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4566A - 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4566A
CN108154566A CN201711433525.4A CN201711433525A CN108154566A CN 108154566 A CN108154566 A CN 108154566A CN 201711433525 A CN201711433525 A CN 201711433525A CN 108154566 A CN108154566 A CN 108154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intelligent terminal
checking card
mobile intelligent
geographic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335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54566B (zh
Inventor
片海东
靳永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xin Appl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ngbang Win-Wi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ngbang Win-Wi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ngbang Win-Wi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3352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545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54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4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54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4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1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together with the recording, indicating or registering of other data, e.g. of signs of ide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所述打卡范围是指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由此可见,不再需要人为手动操作实现打卡操作,而是当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进入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内,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节省人力,避免出现打卡不成功或者多次打卡浪费资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考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维护企业的正常工作秩序,各个企业针对员工均设有考勤制度,用于考察企业员工是否按照规定出勤,以提高办事效率,严肃企业纪律,使员工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做到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等。
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利用打卡的方式来实现考勤,即,在上班时员工到公司周边利用手机终端实现打卡,以及下班时员工离开公司利用手机终端实现打卡,直至打卡成功从而完成考勤。具体地,员工可以点击手机界面上的“打卡”图标,以便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服务器通过相应的判断确定打卡成功与否。
但是,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利用手机终端实现打卡的方式,不仅需要人为手动操作才能实现打卡操作,手动操作繁琐,耗费人力,而且容易出现一次操作打卡不成功,需要多次操作直至打卡成功;或者,人为手动操作后居然完成多次打卡,浪费资源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和装置,以代替人为手动操作方式,实现智能打卡,节省人力,避免出现打卡不成功或者多次打卡浪费资源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
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所述打卡范围是指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
优选的,在所述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获得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所述预设范围是指以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为圆心,以第一预设值为半径的圆,所述打卡点集合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对应;
若所述打卡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打卡点,根据所述打卡点集合,确定所述打卡范围集合。
优选的,还包括:
若所述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为空集,当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与上一次获得打卡点集合时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的差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重新获得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所述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所述第三预设值稍大于定位误差值。
优选的,还包括:
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不在打卡范围集合内,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打卡点集合,提示目标打卡点,所述目标打卡点是指所述打卡点集合中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最近的打卡点。
优选的,还包括:
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不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返回执行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打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所述打卡范围是指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
优选的,还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获得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所述预设范围是指以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为圆心,以第一预设值为半径的圆,所述打卡点集合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对应;
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打卡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打卡点,根据所述打卡点集合,确定所述打卡范围集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获得单元,还用于若所述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为空集,当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与上一次获得打卡点集合时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的差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重新获得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所述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所述第三预设值稍大于定位误差值。
优选的,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不在打卡范围集合内,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打卡点集合,提示目标打卡点,所述目标打卡点是指所述打卡点集合中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最近的打卡点。
优选的,还包括:
返回单元,用于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不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返回所述获取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所述打卡范围是指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由此可见,不再需要人为手动操作实现打卡操作,而是当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进入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内,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节省人力,避免出现打卡不成功或者多次打卡浪费资源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应用场景所涉及的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打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利用打卡的方式来实现考勤,即,在上班时员工到公司周边利用手机终端实现打卡,以及下班时员工离开公司利用手机终端实现打卡,直至打卡成功从而完成考勤。具体地,员工可以点击手机界面上的“打卡”图标,以便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服务器通过相应的判断确定打卡成功与否。
但是,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利用手机终端实现打卡的方式,不仅需要人为手动操作才能实现打卡操作,手动操作繁琐,耗费人力,而且容易出现一次操作打卡不成功,需要多次操作直至打卡成功;或者,人为手动操作后居然完成多次打卡,浪费资源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所述打卡范围是指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由此可见,不再需要人为手动操作实现打卡操作,而是当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进入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内,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节省人力,避免出现打卡不成功或者多次打卡浪费资源的问题。
