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0959B - 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0959B
CN108170959B CN201711463970.5A CN201711463970A CN108170959B CN 108170959 B CN108170959 B CN 108170959B CN 201711463970 A CN201711463970 A CN 201711463970A CN 108170959 B CN108170959 B CN 108170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
model
triangular
increment
acqu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639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70959A (zh
Inventor
高富强
康红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d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d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d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d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639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09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0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0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70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0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6Power analysis or power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及装置,通过三角形块体粘结集合体来模拟岩石,在其中引入离散裂隙网格来模拟岩体,在三角体之间粘结所遭受力的情况可以分析出剪切或拉伸两种破坏,克服了传统多边形单元高估岩石摩擦角、岩石破坏网格定势等缺点,可以显式模拟岩体破坏过程裂纹的起裂、扩展、贯通的全过程及其与原生结构面的相互作用,对裂纹的大小、方向进行追踪监测和定量评估,准确捕捉岩体在不同应力环境中不同的破坏类型,在岩石力学基础试验、地下空间开挖诱导围岩破坏机理、动压回采巷道围岩不连续扩容变形、深井巷道大变形、锚杆应力场及支护作用机理、岩爆及冲击地压发生机理、长臂工作面上覆岩层垮落等方面具有广泛、深入应用。

Description

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体工程与采矿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岩体工程和采矿工程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对岩体在不同应力环境中的响应进行准确的评估。岩体有岩石和不连续结构面(如层理、节理、断层等)组成,作为一种复杂的材料,岩体通常表现为非弹性、非连续、非均质及各项异性的特点。当前工程中对岩体力学响应评估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基于经验的岩体分类系统,如RMR、Q、GSI等,这些方法帮助人们解决了很多工程实际问题。然而,使用上述方法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是假设岩体是连续体且各项同性,很多工程岩体并不满足这个前提条件。
过去20年中,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发展,数值模拟方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评估复杂岩体的力学响应、研究岩体变形和破坏机理。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主要边界元、有限元、有限差分和离散元等。其中边界元、有限元和有限差分方法主要适用于假设岩体是连续体的情况,不能很好地考虑岩体的非连续性及不连续结构面对岩体力学性质起控制性作用的影响。离散元方法具有将岩体视为不连续体的天然属性,可以显式地考虑不连续结构面,模拟其张开、滑移、断裂等岩体典型的非连续性变形破坏特征。
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离散元软件要数美国ITASCA公司的UDEC,其Voronoi建模模块可以将岩体看做被不连续结构面切割的多边形块体的集合体,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模拟岩体内的原生结构面的张开与滑移,还可以模拟结构面中间岩石的裂纹扩展与破坏。然而,现有的研究表明,这种将岩石看作多边形块体集合体的方法存在高估岩体内摩擦角的缺点,而且岩石的破坏路径易于被多边形块体的集合方式所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高估岩体内摩擦角的缺点,而且岩石的破坏路径易于被多边形块体的集合方式所控制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多边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将所述岩体模型中每个多边形单元切割为多个三角形单元,形成三角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
根据岩体不连续结构面的几何产状信息生成离散裂隙网格,根据所述离散裂隙网格对三角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进行模拟,形成具有不连续结构面的岩体模型;
对所述岩体模型中的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进行力学参数赋值,所述力学参数包括刚度参数和强度参数;
获取对三角形块体之间进行剪切和拉伸的模拟值,并根据所述模拟值、所述力学参数和预设的分析公式获得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的拉应力和剪应力;
