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42058A - 一种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42058A
CN108142058A CN201711498858.5A CN201711498858A CN108142058A CN 108142058 A CN108142058 A CN 108142058A CN 201711498858 A CN201711498858 A CN 201711498858A CN 108142058 A CN108142058 A CN 108142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fertilizer
nutritive value
administration
composite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988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栋
刘佳音
孙佳丽
栾方
栾一方
孙骊珠
徐春莹
米铁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m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Yuan Ce Biolo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Yuan Ce Biolo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Yuan Ce Biolo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988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420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42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20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7Determining fertilization requireme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试验地点选择;B.试验处理;C.种子发芽;D.田间种植与管理;E.取样与数据处理。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A.试验地点选择:田间试验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力均匀,排灌通畅,适宜水稻种植的地方。本发明方法研究了复合肥、尿素、磷肥和氯化钾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究不同配比肥料施用下稻米营养价值含量,以期解决因化肥滥用造成的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今后水稻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稻米营养价 值的复合肥施用新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50%以上人口 以大米为主食,大米占据人们食物来源60%左右。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居世 界第二位,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稻谷产量的3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已逐渐由单一数量上的满足 向数量和品质兼顾,甚至以品质为主转变,广大消费者对优质稻米的需求 与日俱增,稻米品质的优化将倍受关注。但大多数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高、 口感差,尤其是早稻糙米,严重影响粮食流通和农民的积极性。
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稻米品质的重要指标,尤其是人体 必需氨基酸含量是评价稻米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增施钾肥可 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降低稻米的垩白度,提 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改善稻米的综合品质。
钙是水稻植株的一种常量元素,对植株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以及生 理生化过程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钙含量与稻米的直链淀粉以及淀粉谱 的黏滞特性关系密切。
水稻(Oryza sativa)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耕种面积和产量 均居粮食作物首位。钾素作为植物生长必需的三大矿质营养元素之一,是 植物体内最丰富的阳离子,占植物干重的2%-10%。钾离子在维持阴阳离 子动态平衡、维持渗透压稳定、促进光合作用效率、作为酶的激活剂等植 物各种生理生化过程代谢过程有关键的作用。
施用钾肥能改善水稻生长发育状况,有利稻株正常分蘖,提高结实率, 千粒重和产量。陈敏等研究发现,合理的氮磷钾配施可以提高钾素吸收及
我国土壤全钾含量一般在16.6g·kg-1左右,但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 用的速效钾含量一般不超过全钾的2%。近年来,我国土壤缺钾程度日渐 加剧,缺钾面积逐渐增大,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施用钾肥是缓解土壤钾素亏缺的直接途径,但我国钾肥资源匮乏,钾肥总 量的50%-70%依赖进口,施用成本较高。
充分利用有机钾肥资源是弥补我国钾矿资源不足,补充土壤钾素亏缺 的重要途径。目前,由于我国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如长期使用一种化肥, 会加快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等,给土壤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负面影 响。仅在2007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就已经占了世界的35%左右,并且每 年还在以2.8%的速度增长。而现实生活中,水稻食用量大,种植面积大, 范围广,并且对于氮肥的需求高,可以说氮肥是主要肥料。
