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2264A - 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2264A
CN108172264A CN201611115278.9A CN201611115278A CN108172264A CN 108172264 A CN108172264 A CN 108172264A CN 201611115278 A CN201611115278 A CN 201611115278A CN 108172264 A CN108172264 A CN 1081722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tor
advice
project
service
detailed catalo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152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妍妍
孟祥杰
王琪
张镌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f Beij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Med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f Bei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f Beij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Med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f Bei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111527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22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2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22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及方法,用于电子医嘱系统,其中,医嘱体系的管理方法包括:根据检测到的医嘱业务类型,在医嘱中分列出至少一个与医嘱业务类型相关的医嘱项目,其中,医嘱项目为诊疗核心信息;根据接收到的医嘱开立指令,采集与医嘱项目对应的明细信息,并将明细信息记录至医嘱项目,其中,医嘱项目与明细信息形成父子关系结构视图;将医嘱项目与医嘱关联存储,并将医嘱根据医嘱业务类型进行归并。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改变传统模式下平铺的医嘱记录方式,清晰的体现主要诊疗活动与其对应的服务项目及其之间的关系规则,并将其细节明细以医嘱服务明细的方式层次分明地记录下来,完成对医嘱完整、全面的记录。

Description

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嘱体系的管理方法和一种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医疗行业中,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这不仅是医疗系统的需求,用户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而现有的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智慧化不足,比如在医生对患者开立的医嘱上,需要完整全面的展示医嘱的内容,而现有的医嘱记录保存方式是平铺式的,不能以诊疗核心信息为主线,将其细节明细以医嘱服务明细的方式层次分明地记录下来,不能形成完整、全面的医嘱记录。
因此,如何改变传统模式的平铺式医嘱记录保存方式,以诊疗核心信息为主线,将主要诊疗活动与其对应的服务项目及其之间的关系规则清晰地体现出来,将其细节明细以医嘱服务明细的方式层次分明地记录下来,形成完整、全面的医嘱记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医嘱体系的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医嘱体系的管理方法,包括:根据检测到的医嘱业务类型,在医嘱中分列出至少一个与所述医嘱业务类型相关的医嘱项目,其中,所述医嘱项目为诊疗核心信息;根据接收到的医嘱开立指令,采集与所述医嘱项目对应的明细信息,并将所述明细信息记录至所述医嘱项目,其中,所述医嘱项目与所述明细信息形成父子关系结构视图;将所述医嘱项目与所述医嘱关联存储,并将所述医嘱根据所述医嘱业务类型进行归并。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医嘱体系的管理方法,医嘱业务类型、医嘱项目和明细信息,各个层次之间能够构成父子结构,医嘱项目中又包含对应的详细的明细信息,将医嘱业务类型、医嘱项目和明细信息进行关联记录,这样,整个医嘱就形成了层次清晰的结构,并且包含了完整、全面的医嘱信息。按照医嘱之间医嘱业务类型的不同,对医嘱进行分类,将同类别的医嘱进行关联,从而形成医嘱体系,方便对医嘱的管理和调阅。此外,一份医嘱中,将医嘱业务类型下的医嘱项目,直接与该医嘱建立一种关联,且该医嘱项目包含有具体的明细信息,将其关联存储之后,在医嘱体系中就能很方便地调取某医嘱的医嘱项目,或者根据某个医嘱项目,调取出包含该医嘱项目的医嘱。这样,不仅医嘱体系更加清晰、全面、有层次,还能提高不同类型医嘱之间的关联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父子关系结构视图包括:树形结构视图、嵌入式视图和网式结构视图。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医嘱业务类型的不同和特征,单一的结构视图不能清楚、完整地表现医嘱业务类型和医嘱项目之间的关系,因此,引用多种结构视图,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医嘱业务类型,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比如,其中的树形结构视图,是一种层次性的嵌套结构,其外层和内层有相似的结构,可以表达一对多的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将所述医嘱项目与所述医嘱关联存储,还包括:将包含有明细信息的医嘱项目与所述医嘱关联存储。
