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28563B - 货物用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货物用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28563B
CN108128563B CN201711245685.6A CN201711245685A CN108128563B CN 108128563 B CN108128563 B CN 108128563B CN 201711245685 A CN201711245685 A CN 201711245685A CN 108128563 B CN108128563 B CN 1081285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riving screw
guide
cargo container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456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28563A (zh
Inventor
金钟奉
林恩煐
崔荣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and Business of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and Business of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627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870536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627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883569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0502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881253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and Business of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and Business of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cation of CN108128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8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28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8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52Large containers collapsible, i.e. with walls hinged together or detachably connected
    • B65D88/526Large containers collapsible, i.e. with walls hinged together or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detachable side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52Large containers collapsible, i.e. with walls hinged together or detachably connected
    • B65D88/522Large containers collapsible, i.e. with walls hinged together or detachably connected all side walls hingedly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or to another component of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52Large containers collapsible, i.e. with walls hinged together or detachably connected
    • B65D88/522Large containers collapsible, i.e. with walls hinged together or detachably connected all side walls hingedly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or to another component of the container
    • B65D88/524Large containers collapsible, i.e. with walls hinged together or detachably connected all side walls hingedly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or to another component of the container and one or more side walls being foldable along an additional median l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0026Corner fitting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configuration or number of opening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货物用集装箱。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包括框架部、板部、导螺杆、引导支架、凸出部及矫正部,能够随着装载及卸载货物以固定模式或折叠模式动作。因此,能够提供所述折叠模式时体积减小、便于层叠移送,从而便于保管及移送的高效率的货物用集装箱。

Description

货物用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物用集装箱,尤其涉及折叠式的便于保管及移动的货物用集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各国家贸易机构的扩大及签订用于扩大引进先进技术的政策性贸易协定,大陆之间的贸易日益活跃。贸易大体可以分类为出口贸易及进口贸易,有些国家以出口贸易为主,而还有一些国家则以进口贸易为主。
对于以进口贸易为主的国家而言,将有大量货物用集装箱运往国家内部。这些大量货物用集装箱的体积即使在卸完货以后也不会减小,因此凸显出贸易国之间保管及移送货物用集装箱方面的问题。
对此,韩国实用新型专利公报20-0393366(发明名称:折叠式集装箱箱体用合页及用其的折叠式集装箱箱体)公开了一种折叠式集装箱,其包括结合于多个板中任意一个的第一支撑部、结合于所述多个板中另一个的第二支撑部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软质的结合部,因此侧面部能够折叠,从而便于运送。
然而,所述折叠式集装箱的下部面及侧面部是分离提供的,因此需要另外组装。因此组装方面可能会消耗大量时间,可能会给用户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节省运送费用、缩短运送时间、便于保管、具有高效率及高安全性的货物用集装箱。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货物用集装箱。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包括框架部、板部、导螺杆、引导支架。所述框架部可包括多个上部框架、下部框架及侧面框架且具有六面体形状。所述板部位于由所述框架部定义的面。所述板部包括侧面板部。所述侧面板部可包括多个第一侧面板及多个第二侧面板。所述多个第一侧面板以第一轴为基准彼此相对地配置。所述多个第一侧面板的表面可形成有多个折叠线。所述多个第二侧面板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的第二轴为基准彼此相对地配置。所述导螺杆有多个。多个所述导螺杆附着于以所述第一轴为基准彼此相对地配置的多个所述下部框架上。多个所述导螺杆可根据旋转方向控制所述折叠模式及所述固定模式的动作。所述引导支架可有多个。多个所述引导支架可被所述导螺杆贯通。多个所述引导支架可通过所述导螺杆的旋转进行往复移动。所述折叠模式时所述导螺杆向一方向旋转,贯通所述导螺杆的两端的所述引导支架向内侧方向直线移动使得一端连接于所述引导支架的所述侧面框架躺倒。所述固定模式时所述导螺杆向另一方向旋转,贯通所述导螺杆的两端的所述引导支架向外侧方向直线移动使得所述折叠模式时躺倒的所述侧面框架立起。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包括框架部、板部、导螺杆、引导支架及导板。所述框架部包括多个上部框架、下部框架及侧面框架。所述板部位于由所述框架部定义的面。所述板部包括侧面板部。所述侧面板部可包括多个第一侧面板及多个第二侧面板。所述多个第一侧面板以第一轴为基准彼此相对地配置。所述多个第一侧面板的表面可形成有多个折叠线。所述多个第二侧面板可以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的第二轴为基准彼此相对地配置。所述导螺杆有多个。多个所述导螺杆附着于以所述第一轴为基准彼此相对地配置的多个所述下部框架上。多个所述导螺杆根据旋转方向控制所述折叠模式及所述固定模式的动作。所述引导支架有多个。多个所述引导支架被所述导螺杆贯通。多个所述引导支架包括预定深度的导槽。所述导槽分别形成于所述引导支架中至少任意一个的外侧面。所述导板包围附着有所述导螺杆的所述下部框架的侧面部。所述导板的内侧面形成有引导线。所述引导线凸出的高度为对应于所述导槽的预定高度。在此,所述折叠模式时沿着多个所述折叠线折叠的所述第一侧面板分别折叠于所述第二侧面板的内侧面。之后,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所述导螺杆向一方向旋转。从而,贯通所述导螺杆的两端的所述引导支架随着所述引导线向内侧方向移动。因此,一端连接于所述引导支架的所述侧面框架躺倒。所述固定模式时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所述导螺杆向另一方向旋转。因此,贯通所述导螺杆的两端的所述引导支架随所述引导线向外侧方向直线移动。从而,所述折叠模式时躺倒的所述侧面框架立起。之后,折叠的所述第一侧面板展开并被固定。
根据又一个实施例,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包括框架部、板部、导螺杆及引导支架。所述框架部可包括多个上部框架、下部框架及侧面框架且具有六面体形状。所述板部可包括下部板及多个侧面板。所述板部可附着于由所述框架部定义的面。所述导螺杆附着于在前后面彼此相对地配置的所述下部框架的内侧面。所述导螺杆有多个,根据旋转方向控制所述折叠模式及所述固定模式。所述引导支架有多个。多个所述引导支架分别贯通于所述导螺杆的两端。所述引导支架将所述导螺杆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所述折叠模式时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所述导螺杆向一方向旋转使得所述引导支架向内侧移动以使所述上部框架随着所述侧面框架及所述侧面板折叠而下降。所述固定模式时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所述导螺杆向另一方向旋转使得所述引导支架向外侧移动以使所述侧面框架及所述侧面板展开。
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通过滑行移动的侧面框架减小体积,因此能够层叠运送,从而能够节省运费。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能够通过固定支架及矫正部提高安全性。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能够通过导板防止侧面框架为动作模式时受外力而脱落。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能够通过凸出部降低侧面框架折叠时的冲击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通过侧面框架及侧面板的折叠减小体积,因此能够通过层叠运送缩短运送时间。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通过侧面框架及侧面板的折叠减小体积,因此能够通过层叠运送节省运费。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能够通过矫正凸出部及固定支架提高安全性。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为能够单一操作的一体型,因此能够提高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为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的立体图;
