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2974A - 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2974A
CN108132974A CN201711288727.4A CN201711288727A CN108132974A CN 108132974 A CN108132974 A CN 108132974A CN 201711288727 A CN201711288727 A CN 201711288727A CN 108132974 A CN108132974 A CN 108132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ar ground
spot
multiple linear
ground object
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887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 Yao grand pl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陈菡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菡 filed Critical 陈菡
Priority to CN2017112887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329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32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29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和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将相邻的地类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多个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生成与多个线状地物相对应缓冲区,对缓冲区内的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重叠、相交、压盖等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导入地类图斑内;本发明的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在进行地块叠加以及进行面积分析时,能够在图面上还原线状地物的实际范围,提高面积分析的准确性;对于碎小图斑和缝隙进行地类综合处理,合并到相近地类中,成型的地类图斑与实地地貌一致,能直观反映实地情况,能够提高精细化管理和辅助决策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空间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地理空间数据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动态更新的、持久的空间数据集合,带有地理坐标,将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表现为地理实体的几何(定位)特征(地理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和实体间的空间关系。将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基本相同、水土流失类型等基本一致的土地单元(地块)分为一类,以其为基础调查单元,然后将单元勾绘到地形图上成为图斑。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线状地物是地类调查的重要内容,是图斑划分的重要依据。线状地物宽度≥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宽度<图上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线状地物。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线状地物的面积主要是通过线状地物的长度乘以宽度得到。但在成果应用中,特别是在地块叠加分析时,由于地块范围实地压盖到线状地物,导致图上不能明确反映,形成地图与实地的不一致性,造成实际地块压盖的土地利用现状地类面积和从地图上分析出来的面积不一致情况,影响了精细化管理和辅助决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包括:获取相邻的地类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多个线状地物,将所述多个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生成与所述多个线状地物相对应的图斑面以及与所述图斑面相对应的缓冲区;对所述缓冲区内的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处理,所述空间位置关系包括:重叠、相交、压盖;将所述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导入地类图斑内。
可选地,所述获取相邻的地类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线状地物、将所述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包括:获取地类编码,将相邻的地类编码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多个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其中,所述线状地物包括:道路、沟渠。
可选地,所述生成与所述多个线状地物相对应的图斑图包括:将所述整线作为中心线,根据预设的扩展宽度值将线状地物的实际宽度向两侧进行扩展,形成所述图斑图以及与所述图斑图对应的所述缓冲区。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缓冲区内的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处理包括:按照地类优先级将所述多个线状地物从上到下进行叠加显示,自动挖除叠加显示区域中被压盖在下方的线状地物的全部或部分区域;获取所述多个线状地物的连接点,将所述连接点进行平滑处理,使所述连接点的周边区域能够平滑过度;其中,所述连接点包括:路口;将所述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缝隙和碎面合并到相临近的地物里。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导入地类图斑内包括:将所述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与原有的地类图斑进行融合,自动将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缝隙和图斑碎面合并到相邻近的地类中,形成新的地类图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装置,包括:线状物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相邻的地类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多个线状地物,将所述多个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数据缓冲模块,用于生成与所述多个线状地物相对应的图斑面以及与所述图斑面相对应的缓冲区;位置关系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缓冲区内的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处理,所述空间位置关系包括:重叠、相交、压盖;图斑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导入地类图斑内。
