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25273B - 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配风盘和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配风盘和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25273B
CN108125273B CN201711394929.7A CN201711394929A CN108125273B CN 108125273 B CN108125273 B CN 108125273B CN 201711394929 A CN201711394929 A CN 201711394929A CN 108125273 B CN108125273 B CN 1081252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ction
suction groove
side air
groove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949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25273A (zh
Inventor
秦宁
王哲堂
肖云
孙积承
张新龙
杜文杰
王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angjun Tobacc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angjun Tobacc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angjun Tobacc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angjun Tobacc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949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25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25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5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25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5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DCIGARS; CIGARETTES; TOBACCO SMOKE FILTER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MANUFACTURE OF TOBACCO SMOKE FILTERS OR MOUTHPIECES
    • A24D3/00Tobacco smoke filters, e.g. filter-tips, filtering inserts; Fil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 A24D3/02Manufacture of tobacco smoke filters
    • A24D3/0204Preliminary operations before the filter rod forming process, e.g. crimping, blooming
    • A24D3/0212Applying additives to filter materials
    • A24D3/0216Applying additives to filter materials the additive being in the form of capsules, bead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配风盘和制备装置,配风盘包括盘体、内侧吸风槽、外侧吸风槽和交接吹风结构,其中,内侧吸风槽和外侧吸风槽均为设置于所述盘体上,且与所述盘体共轴的弧形槽体,内侧吸风槽的半径小于外侧吸风槽的半径,内侧吸风槽的一端和外侧吸风槽的一端径向平齐;外侧吸风槽的圆心角为90°‑340°,内侧吸风槽的圆心角至少为30°,且至少比外侧吸风槽的圆心角小30°;交接吹风结构设置于内侧吸风槽和外侧吸风槽径向平齐的一端;内侧吸风槽和外侧吸风槽与真空泵连接,提供负压,用于将爆珠负压吸附;交接吹风结构与空气源连接,提供正压,用于将爆珠交接至下一工序。

Description

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配风盘和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双爆珠滤棒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配风盘和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烟用爆珠是利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经包裹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半透膜或密封囊膜的胶囊,是用于卷烟香气补偿的技术之一。
