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6676B - 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6676B
CN108156676B CN201711389370.9A CN201711389370A CN108156676B CN 108156676 B CN108156676 B CN 108156676B CN 201711389370 A CN201711389370 A CN 201711389370A CN 108156676 B CN108156676 B CN 1081566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environment
coating
slurry
friendly poly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893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56676A (zh
Inventor
黄治鸿
夏有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fu Home Nano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fu Home Nano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fu Home Nano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fu Home Nano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8937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566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56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6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56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66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10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 H05B3/12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 H05B3/14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the material being non-metallic
    • H05B3/145Carbon only, e.g. carbon black, graphit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17Manufactur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eater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石墨烯浆料,并将石墨烯浆料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储存,选取环保聚酯基材,在其表面涂布石墨烯导电浆料,进行干燥检测,表面再次涂布石墨烯导电胶,且需涂布均匀,完成涂布后,将其通过烘道进行烘干,两侧压合截流条,将TPU、LDPE、LLDPE三种不同的颗粒料自动按比例称重混料,完成混料后,将其高温融化并挤压成改性的透明薄膜,做为粘结层,并在粘结层上面附一层环保聚脂基材,与前面工序同步挤压复合形成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电热膜的质量,且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还能够对制备所产生的废气进行检测以及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膜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石墨烯产业化的应用包括石墨烯粉末涂料和石墨烯发热膜等。粉末涂料由于门槛相对较低,鉴别难度高,市场较为混乱;而石墨烯发热膜,拥有单层石墨烯的明显特征,具有透明、轻薄、柔软可折叠等特性,也是实现大规模石墨烯民用的核心基础,根据石墨烯此种特性为基础,开发了温度可控、可调节的石墨烯发热膜。
