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2317A -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2317A
CN108152317A CN201711405988.XA CN201711405988A CN108152317A CN 108152317 A CN108152317 A CN 108152317A CN 201711405988 A CN201711405988 A CN 201711405988A CN 108152317 A CN108152317 A CN 108152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rock core
magnetic resonance
control agent
profil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059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运前
宋付权
王任
王任一
黄小荷
于晓明
莫流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71140598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523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52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23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4/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or other spin effects
    • G01N24/08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or other spin effects by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包括:核磁共振测试系统和岩心驱替系统,核磁共振测试系统包括磁体系统、超导制冷系统、信号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所述岩心驱替系统包括岩心模拟模型,磁体系统探测所述岩心模拟模型中的岩心,超导制冷系统连接所述磁体系统,信号控制系统连接磁体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连接信号控制系统。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通过将核磁共振测试系统和岩心驱替系统整合在一个装置中,运用该装置的方法可以完成在线检测,使得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省时间和人员精力。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 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藏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油藏是多油层组成的,纵向非均质性严重,注蒸汽时,蒸汽首先进入高渗层,高渗透地层的稠油首先被采出,低渗透率地层的稠油采出的很少,所以,之后蒸汽吞吐的蒸汽都进入高渗低层,即产生汽窜,所谓的低效蒸汽。一方面,蒸汽冷凝后形成热水,受到重力作用进入底部油层,降低了蒸汽的利用率;同时,由于蒸汽和稠油悬殊的密度差,导致蒸汽的重力超覆和沿高渗透地层窜流,使蒸汽在地层中的波及系数降低,又由于蒸汽的粘度大大低于油层流体粘度,致使蒸汽驱指进严重,尤其在非均质油藏中常常发生注入蒸汽沿高渗层的窜流,导致注入蒸汽大量损失和体积波及系数的降低。为了克服蒸汽驱中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采取合理有效的化学调剖堵水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化学堵水调剖也是油田化学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注入调剖剂减少了高渗通道的“汽窜”,封堵高渗透地层,提高中低渗透油层储量的动用程度,提高原油采收率。高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对人体无害的磁场来探测岩石中流体的分布和聚集以及液相与其周围岩石环境的界面效应的成像技术,它是一种多功能、非侵入、非破坏、可定量的先进测量方法。它不仅可以无损地获取岩心二维或三维信息,而且还可以告诉我们更多的有关岩心内流体饱和度分布、流体特征、岩心结构特征、以及流体与界面间相互作用等信息。这种成像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评价装置是测试系统与岩心驱替分为两步各自单独处理,不可以利用同一装置一并处理。所以操作繁琐,使用不方便,浪费时间和人员精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克服上述缺陷,通过对将核磁共振测试系统和岩心驱替系统整合在一个装置中,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包括:核磁共振测试系统和岩心驱替系统,
所述核磁共振测试系统包括磁体系统、超导制冷系统、信号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所述岩心驱替系统包括岩心模拟模型,
所述磁体系统探测所述岩心模拟模型中的岩心,所述超导制冷系统连接所述磁体系统,所述信号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磁体系统,所述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连接所述信号控制系统。
作为本发明所述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岩心驱替系统还包括用于驱替氯化锰溶液罐和调剖剂溶液罐中的液体的双缸驱替泵、用于储存氯化锰水溶液的氯化锰溶液罐、用于储存高温调剖剂的水溶液的调剖剂溶液罐、用于生成高温蒸汽并注入所述岩心模拟模型中的蒸汽发生及注入器、第一多通阀和第二多通阀,
所述双缸驱替泵连接第一多通阀的第一阀门,所述氯化锰溶液罐的一端连接第一多通阀的第二阀门,所述氯化锰溶液罐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多通阀的第一阀门,所述调剖剂溶液罐的一端连接第一多通阀的第三阀门,所述调剖剂溶液罐的一端连接第二多通阀的第二阀门,所述蒸汽发生及注入器连接第二多通阀的第四阀门,所述岩心模拟模型连接第二多通阀的第三阀门。
作为本发明所述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多通阀和第二多通阀均为六通阀。
作为本发明所述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岩心模拟模型的承压能力大于或等于12MPa,所述岩心模拟模型的直径为3.5cm,岩心模拟模型的长度为30cm。