举例来说,本发明实施例的场景之一,可以是应用到如图1所示的场景中。该场景包括移动智能终端101和服务器102。移动终端101和服务器102之间可以交互。移动智能终端101利用定位技术获取该移动智能终端101的当前地理位置;移动智能终端101判断所述移动智能终端101的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若是,移动智能终端101自动向服务器102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即,直至服务器102确认打卡成功;所述打卡范围是指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应用场景中,虽然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动作描述由移动智能终端101执行,但是这些动作也可以由服务器102执行,或者还可以部分由服务器102执行、部分由移动智能终端101执行。本发明在执行主体方面不受限制,只要执行了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动作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场景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场景示例,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场景。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打卡的方法和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
示例性方法
参见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例如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
现有技术中,用户在上班到公司周边或者下班离开公司时,采用点击移动智能终端界面上的“打卡”图标的方式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为了代替用户手动打卡的操作行为,实现智能打卡的前提是需要知道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一般来说,用户携带有移动智能终端,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是指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对于移动智能终端而言,可以利用定位技术获取自己的当前地理位置,例如,移动智能终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缩写:GPS)可以获取其当前地理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携带有移动智能终端有多种,例如可以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脑等。由于智能手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随身携带物品,且为了快速便捷获取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
步骤202: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所述打卡范围是指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采用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来代替手动打卡操作,以实现智能打卡,但是并不是随时随地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而是满足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打卡范围集合内的条件,即,用户进入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才能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用户明确知道打卡成功,可以在完成打卡操作后通过提示通知用户打卡成功。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02之后例如还可以包括:提示完成打卡操作,所述提示方式包括声音提示和/或短信提示和/或指示灯提示。当然,本实施例的提示方式并不限制于上述提示方式,只要是能够提示用户打卡成功的方式均可。
还可以理解的是,有可能步骤201中获得的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并不在打卡范围集合内,即,用户还没有进入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用户又很可能处于移动的状态,此时,需要继续获取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即返回执行步骤201,才能继续判断用户是否进入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以便执行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有可能用户所属的公司设有很多打卡点,导致打卡范围集合包括很多个打卡范围,从而在判断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打卡范围集合内时,需要经过多次地理位置与打卡范围的匹配。例如,M公司设有50个打卡点,打卡范围集合包括很50个打卡范围,在判断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打卡范围集合内时,需要一个一个进行匹配,直至匹配成功结束判断,或者50次匹配均不成功结束判断,判断过程繁琐、耗费时间,浪费资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201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获得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所述预设范围是指以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为圆心,以第一预设值为半径的圆,所述打卡点集合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对应;
步骤B:若所述打卡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打卡点,根据所述打卡点集合,确定所述打卡范围集合。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只获得以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为圆心,以第一预设值为半径的圆内的打卡点集合,即,获得用户所在地理位置周围一部分的打卡点,根据上述打卡点集合确定的打卡范围集合也是仅仅包括用户所在地理位置周围一部分的打卡范围,这样,在判断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打卡范围集合内时,大大减少了匹配次数。例如,M公司设有50个打卡点,但是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获得以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为圆心,以10公里为半径的圆内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对应的3个打卡点形成的打卡点集合;根据所述打卡点集合,确定包括3个打卡范围的打卡范围集合,后续判断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打卡范围集合内时,最多只需要进行3次匹配就可以结束判断,判断过程简单、耗时少,节约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若所述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为空集,由于用户很可能处于移动的状态,需要重新获得打卡点集合,虽然一直在获取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没有必要在每次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后,均获得打卡点集合以便确定打卡范围集合,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只需要在用户未移动出上述第一预设值的半径范围前提下,与上一次获得打卡点集合时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相比移动的较远时,重新获得打卡点集合以便确定打卡范围集合。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还可以包括:若所述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为空集,当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与上一次获得打卡点集合时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的差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重新获得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所述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所述第三预设值稍大于定位误差值。例如,第一预设值为10公里,第三预设值为1公里,当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与上一次获得打卡点集合时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的差值小于10公里大于9公里时,比如,为9.5公里时,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重新获得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以便确定打卡范围集合。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上述说明可知,有可能步骤201中获得的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并不在打卡范围集合内,即,用户还没有进入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但是,已经获得了打卡点集合,此时还可以向用户提示所述打卡点集合中距离用户最近的目标打卡点,即,从所述打卡点集合中筛选出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最近的打卡点,作为目标打卡点提示给用户,以便用户可以根据提示进入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完成智能打卡操作。其中,所述提示目标打卡点,可以是向用户显示地图仅仅提示目标打卡点的位置,也可以是向用户显示规划好的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到目标打卡点的路线图等方式的各种组合。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各种实施方式,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所述打卡范围是指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由此可见,不再需要人为手动操作实现打卡操作,而是当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进入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内,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节省人力,避免出现打卡不成功或者多次打卡浪费资源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又一实施例来详细说明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打卡的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
参见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例如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