在该技术方案中,能够过滤掉一部分没有添加明细信息的医嘱项目,这些不含有明细信息的医嘱项目通常不是用户关注的重点,将其过滤掉以后使得医嘱内容的主题和重点更加突出,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仅对所述医嘱的医嘱项目进行显示,隐藏所述明细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明细信息往往比较繁琐,不同类型的细节服务比较多,因此,如果在医嘱体系中将全部的医嘱项目的明细信息显示出来,不能达到清晰、有层次地显示医嘱的效果,不能有效区别于传统的平铺式医嘱记录方式。因此,将医嘱项目的明细信息隐藏起来,在选中的时候再打开,能够以诊疗的核心信息为主线,建立层次分明的医嘱,达到清晰、完整记录医嘱的效果,方便用户调阅,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医嘱业务类型的划分依据包括病理特征和/或诊疗活动,所述明细信息包括与医嘱内容相关的服务明细。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医嘱业务类型的划分设置依据,能够进一步使医嘱内容的分类和排列更加科学合理,按照医嘱内容的类型和重要程度按照逻辑进行排列。明细信息中,将每一项医嘱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准则和服务明细进行描述,使患者、监护人和医务人员能够清楚明白地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治疗、检查或沟通,能够对患者的病情有及时有效的帮助,更加具体、完整地体现医嘱的作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包括:架构单元,根据检测到的医嘱业务类型,在医嘱中分列出至少一个与所述医嘱业务类型相关的医嘱项目,其中,所述医嘱项目为诊疗核心信息;采集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医嘱开立指令,采集与所述医嘱项目对应的明细信息,并将所述明细信息记录至所述医嘱项目,其中,所述医嘱项目与所述明细信息形成父子关系结构视图;关联单元,将所述医嘱项目与所述医嘱关联存储,并将所述医嘱根据所述医嘱业务类型进行归并。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医嘱业务类型、医嘱项目和明细信息,各个层次之间能够构成父子结构,医嘱项目中又包含对应的详细的明细信息,将医嘱业务类型、医嘱项目和明细信息进行关联记录,这样,整个医嘱就形成了层次清晰的结构,并且包含了完整、全面的医嘱信息。按照医嘱之间医嘱业务类型的不同,对医嘱进行分类,将同类别的医嘱进行关联,从而形成医嘱体系,方便对医嘱的管理和调阅。此外,一份医嘱中,将医嘱业务类型下的医嘱项目,直接与该医嘱建立一种关联,且该医嘱项目包含有具体的明细信息,将其关联存储之后,在医嘱体系中就能很方便地调取某医嘱的医嘱项目,或者根据某个医嘱项目,调取出包含该医嘱项目的医嘱。这样,不仅医嘱体系更加清晰、全面、有层次,还能提高不同类型医嘱之间的关联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父子关系结构视图包括:树形结构视图、嵌入式视图和网式结构视图。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医嘱业务类型的不同和特征,单一的结构视图不能清楚、完整地表现医嘱业务类型和医嘱项目之间的关系,因此,引用多种结构视图,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医嘱业务类型,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比如,其中的树形结构视图,是一种层次性的嵌套结构,其外层和内层有相似的结构,可以表达一对多的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关联单元,还包括:过滤子单元,将包含有明细信息的医嘱项目与所述医嘱关联存储。
在该技术方案中,能够过滤掉一部分没有添加明细信息的医嘱项目,这些不含有明细信息的医嘱项目通常不是用户关注的重点,将其过滤掉以后使得医嘱内容的主题和重点更加突出,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主线单元,仅对所述医嘱的医嘱项目进行显示,隐藏所述明细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明细信息往往比较繁琐,不同类型的细节服务比较多,因此,如果在医嘱体系中将全部的医嘱项目的明细信息显示出来,不能达到清晰、有层次地显示医嘱的效果,不能有效区别于传统的平铺式医嘱记录方式。因此,将医嘱项目的明细信息隐藏起来,在选中的时候再打开,能够以诊疗的核心信息为主线,建立层次分明的医嘱,达到清晰、完整记录医嘱的效果,方便用户调阅,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医嘱业务类型的划分依据包括病理特征和/或诊疗活动,所述明细信息包括与医嘱内容相关的服务明细。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医嘱业务类型的划分设置依据,能够进一步使医嘱内容的分类和排列更加科学合理,按照医嘱内容的类型和重要程度按照逻辑进行排列。明细信息中,将每一项医嘱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准则和服务明细进行描述,使患者、监护人和医务人员能够清楚明白地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治疗、检查或沟通,能够对患者的病情有及时有效的帮助,更加具体、完整地体现医嘱的作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改变了传统模式下平铺的医嘱记录方式,清晰的体现了主要诊疗活动与其对应的服务项目及其之间的关系规则,并将其细节明细以医嘱服务明细的方式层次分明地记录下来,完成了对医嘱完整、全面的记录。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医嘱体系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具体应用中医嘱业务类型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具体应用中明细信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能够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能够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医嘱体系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医嘱体系的管理方法,包括:步骤102,根据检测到的医嘱业务类型,在医嘱中分列出至少一个与所述医嘱业务类型相关的医嘱项目,其中,所述医嘱项目为诊疗核心信息;步骤104,根据接收到的医嘱开立指令,采集与所述医嘱项目对应的明细信息,并将所述明细信息记录至所述医嘱项目,其中,所述医嘱项目与所述明细信息形成父子关系结构视图;步骤106,将所述医嘱项目与所述医嘱关联存储,并将所述医嘱根据所述医嘱业务类型进行归并。