由于石墨烯发热膜具有低电压高热量、安全轻薄便利等特性,石墨烯发热膜可广泛用于智能可穿戴领域、家庭智能取暖领域、家纺居家用品领域以及军工领域。随着电热膜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现有技术中关于电热膜的制备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次品率较高,不能够一次成型,且制备所产生的废弃会污染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石墨烯浆料,并将石墨烯浆料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储存,储存温度25±1℃,相对湿度75%±1;在储存时,需对石墨烯浆料进行预检,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生产需求, 完成后备用;为保证石墨烯浆料的稳定性,跟踪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存档;
S2:使用时,将S1中储存的石墨烯浆料进行出库,并在出库的同时,对其进行再次检验,检测浆料细度、粘度、方阻、固含量及附着力,以保证石墨烯浆料的质量要求,然后对石墨烯浆料进行研磨、高速搅拌分散、消泡、震动过滤初步的预调,然后采集石墨烯浆料的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检验,分析性能并制成标本验证,以保证预调浆料的准确度,合格后,再次将石墨烯浆料进行精确配比,并精确配比后的浆料进行高速分散,以保证浆料的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然后再次对混合液进行配比检测,并将检测后的样本保留,封存,以备后期查看;
S3:再次选取环保聚酯基材,并对环保聚酯基材消除静电,然后利用高压对环保聚酯基材进行电晕,将S2中的混合液置于自动高精度狭缝挤压式涂布模具内,然后将电晕后的环保聚酯基材置于自动高精度涂布机上,电机带动精密丝杆控制斜楔调整涂布量,涂布量自动跟踪调节,PID闭环控制,涂布厚度均可在屏上显示出来,涂布与瑕疵及厚度检测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人工设定涂布厚度后,由电脑全自动控制执行,通过精密算法控制伺服电机与定量泵完成狭缝挤压式高精密的涂布,然后将涂布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平移,并通过曲线温度烘道进行烘干,并检测所产生的排放物,通过变频方式控制排风装置排至环保系统;
S4:将S3中处理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再次进行消除静电处理,对涂布混合液经干燥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利用红外线检测其的厚度,判断是否符合标准,然后使用非接触式仪器检测环保聚酯基材阻值是否符合标准,再次使用在线瑕疵检测系统检验其表面是否存在瑕疵,完成后,形成两层结构膜状基材即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
S5:选取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并对阻燃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表面需要附载流条的位置再次涂布石墨烯导电胶,增加截流条与石墨烯粘合度及稳定性,对石墨烯导电胶涂布装置进行夹套冷却,石墨烯导电胶涂布装置具备自动循环过滤以及清洗功能;且需涂布均匀,完成涂布后,将其通过烘道进行烘干,再次对排放物进行检测,从而形成三层结构的膜状基材,然后在经干燥处理的石墨烯导电胶上面精准位置压合截流条,且截流条在使用前需采用截流条表面清洁及预 热处理,从而形成四层结构的膜状基材;
S6:将环保聚酯基材进行消除静电处理,完成静电处理后,通过高压对 其进行电晕处理,上述处理后,对环保聚酯基材进行预热烫平处理,可使复合时更加牢固,然后备用,即第六层;
S7:选取淋膜料,由电脑控制将TPU、LDPE、LLDPE三种不同的颗粒料自动按比例称重混合,改善单种材料性能缺陷,增加复合的牢固度、粘合力及柔韧性,将混合料电热除湿后通过270-330℃高温融化并挤压成厚度为80-150μm的改性的透明薄膜,从而形成第五层,作为四层结构膜状基材与绝缘面层即第六层的粘结层;
S8:将四层膜状结构基材、步骤S7形成的第五层及绝缘面层共六层材料进入三辊复合机构 同步挤压复合,三辊内恒温80℃水循环,保证贴合效果好,从而形成初步的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
S9:完成同步挤压复合后,将初步的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以高频压合的方式将电热膜两侧的非导电部分进行同步高频压边,自动跟踪膜体两侧多余空边角白边,利用切割机将其边角进行切割修剪,再次进行喷码,待其干燥后,利用红外线检测其厚度、均匀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检测前端工艺中是否存在瑕疵;
S10:最后按照需求将其分切成各自的尺寸,对检测系统反馈的数据及标记,通过自动跟踪裁切装置将检测出的瑕疵产品及不符合尺寸的产品进行自动分切、自动挑拣,并自动将合格品传送至下一生产线,即得到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
优选的,所述的电晕可提高基材表面润湿性和改变薄膜表面张力,从而改善导电胶的附着力电晕需用双排电火花发生器,电晕处理效果大于50达因,电晕产生的臭氧,用1.5Kw离心风机和管道通过变频方式控制排风装置排至环保系统,电晕机排废功率2.2Kw,风量2000m3/h,风压2100pa。
