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0935A - 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0935A
CN108130935A CN201810064612.5A CN201810064612A CN108130935A CN 108130935 A CN108130935 A CN 108130935A CN 201810064612 A CN201810064612 A CN 201810064612A CN 108130935 A CN108130935 A CN 108130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wind energy
water
moisture condensation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646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少华
刘国华
赵寅
荆肇乾
薛红琴
曹世玮
王祝来
刘亚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0646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309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30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09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28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humi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20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 F03D9/28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the apparatus being a pump or a compress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该装置由风能利用组件、水汽冷凝组件和取水组件组成;其中,风能利用组件位于该装置的最上端,用于取得风能,将该装置上部的水汽输送到该装置下部的水汽冷凝组件中;水汽冷凝组件位于该装置的最下方并位于地下或水下,将由将该装置上部送来的水汽冷凝成水;取水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水汽冷凝组件的底部,另一端位于地面,用于将汽凝水抽出使用。本发明不消耗燃料或电力、不需要将风能转化成电能,不需要海水或其他水质欠佳水源,不需要投加任何药剂,且所获得的水质优良、占地面积小、维护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本发明的装置特别适用于远离大陆的南海、东海诸岛,也可用于其他广大风能充沛、空气中水汽充足的地区。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淡水资源的海岛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一般完全没有淡水资源的岛屿都是非常小的岛屿,比如我国南海的大部分岛礁。如果有人类要在这些海岛上生存,就必须建立人工的淡水供给系统。一般三种方法:(1)靠补给,从大陆运来淡水;(2)拦蓄雨水;(3)海水淡化。从大陆运来淡水费时费力,消耗大量资源人力。拦蓄雨水,需要修建大量工程设施,对于面积很小的海岛而言,拦蓄水量有限,更重要的是水质得不到保障。
海水淡化是普遍采用的方法,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如蒸馏法、电渗析法、冷冻法等存在着设备造价高,耗电力或燃料多,机构不易清理,故障维修难等不足。在一些位置偏僻和场地狭窄的地方,需要一种制水效率高、占地少、不需消耗电力或燃料的小型淡水获得装置。而现有的小型海水淡化装置大多设计繁琐,功能甚多,造价高,而且效率低。
太阳能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新型能源。现有淡化技术中,太阳能蒸馏淡化技术最成熟。太阳能直接平板蒸馏法虽然成本低廉,但制水效率太低,且占地面积过大。使用太阳能直接加热海水,通过多效蒸发、多级闪蒸等技术使其淡化,能源利用率显著高于使用太阳能直接蒸馏。但同样需要较大占地面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不消耗燃料或电力、不需要将风能转化成电能,不需要海水或其他水质欠佳水源,不需要投加任何药剂,且所获得的水质优良、占地面积小、维护简单等优点。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由风能利用组件、水汽冷凝组件和取水组件组成;其中,风能利用组件位于该装置的最上端,用于取得风能,将该装置上部的水汽输送到该装置下部的水汽冷凝组件中;水汽冷凝组件位于该装置的最下方并位于地下或水下,将由将该装置上部送来的水汽冷凝成水;取水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水汽冷凝组件的底部,另一端位于地面,用于将汽凝水抽出使用。
其中:
所述的风力利用组件包括风轮、风轮轴、风轮轴轴承、尾翼、对风轴承、锥齿传动装置、叶轮、叶轮轴和叶轮轴轴承;其中,风轮轴固定在风轮轴轴承的中孔里,风轮轴的前端设有风轮,风轮轴的后端设有尾翼,在风轮轴的中部设有锥齿传动装置;叶轮轴的上端与锥齿传动装置连接,叶轮轴的下端连接叶轮,该叶轮位于所述水汽冷凝组件的空心立柱中。