为了满足市场对优质稻米的需求,生产上经常大量施用化肥来提高产 量,特别是氮肥的施用。但是,迄今利用不同肥料配比来对水稻栽培的研 究较少,特别是尿素、复合肥、磷肥和氯化钾的不同配比对水稻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 合肥施用新方法。本发明方法研究了复合肥、尿素、磷肥和氯化钾不同配 比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究不同配比肥料施用下稻米营养价值含量, 以期解决因化肥滥用造成的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今后水稻的高产优质生 产提供理论依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 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试验地点选择;
B.试验处理;
C.种子发芽;
D.田间种植与管理;
E.取样与数据处理。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A.试验地点选择:田间试验选择在山东省青 岛市李沧区白泥地试验基地进行,该基地兼具季风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冬 冷夏热,春秋温和,年平均气温12.3℃,日照约2500h,年降雨量约680.5 mm。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A.试验地点选择:田间试验选择在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地力均匀,排灌通畅,适宜水稻种植的地方。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试验处理:常规施肥T1: N-P2O5-K2O=270-90-135kg·hm-2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试验处理:常规施肥减钾T2: N-P2O5-K2O=270-90-130kg·hm-2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试验处理:常规施肥减磷 T3:N-P2O5-K2O=270-85-135kg·hm-2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试验处理:常规施肥减钾增磷T4: N-P2O5-K2O=270-95-130kg·hm-2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试验处理:常规施肥减磷增钾T5: N-P2O5-K2O=270-90-82kg·hm-2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C.种子发芽:在温度为15-26℃进行;种子经 过消毒、浸种、催芽过程,统计好发芽率,去除未发芽种子及有损伤种子, 挑选发芽情况均匀一致的种子准备移栽。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E.取样与数据处理:在水稻生长的分蘖阶段、 拔节阶段、抽穗阶段、成熟阶段分别从每个小区随机取3株水稻植株, 烘干至恒重,测定水稻植株全钾含量。在水稻成熟阶段,统计有效穗、穗 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收集稻米,称重并测定蛋白质与营养元素 含量。
本发明有益效果包括:提供了一种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新 方法。本发明方法研究了复合肥、尿素、磷肥和氯化钾不同配比对水稻产 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究不同配比肥料施用下稻米营养价值含量,以期解决 因化肥滥用造成的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今后水稻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 论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 加清楚、明确,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 限于这些实施例。
其实验操作步骤包括:
A.试验地点选择:田间试验选择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白泥地试验 基地进行,该基地兼具季风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冬冷夏热,春秋温和,年 平均气温12.3℃,日照约2500h,年降雨量约680.5mm。地势平坦,土 壤肥沃,地力均匀,排灌通畅,适宜水稻种植;
B.试验处理:本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
常规施肥T1:N-P2O5-K2O=270-90-135kg·hm-2
常规施肥减钾T2:N-P2O5-K2O=270-90-130kg·hm-2
常规施肥减磷T3:N-P2O5-K2O=270-85-135kg·hm-2
常规施肥减钾增磷T4:N-P2O5-K2O=270-95-130kg·hm-2
常规施肥减磷增钾T5:N-P2O5-K2O=270-90-82kg·hm-2
C.种子发芽:本试验在温度为15-26℃的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材料 种子经过消毒、浸种、催芽等过程,统计好发芽率,去除未发芽种子及有 损伤种子,挑选发芽情况均匀一致的种子准备移栽;
D.田间种植与管理: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小区净面积为100m2。在试验田周围作2m宽的保护行, 小区四周均作为田埂,并用农膜包埂,单独排灌,防止窜水窜肥。灌水浸 泡3-4d。水稻于2017年5月12日播种,6月12日移栽秧苗,10月 末收获。插植规格株、行距为16cm×20em,成熟期取样考种,试验过 程除各处理施肥量按照试验要求外其他管理措施一致,各试验小区的病虫 草害管理与大田相同;
E.取样与数据处理:在水稻生长的分蘖阶段、拔节阶段、抽穗阶段、 成熟阶段分别从每个小区随机取3株水稻植株,烘干至恒重,测定水稻 植株全钾含量。在水稻成熟阶段,统计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构 成因子,收集稻米,称重并测定蛋白质与营养元素含量。
下面是本发明不同处理间试验结果:
表1 增减钾肥、磷肥对不同生育期水稻全钾含量的影响(g·kg-1)