根据所述拉应力、剪应力和强度参数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的破坏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获取多边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将所述岩石模型中每个多边形单元切割为多个三角形单元,形成三角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
模拟模块,用于根据岩体不连续结构面的几何产状信息生成离散裂隙网格,根据所述离散裂隙网格对三角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进行模拟,形成具有不连续结构面的岩体模型;
接收模块,用于对所述岩体模型中的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进行力学参数赋值,所述力学参数包括刚度参数和强度参数;
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对三角形块体之间进行剪切和拉伸的模拟值,并根据所述模拟值、所述力学参数和预设的分析公式获得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的拉应力和剪应力;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拉应力、剪应力和强度参数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的破坏状态。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及装置,通过三角形块体粘结集合体来模拟岩石,引入离散裂隙网格,在三角体之间粘结所遭受力的情况可以分析出剪切或拉伸两种破坏,克服了传统多边形单元高估岩石摩擦角、岩石破坏网格定势等缺点,可以显式模拟岩体破坏过程裂纹的起裂、扩展、贯通的全过程及其与原生结构面的相互作用,可以对裂纹的大小、方向进行追踪监测和定量评估,准确捕捉岩体在不同应力环境中不同的破坏类型,在岩石力学基础试验、地下空间开挖诱导围岩破坏机理、动压回采巷道围岩不连续扩容变形、深井巷道大变形、锚杆应力场及支护作用机理、岩爆及冲击地压发生机理、长臂工作面上覆岩层垮落等方面具有广泛、深入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岩体模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线接触粘结的粘结力c与模拟岩石的粘结力之间的曲线示意图;
图5为线接触粘结的摩擦角φ与模拟岩石的内摩擦角之间的曲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包括:
S11、获取多边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将所述岩石模型中每个多边形单元切割为多个三角形单元,形成三角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
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岩石模型采用UDEC离散元计算模型模拟生成,可以将岩石看做被不连续结构面切割的多边形块体的集合体。多边形块体的网格尺寸应在考虑计算效率的前提下减小甚至消除岩体破坏网格定势效益。
此后,具有编译FISH函数功能的系统会将所述岩石模型中每个多边形单元切割为多个三角形单元,形成三角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即:以多边形单元的中心点和边界点为基础切割成几个三角形块体。此时,岩石通过若干个三角形块体粘结集合体来表示,三角形块体为有限差分网格,赋值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υ两个参数,表现为弹性体,只会变形,不会破坏。相邻三角形块体通过线接触粘结在一起,岩石的破坏通过线接触粘结的剪切或拉伸破坏来表现。
S12、根据岩体不连续结构面的几何产状信息生成离散裂隙网格,根据所述离散裂隙网格对三角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进行模拟,形成具有不连续结构面的岩体模型。
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会根据岩体不连续结构面的几何产状信息生成离散裂隙网格,根据所述离散裂隙网格对三角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进行模拟,形成具有不连续结构面的岩体模型。
其中,岩体不连续结构面的几何产状信息可根据岩体结构面几何产状统计性参数(间距、密度、连续性等)预设获取。还可根据现场通过地质描图、摄影测量或者激光扫描的方式获取。
获取后,系统根据所述几何产状信息建立三维离散裂隙网格模型,在三维模型里,不连续结构面为面单元;对模型进行切面操作,不连续结构面在切面上为线单元;获取每个线单元的端头结点坐标信息,根据端头结点坐标信息生成离散裂隙网格,并将离散裂隙网格导入到岩石模型中,形成具有不连续结构面的岩体模型。如图2所示的岩体模型示意图。
S13、对所述岩体模型中的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进行力学参数赋值,所述力学参数包括刚度参数和强度参数。
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刚度参数包括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所述强度参数包括抗拉强度、粘结力和摩擦角。
在本实施例中,对该参数进行赋值后,还需对参数进行校正,具体可为:
S131、获取输入的三角形块体单元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对岩石模型进行单轴压缩,获得新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S132、将获得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与预设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实验值进行比较,获得差值;
S133、若差值在第一阈值范围内,则获取输入的三角形块体单元的抗拉强度,对岩石模型进行巴西劈裂数值模拟,获得新的抗拉强度;
S134、将获得的抗拉强度与预设的抗拉强度的实验值进行比较,获得差值;
S135、若差值在第二阈值范围内,则获取输入的三角形块体单元的粘结力和摩擦角,对岩体模型进行三轴压缩,获得新的粘结力和摩擦角;
S136、将获得的粘结力和摩擦角与预设的粘结力和摩擦角的实验值进行比较,获得差值;