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医嘱体系的管理方法,医嘱主要包括:医嘱业务类型、医嘱项目和明细信息。医疗服务是以病人和一定社会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医学技术为基本服务手段,向社会提供能满足人们医疗保健需要的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因为医生资源的专业性和稀缺性,通常不能由医生对服务对象全程监护,因此需要建立医嘱。医嘱通常牵涉不同的业务,在建立时如果不分类,会导致医嘱内容不清晰或逻辑混乱,造成医嘱难以执行,依次需要将医嘱按照业务的类型分类,比如,检查、诊断、治疗、康复、保健、预防等。在步骤102中,对每类医嘱业务类型建立具体的医嘱项目,比如,在检查这项医嘱业务类型中,就包括B超检查、血型检查、血压检测、血糖检测等。在医嘱项目中包含对应的详细的明细信息并形成父子结构关系,比如,在血压检测项目中,包括何时检测,检测几次,检测的间隔时间,检测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在步骤104中,将录入的医嘱业务类型、医嘱项目和明细信息进行关联记录,这样,整个医嘱就形成了层次清晰的具有逻辑关系的结构,并且包含了完整、全面的医嘱信息。在完整地记录一份医嘱之后,按照医嘱之间医嘱业务类型的不同,通过步骤106,将具有相同医嘱业务类型的医嘱进行关联,对医嘱进行分类,从而形成医嘱体系,方便对医嘱的管理和调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父子关系结构视图包括树形结构视图、嵌入式视图和网式结构视图。由于医嘱业务类型的不同和特征,单一的结构视图往往不能清楚、完整地表现医嘱业务类型和医嘱项目之间的关系,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甚至对医嘱的执行不到位,对患者的病情造成影响。引用结构视图对医嘱业务类型和医嘱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表达,而不只是利用文字进行表述,能够使用户更加直观、清晰地理解其关系。比如,其中的树形结构视图,是一种层次性的嵌套结构,其外层和内层有相似的结构,可以表达一对多的关系。因此,在步骤102中建立医嘱业务类型过程时,使用多种结构视图,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医嘱业务类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步骤106中,所述将医嘱项目与所述医嘱关联存储,还包括:将包含有明细信息的医嘱项目与所述医嘱关联存储。能够过滤掉一部分没有添加明细信息的医嘱项目,这些不含有明细信息的医嘱项目通常不是用户关注的重点,将其过滤掉以后使得医嘱内容的主题和重点更加突出,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仅对所述医嘱的医嘱项目进行显示,隐藏所述明细信息。在一份医嘱中,医嘱业务类型和医嘱项目都只是对医嘱内容的逻辑分类,使用户在执行医嘱时更加科学、合理、逻辑清晰,明细信息才是用户执行医嘱的具体依据,同时,因为明细信息的具体和全面,其内容往往比较繁琐,不同类型的细节服务也比较多,因此,如果在医嘱中将全部的医嘱项目的明细信息显示出来,就不能达到清晰、有层次地显示医嘱的效果,不能有效区别于传统的平铺式医嘱记录方式,导致用户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失误或遗漏。因此,将医嘱项目的明细信息隐藏起来,在选中的时候再打开,能够形成一条诊疗的核心信息的主线,建立层次分明的医嘱,达到清晰、完整记录医嘱的效果,方便用户调阅,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医嘱业务类型的划分依据包括病理特征和/或诊疗活动,所述明细信息包括与医嘱内容相关的服务明细。一份医嘱是否能够清晰地体现主要诊疗活动及其对应的服务项目及其之间的关系,完整、清晰地记录医嘱的信息和层次,往往取决于医嘱业务类型的分类是否科学合理。医嘱业务类型的划分依据包括病理特征和/或诊疗活动,比如,将医嘱业务类型划分为预防、检查、诊断、治疗、康复、心理教育。为医嘱业务类型的划分设置依据,能够进一步使医嘱内容的分类和排列更加科学合理,按照医嘱内容的类型和重要程度按照逻辑进行排列,能够使用户在执行医嘱时更加细致,对患者或服务对象的服务更加到位。在一份医嘱中,医嘱业务类型和医嘱项目都只是对医嘱内容的逻辑分类,使用户在执行医嘱时更加科学、合理、逻辑清晰,明细信息才是用户执行医嘱的具体依据。明细信息中,需要对每一项医嘱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准则和服务明细进行描述,使患者、监护人和医务人员能够清楚明白地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治疗、检查或沟通,能够对患者的病情有及时有效的帮助,更加具体、完整地体现医嘱的作用,同时完整、全面地记录医嘱。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框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200,包括:架构单元202,根据检测到的医嘱业务类型,在医嘱中分列出至少一个与所述医嘱业务类型相关的医嘱项目,其中,所述医嘱项目为诊疗核心信息;采集单元204,根据接收到的医嘱开立指令,采集与所述医嘱项目对应的明细信息,并将所述明细信息记录至所述医嘱项目,其中,所述医嘱项目与所述明细信息形成父子关系结构视图;关联单元206,将所述医嘱项目与所述医嘱关联存储,并将所述医嘱根据所述医嘱业务类型进行归并。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200,医疗服务是以病人和一定社会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医学技术为基本服务手段,向社会提供能满足人们医疗保健需要的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因为医生资源的专业性和稀缺性,通常不能由医生对服务对象全程监护,因此需要建立医嘱。医嘱通常牵涉不同的业务,在建立时如果不分类,会导致医嘱内容不清晰或逻辑混乱,造成医嘱难以执行,依次需要将医嘱按照业务的类型分类,比如,检查、诊断、治疗、康复、保健、预防等。