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41143A - 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41143A
CN108141143A CN201680059744.8A CN201680059744A CN108141143A CN 108141143 A CN108141143 A CN 108141143A CN 201680059744 A CN201680059744 A CN 201680059744A CN 108141143 A CN108141143 A CN 108141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ation signal
voltage
amplitude
input lin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97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萨克·科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xas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exas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xas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Texas Instrume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141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11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0Arrangements incorporating converting means for enabling loads to be operated at will from different kinds of power supplies, e.g. from ac or d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在所描述实例中,一种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包含输入桥接器(12),所述输入桥接器被配置成用于对AC输入线电压进行整流以产生DC总线电压。所述系统(10)还包含电压监测器(14),所述电压监测器被配置成用于监测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幅值并基于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所述幅值与预定参考电压的相对关系而产生激活信号。所述系统(10)进一步包含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16),所述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经由所述激活信号控制,以分别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桥接器(12)与输出级(18)进行耦合和解耦,以基于所述激活信号的第一状态提供处于第一幅值的DC总线电压,且基于所述激活信号的第二状态提供处于第二幅值的DC总线电压。

Description

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
技术领域
本文大体上涉及电子系统,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
背景技术
电源电路可以实施于各种计算机和/或无线装置中以为其中的电路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系统的一个实例为被配置成将DC电压转换成具有不同幅值的另一DC电压的DC-DC功率转换器。DC输入电压通常可以由AC输入电压例如基于通用插件适配器而产生。功率转换器的效率可受较大输入电压操作范围限制。因此,一些电源系统,例如针对全世界使用而设计的电源系统,包含可以从AC输入线电压产生DC总线电压的输入电压选择能力。可以实施这种选择能力来从不同幅值的AC输入线电压产生DC总线电压。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例中,一种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包含输入桥接器,所述输入桥接器被配置成用于对AC输入线电压进行整流以产生DC总线电压。所述系统还包含电压监测器,所述电压监测器被配置成用于监测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幅值并基于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所述幅值与预定参考电压的相对关系而产生激活信号。所述系统进一步包含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所述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经由所述激活信号控制,以分别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桥接器与输出级进行耦合和解耦,以基于所述激活信号的第一状态提供处于第一幅值的DC总线电压,且基于所述激活信号的第二状态提供处于第二幅值的DC总线电压。
在基于输入AC线路电压产生DC总线电压的方法的另一实例中,所述方法包含将所述AC输入线电压提供到输入桥接器,以及将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所述幅值与预定参考电压进行比较。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以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一个状态产生激活信号,以分别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桥接器与输出级进行耦合和解耦,以提供处于第一幅值和第二幅值中的一个幅值的DC总线电压,所述第一状态响应于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幅值小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所述第二状态响应于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幅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