S137、若差值在第三阈值范围内,则将获得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抗拉强度、粘结力和摩擦角作为力学参数,并获得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
针对步骤S131-步骤S13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阈值范围包括弹性模量的差值的阈值范围,和泊松比的差值的阈值范围。第二阈值范围包括抗拉强度的差值的阈值范围,第三阈值范围包括粘结力的差值的阈值范围,和摩擦角的差值的阈值范围。
对于上述步骤,主要是从数值比较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的阐述,为此,可参照下述详细解释说明,以陈述步骤S13。具体如下:
对模型的力学参数进行校准,这样才能够准确地对岩体的力学响应进行评估。如图3所示,对表达岩石的三角形块体粘结集合体的力学参数进行校准,使其能反映岩石真实的力学性质。模拟岩石的变形由三角形块体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υ以及线接触粘结的法向刚度kn和切向刚度ks共同决定。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υ的初始值设置为实验室获取的岩石的真实值。法向刚度kn和切向刚度ks的初始值设置为:
Figure RE-GDA0001611713740000061
ks=0.4kn (2)
Figure RE-GDA0001611713740000062
Figure RE-GDA0001611713740000063
K为岩石体积模量,G为岩石剪切模量。
赋值后对岩石模型进行单轴压缩,将模型获取的新的弹性模型和泊松比与实验室实际获取的值进行对比,若一致(一致是差值在阈值范围内)则进入下一步,不一直则改变三角形块体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υ以及线接触粘结的法向刚度kn和切向刚度ks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直到模型获取的弹性模型和泊松比与实验室实际获取的值一致。
模拟岩石的强度由线接触粘结的抗拉强度T、粘结力c和摩擦角φ决定。研究表明,模拟岩石的抗拉强度主要取决于线接触粘结的抗拉强度T而与粘结力c和摩擦角φ关系不大。故应先校准抗拉强度。线接触粘结的抗拉强度T的初始值可以设为实验室获取的岩石实际的抗拉强度,然后进行巴西劈裂数值模拟试验,将获取的岩石抗拉强度与实际值进行比较,若一致则进入下一步,不一致则改变线接触粘结的抗拉强度T进行巴西劈裂数值模拟试验,直到模型获取的抗拉强度与实验室实际获取的值一致。
模拟岩石的抗压强度主要由线接触粘结的粘结力c和摩擦角φ决定。如果实验室仅有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值,则只需以此为目标进行单轴压缩数值模拟试验来进行线接触粘结的粘结力c和摩擦角φ的校准;如果实验室获取了岩石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则需进行三轴压缩数值模拟试验进行线接触粘结的粘结力c和摩擦角φ的校准。试验表明,线接触粘结的粘结力c对模拟岩石的粘结力起控制性作用而对模拟岩石的内摩擦角影响不大(图4),而线接触粘结的摩擦角φ对模拟岩石的内摩擦角起控制性作用而对模拟岩石的粘结力影响不大(图5)。在进行校准时,可以将实验室获取的岩石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的值作为线接触粘结的粘结力c和摩擦角φ的初始值来进行设置,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数值模拟三轴压缩试验,将获取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与实际值进行比对,若一致则进入下一步,不一致则改变线接触粘结的粘结力c和摩擦角φ,直到模型获取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与实验室实际获取的值一致。
S14、获取对三角形块体之间进行剪切和拉伸的模拟值,并根据所述模拟值、所述力学参数和预设的分析公式获得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的拉应力和剪应力。
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接收输入的对三角形块体之间进行剪切和拉伸的模拟值,根据模拟值、所述力学参数和预设的分析公式获得多个模拟时间段的力增量或位移增量,所述力增量为拉应力增量或剪应力增量,所述位移增量为法向位移增量和切向位移增量,将所有时间段的力增量求和获得拉应力或剪切力。
其中,分析公式包括:
Δσn=-knΔun (5)
Figure RE-GDA0001611713740000081
Figure RE-GDA0001611713740000082
τmax=c+σntanφ (8)
Δσn为拉应力增量,Δun为法向位移增量,kn为法向刚度,Δτs为剪应力增量,
Figure RE-GDA0001611713740000083
为切向位移增量,c为粘结力,φ为摩擦角,
Figure RE-GDA0001611713740000084
为剪切位移方向。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模拟值可为施压位移、施压速度、施压应力等。若通过模拟值得知的是多个模拟时间段的力增量,则将所有时间段的力增量求和获得拉应力或剪切力。若通过模拟值得知的是多个模拟时间段的位移增量,则通过公式(5)-(6)可以获得每个时间段的力增量,则将所有时间段的力增量求和获得拉应力或剪切力。
S15、根据所述拉应力、剪应力和强度参数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的破坏状态。
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拉应力大于抗拉强度T时,线接触粘结发生拉伸破坏,反之,未发生拉伸破坏;当剪应力超过线接触粘结的剪切强度τmax时,线接触粘结发生剪切破坏,反之,未发生剪切破坏。其中,当剪应力超过线接触粘结的剪切强度τmax时,剪应力设置为如公式(7)所示,剪切强度表示为如公式(8)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通过三角形块体粘结集合体来模拟岩石,引入离散裂隙网格,在三角体之间粘结所遭受力的情况可以分析出剪切或拉伸两种破坏,克服了传统多边形单元高估岩石摩擦角、岩石破坏网格定势等缺点,可以显式模拟岩体破坏过程裂纹的起裂、扩展、贯通的全过程及其与原生结构面的相互作用,可以对裂纹的大小、方向进行追踪监测和定量评估,准确捕捉岩体在不同应力环境中不同的破坏类型,在岩石力学基础试验、地下空间开挖诱导围岩破坏机理、动压回采巷道围岩不连续扩容变形、深井巷道大变形、锚杆应力场及支护作用机理、岩爆及冲击地压发生机理、长臂工作面上覆岩层垮落等方面具有广泛、深入应用。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装置,包括划分模块21、模拟模块22、接收模块23、计算模块24和判断模块25,其中:
划分模块21,用于获取多边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将所述岩石模型中每个多边形单元切割为多个三角形单元,形成三角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
模拟模块22,用于根据岩体不连续结构面的几何产状信息生成离散裂隙网格,根据所述离散裂隙网格对三角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进行模拟,形成具有不连续结构面的岩体模型;
接收模块23,用于对所述岩体模型中的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进行力学参数赋值,所述力学参数包括刚度参数和强度参数;
计算模块24,用于获取对三角形块体之间进行剪切和拉伸的模拟值,并根据所述模拟值、所述力学参数和预设的分析公式获得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的拉应力和剪应力;
判断模块25,用于根据所述拉应力、剪应力和强度参数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的破坏状态。
另外,还可包括校准模块,用于:
获取输入的三角形块体单元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对岩石模型进行单轴压缩,获得新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将获得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与预设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实验值进行比较,获得差值;
若差值在第一阈值范围内,则获取输入的三角形块体单元的抗拉强度,对岩石模型进行巴西劈裂数值模拟,获得新的抗拉强度;
将获得的抗拉强度与预设的抗拉强度的实验值进行比较,获得差值;
若差值在第二阈值范围内,则获取输入的三角形块体单元的粘结力和摩擦角,对岩石模型进行三轴压缩,获得新的粘结力和摩擦角;
将获得的粘结力和摩擦角与预设的粘结力和摩擦角的实验值进行比较,获得差值;
若差值在第三阈值范围内,则将获得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抗拉强度、粘结力和摩擦角作为力学参数,并获得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原理相同,对于更加详细的解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硬件处理器(hardware processor)来实现相关功能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装置,通过三角形块体粘结集合体来模拟岩石,引入离散裂隙网格,在三角体之间粘结所遭受力的情况可以分析出剪切或拉伸两种破坏,克服了传统多边形单元高估岩石摩擦角、岩石破坏网格定势等缺点,可以显式模拟岩体破坏过程裂纹的起裂、扩展、贯通的全过程及其与原生结构面的相互作用,可以对裂纹的大小、方向进行追踪监测和定量评估,准确捕捉岩体在不同应力环境中不同的破坏类型,在岩石力学基础试验、地下空间开挖诱导围岩破坏机理、动压回采巷道围岩不连续扩容变形、深井巷道大变形、锚杆应力场及支护作用机理、岩爆及冲击地压发生机理、长臂工作面上覆岩层垮落等方面具有广泛、深入应用。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边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将所述岩石模型中每个多边形单元切割为多个三角形单元,形成三角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其中,所述岩石模型为若干个三角形块体粘结集合体,相邻三角形块体通过线接触粘结在一起;
根据岩体不连续结构面的几何产状信息生成离散裂隙网格,根据所述离散裂隙网格对三角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进行模拟,形成具有不连续结构面的岩体模型;
对所述岩体模型中的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进行力学参数赋值,所述力学参数包括刚度参数和强度参数;
获取对三角形块体之间进行剪切和拉伸的模拟值,并根据所述模拟值、所述力学参数和预设的分析公式获得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的拉应力和剪应力;
根据所述拉应力、剪应力和强度参数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的破坏状态;
所述根据岩体不连续结构面的几何产状信息生成离散裂隙网格,包括:
获取岩体不连续结构面的几何产状信息;
根据所述几何产状信息建立三维离散裂隙网格模型,在三维模型里,不连续结构面为面单元;
对模型进行切面操作,不连续结构面在切面上为线单元;
获取每个线单元的端头结点坐标信息,根据端头结点坐标信息生成离散裂隙网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力学参数的校准,包括:
获取输入的三角形块体单元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对岩石模型进行单轴压缩,获得新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将获得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与预设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实验值进行比较,获得差值;
若差值在第一阈值范围内,则获取输入的三角形块体单元的抗拉强度,对岩石模型进行巴西劈裂数值模拟,获得新的抗拉强度;
将获得的抗拉强度与预设的抗拉强度的实验值进行比较,获得差值;
若差值在第二阈值范围内,则获取输入的三角形块体单元的粘结力和摩擦角,对岩石模型进行三轴压缩,获得新的粘结力和摩擦角;
将获得的粘结力和摩擦角与预设的粘结力和摩擦角的实验值进行比较,获得差值;
