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1672B - 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11672B
CN108111672B CN201711228207.4A CN201711228207A CN108111672B CN 108111672 B CN108111672 B CN 108111672B CN 201711228207 A CN201711228207 A CN 201711228207A CN 108111672 B CN108111672 B CN 1081116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ximity sensor
antenna
radio frequency
frequency signal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282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11672A (zh
Inventor
武小勇
李枝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282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116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11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1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11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1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schedules, e.g. using calenda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抗干扰方法包括:获取天线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刻;根据发射时刻及天线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周期确定接近传感器的采集时刻并读取接近传感器采集的感应信号,采集时刻使得接近传感器的采集时段与天线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不重叠;根据感应信号控制显示屏点亮或熄灭。接近传感器位于天线的净空区内。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将接近传感器设置在天线的净空区内以增大电子装置的屏占比。此外,通过检测到的天线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及发射周期控制接近传感器在射频信号未发射时段内检测感应信号以获得未受到天线的干扰的感应信号。

Description

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手机中的电子器件的设置位置通常需要远离天线净空区以避免天线的射频信号对电子器件产生影响,但将电子器件设置在天线净空区外会限制手机屏占比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抗干扰方法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天线、接近传感器和显示屏,所述接近传感器位于所述天线的净空区内,所述抗干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天线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刻;
根据所述发射时刻及所述天线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周期确定所述接近传感器的采集时刻并读取所述接近传感器采集的感应信号,所述采集时刻使得所述接近传感器的采集时段与所述天线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不重叠;和
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显示屏点亮或熄灭。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天线、接近传感器、处理器和显示屏,所述接近传感器位于所述天线的净空区内,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天线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刻;根据所述发射时刻及所述天线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周期确定所述接近传感器的采集时刻并读取所述接近传感器采集的感应信号,所述采集时刻使得所述接近传感器的采集时段与所述天线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不重叠;以及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显示屏点亮或熄灭。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天线、接近传感器、显示屏、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接近传感器位于所述天线的净空区内,所述接近传感器用于采集感应信号。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的抗干扰方法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与电子装置结合使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的抗干扰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将接近传感器设置在天线的净空区内以增大电子装置的屏占比。此外,为避免天线的射频信号对接近传感器的电磁干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抗干扰方法通过检测天线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并根据检测到的发射时段及天线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周期控制接近传感器在天线未发射射频信号的时段内进行感应信号的检测,从而处理器可以检测到未受到天线的干扰的感应信号,确保距离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保证处理器对显示屏点亮和熄灭的准确控制。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抗干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抗干扰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TDMA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抗干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抗干扰方法的信号走向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抗干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抗干扰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抗干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抗干扰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抗干扰方法用于电子装置100。电子装置100包括接近传感器10和显示屏40。接近传感器10位于所述天线20的净空区内。抗干扰方法包括:
S11:获取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刻;
S13:根据发射时刻及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周期确定接近传感器10的采集时刻并读取接近传感器10采集的感应信号,采集时刻使得接近传感器10的采集时段与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不重叠;和
