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6053A -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6053A
CN108156053A CN201711432297.9A CN201711432297A CN108156053A CN 108156053 A CN108156053 A CN 108156053A CN 201711432297 A CN201711432297 A CN 201711432297A CN 108156053 A CN108156053 A CN 1081560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service request
request message
message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322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56053B (zh
Inventor
陈田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ova Technology Singapore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322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560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56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6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56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6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获得测试人员利用第三方系统发起的业务请求报文,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第三方系统的业务请求报文会直接到达业务系统,由业务系统识别出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若是,业务系统知道该条报文是由测试人员发起的,业务系统将该条报文转发给测试系统,由测试系统对该条业务请求报文进行处理;若不是用于测试的报文,业务系统确定该条报文是由一般用户发起的,可以对该条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Description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通常,业务提供方在服务器上部署有业务系统,业务系统能够通过网络与用户侧设备连接,从而为用户提供业务。业务系统在上线后,业务系统可能面临业务模块代码改造、业务模块增加、业务模块删除、硬件环境改造等等更新。此种情况下,技术人员常常需要测试更新后业务系统能否正常运行。
实际应用中,业务系统可能需要通过与第三方系统的交互实现业务功能。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系统,是指除了作为测试对象的业务系统、以及用户之外的第三方。举例来说,业务系统的某些业务可以向第三方系统开放,在用户需要时,第三方系统可以为用户生成业务请求发送给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可以响应该业务请求并向第三方系统发送反馈数据等等。业务系统中涉及与第三方系统的功能若发生更新,在测试时也需要测试更新后业务系统与第三方系统的交互是否能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了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第三方系统发起的业务请求报文;
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
若识别出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为用于测试的报文,将所述业务请求报文发送给用于测试的测试系统;否则,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可选的,所述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包括:
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中携带的业务相关信息是否与预设的测试标识信息相同。
可选的,所述预设的测试标识信息包括:
测试用户的用户信息。
可选的,所述预设的测试标识信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
在所述测试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处理而生成业务相关信息后,对所述生成的业务相关信息进行标识而得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配置测试接口;
若所述测试接口开启,执行所述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的步骤;
若所述测试接口关闭,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业务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业务装置和测试装置;
所述业务装置配置有网关层,所述网关层用于:
接收用户通过第三方系统发起的业务请求报文;
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
若识别出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为用于测试的报文,将所述业务请求报文发送给用于测试的测试系统;否则,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业务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第三方系统发起的业务请求报文;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
处理模块,用于:若识别出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为用于测试的报文,将所述业务请求报文发送给用于测试的测试系统;否则,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可选的,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中携带的业务相关信息是否与预设的测试标识信息相同。
可选的,所述预设的测试标识信息包括:
测试用户的用户信息。
可选的,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通过如下方式获取预设的测试标识信息:
在所述测试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处理而生成业务相关信息后,对所述生成的业务相关信息进行标识而得到。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测试接口模块,用于:
配置测试接口;若所述测试接口开启,则由所述识别模块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若所述测试接口关闭,则由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用户通过第三方系统发起的业务请求报文;
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