优选的,所述的烘道长度为4m/节,共12节,采用弧度设计烘道的箱体结构材料:箱体骨架采用槽钢焊接成型,导辊安装面用10mm钢板成对同时加工而成,确保导辊安装精度,箱体外壁采用2mm冷板氩弧焊连续满焊,内侧板及风胆采用不锈钢板制作,氩弧焊满焊,确保不漏风。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内容包括:厚度、均匀度、透光率、颗粒、水印、拉丝、划伤、漏涂以及泪涂。
优选的,所述的喷码采用喷墨打码机系统,分辨率可达 600dpi,支持侧面,垂直,多角度喷码方向,墨水采用油性快干墨水,可在线不停机喷码,在 线集成测厚、测阻值、测瑕疵一体化检测系统,该系统为高精度、多点位、多功能自动控制的 非接触式检测系统,连续自动跟踪,数据自动汇总、分类统计存储,并配合报警提示,反馈到 集控操作台显示屏,能直观显示生产过程中及当前生产质量,并根据实时检测质量情况执 行车速管控、标注、裁切的系统动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有益效果在于:该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电热膜的质量,在制备过程中,能够对电热膜进行一次成型,且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仅需3-4人,充分体现效率最大化,还能够对制备所产生的废气进行检测以及处理,有效避免了其污染环境,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石墨烯浆料,并将石墨烯浆料恒温恒湿的环境中(温度25±1℃,相对湿度75%±1)进行储存,在储存时,需对石墨烯浆料进行预检,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生产需求,完成后备用;为保证石墨烯浆料的稳定性,跟踪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存档。其具体步骤如下:
a、检验浆料外观为黑色粘稠液体、无结皮、无分层;
b、检验浆料精细度、粘度;
c、检验浆料固含量、阻值、附着力;
d、数据记录存档;
S2:使用时,将S1中储存的石墨烯浆料进行出库,并在出库的同时,对其进行再次检验,检测浆料细度、粘度、方阻、固含量及附着力,以保证石墨烯浆料的质量要求,然后对石墨烯浆料进行研磨、高速搅拌分散、消泡、震动过滤初步的预调,然后采集石墨烯浆料的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检验,分析性能并制成标本验证,以保证预调浆料的准确度,合格后,再次将石墨烯浆料进行精确配比,并精确配比后的浆料进行高速分散,以保证浆料的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然后再次对混合液进行配比检测,并将检测后的样本保留,封存,以备后期查看;其具体步骤如下:
a、研磨;
b、高速分散、消泡、震动过滤;
c、数据分析并制成标本验证;
d、数据记录存档;
S3:再次选取环保聚酯基材,并对环保聚酯基材消除静电,然后利用高压对环保聚酯基材进行电晕,将S2中的混合液置于自动高精度狭缝挤压式涂布模具内,然后将电晕后的环保聚酯基材置于自动高精度涂布机上,电机带动精密丝杆控制斜楔调整涂布量,涂布量自动跟踪调节,PID闭环控制,涂布厚度均可在屏上显示出来。涂布与瑕疵及厚度检测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人工设定涂布厚度后,由电脑全自动控制执行,通过精密算法控制伺服电机与定量泵完成狭缝挤压式高精密的涂布,然后将涂布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平移,并通过曲线温度烘道进行烘干,并检测所产生的排放物,通过变频方式控制排风装置排至环保系统。其具体步骤如下:
a、环保聚脂基材放卷、消除静电、电晕;
b、设定工艺参数、石墨烯浆料自动供料;
c、狭缝挤压式高精密的涂布;
d、烘干、检测排放;
S4:将S3中处理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再次进行消除静电处理,对涂布混合液经干燥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利用红外线检测其的厚度,判断是否符合标准,然后使用非接触式仪器检测环保聚酯基材阻值是否符合标准,再次使用在线瑕疵检测系统检验其表面是否存在瑕疵,完成后,形成两层结构膜状基材即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其具体步骤如下:
a、消除静电;
b、在线红外测厚;
c、在线非接触式阻值检测;
d、在线瑕疵检测;
S5:选取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并对阻燃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表面需要附载流条的位置再次涂布石墨烯导电胶,增加截流条与石墨烯粘合度及稳定性,对石墨烯导电胶涂布装置进行夹套冷却,石墨烯导电胶涂布装置具备自动循环过滤以及清洗功能;且需涂布均匀,完成涂布后,将其通过烘道进行烘干,再次对排放物进行检测,从而形成三层结构的膜状基材,然后在经干燥 处理的石墨烯导电胶上面精准位置压合截流条,且截流条在使用前需采用截流条表面清洁及预热处理,从而形成四层结构的膜状基材。其具体步骤如下:
a、涂石墨烯导电胶;
b、烘干、检测排放;
c、截流第表面清洁及预热处理;
d、附截流条;
