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68037A - 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变温调节装置以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变温调节装置以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68037A
CN108168037A CN201711447121.0A CN201711447121A CN108168037A CN 108168037 A CN108168037 A CN 108168037A CN 201711447121 A CN201711447121 A CN 201711447121A CN 108168037 A CN108168037 A CN 108168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alternating
alternating temperature
adjustable rang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471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柯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471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680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68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80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变温调节装置以及空调。本发明所述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包括: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为T1‑T2,调节范围中包括最佳温度T0;设定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根据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控制空调的目标温度在T1和T2之间来回变化;其中,T1和T2的差值为3℃‑8℃,且T1或T2与最佳温度T0的差值小于5℃,变温调节速度为1℃/1min‑1℃/10mins或者变温调节周期为10mins‑160mins。本发明所述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提高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使人体保持一种舒适和健康的状态。

Description

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变温调节装置以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变温调节装置以及包括该变温调节装置的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调节居室气候的电器产品(如空调、加湿器等)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这些电器产品使居室气候变得越来越舒适,越来越不受自然气候的制约。但是,人们的许多活动仍需要在自然气候下进行,而出入居室的过程就类似于出入不同的“气候带”,人的身体常常不能完全适应这样的气候变化,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居室病症,例如空调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空调温度控制方法,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提高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使人体保持一种舒适和健康的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包括: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为T1-T2,所述调节范围中包括最佳温度T0;设定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其中所述变温调节周期为所述目标温度由T1变化为T2再恢复到T1的时间;根据所述变温调节速度或者所述变温调节周期,控制空调的所述目标温度在所述T1和所述T2之间来回变化;其中,所述T1和所述T2的差值为3℃-8℃,且所述T1或所述T2与所述最佳温度T0的差值小于5℃,所述变温调节速度为1℃/1min-1℃/10mins或者所述变温调节周期为10mins-160mins。
进一步的,所述T1和所述T2的差值为6℃,且所述最佳温度T0位于所述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的中点。
进一步的,所述变温调节速度为1℃/3mins-1℃/6mins。
进一步的,在设定所述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之前还包括:选择温度设定模式,包括手动变温设定模式和自动变温设定模式。
进一步的,当所述温度设定模式为所述手动变温设定模式时,所述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以及所述变温调节速度或者所述变温调节周期可被用户手动设定。
进一步的,所述手动变温设定模式包括记忆存储模式,以存储所述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以及所述变温调节速度或者所述变温调节周期。
进一步的,当所述温度设定模式为所述自动变温设定模式时,所述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在T1-T2之间包括:采集当前室外环境温度数据;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数据得到所述最佳温度T0;根据所述最佳温度T0的值设定所述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为T1-T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根据设定的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调节目标温度在调节范围T1-T2内来回变化,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提高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使人体保持一种舒适和健康的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温调节装置,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提高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变温调节装置,包括:变温调节设定模块,被配置为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为T1-T2,所述调节范围中包括最佳温度T0,然后设定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其中所述变温调节周期为所述目标温度由T1变化为T2再恢复到T1的时间;控制器,与所述变温调节设定模块电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变温调节速度或者所述变温调节周期,调节所述目标温度在所述T1和所述T2之间来回变化,其中,所述T1和所述T2的差值为3℃-8℃,且所述T1或所述T2与所述最佳温度T0的差值小于5℃,所述变温调节速度为1℃/1min-1℃/10mins或者所述变温调节周期为10mins-160mins。
进一步的,所述变温调节设定模块还被配置为选择温度设定模式,其中,所述温度设定模式包括手动变温设定模式与自动变温设定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变温调节设定模块包括记忆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变温调节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器,与所述变温调节设定模块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器被配置为采集室外温度环境数据并传输给所述变温调节设定模块,所述变温设定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室外温度环境数据设定所述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
所述变温调节装置与上述空调温度控制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提高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变温调节装置。
所述空调与上述空调温度控制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示例所述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所述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变温调节装置的示意性示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包括图4所示的变温调节装置的空调。
附图标记说明:
1-变温调节设定模块,2-控制器,3-记忆芯片,4-温度检测器,5-压缩机,6-内风机,7-电子膨胀阀。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最佳温度T0,是指用户感觉最舒适的温度。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01: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为T1-T2;
S102:设定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
S103:根据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控制空调的目标温度在T1和T2之间来回变化。
例如,本实施例提供的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中包括使人体感觉舒适的最佳温度T0,最佳温度T0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例如最佳温度T0可以为26℃或27℃等。
例如,T1为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的下限温度,T2为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的上限温度。
例如,变温调节周期为目标温度由T1变化为T2再恢复到T1的时间,即由T1开始且最终又变化为T1的时间。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变温调节周期也可以为目标温度由T2变化为T1再恢复到T2的时间。
例如,控制空调的调节目标温度在T1和T2之间来回变化以使居室内的温度实现在T1和T2之间来回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调节范围的下限温度T1和上限温度T2之间的差值为3℃-8℃,且T1或T2与最佳温度T0的差值小于5℃,即,一方面T1和T2之间的差值要大于一般采用恒温或准恒温方式控制的空调的温度波动范围的极限3℃,另一方面,T1和T2之间的差值不超过8℃且T1或T2与最佳温度T0的差值小于5℃,以使目标温度处于T1或T2时,人体感知的温度能够处于较舒适的范围内。此外,变温调节速度为1℃/1min-1℃/10mins或者变温调节周期为10mins-160mins,即,目标温度在T1-T2之间变化时可选择两种变温规则,一种变温规则为目标温度上升或者下降1℃的时间为1min-10mins,另一种变温规则为目标温度由T1变化为T2再恢复到T1的时间为10mins-160mins,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例如,这里的目标温度是指空调运行时的设定温度,当设定温度不变时,空调会将周围环境的温度调节至接近该设定温度,并使得周围环境的温度在该设定温度附近小幅度变化。当设定温度变化时,周围环境的温度也会根据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相应变化。在理想状态下,周围环境的温度等于空调的设定温度,但在实际中,周围环境的温度会与空调的设定温度存在一定的偏差。
由本实施例提供的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可知,当目标温度调节到某一温度时,这个温度持续的时间较短(如1min-10mins),即本实施例中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通过在较短的时间内不断的调节温度以使人体感受到温度的变化,从而使人体的生理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以提高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例如,调节范围的下限温度T1和上限温度T2之间的差值为6℃,且最佳温度T0位于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的中点,即最佳温度T0与调节范围的下限温度T1之间的差值为3℃,调节范围的上限温度T2与最佳温度T0之间的差值也为3℃,因此,该温度调节范围T1-T2一般为人体最舒适的温度变化范围,当人体处于该温度变化范围中时,不会觉得较冷或者较热。
例如,最佳温度T0为26℃,则下限温度T1为23℃,上限温度T2为29℃时,人体处于最佳舒适的温度变化范围。
例如,最佳温度T0不限于处于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的中点,例如当T1和T2之间的差值为5℃时,最佳温度T0与调节范围的下限温度T1之间的差值可以为3℃,调节范围的上限温度T2与最佳温度T0之间的差值为2℃,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本实施例中设定变温调节速度可以为1℃/3mins-1℃/6mins。
例如,设定变温调节速度为匀速度,且为1℃/4mins,此时人体刚好能够感知到温度的变化,有利于使人体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以提高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例如,设定调节范围的下限温度T1和上限温度T2之间的差值为6℃,且设定变温调节速度为1℃/4mins(匀速),则此时变温调节周期可以为48mins。
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变温调节周期中,变温调节的速度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例如,变温调节的速度为变速的情况可以包括:下限温度T1和上限温度T2之间的差值为8℃,当目标温度位于最佳温度T0左右3℃范围内时,可以设定变温调节速度为1℃/4mins,当目标温度位于最佳温度T0左右超过3℃范围时,可设定变温调节速度小于1℃/4mins。
例如,图2为本实施例的一示例提供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示例提供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201:选择温度设定模式:手动变温设定模式;
S202:用户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
S203:用户设定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
S204:根据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控制空调的调节目标温度在T1和T2之间来回变化。
例如,本示例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中,在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之前还包括选择温度设定模式。例如,选择温度设定模式包括手动变温设定模式,本示例中,用户可以选择温度设定模式中的手动变温设定模式。
例如,选择手动变温设定模式之后,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以及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均可以被用户自行设定,即用户可根据个人身体情况或者喜好而向空调输入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以及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然后根据用户自行设定的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目标温度被控制为在T1和T2之间来回变化。
例如,手动变温设定模式包括记忆存储模式,当用户自行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以及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时,可选择将自己设定的调节范围以及变温调节速度等变温参数进行存储以备后续使用。因此,该记忆存储模式可对不同用户设定的变温参数进行存储记录,以备后续调取使用。
本示例提供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用户进行个性化设定以满足不同年龄或者性别的用户的需求,使用户在使用空调的过程中感到更贴近自己的需求,既保证了个性化又具有舒适性。
例如,图3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提供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示例提供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301:选择温度设定模式:自动变温设定模式;
S302:采集当前室外环境温度数据;
S303: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数据得到最佳温度T0;
S304:根据最佳温度T0的值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
S305:设定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
S306:根据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控制空调的目标温度在T1和T2之间来回变化。
例如,本示例提供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中,在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之前还包括选择温度设定模式。例如,选择温度设定模式包括自动变温设定模式,本示例中,用户可以选择温度设定模式中的自动变温设定模式。
例如,选择自动变温设定模式以后,空调将进入自动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以及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的模式。