爆珠滤棒是在滤棒的制备过程中,将爆珠埋入滤棒中制备而成的滤棒,将滤棒均匀切割成含有爆珠的滤嘴,一般的滤嘴中含有一颗爆珠,为单爆珠滤嘴。而双爆珠滤棒是指在相同长度的滤棒中的爆珠的数量为单爆珠滤棒中爆珠数量的二倍,经过均匀切割后得到的滤嘴中含有两颗爆珠,两种不同爆珠位置排列相对固定。
市场在售双爆珠滤棒的制备方法多为滤棒复合法,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投入两种滤棒生产机型,分别加工两种香型的爆珠滤棒后,再将爆珠滤棒切割成片段,然后再利用滤棒复合设备将不同香型的爆珠滤棒进行复合,得到复合后的双爆珠滤棒。采用该种方法制备的爆珠滤棒包括两层滤棒成型纸和一层卷烟接装纸,纸的层数较多,不利于卷烟通用的激光打孔以提高通风率,还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双爆珠滤棒的加工工序较多,容易造成滤嘴中的爆珠破损,进而导致双爆珠滤嘴的废品率较高,还容易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双爆珠滤棒的制备工艺存在的生产效率低、浪费材料、废品率高、不利于激光打孔以提高滤嘴的通风率等问题,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配风盘、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对传统的配风盘进行改进,使其可以利用单机双香型爆珠滤棒生产装置进行制备,使得参与加工的设备数量和重量减少,降低了原料材料的使用量,缩短了工艺链,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使双爆珠滤棒的质量得到了保障。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配风盘,包括盘体、内侧吸风槽、外侧吸风槽和交接吹风结构,其中,内侧吸风槽和外侧吸风槽均为设置于所述盘体上,且与所述盘体共轴的弧形槽体,内侧吸风槽的半径小于外侧吸风槽的半径,内侧吸风槽的一端和外侧吸风槽的一端径向平齐;
外侧吸风槽的圆心角为90°-340°,内侧吸风槽的圆心角至少为30°,且至少比外侧吸风槽的圆心角小30°;
交接吹风结构设置于内侧吸风槽和外侧吸风槽径向平齐的一端;
内侧吸风槽和外侧吸风槽与真空泵连接,提供负压,用于将爆珠负压吸附;
交接吹风结构与空气源连接,提供正压,用于将爆珠交接至下一工序。
“径向平齐”是指内侧吸风槽的一端和外侧吸风槽的一端位于盘体的同一直径上,即为沿径向是平齐的。
优选的,所述配风盘还包括防误带吹风孔,防误带吹风孔设置于所述内侧吸风槽远离交接吹风结构的一端,且与内侧吸风槽共圆;
防误带吹风孔与空气源连接,提供正压,用于将误吸附的爆珠正压脱附和清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误带吹风孔与内侧吸风槽的端部之间区域对应的圆心角为5°-10°。
优选的,所述配风盘还包括清洁吹风结构,清洁吹风结构设置于内侧吸风槽和外侧吸风槽的两端之间,与空气源连接,提供正压,实现完成爆珠交接的二次清洁。
优选的,清洁吹风结构包括内侧清洁吹风孔和外侧清洁吹风孔,内侧清洁吹风孔与内侧吸风槽共圆,外侧清洁吹风孔与外侧吸风槽共圆。
优选的,所述清洁吹风结构为槽体结构,该槽体结构沿径向设置,且槽体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内侧吸风槽和外侧吸风槽的轴线相交。
优选的,所述外侧吸风槽的圆心角为180°-320°,进一步优选为270°-320°,更进一步优选为300°-32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侧吸风槽的圆心角为180-250°,且至少比外侧吸风槽的圆心角小45°;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侧吸风槽的圆心角比所述外侧吸风槽的圆心角小45°-90°。
优选的,交接吹风结构包括内侧吹风孔和外侧吹风孔,内侧吹风孔设置于所述内侧吸风槽的端部,且与内侧吸风槽共圆;
外侧吹风孔设置于所述外侧吸风槽的端部,且与外侧吸风槽共圆。
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装置,包括所述配风盘、第一物料室、第二物料室、爆珠捕捉盘和爆珠投送盘,其中,
所述爆珠捕捉盘的盘体上设置有与爆珠捕捉盘的盘体共轴的内圈吸风孔和外圈吸风孔,外圈吸风孔的半径大于内圈吸风孔的半径,爆珠捕捉盘的边缘均匀分布有若干槽孔;
内圈吸风孔包括若干组第一吸风孔,每组第一吸风孔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吸风孔,若干组第一吸风孔均匀分布在同一个圆上;
外圈吸风孔包括若干组第二吸风孔,每组第二吸风孔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吸风孔,若干组第二吸风孔均匀分布在同一圆上;
每组第一吸风孔与每组第二吸风孔交替设置,且每个第一吸风孔和第二吸风孔分别与就近的一个槽孔连通;
配风盘固定安装,爆珠捕捉盘活动安装在配风盘上,使内圈吸风孔与内侧吸风槽连通,外圈吸风孔与外侧吸风槽连通;
配风盘上内侧吸风槽与外侧吸风槽重合的部分称为重合段,外侧吸风槽相对于内侧吸风槽延长的部分称为延长段;
第一物料室与所述延长段对应设置,使爆珠捕捉盘运行至延长段的槽孔上吸附第一爆珠;
第二物料室与所述重合段对应设置,使爆珠捕捉盘运行至重合段的未吸附有第一爆珠的槽孔上吸附第二爆珠;
爆珠投送盘与爆珠捕捉盘在交接吹风结构处相切设置,用于将爆珠捕捉盘上的爆珠传递给爆珠投送盘,由爆珠投送盘将爆珠投送至爆珠滤棒的丝束中。