所述的水汽冷凝组件包括空心立柱、支座、箱体、防护网、导流板、冷凝网;其中,该水汽冷凝组件以箱体为支撑体,在箱体的底部设有支座,在支座上设有空心立柱,该空心立柱的上部位于地面或水面以上;在箱体的上部还设有气体通道,在箱体中设有导流板、冷凝网,用于将空心立柱上部送来的水汽冷凝成水。
所述的取水组件由集水池、吸水管和水泵组成;其中,集水池位于水汽冷凝组件的箱体底部,吸水管的下端位于集水池中,吸水管的上端连接水泵。
所述的箱体和集水池为外表面有防护涂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不锈钢材质;箱体主体做成立方体形或者圆柱体型,箱底以0.006-0.010坡度坡向集水池。
所述的空心立柱为上下贯通的中空柱,上部周边开有通气口。
所述的支座为裙式支座,并在周边开口;空心立柱通过支座固定于箱体的中心位置;支座既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又可以保证空心立柱内外的空气流通。
所述的风轮、风轮轴、风轮轴轴承、尾翼、对风轴承、叶轮、叶轮轴、叶轮轴轴承和空心立柱均为带有防腐涂层的钢制材料或者不锈钢材料。
吸水管为无毒的PE、或UPVC、或PPR管材。
所述的支座、防护网、导流板和冷凝网均为不锈钢材料;冷凝网有多层或为三维空间立体结构。
整个装置包括风能利用组件,水汽冷凝组件和取水组件。本发明的风能利用组件使空气通过埋于地下的冷凝水组件,空气中较高温度的水汽在地下低温作用下得到冷凝,从而获得淡水。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不需要消耗任何化石燃料或电力,也不需要将风能转化成电能,而是直接利用风能对水汽进行抽吸,能量利用效率高。
2.本发明不需要海水或其他水质欠佳水作为水源,而是利用空气中水汽,通过地表水汽和地下温度差,使水汽凝结得到清洁淡水。
3.本发明制水过程中不需要投加任何药剂,避免可能的水质污染。
4.本发明占地少,除少量突出地面的部位外,其余均设于地下。
5.本发明装置运行维护简单,只需要保证运动部件正常运转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风轮,2-风轮轴,3-风轮轴轴承,4-尾翼,5-对风轴承、6-锥齿传动装置,7-叶轮,8-叶轮轴,9-叶轮轴轴承,10-空心立柱,11-支座,12-箱体,13-防护网,14-导流板,15-冷凝网,16-集水池,17-吸水管,18-水泵,19-通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该装置由风能利用组件、水汽冷凝组件和取水组件组成;其中,风能利用组件位于该装置的最上端,用于取得风能,将该装置上部的水汽输送到该装置下部的水汽冷凝组件中;水汽冷凝组件位于该装置的最下方并位于地下或水下,将由将该装置上部送来的水汽冷凝成水;取水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水汽冷凝组件的底部,另一端位于地面,用于将汽凝水抽出使用。
所述的风力利用组件包括风轮1、风轮轴2、风轮轴轴承3、尾翼4、对风轴承5、锥齿传动装置6、叶轮7、叶轮轴8和叶轮轴轴承9;其中,风轮轴2固定在风轮轴轴承3的中孔里,风轮轴2的前端设有风轮1,风轮轴2的后端设有尾翼4,在风轮轴2的中部设有锥齿传动装置6;叶轮轴8的上端与锥齿传动装置6连接,叶轮轴8的下端连接叶轮7,该叶轮7位于所述水汽冷凝组件的空心立柱10中。
所述的水汽冷凝组件包括空心立柱10、支座11、箱体12、防护网13、导流板14、冷凝网15;其中,该水汽冷凝组件以箱体12为支撑体,在箱体12的底部设有支座11,在支座11上设有空心立柱10,该空心立柱10的上部位于地面或水面以上;在箱体12的上部还设有气体通道,在箱体12中设有导流板14、冷凝网15,用于将空心立柱10上部送来的水汽冷凝成水。
所述的取水组件由集水池16、吸水管17和水泵18组成;其中,集水池16位于水汽冷凝组件的箱体12底部,吸水管17的下端位于集水池16中,吸水管17的上端连接水泵18。
风轮、风轮轴、风轮轴轴承、尾翼、对风轴承、叶轮、叶轮轴和叶轮轴轴承均为带有防腐涂层的钢制材料或者不锈钢材料。水汽冷凝组件由立柱及其支座、箱体、防护网、导流板、冷凝网组成。其中立柱为中空柱,上部周边开有出气口;支座为裙式支座,并在周边开口;空心立柱、支座、防护网、导流板、和冷凝网均为不锈钢材料;箱体和集水池为外表面有防护涂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不锈钢材质,箱体主体做成立方体形或者圆柱体型,箱底以0.006-0.010坡度坡向集水池;冷凝网为三维空间立体结构。取水组件则由集水池、吸水管和水泵组成。集水池和箱体做成一体结构,吸水管为无毒的PE、或UPVC、或PPR管材。
整个装置包括风能利用组件,水汽冷凝组件和取水组件。本发明的风能利用组件使空气通过埋于地下的冷凝水组件,空气中较高温度的水汽在地下低温作用下得到冷凝,从而获得淡水。
风轮轴2通过风轮轴轴承3固定于对风轴承5上,对风轴承5固定于立柱10上。在来风的作用下,风轮1驱动风轮轴2旋转,尾翼4和对风轴承5可以使风轮1始终对着来风方向。风轮轴2的旋转通过锥齿传动装置6带动叶轮轴8和叶轮7旋转。叶轮7的旋转抽吸作用使空气中的水汽通过箱体12进口处的防护网13,并进入箱体12,接着在导流板14的作用下分散进入冷凝网15,从而得到冷凝。冷凝后的空气通过中空立柱10上的出气口19排出。立柱10通过支座11固定于箱体12的中心位置。支座11为周边开口的裙式支座,既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又可以保证立柱10内外的空气联通。冷凝水则借助箱底0.006-0.010坡度汇入集水池16,取水时,借助水泵18的作用,即可得到清洁的淡水。