S15:根据感应信号控制显示屏40点亮或熄灭。
请再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抗干扰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时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包括接近传感器10、天线20、处理器30和显示屏40。接近传感器10位于所述天线20的净空区内。步骤S11、步骤S13和步骤S15均可以由处理器30实现。
也即是说,处理器30可用于获取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刻,根据发射时刻及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周期确定接近传感器10的采集时刻并读取接近传感器10采集的感应信号,采集时刻使得接近传感器10的采集时段与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不重叠,以及根据感应信号控制显示屏40点亮或熄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头盔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接近传感器10为红外接近传感器。
以手机中的红外接近传感器为例,可以理解,如果手机的红外接近传感器在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期间内发射和接收红外光,则红外接近传感器中的元器件将会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从而导致红外接近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异常,进一步地,若处理器30在发射射频信号期间内读取红外接近传感器数据,则读取的数据可能出现异常,如此,使得用户耳朵与显示屏40的距离检测出错,无法实现在通话过程中,当用户耳朵靠近显示屏40时控制显示屏40熄灭,当用户耳朵远离显示屏40时控制显示屏40点亮的功能。因此,现有的手机通常将接近传感器10、摄像头等电子器件设置在天线20的净空区外,如此,可以减小天线20的射频信号对电子器件产生的电磁干扰。但是将电子器件设置在天线20的净空区外会限制屏占比的增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将接近传感器10设置在天线20的净空区内以增大电子装置100的屏占比。此外,为避免天线20的射频信号对接近传感器10的电磁干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抗干扰方法通过检测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并根据检测到的发射时段及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周期控制接近传感器10在天线20未发射射频信号的时段内进行感应信号的检测,从而处理器30可以获取到未受到天线20的干扰的感应信号,确保距离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保证处理器30对显示屏点亮和熄灭的准确控制。
具体地,以手机为例,手机与基站可采用不同的通信技术实现通信,例如,可以采用第二代移动系统的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等。由于GSM相较于WCDMA、LTE等的发射功率较高,通常GSM的发射功率可达到33dB,对接近传感器10存在较大的影响,而WCDMA、LTE等的最大发射功率仅可达到23dB~24dB,对接近传感器10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请结合图3和图4,GSM中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ess,TDMA)技术的信号结构为TDMA帧。每个TDMA帧中均包括编号0-7的八个时隙,每个用户占用一个时隙。天线20在一个时隙上产生突发脉冲序列进行通信信号传输。射频信号的发射周期为T2,每个突发脉冲序列的持续时间为T1(即发射时段为T1),其中,T1和T2的数值均为通信协议中协定好的,例如,T1的值可为0.577ms,T2的值可为4.616ms,T1为T2的1/8,即每个用户仅占用TDMA中的一个时隙。因此,若要避免接近传感器10的采集时段T3与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T1(即突发脉冲序列的持续时间)重叠,则可通过获取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从而在预知发射时段的情况下控制接近传感器10避开发射时段以进行合格的感应信号的采集。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1获取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刻包括:
S111:获取实时检测的多个射频信号的检测功率;
S112:分别比较多个检测功率与预设功率的大小;
S113:确定数值大于预设功率的检测功率对应的时刻为发射时刻。
请再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11、步骤S112和步骤S113均可以由处理器3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30可进一步用于获取实时检测的多个射频信号的检测功率,分别比较多个检测功率与预设功率的大小,确定数值大于预设功率的检测功率对应的时刻为发射时刻。
其中,射频信号的检测功率可以通过耦合器(coupler)来实现。请结合图6,耦合器设置在天线20的反馈通路上,耦合器可实时检测射频信号的功率,并将检测功率经收发器发送给调制解调器,再由调制解调器转发给处理器30。由于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时射频信号的功率是较大的,而天线20未发射射频信号时射频信号的功率较小甚至为0,因此,处理器20在获得多个检测功率后,判断检测功率是否大于预设功率,当某一检测功率的数值大于预设功率时,说明处理器30获得该检测功率的时刻为射频信号的发射时刻,即该时刻下天线20正在发射射频信号。若检测功率的数值小于预设功率,说明处理器3获得该检测功率的时刻不为射频信号的发射时刻。
另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30也可从调制解调器中直接获取射频信号的发射时刻。可以理解,射频信号的发送过程是:调制解调器对要发射的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得到初始的射频信号,初始的射频信号经调制以及功率放大器的放大后再由天线发射出去,也即是说,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时刻是由调制解调器控制的。因此,处理器30可与其通信连接的调制解调器中直接获取到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刻。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接近传感器10通过I2C串行总线与处理器30连接,接近传感器10工作在轮询方式。步骤S13根据发射时刻及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周期确定接近传感器10的采集时刻并读取接近传感器10采集的感应信号包括:
S131:在要读取感应信号时,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处于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内;
S132:在当前时刻不处于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内时,判断当前时刻与下一发射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接近传感器10的采集时段;
S133:在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采集时段时开启接近传感器10以采集感应信号;和
S134:读取感应信号。
