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6670A - 处理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处理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6670A
CN108156670A CN201711269903.XA CN201711269903A CN108156670A CN 108156670 A CN108156670 A CN 108156670A CN 201711269903 A CN201711269903 A CN 201711269903A CN 108156670 A CN108156670 A CN 108156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cell group
secondary cel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699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56670B (zh
Inventor
吴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156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6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56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6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5Handover due to radio link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第一基站,用来处理通信,包含有指令,该指令例如:连接到一通信装置;传送一增加请求到一第二基站;从该第二基站接收包含设定一次要小区群组的一次要小区群组组态的一增加请求接收确认;传送包含该次要小区群组组态的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到该通信装置;从该通信装置接收一无线资源控制完成信息;对该通信装置执行该第二基站的一释放的一决定;产生一释放请求,其中若该释放为该次要小区群组的至少一测量结果、一切换、一次要小区群组失败或一主要小区群组失败造成,该第一基站在该释放请求中请求一数据转送,若该释放为一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或一用户无活动造成,该第一基站不在该释放请求中请求该数据转送;传送该释放请求到该第二基站。

Description

处理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相关于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装置及方法,尤指一种处理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主要基站(master base station,MBS)与次要基站(secondary BS,MBS)及用户端(user equipment,UE)通信时,主要基站可决定释放次要基站以及可请求次要基站转送用户端的数据到主要基站。然而,请求次要基站转送用户端的数据到主要基站的运作可为不必要的,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用户端与主要基站断开连接),用户端的数据可不需要被传送到主要基站。因此,次要基站的释放以及主要基站及次要基站间的X2连接的释放可能被延迟。如此一来,主要基站、次要基站及用户端间的通信无法有效率地被进行。
因此,如何处理通信是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及方法,用来处理通信,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第一基站(base station,BS),用来处理通信,包含有一储存装置,用来储存指令,以及一处理电路,耦接于该储存装置。该处理电路被设定以执行该储存装置中的该指令。该指令包含有连接到一通信装置;当连接到该通信装置时,传送一增加请求(addition request)到一第二基站,以请求该第二基站配置(allocate)用于该通信装置的至少一无线资源(radio resource);从该第二基站接收包含有一次要小区群组(secondarycell group,SCG)组态(configuration)的一增加请求接收确认(acknowledgement),其中该次要小区群组组态设定用来配置该至少一无线资源到该通信装置的一次要小区群组;传送一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息到该通信装置,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包含有该次要小区群组组态;从该通信装置接收一无线资源控制完成(RRCcomplete)信息,其中该通信装置传送该无线资源控制完成信息,以响应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对该通信装置执行该第二基站的一释放(release)的一决定;产生一释放请求(releaserequest)以响应该决定,其中若该释放为该次要小区群组的至少一测量结果、一切换(handover)、一次要小区群组失败(failure)或一主要小区群组(master cell group,MCG)失败所造成,该第一基站在该释放请求中请求一数据转送(forwarding),以及若该释放为一无线资源控制连接(RRC connection)释放或一用户无活动(user inactivity)所造成,该第一基站不在该释放请求中请求该数据转送;以及传送该释放请求到该第二基站。
本发明另公开一网络端包含有一第一基站(base station,BS)及一第二基站,用来处理通信,被设定用来执行以下指令:在一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中,该第一基站及该第二基站连接到一通信装置;该第一基站对该通信装置执行该第二基站的一释放(release)的一决定;该第一基站产生一释放请求(release request)以响应该决定,其中若该释放为一次要小区群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的至少一测量结果、一切换(handover)、一次要小区群组失败(failure)或一主要小区群组(master cell group,MCG)失败所造成,该第一基站在该释放请求中请求一数据转送(forwarding),以及若该释放为一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connection)释放或一用户无活动(user inactivity)所造成,该第一基站不在该释放请求中请求该数据转送;以及该第一基站传送该释放请求到该第二基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无线通信系统
20 通信装置
200 处理电路
210 储存装置
214 程序代码
220 通信接口装置
30、40 流程
300、302、304、306、308、310、312、314、316、318、400、402、404、406、408、410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无线通信系统10可简略地由通信装置100、基站(base stations,BSs)102及104所组成。在图1中,通信装置100、基站102及104可用来说明无线通信系统10的架构。实际上,基站102及104中一者可为演进式基站(evolved Node-B,eNB)或可为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或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基站。第五代(或新无线)基站可采用正交分频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滤波正交分频多工(filtered OFDM,F-OFDM)、广义分频多工(Generaliz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GFDM)、通用滤波多载波(UniversalFiltered MultiCarrier,UFMC)、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和/或非正交分频多工(non-OFDM)。第五代(或新无线)可支持小于1ms(例如100或200微秒(microsecond))的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及较宽的系统带宽(system bandwidth)(例如100或200MHz)。在图1中,基站102及基站104的覆盖范围可为重叠或非重叠。一般来说,基站可为演进式基站或第五代基站中任一者。