优选的,配风盘还包括防误带吹风孔,防误带吹风孔设置于所述内侧吸风槽远离交接吹风结构的一端,且与内侧吸风槽共圆;
防误带吹风孔与空气源连接,提供正压,用于将误吸附的爆珠正压脱附。
优选的,防误带吹风孔与外侧吹风带之间的延长部分称为绝对延长段,第一物料室与该绝对延长段对应设置,使爆珠捕捉盘运行至绝对延长段的槽孔上吸附第一爆珠。
利用上述双爆珠制备装置进行双爆珠制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风盘固定不动,爆珠捕捉盘旋转,向配风盘的内侧吸风槽和外侧吸风槽抽真空,产生负压,旋转至绝对延长段的外圈吸风孔将负压传递给爆珠捕捉盘边缘的槽孔,槽孔附近的物料在负压的作用下吸附在对应槽孔中;
2)爆珠捕捉盘继续旋转,同时向交接吹风结构和防误带吹风孔中吹入空气,产生正压,将内圈吸风孔对应的槽孔中误捕捉的爆珠吹落;
3)爆珠捕捉盘继续旋转,旋转至重合段的内圈吸风孔将负压传递爆珠捕捉盘边缘处的与其对应的槽孔中,槽孔附近的物料在负压作用下吸附在对应槽孔中;
4)爆珠捕捉盘继续旋转,旋转至交接吹风结构处时,通过内圈吸风孔和外圈吸风孔将正压传递给被吸附的爆珠,实现爆珠的依次正压脱附,进而将爆珠传递给爆珠投送盘;
5)爆珠投送盘与爆珠捕捉盘逆向旋转,将吸附的爆珠投送至位于爆珠投送盘下方的滤棒丝束中;
6)将含有爆珠的滤棒丝束成型,即得双爆珠滤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对单爆珠配风盘进行改进,使其可以利用单机双香型爆珠滤棒生产装置进行制备,将传统的二元复合成型工艺改进为一次成型,使得参与加工的设备数量和重量减少,降低了原料材料的使用量,缩短了工艺链,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使双爆珠滤棒的质量得到了保障。
2)在延长段吸附第一爆珠时,内圈吸风孔没有负压吸风,理论上不会捕捉爆珠,但是会在内圈吸风孔上误带爆珠,设置防误带吹风孔,可以在进入重合段之前将这部分误带的爆珠吹落,以便在重合段吸附第二爆珠,实现第一爆珠和第二爆珠两种爆珠的等量间隔分布。
3)设置交接吹风结构便于实现爆珠的顺利传递,设置清洁吹风孔,便于将残留的爆珠吹落,以免对后续的制备过程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的双爆珠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配风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爆珠捕捉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二物料室,2、第一物料室,3、爆珠捕捉盘,4、爆珠投送盘,5、滤棒丝束传送装置,6、外侧吸风槽,7、内侧吸风槽,8、防误带吹风孔,9、清洁吹风结构,10、交接吹风结构,11、外圈吸风孔,12、内圈吸风孔,13、槽孔。A、绝对延长段,B、防误带吹风段,C、重合段。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装置,包括配风盘、第一物料室2、第二物料室1、爆珠捕捉盘3和爆珠投送盘4,其中,配风盘包括盘体、内侧吸风槽7、外侧吸风槽6和交接吹风结构10,其中,内侧吸风槽7和外侧吸风槽6均为设置于所述盘体上,且与所述盘体共轴的弧形槽体,内侧吸风7带的半径小于外侧吸风槽6的半径,内侧吸风槽7的一端和外侧吸风槽6的一端径向平齐;外侧吸风槽6的圆心角为90°-340°,优选为180°-320°,进一步优选为270°-320°,更进一步优选为300°-320°。内侧吸风槽7的圆心角至少为30°,且至少比外侧吸风槽6的圆心角小30°;优选的,所述内侧吸风槽7的圆心角为180-250°,且至少比外侧吸风槽6的圆心角小45°;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侧吸风槽7的圆心角比所述外侧吸风槽6的圆心角小45°-90°。
交接吹风结构10设置于内侧吸风槽7和外侧吸风槽6径向平齐的一端;
内侧吸风槽7和外侧吸风槽6与真空泵连接,提供负压,用于将爆珠负压吸附;
交接吹风结构10与空气源连接,提供正压,用于将爆珠交接至下一工序。
所述爆珠捕捉盘3的盘体上设置有与爆珠捕捉盘3的盘体共轴的内圈吸风孔12和外圈吸风孔11,外圈吸风孔11的半径大于内圈吸风孔12的半径,爆珠捕捉盘的边缘均匀分布有若干槽孔13;
内圈吸风孔12包括若干组第一吸风孔,如图2中所示,包括12组第一吸风孔,每组第一吸风孔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吸风孔,12组第一吸风孔均匀分布在同一个圆上;
外圈吸风孔11包括若干组第二吸风孔,如图2所示,包括12组第一吸风孔,每组第二吸风孔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吸风孔,12组第二吸风孔均匀分布在同一圆上;
每组第一吸风孔与每组第二吸风孔交替设置,且每个第一吸风孔和第二吸风孔分别与就近的一个槽孔连通,实现了两种槽孔的两两交替分布;
配风盘固定安装,爆珠捕捉盘3活动安装在配风盘上,使内圈吸风孔12与内侧吸风槽7连通,外圈吸风孔11与外侧吸风槽6连通;
配风盘上内侧吸风槽7与外侧吸风槽6重合的部分称为重合段C,外侧吸风槽6相对于内侧吸风槽7延长的部分称为延长段;
第一物料室2与所述延长段对应设置,使爆珠捕捉盘3运行至延长段的槽孔13上吸附第一爆珠;
第二物料室1与所述重合段C对应设置,使爆珠捕捉盘3运行至重合段的未吸附有第一爆珠的槽孔13上吸附第二爆珠;