请再参阅图2,步骤S131、步骤S132、步骤S133和步骤S134均可以由处理器3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30可用于在要读取感应信号时,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处于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内,在当前时刻不处于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内时,判断当前时刻与下一发射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接近传感器10的采集时段,在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采集时段时开启接近传感器10以采集感应信号,以及读取感应信号。
其中,接近传感器10工作在轮询方式,也即是说,处理器30会主动访问接近传感器10以读取感应信号。接近传感器10在处理器30要读取感应信号前处于关闭状态,在处理器30能够读取感应信号后才被开启以进行感应信号的采集。
请结合图8,假设接近传感器10的预设采集周期T4为5.5ms,接近传感器10的采集时段T3为1ms,处理器30获取到的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开始时刻为0ms,则接近传感器10可从第1个发射周期的发射时段的结束时刻后开始进行感应信号采集,例如,处理器30在1ms的时刻处开启接近传感器10以使接近传感器10执行采集第一个感应信号的动作,此时的预设采集周期为第1个预设采集周期,也即是说,第1个预设采集周期的开始时刻为1ms。如此,第1个预设采集周期的开始时刻未落入到第1个发射周期的发射时段内,且由于第1个预设采集周期的采集时段的结束时刻为2ms,第2个发射周期的开始时刻(即下一发射时刻)为4.616ms,第1个预设采集周期的采集时段的结束时刻与第2个发射周期的开始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为2.616ms,大于采集时段1ms,因此,第1个预设采集周期的采集时段不会与发射时段重叠,第1个预设采集周期采集的感应信号是未受天线20干扰的合格的感应信号。类似地,处理器30在6.5ms的时刻开启接近传感器10进行感应信号的采集,也即是说,第2个预设采集周期的开始时刻为6.5ms,由于第2个发射周期的发射时段的结束时刻为5.193ms,如此,第2个预设采集周期的采集时刻未落入到第2个发射周期的发射时段内。此外,由于第3个发射周期的开始时刻(即下一发射时刻)为9.232ms,而第2个预设采集周期的采集时段的结束时刻为7.5ms,第3个发射周期的开始时刻与第2个预设采集周期的采集时段的结束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为1.732ms,大于采集时段1ms,因此,第2个预设采集周期的采集时段不会与发射时段重叠,第2个预设采集周期采集的感应信号是未受到天线20干扰的合格的感应信号。
上述示例为处理器30间隔相同时间开启接近传感器10采集感应信号,但由于天线20的发射时段是已知的,因此,在其他示例中,只要满足步骤S131和步骤S132的条件,处理器30也可间隔不同时间开启接近传感器10采集感应信号。
如此,在已知天线20的发射时段后,处理器30避开发射时段的时间开启接近传感器10即可采集到未受天线20干扰的感应信号。此外,由于接近传感器10在处理器30要读取感应信号时才被开启,因此,可节省接近传感器10的功耗,进一步地,可节省电子装置100的功耗。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接近传感器10通过I2C串行总线与处理器30连接,接近传感器10工作在轮询方式。步骤S13根据发射时刻及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周期确定接近传感器10的采集时刻并读取接近传感器10采集的感应信号包括:
S135:控制接近传感器10按照预设采集周期采集感应信号;
S136:在要读取所述感应信号时,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处于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内;
S137:在当前时刻不处于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内时,读取感应信号。
请再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35、步骤S136、和步骤S137均可以由处理器3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30还可进一步用于控制接近传感器10按照预设采集周期采集感应信号,在要读取所述感应信号时,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处于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内,在当前时刻不处于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内时,读取感应信号。
其中,接近传感器10工作在轮询方式,也即是说,处理器30会主动访问接近传感器10以读取感应信号。接近传感器10在处理器30要读取感应信号前处于开启状态,接近传感器10持续采集感应信号,处理器30根据获取到的天线20的发射时段及发射周期的信息确定能够读取感应信号时刻,并在能够读取的时刻下读取进行感应信号。
具体地,请结合图10,接近传感器10以预设采集周期(图10中假设预设采集周期为10ms,预设采集周期中的采集时段为1ms)采集感应信号。处理器30获取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刻,例如,处理器30获取到发射时刻为10ms~10.577ms、14.616ms~15.913ms、19.232ms~20.193ms,则处理器30可在10.577ms和14.616ms之间的某个时刻、15.193ms和19.232ms之间的某个时刻、20.193ms和23.848ms之间的某个时刻进行感应信号的读取。例如,处理器30可在16ms的时刻进行感应信号的读取,16ms这个时刻并未落入天线20第n+1个发射周期的发射时段内。16ms这个时刻对应的接近传感器10的预设采集周期为第m个预设采集周期,因此,处理器30可读取接近传感器10已经采集完毕的第m个感应信号,另外,为防止读取的第m个感应信号的采集时段是落入发射时段内的,处理器30可获取接近传感器10采集第m个感应信号的采集时段以判断第m个感应信号的采集时段是否与发射时段重叠,并在重叠时等待下一个不在发射时段内采集到的感应信号。若处理器30在第m+1个预设采集周期的采集时段中的某一时刻,例如21.6ms的时刻进行感应信号读取,则处理器30读取的感应信号为第m个预设采集周期采集到的第m个感应信号。
如此,在已知天线20的发射时段后,处理器30可避开发射时段的时间以读取接近传感器10采集到的未受天线20干扰的感应信号。此外,由于接近传感器10按预设采集周期进行感应信号的采集,因此,处理器30访问接近传感器10后即可立刻读取到感应信号,因此感应信号的读取较快,读取效率较高。
请参阅图1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包括接近传感器10、天线20、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显示屏40、存储器50和一个或多个程序51。接近传感器10位于所述天线20的净空区内。接近传感器10可用于采集感应信号。程序51被存储在存储器50中,并且被配置成由一个或多个处理30器执行。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抗干扰方法的指令。
例如,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所述的抗干扰方法的指令:
S11:获取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刻;
S13:根据发射时刻及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周期确定接近传感器10的采集时刻并读取接近传感器10采集的感应信号,采集时刻使得接近传感器10的采集时段与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不重叠;和
S15:根据感应信号控制显示屏40点亮或熄灭。
再例如,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所述的抗干扰方法的指令:
S131:在要读取感应信号时,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处于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内;
