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41890B - 用户装置、以及随机接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装置、以及随机接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41890B
CN108141890B CN201780003687.6A CN201780003687A CN108141890B CN 108141890 B CN108141890 B CN 108141890B CN 201780003687 A CN201780003687 A CN 201780003687A CN 108141890 B CN108141890 B CN 1081418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message
access signal
size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36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41890A (zh
Inventor
高桥秀明
内野彻
W.A.哈普萨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7/00808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7150601A1/ja
Publication of CN108141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1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41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18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户装置,所述用户装置在具有基站和所述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用户装置具有:选择部,对通过规定的逻信道被发送的消息的尺寸和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个随机接入信号组中选择随机接入信号组,并从该随机接入信号组中选择随机接入信号;以及发送部,将由所述选择部选择的随机接入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发送部利用通过对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来自所述基站的应答而被分配的资源,将所述消息通过所述规定的逻辑信道而发送。

Description

用户装置、以及随机接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装置(以下,称为UE)与基站(以下,称为eNB)之间被执行的随机接入过程。
背景技术
在LTE等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UE建立与eNB的连接的情况下,或者在进行重连接(重同步)的情况下等,执行随机接入(以下,有时简记为RA)过程。在RA过程中,有竞争型RA过程和非竞争型RA过程。竞争型RA过程可使用于所有的目的,非竞争型RA过程可使用于切换等特定的目的。在此,以竞争型RA过程作为对象。
在RA过程中,UE向eNB发送RA前导码(RA preamble),eNB向UE返回RA应答(RAresponse)。然后,UE利用通过在RA应答中的UL许可(UL grant)而被分配的上行资源而将控制消息发送给eNB。该控制消息被称为消息3(Message 3)(非专利文献1)。
在消息3中,在连接时通过作为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的CCCH(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而发送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RRCConnectionRequest message),在重连接时通过作为逻辑信道的CCCH而发送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消息(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message)。
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消息在标准规格上也可以统称为CCCH服务数据单元(SDU)(CCCH Service Data Unit)。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消息的尺寸均为48比特,对其附加MAC报头的8比特,作为MAC PDU而成为56比特。即,56比特的数据成为能够通过物理层(PHY)发送的一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其尺寸(56比特)成为传输块尺寸(TBS)。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 V12.8.0(2015-12)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321 V12.8.0(2015-12)
非专利文献3:3GPP TR 23.720 V1.2.0(2015-11)
非专利文献4:3GPP R2-161745
非专利文献5:3GPP TS 36.331 V12.8.0(2015-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消息3的TBS,还能够分配大于56比特的值。在该情况下,例如填充缓冲器状态报告(Padding BSR、Padding Buffer Status Report)等被附加于数据中。在LTE中,规定了对RA前导码进行分组,UE利用从组中选择的RA前导码而进行RA过程(非专利文献2)。eNB根据被发送的RA前导码所属的组,对消息3的尺寸是否变大进行判断,并能够通过RA应答对UE通知相应的TBS。
具体而言,如在非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设置前导码组A/B。此外,当存在前导码组B,且消息3的尺寸比通过系统信息而被设定的消息尺寸(message size)(messageSizeGroupA in RACH-ConfigCommon)大,且路径损耗为规定的值以下的情况下,从前导码组B中选择RA前导码。否则,从前导码组A中选择RA前导码。
然而,正在研究以下的规定:在UE处于空闲状态时在eNB/UE中预先保存有UE上下文,在向连接状态转移时,通过利用所保存的UE上下文,从而削减用于连接的信令量。例如,在非专利文献3中作为解决方案18而记载了该例。
在本规定中,为了利用所保存的UE上下文而重新开始RRC连接(RRC connection),UE通过消息3来发送重新开始请求消息。由于在该消息中追加了为了重新开始连接而利用的ID或认证信息,因此消息尺寸有可能超过现有的CCCH SDU的TBS的56比特(例如,非专利文献4)。
从而,存在对消息尺寸不同的多个CCCH SDU进行规定的可能性。在规定消息尺寸不同的多个CCCH SDU的情况下,UE根据过程,将不同尺寸的CCCH SDU发送给eNB。作为例子,设想UE通过56比特的TBS而发送通常的RRC连接请求,通过64比特的TBS而发送RRC连接恢复(RRC connection resume)。
以往,CCCH SDU的消息尺寸有一个(TBS:56比特),但若规定消息尺寸不同的CCCHSDU,则在通过RA应答分配消息3的UL许可之前,eNB需要考虑CCCH SDU的尺寸而决定通过UL许可来分配的TBS。但是,在以往的规定中,由于eNB无法在发送RA应答前获知CCCH SDU的消息尺寸,因此不能考虑CCCH SDU的尺寸而决定通过UL许可来分配的TBS。因此,有可能发生例如如下情况:即使UE要发送重新开始请求消息,也由于TBS不足而不能发送。
另外,上述的课题是在发送重新开始请求消息以外的控制消息的情况下也可能产生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这一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以下的技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避免用户装置由于从基站分配的上行资源不足而不能发送控制消息的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所述用户装置在具有基站与所述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装置具有:选择部,对通过规定的逻辑信道而被发送的消息的尺寸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个随机接入信号组中选择随机接入信号组,并从该随机接入信号组选择随机接入信号;以及发送部,将被所述选择部选择的随机接入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发送部利用通过对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来自所述基站的应答来分配的资源,通过所述规定的逻辑信道而发送所述消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所述用户装置在具有基站以及所述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装置具有:接收部,从所述基站接收通过规定的逻辑信道而发送的消息的尺寸与随机接入信号的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信息;选择部,从所述对应关系的信息选择与通过所述规定的逻辑信道而被发送的消息的尺寸对应的资源;以及发送部,利用被选择的所述资源,将随机接入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随机接入过程中,能够避免用户装置由于从基站分配的上行资源的不足而不能发送上行控制消息的情况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图。
图3是表示上下文保持方式例1的处理时序的图。
图4是表示上下文保持方式例1的处理时序的图。
图5是表示上下文保持方式例2的处理时序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规范变更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规范变更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规范变更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规范变更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规范变更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规范变更例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2的变形例中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2的变形例中的规范变更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2的变形例中的规范变更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2的变形例中的规范变更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2的变形例中的规范变更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规范变更例的图。
