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8308A - 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8308A
CN108178308A CN201810206639.3A CN201810206639A CN108178308A CN 108178308 A CN108178308 A CN 108178308A CN 201810206639 A CN201810206639 A CN 201810206639A CN 108178308 A CN108178308 A CN 108178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bbr
areas
zone
anoxic zon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66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78308B (zh
Inventor
牛学义
牛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 Ping
Original Assignee
Jining Fu F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ing Fu F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ing Fu F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066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83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8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8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78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8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1Aerobic and anaerobic treatment in the same react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属于工业污水处理领域,其包括相互连通的缺氧区、MBBR泥膜区和活性污泥好氧区,其中,缺氧区是将传统连续流SBR池的缺氧区、厌氧区和沉淀区依次重新定义分割成紧连的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和第三缺氧区;第二缺氧区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一缺氧区连通;而第三缺氧区也是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二缺氧区连通;MBBR泥膜区将传统连续流SBR池的序批区A、主曝气区和序批区B依次重新定义分割成串联的第一MBBR泥膜区、第二MBBR泥膜区和第三MBBR泥膜区。本发明克服连续流SBR生化池的不足,可用于现有连续流SBR生化池进行升级扩容和新设施的建设。

Description

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属于工业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连续流SBR生化池在结构上结合了AAO、氧化沟和CAST池的特点而开发的连续流序批式生物处理池,该工艺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使有机物的降解、氨氮的硝化、硝态氮的反硝化、磷的释放和吸收等生化过程处于较优的反应状态,生化效率较高。连续流SBR生化池的运行模式是:连续进水和连续出水,两个序批区A和B交替充当沉淀池周期运行;假定序批区A沉淀出水,则序批区B按缺/厌氧、好氧和静止沉淀等过程进行序批生化反应;序批区B在进行缺/厌氧和好氧反应的同时,回流混合液到缺氧区,静沉阶段停止混合液回流;回流混合液在缺氧区内进行反硝化脱氮后,自流进入污泥沉淀区,该区的上清液用泵送至主曝气区,沉淀下来的浓缩污泥自流进入厌氧区与原污水混合,聚磷菌在此进行磷的释放,吸收低分子脂肪酸并以聚β羟基丁酸(PHB)等形式在体内贮存起来;接着废水混合液进入主曝区,聚磷菌分解体内的PHB获得能量,过量地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正磷酸盐,并以聚磷酸盐的形式在细胞内累积;半个周期结束后,序批区A和序批区B的功能交换,剩余污泥在序批区沉淀出水的后期排放。
MBBR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MBBR工艺兼具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悬浮载体处于流化状态,进而形成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通过采用MBBR工艺可对序批式生物处理池进行升级,挖潜现有序批式生物池的处理能力,保证COD、BOD5、氨氮及TN在生物池内稳定达到更高的标准。
连续流SBR生化池虽然在脱氮除磷和占地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当其用于某些高氨氮、高TN和低TP的工业污水,特别是一些高氨氮的制药废水时,按其池结构运行的硝化和反硝化方式和功能就不能满足其出水氨氮和TN的要求,需要对其结构进行改进,以满足制药废水进水氨氮和TN负荷容量增大的需要,即在保持原连续流SBR生化池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重新设置其结构形状,增加制药废水进水氨氮和TN负荷的处理量,也就是间接满足了扩容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连续流SBR生化池技术的不足,克服连续流SBR生化池在降解高氨氮、低总磷的制药废水方面效果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不但对现有连续流SBR生化池进行升级或处理规模进行扩容,也可应用于高氨氮、低总磷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新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包括相互连通的缺氧区、MBBR泥膜区和活性污泥好氧区,其中,缺氧区是将传统连续流SBR池的缺氧区、厌氧区和沉淀区依次重新定义分割成紧连的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和第三缺氧区;第一缺氧区的进水管口设置在本生化池一外侧墙壁中部,并在其这一进水外侧墙壁还设置了污泥回流管口和硝化液回流入口;第二缺氧区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一缺氧区连通;而第三缺氧区也是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二缺氧区连通;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和第三缺氧区内都设置了搅拌器;其中,MBBR泥膜区将传统连续流SBR池的序批区A、主曝气区和序批区B 