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8708A - 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18708A
CN108118708A CN201711476925.3A CN201711476925A CN108118708A CN 108118708 A CN108118708 A CN 108118708A CN 201711476925 A CN201711476925 A CN 201711476925A CN 108118708 A CN108118708 A CN 108118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duct unit
deep water
back cover
water cofferd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769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怀刚
高世强
肖向荣
梁震
魏超
费永忠
夏江南
杨杰
赵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769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187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18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8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2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 E02D19/04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by coffer-dams, e.g. made of sheet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 E02D15/06Placing concrete under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下放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至所述深水围堰水下灌注封底混凝土的预定位置;以及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并灌注封底混凝土。本发明提供的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可在大面积大体积水下混凝土封底不分仓的情况下通过导管移动的方式实现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操作。所述施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Description

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中的封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围堰内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工序,若封底失败,轻者,围堰内会处于漏水状况,要在后续施工期不断抽水,堵漏处理,这样一来费时费工;严重者,则需要重新封底,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结构施工工期。在现有技术中,围堰内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一般采用满管布局法或集中布料分流法,然而,这两种方法存在较多问题:对施工设备要求较大、投入大、施工复杂、且难以控制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的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
一种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下放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至所述深水围堰水下灌注封底混凝土的预定位置;以及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并灌注封底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预定位置位于所述深水围堰相对的两侧,所述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并灌注封底混凝土步骤包括: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相向移动并灌注封底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预定位置位于所述深水围堰的同一侧,所述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并灌注封底混凝土步骤包括: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从相同一侧向另一侧移动并灌注封底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预定的布料线路上具有多个下料位,所述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并灌注封底混凝土步骤包括: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并依次在所述下料位灌注封底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并依次在所述下料位灌注封底混凝土步骤包括: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并在当前下料位灌注封底混凝土;当所述当前下料位灌注封底混凝土达到预定高度时,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至下一个下料位并灌注封底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下放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至所述深水围堰水下灌注封底混凝土的预定位置的步骤之前,包括:对所述深水围堰内的河床进行清淤。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深水围堰内的河床进行清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所述深水围堰内的河床上设置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包括土工布或/及土工格栅。
优选地,所述的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预定位置处设置有预制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包括多个导管、及/或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包括多个导管。
优选地,所述深水围堰的内设置有预定的封底混凝土融合区,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或/及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沿所述布料线路灌注的封底混凝土在所述预定的融合区相互融合。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可在大面积大体积水下混凝土封底不分仓的情况下通过导管移动的方式实现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操作,采用两组导管单元移动推进的方式灌注封底混凝土,并可依据需要在每组单元增加多个导管同时施工,所述施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两组导管单元可移动灵活,当所述深水围堰中局部位置的封底混凝土厚度不足时,可及时补充封底混凝土,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流程图;
图2为图1中所述的深水围堰水下基底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推进方向示意图;
图4为图1所述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前的施工前准备流程图。
图5为图1中深水围堰水下基底设置隔离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100,其包括以下步骤:
S101:下放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至所述深水围堰水下灌注封底混凝土的预定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包括多个导管、及/或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包括多个导管。所述布料线路101沿所述深水围堰长度方向延伸,其上设置有多个预定位置1011以及多个下料位10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定位置1011用于下放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其一般位于所述深水围堰的相对两侧。每一所述布料线路101呈锯齿状,所述多个下料位1012位于所述布料线路101上。一般采用吊装设备吊装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或/及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至下料位1012,所述吊装设备包括履带吊、或者龙门吊等。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或/及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插入所述深水围堰中的导管端部与所述深水围堰内的河床悬空设置,一般悬空距离控制在30-40cm左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定位置1011处设置有预制板104。所述预制板104由混凝土制成,其可以减少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或/及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在灌注封底混凝土时对围堰底部的冲击。
S102: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并灌注封底混凝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深水围堰的内设置有预定的融合区102,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或/及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沿所述布料线路101灌注的封底混凝土在所述预定的融合区102相互融合。
具体地,当所述预定位置1011位于所述深水围堰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分别在所述深水围堰相对的两侧下放,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沿所述布料路线101相向地推进并依次在所述布料线路101上的下料位1012灌注封底混凝土,直至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分别沿所述布料线路101相向地灌注封底混凝土至所述预定的融合区102,并使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灌注至所述深水围堰中的封底混凝土在所述融合区102相互融合并达到设计高度为止。
当所述预定位置1011位于所述深水围堰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在所述深水围堰的同一侧下放,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在所述深水围堰的同一侧沿所述布料路线101向另一侧推进并依次在所述布料线路101上的下料位1012灌注封底混凝土,待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推进至所述融合区102后,并使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灌注至所述深水围堰中的封底混凝土在所述融合区102相互融合并达到设计高度为止。
所述依次在所述布料线路101上的下料位1012灌注封底混凝土的步骤包括: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101移动,并在当前下料位1012灌注封底混凝土;
当所述当前下料位101灌注封底混凝土达到预定高度时,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101移动至下一个下料位1012并灌注封底混凝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包括有第一储料器以及与所述第一储料器连接的第一导管,所述封底混凝土通过泵设备从罐车中泵入所述第一储料器,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导管灌注至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所在的下料位1012。
所述第一储料器与所述第一导管之间设置有开关。在灌注封底混凝土时,向所述第一储料器中泵入封底混凝土至达到预设的首批封底混凝土量,打开所述第一储料器与所述第一导管之间的开关,将所述首批封底混凝土灌注至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所在的预设位置1011。且在所述首批封底混凝土灌注的同时,不断地向所述第一储料器泵入封底混凝土,以保证所述第一储料器中具有充足的封底混凝土,使得灌注封底混凝土的过程连续。若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所在的预设位置1011上已灌注有首批封底混凝土,将空的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插入所述预定位置1011处已灌注的封底混凝土中并不断地向所述空的第一组导管单元中灌注混凝土即可。在灌注封底混凝土过程中,当所述封底混凝土在所述第一导管内下降受阻时,上提所述第一导管,直至所述第一导管内的所述封底混凝土下降后继续向所述第一导管内灌注封底混凝土。
优选地,在步骤S101之前,进一步包括:
S201:对所述深水围堰内的河床进行清淤。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大功率的吸泥泵对所述深水围堰中的河床进行吸泥清淤,且在吸泥清淤过程中,对所述深水围堰中的河床的标高进行多次测量,从而控制过吸以及避免欠吸。进一步地,在采用大功率的吸泥泵吸泥清淤之后,对设置于所述河床中的护筒以及所述深水围堰内侧进行清洗。具体地,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所述护筒四周及所述深水围堰内侧,以防止出现所述河床欠吸。
S202:在所述深水围堰内的河床上设置隔离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103包括土工布1031或/及土工格栅10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103包括土工布1031及土工格栅1032。所述土工布1031以及所述土工格栅1032沿所述河床的纵向和横向铺设。在所述河床上铺设所述土工布1031时,所述土工布1031通过固定件锚固在所述河床上,以避免所述土工布1031包裹护筒而降低封底混凝土与护筒之间的握裹力。所述隔离层103用于避免灌注至所述深水围堰中的封底混凝土存在夹泥风险,影响封底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可在大面积大体积水下混凝土封底不分仓的情况下通过导管移动的方式实现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操作,采用两组导管单元移动推进的方式灌注封底混凝土,并可依据需要在每组单元增加多个导管同时施工,所述施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两组导管单元可移动灵活,当所述深水围堰中局部位置的封底混凝土厚度不足时,可及时补充封底混凝土,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下放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至所述深水围堰水下灌注封底混凝土的预定位置;以及
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并灌注封底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位置位于所述深水围堰相对的两侧,所述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并灌注封底混凝土步骤包括:
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相向移动并灌注封底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位置位于所述深水围堰的同一侧,所述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并灌注封底混凝土步骤包括:
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从相同一侧向另一侧移动并灌注封底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布料线路上具有多个下料位,所述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并灌注封底混凝土步骤包括:
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并依次在所述下料位灌注封底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并依次在所述下料位灌注封底混凝土步骤包括:
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并在当前下料位灌注封底混凝土;
当所述当前下料位灌注封底混凝土达到预定高度时,推进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沿预定的布料线路移动至下一个下料位并灌注封底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放第一组导管单元与第二组导管单元至所述深水围堰水下灌注封底混凝土的预定位置的步骤之前,包括:对所述深水围堰内的河床进行清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深水围堰内的河床进行清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所述深水围堰内的河床上设置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包括土工布或/及土工格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所述预定位置处设置有预制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包括多个导管、及/或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包括多个导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水围堰的内设置有预定的封底混凝土融合区,所述第一组导管单元或/及所述第二组导管单元沿所述布料线路灌注的封底混凝土在所述预定的融合区相互融合。
CN201711476925.3A 2017-12-29 2017-12-29 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 Pending CN1081187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6925.3A CN108118708A (zh) 2017-12-29 2017-12-29 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6925.3A CN108118708A (zh) 2017-12-29 2017-12-29 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8708A true CN108118708A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32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6925.3A Pending CN108118708A (zh) 2017-12-29 2017-12-29 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1870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5556A (zh) * 2019-11-20 2020-04-07 中建桥梁有限公司 一种大面积水下混凝土浇筑方法
CN114134897A (zh) * 2021-12-07 2022-03-04 杨春龙 一种水库库区水下岩腔填充混凝土专用施工技术
CN114215064A (zh) * 2021-12-09 2022-03-22 中交一公局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软塑淤泥质河床的封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4362A (zh) * 2016-08-09 2017-01-04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单导管灌注大型水下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4362A (zh) * 2016-08-09 2017-01-04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单导管灌注大型水下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5556A (zh) * 2019-11-20 2020-04-07 中建桥梁有限公司 一种大面积水下混凝土浇筑方法
CN114134897A (zh) * 2021-12-07 2022-03-04 杨春龙 一种水库库区水下岩腔填充混凝土专用施工技术
CN114134897B (zh) * 2021-12-07 2023-09-22 杨春龙 一种水库库区水下岩腔填充混凝土施工方法
CN114215064A (zh) * 2021-12-09 2022-03-22 中交一公局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软塑淤泥质河床的封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8708A (zh) 深水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方法
CN105002913B (zh) 一种强透水地层深基坑封底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761819B (zh) 一种隧道管片快速拼装设备及其拼装方法
CN102061710B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制作方法
CN102817354B (zh) 吹填加固并举的疏浚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CN108221688A (zh) 超深水主墩承台围堰施工方法
CN106948353A (zh) 一种深水组合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
CN103410175A (zh) 一种岩溶富水地质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渗水控制施工方法
CN109555112A (zh) 一种结构叠合式地下连续墙及施工方法
CN112343003A (zh) 一种隧道下穿河道施工河床超浅覆土的加固防渗处理方法
CN106368176B (zh) 建于土料匮乏区深覆盖层上的高坝结构
CN107476340A (zh) 一种地铁隧道与扩建车站的新型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2704458A (zh) 一种软地基无砂垫层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装置及方法
CN204326059U (zh) 一种软土地层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灌注施工结构
CN105332382A (zh) 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法
CN109056767A (zh) 一种富水粉土地层降水与回灌施工方法
CN108252307A (zh) 一种用于地铁隧道上方的基坑修建方法
CN105862894B (zh) 一种集水坑抗浮整体模板的安装方法
CN205444109U (zh) 能自动适应堰体变形的复合土工膜防渗结构
CN104213627B (zh) 一种立体式尾矿库排渗系统及排渗方法
CN204608810U (zh) 用于高陡边坡开挖工程中的出渣竖井结构
CN204343283U (zh) 软土地层地下连续墙施工结构
CN103114605B (zh) 防渗疏水层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2730744U (zh) 用于吹填淤泥浅层处理的真空预压和井点降水联合系统
CN108301384A (zh) 沥青混凝土心墙与坝基混凝土防渗墙接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12

Address after: 528400 19, 3, Central Plaza, 1 Xing Zheng Road, East District, Zhongsh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ROAD &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Ltd.

Applicant after: ROAD & BRIDGE INTERNATION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400 19, 3, Central Plaza, 1 Xing Zheng Road, East District, Zhongsh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ROAD &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