图21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规范变更例的图。
图22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规范变更例的图。
图23是表示实施例4中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24是UE的结构图。
图25是UE的HW结构图。
图26是eNB的结构图。
图27是eNB的HW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仅是一例,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应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以LTE的系统作为对象,但本发明能够不限于LTE而应用。此外,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只要没有特别限定,“LTE”的术语并不限于3GPP的特定的Rel(版本)。此外,“LTE”设包含“5G”。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中,“以下”和“小于”实质上相同,可以利用其中任一个。
(系统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包括eNB10、eNB20、MME30、服务网关(S-GW:Serving Gateway)40、UE50。
UE50是移动电话机等用户装置。eNB10、20分别是基站。MME30是收容eNB,并进行位置注册、寻呼、切换等移动性控制、承载建立/删除等的节点装置。S-GW40是进行用户数据(U-面(U-Plane)数据)的中继的节点装置。另外,将由MME30和S-GW40组成的系统称为通信控制装置。此外,也可以设由一个装置构成MME30与S-GW40,并将其称为通信控制装置。
如图1所示,MME30与eNB10、20之间由S1-MME接口连接,S-GW40与eNB10、20之间由S1-U接口连接。虚线的连接线表示控制信号接口,实线的连接线表示用户数据转发的接口。
本发明的技术能够不仅限于对所述的UE上下文保持方式中的连接重新开始时的随机接入应用,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应用例之一,利用UE上下文保持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UE上下文保持方式的例,说明在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方式即用于定义被称为RRC-暂停(RRC-Suspended)(以及ECM-暂停(Suspended))的新的RRC的状态的方式(上下文保持方式1)、以及不定义新的RRC的状态而进行UE上下文的再利用的方式(上下文保持方式2)。它们的时序例将在后面叙述。
(关于随机接入过程)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用户装置(称为UE)与基站eNB(称为eNB)之间的随机接入过程作为对象,因此首先说明随机接入过程的基本处理。
随机接入(以下,记为RA)在UE发信时等,在与eNB建立连接的情况下进行,其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上行同步。如已说明,RA过程中有竞争型RA过程以及非竞争型RA过程。竞争型RA过程可用于所有的目的,非竞争型RA过程可用于切换等特定的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竞争型RA过程作为对象。
参照图2来说明竞争型RA过程。UE从规定数目的RA前导码(序列)中使用一个序列,从而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来发送RA前导码(被选择的序列)(步骤S1)。如果在相同时刻使用相同序列而进行随机接入的其他UE不存在,则不发生冲突。
在步骤S2中,eNB利用DL-SCH(下行共享信道),将包含用于调整UE的发送定时的TA(定时提前量(timing advance))命令、检测到的RA前导码的索引、上行资源分配信息(UL许可(UL grant))等的RA应答(response)发送给UE。
接收到RA应答的UE调整上行的定时,利用被分配的资源通过CCCH而将RRC连接请求(RRC Connection request)等控制消息发送给eNB(步骤S3)。
针对发送了RA前导码的UE未接收到RA应答的情况(尝试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UE在每次失败时将发送功率提高规定的阶段大小而发送PRACH。这样的操作被称为功率渐升(Power Ramping)。
在步骤S4中,eNB发送竞争解决(contention resolution)(竞争解决消息(contention resolution message))。接收了竞争解决的UE通过确认包含有自己的ID(例如,TC-RNTI、在步骤S3中用于扰频的信息),从而完成随机接入处理,之后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针对上下文保持方式的时序例)
接着,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系统的操作例,说明所述的上下文保持方式有关的操作。以下,说明上下文保持方式1与上下文保持方式2。
<上下文保持方式1>
首先,说明上下文保持方式1。在上下文保持方式1中,除了现有的RRC-Idle(RRC空闲状态)和RRC-Connected(RRC连接状态)之外,还被追加称为RRC-Suspended(称为RRC保留状态)的状态。在RRC保留状态下,UE与eNB分别保持在成为RRC保留状态之前的RRC连接状态下在连接中所使用的UE上下文。然后,在从RRC保留状态向RRC连接状态转移时,使用该所保持的UE上下文而进行RRC连接建立。
首先,作为上下文保持方式1中的通信系统整体的时序例,参照图3而说明UE50从RRC空闲状态向RRC保留状态(以及ECM保留状态)转移的情况下的处理时序。
在步骤S11中,eNB10决定保留RRC连接。在步骤S12中,eNB10将用于表示保留了UE50的RRC连接的消息发送给MME30。MME30与eNB10保持UE上下文。
通过步骤S13、S14中的消息,在步骤S15中,MME30返还对于步骤S12的确认(Ack)。在步骤S16中,MME30进入ECM-SUSPENDED的状态。
在步骤S17中,eNB10对UE50发送RRC连接暂停(RRC connection suspend)消息,使UE50处于RRC保留状态(步骤S18)。在RRC连接暂停消息中包含恢复ID(重新开始ID)。恢复ID是在接下来重新开始RRC连接的情况下被使用的识别符。在RRC保留状态下,UE50与eNB10分别储存UE上下文。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UE50与eNB10各自中保持的UE上下文例如是RRC设定(RRC configuration),承载设定(bearer configuration:包括RoHC状态信息(RoHC stateinformation)等)、AS安全上下文(接入层安全上下文(Access Stratum SecurityContext))、以及L2/L1参数(MAC、PHY的设定等)等。
UE50与eNB10分别作为UE上下文而保持上述那样的信息,从而在从RRC保留状态向RRC连接状态转移时,能够不进行RRC连接设置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RRC安全模式命令(RRC Security Mode Command)、RRC安全模式完成(RRC Security ModeComplete)、RRC连接重设定(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RRC连接重设定完成(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等消息的发送接收而进行RRC连接建立。
接着,参照图4说明UE50从RRC保留状态向RRC连接状态转移的情况下的时序例。图4示出了处于RRC保留状态(步骤S51)的UE50受到呼入(步骤S52~S55)的情形,但这是一例,在处于RRC保留状态的UE50进行发信的情况下,针对UE上下文的再利用也进行同样的处理。
在从eNB10接收了寻呼的UE中,在步骤S56中,从EMM层启动RRC重新开始过程(恢复过程(resume procedure))。在步骤S57中随机接入前导码从UE50被发送到eNB10,在步骤S58中,随机接入应答从eNB10被返还给UE50。
在步骤S59中,作为消息3,UE50将RRC连接恢复请求(RRC Connection ResumeRequest)消息发送给eNB10。
在该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包含用于表示UE50保持UE上下文的情况的信息即恢复Id(Resume Id)(重新开始ID)、认证信息等。接收了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的eNB10取得与在该消息中包含的恢复Id进行关联而被储存的UE50的UE上下文,并基于UE上下文的信息而进行承载的重新开始等。在步骤S60中,eNB10对UE50发送包含恢复Id的RRC连接恢复完成(RRC Connection Resume Complete)消息。
在步骤S61中,UE50与eNB10重新开始所储存的安全上下文。然后,在步骤S62~S65中,进行对于MME30的UE50的状态变更的通知等。
<上下文保持方式2>
接着,说明上下文保持方式2。如所述那样,上下文保持方式2是如下的方式:不定义如RRC暂停(RRC-Suspended)那样的新的状态,而是在RRC空闲状态下由UE与eNB保持UE上下文,在向RRC连接状态转移时,通过重利用所保持的UE上下文,能够减少信令数量。
作为上下文保持方式2中的通信系统整体的时序例,说明以下的方式:在存在对于RRC空闲状态的UE50的呼入的情况下,由MME30进行寻呼。更具体来说,参照图5说明如下情况下的处理时序:UE50连接到eNB10而成为RRC连接状态,在eNB10下属的小区中成为RRC空闲状态,在同一小区中,此后受到呼入。
作为图5的处理的前提,设为如下的状态:UE50在eNB10的小区中处于RRC连接状态,且建立了与UE50相关的S1-C/U的连接。在图5中,S1-C连接包括eNB10与MME30之间的连接以及MME30与S-GW40之间的连接,S1-U连接包括eNB10与S-GW40之间的连接。在建立了连接的情况下,不执行用于连接建立信号等的连接设置的过程,能够在与相应的节点装置之间发送接收与UE50有关的信号(数据)。
在进入图5的过程的说明前,预先说明UE50最初与eNB10连接时的过程的一例的概要。另外,与该最初的连接有关的过程还能够应用于上下文保持方式1。在UE50的随机接入时,eNB10将RRC连接设置(RRC Connection Setup)发送给UE50,将UE50设为RRC连接状态,从UE50接收RRC连接设置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此后,eNB10从MME30接收初始上下文设置请求(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对UE50发送RRC安全模式命令(RRC Security Mode Command),并从UE50接收RRC安全模式完成(RRC Security ModeComplete),此外,对UE50发送RRC连接重设定(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从UE50接收RRC连接重设定完成(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对MME30发送初始上下文设置应答(Initial Context Setup Response)。经过这样的过程,进行UE50与eNB10中的UE上下文的建立、保持等。