如图1所示,通信装置100可根据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被设定与基站102及104同时进行通信。也就是说,通信装置100可通过基站102及104进行传输/接收。举例来说,通信装置100可通过基站102的至少一小区,从基站102接收封包(例如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或者传送封包到基站102,同时通信装置100可通过基站104的至少一小区,从基站104接收封包(例如协议数据单元)或者传送封包到基站104。此外,基站102及104中一者可为主要基站(master BS,MBS),以及另一基站可为次要基站(secondaryBS,SBS)。与通信装置100进行通信的主要基站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中的一小区可为主要小区(primary cell,PCell),其他小区(若存在)可为次要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与通信装置100进行通信的次要基站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中的一小区可为主要次要小区(primarySCell,PSCell),其他小区(若存在)可为次要小区。
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用语如下所述,以简化后续实施例的叙述。双连接可为通信装置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模式(connected mode)(即RRC_CONNECTED)中的运作模式,其中该模式设定主要小区群组(master cell group,MCG)及次要小区群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到通信装置。主要基站可为演进式基站(例如MeNB)或第五代基站(例如MgNB)。次要基站可为演进式基站(例如SeNB)或第五代基站(例如SgNB),其可为提供额外无线资源的基站,但非主要基站。若通信装置被设定有一个或多个次要小区,主要小区群组可包含有主要基站的主要小区及一个或多个次要小区。若通信装置被设定有一个或多个次要小区,次要小区群组可包含有次要基站的主要小区及一个或多个次要小区。主要小区群组承载(bearer)可为其使用的无线协议仅在主要基站中的承载,该承载仅使用主要基站的无线资源。次要小区群组承载可为其使用的无线协议仅在次要基站中的承载,该承载仅使用次要基站的无线资源。分离(split)承载可为其使用的无线协议在主要基站及次要基站中的承载,该承载使用主要基站及次要基站的资源。
通信装置100可为用户端(user equipment,UE)、移动电话、笔记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电子书、便携计算机系统、车辆、船及飞机等装置。此外,根据传输方向,可将网络端及通信装置分别视为传送端或接收端。举例来说,对于一上链路(uplink,UL)而言,通信装置为传送端而网络端为接收端;对于一下链路(downlink,DL)而言,网络端为传送端而通信装置为接收端。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2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20可为图1中的通信装置100、基站102或104,但不限于此。通信装置20包括一处理电路200、一储存装置210、一通信接口装置220。处理电路200可为一微处理器或一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储存装置210可为任一数据储存装置,用来储存一程序代码214,处理电路200可通过储存装置210读取及执行程序代码214。举例来说,储存装置210可为用户辨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只读式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硬盘(hard disk)、光学数据储存装置(optical data storage device)、非易失性储存装置(non-volatile storage device)、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取介质(non-transitorycomputer-readable medium)(例如具体媒体(tangible media))等。通信接口装置220包含有至少一无线收发器,其是根据处理电路200的处理结果,用来传送及接收信号(例如数据、信息和/或封包)。基站102及基站104可属于(例如被管理/控制)一网络端,以执行步骤或指令以实现以下的实施例。
在以下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实施例的说明,用户端被用来表示图1的通信装置。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30的流程图,用于一第一基站(例如基站102)中,用来处理通信,流程3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00:开始。
步骤302:连接到一用户端。
步骤304:当连接到该用户端时,传送一增加请求(addition request)到一第二基站,以请求该第二基站配置(allocate)用于该用户端的至少一无线资源。
步骤306:从该第二基站接收包含有一次要小区群组组态(configuration)的一增加请求接收确认(acknowledgement),其中该次要小区群组组态设定用来配置该至少一无线资源到该用户端的一次要小区群组。
步骤308:传送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到该用户端,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包含有该次要小区群组组态。
步骤310:从该用户端接收一无线资源控制完成(RRC complete)信息,其中该用户端传送该无线资源控制完成信息,以响应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
步骤312:对该用户端执行该第二基站的一释放(release)的一决定。
步骤314:产生一释放请求(release request)以响应该决定,其中若该释放为该次要小区群组的至少一测量结果、一切换(handover)、一次要小区群组失败(failure)或一主要小区群组失败所造成,该第一基站在该释放请求中请求一数据转送(forwarding),以及若该释放为一无线资源控制连接(RRC connection)释放或一用户无活动(userinactivity)所造成,该第一基站不在该释放请求中请求该数据转送。
步骤316:传送该释放请求到该第二基站。
步骤318:结束。