步骤302: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获取以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为圆心,以10公里为半径的圆内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对应的打卡点集合。
步骤303:若所述打卡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打卡点,根据所述打卡点集合,确定所述打卡范围集合。
步骤304:判断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若否,进入步骤305;若是,进入步骤306。
步骤305: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打卡点集合,提示目标打卡点,并继续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返回步骤304。
步骤306: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所述打卡范围是指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各种实施方式,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所述打卡范围是指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由此可见,不再需要人为手动操作实现打卡操作,而是当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进入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内,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节省人力,避免出现打卡不成功或者多次打卡浪费资源的问题。
示例性设备
参见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打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例如具体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
发送单元402,用于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所述打卡范围是指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获得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所述预设范围是指以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为圆心,以第一预设值为半径的圆,所述打卡点集合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对应;
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打卡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打卡点,根据所述打卡点集合,确定所述打卡范围集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得单元,还用于若所述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为空集,当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与上一次获得打卡点集合时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的差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重新获得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所述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所述第三预设值稍大于定位误差值。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不在打卡范围集合内,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打卡点集合,提示目标打卡点,所述目标打卡点是指所述打卡点集合中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最近的打卡点。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返回单元,用于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不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返回所述获取单元。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各种实施方式,智能打卡的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所述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所述打卡范围是指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由此可见,不再需要人为手动操作实现打卡操作,而是当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进入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内,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节省人力,避免出现打卡不成功或者多次打卡浪费资源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
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所述打卡范围是指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获得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所述预设范围是指以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为圆心,以第一预设值为半径的圆,所述打卡点集合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对应;
若所述打卡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打卡点,根据所述打卡点集合,确定所述打卡范围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为空集,当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与上一次获得打卡点集合时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的差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重新获得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所述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所述第三预设值稍大于定位误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不在打卡范围集合内,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打卡点集合,提示目标打卡点,所述目标打卡点是指所述打卡点集合中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最近的打卡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不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返回执行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
6.一种智能打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自动向服务器发送打卡请求直至完成打卡操作;所述打卡范围是指基于打卡点预设的有效打卡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获得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所述预设范围是指以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为圆心,以第一预设值为半径的圆,所述打卡点集合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对应;
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打卡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打卡点,根据所述打卡点集合,确定所述打卡范围集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得单元,还用于若所述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为空集,当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与上一次获得打卡点集合时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的差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重新获得预设范围内的打卡点集合,所述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所述第三预设值稍大于定位误差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不在打卡范围集合内,根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打卡点集合,提示目标打卡点,所述目标打卡点是指所述打卡点集合中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最近的打卡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返回单元,用于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不在打卡范围集合内,返回所述获取单元。
CN201711433525.4A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1545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33525.4A CN108154566B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33525.4A CN108154566B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4566A true CN108154566A (zh) 2018-06-12
CN108154566B CN108154566B (zh) 2020-10-20

Family

ID=62462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33525.4A Active CN108154566B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5456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9028A (zh) * 2019-06-14 2019-10-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路线推荐的打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63049A (zh) * 2019-11-15 2020-04-24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线路工程考勤方法及系统
