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9104A - 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9104A
CN108179104A CN201810130835.7A CN201810130835A CN108179104A CN 108179104 A CN108179104 A CN 108179104A CN 201810130835 A CN201810130835 A CN 201810130835A CN 108179104 A CN108179104 A CN 108179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chamber
main body
motor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308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chang Ji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chang Ji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chang Ji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chang Ji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308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91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9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910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1/00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uses
    • C12M21/04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uses for producing gas, e.g. bioga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36Means for collection or storage of gas; Gas hold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7/00Means for mixing,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fluids in the vessel
    • C12M27/02Stirrer or mobile mixing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3/00Combinations of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with other apparatus
    • C12M43/06Photobioreactors combined with devices or plants for gas production different from a bioreactor of ferment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包括发酵装置、设置于所述发酵装置右侧的甲烷‑水蒸气反应装置、设置于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装置右侧的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装置右侧的氢气提取装置,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主体,所述发酵主体内设置有发酵腔,所述发酵腔下侧内壁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端通过转轴动力连接有搅拌固定块,所述搅拌固定块下端面左右对称且固定设置有搅拌块,连接所述搅拌固定块与所述第一电机的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隔离圈。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
背景技术
每年世界各国都消耗了大量的化石燃料,而使用化石燃料的后果是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在化石燃料使用过程中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虽然对人体无直接的危害,但是却直接影响了大气气体平衡造成温室效应,因此各国也都在寻求更加清洁的能源,产生更少的有害气体,其中,氢气与氧气反应只生成水而不产生其他任何有害气体,因此可作为极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的化石燃料,因此设计一种通过微生物对植物原料进行发酵并生成沼气,并通过反应将所产生的沼气转化成氢气的一种生物质制氢设备实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包括发酵装置、设置于所述发酵装置右侧的甲烷-水蒸气反应装置、设置于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装置右侧的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装置右侧的氢气提取装置,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主体,所述发酵主体内设置有发酵腔,所述发酵腔下侧内壁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外侧设有护托装置,所述护托装置包括抗振垫与散热翅片,所述第一电机上端通过转轴动力连接有搅拌固定块,所述搅拌固定块下端面左右对称且固定设置有搅拌块,连接所述搅拌固定块与所述第一电机的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隔离圈,所述发酵腔靠近下侧内壁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发酵腔连通的废料出口,所述废料出口左端设置有第一密封盖,所述发酵腔靠近上侧内壁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上侧内壁及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除氧剂,所述发酵腔靠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原料进口,所述原料进口上密封设置有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上端面前后对称设置有拉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发酵装置右侧的第一装置主体,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甲烷-水蒸气反应腔,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腔连通的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左端连接于所述发酵主体上端面并与所述发酵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抽气装置,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连通设置有水蒸气管道,所述水蒸气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气体开关,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腔的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环状的锰块,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外部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加热块,所述第一加热块内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电阻丝,所述第一加热块外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支撑块,所述第一装置主体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下侧的第一支架支撑在地面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右侧的第二装置主体,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设置有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连通的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左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右侧内壁并与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设置有于所述第一抽气装置结构相同的第二抽气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外部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加热块,所述第二加热块内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二加热腔内设置有第二加热电阻丝,所述第二加热块外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第二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支撑块,所述第二装置主体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下侧的第二支架支撑在地面