若识别出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为用于测试的报文,将所述业务请求报文发送给用于测试的测试系统;否则,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应用本说明书实施例,测试人员可以发起业务请求,第三方系统根据业务请求生成业务请求报文并进行发送,因此业务系统能够将真实的报文引流至测试系统进行测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测试报文发送给测试系统后,测试系统根据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测试人员可以根据测试系统的处理结果判断测试系统是否正常运行。通常,测试系统对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后,会向第三方系统反馈处理结果,测试人员也可以观察用户侧设备上第三方系统接收到上述处理结果后是否能正常解析,从而得知在业务系统发生更新后,能够保证第三方系统的正常运行。
另一方面,由于可以自动识别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测试过程不会对现有用户的请求造成干扰,能够保证业务系统现有业务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对于第三方系统来说,测试人员发起的业务请求与一般用户发起业务请求并没有任何区别,第三方系统不会感知到测试人员的测试过程,业务提供方的测试不需要第三方系统的配合,也不会对第三方系统造成干扰或负面影响。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A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1B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3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4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业务提供方可以配置有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在该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上可以部署有业务系统,该业务系统包括有若干种业务模块,通过该若干种业务模块可以实现各种业务。实际应用中,业务系统可能面临业务模块代码改造、业务模块增加、业务模块删除、硬件环境改造等等更新。在出现更新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常常需要测试更新后业务系统能否正常运行。
为了不影响业务系统的正常使用,业务提供方可以部署有用于测试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面向内部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以称为预发布系统,用于在系统更新正式发布之前进行测试,该测试系统可以与业务系统具有相同的软件环境,也可以访问数据库。具体的,根据需更新部分部署测试系统,测试系统作为测试对象,技术人员需要利用测试系统进行测试,以判断本次更新是否会影响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实际应用中,业务系统可能需要通过与第三方系统的交互实现业务功能。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系统,是指除了作为测试对象的业务系统、以及用户之外的第三方。举例来说,业务系统的某些业务可以向第三方系统开放,在用户需要时,第三方系统可以为用户生成业务请求发送给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可以响应该业务请求并向第三方系统发送反馈数据等等。
可以理解,业务系统中涉及与第三方系统的功能若发生更新,在测试时也需要测试更新后业务系统与第三方系统的交互是否能正常运行。作为示例,可以测试第三方系统发起的业务请求,更新后业务系统是否能正常收到及处理;或者测试更新后业务系统发出的数据,第三方系统能否正常接收及处理。
基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案,如图1A所示,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图1A中包括若干个用户侧设备,以及安装于用户侧设备上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用户通过该APP登录第三方系统;图1A中还包括有业务提供方配置的业务系统、测试系统和数据库。
如图1B所示,是本说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102中,接收用户通过第三方系统发起的业务请求报文。
在步骤104中,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
在步骤106中,若识别出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为用于测试的报文,将所述业务请求报文发送给用于测试的测试系统。
在步骤108中,若不是用于测试的报文,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考虑到业务系统的更新部分涉及与第三方系统的交互功能,为了能测试出与第三方系统的交互功能是否能正常运行,测试过程需要与第三方系统的交互。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需要获得由第三方系统发起的业务请求报文,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具体的,可以是由测试人员登录第三方系统发起业务请求,由第三方系统为测试人员生成业务请求报文。第三方系统的业务请求报文会直接到达业务系统,对于业务系统来说,业务系统还会面对众多的第三方系统为正常用户生成的业务请求报文,测试用的报文不能干扰正常的业务处理。因此,业务系统可应用本说明实施例方案,由业务系统识别出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若是,业务系统知道该条报文是由测试人员发起的,业务系统将该条报文转发给测试系统,由测试系统对该条业务请求报文进行相应处理;若不是用于测试的报文,业务系统确定该条报文是由一般用户发起的,需要对该条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通过上述实施例,测试人员可以发起业务请求,第三方系统根据业务请求生成业务请求报文并进行发送,因此业务系统能够将真实的报文引流至测试系统进行测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测试报文发送给测试系统后,测试系统根据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测试人员可以根据测试系统的处理结果判断测试系统是否正常运行。通常,测试系统对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后,会向第三方系统反馈处理结果,测试人员也可以观察用户侧设备是否能正常接收到处理结果,从而得知第三方系统接收到上述处理结果后是否能正常解析,进而确定在业务系统发生更新后,能否保证第三方系统的正常运行。
另一方面,由于可以自动识别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测试过程不会对现有用户的请求造成干扰,能够保证业务系统现有业务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对于第三方系统来说,测试人员发起的业务请求与一般用户发起业务请求并没有任何区别,第三方系统不会感知到测试人员的测试过程,业务提供方的测试不需要第三方系统的配合,也不会对第三方系统造成干扰或负面影响。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测试人员所发起的业务请求报文与一般用户所发起请求的业务请求报文都会直接到达业务系统,为了能将测试用的报文引入至测试系统,也为了不对正常用户的请求造成影响,业务系统需要从接收到的报文中识别出哪些是测试用报文,哪些是正常的需要进行业务处理的报文。实际应用中,上述识别过程可以有多种方式实现,作为一个例子,业务请求报文中通常携带有业务相关信息,测试人员发起的业务请求报文中可以携带有设定的测试标识信息,使得业务系统能够通过对比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业务相关信息与测试标识信息来进行识别。