在另一实例中,一种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包含输入桥接器,所述输入桥接器被配置成用于对AC输入线电压进行整流以产生DC总线电压。所述系统还包含电压监测器,所述电压监测器被配置成用于监测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幅值并基于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所述幅值与预定参考电压的相对关系而产生激活信号。所述系统还包含抗抖动电路,所述抗抖动电路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激活信号在比较持续时间内以第一状态产生而激活抗抖动激活信号。所述系统进一步包含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所述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经由所述抗抖动激活信号控制,以分别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桥接器与输出级进行耦合和解耦,以基于所述激活信号的第一状态提供处于第一幅值的DC总线电压,且基于所述激活信号的第二状态提供处于第二幅值的DC总线电压。
附图说明
图1说明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的一个实例。
图2说明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的另一实例。
图3说明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的又一实例。
图4说明基于输入AC线路电压产生DC总线电压的方法的一个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电子系统,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被配置成基于AC输入线电压的幅值而将所述AC输入线电压转换成DC总线电压。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包含输入桥接器,所述输入桥接器被配置成用于对AC输入线电压进行整流并基于整流后AC输入线电压提供DC总线电压。输入桥接器可耦合到包含一对电容器的输出级,所述对电容器使与DC总线电压相关联的节点与控制节点互相连接。另外,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包含电压监测器,所述电压监测器被配置成用于将AC输入线电压(例如AC输入线电压的绝对值)与预定参考电压进行比较。
由此,电压监测器可产生被配置成用于控制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的激活信号,所述晶体管开关对被配置成基于AC输入线电压与预定参考电压的比较结果而分别选择性地将输入桥接器耦合到输出级以及将输入桥接器与输出级解耦。因此,可提供AC输入线电压,以基于AC输入线电压的不同相应幅值而产生处于不同幅值的DC总线电压。此外,由于使输入桥接器与输出级互相连接的开关被实施为反串联晶体管对,因此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在模式(例如倍压器模式和桥接器模式)之间的切换可以快速且省电得多的方式实施。
图1说明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的一个实例。可以在各种电路应用中实施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以基于AC输入线电压VLINE产生DC总线电压VBUS。作为一实例,AC输入线电压VLINE可以从与共用设施相关联的本地电网提供,且DC总线电压VBUS可经提供作为电路系统(例如DC-DC电源系统)的DC输入电压。
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包含输入桥接器12和输出级14。举例来说,输入桥接器12可被配置为基于二极管的输入整流器,且输出级14可被配置为使上面提供DC总线电压VBUS的节点互相连接的电容器对。由此,输入桥接器12可被配置成用于接收AC输入线电压VLINE并对AC输入线电压VLINE进行整流。作为一实例,输入桥接器12可耦合到输出级14,使得整流后的AC输入线电压VLINE被提供到输出级14以通过输出级14进行滤波,且由此经提供作为DC总线电压VBUS。如本文中更详细描述,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可以两个模式中的一个模式操作。第一模式可对应于与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较小幅值相关联,且因此与DC总线电压VBUS的较小幅值相关联的倍压器模式。第二模式可对应于与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较大幅值相关联,且因此与DC总线电压VBUS的较大幅值相关联的桥接器模式。
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还包含被配置成用于监测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幅值的电压监测器16。电压监测器16可将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幅值与预定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产生具有对应于比较结果的逻辑状态的激活信号。作为一实例,电压监测器16可包含绝对值转换器,所述绝对值转换器被配置成用于产生对应于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绝对值幅值的绝对值电压。由此,电压监测器16可将绝对值电压的幅值与预定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以产生激活信号。由此,激活信号可对应于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的状态。
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进一步包含反串联晶体管对18。如本文所描述,术语“反串联晶体管对”是指串联但相对于彼此以相反定向布置且通常受单一信号控制的一对晶体管。作为一实例,反串联晶体管对18可布置为具有共同源极的一对N沟道场效晶体管(FET)(例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FET)。然而,反串联晶体管对18不限于N沟道FET,而是可替代地被配置为具有各种定向的各种其它晶体管对中的任一个,例如漏极连接的N-FET、NPN或PNP双极结型晶体管(BJT)、P沟道FET、J-FET、LDMOSFET或其它类型的晶体管。