CN111627126A (zh) * 2020-06-09 2020-09-04 上海迎盾科技有限公司 考勤防作弊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5240290A (zh) * 2022-07-28 2022-10-25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考勤打卡提醒方法、智能穿戴设备以及考勤打卡系统
CN115497186A (zh) * 2022-09-15 2022-12-2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打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0533A (zh) * 2014-08-14 2014-12-10 宣颖骥 一种基于定位服务功能的打卡系统和打卡方法
US8928483B2 (en) * 2010-12-22 2015-01-0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Automated attendance tracking and event notification
CN105225283A (zh) * 2015-10-08 2016-01-06 杨川林 基于无线路由器和手机的签到考勤方法
CN106127874A (zh) * 2016-06-21 2016-11-1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204776A (zh) * 2016-06-21 2016-12-0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600734A (zh) * 2016-12-13 2017-04-26 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考勤打卡的处理方法、系统以及移动端和服务端
CN107318087A (zh) * 2016-04-27 2017-11-03 上海劳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到达指定位置自动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41714A (zh) * 2017-06-30 2017-11-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单车查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07392422A (zh) * 2017-06-13 2017-11-24 北京欣欣苹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员工考核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28483B2 (en) * 2010-12-22 2015-01-0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Automated attendance tracking and event notification
CN104200533A (zh) * 2014-08-14 2014-12-10 宣颖骥 一种基于定位服务功能的打卡系统和打卡方法
CN105225283A (zh) * 2015-10-08 2016-01-06 杨川林 基于无线路由器和手机的签到考勤方法
CN107318087A (zh) * 2016-04-27 2017-11-03 上海劳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到达指定位置自动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06127874A (zh) * 2016-06-21 2016-11-1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204776A (zh) * 2016-06-21 2016-12-0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600734A (zh) * 2016-12-13 2017-04-26 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考勤打卡的处理方法、系统以及移动端和服务端
CN107392422A (zh) * 2017-06-13 2017-11-24 北京欣欣苹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员工考核方法及系统
CN107341714A (zh) * 2017-06-30 2017-11-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单车查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IYA LODHAA, SURUCHI GUPTAA: "Bluetooth Smart based Attendance Management System",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
苏婕,王忠: "基于NFC技术的智能考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测控技术》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9028A (zh) * 2019-06-14 2019-10-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路线推荐的打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79028B (zh) * 2019-06-14 2023-02-2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路线推荐的打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63049A (zh) * 2019-11-15 2020-04-24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线路工程考勤方法及系统
CN111627126A (zh) * 2020-06-09 2020-09-04 上海迎盾科技有限公司 考勤防作弊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1627126B (zh) * 2020-06-09 2023-01-03 上海迎盾科技有限公司 考勤防作弊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5240290A (zh) * 2022-07-28 2022-10-25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考勤打卡提醒方法、智能穿戴设备以及考勤打卡系统
CN115240290B (zh) * 2022-07-28 2024-02-13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考勤打卡提醒方法、智能穿戴设备以及考勤打卡系统
CN115497186A (zh) * 2022-09-15 2022-12-2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打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4566B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4566A (zh) 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46071A (zh) 接口测试方法、接口测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113054B (zh) 基于机器人的服务处理方法
CN109299220A (zh) 职工在线考试试卷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161511A (zh)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8763548A (zh) 收集训练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41330A (zh) 结合rpa和ai的流程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56725A (zh) 消息消费者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448721A (zh) 语音控制方法、系统、云服务器及语音设备
CN109542780A (zh) 自然语言处理应用的测试方法、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834906B (zh) 一种人员身份确认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155824A (zh) 一种手机硬件加速老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060124A (zh) 订单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038671A (zh) 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58719A (zh) 一种用于电网企业的电网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6657591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推送消息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9040050A (zh) 数据交互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090736A (zh) 基于工作流审批单的审批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93749A (zh) 测试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750601A (zh) 基于连接通路的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4706342A (zh) 一种远程胎心监护方法及系统
CN105099826A (zh) 网络服务运营状况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9447750A (zh) 一种服务器、订单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850950A (zh) 一种电网安全微信服务器及系统
CN109284916A (zh) 业务流程引擎实现及流程可视化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0

Address after: 602, 5th floor, building 55, Dongsanhuan Middle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2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Xinxin Appl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22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Jianguang door street, No. 6 Security Financial Center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Bangbang win-wi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02, 5th floor, building 55, Dongsanhuan Middle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2

Applicant after: Everybod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02, 5th floor, building 55, Dongsanhuan Middle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2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XINXIN PINGGUO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