如图5所示,在RRC连接状态下,eNB10对MME30发送连接维持指令信号(步骤S71)。此外,MME30将连接维持指令信号发送给S-GW40(步骤S72)。
连接维持指令信号是用于指示如下情况的信号:既维持与该UE50有关的S1-C/U连接,又在向UE50的呼入时将下行数据保留在S-GW40,从而从MME30进行寻呼。
接收了连接维持指令信号的S-GW40将用于表示确认了指令的确认应答发送给MME30(步骤S73),MME 30将确认应答发送给eNB10(步骤S74)。
与UE50有关的从eNB10向MME30的连接维持指令信号的发送可以例如以在eNB10中发生了使UE50向RRC空闲状态转移的事态为触发而进行,也可以设为在UE50最初在eNB10的下属成为RRC连接状态且与该UE50有关的S1-C/U连接刚被建立后进行。
上述的向RRC连接状态转移的事态例如是检测到由于规定的定时器(例如:UE非激活定时器(Inactivity Timer))期满而一定时间没有发生与UE50的通信(上下行的用户数据通信)的情况,但不应限于此。
图5是假设了以检测到一定时间没有发生与UE50的通信(上下行的用户数据通信)的情况作为触发的情况,在步骤S71~S74后,将RRC连接释放(RRC Connection Release)发生给UE50,使UE50向RRC空闲状态转移(步骤S75)。假设在UE50向RRC空闲状态转移的情况下,也在UE50与eNB10各自中保持在RRC连接时所建立的UE上下文。
此后,发生面向UE50的下行数据,该下行数据到达S-GW40(步骤S76)。在此,S1-U连接已建立,但基于在步骤S72中接收到的连接维持指令信号,S-GW40将该下行数据不转发到eNB10而保留在缓冲器中。
S-GW40将下行数据呼入通知发送给MME30(步骤S77),MME30将面向UE50的S1-AP寻呼的信号发送给eNB10(步骤S78)。该寻呼本身与现有的寻呼同样,被发送到UE50的业务区域的各eNB,但在图5中示出了向eNB10的发送。
接收了S1-AP寻呼的信号的eNB10向下属的UE50发送RRC寻呼的信号(步骤S79)。
接收了RRC寻呼信号的UE50执行RRC连接建立过程,建立RRC连接(步骤S80)。此后,eNB10将用于表示RRC连接的建立已完成的情况的信号即RRC连接建立完成发送给MME30(步骤S81)。
MME30将RRC连接建立完成的信号发送给S-GW40(步骤S82)。由此,S-GW40判断为UE50与eNB10间的RRC连接已建立,利用已被建立的与UE50有关的S1-U连接而开始所保留的下行数据向eNB10的转发(步骤S83)。该下行数据从eNB10到达UE50(步骤S84)。这样,开始下行数据向UE50的传送。
在图5的步骤S80的RRC连接建立过程中,在UE50与eNB 10各自中预先保持了的UE上下文被利用,因此不进行以往所需要的RRC安全模式命令、RRC安全模式完成、RRC连接重设定、RRC连接重设定完成等消息的发送接收就能够进行RRC连接建立。
以下,作为解决所述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的课题的方式,说明实施例1~4。即,作为避免即使UE想要发送消息3(Message 3)也因为TBS不足而不能发送的情况的方式的例子,说明实施例1~4。以下的各实施例中的整体的随机接入过程是图2所示那样的过程。此外,以下,将用户装置称为UE,将基站称为eNB。
(实施例1)
首先,说明实施例1。在实施例1中,UE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在从RA前导码组A/B中选择RA前导码组时,即使在脱离选择现有的RA前导码组B的条件的情况下,当CCCH SDU的尺寸(加上了MAC报头的尺寸)大于messageSizeGroupA时,选择RA前导码组B,从RA前导码组B中选择RA前导码而发送。
上述的过程在RA前导码组B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即,UE从eNB接收SIB2消息(或RRC专用消息),在该消息中的RACH-ConfigCommon中,若sizeOfRA-PreamblesGroupA(组A的前导码数目)不等于numberOfRA-Preambles(所有前导码数目),则UE判定为RA前导码组B存在。messageSizeGroupA是RACH-ConfigCommon中的参数,是在RA前导码组A/B的选择判定中成为与消息尺寸(消息3的尺寸)的比较对象的阈值。
图6表示实施例1的与UE的操作对应的规格书(3GPP TS 36.321)的记载例(摘录)。在图6中,对与非专利文献2相比的变更处划了下划线。
如图6中记载那样,在选择RA前导码组A/B的任一个的判定条件中,在判定RA前导码组B的条件中,将CCCH SDU尺寸大于messageSizeGroupA的情况下这样的条件通过OR添加。
即,基于该规格书的实施例1的UE在进行图2所示的步骤S1前,首先判定是否存在RA前导码组B,在存在的情况下,进行以下的处理。
首先,UE判定是否是想要作为消息3来发送的消息(UL数据+MAC报头,根据需要+MAC CE)的尺寸大于MessageSizeGroupA且路径损耗为规定的值以下,若判定结果为是,则选择RA前导码组B。
此外,UE判定CCCH SDU尺寸(作为MAC PDU的尺寸)是否大于messageSizeGroupA,若判定结果为是,则选择RA前导码组B。另外,即使在没有显式地记载本实施方式(实施例1~4)中的CCCH SDU尺寸是加上了MAC报头的尺寸的情况下,也意味着加上了MAC报头的尺寸。只是,也可以将其替代而利用不包含MAC报头的CCCH SDU的尺寸。
若上述的任一个判定结果都是否,则UE选择RA前导码组A。
然后,UE从所选择的组中的RA前导码中随机地选择一个RA前导码而发送给eNB(图2的步骤S1)。
在eNB中,例如,若判别接收了RA前导码组B的RA前导码的情况,则与接收RA前导码组A的RA前导码的情况相比分配更大的TBS作为UL资源,从而向UE发送包含UL许可(ULgrant)的RA应答(图2的步骤S2)。由此,能够将比56比特大的消息3发送给eNB。
图7表示与实施例1的UE的操作对应的规格书(3GPP TS 36.321)的记载(摘录)的其他例。图7所示的例是明确地记载了与messageSizeGroupA进行比较的尺寸是“CCCH SDU尺寸+MAC报头”的尺寸的例子。即,执行该规格书的操作的UE判定是否为“针对CCCH逻辑信道开始随机接入过程,且‘CCCH SDU尺寸+MAC报头’大于messageSizeGroupA”,若判定结果为是,则选择RA前导码组B。该部分以外与图6相同。另外,“对CCCH逻辑信道开始随机接入过程”相当于例如为了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消息、RRC连接恢复消息(RRC connection resume message)等的发送而开始(启动(initiated))随机接入过程。
另外,在实施例1中,从eNB对UE通知的messageSizeGroupA的值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值,但例如是56比特。
实施例1特别适于除了现行的56比特的TBS之外,还规定仅1个追加CCCH SDU尺寸的情况。只是,在规定2个以上的追加的CCCH SDU尺寸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实施例1的技术。
(实施例2)
接着,说明实施例2。在实施例2中,假设为新追加的CCCH SDU尺寸重新设置RA前导码组。例如,在仅追加一个CCCH SDU尺寸的情况下,新追加组C。也就是说,在该情况下,UE能够随机选择的多个前导码(例如,64个、通过RACH-ConfigCommon的numberOfRA-Preambles通知的值)被分为三个组(组C、组B、组C)。
参照图8的流程图说明实施例2中的UE的RA前导码选择的操作例(图2的步骤S1刚刚之前的操作)。作为该流程的前提,设UE接收SIB2消息(或RRC专用消息),并通过该消息中的RACH-configCommon,取得并保持阈值等各参数。此外,设UE通过参数,掌握到存在组C与组B的情况。此外,以下的“组C的消息尺寸”是从eNB对UE通知的参数之一。
UE例如在想要将所述的用于连接重新开始的消息作为消息3而发送给eNB的情况下,开始随机接入过程。
在步骤S101中,例如,UE掌握到RA前导码没有从eNB显式地(explicitly)信令通知,从而开始在MAC层中的RA前导码选择处理。
在步骤S102中,UE判定想要发送的消息尺寸(CCCH SDU+MAC报头)是否等于组C的消息尺寸。若判定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S104,选择组C,并从组C中选择RA前导码。
当步骤S102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3。在步骤S103中,UE判定是否为潜在消息尺寸(Potential message size)(UL数据+MAC报头,根据需要+MAC CE)大于组C的消息尺寸且路径损耗为规定的值以下,若判定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S105,选择组B,从组B中选择RA前导码。另外,潜在消息尺寸是预定作为消息3而发送的消息的尺寸。
在步骤S103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6,选择组A,从组A中选择RA前导码。
例如,在设为新的CCCH SDU+MAC报头为64比特的情况下,eNB在从UE接收了组C的RA前导码的情况下,将64比特的TBS分配给UE。此外,在该情况下,eNB在从UE接收了组B的RA前导码的情况下,将大于64比特的TBS(例如,80比特)分配给UE。此外,在从UE接收了组A的RA前导码的情况下,将小于64比特的TBS(例如,56比特)分配给UE。
图9表示与实施例2的UE的操作对应的规格书(3GPP TS 36.321、5.1.1)的记载例(摘录)。在图9中,对与非专利文献2相比的变更处划了下划线。
如图9所示,规定了在RA前导码组A、RA前导码组B、以及RA前导码组C中包含的前导码根据numberOfRA-Preambles、sizeOfRA-PreamblesGroupA、以及sizeOfRA-PreamblesGroupC的参数而计算。此外,当存在RA前导码组C的情况下,规定了RA前导码组C的前导码是从sizeOfRA-PreamblesGroupA至numberOfRA-PreamblesC-1,RA前导码组B的前导码是从sizeOfRA-PreamblesGroupC至numberOfRA-Preambles-1。
图10表示与实施例2的UE的操作对应的规格书(3GPP TS 36.321、5.1.2)的记载例(摘录)。在图10中,对与非专利文献2相比的变更处划了下划线。
图10所示的记载例对应于图8所示的流程图的内容。另外,如图10所示,在不存在组C的情况下,与以往同样,在潜在消息尺寸为组A的消息尺寸以上且路径损耗为规定的值以下时选择组B。
图11、图12表示与实施例2的UE的操作对应的规格书(3GPP TS 36.331)的记载例(摘录)。在图11、图12中,对与非专利文献5相比的变更处划了下划线。
如图11所示,在RACH-configCommon信息元素中,追加sizeOfRA-PreamblesGroupC、messageSizeGroupC、messagePowerOffsetGroupB等参数。messageSizeGroupC是在判定中被使用的阈值(组C的消息尺寸)。如图12所示,sizeOfRA-PreamblesGroupC是组C的尺寸(前导码数目)。
