤S130;
具体地,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可以确定可续航区域的边界,进而判断任意两个可续航区域之间是否相交。
参见图1进行说明,其中三个区域S1-S3中,区域S2和S3存在相交区域。
若确定存在相交的可续航区域,则执行下述步骤S130的处理,否则,可以将各可续航区域作为最终结果直接输出。
步骤S130、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具体地,相交的可续航区域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另一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会与相交的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围成交集区域,导致最终在地图界面上绘制可续航区域时会重复绘制该交集区域,进而造成显示异常,为此,本步骤中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以避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参见图5所示:针对图1示例的岛屿部分相交的区域S2和S3,按照本步骤的处理方式,处理后边缘坐标点围成区域S0,解决了交集区域重复绘制所出现的显示异常的问题。
步骤S140、响应于所述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所确定的各可续航区域的剩余边缘坐标点构成待输出可续航区域。
具体地,针对步骤S100所确定的各个可续航区域,按照上一步骤删除边缘坐标点之后,剩余的各个边缘坐标点构成待输出可续航区域。
本申请将相交的可续航区域中,至少一可续航区域落入相交的另一可续航区域内的边缘坐标点进行删除,避免由该边缘坐标点与相交的可续航区域的其它边缘坐标点围成交集区域,使得在地图界面重复绘制该交集区域,导致显示异常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对上述步骤S110中,对每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抽稀的过程进行介绍,参见图6,该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S200、针对每一可续航区域,以所述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按照设定度数进行扇形划分,得到一个以上的扇形区域;
具体地,按照设定度数进行扇形划分所得到的各个扇形区域的度数是相同的。
步骤S210、确定所述可续航区域的各边缘坐标点所属的扇形区域;
具体地,可以根据边缘坐标点的位置,以及各扇形区域的位置范围,确定可续航区域的各边缘坐标点所属的扇形区域。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确定各边缘坐标点所属的扇形区域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计算从所述搜索起始点至边缘坐标点的直线,与从所述搜索起始点发出的基准线之间的夹角;
具体地,从搜索起始点发出的基准线可以是任意设定方向。例如,在直角坐标系中,基准线可以是X轴方向或Y轴方向。在极坐标系中基准线可以是极轴方向等。
2、根据预先确定的各扇形区域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角度区间,在各扇形区域的角度区间中,确定包含所述夹角的角度区间;
3、将确定的包含所述夹角的角度区间对应的扇形区域作为所述坐标点所属的扇形区域。
其中,上述各扇形区域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角度区间可以预先确定。
具体地,各个扇形区域均是由从搜索起始点发出的两条直线所围成,根据围成扇形区域的两条直线分别与基准线的夹角可以确定扇形区域相对于基准线的角度区间。
步骤S220、计算各边缘坐标点至所述搜索起始点的距离;
步骤S230、针对属于同一扇形区域的边缘坐标点,保留所述距离最长的一边缘坐标点。
具体地,属于同一扇形区域的边缘坐标点可能存在多个,则根据该多个边缘坐标点至搜索起始点的距离,保留距离最长的一个边缘坐标点,删除剩余的边缘坐标点,从而保证一个扇形区域仅包含一个边缘坐标点。
可选的,在边缘坐标点抽稀之后可以为可续航区域的各边缘坐标点进行编号,如按照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依次为各边缘坐标点编号。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介绍了另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参见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0、响应一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确定可续航区域;
步骤S310、若确定的可续航区域至少包括两个,则对每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抽稀,使得以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发出的任意一射线方向上保留一个边缘坐标点;
步骤S320、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若是,执行步骤S33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步骤S300-S320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0-S120一一对应。
步骤S330、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确定每个可续航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
步骤S340、计算可续航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
步骤S350、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至少删除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小的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具体地,本步骤中至少将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小的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删除,使得该面积小的可续航区域与另一可续航区域不存在交集,进而在地图界面显示时不会存在重复绘制的问题。
当然,除此之外,本申请还可以进一步将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小的一个可续航区域未落入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也删除,即将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小的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各边缘坐标点全部删除,仅保留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大的一个可续航区域。
步骤S360、响应于所述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所确定的各可续航区域的剩余边缘坐标点构成待输出可续航区域。
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对相交的各可续航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面积的计算过程,进而删除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小的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仅示例了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从相交的可续航区域中随机选择一个可续航区域,将其落入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内的边缘坐标点删除。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上述步骤S120,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的过程进行介绍。
本申请中公开了两种判断方式,分别如下:
第一种:
可续航区域的个数为一个以上,可以对任意两个可续航区域进行组对,得到至少一对可续航区域。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0、针对每两个可续航区域,选取其中一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向预设基准方向做射线;
步骤S410、确定所述射线与另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界的交点个数;
步骤S420、若存在一条射线与另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界的交点个数为奇数,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相交,否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不相交。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9所示,可选实施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S500、针对每两个可续航区域,选取其中一可续航区域保留的一个边缘坐标点,作为边缘坐标点P;