爆珠投送盘4与爆珠捕捉盘3在交接吹风结构10处相切设置,用于将爆珠捕捉盘3上的爆珠传递给爆珠投送盘4,由爆珠投送盘4将爆珠投送至设置于爆珠投送盘4下方的滤棒丝束传送装置5中的爆珠滤棒丝束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配风盘还包括防误带吹风孔8,防误带吹风孔8设置于所述内侧吸风槽7远离交接吹风结构10的一端,且与内侧吸风槽7共圆;防误带吹风孔8与空气源连接,提供正压,用于将误吸附的爆珠正压脱附。防误带吹风孔8与外侧吹风带6之间的延长部分称为绝对延长段A,防误带吹风孔8所在区域称为防误带吹风段B。第一物料室2与该绝对延长段A对应设置,使爆珠捕捉盘3运行至绝对延长段A的槽孔13上吸附第一爆珠。
优选为,所述防误带吹风孔8与内侧吸风槽7的端部之间区域对应的圆心角为5°-10°。爆珠捕捉盘3旋转至绝对延长段A时,其外圈吸风孔11有负压吸风,进而能捕捉外圈吸风孔11对应的槽孔13周围的爆珠。此时,该区域的内圈吸风孔12没有负压吸风,理论上是不会捕捉爆珠,但是有时会在内圈吸风孔12对应的槽孔13内误带爆珠,所以,在内侧吸风槽7之前设置防误带吹风孔8,提供正压,将内圈吸风孔12对应的槽孔13中误带的爆珠吹落。爆珠的吹落至爆珠远离槽孔需要一定的时间,为避免刚吹离的爆珠被二次吸附,将误带吹风孔8与内侧吸风槽7之间留有一定的缓冲距离,使被吹离的爆珠远离槽孔13。由于该缓冲距离较短,且该部分没有堆积的物料,所以不会再有同种爆珠的误吸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配风盘还包括清洁吹风结构9,清洁吹风结构9设置于内侧吸风槽7和外侧吸风槽6的两端之间,与空气源连接,提供正压,实现完成爆珠交接的二次清洁。清洁吹风结构9可以设置为包括内侧清洁吹风孔和外侧清洁吹风孔,内侧清洁吹风孔与内侧吸风槽共圆,外侧清洁吹风孔与外侧吸风槽共圆。清洁吹风结构9还可以设置为槽体结构,该槽体结构沿径向设置,且槽体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内侧吸风槽和外侧吸风槽的轴线相交。
为了实现爆珠投送盘4将爆珠牢固吸附,可以在爆珠投送盘4内设置第二配风盘,第二配风盘上设置环形吸风槽,爆珠投送盘4设置圈状吸风孔,爆珠投送盘4的边缘处设置吸风槽体,环形吸风槽施加负压,通过吸风孔将爆珠负压吸住。
被吸附的两两交替排列的两种爆珠在经过交接吹风结构10时,在交接吹风结构10的正压脱附作用下,吹至爆珠投送盘4,但有时爆珠在槽孔13内夹的过紧或由于其他原因,即使在交接吹风结构10的作用下,爆珠也难以立刻从槽孔13中脱落,而爆珠捕捉盘3是连续且快速旋转的,一旦错过交接吹风结构,就会失去正压吹力,很容易导致爆珠的残留。所以,设置清洁吹风结构9可以实现将残留的爆珠再次吹落,进一步降低爆珠的残留率,如果一个交接吹风结构10难以保证爆珠的完全去除,可以沿周向并排设置多个交接吹风结构。
交接吹风结构10包括内侧吹风孔和外侧吹风孔,内侧吹风孔设置于所述内侧吸风槽的端部,且与内侧吸风槽共圆;外侧吹风孔设置于所述外侧吸风槽的端部,且与外侧吸风槽共圆。
利用上述双爆珠制备装置进行双爆珠制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风盘固定不动,爆珠捕捉盘3逆时针旋转,向配风盘的内侧吸风槽7和外侧吸风槽6抽真空,产生负压,旋转至绝对延长段A的外圈吸风孔11将负压传递给爆珠捕捉盘3边缘的槽孔13,槽孔13附近的物料在负压的作用下吸附在对应槽孔13中;
2)爆珠捕捉盘3继续旋转,同时向交接吹风结构10和防误带吹风孔8中吹入空气,产生正压,将内圈吸风孔12对应的槽孔13中误捕捉的爆珠吹落;
3)爆珠捕捉盘3继续旋转,旋转至重合段C的内圈吸风孔12将负压传递爆珠捕捉盘3边缘处的与其对应的槽孔13中,槽孔13附近的物料在负压作用下吸附在对应槽孔13中;
4)爆珠捕捉盘3继续旋转,旋转至交接吹风结构10处时,通过内圈吸风孔12和外圈吸风孔11将正压传递给被吸附的爆珠,实现爆珠的依次正压脱附,进而将爆珠传递给爆珠投送盘4;
5)爆珠投送盘4与爆珠捕捉盘3逆向旋转,将吸附的爆珠投送至位于爆珠投送盘4下方的滤棒丝束中;
6)将含有爆珠的滤棒丝束包装成型,即得双爆珠滤棒,爆珠捕捉盘3和爆珠投送盘4的连续旋转,实现了双爆珠滤棒的连续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配风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内侧吸风槽、外侧吸风槽和交接吹风结构,其中,内侧吸风槽和外侧吸风槽均为设置于所述盘体上,且与所述盘体共轴的弧形槽体,内侧吸风槽的半径小于外侧吸风槽的半径,内侧吸风槽的一端和外侧吸风槽的一端径向平齐;
外侧吸风槽的圆心角为90°-340°,内侧吸风槽的圆心角至少为30°,且至少比外侧吸风槽的圆心角小30°;
交接吹风结构设置于内侧吸风槽和外侧吸风槽径向平齐的一端;
内侧吸风槽和外侧吸风槽与真空泵连接,提供负压,用于将爆珠负压吸附;
交接吹风结构与空气源连接,提供正压,用于将爆珠交接至下一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风盘还包括防误带吹风孔,防误带吹风孔设置于所述内侧吸风槽远离交接吹风结构的一端,且与内侧吸风槽共圆;