另外,在实施例2中,以新追加一个组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即使是在新追加两个以上的组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同样的处理。在该情况下,在图8的流程中,对每个追加组进行消息尺寸(CCCH SDU+MAC报头)与参数(组C的消息尺寸等)是否相等的判定。
(实施例2的变形例)
接着,说明实施例2的变形例。在实施例2的变形例中,设设置四个RA前导码组,以使分为如图13所示的五个模式。另外,在该例中,将RA前导码组A的消息尺寸设为56比特,将RA前导码组C的消息尺寸设为80比特,但这是一例。这些值可通过RACH-ConfigCommon作为参数而从eNB通知给UE。在本例中,UE能够随机选择的多个前导码被分为四个组(组D、组C、组B、组A)。
参照图14的流程图说明实施例2的变形例中的UE的RA前导码选择的操作例(图2的步骤S1刚刚之前的操作)。作为该流程图的前提,设UE接收SIB2消息(或RRC专用消息),通过该消息中的RACH-ConfigCommon,取得并保持阈值等各参数。此外,设UE通过参数,掌握存在组C与组B的情况。
UE例如在想要对eNB发送用于所述连接重新开始的消息作为消息3的情况下,开始随机接入过程。
在步骤S201中,例如,UE掌握到RA前导码没有从eNB显式地被信令通知的情况,从而开始在MAC层中的RA前导码选择处理。
在步骤S202中,UE判定是否是潜在消息尺寸(UL数据+MAC报头,根据需要+MAC CE)大于组C的消息尺寸且路径损耗为规定的值以下。若判定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S204,选择组B,从组B中选择RA前导码。
当步骤S202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3。在步骤S203中,UE判定想要发送的消息3的消息尺寸(CCCH SDU+MAC报头)是否等于组C的消息尺寸(例如:80比特)。若判定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S205,选择组C,并从组C中选择RA前导码。
当在步骤S203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6。在步骤S206中,UE判定是否是“潜在消息尺寸(UL数据+MAC报头,根据需要+MAC CE)小于组C的消息尺寸,且潜在消息尺寸(UL数据+MAC报头,根据需要+MAC CE)大于组A的消息尺寸(例如:56比特),且路径损耗为规定的值以下”。若判定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S207,选择组D,并在组D中选择RA前导码。若判定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S208,选择组A,并从组A中选择RA前导码。
例如,在设为新的CCCH SDU+MAC报头为80比特,且现有的(组A)的消息尺寸为56比特的情况下,eNB在从UE接收了组C的前导码时,考虑将80比特的TBS分配给UE。此外,eNB在从UE接收了组B的RA前导码的情况下,将大于80比特的TBS分配给UE。此外,在从UE接收了组A的RA前导码的情况下,将56比特的TBS分配给UE。此外,在从UE接收了组D的RA前导码的情况下,将大于56比特且小于80比特的TBS(例如,64比特)分配给UE。
图15表示与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UE的操作对应的规格书(3GPP TS 36.321,5.1.1)的记载例(摘录)。在图15中,对与非专利文献2相比的变更处划了下划线。
如图15所示,在RA前导码组A、RA前导码组B、RA前导码组C、以及RA前导码组D中包含的前导码被规定为根据numberOfRA-Preambles、sizeOfRA-PreamblesGroupA、以及sizeOfRA-PreamblesGroupC的参数而被计算。此外,在存在RA前导码组C、RA前导码组D的情况下,规定为RA前导码组C的前导码是从sizeOfRA-PreamblesGroupA至numberOfRA-PreamblesC-1为止,RA前导码组D的前导码是从sizeOfRA-PreamblesGroupC至numberOfRA-PreamblesD-1为止,RA前导码组B的前导码是从sizeOfRA-PreamblesGroupD至numberOfRA-Preambles-1为止。
图16表示与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UE的操作对应的规格书(3GPP TS36.321,5.1.2)的记载例(摘录)。在图16中,对与非专利文献2相比的变更处划了下划线。
图16所示的记载例对应于图14所示的流程图的内容。另外,如图16所示,当不存在组C的情况下,与以往同样,潜在消息尺寸是组A的消息尺寸以上且路径损耗为规定的值以下时选择组B。
图17、图18表示与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UE的操作对应的规格书(3GPP TS 36.331)的记载例(摘录)。在图17、图18中,对与非专利文献5相比的变更处划了下划线。
如图17所示,在RACH-ConfigCommon信息元素中,被追加了sizeOfRA-PreamblesGroupC、messageSizeGroupC、messagePowerOffsetGroupB、sizeOfRA-PreamblesGroupD等参数。messageSizeGroupC是在判定中被使用的阈值(组C的消息尺寸)。如图18所示,sizeOfRA-PreamblesGroupC是组C的尺寸(前导码数目)。
另外,在实施例2的变形例中,以被新追加两个组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即使在被新追加三个以上的组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同样的处理。
(实施例3)
接着,说明实施例3。在实施例3中,对每个CCCH SDU尺寸准备不同的64个RA前导码资源(RA preamble resource)(PRACH资源(PRACH resource))。64个是例子。UE能够基于来自eNB的系统信息或RRC专用信令而决定该个数。以下,设为是64个而进行说明。另外,CCCHSDU尺寸与RA前导码资源不需要1对1对应,例如,也可以是1对N(N为2以上的整数)的对应。
UE根据Zadoff-chu序列而生成RA前导码序列。UE能够将该RA前导码序列看做上述的RA前导码资源。在该情况下,不同的64个的RA前导码序列分别对应于CCCH SDU的尺寸。例如,UE在发送72比特的CCCH SDU的消息的情况下,发送与80比特对应的RA前导码序列1,在发送56比特的CCCH SDU的消息的情况下,发送与56比特对应的RA前导码序列2。
此外,例如可以设为RA前导码序列不依赖于CCCH SDU尺寸而设为相同,从而将发送RA前导码序列的频率/时间资源与CCCH SDU尺寸进行关联。在该情况下,该频率/时间资源相当于上述的RA前导码资源。在该情况下,例如,UE在发送80比特的CCCH SDU的消息的情况下,通过与80比特对应的频率/时间资源1而发送RA前导码,在发送56比特的CCCH SDU的消息的情况下,通过与56比特对应的频率/时间资源2发送RA前导码。
就CCCH SDU尺寸与RA前导码资源的对应关系的信息而言,从eNB对UE通过系统信息或RRC专用信令而通知。UE保持该对应关系的信息,基于该对应关系与想要发送的信息3的CCCH SDU尺寸,决定RA前导码资源。
eNB保持着CCCH SDU尺寸与RA前导码资源的对应关系,基于从UE接收的RA前导码资源,能够掌握UE想要通过消息3发送的CCCH SDU尺寸。由此,能够通过RA应答而进行与CCCH SDU尺寸对应的TBS的分配。
参照图19的流程图说明实施例3中的UE的RA前导码选择的操作例(图2的步骤S1刚刚之前的操作)。作为该流程图的前提,设UE根据从eNB接收到的系统信息(或者RRC专用消息),取得并保持CCCH SDU尺寸与RA前导码资源的对应关系的信息。
UE例如在想要对eNB发送用于所述的连接重新开始的消息作为消息3的情况下,开始随机接入过程。
在步骤S301中,例如,UE掌握到RA前导码没有从eNB显式地被信令通知,从而开始在MAC层中的RA前导码选择处理。
在步骤S302中,UE判定想要发送的消息3的CCCH SDU尺寸是否等于在系统信息或专用的RRC信令内通知的规定的消息尺寸。也就是说,判定在系统信息或专用的RRC信令内通知的上述的规定关系中的消息尺寸的列表中是否存在与CCCH SDU尺寸相等的消息尺寸。
当步骤S302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3,UE将与相等于CCCH SDU尺寸的消息尺寸对应的PRACH资源(一般有多个PRACH资源)看做能够使用的PRACH资源。此外,在步骤S305中,UE从能够使用的PRACH资源中选择RA前导码的资源,从而发送RA前导码。
当步骤S302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4,将通过系统信息或专用的RRC信令而通知的现有的PRACH资源看作为能够使用的PRACH资源,从而进入步骤S305。
图20表示与实施例3的UE的操作对应的规格书(3GPP TS 36.321,5.1.1)的记载例(摘录)。在图20中,对与非专利文献2相比的变更处划了下划线。
如图20所示,在RA过程开始时,UE掌握与消息3的各消息尺寸进行了关联的能够使用的PRACH资源的集合。这由prach-ConfigIndex来表示。
图21表示与实施例3的UE的操作对应的规格书(3GPP TS 36.321,5.1.2)的记载例(摘录)。在图21中,对与非专利文献2相比的变更处划了下划线。
如图21所示,在消息3中包含CCCH SDU,且CCCH SDU尺寸由MessageSizePrachInfoList(规定的尺寸的列表)中的MessageSizeOfMsg3来表示的情况下,UE将与该尺寸对应的资源(PRACH-ParametersMsgSize)看做能够使用的PRACH资源。否则,将由PRACH-ConfigSIB或PRACH-Config来表示的资源看做能够使用的PRACH资源。
图22表示与实施例3的UE的操作对应的规格书(3GPP TS 36.331)的记载例(摘录)。在图22中,对与非专利文献5相比的变更处划了下划线。如图22所示,对PRACH-Config信息元素追加有上述的MessageSizePrachInfoList、PRACH-ParametersMsgSize等。这些信息相当于所述的CCCH SDU尺寸与RA前导码资源的对应关系的信息。
(实施例4)
接着,说明实施例4。在实施例4中,当UE重新开始(恢复(resume))RRC连接的情况下(例如,图4的步骤S56~S59、图5的步骤S80),UE与在RRC层中请求重新开始的信息(比以往的消息3(Msg.3)大的尺寸)同时还生成以往的消息3尺寸(Msg.3size)(56比特TBS)的RRC连接请求消息(或者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requestmessage))。然后,UE将这双方的消息送出到下位层。
UE在MAC层中根据被分配的TBS,选择是发送比以往的Msg.3大的尺寸的用于请求重新开始的消息,还是发送以往的Msg.3尺寸的RRC连接请求消息(或者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