根据流程30,第一基站(例如MBS/MeNB)连接到用户端。当连接到用户端时,第一基站传送增加请求(例如SBS/SeNB Addition Request)到第二基站(例如基站104,SBS/SeNB),以请求第二基站配置用于用户端的至少一无线资源。第一基站从第二基站接收包含有次要小区群组组态的增加请求接收确认(例如SBS/SeNB Addition RequestAcknowledge),其中次要小区群组组态设定用来配置至少一无线资源到用户端的次要小区群组。第一基站传送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例如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到用户端,其中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包含有次要小区群组组态。第一基站从用户端接收无线资源控制完成信息(例如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其中用户端传送无线资源控制完成信息,以响应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第一基站对用户端执行第二基站的释放的决定。接着,第一基站产生释放请求(例如SBS/SeNB Release Request)以响应决定,其中若释放为次要小区群组的至少一测量结果、切换、次要小区群组失败或主要小区群组失败所造成,第一基站在释放请求中请求数据转送,以及若释放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或用户无活动所造成,第一基站不在释放请求中请求数据转送。第一基站传送释放请求到第二基站。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条件,第一基站决定是否请求第二基站转送用户端的数据。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40的流程图,用于包含有一第一基站(例如基站102)及一第二基站(例如基站104)的一网络端中,用来处理通信,流程4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在一双连接中,该第一基站及该第二基站连接到一用户端。
步骤404:该第一基站对该用户端执行该第二基站的一释放的一决定。
步骤406:该第一基站产生一释放请求以响应该决定,其中若该释放为一次要小区群组的至少一测量结果、一切换、一次要小区群组失败或一主要小区群组失败所造成,该第一基站在该释放请求中请求一数据转送,以及若该释放为一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或一用户无活动所造成,该第一基站不在该释放请求中请求该数据转送。
步骤408:该第一基站传送该释放请求到该第二基站。
步骤410:结束。
根据流程40,在双连接中,第一基站(例如MBS/MeNB)及第二基站(例如SBS/SeNB)连接到用户端。第一基站对用户端执行第二基站的释放的决定。接着,第一基站产生释放请求(例如SBS/SeNB Release Request)以响应决定,其中若释放为次要小区群组的至少一测量结果、切换、次要小区群组失败或主要小区群组失败所造成,第一基站在释放请求中请求数据转送,以及若释放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或用户无活动所造成,第一基站不在释放请求中请求数据转送。第一基站传送释放请求到第二基站。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条件,第一基站决定是否请求第二基站转送用户端的数据。
根据流程30及40,若对应的条件被满足,第一基站请求第二基站转送用户端的数据。因此,第一基站可能不必要地请求第二基站转送用户端的数据的问题可被解决,其所造成的第二基站的释放以及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间的X2连接的释放的延迟也被解决。
流程30及40的实现方式不限于以上所述,以下的实施例可被应用于流程30及4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从用户端接收次要小区群组的至少一测量结果。在一实施例中,当次要小区群组的至少一测量结果指示次要小区群组的至少一小区中的全部小区的至少一信号强度为虚弱的(例如低于一临界值(threshold))时,第一基站对用户端执行第二基站的释放的决定。也就是说,释放是由次要小区群组的至少一测量结果所造成。藉由传送释放请求到第二基站,第一基站对用户端执行第二基站的释放的决定。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基站决定将用户端切换至第三基站时,第一基站对用户端执行第二基站的释放的决定。也就是说,释放是由切换所造成。藉由传送释放请求到第二基站,第一基站对用户端执行第二基站的释放的决定。
在一实施例中,藉由在释放请求中包含有数据转送请求信息,第一基站请求数据转送,以及藉由在释放请求中不包含有数据转送请求信息,第一基站不请求数据转送。在一实施例中,数据转送请求信息指示数据(例如用户端的)在其中被转送的至少一承载。在一实施例中,数据转送请求信息指示被转送的下链路数据及上链路数据(例如用户端的)中至少一者。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二基站接收包含有数据转送请求信息的释放请求时,第二基站转送数据转送请求信息所指示的数据(例如下链路数据及上链路数据中至少一者)到第一基站。当第二基站接收不包含有数据转送请求信息的释放请求时,第二基站可不转送用户端的数据到第一基站。数据转送请求信息可包含有至少一封包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或至少一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封包。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或因特网协议封包可不被加密(encrypted),以及没有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或因特网协议封包的标头(header)根据封包数据汇聚协议被压缩(compressed)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基站未从用户端接收数据(例如在一时间区间)以及第一基站没有要被传送到用户端的数据时,第一基站决定用户无活动发生。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基站没有要被传送到该用户端的数据以及第一基站从用户端接收用来指示用户端的缓冲区(buffer)中没有数据的缓冲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时,第一基站决定用户无活动发生。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基站的第一小区,第一基站设定与用户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第二基站传送次要小区群组组态到第一基站,其中次要小区群组组态改变次要小区群组(即次要小区群组改变)。通过第一小区,第一基站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上传送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到用户端,其中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包含有次要小区群组组态。通过第一小区或第一基站的第二小区,第一基站从用户端接收无线资源控制完成信息,其中用户端传送无线资源控制完成信息,以响应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第一基站传送完成信息到第二基站,以响应无线资源控制完成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传送增加请求(例如SBS/SeNB Addition Request)到第二基站,以请求第二基站在双连接中与第一基站服务用户端。第二基站传送用于次要小区群组组态建立(establishment)的次要小区群组组态(例如在SBS/SeNB Addition RequestAcknowledge中)到第一基站,以响应增加请求。次要小区群组组态可设定至少一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至少一无线承载中的一无线承载可为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 RB,SRB)或数据无线承载(data RB,DRB)。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端已同时连接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第一基站传送修改请求(例如SBS/SeNB Modification Request)到第二基站。第二基站传送指示主要次要小区改变或设定数据无线承载的次要小区群组组态(例如在SBS/SeNB Modification RequestAcknowledge中)到第一基站,以响应修改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端已同时连接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当第二基站决定释放次要小区群组、改变主要次要小区或刷新(refresh)至少一安全密钥(security key)时,第二基站传送指示次要小区群组改变的次要小区群组组态(例如在SBS/SeNB ModificationRequired中)到第一基站。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为长期演进系统的演进式基站或第五代基站。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为长期演进系统的演进式基站以及第二基站为第五代基站。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基站为长期演进系统的演进式基站以及第一基站为第五代基站。