步骤S510、由边缘坐标点P向预设基准方向做一条射线,确定该射线与另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界的交点个数;
其中,可续航区域的边界包括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中,两两边缘坐标点连成的边。
具体地,假定边缘坐标点P属于可续航区域B,另一可续航区域为A。则从P点向预设基准方向做一条射线,确定该射线与区域A的各个边的交点个数总和。
步骤S520、判断所述交点个数是否为奇数,若是,执行步骤S530,若否,执行步骤S540;
步骤S530、确定该对可续航区域相交;
步骤S540、判断边缘坐标点P所在可续航区域中是否还存在未选取过的边缘坐标点;若否,执行步骤S550,若是,执行步骤S560;
步骤S550、确定该对可续航区域不相交;
步骤S560、在未选取过的边缘坐标点中,选取一边缘坐标点,作为边缘坐标点P,执行步骤S510。
本实施例中,利用平面几何学的射线法,确定两个多边形区域是否相交。本申请方法能够适用于任意形状的两个多边形的相交判断,结果更加准确。
其中,针对一对可续航区域A和B,假定边缘坐标点P属于区域B,上述步骤S510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包括:
S1:取区域A连续的两个边缘坐标点,分别赋值给start、end;
具体地,本申请可以预先为可续航区域的各边缘坐标点进行排序编号,本步骤中可以按照编号先后顺序选取两个编号连续的边缘坐标点,分别赋值给start、end。
S2:如果P.Y大于start.Y与end.Y的最大值,则认为从P发出的射线与该两个边缘坐标点练成的边无交点;
具体地,本申请可以预先建立直角坐标系,P.Y表示边缘坐标点P的纵坐标。start.Y与end.Y分别表示start边缘坐标点的纵坐标、end边缘坐标点的纵坐标。
S3:如果P.Y小于start.Y与end.Y的最小值,则认为从P发出的射线与该两个边缘坐标点练成的边无交点;
S4:如果start.Y与end.Y相等,则认为无交点
S5:如果P.Y位于start.Y与end.Y之间,则将P边缘坐标点沿射线方向投影至start与end连成的直线,得到投影点P',计算投影点P'的横坐标X':
X'=(p.Y-start.Y)*(end.X-start.X)/(end.Y-start.Y)+start.X;
S7:如果X'大于P.X则认为从P发出的射线与该两个边缘坐标点连成的边有一个交点;
S8:取区域A的下一个边缘坐标点,将end边缘坐标点赋值给start,新取出的边缘坐标点赋值给end;重复S2~S7。
接下来介绍第二种判断方式:
参见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600、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各边缘坐标点,确定可续航区域的横纵坐标区间;
具体地,本申请可以预先建立直角坐标系,进而针对每一可续航区域,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分别确定其横坐标区间、纵坐标区间。其中,横坐标区间由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中,横坐标最小和最大的两个边缘坐标点的横坐标组成;同理,纵坐标区间由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中,纵坐标最小和最大的两个边缘坐标点的纵坐标组成。
步骤S610、若每两个可续航区域的横坐标区间存在交集,且纵坐标区间也存在交集,则确定该两个可续航区域相交,否则,确定该两个可续航区域不相交。
本实施例提供的判断方法中,采用外接矩形交集判断方式,其计算方式更加简单,但是准确度相比于上一实施例的方法有所下降。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对上述步骤S130,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的过程进行介绍。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下:
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以及未落入所述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各边缘坐标点。
可选的,针对相交的两个可续航区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进行保留,另外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各边缘坐标点全部删除。按照这种处理方式,处理后不会存在交集区域,因此不会出现重复绘制的问题。其中,优选的,如前文所述,两个相交的可续航区域中,选择保留的可以是外接矩形面积大的一个,删除另外一个外接矩形面积小的可续航区域的所有边缘坐标点。
结合图1进行说明:
本申请针对相交的区域S2和S3,可以随机删除一个,如删除区域S2的各边缘坐标点。
可选的,在步骤S130的基础上,本申请进一步可以删除所述另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也即,针对相交的两个可续航区域,确定交集区域的边缘坐标点,将交集区域的边缘坐标点中,位于任意一可续航区域内的边缘坐标点删除。
参见图11进行说明:
图11中示例的区域S2和S3相交,交集区域的各个边包括L1-L3。可以确定,边L1位于相交的区域S2中,边L3位于相交的区域S3中。
按照本实施例的处理方式,可以将组成边L1和或L3的边缘坐标点删除,如图11中,效果1为仅删除组成边L1的各边缘坐标点,得到的区域包括S2和S3',该两个区域不存在交集;效果2为仅删除组成边L3的各边缘坐标点,得到的区域包括S2'和S3,该两个区域不存在交集;效果3为同时删除组成边L1和L3的各边缘坐标点,得到的区域包括S4。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式,能够保证相交的可续航区域处理后剩余边缘坐标点组成的可续航区域不存在交集,也即在地图界面上绘制时不会存在重复绘制的问题。
接下来以一个具体实例对本申请方案进行介绍。参见图12和图13,图12中共包含两个可续航区域S10和S20。按照本申请方法判断两个区域相交时,本申请可以随机选择其中一个区域,如区域S20,将其边缘坐标点进行删除,剩余边缘坐标点组成区域S10,如图13所示。最终显示时不会存在显示异常。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续航区域确定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可续航区域确定装置与上文描述的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该装置包括:
坐标点抽稀单元11,用于响应一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若确定了至少两个可续航区域,则对每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抽稀,使得以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发出的任意一射线方向上保留一个边缘坐标点;
相交判断单元12,用于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
相交处理单元13,用于在所述相交判断单元1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区域确定单元14,用于由响应于所述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所确定的各可续航区域的剩余边缘坐标点构成待输出可续航区域。
本申请将相交的可续航区域中,至少一可续航区域落入相交的另一可续航区域内的边缘坐标点进行删除,避免由该边缘坐标点与相交的可续航区域的其它边缘坐标点围成交集区域,使得在地图界面重复绘制该交集区域,导致显示异常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坐标点抽稀单元对每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抽稀,使得以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发出的任意一射线方向上保留一个边缘坐标点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针对每一可续航区域,以所述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按照设定度数进行扇形划分,得到一个以上的扇形区域;
确定所述可续航区域的各边缘坐标点所属的扇形区域;
计算各边缘坐标点至所述搜索起始点的距离;
针对属于同一扇形区域的边缘坐标点,保留所述距离最长的一边缘坐标点。
可选的,本申请的可续航区域确定装置进一步可以包括:
最小外接矩形确定单元,用于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确定每个可续航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
面积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可续航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基于此,所述相交处理单元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至少删除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小的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可选的,所述相交判断单元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针对每两个可续航区域,选取其中一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向预设基准方向做射线;