Claims (10)

1.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风能利用组件、水汽冷凝组件和取水组件组成;其中,风能利用组件位于该装置的最上端,用于取得风能,将该装置上部的水汽输送到该装置下部的水汽冷凝组件中;水汽冷凝组件位于该装置的最下方并位于地下或水下,将由将该装置上部送来的水汽冷凝成水;取水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水汽冷凝组件的底部,另一端位于地面,用于将汽凝水抽出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力利用组件包括风轮(1)、风轮轴(2)、风轮轴轴承(3)、尾翼(4)、对风轴承(5)、锥齿传动装置(6)、叶轮(7)、叶轮轴(8)和叶轮轴轴承(9);其中,风轮轴(2)固定在风轮轴轴承(3)的中孔里,风轮轴(2)的前端设有风轮(1),风轮轴(2)的后端设有尾翼(4),在风轮轴(2)的中部设有锥齿传动装置(6);叶轮轴(8)的上端与锥齿传动装置(6)连接,叶轮轴(8)的下端连接叶轮(7),该叶轮(7)位于所述水汽冷凝组件的空心立柱(10)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汽冷凝组件包括空心立柱(10)、支座(11)、箱体(12)、防护网(13)、导流板(14)、冷凝网(15);其中,该水汽冷凝组件以箱体(12)为支撑体,在箱体(12)的底部设有支座(11),在支座(11)上设有空心立柱(10),该空心立柱(10)的上部位于地面或水面以上;在箱体(12)的上部还设有气体通道,在箱体(12)中设有导流板(14)、冷凝网(15),用于将空心立柱(10)上部送来的水汽冷凝成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水组件由集水池(16)、吸水管(17)和水泵(18)组成;其中,集水池(16)位于水汽冷凝组件的箱体(12)底部,吸水管(17)的下端位于集水池(16)中,吸水管(17)的上端连接水泵(18)。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2)和集水池(16)为外表面有防护涂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不锈钢材质;箱体(12)主体做成立方体形或者圆柱体型,箱底以0.006-0.010坡度坡向集水池(1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立柱(10)为上下贯通的中空柱,上部周边开有通气口(19)。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11)为裙式支座,并在周边开口;空心立柱(10)通过支座(11)固定于箱体(12)的中心位置;支座(11)既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又可以保证空心立柱(10)内外的空气流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轮(1)、风轮轴(2)、风轮轴轴承(3)、尾翼(4)、对风轴承(5)、叶轮(7)、叶轮轴(8)、叶轮轴轴承(9)和空心立柱(10)均为带有防腐涂层的钢制材料或者不锈钢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水管(17)为无毒的PE、或UPVC、或PPR管材。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11)、防护网(13)、导流板(14)和冷凝网(15)均为不锈钢材料;冷凝网(15)有多层或为三维空间立体结构。
CN201810064612.5A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 Pending CN1081309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4612.5A CN108130935A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4612.5A CN108130935A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0935A true CN108130935A (zh) 2018-06-08

Family

ID=62400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64612.5A Pending CN108130935A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3093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4221A (zh) * 2018-11-19 2019-03-01 丘骏豪 一种风能驱动的空气压缩型野外淡水节能收集过滤装置
CN111519701A (zh) * 2020-04-18 2020-08-11 黄锦锦 一种用于旱区土壤的固土锁水装置
WO2021203155A1 (de) * 2020-04-06 2021-10-14 Wolfgang Fuchs Vorrichtung zur gewinnung von wasser aus einer umgebungsluf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27390A1 (de) * 2004-06-04 2005-12-22 Mobalegh Naseri Morteza Süßwassergewinnungsanlage