作为本发明所述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岩心模拟模型置于恒温箱中,所述恒温箱的温度小于或等于300℃。
作为本发明所述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磁体系统包括磁体和磁体位移调节器,所述磁体位移调节器连接所述磁体,在所述磁体上设置有一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岩心模拟模型相连的一头设有核磁共振扫描探头,通过所述磁体位移调节器调节所述核磁共振扫描探头在所述岩心模拟模型上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超导制冷系统包括用于使磁体获得超导属性的超导发生器、用于提供磁体获得超导属性的温度的制冷与气体回收器、用于屏蔽核磁共振测试系统与外界的磁场的磁场屏蔽器和用于恒定磁场屏蔽器的温度的空调,
所述信号控制系统包括直流电源发生器、信号放大器、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控制器,
所述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处理器和输出显示器,
通过所述超导制冷系统使所述磁体系统内部获得超导环境,所述超导制冷系统使伸缩杆一端的核磁共振扫描探头紧贴的夹持器上,对应所述岩心模拟模型的岩心中的一点。打开所述信号控制器,使所述直流电源发生器产生对岩心当前的环境产生一电信号,所述电信号经过所述信号放大器的放大,经所述信号发生器的转换,由所述信号采集处理器进行信号处理后,以图像的形式显示在所述输出显示器中。
作为本发明所述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信号放大器由整流放大器和直流放大器组合构成,所述信号发生器由协波发生器、匀场器、调协器和频率发生器构成。
上述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
(一)、调剖前模型核磁共振成像:先用60∽80目石英砂装填满岩心模拟模型的一半,再用180∽200目石英砂装填满岩心模拟模型的另一半,测量其孔隙度和渗透率;在第二多通阀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关闭的情况下,在200℃的温度条件下打开第二多通阀的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进行蒸汽驱,直到岩心模拟模型的出口见汽为止;在第二多通阀的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的情况下,打开第一多通阀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二多通阀的第一阀门,通过双缸驱替泵将氯化锰溶液罐中的氯化锰水溶液驱替后, 进行核磁共振成像;
(二)、注调剖剂后模型核磁共振成像:在第二多通阀的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的情况下,打开第一多通阀的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第二多通阀的第二阀门,在50℃的温度条件下,通过双缸驱替泵将调剖剂溶液罐中的调剖剂的水溶液注入岩心模拟模型中,放置24小时交联;24小时后,测量水相渗透率,然后进行核磁共振成像;
(三)、蒸汽驱后模型核磁共振成像:在第二多通阀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关闭的情况下,打开第二多通阀的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在200℃的温度条件下,连续注汽冲刷岩心模拟模型,当量注汽速度分别为 0.3ml/min和0.6ml/min,在冲刷过程中,记录注汽压力;注蒸汽5天后,测量水相渗透率,并进行核磁共振成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针对油田生产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化学调剖堵水技术,可以实现增大注水波及面积,有效地提高采出程度,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直观准确地评价化学调剖剂的性能,通过将核磁共振测试系统和岩心驱替系统整合在一个装置中,使得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省时间和人员精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在氯化锰水溶液驱替结束后的核磁共振成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在封堵后24h时的核磁共振成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在封堵后7d时的核磁共振成像示意图。
其中:1为氯化锰溶液罐、2为调剖剂溶液罐、3为岩心模拟模型、4 为空调、5为磁场屏蔽器、6为磁体、7为磁体位移调节器、8为直流电源发生器、9为制冷与气体回收器、10为信号放大器、11为超导发生器、12 为信号发生器、13为信号控制器、14为信号采集处理器、15为输出显示器、16为蒸汽发生及注入器、17为双缸驱替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其次,本发明利用结构示意图等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结构的示意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包括:核磁共振测试系统(未图示) 和岩心驱替系统(未图示),核磁共振测试系统包括磁体系统(未图示)、超导制冷系统(未图示)、信号控制系统(未图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未图示)。磁体系统探测岩心驱替系统中的岩心,超导制冷系统连接磁体系统,信号控制系统连接磁体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连接信号控制系统。下面着重介绍上述结构。
岩心驱替系统包括岩心模拟模型3、用于驱替氯化锰溶液罐1和调剖剂溶液罐2中的液体的双缸驱替泵17、用于储存氯化锰水溶液的氯化锰溶液罐1、用于储存高温调剖剂的水溶液的调剖剂溶液罐2、用于生成高温蒸汽并注入岩心模拟模型3中的蒸汽发生及注入器16、第一多通阀和第二多通阀,双缸驱替泵17连接第一多通阀的第一阀门,氯化锰溶液罐1的一端连接第一多通阀的第二阀门,氯化锰溶液罐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多通阀的第一阀门,调剖剂溶液罐2的一端连接第一多通阀的第三阀门,调剖剂溶液罐2的一端连接第二多通阀的第二阀门,蒸汽发生及注入器16连接第二多通阀的第四阀门,岩心模拟模型3连接第二多通阀的第三阀门。
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分别需要利用到第一多通阀和第二多通阀中的各四个阀门,所以原则上四通以及四通以上的阀门均可以用于本装置中,考虑其装置的稳定性,第一多通阀和第二多通阀均为六通阀最为适宜。
岩心模拟模型3的承压能力大于或等于12MPa,岩心模拟模型3的直径为3.5cm,岩心模拟模型3的长度为30cm,可用不同目数的石英填充来模拟不同渗透率的岩心。岩心模拟模型3置于恒温箱中,恒温箱的温度小于或等于300℃。