在一实施例中,在次要小区群组组态中,用户端被设定有数据无线承载,其为分离承载或次要小区群组承载。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次要小区群组组态,用户端增加次要小区群组(例如SBS/SeNB addition)。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次要小区群组组态,用户端改变次要小区群组(例如SBS/SeNB change)。在成功地设定次要小区群组组态后,用户端同时地连接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即用户端在双连接中。
在一实施例中,主要小区群组失败包含有定时器T310的到期(expiry)、定时器T312的到期、在主要小区群组上的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在主要小区群组上的随机存取(random access,RA)问题,或者信令无线承载、主要小区群组或分离数据无线承载的最大重传(retransmission)数量已达到。次要小区群组失败包含有定时器T313的到期、在次要小区群组上的无线链路失败、在次要小区群组上的随机存取问题,或者次要小区群组或分离数据无线承载的最大重传数量已达到。
在一实施例中,当用户端决定(例如侦测)主要小区群组失败时,藉由传送“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信息,用户端启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程序(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procedure)。当第一基站从用户端接收到“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信息时,第一基站决定主要小区群组失败发生。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基站未从用户端接收到“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信息(例如一段时间)时,第一基站(例如自行)决定主要小区群组失败发生。
在一实施例中,当用户端决定次要小区群组失败时,用户端启动次要小区群组失败信息程序(SCG failure information procedure)。在次要小区群组失败信息程序中,用户端传送“SCGFailureInformation”信息到第一基站,以通知第一基站次要小区群组失败发生。因此,当第一基站从用户端接收到“SCGFailureInformation”信息时,第一基站决定次要小区群组失败发生。
在一实施例中,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包含有信令无线承载。在一实施例中,“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信息为“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以及“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信息为“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依本发明的精神加以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不限于此。前述的陈述、步骤和/或流程(包含建议步骤)可通过装置实现,装置可为硬件、软件、固件(为硬件装置与计算机指令与数据的结合,且计算机指令与数据属于硬件装置上的只读软件)、电子系统、或上述装置的组合,其中装置可为通信装置20。任何前述的流程可被编译成程序代码214。
根据以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置及方法,用来处理通信。若对应的条件被满足,第一基站请求第二基站转送用户端的数据。因此,第一基站不必要地请求第二基站转送用户端的数据的问题被解决。如此一来,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及用户端间的通信可有效率地被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第一基站,用来处理通信,包含有:
储存装置,用来储存以下指令:
连接到通信装置;
当连接到所述通信装置时,传送增加请求到第二基站,以请求所述第二基站配置用于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
从所述第二基站接收包含有次要小区群组组态的增加请求接收确认,其中所述次要小区群组组态设定用来配置所述至少一个无线资源到所述通信装置的次要小区群组;
传送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到所述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包含有所述次要小区群组组态;
从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无线资源控制完成信息,其中所述通信装置传送所述无线资源控制完成信息,以响应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
对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所述第二基站的释放的决定;
产生释放请求以响应所述决定,其中若所述释放为所述次要小区群组的至少一个测量结果、切换、次要小区群组失败或主要小区群组失败所造成,所述第一基站在所述释放请求中请求数据转送,以及若所述释放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或用户无活动所造成,所述第一基站不在所述释放请求中请求所述数据转送;以及
传送所述释放请求到所述第二基站;以及
处理电路,耦接于所述储存装置,被设定以执行所述储存装置中的所述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基站,其中当所述次要小区群组的所述至少一个测量结果指示所述次要小区群组的至少一个小区中的全部小区的至少一个信号强度低于临界值时,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所述第二基站的所述释放的所述决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基站,其中藉由在所述释放请求中包含有数据转送请求信息,所述第一基站请求所述数据转送,以及藉由在所述释放请求中不包含有所述数据转送请求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不请求所述数据转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基站,其中当所述第一基站未从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数据以及所述第一基站没有要被传送到所述通信装置的数据时,所述第一基站决定所述用户无活动发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基站,其中当所述第一基站没有要被传送到所述通信装置的数据以及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通信装置接收用来指示所述通信装置的缓冲区中没有数据的缓冲状态报告时,所述第一基站决定所述用户无活动发生。