图3为用于说明图1及图2所示货物用集装箱的导螺杆的立体图;
图4为用于说明图1及图2所示货物用集装箱的引导支架及矫正部的立体图;
图5至图7为用于说明图1及图2所示货物用集装箱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8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的侧面框架的立体图;
图9及图10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引导支架及矫正部的立体图;
图11及12为用于说明图9及图10的引导支架及矫正部的导板的立体图;
图13为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货物用集装箱的凸出部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14及图15为用于说明图1的货物用集装箱的板部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16及图17为显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的立体图;
图18为用于说明图16及图17所示货物用集装箱的导螺杆的立体图;
图19是为说明图16及图17所示货物用集装箱的引导支架而放大图16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20为用于说明图16及图17所示货物用集装箱的引导支架的局部立体图;
图21为用于说明图16及图17所示货物用集装箱的引导支架的另一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22至图24为用于说明图16及图17所示货物用集装箱的动作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进行多种变形,可具有多种形态,以下在附图中示出特定实施例并在说明书中进行具体说明。但其目的并非使本发明限定于特定的公开形态,因此应理解为包括属于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等同物及替代物。在说明各附图方面,对类似的构成要素标注类似的附图标记。为确保本发明的明确性,附图中构件的尺寸可能显示得比实际夸张。
第一、第二等术语可用于说明多种构成要素,但所述构成要素不得受限于所述术语。使用所述术语的目的在于使一个构成要素区分于其他构成要素。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将第一构成要素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也可以类似地将第二构成要素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只是用于说明特定实施例,目的并非限定本发明。若记载内容中无另行定义,则单数的表现还包括复数的表现。应理解本申请中的术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用于指定存在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构件或其组合,而并非预先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构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并且,A和B‘连接’、‘结合’不仅包括A和B直接连接或结合的情况,还包括A和B之间具有其他构成要素C以连接或结合A和B的情况。
在无另行定义的前提下,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在内的所有术语均表示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通常使用的词典定义过的术语应解释为与相关技术的文章脉络相一致的含义,本申请中无明确定义的前提下不得解释为理想或过度形式性的含义。
以下参见附图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及图2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的构成的立体图。
参见图1及图2,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可包括框架部100、板部200、导螺杆300、引导支架400、矫正部500及凸出部600。更具体来讲,图1为显示所述板部200固定于所述框架部100的状态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立体图,图2为所述板部200折叠的状态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立体图。
所述框架部100为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骨架,可以是六面体形状。所述框架部100可包括上部框架110、下部框架130及侧面框架150。
所述上部框架110可位于所述框架部100的上部。根据实施例,多个所述上部框架110可以是四角框形态。
所述下部框架130可位于所述框架部100的下部。换而言之,所述下部框架130可位于从所述上部框架110向下侧方向相隔预定距离的位置。根据实施例,所述下部框架130可以像所述上部框架110一样具有四角框形态。
以第一轴A1为基准彼此相对地配置的一对所述下部框架130的上部面可用于配置下述的所述导螺杆300。后续对所述导螺杆300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所述侧面框架150可位于所述框架部100的侧面。更具体来讲,所述侧面框架15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部框架110,所述侧面框架150的另一端可连接于附着在所述下部框架130上的下述的所述引导支架400。
所述侧面框架150可根据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折叠模式时所述引导支架400的移动方向区分为第一侧面框架151及第二侧面框架155。换而言之,所述折叠模式时,所述第一侧面框架151的另一端可可沿着向第一方向移动的所述引导支架400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并且,所述第二侧面框架155的另一端可沿着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的引导支架400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后续说明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所述折叠模式的动作时将对此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所述板部200为预定宽度的板形态,可位于由所述框架部100定义的面。
所述板部200可包括下部板部210及侧面板部250。所述下部板部210可附着配置于由所述下部框架130定义的面。
所述侧面板部250可位于由所述上部框架110、所述下部框架130及所述侧面框架150定义的多个面。
所述侧面板部250可包括第一侧面板251及第二侧面板255。所述第一侧面板251可以如图1以第一轴A1为基准相对地配置。
各所述第一侧面板251的至少任意一个侧面的棱分别固定于各所述侧面框架150。
所述第一侧面板251的表面可分别形成有多个折叠线270。多个所述折叠线270的形成方向可以和所述侧面框架150一致。在所述折叠模式时,多个所述折叠线270可诱导所述第一侧面板251折叠。根据实施例,所述第一侧面板251可通过多个所述折叠线270折叠成锯齿形态。在此,多个所述折叠线270之间的间隔可小于所述第二侧面板255的宽度。因此,所述第一侧面板251可以以固定于所述侧面框架150的至少一个侧面棱为基准折叠于所述第二侧面板255的内侧面。
所述第一侧面板251可通过选择性地设置的锁固部700和所述框架部100结合分离。因此,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所述固定模式时,所述第一侧面板251通过所述锁固部700附着于所述框架部100,能够防止受外部冲击而折叠。可以设置多个所述锁固部700。
所述第二侧面板255可配置成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轴A1的第二轴A2为基准彼此相对。所述第二侧面板255中除下端以外的至少任意一个棱可固定于所述上部框架110及所述侧面框架150。换而言之,所述第二侧面板255的下端能够从所述下部框架130分离。因此,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所述折叠模式时,所述第一侧面板251折叠后的所述第二侧面板255可以和所述侧面框架150一起沿着下述的所述引导支架400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除所述侧面板部250之外还可以包括上部板部及下部板部。更具体来讲,所述上部板部可形成于由所述上部框架110定义的面,所述下部板部可形成于由所述下部框架130定义的面。可根据使用用途而包括或不包括所述上部板部及所述下部板部。
图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导螺杆的立体图。
参见图1至图3,所述导螺杆300可以是具有预定长度的棒形态。
所述导螺杆300有多个,可位于以所述第一轴A1为基准彼此相对地配置的所述下部框架130的上部面。根据实施例,所述导螺杆300可包括第一导螺杆303及第二导螺杆305。所述第一导螺杆303可以附着在以前面为基准位于一侧的所述下部框架130的上部面。并且,所述第二导螺杆305可以附着在以前面为基准位于另一侧的所述下部框架130的上部面。
各所述导螺杆300可分别包括导螺杆保持器310、螺杆区域350及把手部370。
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0可贯通配置在所述导螺杆300的中央部。
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0可将所述导螺杆300固定在所述下部框架130的上部面。因此,在所述折叠模式及所述固定模式下所述导螺杆300做旋转动作时,能够防止所述导螺杆300受冲击而脱落。
所述螺杆区域350可包括形成于所述导螺杆300表面且具有方向性的螺纹。所述螺杆区域350可包括第一螺杆区域353及第二螺杆区域355。
所述第一螺杆区域353可以以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0为基准位于一侧。所述第一螺杆区域353上可形成有向第一方向凸出的螺纹。
所述第二螺杆区域355可以以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0为基准位于另一侧。所述第二螺杆区域355上可形成有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凸出的螺纹。
换而言之,各所述导螺杆300可分别包括形成有方向以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0为基准互反的螺纹的所述第一螺杆区域353及所述第二螺杆区域355。因此,在所述折叠模式及所述固定模式下所述导螺杆300做旋转动作时,分别位于所述导螺杆300的两端的下述的所述引导支架400可向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0靠近或背离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0。
所述把手部370可将外部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第一导螺杆303及第二导螺杆305。换而言之,所述把手部370可以是分别形成于所述导螺杆300的一端用于旋转所述导螺杆300的手柄部。
根据实施例,用户可以通过所述把手部370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导螺杆300,以控制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动作模式。换而言之,可通过所述把手部370的旋转方向确定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所述折叠模式或所述固定模式的动作。