可选地,所述线状物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类编码,将相邻的地类编码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多个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其中,所述线状地物包括:道路、沟渠。
可选地,所述数据缓冲模块,用于将所述整线作为中心线,根据预设的扩展宽度值将线状地物的实际宽度向两侧进行扩展,形成所述图斑图以及与所述图斑图对应的所述缓冲区。
可选地,所述位置关系处理模块,用于按照地类优先级将所述多个线状地物从上到下进行叠加显示,自动挖除叠加显示区域中被压盖在下方的线状地物的全部或部分区域;获取所述多个线状地物的连接点,将所述连接点进行平滑处理,使所述连接点的周边区域能够平滑过度;其中,所述连接点包括:路口;将所述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缝隙和碎面合并到相临近的地物里。
可选地,所述图斑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与原有的地类图斑进行融合,自动将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缝隙和图斑碎面合并到相邻近的地类中,形成新的地类图斑。
本发明的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和装置,将相邻的地类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多个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生成与多个线状地物相对应缓冲区,对缓冲区内的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重叠、相交、压盖等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导入地类图斑内;可以在进行地块叠加以及进行面积分析时,能够在图面上还原线状地物的实际范围,提高面积分析的准确性;对于碎小图斑和缝隙进行地类综合处理,合并到相近地类中,成型的地类图斑与实地地貌一致,能直观反映实地情况,能够提高精细化管理和辅助决策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和图3分别为本发明的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输入图像以及进行融合更新后输出图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其可与众多其它通用或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一起操作。适于与计算机系统/服务器一起使用的众所周知的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系统、瘦客户机、厚客户机、手持或膝上设备、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网络个人电脑、小型计算机系统﹑大型计算机系统和包括上述任何系统的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环境,等等。
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模块)的一般语境下描述。通常,程序模块可以包括例程、程序、目标程序、组件、逻辑、数据结构等等,它们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实施,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任务是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的本地或远程计算系统存储介质上。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步骤101,获取相邻的地类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多个线状地物,将多个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
步骤102,生成与多个线状地物相对应的图斑面以及与图斑面相对应的缓冲区。
步骤103,对缓冲区内的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处理,空间位置关系包括:重叠、相交、压盖。
步骤104,将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导入地类图斑内。
本发明的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可以在进行地块叠加以及进行面积分析时,能够在图面上还原线状地物的实际范围,提高面积分析的准确性;由于线状地物按照中心线调绘,在中心线两侧可以进行拓宽,即以中心线做缓冲区,近似还原线状地物实际情况;在即将开展的第三次土地调查中明确指出:满足上图面积的原线状地物将使用面符号进行勾绘,本发明的方法将成为第三次土地调查的一个新特点。
利用成熟的空间几何数据处理算法,将相邻同地类同宽度的线性要素通过建立缓冲区的形式进行线转面,形成图斑。通过制定不同场景下的规则,采用自动化处理、人机交互和人工的方式,可以确保不同等级线状地物的压盖关系、拓扑关系和不同宽度线性要素接边处的平滑处理;线转面形成的图斑与地类图斑更新,形成最终需要的地类图斑成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地类编码,将相邻的地类编码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多个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线状地物包括:道路、沟渠等。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道路、沟渠等用线状地物表示,第二次调查数据中很多相同宽度的道路、沟渠被打断成多条相连的线,可以通过自动连接线状地物把多条线连接成一条,便于下一步形成完整的缓冲区。
将整线作为中心线,根据预设的扩展宽度值将线状地物的实际宽度向两侧进行扩展,形成图斑图以及与图斑图对应的缓冲区。例如,以线状地物为中线,根据线状地物的实际宽度1/2向两边扩展,形成一个图斑面,即缓冲区,生成缓冲区可以直观反应实际地类状况。缓冲区中的线状地物存在压盖关系,拓扑关系,接边平滑度等,后期对缓冲区中的线状地物的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可以通过地类优先级以及空间位置进行优化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照地类优先级将多个线状地物从上到下进行叠加显示,自动挖除叠加显示区域中被压盖在下方的线状地物的全部或部分区域;获取多个线状地物的连接点,将连接点进行平滑处理,使连接点的周边区域能够平滑过度,连接点包括:路口等。将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缝隙和碎面合并到相临近的地物里。可以通过几何算法对缓冲区重叠、相交、压盖等情况进行处理。
例如,可以通过现有的多种几何算法,对缓冲区中的线状地物存在的重叠情况,自动按照地类优先级从上到下叠加显示,被压盖在下面的区域会被自动挖除。针对多个线状地物连接的地方,通过现有的多种算法自动进行平滑处理,使连接处过渡顺畅。对于在容差范围内的缝隙和碎面,自动进行地图综合处理,合并到相近的地物里面,使其与实际地类情况一致。例如,按地类优先级擦除重叠部分,T字路口的处理,7字路口的处理,吸附到地类边界,同时对接边处进行平滑处理,如T字路口、7字路口的交汇处需要平滑处理,使其顺滑与实际形状一致。