6.一种网络端,包含有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用来处理通信,被设定用来执行以下指令:
在双连接中,所述第一基站及所述第二基站连接到通信装置;
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所述第二基站的释放的决定;
所述第一基站产生释放请求以响应所述决定,其中若所述释放为次要小区群组的至少一个测量结果、切换、次要小区群组失败或主要小区群组失败所造成,所述第一基站在所述释放请求中请求数据转送,以及若所述释放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或用户无活动所造成,所述第一基站不在所述释放请求中请求所述数据转送;以及
所述第一基站传送所述释放请求到所述第二基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及所述第二基站被设定用来执行以下指令:
通过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小区,所述第一基站设定与所述通信装置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所述第二基站传送次要小区群组组态到所述第一基站,其中所述次要小区群组组态改变所述次要小区群组;
通过所述第一小区,所述第一基站在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上传送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到所述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包含有所述次要小区群组组态;
通过所述第一小区或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无线资源控制完成信息,其中所述通信装置传送所述无线资源控制完成信息,以响应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以及
所述第一基站传送完成信息到所述第二基站,以响应所述无线资源控制完成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及所述第二基站被设定用来执行以下指令:
所述第一基站传送增加请求到所述第二基站,以请求所述第二基站在所述双连接中与所述第一基站服务所述通信装置;以及
所述第二基站传送用于次要小区群组组态建立的所述次要小区群组组态到所述第一基站,以响应所述增加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及所述第二基站被设定用来执行以下指令:
所述第一基站传送修改请求到所述第二基站;以及
所述第二基站传送指示主要次要小区改变或设定数据无线承载的次要小区群组组态到所述第一基站,以响应所述修改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端,其中所述第二基站被设定用来执行以下指令:
当所述第二基站决定释放所述次要小区群组、改变主要次要小区或刷新至少一个安全密钥时,传送指示次要小区群组改变的次要小区群组组态到所述第一基站。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端,其中当所述次要小区群组的所述至少一个测量结果指示所述次要小区群组的至少一个小区中的全部小区的至少一个信号强度低于临界值时,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所述第二基站的所述释放的所述决定。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端,其中藉由在所述释放请求中包含有数据转送请求信息,所述第一基站请求所述数据转送,以及藉由在所述释放请求中不包含有所述数据转送请求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不请求所述数据转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端,其中所述数据转送请求信息指示数据在其中被转送的至少一个承载。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端,其中所述第二基站被设定用来执行以下指令:
当所述第二基站接收包含有所述数据转送请求信息的所述释放请求时,转送所述数据转送请求信息所指示的数据到所述第一基站;以及
当所述第二基站接收不包含有所述数据转送请求信息的所述释放请求时,不转送所述通信装置的数据到所述第一基站。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端,其中当所述第一基站没有要被传送到所述通信装置的数据以及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通信装置接收用来指示所述通信装置的缓冲区中没有数据的缓冲状态报告时,所述第一基站决定所述用户无活动发生。
CN201711269903.XA 2016-12-05 2017-12-05 处理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81566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430312P 2016-12-05 2016-12-05
US62/430,312 2016-1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6670A true CN108156670A (zh) 2018-06-12
CN108156670B CN108156670B (zh) 2020-11-03

Family

ID=60627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69903.XA Active CN108156670B (zh) 2016-12-05 2017-12-05 处理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13934B2 (zh)
EP (1) EP3331192B1 (zh)
JP (1) JP6603297B2 (zh)
CN (1) CN10815667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5652A (zh) * 2019-05-16 2019-1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19237338A1 (zh) * 2018-06-15 2019-12-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报测量信息的方法、配置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052244A1 (zh) * 2019-09-16 2021-03-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模式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077183A1 (en) * 2020-10-12 2022-04-21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 mro mechanism for a fast mcg link recovery procedure and an unbalanced ul and dl coverage scenario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88500B1 (ko) * 2017-06-15 2022-04-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듀얼 rrc 시스템에서 이동성을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032002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RESPONSE TO SCG FAILURE IN WIRELESS DC AND TERMINAL COMMUNICATIONS AND ASSOCIATED TERMINALS AND NETWORK NODES