S6:将环保聚酯基材进行消除静电处理,完成静电处理后,通过高压对其进行电晕处理,上述处理后,对环保聚酯基材进行预热烫平处理,可使复合时更加牢固,然后备用,即第六层。其具体步骤如下:
a、环保聚脂基材放卷、消除静电;
b、电晕处理;
c、烫平处理;
S7:选取淋膜料,由电脑控制将TPU、LDPE、LLDPE三种不同的颗粒料自动按比例称重混合,改善单种材料性能缺陷,增加复合的牢固度、粘合力及柔韧性。将混合料电热除湿后通过270-330℃高温融化并挤压成厚度为80-150μm的改性的透明薄膜,从而形成第五层,作为四层结构膜状基材与绝缘面层(第六层)的粘结层。其具体步骤如下:
a、备料;
b、自动按比例称重混合;
c、除湿、混合料加温;
d、螺杆挤出;
S8:将四层膜状结构基材、步骤S7形成的第五层及绝缘面层(第六层)共六层材料进入三辊复合机构 同步挤压复合,三辊内恒温80℃水循环,保证贴合效果好,从而形成初步的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
S9:完成同步挤压复合后,将初步的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以高频压合的方式将电热膜两侧(非导电部分)进行同步高频压边,自动跟踪膜体两侧多余空边角白边,利用切割机将其边角进行切割修剪,再次进行喷码,待其干燥后,利用红外线检测其厚度、均匀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检测前端工艺中是否存在瑕疵;其具体步骤如下:
a、先压边,再切边,两侧压边内距500-1300mm,压边宽度10mm;
b、切边宽度为压边外侧5mm,切边采用上下圆刀切边;
c、切边带废料自动回收装置,不堆料,方便废料的回收处理;
d、喷码、在线检测、标记;
S10:最后按照需求将其分切成各自的尺寸,对检测系统反馈的数据及标记,通过自动跟踪裁切装置将检测出的瑕疵产品及不符合尺寸的产品进行自动分切、自动挑拣,并自动将合格品传送至下一生产线,即得到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其具体步骤如下:
a、识别标记、执行设定尺寸参数;
b、裁切;
c、自动挑拣、分类;
d、成品传送;
所述的电晕可提高基材表面润湿性和改变薄膜表面张力,从而改善导电胶的附着力电晕需用双排电火花发生器,电晕处理效果大于60达因,电晕产生的臭氧,用1.5Kw离心风机和管道排放到室外,电晕机排废功率2.2Kw,风量2000m3/h,风压2100pa。
所述的涂布采用狭缝式挤压式涂布,且涂层厚度范围5-15丝,横向、纵向涂布均匀,电机带动精密丝杆控制斜楔调整涂布量,涂布量自动跟踪调节,PID闭环控制,涂布厚度均可在屏上显示出来。涂布与瑕疵及厚度检测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人工设定涂布厚度后,由电脑全自动控制执行,通过精密算法控制伺服电机与定量泵完成狭缝挤压式高精密的涂布。
所述的烘道长度为4m/节,共12节,采用弧度设计烘道的箱体结构材料:箱体骨架采用槽钢焊接成型,导辊安装面用10mm钢板成对同时加工而成,确保导辊安装精度,箱体外壁 采用2mm冷板氩弧焊连续满焊,内侧板及风胆采用不锈钢板制作,氩弧焊满焊,确保不漏风。
所述的涂布石墨烯导电胶,增加截流条与石墨烯粘合度及稳定性,对石墨烯胶涂布装置进行夹套冷却,石墨烯导电胶涂布装置具备自动循环过滤以及清洗功能;且需涂布均匀。
所述的在经干燥处理的石墨烯导电胶上面精准位置压合截流条,且截流条在使用前需 采用截流条表面清洁及预热处理。
所述的淋膜料,由电脑控制将TPU、LDPE、LLDPE三种不同的颗粒料自动按比例称重混合,改善单种材料性能缺陷,增加复合的牢固度、粘合力及柔韧性。将混合料电热除湿后通过270-330℃高温融化并挤压成厚度为80-150μm的改性的透明薄膜。
所述的完成同步挤压复合后,将初步的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以高频压合的方式将电热膜两侧(非导电部分)进行同步高频压边,自动跟踪膜体两侧多余空边角白边,利用切割机将其边角进行切割修剪,再次进行喷码,待其干燥后,利用红外线检测其的厚度、均匀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检测前端工艺中是否存在瑕疵。
所述的按照需求将其分切成各自的尺寸,对检测系统反馈的数据及标记,通过自动跟踪裁切装置将检测出的瑕疵产品及不符合尺寸的产品进行自动分切、自动挑拣,并自动将合格品传送至下一生产线。
所述的喷码采用喷墨打码机系统,分辨率可达600dpi,支持侧面,垂直,多角度喷码方向,墨水采用油性快干墨水,可在线不停机喷码。
所述的在线集成测厚、测阻值、测瑕疵一体化检测系统,该系统为高精度、多点位、多功能自动控制的非接触式检测系统,连续自动跟踪,数据自动汇总、分类统计存储,并配合报警提示,反馈到集控操作台显示屏,能直观显示生产过程中及当前生产质量,并根据实时检测质量情况执行车速管控、标注、裁切的系统动作。
厚度检测具体为红外测厚仪,可检测材料的厚度、涂布量,可检测涂层范围为0.01~200gsm,采用美国原厂红外检测核心部件,能直观显示涂布趋势以及当前和历史的涂布质量。此测厚仪有如下的特点:O型扫描架采用了更强劲的设计;具有更好的抗弯曲和抗扭曲性能;上下横梁共用空气循环系统,消除了上下横梁可能由温度不同造成机械变形而对测量带来的影响,确保了稳定性;从扫描架侧面对探头进行支撑运行,避免可能的运动部件磨损物或润滑物落在薄膜上。
所述的瑕疵检测具体为瑕疵检测仪,采用进口纳米光谱波反射式组份检测仪,能够精准检测均匀度、透光率、颗粒、水印、拉丝、划伤、漏涂、泪涂及卷曲、打皱、气泡。