例如,空调自动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包括:采集当前室外环境温度数据;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数据得到最佳温度T0;根据最佳温度T0的值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T1-T2。
例如,空调出厂时根据实验数据设定了室外环境温度T3与最佳温度T0之间的关系,其具体关系的一示例如下表所示:
表1:室外环境温度与最佳温度的关系表
室外环境温度T3 最佳温度T0
T3≥36℃ 28℃
36℃>T3≥32℃ 27℃
32℃>T3≥28℃ 26℃
28℃>T3≥24℃ 25℃
24℃>T3≥21℃ 24℃
21℃>T3≥18℃ 23℃
18℃>T3≥15℃ 22℃
15℃>T3≥12℃ 21℃
12℃>T3≥9℃ 20℃
9℃>T3≥6℃ 19℃
6℃>T3≥3℃ 18℃
3℃>T3≥0℃ 17℃
0℃>T3 16℃
例如,在自动变温模式下,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的下限温度T1与上限温度T2的至少之一与最佳温度T0的差值为固定的,即,自动变温模式下,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与最佳温度T0是一一对应的,当空调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数据得到最佳温度T0时,空调出厂时根据实验数据设定的与最佳温度T0相对应的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会被调出。
例如,在自动变温模式下,空调出厂时设置下限温度T1与上限温度T2的差值固定为6℃,最佳温度T0位于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的中点,则当空调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数据得到最佳温度T0为T时,则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为(T-3)℃~(T+3)℃。
例如,当室外环境温度T3满足32℃>T3≥28℃时,得到对应的最佳温度T0为26℃,此时,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自动设置为23℃~29℃。
例如,在自动变温模式下,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是由程序事先设定好的最佳变温调节速度或者最佳变温调节周期,即在空调出厂时根据实验数据设定的最佳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是固定设置的。
例如,在自动变温模式下,最佳变温调节速度可以是匀速的,例如为1℃/4mins,空调根据数值为1℃/4mins的变温调节速度对目标温度进行调节。此时的变温调节周期是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与变温调节速度的比值。
例如,在自动变温模式下,最佳变温调节速度也可以设定为变速,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采用自动变温模式,无需用户手动操作,空调会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数据以及程序设定参数而自动调节目标温度在T1与T2之间来回变化,以使居室温度在T1与T2之间来回变化,从而使人体的生理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以提高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变温调节装置的示意性示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温调节装置包括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和控制器2。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被配置为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为T1-T2,调节范围中包括最佳温度T0,然后设定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其中变温调节周期为目标温度由T1变化为T2再恢复到T1的时间;控制器2与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电连接,被配置为根据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调节目标温度在T1和T2之间来回变化以使居室内的温度实现在T1和T2之间来回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调节范围的下限温度T1和上限温度T2之间的差值为3℃-8℃,且T1或T2与最佳温度T0的差值小于5℃,即,一方面T1和T2之间的差值要大于一般采用恒温或准恒温方式控制的变温调节装置的温度波动范围的极限3℃,另一方面,T1和T2之间的差值不超过8℃且T1或T2与最佳温度T0的差值小于5℃,以使目标温度处于T1或T2时,人体感知的温度能够处于较舒适的范围内。此外,变温调节速度为1℃/1min-1℃/10mins或者变温调节周期为10mins-160mins,即,目标温度在T1-T2之间变化时的可选择两种变温规则,一种变温规则为目标温度上升或者下降1℃的时间为1min-10mins,另一种变温规则为目标温度由T1变化为T2再恢复到T1的时间为10mins-160mins,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由本实施例提供的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可知,当目标温度调节到某一温度时,这个温度持续的时间较短(如1min-10mins),即本实施例中的变温调节装置通过在较短的时间内不断的调节温度以使人体感受到温度的变化,从而使人体的生理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以提高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例如,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还配置为选择温度设定模式,温度设定模式包括手动变温设定模式与自动变温设定模式。
例如,用户可通过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选择温度设定模式,当用户选择手动变温设定模式后,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以及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均可以被用户自行设定,即用户可根据个人身体情况或者喜好而向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输入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以及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然后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将上述参数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2,控制器2会根据用户自行设定的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调节目标温度在T1和T2之间来回变化。
例如,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的下限温度T1和上限温度T2之间的差值为6℃,且最佳温度T0位于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的中点,即最佳温度T0与调节范围的下限温度T1之间的差值为3℃,调节范围的上限温度T2与最佳温度T0之间的差值也为3℃。
例如,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设定变温调节速度为1℃/3mins-1℃/6mins。
例如,用户可设定变温调节速度为匀速度,且为1℃/4mins,此时人体刚好能够感知到温度的变化,有利于使人体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以提高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例如,用户也可以设定变温调节周期为60mins,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变温调节周期中,变温调节的速度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例如,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包括记忆芯片3,当用户自行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以及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时,可选择将自己设定的调节范围以及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等变温参数存储在记忆芯片3中以备后续使用。因此,该记忆芯片3可对不同用户设定的变温参数进行存储记录,以备后续调取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温调节装置可以针对不同用户进行个性化设定以满足不同年龄或者性别的用户的需求,使用户在使用变温调节装置的过程中感到更贴近自己的需求,既保证了个性化又具有舒适性。
