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3706B - 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3706B
CN108173706B CN201711222032.6A CN201711222032A CN108173706B CN 108173706 B CN108173706 B CN 108173706B CN 201711222032 A CN201711222032 A CN 201711222032A CN 108173706 B CN108173706 B CN 108173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different
user
same
reques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220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73706A (zh
Inventor
王磊
初兴涛
魏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Advantageous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220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3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3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3706A/zh
Priority to TW107133808A priority patent/TW20192695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0219 priority patent/WO201910513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73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3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装置及设备,针对用户为获得某业务服务而发出的多个业务请求,生成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即使用户所发出的不同业务请求所需调用的业务系统不同,业务追踪标识也可以在各业务系统之间传递。

Description

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业务提供方可基于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类业务服务。在用户使用业务服务的场景下,业务系统会生成相应的业务日志,用以记录业务服务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现有技术中,当用户发出了某一业务请求后,处理该业务请求可能会涉及调用多个业务系统,形成相应的“调用链”,业务系统针对该调用链可生成调用链标识,即,traceID。在此基础上,业务系统在业务日志中会记录该traceID,那么,也就可以在属于同一调用链的不同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中,根据该traceID对用户的业务轨迹进行追踪。
但在实际应用时,可能出现用户发出多个不同的业务请求的情况,不同的业务请求所对应的调用链通常并不相同,其traceID也不相同。
基于此,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便捷实现在多种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中,对同一用户的不同业务请求的业务轨迹进行标记的方式。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以提供一种在多业务系统场景下实现对用户业务轨迹进行标记的方式。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用以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确定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其中,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处理不同业务请求所需调用的不同业务系统间传递;
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记录业务日志,以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中查找属于同一用户的业务日志。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模块,针对用以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确定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其中,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处理不同业务请求所需调用的不同业务系统间传递;
记录模块,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记录业务日志,以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中查找属于同一用户的业务日志。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业务标记程序;
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业务标记程序,并执行:
针对用以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确定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其中,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处理不同业务请求所需调用的不同业务系统间传递;
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记录业务日志,以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中查找属于同一用户的业务日志。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针对用户为获得某业务服务而发出的多个业务请求,生成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即使用户所发出的不同业务请求所需调用的业务系统不同,业务追踪标识也可以在各业务系统之间传递。从而,当这些业务系统记录业务日志时,可将业务追踪标识一并写入业务日志中,那么,通过业务追踪标识能够在归属于不同调用链的业务系统中对用户的业务轨迹进行查询、追踪。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所基于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过程;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业务追踪标识的示例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在实际应用场景下业务追踪标识传递过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用户所发起的某个业务请求,可能需要多个业务系统协同处理,参与处理的各业务系统之间形成了一种“调用链”。例如:用户登录某商品网站,用户的登录请求便可看作是一个业务请求,业务提供方后台用于提供登录服务的各业务系统之间的调用链可如下所述:
账户登录系统→认证中心→账户数据库。
经过上述的调用链,可完成该用户的登录服务。在业务提供方后台,同一调用链生成相同的traceID。具体地,针对用户所发出的某一业务请求,业务提供方后台会分配相应的调用线程,用以实现对不同业务系统的调用。那么,业务提供方后台针对调用链所生成的traceID,也就可以认为是针对业务请求所对应的调用线程所生成的traceID。
但应理解的是,某些业务服务可能需要用户发送多个业务请求才能完成。例如:针对用户在线购买商品的场景,用户若要进行商品的在线购买,则需要用户在发起登录请求后,针对所需购买的商品发起下单请求、支付请求等多个不同的业务请求。而每个业务请求所对应的调用链可能是不同的(即,业务提供方分配给不同业务请求的调用线程是不同的),故其traceID也是不同的。显然,上述的业务系统在写业务日志时,业务日志的traceID也不相同。