S132:在当前时刻不处于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内时,判断当前时刻与下一时发射时刻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接近传感器10的采集时段;
S133:在差值大于采集时段时开启接近传感器10以采集感应信号;和
S134:读取感应信号。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与电子装置100结合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30执行以完成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抗干扰方法的指令。
例如,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30执行以完成以下步骤所述的抗干扰方法的指令:
S11:获取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刻;
S13:根据发射时刻及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周期确定接近传感器10的采集时刻并读取接近传感器10采集的感应信号,采集时刻使得接近传感器10的采集时段与天线20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不重叠;和
S15:根据感应信号控制显示屏40点亮或熄灭。
再例如,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30执行以完成以下步骤所述的抗干扰方法的指令:
S131:在要读取感应信号时,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处于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内;
S132:在当前时刻不处于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内时,判断当前时刻与下一时发射时刻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接近传感器10的采集时段;
S133:在差值大于采集时段时开启接近传感器10以采集感应信号;和
S134:读取感应信号。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抗干扰方法,用于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天线、接近传感器和显示屏,所述接近传感器位于所述天线的净空区内,所述抗干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天线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刻;
控制所述接近传感器按照预设采集周期采集感应信号;
在要读取所述感应信号时,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处于所述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内;
在所述当前时刻不处于所述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内时,判断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第m个预设采集周期内已经采集完毕的第m个感应信号的采集时段是否与所述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重叠,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若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所述感应信号的所述采集时段未与所述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重叠,则读取所述第m个感应信号;和
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显示屏点亮或熄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天线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刻的步骤包括:
获取实时检测的多个所述射频信号的检测功率;
分别比较多个所述检测功率与预设功率的大小;
确定数值大于所述预设功率的所述检测功率对应的时刻为所述发射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处理器,所述接近传感器通过I2C串行总线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接近传感器工作在轮询方式。
4.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天线、接近传感器、处理器和显示屏,所述接近传感器位于所述天线的净空区内,所述处理器用于:
获取所述天线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时刻;
控制所述接近传感器按照预设采集周期采集感应信号;
在要读取所述感应信号时,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处于所述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内;
在所述当前时刻不处于所述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内时,判断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第m个预设采集周期内已经采集完毕的第m个感应信号的采集时段是否与所述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重叠,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若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所述感应信号的所述采集时段未与所述射频信号的发射时段重叠,则读取所述第m个感应信号;和
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显示屏点亮或熄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
获取实时检测的多个所述射频信号的检测功率;
分别比较多个所述检测功率与预设功率的大小;
确定数值大于所述预设功率的所述检测功率对应的时刻为所述发射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器通过I2C串行总线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接近传感器工作在轮询方式。
7.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天线;
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位于所述天线的净空区内,所述接近传感器用于采集感应信号;
显示屏;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和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抗干扰方法的指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电子装置结合使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抗干扰方法。
CN201711228207.4A 2017-11-29 2017-11-29 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1116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8207.4A CN108111672B (zh) 2017-11-29 2017-11-29 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8207.4A CN108111672B (zh) 2017-11-29 2017-11-29 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1672A CN108111672A (zh) 2018-06-01
CN108111672B true CN108111672B (zh) 2020-09-18