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右侧设置有氢气提取装置,所述氢气提取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装置右侧的第三装置主体,所述第三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氢气提取腔,所述氢气提取腔与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之间设置有联通所述氢气提取腔及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的第三进气管,所述第三进气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抽气装置结构相同的第三抽气装置,第三进气管右端伸入所述氢气提取腔内且连接设置有出气块,所述第三装置主体下侧端面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氢气提取腔连通的石灰水出口,所述石灰水出口外设置有石灰水出口开关,所述氢气提取腔右侧内壁上设置有石灰水进口,所述石灰水进口的右端开口处密封设置有第三密封盖,所述氢气提取腔上侧内壁设置为斜面结构,所述斜面结构中部位置设置有氢气出气管道,所述氢气出气管道外表面设置有氢气出气开关,所述氢气出气管道内设置有与所述氢气提取腔连通的氢气出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抽气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气管固定配合连接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设置有通过连接杆支撑的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右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有抽气叶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锰块上设置有通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抗振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抗振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多组所述散热翅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装置的使用方式,使用人员打开第二密封盖并通过原料进口往发酵腔内添加发酵原料,添加完毕后将第二密封盖密封,此时发酵腔内的氧气通过除氧剂消耗,此时废料出口处于封闭状态,发酵原料在发酵腔内发酵产生甲烷及二氧化碳,在发酵过程中第一电机定时启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搅拌固定块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块转动,此时可将发酵腔内的发酵原料搅拌均匀使得发酵更加充分,当发酵腔内的发酵进行一段时间后,第一抽气装置启动,此时第二电机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抽气叶片转动,进而将发酵腔内发酵产生的甲烷及二氧化碳抽入甲烷-水蒸气反应腔内,同时通过水蒸气管道向甲烷-水蒸气反应腔内输送水蒸气,此时设置于第一加热腔内的第一加热电阻丝通电并将甲烷-水蒸气反应腔内的气体加热到九百六十摄氏度,此时混合的水蒸气及甲烷在高温的条件下通过锰块的催化作用生成一氧化碳及氢气,待甲烷-水蒸气反应腔内最大限度反应后第二抽气装置启动,进而将甲烷-水蒸气反应腔内的一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及其他少部分气体抽入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内,此时设置于第二加热腔内的第二加热电阻丝通电并将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内气体加热到五百摄氏度的温度,此时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及二氧化碳,待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内气体最大限度反应后第三抽气装置启动,进而将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内占大部分体积的氢气、二氧化碳及少量的其他杂气抽入氢气提取腔内,此时通过第三进气管进入氢气提取腔的气体通过预先注入氢气提取腔内的石灰水进行洗气将二氧化碳洗掉,此时进入氢气提取腔内的气体氢气占绝大部分体积,并且由于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远小于其他气体,因此氢气在氢气提取腔内浮于上层,此时可打开氢气出气开关并通过氢气出口将氢气抽出即可获得较为纯净的氢气,在本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使用人员可打开第一密封盖进而将发酵腔内的废料取出,所取出的废料可作为植物养料使用,同时使用人员打开石灰水出口开关将氢气提取腔内的石灰水倒出并将氢气提取腔内其他杂气抽出并准备进行下次氢气制取。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抽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锰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第一电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包括发酵装置、设置于所述发酵装置右侧的甲烷-水蒸气反应装置、设置于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装置右侧的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装置右侧的氢气提取装置,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主体11,所述发酵主体11内设置有发酵腔45,所述发酵腔45下侧内壁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座23,所述第一固定座23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26,所述第一电机26外侧设有护托装置,所述护托装置包括抗振垫261与散热翅片262,所述第一电机26上端通过转轴动力连接有搅拌固定块24,所述搅拌固定块24下端面左右对称且固定设置有搅拌块27,连接所述搅拌固定块24与所述第一电机26的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固定座23之间设置有隔离圈25,所述发酵腔45靠近下侧内壁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发酵腔45连通的废料出口28,所述废料出口28左端设置有第一密封盖29,所述发酵腔45靠近上侧内壁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座12,所述第二固定座12上设置有开口槽46,所述开口槽46上侧内壁及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除氧剂13,所述发酵腔45靠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原料进口14,所述原料进口14上密封设置有第二密封盖15,所述第二密封盖15上端面前后对称设置有拉环16。
有益地,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发酵装置右侧的第一装置主体31,所述第一装置主体31内设置有甲烷-水蒸气反应腔39,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腔39左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腔39连通的第一进气管17,所述第一进气管17左端连接于所述发酵主体11上端面并与所述发酵腔45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17上设置有第一抽气装置18,所述第一进气管17上连通设置有水蒸气管道19,所述水蒸气管道19上设置有阀门21,所述第一进气管17上设置有第一气体开关22,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腔39的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环状的锰块41,所述第一装置主体31外部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加热块32,所述第一加热块32内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加热腔36,所述第一加热腔36内设置有第一加热电阻丝35,所述第一加热块32外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固定块34,所述第一固定块34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31之间设置有支撑块42,所述第一装置主体31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34下侧的第一支架33支撑在地面上。
有益地,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31右侧的第二装置主体51,所述第二装置主体51内设置有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58,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58左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58连通的第二进气管37,所述第二进气管37左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31的右侧内壁并与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腔39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37上设置有于所述第一抽气装置18结构相同的第二抽气装置38,所述第二装置主体51外部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加热块55,所述第二加热块55内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加热腔57,所述第二加热腔57内设置有第二加热电阻丝56,所述第二加热块55外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固定块54,所述第二固定块54与所述第二装置主体51之间设置有支撑块42,所述第二装置主体51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54下侧的第二支架53支撑在地面上。