参见图3,所述把手部370形成于所述第二螺杆区域355的外侧端部,而所述把手部370也可以进一步形成于所述第一螺杆区域353的外侧端部。该情况下,所述第一螺杆区域353及第二螺杆区域355可通过两个把手部独立驱动,因此,形成于所述第一螺杆区域353及第二螺杆区域355的螺纹虽然可以由不同的方向,但也可以具有相同的方向。
另外。图1及图2中,所述导螺杆300配置于所述下部框架130,但所述导螺杆300也可以配置于所述上部框架110。该情况下,下述图5至图7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的动作可以以上下相反的方式执行。其实质上相当于翻转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情况,因此适用于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原理及技术方案记载的本发明的范围并非受限于特定上下的情况。
图4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引导支架及矫正部的立体图。
参见图1至图4,所述引导支架400可贯通配置在所述导螺杆300的两端。所述引导支架400可以将所述导螺杆30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
所述引导支架400可有多个。更具体来讲,所述引导支架400可包括位于所述导螺杆300的一端的第一引导支架403及位于所述导螺杆300的另一端的第二引导支架405。
所述引导支架400可包括本体410、隔壁430及固定销450。
所述本体410上可形成有第一贯通孔413。所述第一贯通孔413可贯通形成于所述本体410的侧面部。换而言之,所述第一贯通孔413可向所述第二轴A2方向贯通所述本体410形成。
所述导螺杆300可贯通所述第一贯通孔413。所述第一贯通孔413的内壁上可形成有向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平行的螺旋形的螺旋槽(未示出)。所述螺旋槽(未示出)可形成为对应于所述导螺杆300上的所述螺杆区域350的凸出的所述螺纹的形状。因此,所述导螺杆300可沿着所述螺旋槽(未示出)稳定地旋转。
所述隔壁430可以是从所述本体410凸出预定高度的结构。各所述隔壁430可以向所述第一轴A1方向形成为相隔预定间隔平行。所述隔壁430之间可配置所述侧面框架150。
所述隔壁430上可形成有第二贯通孔435。更具体来讲,所述隔壁430上可具有向所述第二轴A2方向形成且具有预定宽度的直径的所述第二贯通孔435。
下述的所述固定销450可贯通于所述第二贯通孔435。更具体来讲,所述固定销450可贯通位于各所述隔壁430之间的所述侧面框架150配置。因此,所述引导支架400及所述侧面框架150通过所述固定销450连接,所述导螺杆300、所述引导支架400及所述侧面框架150可形成为一体。
因此,所述导螺杆300的旋转动力可传递到所述引导支架400及所述侧面框架150。因此,所述导螺杆300、所述引导支架400及所述侧面框架150的移动可连续发生。
将在后续说明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动作模式时更具体地说明基于所述导螺杆300的旋转的所述引导支架400及所述侧面框架150的连续动作。
所述隔壁430的至少任意一个角部可以是曲面。在此,所述角部可以是与形成于所述侧面框架150的曲面对应的位置。因此,在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所述动作模式时,可防止各所述侧面框架150及各所述隔壁430之间发生碰撞。
所述矫正部500可包括矫正支架530、矫正框架550及连接部件570。所述矫正部500在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所述动作模式时,能够将所述侧面框架150的扭曲矫正过来。所述矫正支架530可有多个。
多个所述矫正支架530可分别贯通配置在所述导螺杆300的两端。在此,多个所述矫正支架530可位于从所述引导支架400向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0所在的内侧方向相隔预定距离的位置。
所述矫正支架530可包括本体531、隔壁533及固定销535。所述矫正支架530的所述构成531、533、535可具有与所述引导支架400的所述构成410、430、450相同的形态及效果。因此,省略关于所述构成531、533、535的具体说明。
所述矫正框架550可有多个。多个所述矫正框架550可具有与所述侧面框架150相同的高度。
多个所述矫正框架550的一端可分别固定于位于侧面部的所述上部框架110。换而言之,多个所述矫正框架550的一端可固定于以所述第一轴A1为基准彼此相对的所述上部框架110的下部面。在此,所述矫正框架550的一端可配置成与各所述侧面框架150的一端分别相隔D1。
并且,多个所述矫正框架550的另一端可分别连接于多个所述矫正支架530。在此,各所述矫正框架550的另一端可配置成与各所述侧面框架150的另一端相隔D2。在此,D2可以是与D1相同的宽度。换而言之,所述矫正框架550可配置成以预定间隔平行于所述侧面框架150。
因此,所述矫正框架550防止所述侧面框架150移动时受冲击而扭曲,从而能够辅助使得所述侧面框架150及所述第二侧面板255有效地滑动折叠。
所述连接部件570可有多个。根据实施例,多个连接部件570可以是预定长度的杆形态。
多个所述连接部件570如上所述,可以是用于保持所述矫正框架550与所述侧面框架150之间的间隔的构成。因此,多个所述连接部件570分别被所述导螺杆300贯通,可位于所述引导支架400与所述矫正支架530之间。
更具体来讲,多个所述连接部件570的侧面部可形成有贯通孔(未示出)。根据实施例,所述贯通孔的内壁可形成有螺旋槽(未示出)。所述螺旋槽可形成为分别对应于所述螺杆区域350的凸出的螺纹。
所述导螺杆300可贯通到多个所述连接部件570的所述贯通孔(未示出)。多个所述连接部件570可分别位于相隔的所述引导支架400及所述矫正支架530之间的空间。
如上所述,所述连接部件570可以是另外的独立构成或至少任意一个侧面连接于所述引导支架400或所述矫正支架530的形态。
更具体来讲,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件570可以是从所述矫正支架530延伸形成或从所述引导支架400的一端延伸的形态。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件570可以是与所述引导支架400及所述矫正支架530结合的一体型。
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通过所述矫正部500防止在所述固定模式及所述折叠模式动作时发生扭曲现象,从而能够提供安全性提升的货物用集装箱。
为说明作为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构成的所述凸出部60,首先请参见下述图6。
参见图1至图6,所述凸出部600为预定长度的杆形态,能够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所述折叠模式时制动所述侧面框架150的移动。
所述凸出部600可包括第一凸出部610及第二凸出部650。
所述第一凸出部610有多个,可分别个别附着于所述上部框架110的角部。根据实施例,所述第一凸出部610附着于所述上部框架110的角部下部面且向下凸出预定距离。
所述第二凸出部650有多个,可分别个别附着于所述下部框架130的角部。根据实施例,所述第二凸出部650附着于所述下部框架130的角部上部面且向上凸出预定距离。在此,各所述第二凸出部650可与各所述第一凸出部610分别对应地位于同一轴上。
所述第一凸出部610及第二凸出部650可在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在所述折叠模式动作时制动所述侧面框架150的折叠。更具体来讲,所述折叠模式时,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所述侧面框架150折叠,因此所述上部框架110能够下降。
形成于正在下降的所述上部框架110的所述第一凸出部610可在预定高度接触所述下部框架130的所述第二凸出部650。因此,所述上部框架110的下降能够被所述第一凸出部610及第二凸出部650制动。
现有的折叠式集装箱未公开用于提高耐久性的另外的构成,因此为缩小体积而折叠侧面部时能够造成集装箱的损伤。
反面,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可通过多个所述凸出部在所述折叠模式时吸收所述框架部的冲击。因此,能够提供使用寿命长且可靠性高的货物用集装箱。
图5至图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动作模式的示意图。更具体来讲,图5及图6为用于说明折叠模式时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动作的立体图,图7为用于说明固定模式时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动作的立体图。
参见图1至图7,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可以以折叠模式及固定模式进行动作。
执行所述折叠模式前,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可执行如下准备过程。首先,可分离通过所述锁固部700固定于所述框架部100的所述第一侧面板251。在不具有所述锁固部700的情况下可省略该过程。
之后,可沿着多个所述折叠线270折叠所述第一侧面板251使得折叠配置在所述第二侧面板255的内侧面。所述准备过程结束后,可执行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所述折叠模式。
如上所述,可通过所述导螺杆300的旋转方向控制所述折叠模式及所述固定模式。
所述折叠模式的情况下,多个所述导螺杆300可基于用户向一方向旋转。例如,所述导螺杆300可向R+方向旋转。
通过向R+方向旋转所述导螺杆300,能够使位于所述导螺杆300两端的所述引导支架400、所述矫正支架530及所述连接部件570朝着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0向内侧方向直线移动。
更具体来讲,所述导螺杆300向R+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03能够向V方向移动。在此,向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03连续配置的所述连接部件570及所述矫正支架530可同时向V方向移动。
因此,连接于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03的所述第一侧面框架151的另一端及连接于所述矫正支架530的所述矫正框架550的另一端可在保持预定间隔D2的同时一致向V方向移动。
所述导螺杆300向R+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引导支架405可向U方向移动。在此。向另一方向与所述第二引导支架405连续配置的所述连接部件570及所述矫正支架530也能够同时向U方向移动。因此,所述第二侧面框架155的另一端及所述矫正框架550的另一端能够在保持预定间隔的同时向U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侧面板251及所述第二侧面板255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侧面框架151、第二侧面框架155及所述矫正框架550的移动来滑行移动。换而言之,所述第一侧面板251及第二侧面板255的下端部能够在向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0逐渐倾斜后躺倒。在此,基于折叠的所述上部框架110的下降可进行至所述第一凸出部610及所述第二凸出部650相互接触。
所述第一凸出部610与所述第二凸出部650接触的情况下,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折叠便可以结束。
根据现有的折叠式货物用集装箱,在为了减小集装箱的体积而折叠时分离组装下部及侧面部,因此需要大量时间且给用户造成不便。
然而,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无需另外分离组装,只需旋转导螺杆即可进行控制,因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且提高体积减小效率,具有能够节省时间及费用的效果。
所述固定模式的情况下,用户可向另一方向旋转多个所述导螺杆300。例如,所述导螺杆300可向R-方向旋转。
通过向R-方向旋转所述导螺杆300,能够使位于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0附近的所述引导支架400分别朝着所述导螺杆300的两端向外侧方向直线移动。