例如,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温调节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器4,与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电连接,温度检测器4被配置为采集室外温度环境数据并通过温度信号传输模块将数据传输给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温度检测器4检测环境温度并得到对应该环境温度的检测电信号,将该检测电信号通过A/D转换后输入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
例如,温度信号传输模块可以为无线传输,也可以为有线传输。
例如,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包括比较单元(图中未示出),用户通过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选择温度设定模式为自动变温设定模式后,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中的比较单元根据室外温度环境数据与内部程序中事先设定好的室外环境温度T3进行比较,并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表1提供的室外环境温度与最佳温度的关系得到对应当前室外环境温度的最佳温度T0,然后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根据最佳温度T0的值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T1-T2。
例如,在自动变温模式下,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的下限温度T1与上限温度T2的至少之一与最佳温度T0的差值是变温调节装置出厂时根据实验预先设置的,即,自动变温模式下,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与最佳温度T0是一一对应的,当变温调节装置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数据得到最佳温度T0时,变温调节装置出厂时根据实验数据设定的与最佳温度T0相对应的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会被自动调出。
例如,在自动变温模式下,变温调节装置出厂时设置T1与T2的差值固定为6℃,最佳温度T0位于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的中点,则当空调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数据得到最佳温度T0为T时,则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为(T-3)℃~(T+3)℃。
例如,当室外环境温度T3满足32℃>T3≥28℃时,得到对应的最佳温度T0为26℃,此时,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自动设置为23℃~29℃。
例如,在自动变温模式下,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也是变温调节装置出厂时,由程序事先设定好的最佳变温调节速度或者最佳变温调节周期,即在空调出厂时根据实验数据设定的最佳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是固定设置的。
例如,控制器2通过接收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中关于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的信号,调节目标温度在T1和T2之间来回变化以实现居室内的温度在T1和T2之间来回变化,从而使人体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以提高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图4所示的变温调节装置的空调,如图5所示,该空调还包括与控制器2电连接的压缩机5、内风机6以及电子膨胀阀7。
例如,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包括的温度检测器4包括室外温度检测器。例如,室外温度检测器内嵌于空调外机内部。例如,室外温度检测器可以安装在远离门窗、出风口或者其他热源上部处的地方以降低室外温度检测器可能出现的误差。
例如,控制器2可根据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以及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调节目标温度在T1和T2之间来回变化的同时,控制压缩机5的运转频率、内风机6的风速、以及电子膨胀阀7等负载来调节居室温度也在T1和T2之间来回变化,以使人体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以提高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变温调节设定模块可以指用软件算法实现识别功能,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例如,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变温调节设定模块可以为以软件算法实现的模块。上述的变温调节设定模块也可以指用硬件实现识别功能,即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识别功能。例如,该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例如,变温调节设定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为T1-T2,所述调节范围中包括最佳温度T0;
设定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其中所述变温调节周期为所述目标温度由T1变化为T2再恢复到T1的时间;
根据所述变温调节速度或者所述变温调节周期,控制空调的所述目标温度在所述T1和所述T2之间来回变化;
其中,所述T1和所述T2的差值为3℃-8℃,且所述T1或所述T2与所述最佳温度T0的差值小于5℃,所述变温调节速度为1℃/1min-1℃/10mins或者所述变温调节周期为10mins-160min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1和所述T2的差值为6℃,且所述最佳温度T0位于所述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的中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调节速度为1℃/3mins-1℃/6min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定所述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之前还包括:
选择温度设定模式,包括手动变温设定模式和自动变温设定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温度设定模式为所述手动变温设定模式时,所述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以及所述变温调节速度或者所述变温调节周期可被用户手动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变温设定模式包括记忆存储模式,以存储所述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以及所述变温调节速度或者所述变温调节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温度设定模式为所述自动变温设定模式时,所述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在T1-T2之间包括:
采集当前室外环境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数据得到所述最佳温度T0;
根据所述最佳温度T0的值设定所述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为T1-T2。
8.一种变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被配置为设定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为T1-T2,所述调节范围中包括最佳温度T0,然后设定变温调节速度或者变温调节周期,其中所述变温调节周期为所述目标温度由T1变化为T2再恢复到T1的时间;
控制器(2),与所述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电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变温调节速度或者所述变温调节周期,调节所述目标温度在所述T1和所述T2之间来回变化,
其中,所述T1和所述T2的差值为3℃-8℃,且所述T1或所述T2与所述最佳温度T0的差值小于5℃,所述变温调节速度为1℃/1min-1℃/10mins或者所述变温调节周期为10mins-160mins。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还被配置为选择温度设定模式,