所述的喷码采用喷墨打码机系统,分辨率可达600dpi,支持侧面,垂直,多角度喷码方向,墨水采用油性快干墨水,可在线不停机喷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石墨烯浆料,并将石墨烯浆料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储存,储存温度25±1℃,相对湿度75%±1;在储存时,需对石墨烯浆料进行预检,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生产需求,完成后备用,为保证石墨烯浆料的稳定性,跟踪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存档;
S2:使用时,将S1中储存的石墨烯浆料进行出库,并在出库的同时,对其进行再次检验,检测浆料细度、粘度、方阻、固含量及附着力,以保证石墨烯浆料的质量要求,然后对石墨烯浆料进行研磨、高速搅拌分散、消泡、震动过滤初步的预调,然后采集石墨烯浆料的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检验,分析性能并制成标本验证,以保证预调浆料的准确度,合格后,再次将石墨烯浆料进行精确配比,并精确配比后的浆料进行高速分散,以保证浆料的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然后再次对混合液进行配比检测,并将检测后的样本保留,封存,以备后期查看;
S3:再次选取环保聚酯基材,并对环保聚酯基材消除静电,然后利用高压对环保聚酯基材进行电晕,将S2中的混合液置于自动高精度狭缝挤压式涂布模具内,然后将电晕后的环保聚酯基材置于自动高精度涂布机上,电机带动精密丝杆控制斜楔调整涂布量,涂布量自动跟踪调节,PID闭环控制,涂布厚度均可在屏上显示出来,涂布与瑕疵及厚度检测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人工设定涂布厚度后,由电脑全自动控制执行,通过精密算法控制伺服电机与定量泵完成狭缝挤压式高精密的涂布,然后将涂布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平移,并通过曲线温度烘道进行烘干,并检测所产生的排放物,通过变频方式控制排风装置排至环保系统;
S4:将S3中处理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再次进行消除静电处理,对涂布混合液经干燥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利用红外线检测其的厚度,判断是否符合标准,然后使用非接触式仪器检测环保聚酯基材阻值是否符合标准,再次使用在线瑕疵检测系统检验其表面是否存在瑕疵,完成后,形成两层结构膜状基材即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
S5:选取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并对阻燃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表面需要附载流条的位置再次涂布石墨烯导电胶,增加截流条与石墨烯粘合度及稳定性,对石墨烯导电胶涂布装置进行夹套冷却,石墨烯导电胶涂布装置具备自动循环过滤以及清洗功能;且需涂布均匀,完成涂布后,将其通过烘道进行烘干,再次对排放物进行检测,从而形成三层结构的膜状基材,然后在经干燥处理 的石墨烯导电胶上面精准位置压合截流条,且截流条在使用前需采用截流条表面清洁及预热处理,从而形成四层结构的膜状基材;
S6:将环保聚酯基材进行消除静电处理,完成静电处理后,通过高压对其进行电晕处理,上述处理后,对环保聚酯基材进行预热烫平处理,可使复合时更加牢固,然后备用,即第六层;
S7:选取淋膜料,由电脑控制将TPU、LDPE、LLDPE三种不同的颗粒料自动按比例称重混合,改善单种材料性能缺陷,增加复合的牢固度、粘合力及柔韧性,将混合料电热除湿后通过270-330℃高温融化并挤压成厚度为80-150μm的改性的透明薄膜,从而形成第五层,作为四层结构膜状基材与绝缘面层即第六层的粘结层;
S8:将四层膜状结构基材、步骤S7形成的第五层及绝缘面层共六层材料进入三辊复合机构同步 挤压复合,三辊内恒温80℃水循环,保证贴合效果好,从而形成初步的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
S9:完成同步挤压复合后,将初步的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以高频压合的方式将电热膜两侧的非导电部分进行同步高频压边,自动跟踪膜体两侧多余空边角白边,利用切割机将其边角进行切割修剪,再次进行喷码,待其干燥后,利用红外线检测其厚度、均匀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检测前端工艺中是否存在瑕疵;