若差值在第三阈值范围内,则将获得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抗拉强度、粘结力和摩擦角作为力学参数,并获得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对三角形块体之间进行剪切和拉伸的模拟值,并根据所述模拟值、所述力学参数和预设的分析公式获得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包括:
获取对三角形块体之间进行剪切和拉伸的模拟值;
根据模拟值、所述力学参数和预设的分析公式获得多个模拟时间段的力增量或位移增量,所述力增量为拉应力增量或剪应力增量,所述位移增量为法向位移增量和切向位移增量;
将所有时间段的力增量求和获得拉应力或剪切力;
其中,分析公式包括:
Δσn=-knΔun
Figure FDA0003435464070000021
Figure FDA0003435464070000022
τmax=c+σntanφ;
Δσn为拉应力增量,Δun为法向位移增量,kn为法向刚度,Δτs为剪应力增量,
Figure FDA0003435464070000031
为切向位移增量,c为粘结力,φ为摩擦角,ks为切向刚度,τmax为剪切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拉应力、剪应力和强度参数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的破坏状态,包括:
当拉应力大于抗拉强度T时,线接触粘结发生拉伸破坏;
当剪应力超过线接触粘结的剪切强度τmax时,线接触粘结发生剪切破坏。
5.一种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获取多边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将所述岩石模型中每个多边形单元切割为多个三角形单元,形成三角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其中,所述岩石模型为若干个三角形块体粘结集合体,相邻三角形块体通过线接触粘结在一起;
模拟模块,用于根据岩体不连续结构面的几何产状信息生成离散裂隙网格,根据所述离散裂隙网格对三角形单元网格化的岩石模型进行模拟,形成具有不连续结构面的岩体模型;
接收模块,用于对所述岩体模型中的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进行力学参数赋值,所述力学参数包括刚度参数和强度参数;
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对三角形块体之间进行剪切和拉伸的模拟值,并根据所述模拟值、所述力学参数和预设的分析公式获得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的拉应力和剪应力;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拉应力、剪应力和强度参数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三角形块体之间的线接触粘结的破坏状态;
所述模拟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岩体不连续结构面的几何产状信息;
根据所述几何产状信息建立三维离散裂隙网格模型,在三维模型里,不连续结构面为面单元;
对模型进行切面操作,不连续结构面在切面上为线单元;
获取每个线单元的端头结点坐标信息,根据端头结点坐标信息生成离散裂隙网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校准模块,用于:
获取输入的三角形块体单元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对岩石模型进行单轴压缩,获得新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将获得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与预设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实验值进行比较,获得差值;
若差值在第一阈值范围内,则获取输入的三角形块体单元的抗拉强度,对岩石模型进行巴西劈裂数值模拟,获得新的抗拉强度;
将获得的抗拉强度与预设的抗拉强度的实验值进行比较,获得差值;
若差值在第二阈值范围内,则获取输入的三角形块体单元的粘结力和摩擦角,对岩石模型进行三轴压缩,获得新的粘结力和摩擦角;
将获得的粘结力和摩擦角与预设的粘结力和摩擦角的实验值进行比较,获得差值;
若差值在第三阈值范围内,则将获得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抗拉强度、粘结力和摩擦角作为力学参数,并获得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用于:
获取对三角形块体之间进行剪切和拉伸的模拟值;
根据模拟值、所述力学参数和预设的分析公式获得多个模拟时间段的力增量或位移增量,所述力增量为拉应力增量或剪应力增量,所述位移增量为法向位移增量和切向位移增量;
将所有时间段的力增量求和获得拉应力或剪切力;
其中,分析公式包括:
Δσn=-knΔun
Figure FDA0003435464070000051
Figure FDA0003435464070000052
τmax=c+σntanφ;
Δσn为拉应力增量,Δun为法向位移增量,kn为法向刚度,Δτs为剪应力增量,
Figure FDA0003435464070000053
为切向位移增量,c为粘结力,φ为摩擦角,ks为切向刚度,τmax为剪切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当拉应力大于抗拉强度T时,线接触粘结发生拉伸破坏;
当剪应力超过线接触粘结的剪切强度τmax时,线接触粘结发生剪切破坏。
CN201711463970.5A 2017-12-28 2017-12-28 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1709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3970.5A CN108170959B (zh) 2017-12-28 2017-12-28 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3970.5A CN108170959B (zh) 2017-12-28 2017-12-28 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0959A CN108170959A (zh) 2018-06-15
CN108170959B true CN108170959B (zh) 2022-03-11

Family