反串联晶体管对18可通过经由电压监测器16产生的激活信号共同控制。反串联晶体管对18使输入桥接器12与输出级14互相连接。举例来说,反串联晶体管对18可使输入桥接器12与控制节点互相连接,所述控制节点使与输出级14相关联的两个电容器互相连接。因此,反串联晶体管对18可激活以将输入桥接器12耦合到控制节点,且因此将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一个支路耦合到控制节点,以促进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在倍增器模式下的操作,且所述反串联晶体管对18可去激活以将输入桥接器12与控制节点解耦,且因此将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一个支路与控制节点解耦,以促进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在桥接器模式下的操作。
因此,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实施反串联晶体管对18,从而以极快速且省电的方式从桥接器模式切换到倍增器模式。由此,相较于其它典型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例如实施中继或双向三端晶闸管的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所提供的切换方案,反串联晶体管对18提供快速得多的切换方案。因此,反串联晶体管对18的极快速切换可大体上缓解由响应于阶跃电压改变的切换延迟所引起的过压状况。此外,相比于其它切换方案,反串联晶体管对18在激活时上面可具有低得多的电压,且因此更省电。因此,反串联晶体管对18可提供更高效且有效的切换方案。
图2说明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50的另一实例。可以在各种电路应用中实施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50,以基于经展示为经由AC电源52产生的AC输入线电压VLINE产生DC总线电压VBUS,所述AC电源可对应于与共用设施相关联的本地电网。
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50包含输入桥接器54和输出级56。输入桥接器54在图2的实例中展示为基于二极管的输入整流器,其包含二极管DB1、DB2、DB3和DB4,其中在二极管DB1的阳极和二极管DB3的阴极处以及在二极管DB2的阳极和二极管DB4的阴极处提供AC输入线电压VLINE。由此,输入桥接器54可被配置成用于接收AC输入线电压VLINE并对AC输入线电压VLINE进行整流。输出级56在图2的实例中展示为电容器对C1和C2,所述电容器对使上面提供DC总线电压VBUS的第一节点58与第二节点60互相连接。确切地说,第一电容器C1使第一节点58与控制节点62互相连接,且第二电容器C2使第二节点60与控制节点62互相连接。第一节点58还耦合到二极管DB1和DB2的阴极,且第二节点60还耦合到二极管DB3和DB4的阳极。因此,整流后的AC输入线电压VLINE被提供到输出级56以通过输出级56进行滤波,且由此经提供作为DC总线电压VBUS。如本文所描述,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50可以倍压器模式或桥接器模式操作。
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50还包含被配置成用于监测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幅值的电压监测器64。在图2的实例中,电压监测器64包含绝对值转换器66,所述绝对值转换器被配置成用于产生对应于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绝对值幅值的绝对值电压VABS。电压监测器64还包含比较器68,所述比较器被配置成用于接收反相输入端处的绝对值电压VABS和非反相输入端处的参考电压VREF。参考电压VREF经展示为经由电压电源70产生,所述电压电源例如从外部提供(例如提供到其中布置有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50的IC芯片上的引脚)。由此,比较器68将绝对值电压VABS与参考电压VREF进行比较以产生具有逻辑状态的激活信号ACT,所述逻辑状态是基于绝对值电压VABS的幅值与参考电压VREF的相对关系。
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50进一步包含反串联晶体管对72。在图2的实例中,反串联晶体管对72经展示为具有共同源极连接的一对N-FET N1和N2。反串联晶体管对72使输入桥接器52在二极管DB2的阳极和二极管DB4的阴极处与输出级56的控制节点62互相连接。反串联晶体管对72的N-FET N1和N2中的每一个的栅极由激活信号ACT控制,使得提供激活信号ACT来激活和去激活反串联晶体管对72。
在图2的实例中,如果绝对值电压VABS大于或等于参考电压VREF,例如对应于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230VAC幅值,那么以逻辑低状态提供激活信号ACT。由此,反串联晶体管对72去激活,从而在输入桥接器52与控制节点62之间提供开路。相应地,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50以桥接器模式操作,以提供处于第一幅值的DC总线电压VBUS。如果绝对值电压VABS小于参考电压VREF,例如对应于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110VAC幅值,那么以逻辑高状态提供激活信号ACT。由此,反串联晶体管对72快速激活以将输入桥接器52耦合到控制节点62。相应地,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50以倍增器模式操作,以提供处于第二幅值的DC总线电压VBUS。
图3说明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0的又一实例。可以在各种电路应用中实施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0,以基于经展示为经由AC电源102产生的AC输入线电压VLINE产生DC总线电压VBUS,所述AC电源可对应于与共用设施相关联的本地电网。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0在图3的实例中经展示为大体上类似于图2的实例中的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50。然而,如本文中更详细描述,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0可被配置成用于基本上减轻与激活信号ACT的状态改变相关联的抖动。
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0包含输入桥接器104和输出级106。输入桥接器104在图3的实例中展示为基于二极管的输入整流器,其包含二极管DB1、DB2、DB3和DB4,其中在二极管DB1的阳极和二极管DB3的阴极处以及在二极管DB2的阳极和二极管DB4的阴极处提供AC输入线电压VLINE。由此,输入桥接器104可被配置成用于接收AC输入线电压VLINE并对AC输入线电压VLINE进行整流。输出级106在图3的实例中展示为电容器对C1和C2,所述电容器对使上面提供DC总线电压VBUS的第一节点108与第二节点110互相连接。确切地说,第一电容器C1使第一节点108与控制节点112互相连接,且第二电容器C2使第二节点110与控制节点112互相连接。第一节点108还耦合到二极管DB1和DB2的阴极,且第二节点110还耦合到二极管DB3和DB4的阳极。因此,整流后的AC输入线电压VLINE被提供到输出级106以通过输出级106进行滤波,且由此经提供作为DC总线电压VBUS。如本文所描述,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0可以倍压器模式或桥接器模式操作。