更具体来讲,所述导螺杆300向R-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03能够向V-方向移动。在此,向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03连续配置的所述连接部件570及所述矫正支架530也可同时向V-方向移动。因此,连接于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03的所述第一侧面框架151的另一端及连接于所述矫正支架530的所述矫正框架550的另一端可在保持预定间隔D2的同时向V-方向移动。
所述导螺杆300向R-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引导支架405可向U-方向移动。在此。向另一方向与所述第二引导支架405连续配置的所述连接部件570及所述矫正支架530也可同时向U-方向移动。因此,所述第二侧面框架155的另一端及所述矫正框架550的另一端可在保持预定间隔D2的同时向U-方向移动。
如图1所示,通过所述第一侧面框架151、第二侧面框架155及所述矫正框架550的移动,所述第一侧面板251及所述第二侧面板255能够垂直立起。
之后,折叠的所述第一侧面板251能够展开。展开的所述第一侧面板251能够通过所述锁固部700重新固定于所述框架部100。没有所述锁固部700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该过程。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进行了说明。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包括框架部、板部、导螺杆、引导支架、凸出部及矫正部,因此能够随着装载或卸载货物以固定模式或折叠模式进行动作。因此,所述折叠模式时体积减小,便于层叠移送,从而能够提供便于保管及移送的高效率的货物用集装箱。
图8至图12为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的示意图。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中除侧面框架、引导支架、导板及凸出部之外,其余实质上均与图1至图7所示货物用集装箱的构成及动作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具体说明。
图8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的侧面框架的立体图。
参见图8,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包括不同于图1至图7所示侧面框架150的侧面框架150a,所述侧面框架150a可位于所述框架部100的侧部。
更具体来讲,各所述侧面框架150a的一端可通过连接部152a分别连接于各所述上部框架110。根据实施例,所述连接部152a位于所述上部框架110的角部,可以是合页(hinge)形态。
各所述侧面框架150a的另一端可通过下述的所述引导支架400a分别连接于各所述下部框架130。所述引导支架400a为基于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动作模式诱导所述侧面框架150a躺倒或立起的构成,可配置成被所述导螺杆300贯通。
可以使各所述侧面框架150a两端中至少任意一个区域为曲面,例如所述曲面可包括第一曲面及第二曲面。
更具体来讲,所述第一曲面可形成于位于所述侧面框架150a的一端的第一区域AR1。在此,所述第一区域AR1可以是所述折叠模式时靠近所述上部框架110的区域。
并且,所述第二曲面可形成于位于所述侧面框架150a的另一端的第二区域AR2。在此,所述第二区域AR2是所述折叠模式时靠近所述下部框架130的区域,可以配置在不同于所述第一区域AR1的方向。根据实施例,所述第二区域AR2和所述第一区域AR1可彼此位于对角线上。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所述动作模式时,所述侧面框架150a移动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曲面及所述第二曲面防止和所述上部框架110及所述下部框架130发生碰撞。因此,能够以低损伤、寿命长地使用所述货物用集装箱。
另外,如上所述的曲面结构还可以适用于图1至图7的货物用集装箱。
所述侧面框架150a可包括固定槽157。所述固定槽157可以以预定厚度分别凹陷形成于所述侧面框架150a上。
所述固定槽157在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所述固定模式时,可固定所述侧面框架150a的活动。所述固定槽157可包括第一固定槽157a及第二固定槽157b。
所述第一固定槽157a可形成于所述侧面框架150a的上部一侧面。
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所述固定模式的情况下,各所述第一固定槽157a可被插入下述各第一固定凸起。各所述第一固定凸起可以是分别从各所述凸出部600a的一侧面凸出对应于所述第一固定槽157a的凹陷深度的预定高度的构成。
各所述第一固定槽157a分别被插入各所述第一固定凸起,因此能够在垂直方向上固定所述侧面框架150a。因此,能够分散集中于所述连接部152a的荷重。
所述第二固定槽157b可形成于所述侧面框架150a的至少任意一个的下部一侧面。所述第二固定槽157b可有多个。
根据实施例,至少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槽157b形成于所述第一固定槽157a所在的侧面且与其相隔预定距离,至少其他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槽157b可形成于与形成有所述第一固定槽157a的一侧面相邻的侧面部。
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所述固定模式的情况下,各所述第二固定槽157b可被插入下述各导板470的第二固定凸起。因此,能够在所述固定模式时防止所述侧面框架150a的另一端向外侧方向过度移动。并且,能够分散集中于所述引导支架400a的荷重。因此,能够提供高强度及高安全性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中所述第一固定槽157a及第二固定槽157b的位置和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凸起及所述第二固定凸起的位置可互换。
更具体来讲,所述侧面框架150a可包括从上部的至少任意一侧面凸出预定高度的第一固定凸起及从下部的至少任意一个侧面凸出预定高度的第二固定凸起。并且,下述的所述凸出部600a包括凹陷对应于所述第一固定凸起的预定深度的第一固定槽,所述导板470可包括凹陷对应于所述第二固定凸起的预定深度的第二固定槽。在此,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效果和上述实施例的效果相同,因此以下省略相关说明。
图9及图10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引导支架及矫正部的立体图。更具体来讲,图9为放大图1的A的局部立体图,图10为用于说明另一实施例的所述引导支架及所述矫正部的立体图。图9及图10所示的引导支架400a、矫正部500a及连接部件570a除形成有导槽GV之外其余构成实质上均与图4说明的所述引导支架400、所述矫正部500及所述连接部件570相同,因此给对应的构成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具体说明。
参见图1、图9及图10,所述引导支架400a的所述本体410、所述矫正部500a的矫正支架530a的本体531及所述连接部件570a上可形成有导槽GV,具体如图9及图10所示。所述导槽GV可以是形成于所述引导支架400a的所述本体410、所述矫正部500a的矫正支架530a的本体531及所述连接部件570a的对应的外侧面的凹陷预定深度的结构。
所述导槽GV可配置在对应于下述引导线475(参见图11)的位置。其中,所述引导线475可以是从所述导板470的内侧面凸出预定高度的结构。
根据所述动作模式,所述导螺杆300旋转的情况下所述导槽GV能够沿着所述引导线475直线移动。因此,能够防止所述引导支架400a脱落。
并且,所述导槽GV挂在所述引导线475上,从而能够被限制向上下方向活动。因此,能够防止所述货物用集装箱装船时施加于所述下部板部的荷重导致所述下部框架130分离。
不限于以上所述情况,所述导槽GV及下述的所述引导线475的位置可互换。换而言之,可以在所述本体410的至少任意外侧面设置凸出预定高度的所述引导线475,在下述的所述导板470上形成从内侧面凹陷预定深度的所述导槽GV。因此,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如上所述,可防止所述引导支架400a脱落及所述下部框架130分离。
另外,所述连接部件570可以是如图1至图7所示的另外的独立构成,或者是至少任意一个侧面连接于所述引导支架400a或所述矫正支架530a的形态。
更具体来讲,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件570a可以是从所述矫正支架530a的一端延伸形成或从所述引导支架400a的一端延伸形成的形态。
根据另一实施例,如图10所示,所述连接部件570a可以是与所述引导支架400a及所述矫正支架530a结合的一体型。
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通过所述矫正部500防止在所述固定模式及所述折叠模式动作时发生扭曲现象,从而能够提供安全性提升的货物用集装箱。
图11及12为用于说明与图9及图10的引导支架及矫正部相关的导板的立体图。
参见图1、图11及图12,所述导板470如上所述,可形成为包围附着有所述导螺杆300的所述下部框架130的侧面部。更具体来讲,所述导板470可形成为包围所述下部框架130的两端侧面部的至少任意一个区域。
在此,所述导板470的高度可高于配置在所述导螺杆300上的所述引导支架400a及所述矫正支架530a的高度。因此,所述导板470可防止所述引导支架400a及所述矫正支架530a受到外部冲击而脱落。
所述导板470可包括第二固定凸起471及引导线475。
所述第二固定凸起471如上所述,可以是从所述导板470的内侧面凸出预定高度的结构。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凸起471可形成于对应于所述第二固定槽157b(参见图8)的位置以固定所述侧面框架150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固定凸起471的特征和说明所述第二固定槽157b时所述内容相重复,因此省略具体说明。
所述引导线475如上所述,可以是从所述导板470的内侧面凸出预定高度的结构。
所述引导线475可引导所述引导支架400a、所述矫正支架530a及所述连接部件570a的移动。
更具体来讲,如上所述,所述引导线475上可配置形成于所述引导支架400a、所述矫正支架530a及所述连接部件570a的所述导槽GV。换而言之,所述导槽GV可以是夹在所述引导线475上的状态。因此,所述导槽GV在所述导螺杆300旋转时沿着所述引导线475上向前后方向直线移动,从而能够防止所述构成400a、530a、570a受到外部冲击时脱落。
如以上说明所述引导支架400a时记载的其他实施例,可以互换所述引导线475的位置和所述导槽GV的位置。因此,所述引导支架400a、所述矫正框架530a及所述连接部件570a上形成所述引导线475的情况下,所述导板470上可形成所述导槽GV。
所述导板470还可以包括多个穿透孔477。所述穿透孔477可以是具有预定宽度的孔。
更具体来讲,所述穿透孔477可以形成于在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固定模式时所述侧面板部250和至少任意一部分接触的位置。可在所述穿透孔477上分别锁定螺栓以固定所述侧面板部251的活动。因此,能够防止受到外部冲击时所述侧面板部251折叠。并且,能够如以上所述的所述导槽GV一样防止所述货物用集装箱装船时施加于所述下部板部的荷重导致所述下部框架130分离。
图13为用于说明图1所示货物用集装箱的凸出部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参见图1及图13,所述凸出部600a有多个,可分别从各所述上部框架110的角部向下侧方向凸出预定距离形成。更具体来讲,各所述凸出部600a可分别从固定于所述上部框架110的所述连接部152a的底面向下凸出预定距离形成。
所述凸出部600a可以和所述导板470的至少任意一部分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所述折叠模式时,所述凸出部600a的下部面与所述导板470的上部面能够在预定高度相互接触。因此,能够在所述折叠模式时抑制向内侧方向滑行移动的所述侧面框架150的移动。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在所述折叠模式时最小化所述框架部100之间的碰撞,从而能够确保使用寿命长。