ID=62519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63970.5A Active CN108170959B (zh) 2017-12-28 2017-12-28 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709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0202B (zh) * 2018-06-19 2020-11-13 湘潭大学 一种快速确定岩石类脆性材料离散元模型参数的方法
CN109344482B (zh) * 2018-09-21 2022-12-23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水作用下碳酸盐岩力学性能时效劣化数值模拟方法
CN109492262A (zh) * 2018-10-16 2019-03-19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数值模拟分析非均匀分布裂隙巷道稳定性的方法
CN109783947B (zh) * 2019-01-21 2020-12-25 南京大学 一种采水型地裂缝数值模拟方法
CN110069844B (zh) * 2019-04-15 2020-10-30 武汉大学 一种考虑岩石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的细观模型生成方法
CN110298095B (zh) * 2019-06-21 2023-08-04 江苏旭辰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门洞形裂隙岩体的破碎机理数值分析方法
CN110472313B (zh) * 2019-07-29 2022-05-1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抗滑桩桩前均质岩体阻滑宽度的计算方法
CN110410151B (zh) * 2019-08-21 2021-03-26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冲击地压预警方法、系统及其组件
CN110765572B (zh) * 2019-09-12 2021-04-09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杏仁状玄武岩单三轴试验连续非连续数值模拟方法
CN111259542B (zh) * 2020-01-15 2024-03-0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巷道顶板锚固支护抗冲击能力的计算方法
CN111709129B (zh) * 2020-06-01 2024-01-05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类岩堆体裂隙围岩中隧道开挖安全系数确定方法
CN111537314B (zh) * 2020-07-09 2020-10-02 中南大学 考虑结构面网络的岩体物模试样及其制备方法与装置
CN112362520B (zh) * 2020-10-30 2022-01-04 武汉大学 一种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数值模拟程序(fdem)输入参数快速标定方法
CN112507581B (zh) * 2020-11-18 2023-04-07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避免畸形计算单元的岩石细观数值模型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3177302B (zh) * 2021-04-14 2023-07-1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裂隙岩石颗粒流模型构建及新生裂纹产状分析方法
CN113204902B (zh) * 2021-04-21 2022-08-30 武汉大学 一种恒阻大变形锚杆隧道围岩加固数值模拟方法
CN113536442A (zh) * 2021-07-30 2021-10-22 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模拟互层岩体数值模型的仿真方法、系统及处理终端
CN113866389B (zh) * 2021-09-27 2023-04-07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成含层理岩石的矿物晶体模型的方法
CN116844679B (zh) * 2023-08-30 2023-11-1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角模压剪实验数值模拟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9337A (zh) * 2015-11-05 2016-02-10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尺寸与倾角可调节式煤矿采场相似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5550441A (zh) * 2015-12-12 2016-05-04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连续介质的工程岩体破裂劣化数值模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9337A (zh) * 2015-11-05 2016-02-10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尺寸与倾角可调节式煤矿采场相似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5550441A (zh) * 2015-12-12 2016-05-04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连续介质的工程岩体破裂劣化数值模拟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FC3D模型中类岩材料微观力学参数的校准方法研究》;刘佳明 等;《工程地质学报》;20161013;第1、1.1-1.4、2章 *
《Simulation of roof shear failure in coal mine roadways using an innovative UDEC Trigon approach》;Fuqiang Gao 等;《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20140930;第61卷;第35页第2.1章 *