磁体系统包括磁体6和磁体位移调节器7,磁体位移调节器7连接磁体6,在磁体6上设置有一个伸缩杆,伸缩杆与岩心模拟模型3相连的一头设有核磁共振扫描探头,通过磁体位移调节器7调节核磁共振扫描探头在岩心模拟模型3上的位置,可实现对整个长度的模拟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扫描测试。
超导制冷系统包括用于使磁体6获得超导属性的超导发生器11、用于提供磁体6获得超导属性的温度,并进行恒温控制的制冷与气体回收器9、用于屏蔽核磁共振测试系统与外界的磁场的磁场屏蔽器5和用于恒定磁场屏蔽器5的温度,使磁场屏蔽器5恒温工作的空调4。
信号控制系统包括直流电源发生器8、信号放大器10、信号发生器12 和信号控制器13。信号放大器10由整流放大器和直流放大器组合构成,信号发生器12由协波发生器、匀场器、调协器和频率发生器构成。
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处理器14和输出显示器15。
工作原理:通过超导制冷系统使磁体系统内部获得超导环境,超导制冷系统使伸缩杆一端的核磁共振扫描探头紧贴的夹持器上,对应岩心模拟模型的岩心中的一点。打开信号控制器13,使直流电源发生器8产生对岩心当前的环境产生一电信号,电信号经过信号放大器10的放大,经信号发生器12的协波发生器、匀场器、调协器和频率发生器的转换转换,由信号采集处理器14进行信号处理后,以图像的形式显示在输出显示器15 中。
核磁共振成像获取的信息主要源自人体有机组织或岩石孔隙内流体的氢核(1H质子)。在超导磁线圈产生的恒定磁场(BO)作用下,宏观上不表现磁性、无序排列的自旋磁矩被极化,磁矩趋向沿着外磁场的方向,进动频率Wo=rBo,r是自旋磁化,同类核为常数。若在Bo垂直方向施加f1=2 πωo的射频脉冲,就会产生核磁自旋系统能级间的感应跃迁,氢核的磁化矢量瞬间发生90度角位移变化,其宏观效应即在探头线圈中产生相应自由感应衰减信号,其衰减特征为:
M(t)=M(0)(1-e-t/T1)e-t/T2
式中Mo是最大信号幅值,正比于取样空间的质子数。
上述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
(一)、调剖前模型核磁共振成像:
1、先用60∽80目石英砂装填满岩心模拟模型的一半,再用180∽200目石英砂装填满岩心模拟模型的另一半,测量其孔隙度和渗透率;
2、保持蒸汽发生及注入器16至岩心模拟模型3的管道通畅、氯化锰溶液罐至岩心模拟模型3的管道关闭、调剖剂溶液罐至岩心模拟模型3的管道关闭,即在第二多通阀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关闭的情况下,在200℃的温度条件下打开第二多通阀的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进行蒸汽驱,直到出口见汽为止;
3、保持蒸汽发生及注入器16至岩心模拟模型3的管道关闭、氯化锰溶液罐至岩心模拟模型3的管道通畅、调剖剂溶液罐至岩心模拟模型3的管道关闭,即在第二多通阀的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的情况下,打开第一多通阀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二多通阀的第一阀门,通过双缸驱替泵将氯化锰溶液罐中的氯化锰水溶液驱替后,进行核磁共振成像;
(二)、注调剖剂后模型核磁共振成像:
1、保持蒸汽发生及注入器16至岩心模拟模型3的管道关闭、氯化锰溶液罐至岩心模拟模型3的管道关闭、调剖剂溶液罐至岩心模拟模型3的管道通畅,即在第二多通阀的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的情况下,打开第一多通阀的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第二多通阀的第二阀门,在50℃的温度条件下,通过双缸驱替泵将调剖剂溶液罐中的调剖剂的水溶液注入岩心模拟模型中,放置24小时交联;
2、24小时后,测量水相渗透率,然后进行核磁共振成像;
(三)、蒸汽驱后模型核磁共振成像:
1、保持蒸汽发生及注入器16至岩心模拟模型3的管道通畅、氯化锰溶液罐至岩心模拟模型3的管道关闭、调剖剂溶液罐至岩心模拟模型3的管道关闭,即在第二多通阀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关闭的情况下,打开第二多通阀的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在200℃的温度条件下,连续注汽冲刷岩心模拟模型,当量注汽速度分别为0.3ml/min和0.6ml/min,在冲刷过程中,记录注汽压力;
2、注蒸汽5天后,测量水相渗透率,并进行核磁共振成像。
请参阅图2至图4,图2为本发明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在氯化锰水溶液驱替结束后的核磁共振成像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在封堵后24h时的核磁共振成像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在封堵后7d时的核磁共振成像示意图。从图2至图4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调剖剂在里面的封堵情况,封堵效果明显。
高温调剖剂封堵前后实验数据如下表1:
表1
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的特点或目的之一在于:本发明提出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通过将核磁共振测试系统和岩心驱替系统整合在一个装置中,运用该装置的方法可以完成在线检测,使得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省时间和人员精力。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核磁共振测试系统和岩心驱替系统,
所述核磁共振测试系统包括磁体系统、超导制冷系统、信号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所述岩心驱替系统包括岩心模拟模型,
所述磁体系统探测所述岩心模拟模型中的岩心,所述超导制冷系统连接所述磁体系统,所述信号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磁体系统,所述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连接所述信号控制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岩心驱替系统还包括用于驱替氯化锰溶液罐和调剖剂溶液罐中的液体的双缸驱替泵、用于储存氯化锰水溶液的氯化锰溶液罐、用于储存高温调剖剂的水溶液的调剖剂溶液罐、用于生成高温蒸汽并注入所述岩心模拟模型中的蒸汽发生及注入器、第一多通阀和第二多通阀,