通常,服务方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用户需要预先在服务方的服务器上注册账户,可选的,用户还可提交个人信息,服务器根据用户的注册,存储用户的用户信息(包括有账户、手机号码、邮箱地址,或者年龄、性别或名字等个人信息等等),并向注册用户提供服务。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利用注册账户登录第三方系统发起业务请求,第三方系统所生成的业务请求报文,可能携带有该用户的用户信息作为业务相关信息之一。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涉及第三方系统与业务系统的交互,在一些例子中,用户在第三方系统的注册账户与用户在业务系统的注册账户可以具有关联,因此,业务请求报文中携带的用户信息可能包括有:用户在第三方系统的注册账户和/或用户在业务系统的注册账户。基于此,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业务请求报文中用于识别的信息可以是上述用户信息,业务系统可以记录测试用户的用户信息作为预设的测试标识信息,然后通过将业务请求报文中携带的用户信息与测试标识信息进行比对,若两者相同,可以确定报文是由测试人员发起的,该报文属于测试用的报文。
实际应用中,对某次业务请求的业务请求报文进行处理后,可能会生成业务相关信息并存储至该用户对应的数据记录中,而后续可能还会发生与本次业务请求相关的其他请求,后续发生的业务请求的报文携带有之前存储的业务相关信息。
作为一个例子,以购物场景为例,用户发起有关购物的业务请求(该业务请求携带有用户信息),对该购物的业务请求进行处理后,会生成购物订单编号等业务相关信息并反馈至第三方系统,而这些业务相关信息会存储至该用户的数据记录中;之后,用户发起针对该订单的支付请求(该业务请求可以携带有用户信息和/或购物订单编号等业务相关信息),对该支付请求处理后,会生成支付流水号等业务相关信息并反馈至第三方系统,而这些业务相关信息同样也会存储至该用户的数据记录中;后续的,用户还可能发起退款请求(该业务请求可以携带有付款流水号等业务相关信息),需要对该退款请求进行业务处理。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用于测试的业务请求报文,测试系统在进行处理后生成的业务相关信息可以存储至数据库中该用户对应的数据记录中,并标记为测试标识信息。在后续的其他业务请求报文,若业务请求报文中携带的业务相关信息与上述被标记的测试标识信息相同,该业务请求报文可以确定为用于测试的报文,需要提交给测试系统进行处理。
由上述处理可知,业务系统需要从众多业务请求报文中识别出用于测试的报文,为了减少对业务系统的干扰,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配置一测试接口,测试接口的开启表示测试人员需要进行测试,业务系统需要对业务请求报文进行识别,以将测试用的报文发送给测试系统;测试接口的关闭表示不需要进行测试,业务系统对于所接收到的业务请求报文可以直接进行业务处理。
接下来再通过一实施例对本说明书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的应用场景图,图2中包括一业务处理系统,该业务处理系统包括有:
测试装置,可选的,测试装置配置有测试网关层,该网关层用于接收业务请求报文,并将业务请求报文交由测试装置中的业务模块进行业务处理;
业务装置,可选的,业务装置配置有业务网关层;该网关层用于接收业务请求报文,并将业务请求报文交由业务装置中的业务模块进行业务处理;
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数据;
用户侧设备,用户可以通过用户侧设备登录第三方系统。
本实施例中的业务网关层可以配置有测试接口,测试人员在需要测试时,可以开启测试接口,由测试人员登录第三方系统发起业务请求,第三方系统生成业务请求报文。第三方系统的业务请求报文可以直接到达业务装置的网关层,对于业务装置来说,业务装置还会面对众多的第三方系统为正常用户生成的业务请求报文,测试用的报文不能干扰正常的业务处理。因此,业务装置的网关层可以识别出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若是,业务装置知道该条报文是由测试人员发起的,业务装置将该条报文转发给测试装置的网关层,由测试装置的网关层将该条业务请求报文提供给测试装置中的相关业务模块进行处理;若不是用于测试的报文,业务装置的网关层确定该条报文是由一般用户发起的,将该条业务请求报文提供给业务装置中的相关业务模块进行处理。
作为一个示例,用户的个人设备安装有应用商城APP,该应用商城APP提供有应用下载业务;由于某些应用下载需要收费,该应用商城可以接入支付方提供的支付平台,该支付平台提供有支付功能,由该支付平台对用户进行扣费处理。其中,支付方还配置有测试系统,假设支付方需要对支付平台的某个业务模块的代码进行修改,应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案,支付方技术人员可以在支付平台的网关层配置一测试接口,该测试接口可以被配置为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支付方技术人员将最新代码部署于测试系统后,测试人员需要对测试系统的更新进行测试。
具体的,测试人员可以将该测试接口配置为开启状态,以key-value的存储方式为例,测试人员存储其用户信息,包括有:userID=lulu548,表示测试人员在支付平台的账户名称userID为lulu548。
测试人员利用个人设备登录应用商城APP后下载某一付费APP,应用商城APP与支付平台具有业务合作,可选的,应用商城APP可以接入支付平台的支付接口,在应用界面中展示该支付接口,测试人员利用lulu548的账户发起支付请求。
应用商城APP生成针对本次支付请求的业务请求报文并发送到支付平台的网关层,支付平台的网关层利用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识别出业务请求报文中携带有key为userID、value为lulu548的业务相关信息,因此,支付平台的网关层知道这个业务请求报文是用于测试的报文,可以将该报文发送给测试系统的网关层。
测试系统的网关层接收到该报文后,将该报文提交给相应的用于处理支付的业务模块进行处理。通过测试系统的业务模块的处理结果,测试人员即可知道新的部署能否正常运行。若能正常运行,业务模块获得相关的支付数据后,上述数据可以写入至数据库中该用户的数据记录,并将处理后的结果反馈至应用商城APP,测试人员通过观察个人设备上应用商城APP是否能够顺利接收到反馈、以及接收到反馈后能够正常处理,即可知道测试系统的更新是否会对应用商城APP造成影响。
与前述业务处理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业务处理装置及其所应用的服务器的实施例。
本说明书业务处理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服务器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业务处理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3所示,为本说明书业务处理装置所在服务器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3所示的处理器310、内存330、网络接口320、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340之外,实施例中装置331所在的服务器,通常根据该服务器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图4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的框图,所述装置包括:
报文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第三方系统发起的业务请求报文;
识别模块42,用于: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