WO2019093940A1 (en) * 2017-11-10 2019-05-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nodes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US11165632B2 (en) * 2018-05-10 2021-11-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re-establishing RRC connection procedure and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CN110708766B (zh) * 2018-07-10 2023-11-28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US11050610B2 (en) * 2018-08-14 2021-06-29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Reporting master node radio link failure
KR20200035904A (ko) 2018-09-27 2020-04-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중 접속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744150A1 (en) * 2018-10-26 2020-12-02 Google LLC Efficient handling of a resource control state change and multi-node connectivity
CN113330776A (zh) * 2019-01-25 2021-08-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上报主小区组失败的方法和装置
EP4044664A1 (en) * 2019-02-08 2022-08-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565425B (zh) * 2019-02-14 2021-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99645B (zh) * 2019-08-15 2023-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Scg释放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US11082900B1 (en) * 2020-01-28 2021-08-03 PanPsy Technologies, LLC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processes based on wireless device type
CN113453320B (zh) * 2020-03-27 2024-0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及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6948A (zh) * 2014-01-21 2015-07-22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双连接网络中的无线承载修改方法及系统
CN104811924A (zh) * 2014-01-24 2015-07-2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双连接系统的用户设备历史信息的管理方法
CN104822169A (zh) * 2014-01-30 2015-08-0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为用户设备的切换提供服务的方法、基站和双连接系统
CN104936161A (zh) * 2014-03-18 2015-09-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参数配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WO2015142104A1 (en) * 2014-03-21 2015-09-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CN105228263A (zh) * 2014-06-30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rb转换方法及装置
WO2016035835A1 (ja) * 2014-09-03 2016-03-1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57438B2 (en) 2013-02-22 2016-05-31 Ht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communications with multiple base station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172125B2 (en) * 2014-04-28 2019-01-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6353158B2 (ja) 2014-08-08 2018-07-04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二重連結のためのサービス解除を通報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6543341B2 (ja) * 2014-12-08 2019-07-10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上りリンク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6580719B2 (ja) * 2015-07-01 2019-09-25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二重接続においてデータ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2018152624A (ja) * 2015-08-05 2018-09-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6452705B (zh) * 2015-08-13 2021-03-02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JP6651650B2 (ja) * 2016-04-01 2020-02-19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Srs切り替え、送信及び拡張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0154466B2 (en) * 2016-09-24 2018-12-11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Power headroom transmission in a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cell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6948A (zh) * 2014-01-21 2015-07-22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双连接网络中的无线承载修改方法及系统
CN104811924A (zh) * 2014-01-24 2015-07-2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双连接系统的用户设备历史信息的管理方法