所述双缸驱替泵连接第一多通阀的第一阀门,所述氯化锰溶液罐的一端连接第一多通阀的第二阀门,所述氯化锰溶液罐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多通阀的第一阀门,所述调剖剂溶液罐的一端连接第一多通阀的第三阀门,所述调剖剂溶液罐的一端连接第二多通阀的第二阀门,所述蒸汽发生及注入器连接第二多通阀的第四阀门,所述岩心模拟模型连接第二多通阀的第三阀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多通阀和第二多通阀均为六通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岩心模拟模型的承压能力大于或等于12MPa,所述岩心模拟模型的直径为3.5cm,岩心模拟模型的长度为30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岩心模拟模型置于恒温箱中,所述恒温箱的温度小于或等于3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磁体系统包括磁体和磁体位移调节器,所述磁体位移调节器连接所述磁体,在所述磁体上设置有一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岩心模拟模型相连的一头设有核磁共振扫描探头,通过所述磁体位移调节器调节所述核磁共振扫描探头在所述岩心模拟模型上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超导制冷系统包括用于使磁体获得超导属性的超导发生器、用于提供磁体获得超导属性的温度的制冷与气体回收器、用于屏蔽核磁共振测试系统与外界的磁场的磁场屏蔽器和用于恒定磁场屏蔽器的温度的空调,
所述信号控制系统包括直流电源发生器、信号放大器、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控制器,
所述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处理器和输出显示器,
通过所述超导制冷系统使所述磁体系统内部获得超导环境,所述超导制冷系统使伸缩杆一端的核磁共振扫描探头紧贴的夹持器上,对应所述岩心模拟模型的岩心中的一点。打开所述信号控制器,使所述直流电源发生器产生对岩心当前的环境产生一电信号,所述电信号经过所述信号放大器的放大,经所述信号发生器的转换,由所述信号采集处理器进行信号处理后,以图像的形式显示在所述输出显示器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信号放大器由整流放大器和直流放大器组合构成,所述信号发生器由协波发生器、匀场器、调协器和频率发生器构成。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
(一)、调剖前模型核磁共振成像:先用60∽80目石英砂装填满岩心模拟模型的一半,再用180∽200目石英砂装填满岩心模拟模型的另一半,测量其孔隙度和渗透率;在第二多通阀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关闭的情况下,在200℃的温度条件下打开第二多通阀的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进行蒸汽驱,直到岩心模拟模型的出口见汽为止;在第二多通阀的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的情况下,打开第一多通阀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二多通阀的第一阀门,通过双缸驱替泵将氯化锰溶液罐中的氯化锰水溶液驱替后,进行核磁共振成像;
(二)、注调剖剂后模型核磁共振成像:在第二多通阀的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的情况下,打开第一多通阀的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第二多通阀的第二阀门,在50℃的温度条件下,通过双缸驱替泵将调剖剂溶液罐中的调剖剂的水溶液注入岩心模拟模型中,放置24小时交联;24小时后,测量水相渗透率,然后进行核磁共振成像;
(三)、蒸汽驱后模型核磁共振成像:在第二多通阀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关闭的情况下,打开第二多通阀的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在200℃的温度条件下,连续注汽冲刷岩心模拟模型,当量注汽速度分别为0.3ml/min和0.6ml/min,在冲刷过程中,记录注汽压力;注蒸汽5天后,测量水相渗透率,并进行核磁共振成像。
CN201711405988.XA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81523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05988.XA CN108152317A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05988.XA CN108152317A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2317A true CN108152317A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64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05988.XA Pending CN108152317A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5231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4027A (zh) * 2018-11-01 2019-01-2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泥饼封堵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CN109682850A (zh) * 2018-12-24 2019-04-2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在线渗吸实验用核磁共振测试装置及实验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8218A (zh) * 2008-12-28 2009-06-17 大连理工大学 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
CN102288629A (zh) * 2011-07-01 2011-12-21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岩心夹持器
CN103091346A (zh) * 2013-01-18 2013-05-08 上海大学 一种岩心驱替效果的可视化评价方法
WO2015017190A2 (en) * 2013-08-01 2015-02-05 Conocophillips Company Dynamic in-situ measurement of reservoir wettability
CN106324009A (zh) * 2015-07-06 2017-01-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岩心驱替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8218A (zh) * 2008-12-28 2009-06-17 大连理工大学 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