将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与原有的地类图斑(例如第二次土地调查时生成的图斑)进行融合,自动将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缝隙和图斑碎面合并到相邻近的地类中,形成新的地类图斑。将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与地类图斑相融合,处理融合后相交区域碎小图斑、缝隙等,形成一个满足第三次土地调查要求的地类图斑。更新后的相交区域会形成碎小图斑,图斑的重叠、缝隙、压盖等情况,根据碎小图斑面积大小进行吸附旁边地类中,重叠、压盖通过地类优先级以及空间关系擦除重叠部分,相交处接边处平滑处理等。
将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与地类图斑进行更新的原理为:采用现有的多种算法计算输入要素和更新要素的几何交集,根据输出要素类中的更新要素对于输入要素的属性和几何特征进行更新,如图2、图3所示。
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对缓冲区存在的线状地物的重叠的情况能自动按照地类优先级从上到下叠加显示,被压盖在下面的区域会被自动挖除。针对多个线状地物连接的地方,基于现有的多种算法自动进行平滑处理,让连接处过渡顺畅。对于容差范围内的缝隙和碎面,采用现有的多种算法自动进行地图综合处理,合并到相近的地物里面。例如,根据第三次土地调查的特点,自动将地物编码为20的地物,降类分解到其它的地类里面。
将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和旧地类图斑融合,形成最终需要地类图斑。采用现有的多种算法,自动对将将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导入后形成的碎小图斑和缝隙进行地类综合处理,合并到相近地类中,成型的地类图斑与实地地貌一致,能直观反映实地情况,可以对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再次升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装置40,包括:线状物获取模块41、数据缓冲模块42、位置关系处理模块43和图斑生成模块44。线状物获取模块41获取相邻的地类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多个线状地物,将多个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
数据缓冲模块42生成与多个线状地物相对应的图斑面以及与图斑面相对应的缓冲区。位置关系处理模块43对缓冲区内的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处理,空间位置关系包括:重叠、相交、压盖等。图斑生成模块44将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导入地类图斑内。
线状物获取模块41获取地类编码,将相邻的地类编码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多个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线状地物包括:道路、沟渠等。数据缓冲模块42将整线作为中心线,根据预设的扩展宽度值将线状地物的实际宽度向两侧进行扩展,形成图斑图以及与图斑图对应的缓冲区。
位置关系处理模块43按照地类优先级将多个线状地物从上到下进行叠加显示,自动挖除叠加显示区域中被压盖在下方的线状地物的全部或部分区域。位置关系处理模块43获取多个线状地物的连接点,将连接点进行平滑处理,使连接点的周边区域能够平滑过度,连接点包括:路口等。位置关系处理模块43将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缝隙和碎面合并到相临近的地物里。
图斑生成模块44将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与原有的地类图斑进行融合,自动将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缝隙和图斑碎面合并到相邻近的地类中,形成新的地类图斑。
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和装置,将相邻的地类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多个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生成与多个线状地物相对应缓冲区,对缓冲区内的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重叠、相交、压盖等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导入地类图斑内;可以在进行地块叠加以及进行面积分析时,能够在图面上还原线状地物的实际范围,提高面积分析的准确性;对于碎小图斑和缝隙进行地类综合处理,合并到相近地类中,成型的地类图斑与实地地貌一致,能直观反映实地情况,可以对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再次升级,使地图与实地相一致,能够提高精细化管理和辅助决策的准确性。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用于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发明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发明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相邻的地类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多个线状地物,将所述多个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
生成与所述多个线状地物相对应的图斑面以及与所述图斑面相对应的缓冲区;
对所述缓冲区内的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处理,所述空间位置关系包括:重叠、相交、压盖;
将所述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导入地类图斑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相邻的地类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线状地物、将所述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包括:
获取地类编码,将相邻的地类编码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多个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其中,所述线状地物包括:道路、沟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与所述多个线状地物相对应的图斑图包括:
将所述整线作为中心线,根据预设的扩展宽度值将线状地物的实际宽度向两侧进行扩展,形成所述图斑图以及与所述图斑图对应的所述缓冲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缓冲区内的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处理包括:
按照地类优先级将所述多个线状地物从上到下进行叠加显示,自动挖除叠加显示区域中被压盖在下方的线状地物的全部或部分区域;
获取所述多个线状地物的连接点,将所述连接点进行平滑处理,使所述连接点的周边区域能够平滑过度;其中,所述连接点包括:路口;
将所述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缝隙和碎面合并到相临近的地物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导入地类图斑内包括:
将所述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与原有的地类图斑进行融合,自动将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缝隙和图斑碎面合并到相邻近的地类中,形成新的地类图斑。