为此,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供应用于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可以针对同一用户所发出的多个业务请求所对应的不同调用链,设置相同的业务追踪标识。那么,不同的业务系统在写各自的业务日志时,可将该业务追踪标识写入业务日志,从而,通过业务追踪标识在不同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中追踪用户的业务轨迹。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业务提供方,具体可以是网站、银行、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或业务平台等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向用户提供业务服务的机构。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业务标记方法,业务提供方后台所采用的业务架构可如图1所示。该架构中至少包括:业务客户端、多个业务系统。其中:
所述的业务客户端(为便于描述,在下文中简称为:客户端),可以是运行在终端设备中的业务应用(如:购物App)或浏览器。换言之,用户可以通过业务应用获得业务提供方的业务服务,或者,通过浏览器访问至业务提供方的网站以获得业务提供方的业务服务。在此并不作具体限定。
所述的业务系统,可以认为是能够提供相应业务功能的系统,通常由相应的业务服务器所构成,当然,作为一种惯常实施方式,构成业务系统的业务服务器可以采用单一服务器、分布式或集群式的架构(在图1中使用单一服务器的形式表征业务系统),这里并不作具体限定。当然,正如前述,单一业务系统所能提供的业务功能不足以完成某些业务服务,故需要多个业务系统协同完成。
基于前述内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的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的执行过程可如图2所示,具体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针对用以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确定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
其中,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处理不同业务请求所需调用的不同业务系统间传递。
基于图1所示的架构,所述业务请求可由客户端所发出,可以理解的是,这里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通常是针对相同的用户而言。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用以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在执行顺序上往往相互关联,通常而言,后一业务请求的执行依赖前一业务请求执行后的业务结果。如前所述,用户购买线上商品,分别发出登录请求、下单请求和支付请求,那么,业务系统对于下单请求的执行,依赖于登录的用户账户,而支付请求的执行依赖于生成的订单号。
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可以采用文本字符的形式,并全网唯一。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中,图形符号形式的业务追踪标识也应涵盖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范围之内。考虑到用户自身的用户标识(如:用户ID、账户名、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的设备号等)也具有唯一性,所以,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业务追踪标识可以基于用户标识所生成。
此外,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当多个业务系统为完成同一业务相互之间传递中间业务数据的过程中,会携带所述业务追踪标识。从而使得业务追踪标识在多个业务系统之间传递。特别是对于归属于不同调用链的业务系统,业务追踪标识也可以在其中进行传递,进一步地,可通过该业务追踪标识建立不同调用链的业务系统之间的关联。
步骤S203: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记录业务日志,以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中查找属于同一用户的业务日志。
如前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多个业务系统之间传递,那么,当这些业务系统在记录业务日志时,可将业务追踪标识一并写入至业务日志中。后续,便可以根据不同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中的业务追踪标识,实现对用户的业务轨迹进行查询和追踪。
例如:如图3所示,假设对于业务系统A~C而言,业务系统A和B作为调用链I,用于处理用户发出的业务请求I;而业务系统A和C作为另一调用链II,用于处理用户发出的业务请求II。在此基础上,针对用户的业务请求,生成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LogID”,在业务系统A~C之间传递。显然,无论是调用链I还是调用链II上的业务系统,均获得了LogID,因此,在记录业务日志时,也就会将LogID写入业务日志中。从而可以在不同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中,通过LogID进行用户业务轨迹的查询和追踪。
通过上述步骤,针对用户为获得某业务服务而发出的多个业务请求,生成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即使用户所发出的不同业务请求所需调用的业务系统不同,业务追踪标识也可以在各业务系统之间传递。从而,当这些业务系统记录业务日志时,可将业务追踪标识一并写入业务日志中,那么,通过业务追踪标识能够在归属于不同调用链的业务系统中对用户的业务轨迹进行查询、追踪。
上述方法在实际执行时,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对于业务追踪标识的生成,通常可以是首个接收业务请求的业务系统。以上述示例为例,业务系统A作为首个接收该用户业务请求的业务系统,可以在接收了用户的业务请求I后,生成业务追踪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业务提供方后台,运行有相应的标识生成服务,该服务用于生成全局唯一的业务追踪标识。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独立运行的服务器提供该标识生成服务,也可以将标识生成服务设置在每一业务系统内。
对于以上两种生成业务追踪标识的执行主体而言,实际执行时采用何种方式,将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确定,这里并不应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故,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针对用以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确定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具体可包括:接收用户为完成同一业务所发出的不同业务请求,根据接收到的首个业务请求,生成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并传递给处理所述不同业务请求所需的业务系统。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业务追踪标识的生成过程而言,通常应针对同一用户所发出的不同业务请求所生成。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上述生成所述业务追踪标识的过程,具体可包括:确定所述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生成所述业务追踪标识。
其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账户名、用户ID、用户所使用的设备硬件MAC地址和/或IP地址。
在此以两种可能的场景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用户使用其终端设备上的客户端发出不同的业务请求。该场景中,用户所发出的业务请求中可以携带设备信息(如:设备的MAC地址)、网络信息(如:IP地址)等,那么,业务提供方便可以根据业务请求中所携带的上述信息,生成业务追踪标识。如果后续接收到了其他业务请求,而其他业务请求中也携带有上述信息,则可以判定发出不同业务请求的是同一设备,从而,可以针对来自于相同设备的不同业务请求使用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用户在手机上使用客户端发出某一业务请求,又使用平板电脑上的客户端发出另一些业务请求。在此场景下,业务请求中所携带的设备信息、网络信息不同,那么,通常可以根据用户所使用的账户信息来确定这些业务请求来源于相同的账户。进而,仍可以针对携带有相同账户信息的不同业务请求,使用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