并且,所述凸出部600a可包括第一固定凸起670。所述第一固定凸起670如上所述,可以是从所述凸出部600a的内侧面凸出预定高度的结构。
所述第一固定凸起670可在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所述固定模式时插入到所述第一固定槽157a。因此,所述第一固定凸起670能够防止所述侧面框架150的另一端的过度移动导致所述侧面框架150的一端弯折90度以上。
图14及图15为用于说明图1的货物用集装箱的板部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更具体来讲,图14为显示所述板部具有桁架(Truss)图案结构的平面图,图15为显示所述板部具有肋(Rib)图案结构的平面图。
参见图1、图14及图15,所述侧面板部250中至少任意一面可具有图案结构。更具体来讲,所述第一侧面板251的至少任意一个区域或所述第二侧面板255中至少任意一个可以是所述图案结构。例如,所述图案结构可以是图14所示的桁架(Truss)结构或图15所示的肋(Rib)结构。
所述图案结构可分散从外部施加于所述侧面板部250的冲击。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可通过所述图案结构加大强度。
所述图案结构不限适用于上述的所述侧面板部250,可形成于所述上部板部或所述下部板部。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还包括用于提高耐久性的板部的图案结构、利用凸出部及导板的侧面框架固定结构及利用引导支架及固定支架的防脱落结构,因此能够最小化动作模式时的冲击,分散集中于各框架部的连接部的荷重,从而能够提供使用寿命长且高可靠性的货物用集装箱。
图16及图17为显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的立体图。更具体来讲,图16为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立体图,图17是为了说明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构成而处于方便的目的去除板部的立体图。
参见图16及图17,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可包括框架部1000、板部2000、导螺杆3000、引导支架4000、凸出部及固定支架6000。
所述框架部1000为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骨架,可以是六面体形状。所述框架部1000可包括上部框架1100、下部框架1300及侧面框架1500。
所述上部框架1100可位于所述框架部1000的上部。根据实施例,多个所述上部框架1100可以是四角形形态。
在前后面彼此相对地配置的一对所述上部框架1100的外侧面可附着有矫正凸出部1150。所述矫正凸出部1150可以是凸出预定长度的形状。
所述矫正凸出部1150可插入配置于下述矫正导槽2537、2577。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折叠模式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矫正凸出部1150可沿着所述矫正导槽2537、2577向下移动。因此,所述上部框架1100可在保持水平的同时均衡地下降。
所述下部框架1300可位于所述框架部1000的下部。换而言之,所述下部框架1300可位于从所述上部框架1100向-z轴方向相隔预定距离的位置。根据实施例,所述下部框架1300可以是与所述上部框架1100相同的四角形的形态。
前后面的彼此相对地配置的一对所述下部框架1300的内侧面可附着有下述的所述导螺杆3000。后续对所述导螺杆3000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所述侧面框架1500可位于所述框架部1000的侧面。更具体来讲,所述侧面框架150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部框架1100,所述侧面框架1500的另一端可连接于所述下部框架1300。
根据所述折叠模式时所述侧面框架1500的折叠方向,所述侧面框架1500可区分为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及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所述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可包括在第一侧相隔预定间隔配置的一对框架。
所述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的中央部可形成有第一框架折叠线1515。因此,所述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在所述折叠模式时可以以所述第一框架折叠线1515为基准向+y轴方向折叠。
所述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可包括在第二侧相隔预定间隔配置的一对框架。所述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的中央部可形成有第二框架折叠线1555。因此,所述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在所述折叠模式时可以以所述第二框架折叠线1555为基准向-y轴方向折叠。
所述板部2000可位于由所述框架部1000定义的面。所述板部2000可以是板形态。
所述板部2000可包括下部板2100及多个侧面板2500。并且,所述板部2000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一步包括上部板(未示出)。所述上部板(未示出)的作用及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省略有关具体说明。
所述下部板2100可附着于由所述下部框架1300定义的面。
所述侧面板2500可位于由所述上部框架1100、所述下部框架1300及所述侧面框架1500定义的多个面。
所述侧面板2500可包括第一至第四侧面板(2510、2530、2550、2570)。所述第一侧面板2510及所述第三侧面板2550可附着形成于所述框架部1000。
所述第一侧面板2510及第三侧面板2550的中央部可形成有第一板折叠线2515、2555。换而言之,所述第一板折叠线2515、2555和所述第一框架折叠线1515及第二框架折叠线1555可以配置在相同的高度。因此,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所述折叠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侧面板2510及第三侧面板2550可随着所述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及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同时向内侧方向折叠。
更具体来讲,所述第一侧面板2510可随着所述第一板折叠线2515向+y轴方向移动的同时向下部方向折叠,所述第三侧面板2550可随着所述第一板折叠线2555向-y轴方向移动的同时向下部方向折叠。
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及第四侧面板2570的中央部可形成有第二板折叠线2535、2575。所述第二板折叠线2535、2575可以配置在对应于所述折叠模式下所述货物用集装箱折叠时下降的所述上部框架1100所在的位置。
因此,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所述折叠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及第四侧面板2570可通过所述第二板折叠线2535、2575分别同时向内侧方向折叠。
更具体来讲,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可以以所述第二板折叠线2535为基准向-x轴方向折叠,所述第四侧面板2570可通过所述第二板折叠线2575向+x轴方向折叠。
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及第四侧面板2570的表面可形成有所述矫正导槽2537、2577。
所述矫正导槽2537、2577可以是具有预定宽度的槽。所述槽的宽度可对应于所述矫正凸出部1150的直径。因此,所述折叠模式下所述上部框架1100下降时,所述矫正凸出部1150的至少任意局部可插入于所述矫正导槽2537、2577而稳定地向下移动。
所述槽可具有从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及第四侧面板2570的上端经过所述第二板折叠线2535、2575的预定长度L。更具体来讲,所述槽的长度L可以以z轴为基准从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及第四侧面板2570的上端形成至P地点。在此,从所述第二板折叠线2535、2575到所述P地点的距离LF可对应于所述上部框架1100的高度。因此,所述折叠模式时下降的所述上部框架1100的上端可以和所述第二板折叠线2535、2575位于水平线上。因此,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及第四侧面板2570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板折叠线2535、25752内侧方向折叠。
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通过所述矫正导槽2537、2577及所述矫正凸出部1150防止所述固定模式及所述折叠模式下动作时发生倾斜现象,从而能够提供安全性提升的货物用集装箱。
以所述第二板折叠线2535、2575为基准,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及所述第四侧面板2570的上侧面可从所述框架部1000卸下。更具体来讲,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及所述第四侧面板2570可包括多个锁固部2590。因此,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及所述第四侧面板2570的上侧面可从所述框架部1100卸下。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以所述折叠模式动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及所述第四侧面板2570可通过多个所述锁固部2590从所述框架部1100卸下以开放。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以所述固定模式动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及所述第四侧面板2570可通过多个所述锁固部2590附着固定于所述框架部1100。
后续将参见下述图22至图24更具体地说明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所述折叠模式及所述固定模式的动作。
图18为用于说明图16及图17所示的货物用集装箱的导螺杆的立体图。
参见图16至图18,所述导螺杆3000可以是预定长度的棒形态。
可有多个所述导螺杆3000。多个所述导螺杆3000可分别位于在前后面彼此相对地配置的所述下部框架1300的内侧面。
更具体来讲,所述导螺杆3000可包括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可配置在位于前面的所述下部框架1300的内侧面。并且,所述第二导螺杆3500可配置在位于后面的所述下部框架1300的内侧面。
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可分别包括导螺杆保持器3110、螺杆区域3150及把手部3170。
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10可分别贯通配置于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的中央部。
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10可将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固定在所述下部框架1300的内侧面。
所述螺杆区域3150可包括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的表面且具有方向性的多个螺纹。更具体来讲,所述螺杆区域3150可包括第一螺杆区域3153及第二螺杆区域3155。
所述第一螺杆区域3153可以以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10为基准形成于一侧。所述第一螺杆区域3153可形成有向第一方向凸出的螺纹。
