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21893A - 一种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21893A
CN108121893A CN201711365136.2A CN201711365136A CN108121893A CN 108121893 A CN108121893 A CN 108121893A CN 201711365136 A CN201711365136 A CN 201711365136A CN 108121893 A CN108121893 A CN 108121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tower
wind
tower
line
de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651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志都
俸波
蒋圣超
莫枝阅
黄锋
王乐
唐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6513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218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21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18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Z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6Z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涉及配电杆塔抗风预警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配电线路杆塔抗风设计与台风相关的基础信息;(2)完成配电线路架设后,计算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3)根据所述步骤(1)采集的杆塔的基础信息,计算整基杆塔在台风场下实际承受的风荷载;(4)通过设置杆塔风荷载预警系数,评估杆塔的实时抗风能力,根据杆塔风荷载预警系数值判断监测杆塔风荷载下的运行状况,发出杆塔预警结果。本发明为确保配电杆塔可靠运行提供科学的分析手段与决策支持。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杆塔抗风预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影响,对于已建运行配电杆塔的风力作用规律及特点有别于其他地形的配电杆塔,其配电杆塔所在地形条件以及邻近导地线受力加载到配电塔身的风荷载比例趋向稳定,即周边环境对配电杆塔的作用变化不大。在设计杆塔时,按照选定的气象条件和规划的档距计算杆塔风荷载,当杆塔建成投运后,导地线风力和塔身风对于杆塔整体应力的占比为一个定值。这个定值既可以通过杆塔验算来计算,也可以通过导线型号和铁塔构件的挡风面积大致估算。工程中的杆塔排位完成之后,就可以得到某杆塔的实际档距,进一步算出杆塔可以承担的最大风速。因此,利用监测装置实测杆塔风速、风向等信息,结合设计风荷载情况,判断配电杆塔在强风或台风作用下的是否失稳,给出杆塔在台风场下的评估结果,并发出相应的预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配电线路杆塔抗风设计与台风相关的基础信息;
(2)完成配电线路架设后,获取配电杆塔塔身设计的抗风速度以及杆塔前后的实际档距,计算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
(3)根据所述步骤(1)采集的杆塔的基础信息,计算整基杆塔在台风场下实际承受的风荷载;
(4)将所述步骤(2)计算的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和步骤(3)计算的整基杆塔在台风场下实际承受的风荷载进行比对,通过设置杆塔风荷载预警系数,评估杆塔的实时抗风能力,根据杆塔风荷载预警系数值判断监测杆塔风荷载下的运行状况,发出杆塔预警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通过微气象监测装置对配电线路杆塔抗风设计与台风相关的基础信息进行采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基础信息包括杆塔地理信息、气象信息及杆塔抗风设计信息;所述杆塔地理信息为杆塔的位置、海拔高度;所述气象信息包括风速、风向信息;所述杆塔抗风设计信息包括杆塔抗风设计风速值、所述杆塔前后实际档距长度、所述杆塔线路的走向、杆塔塔身挡风计算系数和导线风计算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杆塔抗风设计信息采集的方法为:当台风风速超出杆塔抗风设计的风速值时,监测并采集杆塔所在地实测风速V0、杆塔所在配电线路走向与杆塔所在地来风方向的夹角θ;采集间隔时长为t0,t=nt0,其中n=1,2,…,m,t为采集所需的时间,n为采集的次数;mt0≤t1,t1为第一次采集的时间点,m为第m次采集的时间点。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为杆塔塔身承受的风力与杆塔两侧导地线风荷载传导到杆塔的拉力之和,为整基杆塔设计的抗风能力,其计算过程如下:
F杆塔=F塔身+F导地线
F塔身=v2A
式中F杆塔为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F塔身为塔身所受风力设计值;F导地线为导地线所受风力设计值;V为抗风设计风速;A为杆塔塔身挡风计算系数;Ln为邻近杆塔前侧设计档距;Ln+1为邻近杆塔后侧设计档距;θ为杆塔所在配电线路走向与杆塔所在地来风方向的夹角;α为导地线风计算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杆塔所在配电线路走向与杆塔所在地来风方向的夹角θ用于确定杆塔在横向方向的台风作用力。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整基杆塔在台风场下实际承受的风荷载计算过程如下:
式中F’杆塔为整基杆塔在台风场下实际承受的风荷载;F’塔身为塔身实际所受风力;F’导地线为导地线实际所受风力;V0为杆塔所在地实测风速;A为杆塔塔身挡风计算系数;L’n为实际第n个档距;L'n+1为实际第n+1档距;θ为杆塔所在配电线路走向与杆塔所在地来风方向的夹角;α为导地线风计算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杆塔风荷载预警系数为整基杆塔在台风实时作用下的风荷载与整基杆塔抗风设计风荷载的比值,其计算过程如下:
式中β为杆塔风荷载预警系数;F杆塔为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F’杆塔为整基杆塔在台风场下实际承受的风荷载;F塔身为塔身所受风力设计值;F导地线为导地线所受风力设计值;F’塔身为塔身实际所受风力;F’导地线为导地线实际所受风力。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杆塔预警结果如下:
当β≥1时,监测杆塔风荷载超出设计水平,发出红色预警;
当0.9≤β<1时,监测杆塔风荷载临近设计水平,发出黄色预警;
当0.8≤β<0.9时,监测杆塔风荷载接近设计水平,发出蓝色预警;
当0<β<0.8时,监测杆塔风荷载接近设计水平,发出蓝色预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根据杆塔抗风设计信息,结合现场采集杆塔所在地的风速、风向等信息,与杆塔抗风设计值进行比对,判断在实时台风下杆塔抗风性能情况以及给出相应的抗风预警结果,为确保配电杆塔可靠运行提供科学的分析手段与决策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微气象监测装置采集配电线路杆塔抗风设计与台风相关的基础信息;配电线路杆塔抗风设计与台风相关的基础信息包括杆塔地理信息、气象信息及杆塔风速设计信息;地理信息为杆塔的位置、海拔高度;气象信息包括风速、风向信息;杆塔抗风设计信息包括杆塔抗风设计风速值、杆塔前后实际档距长度、杆塔线路的走向、杆塔塔身挡风计算系数和导线风计算系数。
(2)完成配电线路架设后,获取配电杆塔塔身设计的抗风速度以及杆塔前后的实际档距,计算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为杆塔塔身承受的风力与杆塔两侧导地线风荷载传导到杆塔的拉力之和,为整基杆塔设计的抗风能力,其计算过程如下:
F杆塔=F塔身+F导地线
F塔身=v2A
式中F杆塔为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F塔身为塔身所受风力设计值;F导地线为导地线所受风力设计值;V为抗风设计风速;A为杆塔塔身挡风计算系数,当杆塔全高超过60m,A取值为1.6,当杆塔全高低于60m,A取值为1;Ln为邻近杆塔前侧设计档距;Ln+1为邻近杆塔后侧设计档距;θ为杆塔所在配电线路走向与杆塔所在地来风方向的夹角;α为导地线风计算系数,导地线线径大于17mm,α取值为1.2,其他情况取值为1.1。
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
杆塔所在配电线路走向与杆塔所在地来风方向的夹角θ用于确定杆塔在横向方向的台风作用力。
假定杆塔全高为18m,V=30m/s,Ln=100m,Ln+1=80m,θ=90°,A=1,α=1.2;则计算出F杆塔=9.1kN。
(3)根据步骤(1)采集的杆塔的基础信息,计算整基杆塔在台风场下实际承受的风荷载如下:
式中F’杆塔为整基杆塔在台风场下实际承受的风荷载;F’塔身为塔身实际所受风力;F’导地线为导地线实际所受风力;V0为杆塔所在地实测风速;A为杆塔塔身挡风计算系数;L’n为实际第n个档距;L'n+1为实际第n+1档距;θ为杆塔所在配电线路走向与杆塔所在地来风方向的夹角;α为导地线风计算系数。
假定V0=32m/s,L'n=90m;L'n+1=70m,θ=90°,A=1,α=1.2;则计算出F’杆塔=7.7kN。
(4)将所述步骤(2)计算的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和步骤(3)计算的整基杆塔在台风场下实际承受的风荷载进行比对,通过设置杆塔风荷载预警系数,评估杆塔的实时抗风能力,根据杆塔风荷载预警系数值判断监测杆塔风荷载下的运行状况,发出杆塔预警结果。
杆塔风荷载预警系数为整基杆塔在台风实时作用下的风荷载与整基杆塔抗风设计风荷载的比值,其计算过程如下:
杆塔风荷载预警系数:
式中β为杆塔风荷载预警系数;F杆塔为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F’杆塔为整基杆塔在台风场下实际承受的风荷载;F塔身为塔身所受风力设计值。
根据上述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F杆塔=9.1kN和整基杆塔在台风场下实际承受的风荷载F’杆塔=7.7kN,得出杆塔风荷载预警系数β=0.85,根据杆塔抗风预警级别定义,β在0.8≤β<0.9范围,监测杆塔风荷载接近设计水平,发出蓝色预警。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变型,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配电线路杆塔抗风设计与台风相关的基础信息;
(2)完成配电线路架设后,获取配电杆塔塔身设计的抗风速度以及杆塔前后的实际档距,计算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
(3)根据所述步骤(1)采集的杆塔的基础信息,计算整基杆塔在台风场下实际承受的风荷载;
(4)将所述步骤(2)计算的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和步骤(3)计算的整基杆塔在台风场下实际承受的风荷载进行比对,通过设置杆塔风荷载预警系数,评估杆塔的实时抗风能力,根据杆塔风荷载预警系数值判断监测杆塔风荷载下的运行状况,发出杆塔预警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通过微气象监测装置对配电线路杆塔抗风设计与台风相关的基础信息进行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基础信息包括杆塔地理信息、气象信息及杆塔抗风设计信息;所述杆塔地理信息为杆塔的位置、海拔高度;所述气象信息包括风速、风向信息;所述杆塔抗风设计信息包括杆塔抗风设计风速值、所述杆塔前后实际档距长度、所述杆塔线路的走向、杆塔塔身挡风计算系数和导线风计算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塔抗风设计信息采集的方法为:当台风风速超出杆塔抗风设计的风速值时,监测并采集杆塔所在地实测风速V0、杆塔所在配电线路走向与杆塔所在地来风方向的夹角θ;采集间隔时长为t0,t=nt0,其中n=1,2,…,m,t为采集所需的时间,n为采集的次数;mt0≤t1,t1为第一次采集的时间点,m为第m次采集的时间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为杆塔塔身承受的风力与杆塔两侧导地线风荷载传导到杆塔的拉力之和,为整基杆塔设计的抗风能力,其计算过程如下:
F杆塔=F塔身+F导地线
F塔身=v2A