S10:最后按照需求将其分切成各自的尺寸,对检测系统反馈的数据及标记,通过自动跟踪裁切装置将检测出的瑕疵产品及不符合尺寸的产品进行自动分切、自动挑拣,并自动将合格品传送至下一生产线,即得到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晕可提高基材表面润湿性和改变薄膜表面张力,从而改善导电胶的附着力;电晕需用双排电火花发生器,电晕处理效果大于50达因,电晕产生的臭氧,用1.5Kw离心风机和管 道排放到室外环保处理设施,电晕机排废功率2.2Kw,风量2000m3/h,风压2100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道长度为4m/节,共12节,采用弧度设计烘道的箱体结构材料:箱体骨架采用槽钢焊接成型,导辊安装面用10mm钢板成对同时加工而成,确保导辊安装精度,箱体外壁采用2mm 冷板氩弧焊连续满焊,内侧板及风胆采用不锈钢板制作,氩弧焊满焊,确保不漏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内容包括:厚度、均匀度、透光率、颗粒、水印、拉丝、划伤、漏涂以及泪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喷码采用喷墨打码机系统,分辨率可达600dpi,支持侧面,垂 直,多角度喷码方向,墨水采用油性快干墨水,可在线不停机喷码,在线集成测厚、测阻值、测瑕疵一体化检测系统,该系统为高精度、多点位、多功能自动控制的非接触式检测系统, 连续自动跟踪,数据自动汇总、分类统计存储,并配合报警提示,反馈到集控操作台显示屏, 能直观显示生产过程中及当前生产质量,并根据实时检测质量情况执行车速管控、标注、裁 切的系统动作。
CN201711389370.9A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 Active CN1081566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9370.9A CN108156676B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9370.9A CN108156676B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6676A CN108156676A (zh) 2018-06-12
CN108156676B true CN108156676B (zh) 2021-03-30

Family

ID=62464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89370.9A Active CN108156676B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566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2410A (zh) * 2018-08-02 2018-11-23 青岛在宇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09246869A (zh) * 2018-08-06 2019-01-18 利辛县飞亚强磁性软纱门有限公司 电发热纤维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803460B (zh) * 2019-03-11 2021-09-14 中山市君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需涂布印刷的石墨烯基远红外电热膜的制备方法
CN110218352A (zh) * 2019-05-09 2019-09-10 乐福之家纳米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石墨烯电热膜的生产工艺
CN110446367A (zh) * 2019-07-23 2019-11-12 河南博美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基板和柔性板高精度连续涂胶工艺
CN111505547B (zh) * 2020-05-11 2022-06-28 苏州超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吸波粉体磁导率快速检测方法
CN114323360B (zh) * 2021-12-28 2023-04-14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双面雕刻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柔性压力传感器
CN114477156A (zh) * 2022-03-11 2022-05-13 易会球 一种环保节能石墨烯旋切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486A (zh) * 2012-09-28 2013-01-16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透明电加热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1709A (zh) * 2014-11-24 2015-03-25 天津万华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用涂布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KR20150033290A (ko) * 2013-09-24 2015-04-01 주식회사 이노케어 그래핀 면상발열체 및 그 그래핀 면상발열체의 제조방법
CN107182140A (zh) * 2016-03-11 2017-09-19 江苏同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制备方法