CN102288629A (zh) * 2011-07-01 2011-12-21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岩心夹持器
CN103091346A (zh) * 2013-01-18 2013-05-08 上海大学 一种岩心驱替效果的可视化评价方法
WO2015017190A2 (en) * 2013-08-01 2015-02-05 Conocophillips Company Dynamic in-situ measurement of reservoir wettability
WO2015017190A3 (en) * 2013-08-01 2015-10-29 Conocophillips Company Dynamic in-situ measurement of reservoir wettability
CN106324009A (zh) * 2015-07-06 2017-01-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岩心驱替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尚根华 等: "NMR技术评价油田高温堵剂调剖效果", 《CT 理论与应用研究》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4027A (zh) * 2018-11-01 2019-01-2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泥饼封堵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CN109682850A (zh) * 2018-12-24 2019-04-2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在线渗吸实验用核磁共振测试装置及实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o et al. Estimation of permeability by integrat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logs with mercury injection capillary pressure (MICP) data in tight gas sands
Wang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sedimentary fault activity and reservoir quality—A case study of the Ek1 formation in the Wang Guantun area, China
CN104081227B (zh) 超分辨率地层流体成像
Hertrich et al. 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y
US991575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to remove a net detected residual magnetization in a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operation
Webb New technique for improved low‐temperature SQUID NMR measurements
CN107894386A (zh) 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对低渗透砂岩油藏孔喉结构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
CN108474249B (zh) 使用方位角相位编码对地下地层和特征进行成像
CN107102367B (zh) 一种直升机预极化场磁共振油气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Legchenko et al. Resolution of MRS applied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hard‐rock aquifers
CN111058834B (zh) 基于瞬变多分量感应测井的各向异性地层倾角确定方法
CN103362500B (zh) 基于纳米磁流体钻井液的随钻缝洞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7561112A (zh) 一种获取岩石渗透率剖面的核磁共振方法
Li et al. Retained water content after nitrogen driving water on flooding saturated high volatile bituminous coal using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N108152317A (zh)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4236621A (zh) 一种基于多技术协同的堤防隐患无损探测方法
CN104948176A (zh) 一种基于渗透增大率识别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方法
CN108266166A (zh) 一种裂缝性油藏波动采油微观射流增渗机制评价实验装置与方法
CN105940185A (zh) 使用核磁共振进行的井下流体监测
Lin et al. A review on the progress of the undergrou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method for groundwater disaster forecasting detection of tunnels and mines
Chen et al. Variations of permeability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porous media with pressure
Zhao et al. Visualisation of water flooding and subsequent supercritical CO2 flooding in fractured porous media with permeability heterogeneity using MRI
Walbrecker et al. Surface-NMR measurements of the 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 T1 in a homogeneous sand aquifer in Skive, Denmark
Manivannan et al. Permeability Logging through Constant Pressure Injection Test: In-Situ Methodology and Laboratory Tests
US8344726B2 (en) Acoustic modified NMR (AMNM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