所述第二螺杆区域3155可以以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10为基准形成于另一侧。所述第二螺杆区域3155可形成有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凸出的螺纹。
换而言之,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的所述第一螺杆区域3153及所述第二螺杆区域3155上可分别形成有螺纹且方向以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10为互反。因此,在所述折叠模式或所述固定模式下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做旋转动作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的两端的下述的多个所述引导支架4000可靠近或背离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10。
所述把手部3170可以是为旋转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而提供给用户的把手部。根据实施例,用户可以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把手部3170以控制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动作模式。换而言之,根据所述把手部3170的旋转方向,所述货物用集装箱能够以所述折叠模式或所述固定模式动作。
图19是为说明图16及图17所示货物用集装箱的引导支架而放大图16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参见图16至图19,所述引导支架4000有多个,可诱导所述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及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的折叠或展开。
多个所述引导支架4000可分为被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的一端贯通配置的第一引导支架4100及被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的另一端贯通配置的第二引导支架4500。
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100及第二引导支架4500可分别包括导杆4110、导销4130及螺孔4150。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导杆4110可开口预定长度且形成于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100及第二引导支架4500的表面。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导杆4110可以以预定长度的槽的形态设置于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100及第二引导支架4500的另一面。
所述导销4130可凸出预定长度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及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的所述第一框架折叠线1515及第二框架折叠线1555下端的内侧面。在此,所述导销4130可形成于对应于与所述导杆4110相对的至少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
所述导销4130的至少任意局部区域插入到所述导杆4110,可以沿着所述导杆4110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根据实施例,所述导销4130沿着所述导杆4110向上下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一端连接于所述导销4130的所述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及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可折叠或立起。
所述螺孔4150可贯通形成于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100及第二引导支架4500的侧面部。
所述螺孔4150可以是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插入的空间。参见放大图19的A′区域的局部透视图,所述螺孔4150的内部可形成有具有方向性的螺旋形的螺旋槽4155。所述螺旋槽4155可形成为对应于所述螺杆区域3150的凸出的所述螺纹的形状。
更具体来讲,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100的所述螺旋槽4155可形成为对应于所述第一螺杆区域3153的向第一方向凸出的所述螺纹的形状。并且,所述第二引导支架4500的所述螺旋槽4155可以形成为对应于所述第二螺杆区域3155的向第二方向凸出的所述螺纹的形状。因此,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旋转时,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100及第二引导支架4500能够分别沿着所述螺旋槽4155稳定地直线移动。
图20为用于说明图16及图17所示货物用集装箱的引导支架的局部立体图。
参见图16至图18及图20,所述引导支架4000有多个,可诱导所述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及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的折叠或展开。
多个所述引导支架4000可分为被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的一端贯通配置的第一引导支架4100及被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的另一端贯通配置的第二引导支架4500。
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100及第二引导支架4500可分别包括导杆4110、导销4130及螺孔4150。
所述导杆4110可形成于以所述第一框架折叠线1515及第二框架折叠线1555为基准位于下部的所述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及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的下部内侧面且开口预定长度。
图20的B区域为显示所述第二引导支架4500的另一面的局部立体图。参见该图,所述导销4130可以是从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100及第二引导支架4500的另一面凸出预定长度的结构。在此,所述导销4130可与所述导杆4110相对的至少任意一个地点对应地形成。因此,所述导销4130的至少部分区域插入到所述导杆4110,可沿着所述导杆4110做往复直线运动。
所述螺孔4150可以是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插入的空间。
所述螺孔4150可贯通形成于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100及第二引导支架4500的侧面部。在此,所述螺旋槽4155如参见图19所述说明,可以是对应于所述螺杆区域3150的凸出的所述螺纹的形状。因此,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100及第二引导支架4500可在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旋转时分别沿着所述螺旋槽4155稳定地直线移动。
图21为用于说明图16及图17所示货物用集装箱的引导支架的另一例的局部立体图。
参见图16至图18及图21,所述引导支架4000可贯通配置在所述导螺杆3000的两端。
所述引导支架4000可以将所述导螺杆300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
所述引导支架4000可包括本体4210、隔壁4230及连接杆4250。
所述本体4210上可形成有第一贯通孔4215。所述第一贯通孔4215可贯通形成于所述本体4210的侧面部。换而言之,所述第一贯通孔4215可形成为向所述y轴方向贯通所述本体4210。
所述第一贯通孔4215的内部可配置所述第一导螺杆3100及第二导螺杆3500。
所述第一贯通孔4215的内部表面可形成有向一方向或另一方向平行的螺旋形的螺旋槽(未示出)。所述螺旋槽可以是对应于参见图19说明的所述螺旋槽4155的构成。换而言之,所述螺旋槽可以是对应于所述导螺杆3100、3500上的所述螺杆区域3150的凸出的螺纹的形状。因此,所述导螺杆4000可沿着所述螺旋槽稳定地旋转。
所述隔壁4230可以是从所述本体4210向+z轴方向凸出预定高度的结构。
所述隔壁4230可形成为以x轴为基准相隔预定间隔。所述隔壁4230之间可配置下述的所述连接杆4250。
各所述隔壁4230可分别形成有第二贯通孔4235。更具体来讲,所述隔壁4230上可形成有以x轴为基准具有预定长度的直径的所述第二贯通孔4235。
所述第二贯通孔4235可用于贯通第一导销4131。换而言之,所述第一导销4131可贯通配置有所述连接杆4250的所述隔壁4230进行固定。
所述连接杆4250可以是预定长度的棒形态。所述连接杆4250可以连接所述引导支架4000及所述侧面框架1500。
更具体来讲,如上所述,所述连接杆4250的一端可通过所述第一导销4131连接于所述隔壁4230。并且,所述连接杆4250的另一端可通过从所述侧面框架1500凸出预定距离形成的第二导销4135连接于所述侧面框架1500。根据实施例,所述第二导销4135可贯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4250上的另一端。因此,所述导螺杆3000、所述引导支架4000及所述侧面框架1500连接,所述导螺杆3000的动作能够促使所述引导支架4000及所述侧面框架1500的连续动作。更具体来讲,所述导螺杆3000旋转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所述折叠模式或所述固定模式时,随着所述引导支架4000的直线移动,所述侧面框架1500能够折叠或立起。
参见下述图23,所述凸出部可形成为具有预定长度的棒形态。所述凸出部可包括第一凸出部5100及第二凸出部5500。
所述第一凸出部5100有多个,可分别附着于所述上部框架1100的角部。根据实施例,所述第一凸出部5100可附着于所述上部框架1100的角部下面且向-z轴方向凸出预定距离。
所述第二凸出部5500有多个,可分别附着于所述下部框架1300的角部。根据实施例,所述第二凸出部5500附着于所述下部框架1300的角部上面,可向+z轴方向凸出预定距离。在此,各所述第二凸出部5500可以和各所述第一凸出部5100分别对应地位于相同的轴上。
所述第一凸出部5100及第二凸出部5500在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以所述折叠模式动作时制动所述侧面框架1500的折叠。更具体来讲,所述折叠模式时,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所述侧面框架1500折叠,因此所述上部框架1100能够下降。
形成于正在下降的所述上部框架1100的所述第一凸出部5100可在预定高度和所述下部框架1300的所述第二凸出部5500相接触。因此,所述上部框架1100的下降可被所述第一凸出部5100及第二凸出部5500制动。
现有的折叠式集装箱并未公开用于提高耐久性的另外的构成,因此在为缩小体积而折叠侧面部时能够引发集装箱的损伤。
反面,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可通过多个所述凸出部吸收所述折叠模式时所述框架部的冲击。因此,能够提供使用寿命长且高可靠性的货物用集装箱。
再次参见图16及图17,所述固定支架6000有多个,可以是预定长度的管形态。
所述固定支架6000可沿着所述侧面框架1500的表面移动预定距离。根据实施例,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固定模式时,所述固定支架6000可配置在形成有所述第一框架折叠线1515及第二框架折叠线1555的部分。因此,能够防止受到外部冲击时所述侧面框架1500折叠。