防误带吹风孔与空气源连接,提供正压,用于将误吸附的爆珠正压脱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带吹风孔与内侧吸风槽的端部之间区域对应的圆心角为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风盘还包括清洁吹风结构,清洁吹风结构设置于内侧吸风槽和外侧吸风槽的两端之间,与空气源连接,提供正压,实现完成爆珠交接的二次清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风盘,其特征在于:清洁吹风结构包括内侧清洁吹风孔和外侧清洁吹风孔,内侧清洁吹风孔与内侧吸风槽共圆,外侧清洁吹风孔与外侧吸风槽共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吹风结构为槽体结构,该槽体结构沿径向设置,且槽体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内侧吸风槽和外侧吸风槽的轴线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风盘,其特征在于:交接吹风结构包括内侧吹风孔和外侧吹风孔,内侧吹风孔设置于所述内侧吸风槽的端部,且与内侧吸风槽共圆;
外侧吹风孔设置于所述外侧吸风槽的端部,且与外侧吸风槽共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吸风槽的圆心角为180°-3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吸风槽的圆心角为270°-3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吸风槽的圆心角为300°-32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吸风槽的圆心角为180-250°,且至少比外侧吸风槽的圆心角小4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配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吸风槽的圆心角比所述外侧吸风槽的圆心角小45°-90°。
13.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配风盘、第一物料室、第二物料室、爆珠捕捉盘和爆珠投送盘,其中,
所述爆珠捕捉盘的盘体上设置有与爆珠捕捉盘的盘体共轴的内圈吸风孔和外圈吸风孔,外圈吸风孔的半径大于内圈吸风孔的半径,爆珠捕捉盘的边缘均匀分布有若干槽孔;
内圈吸风孔包括若干组第一吸风孔,每组第一吸风孔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吸风孔,若干组第一吸风孔均匀分布在同一个圆上;
外圈吸风孔包括若干组第二吸风孔,每组第二吸风孔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吸风孔,若干组第二吸风孔均匀分布在同一圆上;
每组第一吸风孔与每组第二吸风孔交替设置,且每个第一吸风孔和第二吸风孔分别与就近的一个槽孔连通;
配风盘固定安装,爆珠捕捉盘活动安装在配风盘上,使内圈吸风孔与内侧吸风槽连通,外圈吸风孔与外侧吸风槽连通;
配风盘上内侧吸风槽与外侧吸风槽重合的部分称为重合段,外侧吸风槽相对于内侧吸风槽延长的部分称为延长段;
第一物料室与所述延长段对应设置,使爆珠捕捉盘运行至延长段的槽孔上吸附第一爆珠;
第二物料室与所述重合段对应设置,使爆珠捕捉盘运行至重合段的未吸附有第一爆珠的槽孔上吸附第二爆珠;
爆珠投送盘与爆珠捕捉盘在交接吹风结构处相切设置,用于将爆珠捕捉盘上的爆珠传递给爆珠投送盘,由爆珠投送盘将爆珠投送至爆珠滤棒的丝束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风盘还包括防误带吹风孔,防误带吹风孔设置于所述内侧吸风槽远离交接吹风结构的一端,且与内侧吸风槽共圆;
防误带吹风孔与空气源连接,提供正压,用于将误吸附的爆珠正压脱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防误带吹风孔与外侧吸风槽之间的延长部分称为绝对延长段,第一物料室与该绝对延长段对应设置,使爆珠捕捉盘运行至绝对延长段的槽孔上吸附第一爆珠。
CN201711394929.7A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配风盘和制备装置 Active CN108125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94929.7A CN108125273B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配风盘和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94929.7A CN108125273B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配风盘和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5273A CN108125273A (zh) 2018-06-08
CN108125273B true CN108125273B (zh) 2020-12-11

Family

ID=62392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94929.7A Active CN108125273B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配风盘和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252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8603B (zh) * 2018-01-19 2023-07-28 武汉大坦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球状爆珠高速植料机
