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0930B - 定子及电机 - Google Patents

定子及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10930B
CN108110930B CN201810075260.3A CN201810075260A CN108110930B CN 108110930 B CN108110930 B CN 108110930B CN 201810075260 A CN201810075260 A CN 201810075260A CN 108110930 B CN108110930 B CN 1081109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stator
input
output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752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10930A (zh
Inventor
张永生
杨俊峰
李作维
杜洪伟
蔡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yuan Electromechanical Jia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yuan Electromechanical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yuan Electromechanical Jia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yuan Electromechanical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752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109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10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0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10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0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子及电机,该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多个定子绕组;在每个定子绕组上依次设置有多个不同的极相组;每个不同的极相组均包括多个双层背绕绕组,双层背绕绕组包括两个线圈结构,线圈结构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沿定子铁芯径向方向设置;在多个同种极相组包括输出极相组和输入极相组,且相邻的同种极相组分别为输入极相组和输出极相组;一个输出极相组和至少一个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输入极相组相互连接,以使输入端子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输入端子连通实现通路。该定子解决了现有双层叠式绕组的端部线圈扭转致尺寸长,使电机内部空间大,轴承距很大,导致转子临界转速低,电机转速无法提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定子及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子及电机。
背景技术
定子绕组中的叠式绕组一般是由形状、大小相同的线圈,分别以每槽嵌装一个或两个线圈边,并在槽外端部逐个相叠均匀分布的形式。叠式绕组又分单层叠式和双层叠式两种。每槽只嵌入一个线圈边的为单层叠式绕组,或称单叠绕组;每槽嵌入两个属不同双层背绕绕组的线圈边时是分置于槽中上、下层,为双层叠式绕组,或称双层背绕绕组。一般功率较大的电机采用双层叠式绕组。
但是,双层叠式绕组的端部扭转使尺寸长,使电机内部空间大,轴承距很大,导致转子临界转速低,电机转速无法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以缓解现有双层叠式绕组的端部线圈扭转致尺寸长,使电机内部空间大,轴承距很大,导致转子临界转速低,电机转速无法提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多个定子绕组;
所述定子铁芯缠绕有多个定子绕组;多个定子绕组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每个所述定子绕组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不同的极相组;每个不同的所述极相组均包括多个沿定子铁芯周向方向分布的双层背绕绕组,每一个所述双层背绕绕组包括两个线圈结构,两个所述线圈结构为U型结构,且两个所述线圈结构均包括第一侧边和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设置,且所述第一侧边在所述第二侧边的内侧;两个所述线圈结构分别为内线圈和外线圈,且所述内线圈叠放在所述外线圈的内侧;
每个所述极相组包括第一临界绕组和第二临界绕组;所述第一临界绕组和第二临界绕组分别靠近相邻的所述极相组;
在多个同种所述极相组包括输出极相组和输入极相组,且相邻的同种所述极相组分别为输入极相组和输出极相组;