CN206585770U (zh) * 2017-03-20 2017-10-24 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柔性电加热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486A (zh) * 2012-09-28 2013-01-16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透明电加热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KR20150033290A (ko) * 2013-09-24 2015-04-01 주식회사 이노케어 그래핀 면상발열체 및 그 그래핀 면상발열체의 제조방법
CN104441709A (zh) * 2014-11-24 2015-03-25 天津万华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用涂布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7182140A (zh) * 2016-03-11 2017-09-19 江苏同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制备方法
CN206585770U (zh) * 2017-03-20 2017-10-24 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柔性电加热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6676A (zh) 2018-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6676B (zh) 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
CN106696298B (zh) 一种在线热压复合板材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CN109883366B (zh) 一种铝塑膜铝层厚度的检测方法
CN208034784U (zh) 一种电池极片裁切设备及电池极片裁切叠片系统
CN104476753A (zh) 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4423A (zh) 一种基于增材制造加工的在线分层检测方法
CN109605881B (zh) 一种用于uht纸铝塑液体包装材料的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17867A (zh) 一种陶瓷电容器离型膜用基膜的制备方法
CN114136981A (zh) 一种锂电池包Mylar膜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8749301A (zh) 一种模切机在线检测剔除方法
CN207430718U (zh) 玻璃盖板高速检测自动分拣设备
CN105619745A (zh) Ffs三层共挤重包装膜的制备方法
CN106671440A (zh) 高透过率的免丝印光学薄片的挤出压延设备及工艺
CN104511451B (zh) 一种核主泵制造过程中所用耗材的清洁度的控制方法及其检测方法
CN110747101A (zh) 一次性生物工艺袋及其制作方法、热熔式环形焊接机
CN115087230A (zh) 柔性模切线路板方法
CN107139445B (zh) 一种压花组轮和一种透明pvc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4228257B (zh) 一种单面或双面光学硬化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0318A (zh)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效果评价方法
CN113740346B (zh) 一种光学胶生产设备
JP2003266542A (ja) フッ素樹脂複合板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05821447U (zh) 一种带品质智能检测系统的真空镀膜设备
CN218627656U (zh) 一种免疫层析检测试纸生产线
CN203543285U (zh) 输送带覆盖胶贴合装置
CN207772359U (zh) 一种微孔薄膜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210

Address after: 610000 north section of Hupan Road, Tianfu new area,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efu Home Nano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8000 Huangzhou District Industrial Park, Huanggang, Hubei

Applicant before: Hubei West Control Co created graphen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