例如,在图4的案例中,在步骤S56中,若UE开始RRC连接重新开始,则UE生成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还生成RRC连接请求消息。然后,UE在MAC层中,根据在步骤S58中接收的UL许可中被分配的TBS,判断发送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还是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例如,当TBS是能够发送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的尺寸的情况下,发送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在该情况下,以后,进行图4所示的过程。另一方面,当TBS不是能够发送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的尺寸的情况下,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或者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在该情况下,之后,执行与发送以往的RRC连接请求消息(或者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时的过程同样的过程。
参照图23的流程图说明实施例4中的UE的RRC连接重新开始时的操作例。另外,图23作为用于RRC连接重新开始的消息而使用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这可以认为是图4中的新消息,也可以认为是扩展了现有的消息的信息(例如:在图5的步骤S80中使用的消息)。
在步骤S401中,UE在RRC层中生成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的同时,还生成现有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在步骤S402中,UE判定通过对消息3分配的TBS能否发送RRC连接恢复请求。
若步骤S402中的判定结果为是,则在步骤S403中发送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在为否的情况下,假设TBS为56比特,在步骤S404中发送现有的RRC连接请求消息。
在实施例4中,例如,若是无线质量良好的情况,则能够期待较大的TBS的分配,在该情况下能够发送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此外,即使在受到通常的TBS的分配的情况下,也能够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即,在RA过程,能够避免UE由于从eNB分配的上行资源的不足而导致不能发送控制消息的情况。
在实施例4中,示出了同时生成RRC连接请求消息与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的例子,但只要同时生成这样的尺寸不同的多个消息且能够发送较大的消息,将其发送的处理不限于RRC连接请求消息与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
只要不矛盾,实施例1~实施例4(包括实施例2的变形例,以下同样)的全部或任意多个能够组合实施。
(装置结构例)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UE与eNB的装置结构例。以下说明的各装置的结构仅示出与发明的实施方式特别关联的功能部,至少还具有用于作为基于LTE的通信系统中的装置而操作的未图示的功能。此外,各图所示的功能结构仅是一例。只要能够执行本实施方式的操作,功能区分或功能部的名称可以是任意的。
各装置可以具有实施例1~实施例4的全部的功能,也可以设为具有实施例1~实施例4中的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或变形例的功能,也可以设为具有实施例1~实施例4中的任意多个功能。在以下的说明中,设为各装置具有实施例1~实施例4的功能。
<用户装置UE>
图24表示UE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4所示,UE具有DL信号接收部51、UL信号发送部52、前导码选择部53、RRC处理部54、UE上下文管理部55。另外,图24仅示出在UE中与本发明特别关联的功能部,UE至少还具有用于进行基于LTE的操作的未图示的功能。
DL信号接收部51具有从基站eNB接收各种下行信号并从接收到的物理层的信号取得更高层的信息的功能,UL信号发送部52具有根据应从UE50发送的高层的信息而生成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并对基站eNB发送的功能。
前导码选择部53按照在实施例1~2中说明的逻辑进行MAC层中的前导码的选择。另外,前导码选择部53可以包含在UL信号发送部52中。此外,前导码选择部53进行用于实施例3中的RA前导码发送的资源选择。
RRC处理部54进行RRC消息的生成/发送(发送是经由UL信号发送部52的发送)、通过DL信号接收部52接收到的RRC消息的解释等。在实施例3中,RRC处理部54取得/保持对应关系的信息。在实施例4中,RRC处理部54同时生成RRC连接请求消息和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此外,在实施例4中,基于TBS而判定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和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的哪一个的功能被包含在UL信号发送部52。
UE上下文管理部55包含存储器等存储部件,在RRC保留状态/RRC空闲状态下保持UE上下文。
图24所示的UE的结构可以全部通过硬件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IC芯片)来实现,也可以一部分通过硬件电路来构成,其他部分通过CPU和程序来实现。
图25是表示UE的硬件(HW)结构的例子的图。图25表示比图24更接近安装例的结构。如图25所示,UE具有用于进行与无线信号有关的处理的无线设备(RE:RadioEquipment)模块151、进行基带信号处理的基带(BB)处理模块152、进行高层等的处理的装置控制模块153、作为向USIM卡接入的接口的USIM插槽154。
RE模块151对从BB处理模块152接收到的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调制、频率变换、以及功率放大等,从而生成应从天线发送的无线信号。此外,对接收到的无线信号,通过进行频率变换、模数(A/D)转换、解调等而生成数字基带信号,并转给BB处理模块152。RE模块151例如具有图24的DL信号接收部51以及UL信号发送部52中的物理层等的功能。
BB处理模块152进行将IP分组和数字基带信号相互变换的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62是进行BB处理模块152中的信号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172被用作DSP162的工作区域。BB处理模块152例如包括图24的DL信号接收部51以及UL信号发送部52中的层2等的功能、前导码选择部53、RRC处理部54以及UE上下文管理部54。另外,也可以设为将前导码选择部53、RRC处理部54以及UE上下文管理部54的功能的全部或一部分包含于装置控制模块153。
装置控制模块153进行IP层的协议处理、各种应用的处理等。处理器163是用于进行由装置控制模块153进行的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173被用作处理器163的工作区域。此外,处理器163经由USIM插槽154而在与USIM之间进行数据的读取以及写入。
<基站eNB>
图26表示eNB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6所示,eNB具有DL信号发送部11、UL信号接收部12、RRC处理部13、UE上下文管理部14、NW通信部15。另外,图26仅示出在eNB中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特别关联的功能部,eNB至少还具有用于进行基于LTE方式的操作的未图示的功能。
DL信号发送部11具有根据应从eNB发送的高层的信息,生成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并将其发送的功能。UL信号接收部12具有以下功能:从UE接收各种上行信号,从接收到的物理层的信号中取得更高层的信息。
RRC处理部13进行RRC消息以及系统信息的生成/发送(发送是经由DL信号发送部11的发送)、通过UL信号接收部12接收到的RRC消息的解释、操作等。此外,RRC处理部13还具有以下功能等:利用预先在UE上下文管理部14中保持的UE上下文而重新开始RRC连接。
UE上下文管理部14具有存储器等存储部件,在RRC保留状态/RRC空闲状态下保持UE上下文。
NW通信部15具有:通过S1-MME接口在与MME之间对控制信号进行发送接收的功能;以及通过S1-U接口在与S-GW之间对数据进行发送接收的功能;连接维持指示信号的发送功能、RRC连接建立完成的发送的发送功能等。
图26所示的eNB的结构可以整体通过硬件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IC芯片)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电路来构成一部分,并通过CPU和程序来实现其他部分。
图27是表示eNB的硬件(HW)结构的例子的图。图27表示比图26更接近安装例的结构。如图27所示,eNB具有:进行与无线信号有关的处理的RE模块251、进行基带信号处理的BB处理模块252、进行高层等的处理的装置控制模块253、以及作为用于与网络进行连接的接口的通信IF254。
RE模块251对从BB处理模块252接收到的数字基带信号,进行D/A转换、调制、频率变换、以及功率放大等,从而生成应从天线发送的无线信号。此外,对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频率变换、A/D转换、解调等,从而生成数字基带信号,并转给BB处理模块252。RE模块251包含例如图26的DL信号发送部11以及UL信号接收部12中的物理层等的功能。
BB处理模块252进行将IP分组和数字基带信号相互变换的处理。DSP262是进行BB处理模块252中的信号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272被用作DSP252的工作存储器。BB处理模块252例如包含图25的DL信号发送部11以及UL信号接收部12中的层2等的功能、RRC处理部13、UE上下文管理部14。另外,也可以设为将RRC处理部13、UE上下文管理部14的功能的全部或一部分包含于装置控制模块253中。
装置控制模块253进行IP层的协议处理、OAM处理等。处理器263是进行由装置控制模块253进行的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273被用作处理器263的工作存储器。辅助存储装置283例如是HDD等,存储用于由基站eNB自身进行操作的各种设定信息等。
另外,图24~图27所示的装置的结构(功能区分)仅是实现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的结构的一例。只要能够实现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则其安装方法(具体的功能部的配置、名称等)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安装方法。
(实施方式的总结)
以上,如说明那样,通过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所述用户装置在具有基站与所述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装置具有:选择部,对通过规定的逻辑信道而被发送的消息的尺寸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个随机接入信号组中选择随机接入信号组,并从该随机接入信号组选择随机接入信号;以及发送部,将被所述选择部选择的随机接入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发送部利用通过对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来自所述基站的应答来分配的资源,通过所述规定的逻辑信道而发送所述消息。