所述输入极相组包括第一外输入线圈、第一外输出线圈、第一内输入线圈和第一内输出线圈;所述第一外输入线圈与第一外输出线圈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内输入线圈与第一内输出线圈的距离相同,且所述第一外输出线圈为第二临界绕组的外线圈,所述第一内输入线圈或第一内输出线圈为第一临界绕组的内线圈;所述输出极相组包括第二外输入线圈、第二外输出线圈、第二内输入线圈和第二内输出线圈;所述第二外输入线圈与第二外输出线圈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内输入线圈与第二内输出线圈的距离相同,且所述第二内输入线圈为第一临界绕组的内线圈,所述第二外输入线圈为第二临界绕组的外线圈;
在输入极相组中,所述第一外输入线圈用于与输入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外输入线圈依次与相邻的外线圈相连,直至与所述第一外输出线圈相连,所述第一外输出线圈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所述第二内输入线圈相连;所述第一内输入线圈用于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所述第二内输出线圈连接,所述第一内输入线圈依次与相邻的内线圈相连,直至与所述第一内输出线圈相连;所述第一内输出线圈用于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所述第二外输入线圈相连;
在输出极相组中,所述第二外输入线圈依次与相邻的外线圈相连,直至与所述第二外输出线圈相连,所述第二外输出线圈与输出端子相连;所述第二内输入线圈依次与相邻的内线圈相连,直至与所述第二内输出线圈相连;
一个所述输出极相组和至少一个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所述输入极相组相互连接,以使所述输入端子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输入端子连通实现通路;一个所述输出极相组和至少一个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所述输入极相组相互连接,以使所述输入端子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输入端子连通实现通路;且同一极相组的同一双层背绕绕组,所述外线圈的流向与所述内线圈的流向相同,在同一双层背绕绕组中的不同种极相组的内线圈和外线圈中,所述外线圈的流向与所述内线圈的流向相反,形成短距,以使谐波削弱。
进一步的,在同一极相组,所述内线圈的第一侧边与相邻的内线圈的第二侧边相连;所述外线圈的第一侧边与相邻的外线圈的第二侧边相连。
进一步,所述定子铁芯缠绕有四个定子绕组;每个所述定子绕组包括三个极相组,所述三个极相组分别包括依次设置的U相带、V相带和W相带。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线圈结构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进行弯折90°;其中一个所述线圈结构的弯折后第一侧边或第二侧边的端部与其他所述线圈结构的弯折后第二侧边或第一侧边的端部拼接并通过套筒冷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圈设置有多个用于插入所述第一侧边的第一入线槽,多个所述第一入线槽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等间距设置;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圈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第二侧边的第二入线槽,多个所述第二入线槽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等间距设置,且所述第一入线槽与第二入线槽相互对应。
进一步的,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入线槽之间设置有用于冷却的第一过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子还包括第一槽楔;
所述第二入线槽包括相连的用于放置所述线圈结构的第二侧边的第一凹槽和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槽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子还包括第二槽楔;
所述第一入线槽包括相连的用于放置所述线圈结构的第一侧边的第三凹槽和用于放置所述第二槽楔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的外侧,且所述第四凹槽的槽口小于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凹槽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第四凹槽的开口处;在第一连接部的两个相对侧壁的中间位置均设置对称的圆形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梯形结构,用于卡接所述第二槽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定子,通过在定子铁芯缠绕有多个定子绕组,每个定子绕组包括多个不同的极相组,每个极相组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