并且,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为所述折叠模式时,所述固定支架6000可以以所述第一框架折叠线1515及第二框架折叠线1555为基准向上侧或下侧方向移动。因此,所述侧面框架1500可沿着所述第一框架折叠线1515及第二框架折叠线1555向内侧方向折叠。
图22至图24为用于说明图16及图17所示货物用集装箱的动作的立体图。更具体来讲,图22及图23为用于说明折叠模式时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动作的立体图,图24为用于说明固定模式时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动作的立体图。
参见图16至图19及图22至图24,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可以以所述折叠模式及所述固定模式动作。
执行所述折叠模式前,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可执行如下准备过程。首先,可拆卸通过所述锁固部2590固定于所述框架部1000的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及所述第四侧面板2570。
之后,可以以z轴为基准向上或向下移动配置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框架折叠线1515及第二框架折叠线1555的地点的所述固定支架6000。之后可执行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所述折叠模式。
如上所述,可通过所述导螺杆3000的旋转方向控制所述折叠模式及所述固定模式。
所述折叠模式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向一方向旋转多个所述导螺杆3000。例如,所述导螺杆3000可向R+方向旋转。
随着所述导螺杆3000向R+方向旋转,位于所述导螺杆3000两端的所述引导支架4000可朝着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00向内侧方向直线移动。在此,位于所述导螺杆3000两端的所述引导支架4000可同时动作。更具体来讲,所述导螺杆3000向R+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啮合于所述第一螺杆区域3153配置的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100可沿着向一方向凸出的所述螺纹向+y轴方向直线移动。并且,啮合于所述第二螺杆区域3155配置的所述第二引导支架4500可沿着向另一方向凸出的所述螺纹向-y轴方向直线移动。
随着所述引导支架4000朝着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00向内侧移动,通过所述导销4130连接于所述引导支架4100的所述侧面框架1500能够折叠。更具体来讲,如参见图18所述说明,所述导销4130形成为从所述侧面框架1500凸出预定长度,至少任意一部分能够插入到所述导杆4110进行往复移动。因此,所述导杆4110向内侧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侧面框架1500能够通过沿着所述导杆4110移动的所述导销4130向内侧方向折叠。
根据实施例,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100向+y轴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框架折叠线1515从P地点向P′地点弯折(参见图22),所述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能够折叠。并且,所述第二引导支架4500同时和第一引导支架4100向-y轴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框架折叠线1555从Q地点向Q′地点弯折(参见图22),所述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能够折叠。在此,与所述第一框架折叠线1515及第二框架折叠线1555形成于水平线上的所述第一板折叠线2515、2555同时弯折,因此所述第一侧面板2510及第三侧面板2550也能够同时向内侧方向折叠。
通过所述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及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的折叠,所述上部框架1100能够向-z轴方向下降。在此,所述上部框架1100可通过沿着所述矫正导槽2537、2577移动的所述矫正凸出部1150保持水平的同时下降。
所述上部框架1100可移动至所述第一凸出部5100的底面及所述第二凸出部5500的上面接触。
所述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及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通过所述第一凸出部5100及第二凸出部5500折叠完以后,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及第四侧面板2570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板折叠线2535、2575向内侧方向折叠。更具体来讲,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可通过所述第二板折叠线2535向+x轴方向折叠以折叠于下降的所述上部框架1100上面。并且,所述第四侧面板2570通过所述第二板折叠线2575向-x轴方向折叠,可折叠于下降的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上面。在此,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及所述第四侧面板2570的位置可互换。换而言之,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可折叠于所述第四侧面板2570上。至此,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折叠便结束。
现有的折叠式货物用集装箱在为了减小集装箱的体积而折叠时分离组装下部及侧面部,因此需要很长时间且给用户造成不便。
然而,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货物用集装箱无需另外分离组装,只需通过导螺杆的旋转进行控制即可,因此能够达到提高用户的便利性且通过减小体积提高效率、具有节省时间及费用的效果。
执行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所述固定模式前,所述折叠模式时折叠的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可将所述第四侧面板2570立起。之后,可执行所述货物用集装箱的所述固定模式。
所述固定模式的情况下,用户可向另一方向旋转多个所述导螺杆3000。例如,所述导螺杆3000可向R-方向旋转。
随着所述导螺杆3000向R-方向旋转,位于所述导螺杆保持器3100附近的所述引导支架4000可朝着所述导螺杆3000两端向外侧方向背离。在此,如上所述,各所述引导支架4000可同时移动。
随着所述引导支架4000朝着所述导螺杆3000的两端向外侧移动,折叠状态的所述侧面框架1500能够立起。
更具体来讲,根据实施例,所述第一引导支架4100向-y轴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框架折叠线1515能够从P′地点向P地点移动(参见图22)使得所述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立起。并且,所述第二引导支架4500向+y轴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框架折叠线1555能够从Q′地点向Q地点移动(参见图22)使得所述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立起。在此,第一引导支架4100及所述第二引导支架4500可同时移动。
随着所述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及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立起,各所述上部框架1100可向+z轴方向上升。在此,所述上部框架1100可通过沿着所述矫正导槽2537、2577移动的所述矫正凸出部1150在保持水平的同时上升。
所述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及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完全立起后,可通过所述固定支架6000固定所述第一框架折叠线1515及第二框架折叠线1555。因此,即使突然受到外部冲击,所述第一侧面框架部1510及第二侧面框架部1550也不会折叠而是保持六面体形态。
之后,所述第二侧面板2530及所述第四侧面板2570可重新锁固于所述框架部1100。至此,所述货物用集装箱便完成固定。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货物用集装箱。所述货物用集装箱包括框架部、板部、导螺杆、引导支架、凸出部及固定支架,可随着装载或卸载以固定模式或折叠模式动作。因此,可提供根据情况调节集装箱的体积,从而能够层叠移送、便于保管的高效率的货物用集装箱。
以上所述具体说明参见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在技术方案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领域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多种修正及变更。

Claims (19)

1.一种货物用集装箱,以折叠模式及固定模式动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部,其具有多个上部框架、下部框架及侧面框架且具有六面体形状;
板部,其位于由所述框架部定义的面且具有侧面板部,所述侧面板部包括以第一轴为基准彼此相对地配置且形成有多个折叠线的多个第一侧面板及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的第二轴为基准彼此相对地配置的多个第二侧面板;
多个导螺杆,其附着于以所述第一轴为基准彼此相对地配置的多个所述下部框架上,根据旋转方向控制所述折叠模式及所述固定模式的动作;以及
多个引导支架,其被所述导螺杆贯通,通过所述导螺杆的旋转进行往复移动,
其中,所述折叠模式时所述导螺杆向一方向旋转,贯通所述导螺杆的两端的所述引导支架向内侧方向直线移动使得一端连接于所述引导支架的所述侧面框架躺倒,
所述固定模式时所述导螺杆向另一方向旋转,贯通所述导螺杆的两端的所述引导支架向外侧方向直线移动使得所述折叠模式时躺倒的所述侧面框架立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面板的至少任意一个侧面的棱固定于所述侧面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面板在所述折叠模式时,在所述导螺杆向一方向旋转之前沿所述折叠线折叠以折叠配置于所述第二侧面板的内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螺杆包括导螺杆保持器及螺杆区域,
所述导螺杆保持器形成于所述导螺杆的中心部,底面附着于所述下部框架的上部面,
所述螺杆区域包括:
第一螺杆区域,其以所述导螺杆保持器为基准位于一侧,形成有向第一方向凸出的螺纹;以及
第二螺杆区域,其以所述导螺杆保持器为基准位于另一侧,形成有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凸出的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支架包括本体、从所述本体凸出预定距离形成的隔壁及连接所述隔壁与所述侧面框架的固定销,
所述本体上形成有用于所述导螺杆贯通的第一贯通孔,
所述隔壁形成有用于所述固定销通过的第二贯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包括:
第一凸出部,其从所述上部框架的角部向下侧方向凸出预定距离形成;以及
第二凸出部,其从所述下部框架的角部向上侧方向凸出预定距离形成,
其中,所述折叠模式时所述第一凸出部的下部面及所述第二凸出部的上部面彼此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矫正部,所述矫正部包括:
多个矫正支架,其分别贯通配置于所述导螺杆的两端,配置在从所述引导支架向内侧方向相隔预定距离的位置;
多个连接部件,其分别贯通于所述导螺杆的两端连接所述引导支架及所述矫正支架;以及