根据上述的结构,例如,基站能够在发送RA应答前掌握用户装置想要发送的消息的尺寸,能够通过RA应答的UL许可而分配适当的TBS。从而,在用户装置中,能够避免由于从基站分配的上行资源的不足而不能发送控制消息的情况。
也可以设为:当所述消息的尺寸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大的情况下,所述选择部从两个随机接入信号组中选择与所述规定的阈值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组。根据该结构,例如利用现有的组B,能够对基站通知用户装置使用新的CCCH SDU尺寸的情况。
此外,也可以设为:当所述消息的尺寸等于所述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选择部从多个随机接入信号组中选择与所述规定的阈值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组。根据该结构,利用作为新的组的组C,能够对基站通知用户装置使用新的CCCH SDU尺寸的情况。与所述规定的阈值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组例如是messageSizeGroupC。
此外,在上述的例中,还可以设为:当所述消息的尺寸大于所述规定的阈值,且路径损耗小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所述选择部从多个随机接入信号组中选择不同于与所述规定的阈值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组的规定的随机接入信号组。根据该结构,例如,利用现有的组B,能够对基站通知用户装置使用比messageSizeGroupC大的消息的情况。
也可以设为:所述选择部判定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是所述消息的尺寸大于所述规定的阈值,且路径损耗小于规定的值,在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判定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是所述消息的尺寸等于所述规定的阈值,当满足该第二条件的情况下,选择与所述规定的阈值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组。根据该结构,例如,利用作为新的组的组C,能够对基站通知用户装置使用新的CCCH SDU尺寸的情况。
在上述的例中,也可以设为:在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情况下,所述选择部判定是否满足第三条件,所述第三条件是所述消息的尺寸小于所述规定的阈值,且所述消息的尺寸大于规定的第二阈值,且路径损耗小于规定的值,在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情况下,所述选择部选择与所述规定的第二阈值和所述规定的阈值之间的尺寸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组,在不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情况下,所述选择部选择与所述规定的第二阈值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组。根据该结构,例如,如图12所示,能够将消息尺寸分为多个模式,按每个模式进行向基站的通知。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所述用户装置在具有基站以及所述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装置具有:接收部,从所述基站接收通过规定的逻辑信道发送的消息的尺寸与随机接入信号的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信息;选择部,从所述对应关系的信息选择与通过所述规定的逻辑信道而被发送的消息的尺寸对应的资源;以及发送部,利用所述选择的资源,将随机接入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
根据上述的结构,例如,基站能够在发送RA应答前掌握用户装置想要发送的消息的尺寸,能够通过RA应答的UL许可而分配适当的TBS。从而,在用户装置中,能够避免由于从基站分配的上行资源的不足而不能进行控制消息的发送的情况。
所述资源例如是在随机接入信号的序列、或者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中使用的时间与频率的资源,这样,通过使用各种信息作为资源,能够进行灵活的资源控制。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由在具有基站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的所述用户装置来执行,所述随机接入方法具有:选择步骤,对通过规定的逻辑信道被发送的消息的尺寸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个随机接入信号组中,选择随机接入信号组,并从该随机接入信号组中选择随机接入信号;发送步骤,将通过所述选择步骤被选择的随机接入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以及发送步骤,利用通过对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来自所述基站的应答而被分配的资源,通过所述规定的逻辑信道而发送所述消息。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由在具有基站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的所述用户装置来执行,所述随机接入方法具有:接收步骤,从所述基站接收通过规定的逻辑信道发送的消息的尺寸与随机接入信号的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信息;选择步骤,从所述对应关系的信息选择与通过所述规定的逻辑信道而被发送的消息的尺寸对应的资源;以及发送步骤,利用所述选择的资源,将随机接入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所述用户装置在具有基站与所述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用户装置具有:生成部,生成第一消息、以及与该第一消息相比尺寸小的第二消息;以及发送部,根据通过对于对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来自该基站的应答而分配的资源的量,在能够发送所述第一消息的情况下将该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基站,在不能发送所述第一消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给所述基站。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用户装置中,能够避免由于从基站分配的上行资源的不足而不能发送控制消息的情况。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所公开的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正例、替代例、置换例等。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值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没有特别提及,这些数值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使用恰当的任意值。上述的说明中的项目的区分在本发明中并非是本质性的,2个以上的项目中记载的事项也可以根据需要而组合使用,某项目中记载的事项(只要没有矛盾)也可以被应用于其他项目中记载的事项。功能框图中的功能部或处理部的边界不限于必须对应于物理的部件的边界。也可以是多个功能部的操作在物理上由一个部件进行,或者也可以是一个功能部的操作在物理上由多个部件进行。为了便于说明,各装置使用功能性的框图进行了说明,但这样的装置也可以由硬件、由软件或由它们的组合来实现。也可以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由该装置具有的处理器操作的软件被保存于随机接入存储器(RAM)、闪速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HDD)、可移动盘、CD-ROM、数据库、服务器、其他恰当的任意存储介质中。
信息的通知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以其他方法来进行。例如,信息的通知也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MAC信令、广播信息(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其他信号或它们的组合来实施。此外,RRC消息也可以被称为RRC信令。此外,RRC消息例如也可以是RRC连接设置(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RRC连接重构(RRC连接重设定: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等。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被应用于利用LTE(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A(LTE-Advanced)、SUPER 3G、IMT-Advanced、4G、5G、未来无线接入(FRA(Future Radio Access))、W-CDMA(注册商标)、GSM(注册商标)、CDMA2000、UMB(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802.20、UWB(超宽带(Ultra-WideBand))、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其他恰当的系统的系统及/或基于它们而扩展的下一代系统。
判定或判断也可以通过以1比特来表示的值(0或1)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真伪值(Boolean:真(true)或假(false))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数值的比较(例如,与规定的值的比较)来进行。
另外,关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术语及/或本说明书的理解所需的术语,也可以置换为具有同一或类似的含义的术语。例如,信道及/或码元也可以是信号(信令)。此外,信号也可以是消息。