相对设置,形成一个磁极,能够与转子配合;每个不同的极相组均包括多个双层背绕绕组,双层背绕绕组包括两个线圈结构,线圈结构为U型结构,线圈结构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并贯通定子铁芯,且线圈结构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沿定子铁芯的径向方向设置,能够使线圈结构的“-”处与定子铁芯的端面紧密贴合,使双层背绕绕组代替双层叠式绕组,减少了端部的扭转尺寸,从而使电机内部空间减小,轴承距减少,进而提高转子临界转速,使电机转速提高;在输入极相组中,通过使第一外输入线圈到第一外输出线圈依次连接,使第一内输入线圈到第一内输出线圈依次连接能够使内线圈和外线圈产生电流;同理,在输出极相组中,通过使第二内输入线圈到第二内输出线圈依次连接;使第二外输入线圈到第二外输出线圈依次连接能够使内线圈和外线圈产生电流;通过第一外输出线圈为第二临界绕组的外线圈,第一内输入线圈或第一内输出线圈为第一临界绕组的内线圈,能够使第一外输入线圈到第一外输出线圈或者第一内输入线圈到第一内输出线圈在极相组中缠绕的范围最大,使缠绕的结构更加的简单;同理,通过在输出极相组中,第二内输入线圈为第一临界绕组的内线圈,第二外输出线圈为第二临界绕组的外线圈,能够使第二内输入线圈到第二内输出线圈或者第二外输入线圈到第二外输出线圈在极相组中缠绕的范围最大,使缠绕的结构更加的简单;通过使一个输出极相组和至少一个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输入极相组相互连接,使输入端子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输出端子连通实现通路,能够产生电流,从而促进产生磁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以缓解现有双层叠式绕组的端部线圈扭转致尺寸长,使电机内部空间大,轴承距很大,导致转子临界转速低,电机转速无法提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包括:转子和所述的定子,所述转子套接在所述定子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电机,通过将转子套接在定子的内侧,使定子绕组产生磁场,促进转子在磁场中做切割运动,从而使转子转动,其中,定子的结构和有益效果上述已经做了详细的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定子A处局部放大图,为输入极相组的连接图;
图3为图1提供的定子B处局部放大图,为输出极相组的连接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的双层背绕绕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子中定子铁芯的俯视图;
图6为图5提供的定子中定子铁芯C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提供的定子中定子铁芯C处局部放大图。
图标:100-输入极相组;200-输出极相组;300-双层背绕绕组;400-定子铁芯;110-第一外输入线圈;111-第一内输入线圈;120-第一外输出线圈;121-第一内输出线圈;130-第一临界绕组;140-第二临界绕组;210-第二内输入线圈;211-第二外输入线圈;220-第二内输出线圈;221-第二外输出线圈;310-内线圈;320-外线圈;410-第一入线槽;411-第三凹槽;412-第二连接部;413-圆形槽;420-第二入线槽;421-第一凹槽;422-第二凹槽;430-第一过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定子,包括:定子铁芯400和多个定子绕组;定子铁芯400缠绕有多个定子绕组;多个定子绕组沿定子铁芯400的周向等间距分布;每个定子绕组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不同的极相组;每个不同的极相组均包括多个沿定子铁芯400周向方向分布的双层背绕绕组300,每一个双层背绕绕组300包括两个线圈结构,两个线圈结构为U型结构,且两个线圈结构均包括第一侧边和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沿定子铁芯400的径向设置,且第一侧边在第二侧边的内侧;两个线圈结构分别为内线圈310和外线圈320,且内线圈310叠放在外线圈320的内侧;每个极相组包括第一临界绕组130和第二临界绕组140;第一临界绕组130和第二临界绕组140分别靠近相邻的极相组;在多个同种极相组包括输出极相组200和输入极相组100,且相邻的同种极相组分别为输入极相组100和输出极相组200;输入极相组100包括第一外输入线圈110、第一外输出线圈120、第一内输入线圈111和第一内输出线圈121;第一外输入线圈110与第一外输出线圈120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内输入线圈111与第一内输出线圈121的距离相同,且第一外输出线圈120为第二临界绕组140的外线圈320,第一内输入线圈111或第一内输出线圈121为第一临界绕组130的内线圈310;输出极相组200包括第二外输入线圈211、第二外输出线圈221、第二内输入线圈210和第二内输出线圈220;第二外输入线圈211与第二外输出线圈221之间的距离与第二内输入线圈210与第二内输出线圈220的距离相同,且第二内输入线圈210为第一临界绕组130的内线圈310,第二外输入线圈211为第二临界绕组140的外线圈320;在输入极相组100中,第一外输入线圈110用于与输入端子连接,第一外输入线