处理模块43,用于:若识别出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为用于测试的报文,将所述业务请求报文发送给用于测试的测试系统;否则,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可选的,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中携带的业务相关信息是否与预设的测试标识信息相同。
可选的,所述预设的测试标识信息包括:
测试用户的用户信息。
可选的,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通过如下方式获取预设的测试标识信息:
在所述测试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处理而生成业务相关信息后,对所述生成的业务相关信息进行标识而得到。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测试接口模块,用于:
配置测试接口;若所述测试接口开启,则由所述识别模块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若所述测试接口关闭,则由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用户通过第三方系统发起的业务请求报文;
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
若识别出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为用于测试的报文,将所述业务请求报文发送给用于测试的测试系统;否则,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上述业务处理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业务处理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说明书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申请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说明书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说明书旨在涵盖本说明书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说明书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说明书未申请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说明书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说明书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第三方系统发起的业务请求报文;
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
若识别出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为用于测试的报文,将所述业务请求报文发送给用于测试的测试系统;否则,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包括:
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中携带的业务相关信息是否与预设的测试标识信息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预设的测试标识信息包括:
测试用户的用户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预设的测试标识信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
在所述测试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处理而生成业务相关信息后,对所述生成的业务相关信息进行标识而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配置测试接口;
若所述测试接口开启,执行所述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的步骤;
若所述测试接口关闭,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6.一种业务处理系统,所述业务处理系统包括业务装置和测试装置;
所述业务装置配置有网关层,所述网关层用于:
接收用户通过第三方系统发起的业务请求报文;
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
若识别出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为用于测试的报文,将所述业务请求报文发送给用于测试的测试装置;否则,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7.一种业务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第三方系统发起的业务请求报文;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
处理模块,用于:若识别出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为用于测试的报文,将所述业务请求报文发送给用于测试的测试系统;否则,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中携带的业务相关信息是否与预设的测试标识信息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所述预设的测试标识信息包括:
测试用户的用户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通过如下方式获取预设的测试标识信息:
在所述测试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处理而生成业务相关信息后,对所述生成的业务相关信息进行标识而得到。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测试接口模块,用于:
配置测试接口;若所述测试接口开启,则由所述识别模块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若所述测试接口关闭,则由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12.一种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用户通过第三方系统发起的业务请求报文;
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是否为用于测试的报文;
若识别出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为用于测试的报文,将所述业务请求报文发送给用于测试的测试系统;否则,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CN201711432297.9A 2017-12-26 2017-12-26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Active CN1081560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32297.9A CN108156053B (zh) 2017-12-26 2017-12-26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32297.9A CN108156053B (zh) 2017-12-26 2017-12-26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6053A true CN108156053A (zh) 2018-06-12
CN108156053B CN108156053B (zh) 2021-09-10

Family