由表1可知,在不同生育阶段,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钾素含量在不 同钾肥水平下均呈现出茎部>叶片>穗部的规律,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钾素 含量随钾肥施用量的减少而呈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增加钾肥的过程中, 钾肥积累不明显。在不同施肥处理中,减少施用钾肥处理的水稻植株钾素 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常规施肥中水稻钾素含量最高。在分蘖阶段,常规 施肥处理(T1)的水稻茎中钾素含量为56.52g·kg-1,分别比钾肥减量处理(T2、T3、T4、T5和)高14.1%、14.3%、15.3%和15.7%,差异性显著(P<0.05)。 但不同钾肥减量处理中的水稻茎和叶部钾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在拔节阶段,水稻茎与叶的钾素含量呈现出T1>T2>T3>T4>T5的规律。
表2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如表2所示,不同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呈T1>T2>T3>T4>T5的规律, 其中以常规施肥处理T1产量最高,为9119.18kg·hm-2。水稻产量随钾肥 减少而逐渐降低,减产幅度在2.3%-16.2%之间。其中T4、T5显著低于处 理T1、T2、T3,T4与T5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从产量构成要素来看,随 着钾肥施用量减少,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随之减少,有 效穗和结实率在不同处理间不显著,每穗总粒数T5显著低于T1,不同处 理间千粒重无明显差异;
表3 结实期不同营养浓度下根系分泌的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 浓度
由表3可知,营养液中的氮磷营养水平对根系分泌氨基酸的影响较大, 在不同氮磷营养水平下,结实期根系分泌的酸性氨基酸含量(天冬氨酸、 谷氨酸、)大于碱性氨基酸(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随着灌浆进程,这两 类氨基酸的含量均逐渐降低。氮磷营养水平对灌浆前中期(抽穗后8d和16 d)根系分泌的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有较大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在低 氮或缺氮胁迫(1/2N,0N)条件下,试验材料根系分泌的酸、碱性氨基酸 含量均显著降低;在低磷或磷胁迫(1/2P,0P)条件下,根系分泌的两种酸 性氨基酸含量有显著的增加,而3种碱性氨基酸含量有所降低。结实后 期(抽穗后24d),不同氮磷营养水平下根系分泌的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 酸含量变化较小,只有在缺氮(0N)条件下,几种氨基酸含量有所降低。说 明缺氮抑制根系氨基酸的分泌,缺磷则明显促进酸性氨基酸的分泌,并且 表现出一定的时期效应。
同时,我们考察不同N、P含量营养液处理对稻米蛋白质含量及氨基 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如表4:
表4 结实期不同营养浓度下稻米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以及产量的变 化
注:同一栏内不同字母所标数值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由表4可以看出,在氮素和磷素胁迫下,籽粒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总 量均显著降低。其中以在缺钾条件下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总量降幅最大,与 常规施肥相比,试验材料分别减少26.0%、38.7%。氨基酸是蛋白质组成 的基本单位,籽粒中氨基酸的相对含量(籽粒中氨基酸含量/籽粒蛋白质含 量),在氮素胁迫下有所增加,而在缺磷条件下显著降低。此外,在缺钾或 缺磷条件下,供试材料的千粒重、结实率以及产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
试验仪器及材料
实验仪器材料主要有:试验水稻品种天隆优619、蒸馏水、自来水、 数粒仪、近红外谷物快速品质分析仪(瑞典福斯特卡托(FossTecator)、衍 生剂、NZJ15/15-F小型碾米机、电子天平、NP-4350型风选机、电子天平、 烘箱、去离子水、Excel 2007软件、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等。
试验基地土壤含量
试验田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28.13g·kg-1,全氮含量1.41g·kg-1, 碱解氮含量91.85mg·kg-1,速效磷含量19.18mg·kg-1,速效钾含量136.3 mg·kg-1,pH 5.12。供试作物水稻的品种为天隆优619。
复合肥配比:
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利用不同量的尿素(N 46%)、复合肥 (15-15-15)、磷肥(P2O5 12%)和氯化钾(K2O 60%)进行配比,其中氮肥的基 肥、分蘖肥和穗肥的施用比例为60%∶30%∶10%,磷肥全部做基肥施用, 钾肥的基肥和穗肥施用比例为80%∶20%。不同处理的施肥方案用复合肥 (15-15-15)、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2O5 12%)和氯化钾(含K2O 60%)进行配比,常规施肥量为复合肥600kg·hm-2,尿素391kg·hm-2, 氯化钾75kg·hm-2
实验具体操作
1.种子发芽:将实验材料种子置于直径10cm、高5cm的一次性塑 料碗内,用升汞消毒,并用清水浸种48h后催芽,统计前4d的发芽率 和终发芽率;再将发芽种子移植于同样大小的碗内(碗内盛等量细沙), 每碗15株,然后置于相同培养条件下,并用等量的清水供幼苗生长。待 幼苗长到三叶一心期时移栽到水泥池中;
2.取样方法与时期:收取成熟时期的试验品种稻谷,脱粒,用事先准 备好的去离子水漂洗,烘箱烘干至恒重。将烘干的谷粒用NZJ15/15-F小 型碾米机(河北德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碾成精米。称重与测试:将稻谷用 天平称重。米的样品中N及15N的含量委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 研究所测定。试验所需所有样品均在成熟期取样。