圈110依次与相邻的外线圈320相连,直至与第一外输出线圈120相连,第一外输出线圈120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第二内输入线圈210相连;第一内输入线圈111用于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第二内输出线圈220连接,第一内输入线圈111依次与相邻的内线圈310相连,直至与第一内输出线圈121相连;第一内输出线圈121用于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第二外输入线圈211相连;在输出极相组200中,第二外输入线圈211依次与相邻的外线圈320相连,直至与第二外输出线圈221相连,第二外输出线圈221与输出端子相连;第二内输入线圈210依次与相邻的内线圈310相连,直至与第二内输出线圈220相连;一个输出极相组200和至少一个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输入极相组100相互连接,以使输入端子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输入端子连通实现通路;且同一极相组的同一双层背绕绕组300,外线圈320的流向与内线圈310的流向相同,在同一双层背绕绕组300中的不同种极相组的内线圈310和外线圈320中,外线圈320的流向与内线圈310的流向相反,形成短距,以使谐波削弱。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第一内输入线圈111与输入端子连接;第二内输出线圈220与输出端子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子,通过在定子铁芯400缠绕有多个定子绕组,每个定子绕组包括多个不同的极相组,每个极相组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相对设置,形成一个磁极,能够与转子配合;每个不同的极相组均包括多个双层背绕绕组300,双层背绕绕组300包括两个线圈结构,线圈结构为U型结构,线圈结构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并贯通定子铁芯400,且线圈结构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沿定子铁芯400的径向方向设置,能够使线圈结构的“-”处与定子铁芯400的端面紧密贴合,使双层背绕绕组300代替双层叠式绕组,减少了端部的扭转尺寸,从而使电机内部空间减小,轴承距减少,进而提高转子临界转速,使电机转速提高;在输入极相组100中,通过使第一外输入线圈110到第一外输出线圈120依次连接,使第一内输入线圈111到第一内输出线圈121依次连接能够使内线圈310和外线圈320产生电流;同理,在输出极相组200中,通过使第二内输入线圈210到第二内输出线圈220依次连接;使第二外输入线圈211到第二外输出线圈221依次连接能够使内线圈310和外线圈320产生电流;通过第一外输出线圈120为第二临界绕组140的外线圈320,第一内输入线圈111或第一内输出线圈121为第一临界绕组130的内线圈310,能够使第一外输入线圈110到第一外输出线圈120或者第一内输入线圈111到第一内输出线圈121在极相组中缠绕的范围最大,使缠绕的结构更加的简单;同理,通过在输出极相组200中,第二内输入线圈210为第一临界绕组130的内线圈310,第二外输出线圈221为第二临界绕组140的外线圈320,能够使第二内输入线圈210到第二内输出线圈220或者第二外输入线圈211到第二外输出线圈221在极相组中缠绕的范围最大,使缠绕的结构更加的简单;通过使一个输出极相组200和至少一个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输入极相组100相互连接,使输入端子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输出端子连通实现通路,能够产生电流,从而促进产生磁场。
其中,内线圈310与相邻的内线圈310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内线圈310的第一侧边与相邻的内线圈310的第一侧边连接,内线圈310的第二侧边与相邻的内线圈310的第二侧边连接;同理,外线圈320的第一侧边与相邻的外线圈320的第一侧边连接,外线圈320的第二侧边与相邻的外线圈320的第二侧边连接;为了使线圈结构缠绕在定子铁芯400的更多,磁场效果更好,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如图2和图3所示,在同一极相组,内线圈310的第一侧边与相邻的内线圈310的第二侧边相连;外线圈320的第一侧边与相邻的外线圈320的第二侧边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定子铁芯400缠绕的定子绕组个数有多种,例如,设置有两个、四个、六个、定子绕组,对应电机极数为两极、四极和六极;其中,每个定子绕组包括的极相组个数有多种,例如,一个、两个或者三个。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机为三相四极电机,具体的,定子铁芯400缠绕有四个定子绕组,每个定子绕组按照正方向依次包U相带、V相带和W相带。