依次重新定义分割成串联的第一MBBR泥膜区、第二MBBR泥膜区和第三MBBR泥膜区,第一MBBR泥膜区出水处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二MBBR泥膜区连通,第二MBBR泥膜区出水处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三MBBR泥膜区连通,第一MBBR泥膜区、第二MBBR泥膜区和第三MBBR泥膜区都添加有悬浮载体,且它们的底部都设置了MBBR泥膜区功能所需的穿孔曝气系统;所述活性污泥好氧区是从传统连续流SBR池的序批区B分割出的纯活性污泥好氧区,活性污泥好氧区内的底部也设置了穿孔曝气系统,活性污泥好氧区设置了反应后的泥水混合液出水管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缺氧区出水处至第一MBBR泥膜区的一端头设置了避免短流所需的导流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MBBR泥膜区与第二MBBR泥膜区之间的连通口前面设置了出水筛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MBBR泥膜区与第三MBBR泥膜区之间的连通口前面设置了出水筛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MBBR泥膜区与活性污泥好氧区通过沿整个横截面上设置的出水筛网相连通。
优选的,硝化液回流泵系统将活性污泥好氧区的硝化液从硝化液回流出口提升回流到第一缺氧区的硝化液回流入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有益效果:
1) 本发明将传统的连续流SBR生化池的缺氧区、厌氧区和沉淀区改成了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和第三缺氧区,系统反硝化HRT显著增加,大大增强了对进水总氮浓度较高的工业污水总氮的去除能力。
2) 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连续流SBR生化池的运行方式,可按AO泥膜混合工艺或AAO泥膜混合工艺的运行方式运行,所有区都是在连续恒水位下运行,不需要滗水器,运行控制简单可靠,提高了池的容积利用率。
3) 本发明在第三缺氧区出水处至第一MBBR泥膜区的一端头安装了一导流管,可方便地将反硝化后的混合液自流到第一MBBR泥膜好氧区的一头端,使泥水流过整个反应区,避免短流现象的发生。
4) 本发明在三个MBBR泥膜好氧区内添加了高效悬浮载体,悬浮载体上生长的生物膜和区内的活性污泥一起大大增加了区内的生物量,保证了高氨氮的工业污水的硝化能力。
5) 本发明在末尾区设置了活性污泥好氧区,该区HRT较短且区内曝气强度较小,DO可保持在2mg/l以下,保证了从该区回流到第一缺氧区的硝化液的DO较低,强化了缺氧区的反硝化去除TN的能力。
6) 本发明的硝化液回流泵设置在池外,并且在活性污泥好氧区出水池壁上设置了硝化液回流出水管口和在第一缺氧区进水端池壁上设置了内回流进口,这样保证了用低扬程的干式泵就可完成大比例的硝化液内回流,降低了能耗,运行维护也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传统连续流SBR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的A-A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的B-B剖面图。
其中:1、第一缺氧区,2、第二缺氧区,3、第三缺氧区,4、第一MBBR泥膜区,5、第二MBBR泥膜区,6、第三MBBR泥膜区,7、搅拌器,8、穿孔曝气系统,9、悬浮载体,10、出水筛网,11、导流管,12、活性污泥好氧区,13、出水管口,14、进水管口,15、污泥回流管口,16、硝化液回流泵系统,17、硝化液回流出口,18、硝化液回流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包括相互连通的缺氧区、MBBR泥膜区和活性污泥好氧区,其中,缺氧区是将传统连续流SBR池的缺氧区1、厌氧区2和沉淀区3依次重新定义分割成紧连的第一缺氧区1、第二缺氧区2和第三缺氧区3,第一缺氧区1的进水管口14设置在本生化池一外侧墙壁中部,并在其这一进水外侧墙壁还设置了污泥回流管口15和硝化液回流入口18;第二缺氧区2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一缺氧区1连通;而第三缺氧区3也是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二缺氧区2连通;第一缺氧区1、第二缺氧区2和第三缺氧区3内都设置了搅拌器7;其中,MBBR泥膜区将传统连续流SBR池的序批区A4、主曝气区5和序批区B6 依次重新定义分割成串联的第一MBBR泥膜区4、第二MBBR泥膜区5和第三MBBR泥膜区6,第一MBBR泥膜区4出水处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二MBBR泥膜区5连通,第二MBBR泥膜区5出水处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三MBBR泥膜区6连通,第一MBBR泥膜区4、第二MBBR泥膜区5和第三MBBR泥膜区6都添加有悬浮载体9,且它们的底部都设置了MBBR泥膜区功能所需的穿孔曝气系统8;所述活性污泥好氧区12是从传统连续流SBR池的序批区B6分割出的纯活性污泥好氧区,活性污泥好氧区12内的底部也设置了穿孔曝气系统8,活性污泥好氧区12设置了反应后的泥水混合液出水管口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缺氧区3出水处至第一MBBR泥膜区4的一端头设置了避免短流所需的导流管11,可方便地将反硝化后的混合液自流到第一MBBR泥膜好氧区4的一头端,使泥水流过整个反应区,避免短流现象的发生;所述第一MBBR泥膜区4与第二MBBR泥膜区5之间的连通口前面设置了出水筛网10;所述第二MBBR泥膜区5与第三MBBR泥膜区6之间的连通口前面设置了出水筛网10;所述第三MBBR泥膜区6与活性污泥好氧区12通过沿整个横截面上设置的出水筛网10相连通;硝化液回流泵系统16将活性污泥好氧区12的硝化液从硝化液回流出口17提升回流到第一缺氧区1的硝化液回流入口18,保证了用低扬程的干式泵就可完成大比例的硝化液内回流。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为:
1) 废水通过进水管口进入第一缺氧区,同时来自活性污泥好氧区硝化液回流泵系统提升过来的硝化回流通过硝化液回流入口也进入[0031] 2),另外,来自本生化池以外的剩余污泥也通过污泥回流管口流入第一缺氧池;流到第一缺氧区的泥水在搅拌器的混合推动下进行反硝化去除TN。
2) 第一缺氧区的泥水再依次流经第二缺氧区和第三缺氧区,在后两个缺氧区内进一步进行缺氧反硝化去除TN。
3)第三缺氧区出水处至第一MBBR泥膜区的一端头安装了一导流管,第三缺氧区出水口反硝化后的混合液自流到第一MBBR泥膜好氧区的一头端;第一MBBR泥膜好氧区内添加了高效悬浮载体和其底部设置了穿孔管曝气系统,悬浮载体上生长的生物膜和区内的活性污泥一起大大增加了区内的生物量,保证了高氨氮的工业污水的硝化能力;反应后的泥水流过区内出水处设置的拦截筛网,再通过第一MBBR泥膜区与第二MBBR泥膜区之间的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进入第二泥膜好氧区。
4) 第二MBBR泥膜好氧区内也添加了高效悬浮载体和其底部设置了穿孔管曝气系统,悬浮载体上生长的生物膜和区内的活性污泥一起大大增加了区内的生物量,保证了高氨氮的工业污水的硝化能力;在第二MBBR泥膜好氧区反应后的泥水流过区内出水处设置的拦截筛网,再通过第二MBBR泥膜区与第三MBBR泥膜区之间的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进入第三泥膜好氧区。
5) 第三MBBR泥膜好氧区内也添加了高效悬浮载体和其底部设置了穿孔管曝气系统,悬浮载体上生长的生物膜和区内的活性污泥一起大大增加了区内的生物量,保证了高氨氮的工业污水的硝化能力;在第三MBBR泥膜好氧区反应后的泥水流过沿整个区横截面上设置的拦截筛网进入活性污泥好氧区。
6) 泥水在活性污泥好氧区的HRT较短,且区内曝气强度较小,DO可保持在2mg/l以下,保证从该区回流到第一缺氧区的硝化液的DO较低,最后泥水反应后通过出水管口流出生化池外。
7) 硝化液回流泵系统设置在生化池外,并且在活性污泥好氧区出水池壁上设置了硝化液回流出水管口和在第一缺氧区进水端池壁上设置了内回流进口,保证用低扬程的干式泵实现大比例的硝化液通过硝化液回流入口流入第一缺氧区。
实例一:
某一制药集团产生制药废水量为3000m³/日,进水COD浓度为120mg/L、BOD浓度为150mg/L、NH4-N浓度为200mg/L、TN为260mg/L、TP为0.8mg/L属于制药高氨氮和TN的制药废水。使用本发明,添加的悬浮载体总体积2500m³。在设施建设完工后开始启动的初期,为快速培养驯化污泥、生物膜和求证系统去除COD的能力,进水量较大,此阶段的超负荷运行也能考察设施的启动快速性和抗冲击性,设施启动的一周,COD去除率已稳定达到70%;由于进水有机氮较高,氨化作用较强,且设施启动初期,硝化菌仍处于培养、驯化阶段,且从微生物的角度讲,降解COD的菌种和硝化菌属于竞争关系, COD降解到一定程度后硝化菌更易生长、富集,所以前期系统对氨氮的降解作用不明显,硝化作用去除的氨氮略大于氨化作用产生的氨氮;设施启动约四周后生物膜的强化基本完成,所以通过控制装置的溶解氧、PH等运行参数,生物膜的硝化作用突出,一个月后,氨氮呈现稳定快速下降趋势,三个月后出水氨氮满足出水要求,即出水的BOD≤5mg/L,出水COD≤100mg/L,NH3-N≤5mg/L,满足国家相关的工业污水排放标准。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5)

1.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相互连通的缺氧区、MBBR泥膜区和活性污泥好氧区,其中,缺氧区是将传统连续流SBR池的缺氧区、厌氧区和沉淀区依次重新定义分割成紧连的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和第三缺氧区;第一缺氧区的进水管口设置在本生化池一外侧墙壁中部,并在其这一进水外侧墙壁还设置了污泥回流管口和硝化液回流入口;第二缺氧区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一缺氧区连通;而第三缺氧区也是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二缺氧区连通;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和第三缺氧区内都设置了搅拌器;其中,MBBR泥膜区将传统连续流SBR池的序批区A、主曝气区和序批区B 依次重新定义分割成串联的第一MBBR泥膜区、第二MBBR泥膜区和第三MBBR泥膜区,第一MBBR泥膜区出水处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二MBBR泥膜区连通,第二MBBR泥膜区出水处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三MBBR泥膜区连通,第一MBBR泥膜区、第二MBBR泥膜区和第三MBBR泥膜区都添加有悬浮载体,且它们的底部都设置了MBBR泥膜区功能所需的穿孔曝气系统;所述活性污泥好氧区是从传统连续流SBR池的序批区B分割出的纯活性污泥好氧区,活性污泥好氧区内的底部也设置了穿孔曝气系统,活性污泥好氧区设置了反应后的泥水混合液出水管口;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废水通过进水管口进入第一缺氧区,同时来自活性污泥好氧区硝化液回流泵系统提升过来的硝化回流通过硝化液回流入口也进入[0031] 2),另外,来自本生化池以外的剩余污泥也通过污泥回流管口流入第一缺氧池;流到第一缺氧区的泥水在搅拌器的混合推动下进行反硝化去除TN;
2) 第一缺氧区的泥水再依次流经第二缺氧区和第三缺氧区,在后两个缺氧区内进一步进行缺氧反硝化去除TN;
3)第三缺氧区出水处至第一MBBR泥膜区的一端头安装了一导流管,第三缺氧区出水口反硝化后的混合液自流到第一MBBR泥膜好氧区的一头端;第一MBBR泥膜好氧区内添加了高效悬浮载体和其底部设置了穿孔管曝气系统,悬浮载体上生长的生物膜和区内的活性污泥一起大大增加了区内的生物量,保证了高氨氮的工业污水的硝化能力;反应后的泥水流过区内出水处设置的拦截筛网,再通过第一MBBR泥膜区与第二MBBR泥膜区之间的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进入第二泥膜好氧区;