确定所述射线与另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界的交点个数;
若存在一条射线与另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界的交点个数为奇数,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相交,否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不相交。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两种相交判断单元的处理逻辑,分别如下:
第一种:
所述相交判断单元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各边缘坐标点,确定可续航区域的横纵坐标区间;
若每两个可续航区域的横坐标区间存在交集,且纵坐标区间也存在交集,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相交,否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不相交。
第二种:
所述相交处理单元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以及未落入所述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各边缘坐标点。
可选的,本申请的可续航区域确定装置进一步可以包括:
二次删除单元,用于在所述相交处理单元至少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相交的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的基础上,删除所述另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所述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一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若确定了至少两个可续航区域,则对每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抽稀,使得以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发出的任意一射线方向上保留一个边缘坐标点;
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
若是,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响应于所述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所确定的各可续航区域的剩余边缘坐标点构成待输出可续航区域;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确定每个可续航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
计算可续航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
所述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具体为:
删除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小的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抽稀,使得以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发出的任意一射线方向上保留一个边缘坐标点包括:
针对每一可续航区域,以所述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按照设定度数进行扇形划分,得到一个以上的扇形区域;
确定所述可续航区域的各边缘坐标点所属的扇形区域;
计算各边缘坐标点至所述搜索起始点的距离;
针对属于同一扇形区域的边缘坐标点,保留所述距离最长的一边缘坐标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包括:
针对每两个可续航区域,选取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向预设基准方向做射线;
确定所述射线与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边界的交点个数;
若存在一条射线与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边界的交点个数为奇数,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相交,否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不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包括:
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各边缘坐标点,确定可续航区域的横纵坐标区间;
若每两个可续航区域的横坐标区间存在交集,且纵坐标区间也存在交集,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相交,否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不相交。
5.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坐标点抽稀单元,用于响应一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若确定了至少两个可续航区域,则对每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抽稀,使得以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发出的任意一射线方向上保留一个边缘坐标点;
相交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
相交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相交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区域确定单元,用于由响应于所述可续航区域确定请求所确定的各可续航区域的剩余边缘坐标点构成待输出可续航区域;
所述装置还包括:
最小外接矩形确定单元,用于针对相交的可续航区域,确定每个可续航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
面积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可续航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
所述相交处理单元删除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的过程,具体包括:
删除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小的一个可续航区域落入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区域内部的边缘坐标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标点抽稀单元对每一可续航区域的边缘坐标点进行抽稀,使得以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发出的任意一射线方向上保留一个边缘坐标点的过程,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可续航区域,以所述可续航区域的搜索起始点为圆心,按照设定度数进行扇形划分,得到一个以上的扇形区域;
确定所述可续航区域的各边缘坐标点所属的扇形区域;
计算各边缘坐标点至所述搜索起始点的距离;
针对属于同一扇形区域的边缘坐标点,保留所述距离最长的一边缘坐标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交判断单元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的过程,具体包括:
针对每两个可续航区域,选取其中一个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向预设基准方向做射线;
确定所述射线与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边界的交点个数;
若存在一条射线与另一个可续航区域的边界的交点个数为奇数,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相交,否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不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交判断单元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边缘坐标点,判断可续航区域相互之间是否相交的过程,具体包括:
根据可续航区域保留的各边缘坐标点,确定可续航区域的横纵坐标区间;