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0还包含被配置成用于监测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幅值的电压监测器114。在图3的实例中,电压监测器114包含绝对值转换器116,所述绝对值转换器被配置成用于产生对应于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绝对值幅值的绝对值电压VABS。电压监测器114还包含比较器118,所述比较器被配置成用于接收反相输入端处的绝对值电压VABS和非反相输入端处的第一参考电压VREF1。第一参考电压VREF1经展示为经由电压电源120产生,所述电压电源例如从外部提供(例如提供到其中布置有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0的IC芯片上的引脚)。由此,比较器118将绝对值电压VABS与第一参考电压VREF1进行比较以产生具有逻辑状态的激活信号ACT,所述逻辑状态是基于绝对值电压VABS的幅值与第一参考电压VREF1的相对关系。此外,如本文中更详细描述,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0还包含反串联晶体管对122,所述反串联晶体管对基于激活信号ACT以类似于上文所描述的方式操作。
由于AC输入线电压VLINE可甚至在较高幅值(例如230VAC)下降低少于第一参考电压VREF1,因此从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较高幅值到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较低幅值的转变可引起与激活信号ACT相关联的抖动,使得激活信号ACT可在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给定半周期中改变状态两次。此抖动可提供与反串联晶体管对122相关联的传导脉冲,所述传导脉冲转而可增加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0中的均方根(RMS)电流,且由此进一步增加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0的电力耗散。
为了基本上减轻抖动,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0包含抗抖动电路124,所述抗抖动电路接收激活信号ACT且提供抗抖动激活信号ACT_CH。由此,抗抖动激活信号ACT_CH响应于维持超过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二分之一周期的激活信号ACT的状态改变而改变状态。抗抖动电路124包含布置有电阻器R1和电容器C3的提供经滤波激活信号ACT_F的RC滤波器,并且进一步包含将经滤波激活信号ACT_F的反馈提供到激活信号ACT的反馈二极管D1。经滤波激活信号ACT_F由此被提供到比较器126的反相输入端,所述比较器被配置成用于将经滤波激活信号ACT_F与第二参考电压VREF2进行比较。第二参考电压VREF2经展示为经由电压电源128产生,所述电压电源例如从外部提供(例如提供到其中布置有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0的IC芯片上的引脚)。比较器126可由此基于经滤波激活信号ACT_F与第二参考电压VREF2的比较结果而产生抗抖动激活信号ACT_CH。基于电阻器R1和电容器C3的RC滤波器布置以及反馈二极管D1,仅在激活信号ACT撤销确证超过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半个周期之后,经滤波激活信号ACT_F才撤销确证,使得比较器126同样地在超过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半个周期之后产生抗抖动激活信号ACT_CH。
类似于图2的实例中所展示,在图3的实例中,反串联晶体管对122经展示为具有共同源极连接的一对N-FET N1和N2。反串联晶体管对122使输入桥接器102在二极管DB2的阳极和二极管DB4的阴极处与输出级106的控制节点112互相连接。反串联晶体管对122的N-FET N1和N2中的每一个的栅极由抗抖动激活信号ACT_CH控制,使得提供抗抖动激活信号ACT_CH来激活和去激活反串联晶体管对122。
相应地,如果绝对值电压VABS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VREF1,例如对应于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230VAC幅值,那么以逻辑低状态提供激活信号ACT。作为响应,经滤波激活信号ACT_F可被驱动到逻辑低状态,并与第二参考电压VREF2相比。基于经滤波激活信号ACT_F与第二参考电压VREF2的比较结果,以逻辑低状态提供抗抖动激活信号ACT_CH。由此,反串联晶体管对122去激活以在输入桥接器102与控制节点112之间提供开路,使得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0以桥接器模式操作,从而提供处于第一幅值的DC总线电压VBUS。
类似地,如果绝对值电压VABS小于第一参考电压VREF1,例如对应于AC输入线电压VLINE的110VAC幅值,那么以逻辑高状态提供激活信号ACT。作为响应,经滤波激活信号ACT_F可被驱动到逻辑高状态,并与第二参考电压VREF2相比。基于经滤波激活信号ACT_F与第二参考电压VREF2的比较结果,以逻辑高状态提供抗抖动激活信号ACT_CH。由此,反串联晶体管对122快速激活以将输入桥接器102耦合到控制节点112,使得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100以倍增器模式操作,从而提供处于第二幅值的DC总线电压VBUS。
鉴于上文所描述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特征,参看图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各种方面的方法。为了简化说明,图4的方法被展示和描述为依序执行,但本公开不受所说明的次序限制,因为一些方面可(根据本公开)以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其它方面同时发生。此外,一些所说明的特征对于实施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方法来说是任选的。