4) 第二MBBR泥膜好氧区内也添加了高效悬浮载体和其底部设置了穿孔管曝气系统,悬浮载体上生长的生物膜和区内的活性污泥一起大大增加了区内的生物量,保证了高氨氮的工业污水的硝化能力;在第二MBBR泥膜好氧区反应后的泥水流过区内出水处设置的拦截筛网,再通过第二MBBR泥膜区与第三MBBR泥膜区之间的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进入第三泥膜好氧区;
5) 第三MBBR泥膜好氧区内也添加了高效悬浮载体和其底部设置了穿孔管曝气系统,悬浮载体上生长的生物膜和区内的活性污泥一起大大增加了区内的生物量,保证了高氨氮的工业污水的硝化能力;在第三MBBR泥膜好氧区反应后的泥水流过沿整个区横截面上设置的拦截筛网进入活性污泥好氧区;
6) 泥水在活性污泥好氧区的HRT较短,且区内曝气强度较小,DO可保持在2mg/l以下,保证从该区回流到第一缺氧区的硝化液的DO较低,最后泥水反应后通过出水管口流出生化池外;
7) 硝化液回流泵系统设置在生化池外,并且在活性污泥好氧区出水池壁上设置了硝化液回流出水管口和在第一缺氧区进水端池壁上设置了内回流进口,保证用低扬程的干式泵实现大比例的硝化液通过硝化液回流入口流入第一缺氧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缺氧区出水处至第一MBBR泥膜区的一端头设置了避免短流所需的导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BBR泥膜区与第二MBBR泥膜区之间的连通口前面设置了出水筛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BBR泥膜区与第三MBBR泥膜区之间的连通口前面设置了出水筛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MBBR泥膜区与活性污泥好氧区通过沿整个横截面上设置的出水筛网相连通。
CN201810206639.3A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Active CN1081783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6639.3A CN108178308B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6639.3A CN108178308B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8308A true CN108178308A (zh) 2018-06-19
CN108178308B CN108178308B (zh) 2023-04-28

Family

ID=62553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6639.3A Active CN108178308B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7830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6699A1 (en) * 2002-06-28 2004-10-21 Ho Kin Man Combined activated sludge-biofilm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nd process
CN103991960A (zh) * 2014-05-27 2014-08-20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膜和活性污泥复合污水处理系统
CN206692513U (zh) * 2017-03-06 2017-12-01 陈磊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印染废水脱氮处理系统
CN107572737A (zh) * 2017-11-01 2018-01-12 于萍 一种六段生化污水处理方法
CN107585974A (zh) * 2017-11-01 2018-01-16 济宁市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方法
CN108238675A (zh) * 2018-03-13 2018-07-03 济宁市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oao泥膜化工废水处理方法
CN208055023U (zh) * 2018-03-13 2018-11-06 济宁市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生化池
US20200095146A1 (en) * 2017-06-02 2020-03-26 Veolia Water Solutions & Technologies Support Method for a water treatment in a system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nd a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CN210683533U (zh) * 2019-10-11 2020-06-05 润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6699A1 (en) * 2002-06-28 2004-10-21 Ho Kin Man Combined activated sludge-biofilm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nd process
CN103991960A (zh) * 2014-05-27 2014-08-20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膜和活性污泥复合污水处理系统
CN206692513U (zh) * 2017-03-06 2017-12-01 陈磊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印染废水脱氮处理系统