UE有时还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订户台、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台、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机、客户机、或任意其他恰当的术语。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随着执行而切换使用。此外,规定的信息的通知(例如,“是X”的通知)不限于显式地进行,也可以通过隐式(例如,不进行该规定的信息的通知)而进行。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判断(determining)”、“决定(determining)”这样的术语有时包含多种多样的操作。“判断”、“决定”能包含例如将进行了计算(calculating)、算出(computing)、处理(processing)、导出(deriving)、调查(investigating)、搜索(lookingup)(例如,表、数据库或其他数据结构中的搜索)、确认(ascertaining)的情况视为进行了“判断”、“决定”的情况等。此外,“判断”、“决定”能包含将进行了接收(receiving)(例如,接收信息)、发送(transmitting)(例如,发送信息)、输入(input)、输出(output)、接入(accessing)(例如,接入存储器中的数据)的情况视为进行了“判断”、“决定”等。此外,“判断”、“决定”能包含将进行了解决(resolving)、选择(selecting)、选定(choosing)、建立(establishing)、比较(comparing)等的情况视为进行了“判断”、“决定”的情况。也就是说,“判断”、“决定”能包含将某些操作视为进行了“判断”、“决定”的情况。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基于”这样的记载只要在其他段中没有明记,不意味着“仅基于”。换言之,“基于”这样的记载意味着“仅基于”和“至少基于”这双方。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时序、流程图等只要没有矛盾,也可以调换顺序。例如,关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法,以例示的顺序提示各种步骤的要素,不限定于所提示的特定的顺序。
输入输出的信息等也可以被保存在特定的地点(例如,存储器),也可以以管理表来管理。输入输出的信息等能被覆写、更新、或追记。输出的信息等也可以被删除。输入的信息等也可以被发送给其他装置。
规定的信息的通知(例如,“是X”的通知)不限于显式地进行,也可以通过隐式(例如,不进行该规定的信息的通知)而进行。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信号等也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的其中一个来表示。例如,跨上述的说明整体而可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码片等也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子、或它们的任意的组合来表示。
此外,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参数等可以通过绝对值来表示,也可以通过与规定的值之间的相对值来表示,也可以通过对应的其他信息来表示。例如,无线资源可以通过索引来指示。上述的参数中使用的名称在任何方面都不是限定性的。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各种变形例、修正例、替代例、置换例等被包含于本发明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本专利申请基于在2016年3月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042819号以及2016年5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05565号,主张其优先权,将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042819号以及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05565号的全部内容引用于本申请。
标号说明
10、20 eNB
11 DL信号发送部
12 UL信号接收部
13 RRC处理部
14 UE上下文管理部
15 NW通信部
30 MME
40 S-GW
50 UE
51 DL信号接收部
52 UL信号发送部
53 前导码选择部
54 RRC处理部
55 UE上下文管理部
151 RE模块
152 BB处理模块
153 装置控制模块
154 USIM插槽
251 RE模块
252 BB处理模块
253 装置控制模块
254 通信IF

Claims (9)

1.一种用户装置,所述用户装置在具有基站与所述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装置具有:
选择部,将对通过公共控制信道而被发送的能够作为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消息、或者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的公共控制信道服务数据单元即CCCH SDU加上MAC报头后的尺寸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个随机接入信号组中选择随机接入信号组,并从该随机接入信号组选择随机接入信号;以及
发送部,将被所述选择部选择的随机接入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发送部利用通过对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来自所述基站的应答来分配的资源,通过所述公共控制信道而发送所述CCCH SDU。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对所述CCCH SDU加上所述MAC报头后的尺寸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大的情况下,所述选择部从两个随机接入信号组中选择与所述尺寸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大的情况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对所述CCCH SDU加上所述MAC报头后的尺寸等于所述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选择部从多个随机接入信号组中选择与所述规定的阈值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对所述CCCH SDU加上所述MAC报头后的尺寸大于所述规定的阈值,且路径损耗小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所述选择部从多个随机接入信号组中选择不同于与所述规定的阈值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组的规定的随机接入信号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判定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是对所述CCCH SDU加上所述MAC报头后的尺寸大于所述规定的阈值,且路径损耗小于规定的值,
在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判定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是对所述CCCH SDU加上所述MAC报头后的尺寸等于所述规定的阈值,当满足该第二条件的情况下,选择与所述规定的阈值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情况下,所述选择部判定是否满足第三条件,所述第三条件是对所述CCCH SDU加上所述MAC报头后的尺寸小于所述规定的阈值,且对所述CCCH SDU加上所述MAC报头后的尺寸大于规定的第二阈值,且路径损耗小于规定的值,
在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情况下,所述选择部选择与所述规定的第二阈值和所述规定的阈值之间的尺寸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组,在不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情况下,所述选择部选择与所述规定的第二阈值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组。
7.一种用户装置,所述用户装置在具有基站以及所述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装置具有:
接收部,从所述基站接收通过规定的逻辑信道而发送的消息的尺寸与随机接入信号的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信息;
选择部,从所述对应关系的信息选择与通过所述规定的逻辑信道而被发送的消息的尺寸对应的资源;以及
发送部,利用被选择的所述资源,将随机接入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
8.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由在具有基站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的所述用户装置来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方法具有:
选择步骤,将对通过公共控制信道而被发送的能够作为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消息、或者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的公共控制信道服务数据单元即CCCH SDU加上MAC报头后的尺寸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个随机接入信号组中,选择随机接入信号组,并从该随机接入信号组中选择随机接入信号;
发送步骤,将通过所述选择步骤被选择的随机接入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以及
发送步骤,利用通过对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来自所述基站的应答而被分配的资源,通过所述公共控制信道而发送所述CCCH SDU。
9.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由在具有基站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的所述用户装置来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方法具有:
接收步骤,从所述基站接收通过规定的逻辑信道而被发送的消息的尺寸与随机接入信号的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信息;
选择步骤,从所述对应关系的信息选择与通过所述规定的逻辑信道而被发送的消息的尺寸对应的资源;以及
发送步骤,利用被选择的所述资源,将随机接入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
CN201780003687.6A 2016-03-04 2017-03-01 用户装置、以及随机接入方法 Active CN1081418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42819 2016-03-04