当然,生成的业务追踪标识可以具有时效性,即,业务追踪标识可以在设定时间内保持有效,如果在该设定时间内仍未接收到来自相同账户或来自相同设备的业务请求,则该业务追踪标识失效。换言之,在业务追踪标识失效以后,如果业务系统接收到相同账户或相同设备发出的业务请求,会生成新的业务追踪标识。但应理解,针对相同的用户,原有业务追踪标识与新生成的业务追踪标识之间通常具有相关性,这是因为:新生成的业务追踪标识也可以基于用户标识所生成。那么,在业务日志中,便可以确定出与同一用户相关的业务追踪标识。
在实际应用中,业务追踪标识的时效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设定,如:设定为若干小时、若干天、一周、或一个月等等,这里并不作具体限定。
经过上述内容所生成的业务追踪标识,可以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传递。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业务追踪标识的传递过程可参考图4。
在图4中,假设用户发出的业务请求I由业务系统A首次接收,那么,该业务系统A可针对该业务请求I生成业务追踪标识LogID,并调用业务系统B和D,处理该业务请求I。在此过程中,LogID将传递到业务系统B和D中。而当业务系统B和D对该业务请求I进行处理后,其处理结果将返回前端业务系统A(LogID也随之返回)。
基于此,当该用户发出另一业务请求II后,第二次调用业务系统A时,可继续使用已生成的LogID,并传递给相应的业务系统C。同样,业务系统C将在进行业务处理后将LogID携带在处理结果中返回前端业务系统A。
基于此,各业务系统在记录业务日志时,便可将LogID写入业务日志中。那么,也就可以通过LogID在各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中查询并追踪用户的业务轨迹。
从上例可见,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前述传递给处理所述不同业务请求所需的其他业务系统的过程,可以为:针对处理同一业务请求的业务系统,将所述业务追踪标识携带在中间业务数据中,传递给处理该业务请求所需的其他业务系统;针对处理不同业务请求的业务系统,将处理前一业务请求所生成的携带有所述业务追踪标识的业务结果数据,传递给处理后一业务请求的业务系统。
这样一来,即使业务提供方针对不同的业务请求分配了不同的调用线程,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不同的traceID,也可以针对这些业务请求生成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那么,不同的业务系统在记录业务日志的过程中,除了将traceID写入业务日志之外,也会将业务追踪标识写入业务之日。进而,通过业务追踪标识,建立了不同traceID之间的关联,也就可以在不同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中,通过业务追踪标识查询出某一用户的业务轨迹。
以上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基于同样的思路,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装置,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模块501,针对用以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确定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其中,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处理不同业务请求所需调用的不同业务系统间传递;
记录模块502,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记录业务日志,以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中查找属于同一用户的业务日志。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模块501,接收用户为完成同一业务所发出的不同业务请求,根据接收到的首个业务请求,生成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并传递给处理所述不同业务请求所需的业务系统。
所述标识模块501,确定所述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生成所述业务追踪标识;
其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账户名、用户ID、用户所使用的设备硬件MAC地址和/或IP地址。
所述标识模块501,针对处理同一业务请求的业务系统,将所述业务追踪标识携带在中间业务数据中,传递给处理该业务请求所需的其他业务系统;
针对处理不同业务请求的业务系统,将处理前一业务请求所生成的携带有所述业务追踪标识的业务结果数据,传递给处理后一业务请求的业务系统;
其中,所述中间业务数据包括:中间业务请求和/或中间业务结果。
所述标识模块501,监测所述业务追踪标识的时效,当所述业务追踪标识超出时效,则指示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失效。
基于图5所示的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可由实体的设备(如:服务器和/或终端)所实现,具体而言,该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程序;
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程序,并执行:
针对用以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确定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其中,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处理不同业务请求所需调用的不同业务系统间传递;
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记录业务日志,以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中查找属于同一用户的业务日志。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设备和介质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至此,已经对本主题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
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 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 Boolean Expression Language)、AHDL(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 University Programming Language)、HDCal、JHDL(Jav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与Verilog。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
控制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 625D、Atmel AT91SAM、Microchip 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 Labs 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包括:
针对用以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确定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其中,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处理不同业务请求所需调用的不同业务系统间传递;其中,所述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是针对相同的用户而言的;具体地,针对同一用户所发出的多个业务请求所对应的不同调用链,设置相同的业务追踪标识;所述用以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在执行顺序上相互关联,所述关联包括,后一业务请求的执行依赖于前一业务请求执行后的业务结果;