有益地,所述第二装置主体51右侧设置有氢气提取装置,所述氢气提取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装置右侧的第三装置主体77,所述第三装置主体77内设置有氢气提取腔78,所述氢气提取腔78与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58之间设置有联通所述氢气提取腔78及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58的第三进气管62,所述第三进气管6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抽气装置18结构相同的第三抽气装置61,第三进气管62右端伸入所述氢气提取腔78内且连接设置有出气块63,所述第三装置主体77下侧端面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氢气提取腔78连通的石灰水出口66,所述石灰水出口66外设置有石灰水出口开关67,所述氢气提取腔78右侧内壁上设置有石灰水进口68,所述石灰水进口68的右端开口处密封设置有第三密封盖69,所述氢气提取腔78上侧内壁设置为斜面结构73,所述斜面结构73中部位置设置有氢气出气管道74,所述氢气出气管道74外表面设置有氢气出气开关76,所述氢气出气管道74内设置有与所述氢气提取腔78连通的氢气出口75。
有益地,所述第一抽气装置18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7固定配合连接的连接环91,所述连接环91内设置有通过连接杆92支撑的第三固定座93,所述第三固定座93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94,所述第二电机94右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有抽气叶片95。
有益地,所述锰块41上设置有通孔43。
有益地,所述抗振垫26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26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26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262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26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26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262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抗振垫2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6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多组所述散热翅片262,所述散热翅片262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第一电机26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抗振垫261用以减少所述第一电机26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从而防止所述第一电机26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过大而影响本装置的正常运行。
本装置的使用方式,使用人员打开第二密封盖15并通过原料进口14往发酵腔45内添加发酵原料,添加完毕后将第二密封盖15密封,此时发酵腔45内的氧气通过除氧剂13消耗,此时废料出口28处于封闭状态,发酵原料在发酵腔45内发酵产生甲烷及二氧化碳,在发酵过程中第一电机26定时启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搅拌固定块24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块27转动,此时可将发酵腔45内的发酵原料搅拌均匀使得发酵更加充分,当发酵腔45内的发酵进行一段时间后,第一抽气装置18启动,此时第二电机94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抽气叶片95转动,进而将发酵腔45内发酵产生的甲烷及二氧化碳抽入甲烷-水蒸气反应腔39内,同时通过水蒸气管道19向甲烷-水蒸气反应腔39内输送水蒸气,此时设置于第一加热腔36内的第一加热电阻丝35通电并将甲烷-水蒸气反应腔39内的气体加热到九百六十摄氏度,此时混合的水蒸气及甲烷在高温的条件下通过锰块41的催化作用生成一氧化碳及氢气,待甲烷-水蒸气反应腔39内最大限度反应后第二抽气装置38启动,进而将甲烷-水蒸气反应腔39内的一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及其他少部分气体抽入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58内,此时设置于第二加热腔57内的第二加热电阻丝56通电并将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58内气体加热到五百摄氏度的温度,此时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及二氧化碳,待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58内气体最大限度反应后第三抽气装置61启动,进而将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58内占大部分体积的氢气、二氧化碳及少量的其他杂气抽入氢气提取腔78内,此时通过第三进气管62进入氢气提取腔78的气体通过预先注入氢气提取腔78内的石灰水进行洗气将二氧化碳洗掉,此时进入氢气提取腔78内的气体氢气占绝大
部分体积,并且由于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远小于其他气体,因此氢气在氢气提取腔78内浮于上层,此时可打开氢气出气开关76并通过氢气出口75将氢气抽出即可获得较为纯净的氢气,在本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使用人员可打开第一密封盖29进而将发酵腔45内的废料取出,所取出的废料可作为植物养料使用,同时使用人员打开石灰水出口开关67将氢气提取腔78内的石灰水倒出并将氢气提取腔78内其他杂气抽出并准备进行下次氢气制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装置的使用方式,使用人员打开第二密封盖并通过原料进口往发酵腔内添加发酵原料,添加完毕后将第二密封盖密封,此时发酵腔内的氧气通过除氧剂消耗,此时废料出口处于封闭状态,发酵原料在发酵腔内发酵产生甲烷及二氧化碳,在发酵过程中第一电机定时启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搅拌固定块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块转动,此时可将发酵腔内的发酵原料搅拌均匀使得发酵更加充分,当发酵腔内的发酵进行一段时间后,第一抽气装置启动,此时第二电机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抽气叶片转动,进而将发酵腔内发酵产生的甲烷及二氧化碳抽入甲烷-水蒸气反应腔内,同时通过水蒸气管道向甲烷-水蒸气反应腔内输送水蒸气,此时设置于第一加热腔内的第一加热电阻丝通电并将甲烷-水蒸气反应腔内的气体加热到九百六十摄氏度,此时混合的水蒸气及甲烷在高温的条件下通过锰块的催化作用生成一氧化碳及氢气,待甲烷-水蒸气反应腔内最大限度反应后第二抽气装置启动,进而将甲烷-水蒸气反应腔内的一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及其他少部分气体抽入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内,此时设置于第二加热腔内的第二加热电阻丝通电并将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内气体加热到五百摄氏度的温度,此时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及二氧化碳,待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内气体最大限度反应后第三抽气装置启动,进而将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内占大部分体积的氢气、二氧化碳及少量的其他杂气抽入氢气提取腔内,此时通过第三进气管进入氢气提取腔的气体通过预先注入氢气提取腔内的石灰水进行洗气将二氧化碳洗掉,此时进入氢气提取腔内的气体氢气占绝大部分体积,并且由于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远小于其他气体,因此氢气在氢气提取腔内浮于上层,此时可打开氢气出气开关并通过氢气出口将氢气抽出即可获得较为纯净的氢气,在本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使用人员可打开第一密封盖进而将发酵腔内的废料取出,所取出的废料可作为植物养料使用,同时使用人员打开石灰水出口开关将氢气提取腔内的石灰水倒出并将氢气提取腔内其他杂气抽出并准备进行下次氢气制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包括发酵装置、设置于所述发酵装置右侧的甲烷-水蒸气反应装置、设置于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装置右侧的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装置右侧的氢气提取装置,