式中F杆塔为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F塔身为塔身所受风力设计值;F导地线为导地线所受风力设计值;V为抗风设计风速;A为杆塔塔身挡风计算系数;Ln为邻近杆塔前侧设计档距;Ln+1为邻近杆塔后侧设计档距;θ为杆塔所在配电线路走向与杆塔所在地来风方向的夹角;α为导地线风计算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塔所在配电线路走向与杆塔所在地来风方向的夹角θ用于确定杆塔在横向方向的台风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整基杆塔在台风场下实际承受的风荷载计算过程如下:
式中F’杆塔为整基杆塔在台风场下实际承受的风荷载;F’塔身为塔身实际所受风力;F’导地线为导地线实际所受风力;V0为杆塔所在地实测风速;A为杆塔塔身挡风计算系数;L’n为实际第n个档距;L'n+1为实际第n+1档距;θ为杆塔所在配电线路走向与杆塔所在地来风方向的夹角;α为导地线风计算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杆塔风荷载预警系数为整基杆塔在台风实时作用下的风荷载与整基杆塔抗风设计风荷载的比值,其计算过程如下:
式中β为杆塔风荷载预警系数;F杆塔为整基杆塔承受的设计风荷载;F’杆塔为整基杆塔在台风场下实际承受的风荷载;F塔身为塔身所受风力设计值;F导地线为导地线所受风力设计值;F’塔身为塔身实际所受风力;F’导地线为导地线实际所受风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杆塔预警结果如下:
当β≥1时,监测杆塔风荷载超出设计水平,发出红色预警;
当0.9≤β<1时,监测杆塔风荷载临近设计水平,发出黄色预警;
当0.8≤β<0.9时,监测杆塔风荷载接近设计水平,发出蓝色预警;
当0<β<0.8时,监测杆塔风荷载接近设计水平,发出蓝色预警。
CN201711365136.2A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 Pending CN1081218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65136.2A CN108121893A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65136.2A CN108121893A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1893A true CN108121893A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30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65136.2A Pending CN108121893A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2189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0150A (zh) * 2018-07-20 2019-01-1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老旧线路差异化防风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162840A (zh) * 2019-04-25 2019-08-23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线路电杆防风等级的计算方法
CN110472835A (zh) * 2019-07-24 2019-11-1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线路抗风性能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55242A (zh) * 2019-08-13 2019-12-1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老旧杆塔抗风能力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51804A (zh) * 2020-03-31 2020-09-11 重庆科技学院 基于惯性力法和塔线分离法考虑塔线耦合影响的常规输电塔、线设计风载荷的计算方法
CN111966955A (zh) * 2020-08-20 2020-11-20 东南大学 针对智慧杆进行风荷载计算的方法
CN111985018A (zh) * 2020-03-31 2020-11-24 重庆科技学院 基于惯性力法和塔线分离法考虑塔线耦合影响的超高大跨越塔、线设计风载荷的计算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6548A (zh) * 2011-10-26 2012-05-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地形区输电杆塔线条风荷载计算方法
CN105046581A (zh) * 2015-07-09 2015-11-11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多参数风荷载的输电线路强风跳闸风险评估方法
CN105373969A (zh) * 2015-11-26 2016-03-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 配电线路抗风能力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05427187A (zh) * 2015-11-25 2016-03-2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 配电线路抗风能力评估方法和系统
CN205116858U (zh) * 2015-11-27 2016-03-30 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抗台风电力杆塔结构
CN106370147A (zh) * 2016-08-22 2017-02-01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风偏监测的输电线路风偏预警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6548A (zh) * 2011-10-26 2012-05-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地形区输电杆塔线条风荷载计算方法