Family

ID=62208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28207.4A Active CN108111672B (zh) 2017-11-29 2017-11-29 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116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2146A (zh) * 2018-07-10 2020-01-17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及接近感测方法
CN111708056B (zh) * 2020-06-23 2024-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399012B (zh) * 2020-11-17 2022-03-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设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860121A (zh) * 2021-03-12 2021-05-2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触控屏中多个通道触控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14498028B (zh) * 2022-01-25 2023-03-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6242A (zh) * 2011-08-02 2013-02-06 晶钛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与信号处理装置
CN104540084A (zh) * 2014-12-16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声语音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5897301A (zh) * 2016-06-30 2016-08-24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自适应抗干扰跳频组网方法
CN106850983A (zh) * 2017-01-20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熄屏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37592B1 (ko) * 2008-09-03 2015-07-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6242A (zh) * 2011-08-02 2013-02-06 晶钛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与信号处理装置
CN104540084A (zh) * 2014-12-16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声语音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5897301A (zh) * 2016-06-30 2016-08-24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自适应抗干扰跳频组网方法
CN106850983A (zh) * 2017-01-20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熄屏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1672A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1672B (zh) 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519847B2 (en) Methodology, module, terminal, and system enabling scheduled operation of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ubsystem and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ubsystem
CN107942306B (zh)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10715974B2 (en)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a wireless beacon
US20150133183A1 (e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Accessory for Carrying Out Functions Based on Reflected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CN103702029A (zh) 拍摄时提示对焦的方法及装置
JP2009518634A (ja) センサアレイ、及びセンサアレイ用センサ装置
US11108906B2 (en)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based on antenna and noise interference feedback
CN109377991B (zh) 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EP2999129A1 (en) Method for gestures operating smart wearable device and smart wearable device
US20070015465A1 (en) System comprising controlled-supply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module, radio communication assembly, methods and readers
CN106131334B (zh) 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11671B (zh) 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A27096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network signal acquisition rate
US20150271642A1 (en) Wireless network scheduling and locating
CN108076220B (zh) 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93127B (zh) 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6856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speech recognition in a high audio noise environment
CN108012028B (zh) 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23526B (zh) 一种调整天线接收灵敏度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US20220113401A1 (en) Radar-based localization from interference
CN114900854A (zh) 输出功率确定方法、无线模组、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83224A (zh) 红外触摸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红外触摸系统
CN112399012B (zh) 接近传感器设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166342A (zh) 电子设备使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