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主体,所述发酵主体内设置有发酵腔,所述发酵腔下侧内壁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外侧设有护托装置,所述护托装置包括抗振垫与散热翅片,所述第一电机上端通过转轴动力连接有搅拌固定块,所述搅拌固定块下端面左右对称且固定设置有搅拌块,连接所述搅拌固定块与所述第一电机的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隔离圈,所述发酵腔靠近下侧内壁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发酵腔连通的废料出口,所述废料出口左端设置有第一密封盖,所述发酵腔靠近上侧内壁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上侧内壁及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除氧剂,所述发酵腔靠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原料进口,所述原料进口上密封设置有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上端面前后对称设置有拉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发酵装置右侧的第一装置主体,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甲烷-水蒸气反应腔,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腔连通的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左端连接于所述发酵主体上端面并与所述发酵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抽气装置,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连通设置有水蒸气管道,所述水蒸气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气体开关,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腔的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环状的锰块,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外部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加热块,所述第一加热块内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电阻丝,所述第一加热块外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支撑块,所述第一装置主体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下侧的第一支架支撑在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右侧的第二装置主体,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设置有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连通的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左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右侧内壁并与所述甲烷-水蒸气反应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设置有于所述第一抽气装置结构相同的第二抽气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外部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加热块,所述第二加热块内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二加热腔内设置有第二加热电阻丝,所述第二加热块外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第二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支撑块,所述第二装置主体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下侧的第二支架支撑在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右侧设置有氢气提取装置,所述氢气提取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装置右侧的第三装置主体,所述第三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氢气提取腔,所述氢气提取腔与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之间设置有联通所述氢气提取腔及所述一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腔的第三进气管,所述第三进气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抽气装置结构相同的第三抽气装置,第三进气管右端伸入所述氢气提取腔内且连接设置有出气块,所述第三装置主体下侧端面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氢气提取腔连通的石灰水出口,所述石灰水出口外设置有石灰水出口开关,所述氢气提取腔右侧内壁上设置有石灰水进口,所述石灰水进口的右端开口处密封设置有第三密封盖,所述氢气提取腔上侧内壁设置为斜面结构,所述斜面结构中部位置设置有氢气出气管道,所述氢气出气管道外表面设置有氢气出气开关,所述氢气出气管道内设置有与所述氢气提取腔连通的氢气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气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气管固定配合连接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设置有通过连接杆支撑的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右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有抽气叶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锰块上设置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振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抗振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多组所述散热翅片。
CN201810130835.7A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 Withdrawn CN1081791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0835.7A CN108179104A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0835.7A CN108179104A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9104A true CN108179104A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52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30835.7A Withdrawn CN108179104A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7910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83891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发酵罐
CN101724551B (zh) 全混合厌氧反应循环装置及沼气反应原料的循环方法
CN201334395Y (zh) 内加热式气液一体化厌氧发酵反应器
CN206706104U (zh) 一种太阳能沼气池
CN108179104A (zh) 一种新型微生物制氢设备
CN108285860B (zh) 一种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
CN106190811B (zh) 一种两相厌氧发酵自搅拌反应装置
CN210151087U (zh) 一种恒温食品发酵装置
CN108179105A (zh) 一种微生物制氢设备
CN201695042U (zh) 微生物反应器
CN106916745B (zh) 一种具有辅助加热装置的沼气池
CN208292833U (zh) 一种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的实验装置
CN206927882U (zh) 一种均匀分布物料的高效生物质发酵装置
CN108342304A (zh) 一种生物质制氢设备
CN108300651B (zh) 一种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
CN108795721A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农用沼气池
CN210151113U (zh) 一种有机硅整理剂生产用发酵器
CN210261770U (zh) 一种新型沼气制备罐体
CN108060065B (zh) 一种新型生物质制氢设备
CN204689992U (zh) 一种防结壳沼气池
CN107881093A (zh) 一种太阳能消泡沼气池
CN219032159U (zh) 一种新能源节能环保沼气池
CN209493500U (zh) 一种堆肥发酵装置
CN206447878U (zh) 一种生物质沼气发电装置
CN208292996U (zh) 一种太阳能秸秆沼气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