若每两个可续航区域的横坐标区间存在交集,且纵坐标区间也存在交集,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相交,否则,确定两个可续航区域不相交。
CN201611122770.9A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180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22770.9A CN108180907B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22770.9A CN108180907B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0907A CN108180907A (zh) 2018-06-19
CN108180907B true CN108180907B (zh) 2020-11-03

Family

ID=62544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22770.9A Active CN108180907B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809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6623A (zh) * 2018-09-10 2019-01-11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可行驶范围动态显示方法及其系统
CN111026819B (zh) * 2018-10-09 2023-05-09 沈阳美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工具可行驶范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016666B (zh) * 2018-10-09 2023-01-24 沈阳美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交通工具可行驶范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024102B (zh) * 2018-10-09 2023-03-17 沈阳美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可行驶范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186473B (zh) * 2019-05-29 2023-05-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094A (ja) * 1997-06-20 1999-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到達可能範囲表示装置
CN101477694A (zh) * 2008-12-02 2009-07-08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笔迹擦除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88137A (zh) * 2011-07-20 2014-03-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驾驶辅助装置
CN103703343A (zh) * 2011-07-22 2014-04-02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在计划以电动车辆行驶时支持人员的方法以及具有导航装置的机动车
CN106097402A (zh) * 2016-06-20 2016-11-09 深圳市麦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判断目标点是否位于预定区域内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094A (ja) * 1997-06-20 1999-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到達可能範囲表示装置
CN101477694A (zh) * 2008-12-02 2009-07-08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笔迹擦除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88137A (zh) * 2011-07-20 2014-03-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驾驶辅助装置
CN103703343A (zh) * 2011-07-22 2014-04-02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在计划以电动车辆行驶时支持人员的方法以及具有导航装置的机动车
CN106097402A (zh) * 2016-06-20 2016-11-09 深圳市麦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判断目标点是否位于预定区域内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0907A (zh) 2018-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80907B (zh) 一种可续航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0134082A1 (zh) 一种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和移动设备
CN107690605B (zh) 一种航线编辑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
WO2020052530A1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
CN102222236B (zh) 图像处理系统及位置测量系统
CN108732556B (zh) 一种基于几何体求交运算的车载激光雷达仿真方法
EP3674665B1 (en) Route planning algorithm for efficiently searching through meaningful links within a defined topology
US20210341307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704381B (zh) 路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4717650B2 (ja) 現在位置推定装置
CN114777793B (zh) 一种面向任意导航主体的bim地图提取及路径规划方法
KR102606629B1 (ko) 자율주행 차량을 위한 로드 네트워크 데이터 생성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프로그램
WO2022143388A1 (zh) 导航提示信息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721229B (zh) 地图中道路隔离带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76331B (zh) 一种可续航范围确定方法及装置
Vatavu et al. Real-time dynamic environment perception in driving scenarios using difference fronts
CN115779424A (zh) 一种导航网格寻路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214037B (zh) 一种基于野外台站的无人机遥感组网航迹规划方法
JP3525619B2 (ja) 道路ネットワーク情報の自動生成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1861650A (zh) 信息显示方法、第一服务请求端、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6430906B (zh) 一种基于凸点平移的无人机动态避障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JP5717310B1 (ja) 待避所候補位置特定装置、待避所候補位置特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1241957A (ja) 地図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地図表示方法
CN113077428B (zh) 碰撞检测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502479B (zh) 一种三维物体在仿真环境中的碰撞检测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07

Address after: 310052 room 508, floor 5, building 4, No. 699, Wangshang Road, Changhe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libaba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Suzhou Street No. 3 floor 16 room 2

Applicant before: AUTONAV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