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记录业务日志,以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中查找属于同一用户的业务日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针对用以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确定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具体包括:
接收用户为完成同一业务所发出的不同业务请求;
根据接收到的首个业务请求,生成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并传递给处理所述不同业务请求所需的业务系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生成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生成所述业务追踪标识;
其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账户名、用户ID、用户所使用的设备硬件MAC地址和/或IP地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传递给处理所述不同业务请求所需的其他业务系统,具体包括:
针对处理同一业务请求的业务系统,将所述业务追踪标识携带在中间业务数据中,传递给处理该业务请求所需的其他业务系统;
针对处理不同业务请求的业务系统,将处理前一业务请求所生成的携带有所述业务追踪标识的业务结果数据,传递给处理后一业务请求的业务系统;
其中,所述中间业务数据包括:中间业务请求和/或中间业务结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记录业务日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业务追踪标识的时效;
当所述业务追踪标识超出时效,则指示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失效。
6.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装置,包括:
标识模块,针对用以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确定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其中,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处理不同业务请求所需调用的不同业务系统间传递;其中,所述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是针对相同的用户而言的;具体地,针对同一用户所发出的多个业务请求所对应的不同调用链,设置相同的业务追踪标识;所述用以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在执行顺序上相互关联,所述关联包括,后一业务请求的执行依赖于前一业务请求执行后的业务结果;
记录模块,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记录业务日志,以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中查找属于同一用户的业务日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所述标识模块,接收用户为完成同一业务所发出的不同业务请求,根据接收到的首个业务请求,生成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并传递给处理所述不同业务请求所需的业务系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所述标识模块,确定所述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生成所述业务追踪标识;
其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账户名、用户ID、用户所使用的设备硬件MAC地址和/或IP地址。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所述标识模块,针对处理同一业务请求的业务系统,将所述业务追踪标识携带在中间业务数据中,传递给处理该业务请求所需的其他业务系统;
针对处理不同业务请求的业务系统,将处理前一业务请求所生成的携带有所述业务追踪标识的业务结果数据,传递给处理后一业务请求的业务系统;
其中,所述中间业务数据包括:中间业务请求和/或中间业务结果。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所述标识模块,监测所述业务追踪标识的时效,当所述业务追踪标识超出时效,则指示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失效。
11.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业务标记程序;
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业务标记程序,并执行:
针对用以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确定统一的业务追踪标识;其中,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处理不同业务请求所需调用的不同业务系统间传递;其中,所述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是针对相同的用户而言的;具体地,针对同一用户所发出的多个业务请求所对应的不同调用链,设置相同的业务追踪标识;所述用以完成同一业务的不同业务请求,在执行顺序上相互关联,所述关联包括,后一业务请求的执行依赖于前一业务请求执行后的业务结果;
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记录业务日志,以根据所述业务追踪标识在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中查找属于同一用户的业务日志。
CN201711222032.6A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08173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2032.6A CN108173706B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装置及设备
TW107133808A TW201926950A (zh) 2017-11-29 2018-09-26 多業務系統下的業務標記方法、裝置及設備
PCT/CN2018/110219 WO2019105138A1 (zh) 2017-11-29 2018-10-15 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2032.6A CN108173706B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3706A CN108173706A (zh) 2018-06-15
CN108173706B true CN108173706B (zh) 2020-06-19

Family

ID=62524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22032.6A Active CN108173706B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73706B (zh)
TW (1) TW201926950A (zh)
WO (1) WO20191051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3706B (zh) * 2017-11-29 2020-06-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920277B (zh) * 2018-06-27 2021-12-07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执行系统、方法及装置、业务隔离系统