通过架构单元202,对每类医嘱业务类型建立具体的医嘱项目,比如,在检查这项医嘱业务类型中,能够建立包括B超检查、血型检查、血压检测、血糖检测的医嘱项目。在医嘱项目中包含对应的详细的明细信息形成父子结构关系,比如,在血压检测项目中,包括何时检测,检测几次,检测的间隔时间,检测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通过采集单元204,对录入的医嘱业务类型、医嘱项目和明细信息建立逻辑关系,并进行关联记录,这样,整个医嘱就能形成层次清晰的具有逻辑关系的结构,并且包含完整、全面的医嘱信息。在完整地记录一份医嘱之后,按照医嘱之间医嘱业务类型的不同,利用关联单元206,将具有相同医嘱业务类型的医嘱进行关联,对医嘱进行分类,就能形成一种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逻辑结构,从而形成医嘱体系,方便对医嘱的管理和调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父子关系结构视图包括树形结构视图、嵌入式视图和网式结构视图。由于医嘱业务类型的不同和特征,单一的结构视图往往不能清楚、完整地表现医嘱业务类型和医嘱项目之间的关系,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甚至对医嘱的执行不到位,对患者的病情造成影响。引用结构视图对医嘱业务类型和医嘱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表达,而不只是利用文字进行表述,能够使用户更加直观、清晰地理解其关系。比如,其中的树形结构视图,是一种层次性的嵌套结构,其外层和内层有相似的结构,可以表达一对多的关系,多用来表示递归。因此,在架构单元202建立医嘱业务类型过程中,引用多种结构视图,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医嘱业务类型,使用户对医嘱的执行更加细致,对患者或服务对象的服务更加到位,并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关联单元206,还包括:过滤子单元2062,将包含有明细信息的医嘱项目与所述医嘱关联存储。能够过滤掉一部分没有添加明细信息的医嘱项目,这些不含有明细信息的医嘱项目通常不是用户关注的重点,将其过滤掉以后使得医嘱内容的主题和重点更加突出,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主线单元208,仅对所述医嘱的医嘱项目进行显示,隐藏所述明细信息。在一份医嘱中,医嘱业务类型和医嘱项目都只是对医嘱内容的逻辑分类,使用户在执行医嘱时更加科学、合理、逻辑清晰,而明细信息才是用户执行医嘱的具体依据,同时,因为明细信息的具体和全面,其内容往往比较繁琐,不同类型的细节服务也比较多,因此,如果在医嘱中将全部的医嘱项目的明细信息显示出来,就不能达到清晰、有层次地显示医嘱的效果,不能有效区别于传统的平铺式医嘱记录方式,导致用户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失误或遗漏。因此,通过主线单元208,将医嘱项目的明细信息隐藏起来,在选中的时候再打开,能够形成一条诊疗的核心信息的主线,建立层次分明的医嘱,达到清晰、完整记录医嘱的效果,方便用户调阅,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医嘱业务类型的划分依据包括病理特征和/或诊疗活动,所述明细信息包括与医嘱内容相关的服务明细。一份医嘱是否能够清晰地体现主要诊疗活动及其对应的服务项目及其之间的关系,完整、清晰地记录医嘱的信息和层次,往往取决于医嘱业务类型的分类是否科学合理。在划分医嘱业务类型时,可以依据病理特征和/或诊疗活动,比如,将医嘱业务类型划分为预防、检查、诊断、治疗、康复、心理教育。为医嘱业务类型的划分设置依据,能够进一步使医嘱内容的分类和排列更加科学合理,按照医嘱内容的类型和重要程度按照逻辑进行排列,能够使用户在执行医嘱时更加细致,对患者或服务对象的服务更加到位。在一份医嘱中,医嘱业务类型和医嘱项目都只是对医嘱内容的逻辑分类,使用户在执行医嘱时更加科学、合理、逻辑清晰,明细信息才是用户执行医嘱的具体依据。明细信息中,需要对每一项医嘱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准则和服务明细进行描述,使患者、监护人和医务人员能够清楚明白地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治疗、检查或沟通,能够对患者的病情有及时有效的帮助,更加具体、完整地体现医嘱的作用,同时完整、全面地记录医嘱。
基于上述的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200,下面以医嘱体系的建立过程为例,详细说明该系统的运作过程,其中,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建立的医嘱业务类型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具体应用中医嘱业务类型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医嘱业务类型示意图,包括:
检查302,具体可以包括血型检查、血压检测、B超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心率检查、血糖检查,具体用于提醒相关人员做好检查准备。
诊断306,具体可以包括血压超标诊断、B超诊断、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血常规诊断、尿常规诊断,用于提醒相关人员或部门对检查的结果进行诊断。
治疗310,具体可以包括降压治疗、降血糖治疗、心率调整治疗、消炎治疗、止疼治疗,用于提醒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或配合医生的治疗。
康复304,具体可以包括骨折康复、术后康复、产后康复,用于提醒相关人员针对患者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患者改善病情,防止不必要的病情恶化。
预防308,具体可以包括感冒预防、昏迷预防、出血预防、休克预防,用于提醒相关人员针对患者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对患者进行特别护理及护理时需要注意的情况,防止该情况的发生。
药物312,具体可以包括消炎药物、止疼药物、营养药物、降压药物,用于提醒相关人员为患者准备药物或者服用药物的数量、频次、禁忌等注意事项。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具体应用中明细信息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医嘱体系管理系统中任举一例:图中所示消炎药物明细信息400,被采集单元采集并录入到医嘱项目的子级,即明细信息处进行显示,包括:
【药物名称】阿莫西林胶囊
【功能主治】阿莫西林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列感染:1.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2.皮肤软组织感染。3.急性单纯性淋病。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两粒,一日三次。小儿一次一粒,一日两次。
【不良反应】
1.恶心、呕吐、腹泻。
2.皮疹、药物热和哮喘等过敏反应。
3.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4.偶见兴奋、焦虑、失眠、头晕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禁忌】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用前必须做青霉素钠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2.疗程较长患者应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在医嘱中被录入了以上信息后,通过该医嘱中的消炎药物明细信息400,对患者的用药量、用药频次、不良反应、用药禁忌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可以使相关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清楚明白地根据患者情况,帮助患者正确用药,提高医嘱体系的实用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改变传统模式下平铺的医嘱记录方式,清晰的体现出主要诊疗活动与其对应的服务项目及其之间的关系规则,并能将其细节明细以医嘱服务明细的方式层次分明地记录下来,完成了对医嘱完整、全面的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发明实施例系统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医嘱体系的管理方法,用于电子医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检测到的医嘱业务类型,在医嘱中分列出至少一个与所述医嘱业务类型相关的医嘱项目,其中,所述医嘱项目为诊疗核心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医嘱开立指令,采集与所述医嘱项目对应的明细信息,并将所述明细信息记录至所述医嘱项目,其中,所述医嘱项目与所述明细信息形成父子关系结构视图;
将所述医嘱项目与所述医嘱关联存储,并将所述医嘱根据所述医嘱业务类型进行归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父子关系结构视图包括:树形结构视图、嵌入式视图和网式结构视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医嘱项目与所述医嘱关联存储,还包括:
将包含有明细信息的医嘱项目与所述医嘱关联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仅对所述医嘱的医嘱项目进行显示,隐藏所述明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嘱业务类型的划分依据包括病理特征和/或诊疗活动,所述明细信息包括与医嘱内容相关的服务明细。
6.一种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用于电子医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构单元,根据检测到的医嘱业务类型,在医嘱中分列出至少一个与所述医嘱业务类型相关的医嘱项目,其中,所述医嘱项目为诊疗核心信息;
采集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医嘱开立指令,采集与所述医嘱项目对应的明细信息,并将所述明细信息记录至所述医嘱项目,其中,所述医嘱项目与所述明细信息形成父子关系结构视图;
关联单元,将所述医嘱项目与所述医嘱关联存储,并将所述医嘱根据所述医嘱业务类型进行归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父子关系结构视图包括:树形结构视图、嵌入式视图和网式结构视图。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单元,还包括:
过滤子单元,将包含有明细信息的医嘱项目与所述医嘱关联存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线单元,仅对所述医嘱的医嘱项目进行显示,隐藏所述明细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嘱业务类型的划分依据包括病理特征和/或诊疗活动,所述明细信息包括与医嘱内容相关的服务明细。
CN201611115278.9A 2016-12-07 2016-12-07 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81722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5278.9A CN108172264A (zh) 2016-12-07 2016-12-07 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5278.9A CN108172264A (zh) 2016-12-07 2016-12-07 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2264A true CN108172264A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26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15278.9A Pending CN108172264A (zh) 2016-12-07 2016-12-07 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7226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0565A1 (en) * 2001-03-28 2002-11-21 Walker Thomas M. Patient encounter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duct