图4说明基于输入AC线路电压(例如AC线路电压VLINE)产生DC总线电压(例如DC总线电压VBUS)的方法150。在152处,将AC输入线电压提供到输入桥接器(例如输入桥接器12)。在154处,将AC输入线电压的幅值与预定参考电压(例如参考电压VREF)进行比较。在156处,以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一个状态提供激活信号(例如激活信号ACT),以分别选择性地将输入桥接器与输出级(例如输出级14)进行耦合和解耦,从而提供处于第一幅值和第二幅值中的一个幅值的DC总线电压,所述第一状态响应于AC输入线电压的幅值小于预定参考电压,所述第二状态响应于AC输入线电压的幅值大于或等于预定参考电压。
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可能进行修改,且其它实施例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为可能的。

Claims (20)

1.一种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其包括:
输入桥接器,其被配置成用于对AC输入线电压进行整流以产生DC总线电压;
电压监测器,其被配置成用于监测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幅值,且基于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所述幅值与预定参考电压的相对关系而产生激活信号;以及
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其经由所述激活信号控制以分别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桥接器与输出级进行耦合和解耦,以基于所述激活信号的第一状态提供处于第一幅值的DC总线电压且基于所述激活信号的第二状态提供处于第二幅值的DC总线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输出级包括:使控制节点与第一总线节点互相连接的第一电容器;以及使所述控制节点与第二总线节点互相连接的第二电容器,相对于所述第二总线节点,所述DC总线电压提供于所述第一总线节点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被配置成响应于经由所述激活信号激活而将所述输入桥接器耦合到所述控制节点,且响应于经由所述激活信号去激活而将所述输入桥接器与所述控制节点解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压监测器包括:绝对值转换器,其被配置成用于产生具有对应于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绝对值的幅值的绝对值电压;以及比较器,其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绝对值电压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且响应于所述比较产生所述激活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比较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绝对值电压小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以逻辑高状态提供所述激活信号以激活所述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且响应于所述绝对值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以逻辑低状态提供所述激活信号以去激活所述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进一步包括抗抖动电路,所述抗抖动电路被配置成针对所述电压监测器实施比较持续时间,以基本上减轻与所述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的激活相关联的抖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抗抖动电路被配置成产生抗抖动激活信号,所述抗抖动激活信号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激活信号而控制所述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所述抗抖动激活信号分别基于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所述幅值具有小于或者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的幅值持续超过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周期的一半而被确证或撤销确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抗抖动电路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激活信号小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持续超过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所述周期的一半而确证所述抗抖动激活信号,以激活所述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抗抖动电路包括:RC滤波器,其被配置成用于对所述激活信号进行滤波以产生经滤波激活信号;反馈二极管,其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经滤波激活信号的反馈提供到所述激活信号;以及比较器,其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经滤波激活信号与第二预定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响应于所述比较而产生所述抗抖动激活信号。
10.一种集成电路IC芯片系统,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倍压器系统的至少一部分。
11.一种基于输入AC线路电压产生DC总线电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AC输入线电压提供到输入桥接器;
将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幅值与预定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以及
以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一个状态产生激活信号,以分别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桥接器与输出级进行耦合和解耦,从而提供处于第一幅值和第二幅值中的一个幅值的所述DC总线电压,所述第一状态响应于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所述幅值小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所述第二状态响应于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所述幅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比较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所述幅值包括:
产生具有对应于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绝对值的幅值的绝对值电压;以及
将所述绝对值电压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其中产生所述激活信号包括以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的一个状态产生所述激活信号,所述第一状态响应于所述绝对值电压的所述幅值小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所述第二状态响应于所述绝对值电压的所述幅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出级包括:
第一电容器,其使控制节点与第一总线节点互相连接;以及
第二电容器,其使所述控制节点与第二总线节点互相连接,相对于所述第二总线节点,所述DC总线电压提供于所述第一总线节点上,其中产生所述激活信号包括以所述第一状态产生所述激活信号以将所述输入桥接器耦合到所述控制节点,且以所述第二状态产生所述激活信号以响应于经由所述激活信号去激活而将所述输入桥接器与所述控制节点解耦。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比较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所述幅值包括,经由抗抖动电路在预定持续时间内将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所述幅值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以基本上减轻与所述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的激活相关联的抖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抖动电路包括:RC滤波器,其被配置成用于对所述激活信号进行滤波以产生经滤波激活信号;反馈二极管,其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经滤波激活信号的反馈提供到所述激活信号;以及比较器,其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经滤波激活信号与第二预定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响应于所述比较而产生所述抗抖动激活信号。
16.一种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其包括:
输入桥接器,其被配置成用于对AC输入线电压进行整流以产生DC总线电压;
电压监测器,其被配置成用于监测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幅值,且基于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所述幅值与预定参考电压的相对关系而产生激活信号;
抗抖动电路,其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激活信号在比较持续时间内以第一状态产生而激活抗抖动激活信号;以及
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其经由所述抗抖动激活信号控制以分别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桥接器与输出级进行耦合和解耦,以基于所述激活信号的所述第一状态提供处于第一幅值的DC总线电压且基于所述激活信号的第二状态提供处于第二幅值的DC总线电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压监测器包括:绝对值转换器,其被配置成用于产生具有对应于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绝对值的幅值的绝对值电压;以及比较器,其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绝对值电压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且响应于所述比较产生所述激活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比较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绝对值电压小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以逻辑高状态提供所述激活信号以激活所述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且响应于所述绝对值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以逻辑低状态提供所述激活信号以去激活所述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抗抖动电路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激活信号小于所述预定参考电压持续超过所述AC输入线电压的所述周期的一半而确证所述抗抖动激活信号,以激活所述反串联晶体管开关对。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抗抖动电路包括:RC滤波器,其被配置成用于对所述激活信号进行滤波以产生经滤波激活信号;反馈二极管,其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经滤波激活信号的反馈提供到所述激活信号;以及比较器,其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经滤波激活信号与第二预定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响应于所述比较而产生所述抗抖动激活信号。
CN201680059744.8A 2015-10-12 2016-10-12 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 Pending CN1081411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40033P 2015-10-12 2015-10-12
US62/240,033 2015-10-12
US15/287,130 2016-10-06
US15/287,130 US20170104409A1 (en) 2015-10-12 2016-10-06 Adaptive bus voltage auto-selection system