以U相带为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四个定子绕组按照正方向依次包括的第一U相带、第二U相带、第三U相带和第四U相带,使第一U相带与第三U相带相对,使第二U相带与第四U相带相对;具体的,第一U相带为输入极相组100,第二U相带为输出极相组200,第三U相带为输入极相组100,第四U相带为输出极相组200;其连接方式为从第一U相带的第一外输出线圈120的第一侧边与第二U相带的第二内输入线圈210的第一侧边相连;从第二U相带的第二内输出线圈220的第二侧边与第三U相带的第一内输入线圈111的第二侧边相连;从第三U相带的第一内输出线圈121的第一侧边与第二U相带的第二外输入线圈211的第一侧边相连,从而使第一U相带和第二U相带形成通路。同理,第三U相带的第一外输出线圈120的第一侧边与第四U相带的第二内输入线圈210的第一侧边相连;从第四U相带的第二内输出线圈220的第二侧边与第一U相带的第一内输入线圈111的第二侧边相连;从第一U相带的第一内输出线圈121的第一侧边与第四U相带的第二外输入线圈211的第一侧边相连;从而使第三U相带和第四U相带形成通路。需要说明的是,三相四极电机设置有60个双层背绕绕组300。其中,在第一U相带和第三U相带中,第一内输入线圈111为第一临界绕组130的内线圈310,第一外输入线圈110为第二临界绕组140的外线圈320;在第二U相带和第四U相带中,第二内输入线圈210为第一临界绕组130的内线圈310,第二外输入线圈211为第二临界绕组140的外线圈32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正方向”是指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的顺时针的方向,“反方向”是指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的逆时针的方向;其中,“正方向”和“反方向”只是为了方便描述,不特定一个方向。
另外,多个线圈结构需要相互连接形成一条通路,其中,两条线圈结构之间的连接有多种,例如,通过焊接两条线圈结构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线圈结构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进行弯折90°;其中一个线圈结构的弯折后第一侧边或第二侧边的端部与其他线圈结构的弯折后第二侧边或第一侧边的端部拼接并通过套筒冷压连接。通过冷压连接的方式减少了对线圈结构绝缘材料的损伤,并且比焊接工艺操作简单、容易,且对线圈结构的电阻影响小。需要说明的是,在套筒内的两个线圈结构的端部相互连接。
其中,线圈结构插入定子铁芯400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在定子铁芯400上沿其周向方向设置通孔组,使线圈结构插入通孔组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定子铁芯400的内圈设置有多个用于插入第一侧边的第一入线槽410,多个第一入线槽410沿定子铁芯400的周向等间距设置;定子铁芯400的外圈设置有用于插入第二侧边的第二入线槽420,多个第二入线槽420沿定子铁芯400的周向等间距设置,且第一入线槽410与第二入线槽420相互对应。这样可以使线圈结构最大范围的缠绕在定子铁芯400上。需要说明的是,当三相四极电机时,第一入线槽410为60个,第二入线槽420为60个。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6所示,在相邻的两个第二入线槽420之间设置有用于冷却的第一过流孔430。通过在相邻的两个第二入线槽420之间设置第一过流孔430,使冷却介质从第一过流孔430流过,有助于定子铁芯400的冷却,降温,从而延长了定子铁芯400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和图6所示,定子还包括第一槽楔;第二入线槽420包括相连的用于放置线圈结构的第二侧边的第一凹槽421和用于放置第一槽楔的第二凹槽422;第二凹槽422设置在第一凹槽421的外侧,且第二凹槽422的槽口小于第一凹槽421的槽口。也就是,线圈结构的第二侧边插入到第一凹槽421中,通过在第二凹槽422中插入第一槽楔,从而能够起到防止线圈结构的第二侧边离开第一凹槽421。
同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定子还包括第二槽楔;第一入线槽410包括相连的用于放置线圈结构的第一侧边的第三凹槽411和用于放置第二槽楔的第四凹槽;第四凹槽设置在第三凹槽411的外侧,且第四凹槽的槽口小于第三凹槽411的槽口。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内”和“外”相对定子铁芯400的侧壁而言的。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7所示,第四凹槽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412,第二连接部412靠近第四凹槽的开口处;在第一连接部的两个相对侧壁的中间位置均设置对称的圆形槽413;第二连接部412为梯形结构,用于卡接第二槽楔。其中,两个第一入线槽410之间形成了一个定子齿,在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均设置圆弧槽,也就是,在定子齿的两端均设置有圆弧槽,两个圆弧槽分别为进绳限位槽和出绳限位槽,连接绳的一端固定,连接绳的另一端从定子齿的进绳限位槽进入,从该定子齿的出绳限位件穿出,并进入相邻的定子齿的进绳限位槽,且相邻定子齿为靠近定子齿的进绳限位件的一端,这样依次沿定子铁芯400的周向缠绕,能够环绕并绑扎定子齿。这样可以固定定子铁芯400的结构,减少甚至避免了定子铁芯400的定子冲片向外扩张。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包括:转子和实施例一提供的定子,转子套接在定子的内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通过将转子套接在定子的内侧,使定子绕组产生磁场,促进转子在磁场中做切割运动,从而使转子转动,其中,定子的结构和有益效果上述已经做了详细的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铁芯和多个定子绕组;