CN108938205A (zh) * 2018-09-06 2018-12-07 晋江海纳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爆珠卫生用品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EP3669675A1 (en) * 2018-12-17 2020-06-24 International Tobacco Machinery Poland Sp. z o.o. Bead feeding method and bead feeding unit
CN110282413B (zh) * 2019-06-25 2024-01-30 武汉微动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离心爆珠在线植入装置的卧式离心理料机构
CN115868668A (zh) * 2023-02-17 2023-03-31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植珠盘结构及立式爆珠植入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ZA201008663B (en) * 2010-12-01 2014-08-27 Tobacco Res And Dev Inst (Pty) Ltd Feed mechanism
US9055768B2 (en) * 2011-03-25 2015-06-16 Hauni Maschinenbau Ag High speed object inserter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045558B2 (en) * 2015-02-12 2018-08-14 Hauni Maschinenbau Gmb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oriented objects into a filter rod
CN206043410U (zh) * 2016-08-29 2017-03-29 湖北中烟卷烟材料厂 一种双润香珠自动上料装置
CN107440155A (zh) * 2017-08-07 2017-12-08 湖北中烟卷烟材料厂 一种烟用滤棒成型设备高速香珠下料装置
CN107380968B (zh) * 2017-09-06 2023-05-30 四川三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爆珠有序排列设备及香烟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5273A (zh) 2018-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25273B (zh) 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配风盘和制备装置
CN108142991B (zh) 一种双爆珠滤棒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KR102110801B1 (ko) 두 부분으로 된 복수의 구성 요소 결합체
US8381947B2 (en) Bead feeder
US11851285B2 (en) Bead feeder
WO2009071271A1 (en) Bead feeder
JP2013162787A (ja) ビーズ供給方法及びビーズ供給装置
CN106735937A (zh) 一种带走废料的电极片切割装置
CN108896095A (zh) 一种爆珠滤棒离线检测系统
US20140290671A1 (en) Smokeable Material Recovery
US20230114185A1 (en) Compound horizontal filter assembly machine and process
CN112641132A (zh) 颗粒物植入装置及爆珠植入设备
WO2011081469A3 (ko) 스프링튜브 권취기
US3404688A (en) Apparatus for disassembling filter and cigarette assemblies
CN111847027A (zh) 一种烟片翻面装置
EP2911537B1 (en) Machine for making adjustably ventilated cigarettes
WO2014155317A1 (en) Conveyor for transferring rod-shaped smokers' articles
CN207327364U (zh) 锂电池正极材料造粒装置
US3513856A (en) Machine for inserting filter plug sections into plastic cigar mouthpieces
CN206567689U (zh) 一种带走废料的电极片切割装置
CN104370145B (zh) 弹性材料吸合转接张拉装置
CN111772229B (zh) 棒状物转向装置
US20220061379A1 (en) Feeding unit for feeding bead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rods
CN115447962A (zh) 一种复合滤棒的料棒节段负压输送装置及工艺
KR102242543B1 (ko) 티눈제거용 패치 제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