ID=62462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32297.9A Active CN108156053B (zh) 2017-12-26 2017-12-26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5605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7662A (zh) * 2018-12-29 2019-04-30 广东金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自助终端的业务功能实施方法及系统
CN111124431A (zh) * 2019-12-31 2020-05-08 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回调方法、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96501A (zh) * 2022-08-31 2022-11-25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3523A (zh) * 2010-11-18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业务递送平台的应用测试方法和业务递送平台
CN105634849A (zh) * 2014-11-05 2016-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流量统付业务的拨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3523A (zh) * 2010-11-18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业务递送平台的应用测试方法和业务递送平台
CN105634849A (zh) * 2014-11-05 2016-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流量统付业务的拨测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7662A (zh) * 2018-12-29 2019-04-30 广东金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自助终端的业务功能实施方法及系统
CN111124431A (zh) * 2019-12-31 2020-05-08 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回调方法、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96501A (zh) * 2022-08-31 2022-11-25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96501B (zh) * 2022-08-31 2024-01-30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6053B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8432A (zh) 测试场景数据的构建方法及装置、埋点测试方法
CN103150513B (zh) 拦截应用程序中的植入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01430B (zh) 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6506322A (zh) 业务功能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7430517A (zh) 用于增强对话系统的插件的在线市场
CA2683600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list of shared information on a peer-to-peer network
CN108156053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CN110020843B (zh) 基于托管账户的红包领取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7480963A (zh) 支付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182472A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59206A (zh) 基于微服务的模拟架构建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916936B2 (en) Techniques for incentiviz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CN112711640A (zh) 一种业务受理流程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34280A (zh) 数据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08924159A (zh) 一种报文特征识别库的验证方法与装置
Mack et al. Security midlife crisis: Building security in a new world
CN105224870B (zh) 可疑病毒应用上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4505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09497A (zh) 基于区块链的决策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36855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gulating service behavior
CN108053208A (zh)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实现支付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11188A (zh) 业务办理方法及设备
CN106295310A (zh) 第三方程序sdk验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408121A (zh) 附属个人识别和账户扣款
CN109325345A (zh) 用于在沙盒环境中运行第三方代码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52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4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4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3

Address after: Guohao Times City # 20-01, 128 Meizhi Road,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Advanced Nova Technology (Singapore) Holdings 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Singapore

Address before: Ky1-9008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ky1-9008

Patentee before: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ayman Island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