PCT/US2016/056548 WO2017066254A1 (en) 2015-10-12 2016-10-12 Adaptive bus voltage auto-selec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1143A true CN108141143A (zh) 2018-06-08

Family

ID=58499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9744.8A Pending CN108141143A (zh) 2015-10-12 2016-10-12 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104409A1 (zh)
EP (1) EP3363112A4 (zh)
CN (1) CN108141143A (zh)
WO (1) WO20170662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11307B2 (en) * 2020-03-12 2023-11-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s with voltage multiplier assist
CN113972826B (zh) 2020-07-22 2023-09-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图腾柱pfc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线路板、空调器、存储介质
US20220399821A1 (en) * 2021-06-15 2022-12-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Llc converter and control
US20230253893A1 (en) * 2022-02-10 2023-08-10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Gate driver circuit for a synchronous rectifier of a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9339A (en) * 1982-06-21 1984-01-31 Eaton Corporation AC Transistor switch with overcurrent protection
JP2628642B2 (ja) * 1987-03-27 1997-07-09 富士電気化学株式会社 自動電圧切替電源
US4970635A (en) * 1988-11-14 1990-11-13 Sundstrand Corporation Inverter with proportional base drive controlled by a current transformer
FR2712748B1 (fr) * 1993-11-15 1996-02-09 Ak Commutateur électronique bi-tension auto-adaptatif.
JP3729072B2 (ja) * 2001-01-26 2005-12-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US6608770B2 (en) * 2001-08-31 2003-08-19 Vlt Corporation Passive control of harmonic current drawn from an AC input by rectification circuitry
US8325501B2 (en) * 2010-05-24 2012-12-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of electrical pow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04409A1 (en) 2017-04-13
EP3363112A1 (en) 2018-08-22
WO2017066254A1 (en) 2017-04-20
EP3363112A4 (en) 2018-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1143A (zh) 自适应总线电压自动选择系统
CN103390993B (zh) 负载驱动电路及方法,及灯具
TWI741061B (zh) 切換調整器同步節點緩衝器電路
JP2014522612A (ja) パワートランジスタのゲートドライバ
US9419602B2 (en) Passive drive control circuit for AC current
CN102148583A (zh) 转换器设备和装备有这样的设备的不间断电源
CN105939554B (zh) Led调光装置及led驱动电源
CN108141047A (zh) 无线充电接收器
US9419433B2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relating to DC-DC voltage conversion and having short protection function
CN106787718A (zh) 电感器检测
CN105449998A (zh) 用于切换电路的驱动器控制的电路及方法
WO2016049989A1 (zh) 升压自动匹配电路及智能旅行用电源转换装置
CN100355175C (zh) 室内功率分配系统
CN103715877B (zh) 关联于直流电压转换且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源供应装置
CN206024154U (zh) Led调光装置及led驱动电源
Honade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wo and three level converter for electric application
EP3073596A1 (en) Voltage control using rectifying circuitry
TW202131614A (zh) 升壓轉換器
CN114072997A (zh) 具有串联的多个主开关的功率转换器和功率转换方法
Bernard Microcontroller based power inverter
KR102644706B1 (ko) 전압 공급 회로
CN105978364B (zh) 电源控制系统
US9370061B1 (en) High power factor constant current buck-boost power converter with floating IC driver control
US9237617B1 (en) LED driver with inherent current limiting and soft startup capability
CN210111842U (zh) 开关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