CN104822169A (zh) * 2014-01-30 2015-08-0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为用户设备的切换提供服务的方法、基站和双连接系统
CN104936161A (zh) * 2014-03-18 2015-09-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参数配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WO2015142104A1 (en) * 2014-03-21 2015-09-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CN105228263A (zh) * 2014-06-30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rb转换方法及装置
WO2016035835A1 (ja) * 2014-09-03 2016-03-1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Completion of basic signalling flows", 《3GPP TSG-RAN WG3 MEETING #83BIS,R3-140813》 *
PANTECH: "Reestablishment in dual connectivity",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7,R2-143788》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37338A1 (zh) * 2018-06-15 2019-12-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报测量信息的方法、配置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设备
CN110505652A (zh) * 2019-05-16 2019-1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557781A (zh) * 2019-05-16 2019-1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557781B (zh) * 2019-05-16 2021-06-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766559A (zh) * 2019-05-16 2021-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模式控制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3766558A (zh) * 2019-05-16 2021-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模式控制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US11930455B2 (en) 2019-05-16 2024-03-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WO2021052244A1 (zh) * 2019-09-16 2021-03-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模式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077183A1 (en) * 2020-10-12 2022-04-21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 mro mechanism for a fast mcg link recovery procedure and an unbalanced ul and dl coverage scenari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6670B (zh) 2020-11-03
EP3331192A1 (en) 2018-06-06
JP2018093495A (ja) 2018-06-14
JP6603297B2 (ja) 2019-11-06
US10313934B2 (en) 2019-06-04
EP3331192B1 (en) 2020-06-17
US20180160339A1 (en) 2018-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6670A (zh) 处理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CN108924871B (zh) 无线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11582625B2 (en) Method and first base station for handling secondary cell group failure
US10039086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network environment where terminal may have dual connectivity to multiple base stations
WO2018006253A1 (zh)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US9538416B2 (en) Handling radio link failure
KR101900356B1 (ko) 무선 자원 제어(rrc) 메시지 처리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EP2234450B1 (en) Method of handling radio link fail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1408658A2 (en) Handling of an unrecoverable error on a dedicated channel of a radio link
US11700553B2 (en) Method of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for a radio link failure associated with a secondary cell of a secondary base station
CN108391324B (zh) 处理双连接的装置及方法
KR20150055535A (ko) 단말이 복수의 기지국에 이중으로 연결될 수 있는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124568A1 (en) Managing mcg fast recovery
CN108990100B (zh) 处理双连接中的测量配置的装置及方法
CN108632893B (zh) 处理用于数据复本的缓存器状态回报的装置及方法
US20220007259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TWI674024B (zh) 處理雙連結中承載改變的裝置及方法
JP2015216412A (ja)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方法
US20220104301A1 (en) Secondary cell group failure in dual connectivity
JP2022141908A (ja) 通信制御方法
CN116097766A (zh) 特殊小区休眠带宽部分切换
TWI754018B (zh) 處理在一雙連結中的通訊的裝置及方法
CN116097810A (zh) 新空口的特殊小区休眠
JP7426383B2 (ja) 通信制御方法
KR20230092912A (ko) Mr-dc 시나리오에서의 scg 비활성화 메커니즘 및 scg 활성화 메커니즘을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