3.取样及处理:在水稻生长的分蘖阶段、拔节阶段、抽穗阶段、成熟 阶段分别从每个小区随机取3株水稻植株,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 水冲洗干净,茎、叶、穗分别装入样品袋中在105℃下杀青30min,然 后在75℃下烘干至恒重。植株样品粉碎后,用H2SO4-H2O2消煮,火焰 光度计测定植株全钾含量。在水稻成熟阶段,统计有效穗、穗粒数、千粒 重等产量构成因子;每个处理分别于抽穗后的8、16和24d,每材料取3 穴,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洗净后,移栽于装有去离子水的烧杯(1000mL)中并 封杯口,培养后收集溶液测定氨基酸含量;水稻成熟后,收集稻米,经过 清洗、烘干等,进行称重与蛋白质与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并进行数据处 理分析;
4.根系分泌物的收集:分别于抽穗后的10、20和30d,每材料取3 穴,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洗净后,移栽于装有去离子水的烧杯(1000mL)中并 封杯口,每杯放1穴。在光下(光强为700-800μmol m-2s-1,冠层温度 28-30℃)培养4h,收集烧杯中的溶液,过滤后浓缩用于测定其中氨基酸。
5.根系分泌氨基酸的测定: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组分和浓度经衍生后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吸取10μL根系分泌物提取液注入衍 生小中,加入AccQ·Fluor缓冲液70μL,边混合边加入衍生剂(购自 Waters,美国)20μL,置55℃烘箱保温10min,转入微量进样小瓶,于 HPLC(Waters 2695,美国)检测。用2695分离单元、2487紫外监测器及Empower色谱管理系统,反相AccQ·Tag分析柱为3.9mm×150mm, 流动相A为140mmol L-1乙酸钠-17mmol L-1三乙胺(pH 4.95,磷酸调 节),B为乙腈(色谱纯),C为超纯水。流速为1.0mLmin-1,柱温37℃, 紫外检测波长248nm,进样量10μL;
6.籽粒中氨基酸的测定:准确称取试样0.1000g于10mL安碚瓶中, 准确加入6molL-1盐酸5mL,将安碚瓶封口并用胶布包好(防止恒温消 化时安碚瓶破裂),于110℃恒温干燥箱中消化24h。然后取出安碚瓶冷 却至室温,打开安碚瓶,过滤消化液。最后吸取2mL过滤液到试管中, 在冷冻干燥机上进行减压蒸发以去除HCl,残留物用2mL超纯水溶解, 再通过0.45μm孔径的滤膜,即得籽粒氨基酸水解液。取10μL水解液于 衍生小管中,经衍生后用HPLC测定稻米氨基酸含量,方法同根系分泌 物中氨基酸浓度的测定;
7.籽粒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891-1999优质稻谷》,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精米中的含氮量,乘 以换算系数5.95。米质测定前各处理统一用NP-4350型风选机风选,测 定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进行。 其中蛋白质含量以精米为测试样,用近红外谷物快速品质分析仪(瑞典福 斯特卡托(FossTecator)测定,以米粒的干重为基数计算。
8.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软件对数据进行处 理和绘图,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LSD法);
结果与讨论
通过5个处理试验结果,得出合理施用复合肥料的一般原则是:
1)不能把复合肥料当作单一的氮肥、磷肥或钾肥来施用,要尽可能 充分地利用复合肥料中各营养元素配合施用的效果。将复合肥料施在同时 缺乏它所含各种营养元素的土壤上和对它所含营养元素反应敏感的作物 上,通常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益。
2)复合肥料的肥效不决定于它的浓度,在相同条件下施用等养分量 的高浓度或低浓度复合肥料的肥效通常是一样的。农业上施用高浓度复合 肥料的好处主要在于节省用工和运输费用。一般认为,肥效的高低除主要 取决于肥料自身的性质和施用技术,与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等 也密切有关,当然,不同的复合肥料品种,由于养分比例不同,其肥效也 有差异。
3)按复合肥料所含各种养分的形态、含量和相对比例,确定它适宜 施在什么土壤和作物上。目前发展较快和生产较多的复合肥料有磷酸铵和 硝酸磷肥二大系列。磷酸铵适合在各类缺磷土壤上作基肥、种肥和早期追 肥。硝酸磷肥较宜作基肥,并最好适当加入一定量的磷肥来调节其氮磷比 例,施在酸性或中性缺磷的土壤上,对旱作物的效果较好。为有效地使用 复合肥料,看其是否符合特定的土壤和作物的需要,可以将复合肥料按所 含N、P2O5、K2O[m(N)∶m(P2O5)∶m(K2O)]的相对比例进行分类。普 通含N、P2O5、K2O(1∶1∶1)的复合肥,一般适合施于种植经济作物的土 壤上,如养分含量为10-10-10的复合肥料,作为烟草专用肥效果良好。 高氮复合肥料[(1.5-2.5)∶1∶1],适合施在需氮较多的瓜菜作物或磷、钾不甚缺乏的土壤上。低氮复合肥料[1∶(2-2.5)∶(2-2.5)],适合施在供氮 能力高但缺乏磷、钾的土壤上,宜作秋播作物的种肥。高磷复合肥料[1∶ (1.5-2)∶1],适合于缺磷土壤和需磷较多的作物。低磷复合肥料[(1.5-2) ∶1∶(2-4)]适用于磷供应比较充足的土壤和需氮、钾量较多的作物上, 如糖用甜菜。高钾复合肥料[1∶1∶(1.5-2)],适用于极端缺钾的土壤或需要大量施钾的块根作物。
4)复合肥料养分比较固定,盲目施用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 必须注意配合施用其他肥料和农家肥,充分发挥施用复合肥的效益。
结实期低氮或缺氮降低了水稻根系氧化力和根系分泌能力,低磷或缺 磷则促进了根系氨基酸的分泌。根系分泌的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籽粒的外 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及营养品质均有密切的关系。结实期Ka、P营养 水平可以改变根系分泌物的含量和组成,从而影响稻米品质的形成。本研 究复合肥施用方法,对提高稻米蛋白质与营养元素含量具有显著影响,既 能有效的提高了水稻产量与品质,又能节约化肥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与 种植成本。可以确定为一种新的水稻施肥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 制,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任何 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 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本发 明技术方案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试验地点选择;