6.一种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状物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相邻的地类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多个线状地物,将所述多个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
数据缓冲模块,用于生成与所述多个线状地物相对应的图斑面以及与所述图斑面相对应的缓冲区;
位置关系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缓冲区内的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处理,所述空间位置关系包括:重叠、相交、压盖;
图斑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导入地类图斑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状物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类编码,将相邻的地类编码相同并且宽度相同的多个线状地物自动连接,形成一条整线,其中,所述线状地物包括:道路、沟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缓冲模块,用于将所述整线作为中心线,根据预设的扩展宽度值将线状地物的实际宽度向两侧进行扩展,形成所述图斑图以及与所述图斑图对应的所述缓冲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关系处理模块,用于按照地类优先级将所述多个线状地物从上到下进行叠加显示,自动挖除叠加显示区域中被压盖在下方的线状地物的全部或部分区域;获取所述多个线状地物的连接点,将所述连接点进行平滑处理,使所述连接点的周边区域能够平滑过度;其中,所述连接点包括:路口;将所述多个线状地物之间的缝隙和碎面合并到相临近的地物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斑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缓冲区内的对于多个线状地物的处理结果与原有的地类图斑进行融合,自动将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缝隙和图斑碎面合并到相邻近的地类中,形成新的地类图斑。
CN201711288727.4A 2017-12-07 2017-12-07 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81329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8727.4A CN108132974A (zh) 2017-12-07 2017-12-07 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8727.4A CN108132974A (zh) 2017-12-07 2017-12-07 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2974A true CN108132974A (zh) 2018-06-08

Family

ID=62389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88727.4A Pending CN108132974A (zh) 2017-12-07 2017-12-07 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32974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6749A (zh) * 2019-02-14 2019-05-28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图斑地图符号填充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48120A (zh) * 2019-09-29 2020-01-0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在线森林资源督查方法
CN110851553A (zh) * 2019-11-14 2020-02-28 空间信息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不相连图斑的最小闭合圈自动形成方法
CN111651541A (zh) * 2020-05-25 2020-09-11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数据分布式检查入库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58791A (zh) * 2020-05-29 2020-10-30 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 土地面积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915669A (zh) * 2020-08-03 2020-11-10 北京吉威空间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总量控制的土地调查线状地物图斑化方法
CN113127485A (zh) * 2021-03-24 2021-07-16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工程测量软件中线状地物的处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4545A1 (en) * 2002-03-27 2003-10-02 Sony Corporation Three-dimensional model generating system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therefor
CN103559493A (zh) * 2013-10-21 2014-02-05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线状地物的提取方法
CN104298734A (zh) * 2014-09-30 2015-01-21 东南大学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中变更图斑移动更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4545A1 (en) * 2002-03-27 2003-10-02 Sony Corporation Three-dimensional model generating system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therefor
CN103559493A (zh) * 2013-10-21 2014-02-05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线状地物的提取方法
CN104298734A (zh) * 2014-09-30 2015-01-21 东南大学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中变更图斑移动更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潘瑜春、钟耳顺、刘巧芹: "土地资源数据库中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技术研究", 《资源科学》 *
黄高举: "土地调查数据线面关系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月刊)2015年》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6749A (zh) * 2019-02-14 2019-05-28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图斑地图符号填充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48120A (zh) * 2019-09-29 2020-01-0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在线森林资源督查方法