JP2016-042819 2016-03-04
JP2016105565A JP2017163519A (ja) 2016-03-04 2016-05-26 ユーザ装置、及び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方法
JP2016-105565 2016-05-26
PCT/JP2017/008083 WO2017150601A1 (ja) 2016-03-04 2017-03-01 ユーザ装置、及び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1890A CN108141890A (zh) 2018-06-08
CN108141890B true CN108141890B (zh) 2021-07-16

Family

ID=59858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3687.6A Active CN108141890B (zh) 2016-03-04 2017-03-01 用户装置、以及随机接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0135B2 (zh)
EP (1) EP3425989B1 (zh)
JP (2) JP2017163519A (zh)
CN (1) CN1081418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4459A1 (en) * 2017-11-28 2019-06-06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US11140717B2 (en) 2018-04-30 2021-10-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 3 protocol data unit
CN108702762A (zh) * 2018-05-18 2018-10-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资源分配方法、装置
CN110621075B (zh) * 2018-06-20 2022-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KR102404384B1 (ko) * 2018-11-30 2022-05-31 충남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그룹 페이징을 위한 동적 액세스 제어 시스템
WO2020157994A1 (ja) * 2019-01-29 2020-08-06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20194758A1 (ja) * 2019-03-28 2020-10-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13767705A (zh) * 2019-05-02 2021-12-0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基站装置
CN111311873B (zh) * 2020-02-24 2021-08-20 赣州光通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家庭的实时传输安防报警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KR20210155139A (ko) * 2020-06-15 2021-12-22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스몰 데이터(small data)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4228A2 (en) * 2009-04-23 2010-10-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685914A (zh) * 2012-04-23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逻辑信道调度复用方法及装置
WO2013129374A1 (ja) * 2012-03-02 2013-09-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3607775A (zh) * 2008-02-01 2014-02-2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wtru中实施的对逻辑信道区分优先级的方法及wtru
CN104394598A (zh) * 2007-12-19 2015-03-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在公共控制信道上传送消息以进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09667B1 (en) * 2001-01-16 2011-08-30 Wi—LAN, Inc. Packing source data packets into transporting packets with fragmentation
CN103249167B (zh) 2012-02-01 2016-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入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EP2826288B1 (en) 2012-03-16 2018-12-0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in wireless systems
WO2014056426A1 (zh) 2012-10-08 2014-04-17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EP3022982B1 (en) * 2013-07-19 2018-10-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028521B1 (en) * 2013-07-29 2018-09-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device for 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
US9585134B2 (en) * 2013-12-13 2017-02-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connectivity operation
CN106507497B (zh) * 2015-09-08 2020-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4598A (zh) * 2007-12-19 2015-03-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在公共控制信道上传送消息以进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07775A (zh) * 2008-02-01 2014-02-2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wtru中实施的对逻辑信道区分优先级的方法及wtru
WO2010124228A2 (en) * 2009-04-23 2010-10-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3129374A1 (ja) * 2012-03-02 2013-09-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2685914A (zh) * 2012-04-23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逻辑信道调度复用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25989A1 (en) 2019-01-09
JP2017163519A (ja) 2017-09-14
JP2019220986A (ja) 2019-12-26
JP7025386B2 (ja) 2022-02-24
EP3425989B1 (en) 2020-05-13
US10660135B2 (en) 2020-05-19
CN108141890A (zh) 2018-06-08
EP3425989A4 (en) 2019-02-27
US20180302929A1 (en) 2018-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1890B (zh) 用户装置、以及随机接入方法
CN108353444B (zh) 用户装置、基站、连接建立方法、以及上下文信息获取方法
US10931423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8353451B (zh) 终端、基站、移动通信系统及能力信息发送方法
US11602004B2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CN107251642B (zh)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连接建立方法
JP6483154B2 (ja)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16123809A1 (zh) 一种信令优化方法和设备
KR20190132383A (ko) 무선 액세스 네트워크 업데이트 절차에 참여하는 사용자 장비 및 기지국
EP3120588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source address change indication
CN111988816B (zh) 连接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37553A1 (zh) 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JPWO2017135453A1 (ja)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チャネル識別方法、及び識別子送信方法
US20190037534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reception method
CN108353452B (zh) 用户装置、基站、和连接建立方法
WO2017150601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方法
WO2015051843A1 (en) Using a base station with a failed interface to core network to configure and advertise cluster head for device-to-device (d2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2470501B (zh) 一种寻呼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