B.试验处理;
C.种子发芽;
D.田间种植与管理;
E.取样与数据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A.试验地点选择:田间试验选择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白泥地试验基地进行,该基地兼具季风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冬冷夏热,春秋温和,年平均气温12.3℃,日照约2500h,年降雨量约68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A.试验地点选择:田间试验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力均匀,排灌通畅,适宜水稻种植的地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试验处理:常规施肥T1:N-P2O5-K2O=270-90-135kg·h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试验处理:常规施肥减钾T2:N-P2O5-K2O=270-90-130kg·h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试验处理:常规施肥减磷T3:N-P2O5-K2O=270-85-135kg·h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试验处理:常规施肥减钾增磷T4:N-P2O5-K2O=270-95-130kg·h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试验处理:常规施肥减磷增钾T5:N-P2O5-K2O=270-90-82kg·hm-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C.种子发芽:在温度为15-26℃进行;种子经过消毒、浸种、催芽过程,统计好发芽率,去除未发芽种子及有损伤种子,挑选发芽情况均匀一致的种子准备移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E.取样与数据处理:在水稻生长的分蘖阶段、拔节阶段、抽穗阶段、成熟阶段分别从每个小区随机取3株水稻植株,烘干至恒重,测定水稻植株全钾含量。在水稻成熟阶段,统计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收集稻米,称重并测定蛋白质与营养元素含量。
CN201711498858.5A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 Pending CN1081420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98858.5A CN108142058A (zh)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98858.5A CN108142058A (zh)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2058A true CN108142058A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60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98858.5A Pending CN108142058A (zh)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42058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5272A (zh) * 2008-12-15 2009-07-22 重庆市南川区富民科技推广中心 一种水稻节本增效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6577068A (zh) * 2016-11-25 2017-04-26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无公害水稻的高产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5272A (zh) * 2008-12-15 2009-07-22 重庆市南川区富民科技推广中心 一种水稻节本增效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6577068A (zh) * 2016-11-25 2017-04-26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无公害水稻的高产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珣,付立东,齐春华: "氮磷钾不同施入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北方水稻》 *
陈军文: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饲用稻威优198产量及糙米蛋白含量的影响", 《土壤通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u et al. Exploring optimal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in a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rotation system for improving crop yield and reducing water and nitrogen leaching
Jin et al. Straw return and appropriate tillage method improve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
Gu et al. Effects of film mulching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n rhizosphere soil environment, root growth and nutrient uptake of winter oilseed rape in northwest China
Salmerón et al. Effect of winter cover crop species and planting methods on maize yield and N availability under irrigated Mediterranean conditions