CN110648120B (zh) * 2019-09-29 2022-12-27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在线森林资源督查方法
CN110851553A (zh) * 2019-11-14 2020-02-28 空间信息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不相连图斑的最小闭合圈自动形成方法
CN111651541A (zh) * 2020-05-25 2020-09-11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数据分布式检查入库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51541B (zh) * 2020-05-25 2023-04-07 吉奥时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数据分布式检查入库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58791A (zh) * 2020-05-29 2020-10-30 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 土地面积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58791B (zh) * 2020-05-29 2023-11-28 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 土地面积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915669A (zh) * 2020-08-03 2020-11-10 北京吉威空间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总量控制的土地调查线状地物图斑化方法
CN111915669B (zh) * 2020-08-03 2024-04-05 北京吉威空间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总量控制的土地调查线状地物图斑化方法
CN113127485A (zh) * 2021-03-24 2021-07-16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工程测量软件中线状地物的处理方法
CN113127485B (zh) * 2021-03-24 2023-02-03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工程测量软件中线状地物的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2974A (zh) 用于将线状地物转为图斑的方法和装置
Whited et al. Betweenit: An interactive tool for tight inbetweening
US9330476B2 (en) Generating a modified image with additional content provided for a region thereof
US7952575B2 (en) Computer-implemented process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 parametric surface
Pietroni et al. Tracing field‐coherent quad layouts
Lipp et al. Interactive modeling of city layouts using layers of procedural content
US9299176B2 (en) Visualizing large graphs
US20150294488A1 (en) Graph generating device, graph generating method and graph generating program
Floriani et al. Variant: A system for terrain modeling at variable resolution
US20100289801A1 (en) Interactive connector routing between obstacles
CN107423998B (zh) 一种基于SaaS平台的可视化销售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US9196085B2 (en) Interactively shaping terrain through composable operations
US11120586B2 (en) Visualizing linear assets using client-side processing
Zeng et al. Interactive shape from shading
Petrasova et al. GIS-based environmental modeling with tangible interaction and dynamic visualization
CN102939586B (zh) 交互图表系统中的局部化布局和布线
CN111125291A (zh) 一种流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WebGIS引擎设计方法、系统
Bao et al. Scribble-based colorization for creating smooth-shaded vector graphics
Centin et al. Advancing mesh completion for digital modeling and manufacturing
CN113744401A (zh) 一种地形拼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aniels II et al. Template-based quadrilateral meshing
US20060017721A1 (en) Reduction of a mesh with preservation of flow lines
Shoaib Khan et al. Methodology for voxel-based earthwork modeling
Krecklau et al. Procedural interpolation of historical city maps
Paredes et al. Extended hybrid meshing algorithm for multiresolution terrain mod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04

Address after: 100193 room 2340, building No. 2, Beijing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incubator, Beijing Zhongguancun, Haidian District, Northeast China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Tian Yao grand pl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100193 room 2340, building No. 2, Beijing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incubator, Beijing Zhongguancun, Haidian District, Northeast China

Applicant before: Chen Ha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