US20070100660A1 (en) * 2005-10-28 2007-05-03 Validus Medical Systems, Inc. Electronic physician's order entering system
US20110015940A1 (en) * 2009-07-20 2011-01-20 Nathan Goldfein Electronic physician order sheet
CN103617343A (zh) * 2013-11-06 2014-03-0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急诊电子病历系统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0565A1 (en) * 2001-03-28 2002-11-21 Walker Thomas M. Patient encounter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duct
US20070100660A1 (en) * 2005-10-28 2007-05-03 Validus Medical Systems, Inc. Electronic physician's order entering system
US20110015940A1 (en) * 2009-07-20 2011-01-20 Nathan Goldfein Electronic physician order sheet
CN103617343A (zh) * 2013-11-06 2014-03-0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急诊电子病历系统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lonso-Babarro et al. At-home palliative sedation for end-of-life cancer patients
Nielsen et al. Opioid agonist treatment for pharmaceutical opioid dependent people
Walley et al. Opioid overdose rat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overdose education and nasal naloxone distribution in Massachusetts: interrupted time series analysis
CN103258306B (zh) 一种可移植的自定义配置系统与实现方法
CN111489820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疗系统
CN105893725A (zh) 一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全流程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0085305A (zh) 用于针对患者护理提供医疗护理人员和装置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4615904A (zh)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决策支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Venkataraman et al. An unbiased Bayesian approach to functional connectomics implicates social-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utism
McGovern et al. Effectiveness of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for reducing parental substance misuse
Zechnich et al. Community–wide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by patients suspected of drug–seeking behavior
Zabransky et al. Post-Soviet Central Asia: a summary of the drug situation
CN10911913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医疗安全追溯方法及系统
Nielsen et al. Opioid agonist treatment for people who are dependent on pharmaceutical opioids
Zvonareva et al. Experiencing syndemic: disentangling the biosocial complexity of tuberculosis through qualitative research
O'Mahony et al. Ventilator withdrawal: procedures and outcomes. Report of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a critical care division and a palliative care service
CN108399956A (zh) 养老院看护管理装置、养老院看护管理设备以及系统
Greenwood Creating a new drug service in Edinburgh.
CN109285590A (zh) 一种住院患者药品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评估警示系统
CN106779446A (zh) 一种家庭医生家庭病床管理系统
Milburn-McNulty et al. Sulthiame monotherapy for epilepsy
White et al. Jumping from a general hospital
CN108172264A (zh) 医嘱体系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897561A (zh) Jci‑ccpc团队照护与病患信息管理系统
CN110570954A (zh) 基于物联网应用的家庭端远程诊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