多个矫正框架,其分别连接于一端位于侧面部的所述上部框架,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多个所述矫正支架。
8.一种货物用集装箱,以折叠模式及固定模式动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部,其具有多个上部框架、下部框架及侧面框架;
板部,其位于由所述框架部定义的面且具有侧面板部,所述侧面板部包括以第一轴为基准彼此相对地配置且形成有多个折叠线的多个第一侧面板及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的第二轴为基准彼此相对地配置的多个第二侧面板;
多个导螺杆,其附着于以所述第一轴为基准彼此相对地配置的多个所述下部框架上,根据旋转方向控制所述折叠模式及所述固定模式的动作;
多个引导支架,其被所述导螺杆贯通,至少任意一个的外侧面分别形成有预定深度的导槽;以及
导板,其包围附着有所述导螺杆的所述下部框架的侧面部,内侧面凸出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导槽的预定高度的引导线,
其中,所述折叠模式时沿着多个所述折叠线折叠的所述第一侧面板分别折叠于所述第二侧面板的内侧面,随着所述导螺杆向一方向旋转,所述引导支架随着所述引导线向内侧方向移动使得一端连接于所述引导支架的所述侧面框架躺倒,
所述固定模式时所述导螺杆向另一方向旋转,所述引导支架随所述引导线向外侧方向直线移动使得所述折叠模式时躺倒的所述侧面框架立起且折叠的所述第一侧面板展开并被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面板的至少任意一部分及/或所述第二侧面板的至少任意一部分具有桁架或肋中至少任意一种图案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框架包括:
第一曲面,其以预定曲率形成于所述侧面框架的一端;以及
第二曲面,其以预定曲率形成于所述侧面框架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的形成方向互异。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所述上部框架的角部向下凸出预定距离的多个凸出部,
所述凸出部包括从一侧面凸出预定高度的第一固定凸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框架包括具有以预定深度凹陷于至少任意一个上部侧面部的第一固定槽及以预定深度凹陷于至少任意一个下部侧面部的第二固定槽的固定槽,
所述导板包括从至少任意一个侧面凸出预定高度的第二固定凸起,
所述固定模式时,
所述第一固定凸起插入到所述第一固定槽,
所述第二固定凸起插入到所述第二固定槽。
13.一种货物用集装箱,以折叠模式及固定模式动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部,其具有多个上部框架、下部框架及侧面框架且具有六面体形状;
板部,其位于由所述框架部定义的面且具有下部板及多个侧面板;
多个导螺杆,其附着于在前后面彼此相对地配置的所述下部框架的内侧面,根据旋转方向控制所述折叠模式及所述固定模式;以及
多个引导支架,其分别贯通于所述导螺杆的两端,将所述导螺杆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
所述折叠模式时所述导螺杆向一方向旋转使得所述引导支架向内侧移动以使所述上部框架随着所述侧面框架及所述侧面板折叠而下降,
所述固定模式时所述导螺杆向另一方向旋转使得所述引导支架向外侧移动以使所述侧面框架及所述侧面板展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部包括:
第一侧面框架部,其位于第一侧,在所述折叠模式时通过第一框架折叠线向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折叠;以及
第二侧面框架部,其位于所述第二侧,在所述折叠模式时通过第二框架折叠线向所述第一侧折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板包括第一侧面板至第四侧面板,
所述第一侧面板及第三侧面板上分别形成有以第一轴为基准相对地配置且高度与所述第一框架折叠线及所述第二框架折叠线的高度相同的第一板折叠线,
所述第二侧面板及第四侧面板上分别形成有第二板折叠线,所述第二板折叠线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的第二轴为基准彼此相对地配置,并且配置在对应于所述折叠模式时下降的所述上部框架的配置地点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位于前后面的所述上部框架的外侧面分别包括凸出预定长度的多个矫正凸出部,
所述第二侧面板及第四侧面板的彼此相对的内侧面形成有具有预定长度且引导所述矫正凸出部的往复运动的矫正导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引导支架分别包括:
导杆,其形成于所述引导支架的外侧面且具有预定长度的开口;
导销,其从所述侧面框架的内侧面凸出预定长度形成;以及
螺孔,其贯通形成于所述引导支架的侧面部,内部表面形成有对应于所述螺杆区域的凸出的螺纹的螺旋槽,
其中,所述导销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插入到所述导杆且随着所述导杆做往复直线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引导支架包括:
导杆,其形成于所述侧面框架的内侧面且具有预定长度的开口;
导销,其是从所述引导支架的外侧面凸出预定长度的结构;以及
螺孔,其贯通形成于所述引导支架的侧面部,内部表面形成有对应于所述螺杆区域的凸出的螺纹的螺旋槽,
其中,所述导销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插入到所述导杆且随着所述导杆做往复运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引导支架分别包括:
本体,其具有长方体形状,包括贯通侧面部用于所述导螺杆插入的第一贯通孔;
多个隔壁,其从所述本体向上凸出预定高度形成且具有向前后面贯通的多个第二贯通孔;以及
连接杆,其具有预定长度的棒形态,一端连接于所述隔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侧面框架。
CN201711245685.6A 2016-12-01 2017-11-30 货物用集装箱 Active CN1081285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62766A KR101870536B1 (ko) 2016-12-01 2016-12-01 화물용 컨테이너
KR10-2016-0162766 2016-12-01
KR1020160162751A KR101883569B1 (ko) 2016-12-01 2016-12-01 화물용 컨테이너
KR10-2016-0162751 2016-12-01
KR1020170050255A KR101881253B1 (ko) 2017-04-19 2017-04-19 화물용 컨테이너
KR10-2017-0050255 2017-04-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8563A CN108128563A (zh) 2018-06-08
CN108128563B true CN108128563B (zh) 2019-07-09

Family

ID=62239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45685.6A Active CN108128563B (zh) 2016-12-01 2017-11-30 货物用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104509B2 (zh)
CN (1) CN1081285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47037B2 (en) * 2018-03-09 2021-03-16 Havener Enterpris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apsible container
CN115352756A (zh) * 2022-08-25 2022-11-18 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工具箱系固用捆扎方法
CN117360972B (zh) * 2023-12-04 2024-04-12 苏州中南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撬装集装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3476A (ja) * 1994-10-19 1996-05-07 Kansai Seisakusho:Kk 寝台フレームの昇降機構
CN1122629C (zh) * 1999-06-08 2003-10-01 宝利发展公司 操作安全方便的折叠箱角柱锁紧装置
US6394267B1 (en) * 2000-10-16 2002-05-28 Menasha Corporation Returnable gasket rack
KR200276484Y1 (ko) * 2002-01-15 2002-05-22 추배호 책,걸상의 높이 조절장치
KR200393366Y1 (ko) * 2005-06-08 2005-08-18 내쇼날푸라스틱주식회사 접철식 컨테이너 박스용 힌지 및 이를 사용한 접철식컨테이너 박스
US20070000921A1 (en) * 2005-06-29 2007-01-04 Butler Leonard T One-way cargo container
US7882973B2 (en) * 2008-07-30 2011-02-08 Krohn Christopher G Portable container with integral folding mechanism
JP2013035588A (ja) * 2011-08-10 2013-02-21 Hino Motors Ltd Iso規格に準拠するコンテナ
US9221599B2 (en) * 2013-03-13 2015-12-29 Sea Box Inc. Collapsible stackable shipping container with reusable seals
CN103434767B (zh) * 2013-08-31 2015-10-28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柔性水罐
KR101529699B1 (ko) * 2013-12-30 2015-06-18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접이식 컨테이너
DE102015202551A1 (de) * 2015-02-12 2016-08-18 Thyssenkrupp Ag Faltbarer RCS Behäl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04509B2 (en) 2021-08-31
CN108128563A (zh) 2018-06-08
US20180155119A1 (en) 2018-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28563B (zh) 货物用集装箱
CN109760981A (zh) 仓储用升降式穿梭车
CN204279918U (zh) 无人机
CN208453418U (zh) 一种新型折叠箱
CN112137296A (zh) 一种折叠单元柜
CN104943935A (zh) 一种可拆卸物流箱
CN105000246A (zh) 一种可折叠的物流箱
US20230380588A1 (en) Folding unit cabinet
CN210455536U (zh) 一种折叠包装盒和组件
CN210203948U (zh) 一种折叠式文件框
CN207916897U (zh) 一种可折叠式仓储物流车
CN208181618U (zh) 一种可展示的便携红酒包装盒
CN208897555U (zh) 折叠果篮
CN110342048A (zh) 一种折叠包装盒和组件
CN208698603U (zh) 房车及其升顶式车厢
CN105035471A (zh) 一种可折叠物流箱
KR101870536B1 (ko) 화물용 컨테이너
CN208994114U (zh) 一种可自动成型的折叠纸盒
CN216375402U (zh) 一种产品展示盒
CN204957464U (zh) 侧开门式集装箱
CN211810680U (zh) 包装箱
CN202508378U (zh) 折叠式周转箱
CN220616517U (zh) 一种箱子
CN207644428U (zh) 一种可折叠式仓储物流车
CN217649835U (zh) 一种方便包装运输的折叠型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