US20200095146A1 (en) * 2017-06-02 2020-03-26 Veolia Water Solutions & Technologies Support Method for a water treatment in a system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nd a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CN107572737A (zh) * 2017-11-01 2018-01-12 于萍 一种六段生化污水处理方法
CN107585974A (zh) * 2017-11-01 2018-01-16 济宁市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方法
CN108238675A (zh) * 2018-03-13 2018-07-03 济宁市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oao泥膜化工废水处理方法
CN208055023U (zh) * 2018-03-13 2018-11-06 济宁市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生化池
CN210683533U (zh) * 2019-10-11 2020-06-05 润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淑惠;田伟君;周建仁;赵婧;王喆: "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在SBR/MBBR工艺中的分布与去除" *
苏会东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8308B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0443B (zh) 一种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城市污水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109879421A (zh) 一种基于多点进水和多模式运行的可强化反硝化脱氮除磷系统
CN106565017B (zh) 一种双循环的脱氮除磷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1723510A (zh) 预脱氧-厌氧-缺氧-多级好氧/缺氧生物脱氮除磷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14142B (zh) 高效同步生物脱氮除磷合建式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2153239B (zh) 一种城市污水高效脱氮除磷的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CN102180543B (zh)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CN105217786B (zh) 基于deamox强化改良分段进水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的装置与方法
CN102826715A (zh) 一种生物膜法与多级活性污泥法联合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方法
CN103395948B (zh)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109250819A (zh) 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mbr污水处理系统
CN107473508A (zh) 一种环境微生物和分段进水两级ao去除总氮的水处理方法
CN107857366A (zh)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强化脱氮除磷循环式生物膜系统
CN102020394B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201343460Y (zh) Cast分段进水同步脱氮除磷强化过程控制装置
CN201458900U (zh) 改良分段进水深度脱氮除磷的装置
CN107746111A (zh) 自发循环式ao反应器
CN110171904A (zh) 基于连续流aao除磷及部分脱氮串联复合式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自养脱氮装置和方法
CN101434438B (zh) Cast分段进水同步脱氮除磷强化过程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7108604U (zh)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节能污水处理装置
CN208055023U (zh) 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生化池
CN202046974U (zh) 城市污水高效脱氮除磷的处理系统
CN20151706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3392987U (zh)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201261748Y (zh) 基于缺氧-厌氧-氧化沟的化学除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3

Address after: Room 701, Door 2, Building 41, East District, Jinghu Garden Residential Community, Xiazhuzhuang Street,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301700

Patentee after: Yu Pi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nd Floor, Building C5,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Base, No. 9 Haichuan Road, High tech Zone,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72100

Patentee before: JINING FU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