CN105046581A (zh) * 2015-07-09 2015-11-11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多参数风荷载的输电线路强风跳闸风险评估方法
CN105427187A (zh) * 2015-11-25 2016-03-2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 配电线路抗风能力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05373969A (zh) * 2015-11-26 2016-03-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 配电线路抗风能力评估方法和系统
CN205116858U (zh) * 2015-11-27 2016-03-30 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抗台风电力杆塔结构
CN106370147A (zh) * 2016-08-22 2017-02-01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风偏监测的输电线路风偏预警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天友: "杆塔的选择", 《配电线路》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0150A (zh) * 2018-07-20 2019-01-1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老旧线路差异化防风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190150B (zh) * 2018-07-20 2022-12-0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老旧线路差异化防风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162840A (zh) * 2019-04-25 2019-08-23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线路电杆防风等级的计算方法
CN110162840B (zh) * 2019-04-25 2022-09-02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线路电杆防风等级的计算方法
CN110472835A (zh) * 2019-07-24 2019-11-1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线路抗风性能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55242A (zh) * 2019-08-13 2019-12-1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老旧杆塔抗风能力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51804A (zh) * 2020-03-31 2020-09-11 重庆科技学院 基于惯性力法和塔线分离法考虑塔线耦合影响的常规输电塔、线设计风载荷的计算方法
CN111985018A (zh) * 2020-03-31 2020-11-24 重庆科技学院 基于惯性力法和塔线分离法考虑塔线耦合影响的超高大跨越塔、线设计风载荷的计算方法
CN111966955A (zh) * 2020-08-20 2020-11-20 东南大学 针对智慧杆进行风荷载计算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21893A (zh) 一种基于塔线耦合的配电杆塔抗风性能评估方法
CN101556142B (zh) 架空线路覆冰厚度的视觉检测方法
CN105989697A (zh) 一种基于多源传感器的滑坡监测和预警装置
CN107194494A (zh) 一种电网台风监测站布点方法
CN109359882B (zh) 一种台风灾害下输电线路跳闸风险评估方法
WO2021109631A1 (zh) 一种十字型接地装置的输电线路耐雷水平试验方法
CN117057616B (zh) 基于数字孪生的水利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8090285A (zh) 一种适用于复杂地形输电线路风灾监测的微气象观测布点方法
CN105891537A (zh)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的风速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27367A (zh) 一种输电线路检修方法
CN112567420A (zh) 用于多触发参数化数据管理及相关事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5470954B (zh) 一种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系统
CN107403004B (zh) 一种基于地形数据的遥测雨量站点可疑数值检验方法
CN116863079A (zh) 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04050376B (zh) 一种基于实测雷击数据的输电线路引雷宽度计算方法
CN116050599A (zh) 一种线路覆冰故障预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6651131A (zh) 输电线路防台风预警方法和系统
CN114483196A (zh) 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安全状态评估系统
CN113109587B (zh) 一种输电线路风速测量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989086A (zh) 一种基于植物绿化的荒漠生态修复方法及管理分析系统
CN110866693B (zh) 一种基于gis模型的架空输电线路覆冰风险评估方法
CN107221882B (zh) 一种线路避雷器安装选点方法
CN116579615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植被覆盖监测系统
CN115830024A (zh) 基于图像分割的桥梁拉索微小运动振动检测方法
CN113065184B (zh) 一种拱坝施工区风场预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