US20100326101A1 (en) * 2009-06-30 2010-12-30 George Scesney Self-Contained Water Generation System
CN106480932A (zh) * 2016-12-15 2017-03-08 皖西学院 一种从空气中取水的装置
CN206346264U (zh) * 2016-12-23 2017-07-21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太阳能跟踪和风能集水装置
CN107419775A (zh) * 2017-07-06 2017-12-01 衡阳师范学院 塔杆内置式风力制水设备
CN207919641U (zh) * 2018-01-23 2018-09-28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27390A1 (de) * 2004-06-04 2005-12-22 Mobalegh Naseri Morteza Süßwassergewinnungsanlage
US20100326101A1 (en) * 2009-06-30 2010-12-30 George Scesney Self-Contained Water Generation System
CN106480932A (zh) * 2016-12-15 2017-03-08 皖西学院 一种从空气中取水的装置
CN206346264U (zh) * 2016-12-23 2017-07-21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太阳能跟踪和风能集水装置
CN107419775A (zh) * 2017-07-06 2017-12-01 衡阳师范学院 塔杆内置式风力制水设备
CN207919641U (zh) * 2018-01-23 2018-09-28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4221A (zh) * 2018-11-19 2019-03-01 丘骏豪 一种风能驱动的空气压缩型野外淡水节能收集过滤装置
WO2020103176A1 (zh) * 2018-11-19 2020-05-28 丘骏豪 一种风能驱动的空气压缩型野外淡水节能收集过滤装置
CN109404221B (zh) * 2018-11-19 2020-10-09 丘骏豪 一种风能驱动的空气压缩型野外淡水节能收集过滤装置
WO2021203155A1 (de) * 2020-04-06 2021-10-14 Wolfgang Fuchs Vorrichtung zur gewinnung von wasser aus einer umgebungsluft
CN111519701A (zh) * 2020-04-18 2020-08-11 黄锦锦 一种用于旱区土壤的固土锁水装置
CN111519701B (zh) * 2020-04-18 2020-11-24 黄锦锦 一种用于旱区土壤的固土锁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0935A (zh) 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
CN106954527A (zh) 集水增质灌溉系统
CN102897800A (zh) 循环利用太阳热能与负压技术晒盐同时取淡水的方法
CN112978828B (zh) 一种冬季太阳能农用大棚加湿-增温型苦咸水淡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8285186A (zh) 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107126821A (zh) 空气净化的方法、装置及应用
CN208701807U (zh) 一种垂直轴风力制淡水装置
CN206905192U (zh) 一种绿色建筑通气节能设备
CN207919641U (zh) 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
CN105253937B (zh) 一种海水淡化装置
CN107012917A (zh) 一种基于自循环的水气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624664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低压蒸馏装置
CN107288177A (zh) 一种应用于蒸发塘的空气取水装置
CN2619929Y (zh)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207160132U (zh) 一种应用于蒸发塘的空气取水装置
CN209872520U (zh) 一种家庭用小型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2569317U (zh) 一种用于健身的水车式推流机
CN103232083B (zh) 一种太阳能风能低压海水淡化装置
CN114014399B (zh) 近乎零耗能海水淡化方法及系统
CN106258834A (zh) 一种利用空气制水的太阳能灌溉设备和方法
CN206829247U (zh) 一种基于自循环的水气收集装置
CN108005163A (zh) 一种沙漠取水系统
CN108131962A (zh) 基于深层土壤恒低温捕集高湿空气中水分的装置
CN206544928U (zh) 一种利用水深压力实施反渗透制取纯净水的装置
CN206651156U (zh) 集水增质灌溉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