CN109241014B (zh) * 2018-07-04 2022-04-15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9063088B (zh) * 2018-07-26 2020-07-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序列号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427736B (zh) * 2019-01-09 2024-03-12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日志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25431B (zh) * 2019-02-28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日志信息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60338B (zh) * 2020-03-31 2023-06-23 北京创鑫旅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查询方法和装置
CN112463562A (zh) * 2020-11-25 2021-03-09 政采云有限公司 一种全业务追踪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01397A (zh) * 2021-02-19 2021-08-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cdn的音视频传输、播放与延时探测方法及设备
CN115665098A (zh) * 2022-10-11 2023-01-31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分布式架构下的事务记录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6365A (zh) * 2013-07-30 2015-02-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确定与特定业务相关的关联日志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99107A (zh) * 2016-11-28 2017-04-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获得用户行为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65243B2 (en) * 2013-07-18 2017-02-07 Netap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event tracking
CN105207806A (zh) * 2015-08-20 2015-12-3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分布式服务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5260292B (zh) * 2015-10-09 2018-06-29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日志记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254144B (zh) * 2016-09-06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定位平台、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850782A (zh) * 2017-01-17 2017-06-13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日志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6899666B (zh) * 2017-02-21 2019-12-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业务标识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173706B (zh) * 2017-11-29 2020-06-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6365A (zh) * 2013-07-30 2015-02-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确定与特定业务相关的关联日志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99107A (zh) * 2016-11-28 2017-04-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获得用户行为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05138A1 (zh) 2019-06-06
TW201926950A (zh) 2019-07-01
CN108173706A (zh) 2018-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3706B (zh) 一种多业务系统下的业务标记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450979B (zh) 一种区块链共识方法及装置
CN106899666B (zh) 一种针对业务标识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599973B (zh) 一种日志关联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016921B (zh) 交易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066519B (zh) 一种任务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899008B (zh)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0008018A (zh) 一种批量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647065A (zh)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578338B (zh) 一种业务发布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297955B (zh) 一种信息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7070871B (zh) 一种身份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95797A (zh) 一种消息队列及消费者动态创建方法及系统
CN11140205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616361B (zh) 一种识别设备唯一性的方法及装置
JP2019509567A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app)のためのリソースロード方法、サービス機能実施方法及び装置
CN107479868B (zh) 一种界面加载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150643B (zh) 一种业务处理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582476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408254A (zh) 一种页面表单信息填写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08710658B (zh) 一种数据记录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6993519A (zh) 账单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4327941A (zh) 一种服务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10968500A (zh) 一种测试用例的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14661826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539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3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3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