Gu et al. Lysimeter study of nitrogen losses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Northern Chinese wheat
Can et al. Effect of side deep placement of nitrogen o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single season late japonica rice
Sun et al. Zeolite amendment enhances rice production, 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in wetting and drying irrigation paddy field
Cupina et al. Effect of Winter Cover Crops on the Dynamics of Soil Mineral Nitrogen and Yield and Quality of Sudan Grass ['Sorghum bicolor'(L.) Moench]
CN109673439B (zh) 一种水肥耦合对水稻产量及生长性状的调控方法
Kubar et al. Agronomical traits associated with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winter wheat as affected by nitrogen managements
Yan et al. Rice yield, water productivity,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responses to nitrogen management strategies under supplementary irrigation for rain-fed rice cultivation
Zhang et al. Improving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grain production of winter wheat and summer maiz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A review
Li et al. Limited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in sand-layered soil increases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benefits under film mulched ridge-furrow irrigation in arid areas
CN109804765A (zh) 一种澳洲坚果生物菌肥的施肥方法
Qiang et al. Combined effects of urea type and placement depth on grain yield, water productivity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rain-fed spring maize in northern China
Feng et al. Slow-release nitrogen fertiliser suitable for one-time fertilisation of spring maize in Northeast China.
Yin et al.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nutrients, and crop yield with two-year tillage rotations under a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double cropping system
YU et al. Stem perimeter, height and biomass of maize (Zea mays L.) grown under different N fertilization regimes in Beijing, China
CN110495293A (zh) 一种黄淮海小麦-玉米轮作区的施肥方法
CN108142058A (zh) 一种提高稻米营养价值的复合肥施用方法
CN114287300A (zh) 一种提高大田作物生育前中期生长活力的方法
CN113016517A (zh) 一种氮肥减施条件下不结球白菜的种植方法
CN108191488A (zh) 一种提高稻米营养的营养液及其筛选方法
CN106385913A (zh) 一种作物磷肥的施用方法
CN111183895A (zh) 利用小麦旗叶硅含量筛选节水抗旱与节水广适品种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041 building 16, Jinshui Road, Licang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China 16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YUANC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41 building 16, Jinshui Road, Licang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China 16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YUANCE BIO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02

Address after: 250000 room 2, 202 District, 2 building, 3099 bridge section, 309 bridge, Tianqiao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YUANM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41 building 16, Jinshui Road, Licang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China 16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YUANCE GROUP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