其中,所述温度设定模式包括手动变温设定模式与自动变温设定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包括记忆芯片(3)。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变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检测器(4),与所述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器(4)被配置为采集室外温度环境数据并传输给所述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所述变温调节设定模块(1)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室外温度环境数据设定所述目标温度的调节范围。
12.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11任一种所述的变温调节装置。
CN201711447121.0A 2017-12-27 2017-12-27 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变温调节装置以及空调 Pending CN1081680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47121.0A CN108168037A (zh) 2017-12-27 2017-12-27 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变温调节装置以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47121.0A CN108168037A (zh) 2017-12-27 2017-12-27 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变温调节装置以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68037A true CN108168037A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18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47121.0A Pending CN108168037A (zh) 2017-12-27 2017-12-27 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变温调节装置以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6803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2033A (zh) * 2018-12-10 2019-04-26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0567126A (zh) * 2019-09-23 2019-12-1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设定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0608505A (zh) * 2019-10-09 2019-12-2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温度范围调节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12615A (ja) * 1987-11-11 1989-08-25 Toyota Central Res & Dev Lab Inc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における吹出空気の温度変動装置
JPH07103542A (ja) * 1993-10-06 1995-04-18 Daikin Plant Kk 温度脈動形空気調和装置
CN105241035A (zh) * 2015-11-26 2016-01-13 湘潭大学 基于动态热舒适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46761A (zh) * 2016-01-18 2016-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自学习控制方法
CN106016610A (zh) * 2016-05-31 2016-10-12 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智能调节设定温度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12615A (ja) * 1987-11-11 1989-08-25 Toyota Central Res & Dev Lab Inc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における吹出空気の温度変動装置
JPH07103542A (ja) * 1993-10-06 1995-04-18 Daikin Plant Kk 温度脈動形空気調和装置
CN105241035A (zh) * 2015-11-26 2016-01-13 湘潭大学 基于动态热舒适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46761A (zh) * 2016-01-18 2016-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自学习控制方法
CN106016610A (zh) * 2016-05-31 2016-10-12 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智能调节设定温度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2033A (zh) * 2018-12-10 2019-04-26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0567126A (zh) * 2019-09-23 2019-12-1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设定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0567126B (zh) * 2019-09-23 2021-04-0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设定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0608505A (zh) * 2019-10-09 2019-12-2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温度范围调节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35966B1 (ko) 온도 조절 방법 및 장치
CN104296322B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US7854389B2 (en) Application of microsystems for comfort control
CN101706142B (zh) 基于人体活动量检测的温度调节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CN107076161A (zh) 具有遮蔽控制的集成热舒适性控制系统
CN109140673A (zh) 一种基于人体热调节能力的跟踪式中央空调系统
CA2790129C (en) Hvac personal comfort control
CN108168037A (zh) 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变温调节装置以及空调
CN105717960A (zh) 环境舒适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160252267A1 (en) Comfort mapping using wearables
CN208720447U (zh)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
CN106225165A (zh) 基于冷热感值的导风条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11033136B (zh) 空气环境控制系统、空气环境控制装置及空气环境控制方法
CN107084506A (zh) 空调器与风扇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20412596A1 (en) Zoning system f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equipment
CN106196491A (zh) 基于冷热感值的温度调节方法和装置
JP6257936B2 (ja)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空調制御方法
WO2020105088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システム
CN106288146A (zh) 基于冷热感值的风速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7894069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188106B2 (ja) 空気調和機
US11898766B2 (en) Optimizing building HVAC efficiency and occupant comfort
CN113467263B (zh) 温度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631233B (zh) 一种空气调节系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3179991A (ja) 制御システム、推論装置および学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