《深部厚煤层巷道失稳破裂演化过程离散元模拟研究》;方刚 等;《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0731;第33卷(第4期);第2.1章;第678页第2栏第3-10行;第3.1章图3;3.2章图6 *
《裂隙岩体稳定/非稳定渗流数值模拟》;张丽 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0930;第28卷(第2期);引言、2.1、2.2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0959A (zh) 2018-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0959B (zh) 基于离散元的岩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及装置
Gutiérrez-Ch et al. Distinct element method simulations of rock-concrete interfaces under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Bahaaddini et al. Parametric study of smooth joint parameters on the shear behaviour of rock joints
US20210132246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grid cell size in geomechanical modeling of fractured reservoirs
Gao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a modified Voronoi logic to brittle fracture modelling at the laboratory and field scale
Gao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cale effect and anisotropy in the strength and deformability of coal
Ivars et al. The synthetic rock mass approach for jointed rock mass modelling
Wang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n scale effect of elasticity, strength and failure patterns of jointed rock masses
Asadi et al. A laboratory shear cell used for simulation of shear strength and asperity degradation of rough rock fractures
Chiu et al. Modeling rock joint behavior using a rough-joint model
Wasantha et al. A new parameter to describe the persistency of non-persistent joints
Wei et al. An acoustic emission data-driven model to simulate rock failure process
Soren et 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open pit slope by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CN111666699B (zh) 基于rev全区域覆盖的岩体工程跨尺度模拟计算方法
Chong et al. Acoustic emission investigation on scale effect and anisotropy of jointed rock mass by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Tang et al.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ing of grain-scal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sandstone containing an inclined rough joint
CN114626215A (zh) 一种基于离散元与合成岩体技术的岩质边坡建模方法
Linkov Key-note lecture: numerical modeling of seismicity: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Zhang et al. An improved rock mass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using a quantified geological strength index and synthetic rock mass model
Turker et al. Vibration based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concrete arch dams by 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
Chu et al. A particle-based model for studying anisotropic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of schist
Erdogan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finite element models and their calibration via vibration and material tests for the seismic assessment of masonry structures
Zhang et al. Failure potential evaluation in engineering experiments using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method
CN116542050A (zh) 一种节理岩体开挖稳定性的多尺度模拟方法
JP2012037305A (ja) 地盤の逐次非線形地震応答解析方法及び解析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