所述定子铁芯缠绕有多个定子绕组;多个定子绕组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每个所述定子绕组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不同的极相组;每个不同的所述极相组均包括多个沿定子铁芯周向方向分布的双层背绕绕组,每一个所述双层背绕绕组包括两个线圈结构,两个所述线圈结构为U型结构,且两个所述线圈结构均包括第一侧边和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设置,且所述第一侧边在所述第二侧边的内侧;两个所述线圈结构分别为内线圈和外线圈,且所述内线圈叠放在所述外线圈的内侧;
每个所述极相组包括第一临界绕组和第二临界绕组;所述第一临界绕组和第二临界绕组分别靠近相邻的所述极相组;
在多个同种所述极相组包括输出极相组和输入极相组,且相邻的同种所述极相组分别为输入极相组和输出极相组;
所述输入极相组包括第一外输入线圈、第一外输出线圈、第一内输入线圈和第一内输出线圈;所述第一外输入线圈与第一外输出线圈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内输入线圈与第一内输出线圈的距离相同,且所述第一外输出线圈为第二临界绕组的外线圈,所述第一内输入线圈或第一内输出线圈为第一临界绕组的内线圈;所述输出极相组包括第二外输入线圈、第二外输出线圈、第二内输入线圈和第二内输出线圈;所述第二外输入线圈与第二外输出线圈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内输入线圈与第二内输出线圈的距离相同,且所述第二内输入线圈为第一临界绕组的内线圈,所述第二外输入线圈为第二临界绕组的外线圈;
在输入极相组中,所述第一外输入线圈用于与输入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外输入线圈依次与相邻的外线圈相连,直至与所述第一外输出线圈相连,所述第一外输出线圈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所述第二内输入线圈相连;所述第一内输入线圈用于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所述第二内输出线圈连接,所述第一内输入线圈依次与相邻的内线圈相连,直至与所述第一内输出线圈相连;所述第一内输出线圈用于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所述第二外输入线圈相连;
在输出极相组中,所述第二外输入线圈依次与相邻的外线圈相连,直至与所述第二外输出线圈相连,所述第二外输出线圈与输出端子相连;所述第二内输入线圈依次与相邻的内线圈相连,直至与所述第二内输出线圈相连;
一个所述输出极相组和至少一个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所述输入极相组相互连接,以使所述输入端子与同种相邻的极相组的输入端子连通实现通路;且同一极相组的同一双层背绕绕组,所述外线圈的流向与所述内线圈的流向相同,在同一双层背绕绕组中的不同种极相组的内线圈和外线圈中,所述外线圈的流向与所述内线圈的流向相反,形成短距,以使谐波削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极相组,所述内线圈的第一侧边与相邻的内线圈的第二侧边相连;所述外线圈的第一侧边与相邻的外线圈的第二侧边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缠绕有四个定子绕组;每个所述定子绕组包括三个极相组,所述三个极相组分别包括依次设置的U相带、V相带和W相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线圈结构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进行弯折90°;其中一个所述线圈结构的弯折后第一侧边或第二侧边的端部与其他所述线圈结构的弯折后第二侧边或第一侧边的端部拼接并通过套筒冷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圈设置有多个用于插入所述第一侧边的第一入线槽,多个所述第一入线槽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等间距设置;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圈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第二侧边的第二入线槽,多个所述第二入线槽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等间距设置,且所述第一入线槽与第二入线槽相互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入线槽之间设置有用于冷却的第一过流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槽楔;
所述第二入线槽包括相连的用于放置所述线圈结构的第二侧边的第一凹槽和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槽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槽楔;
所述第一入线槽包括相连的用于放置所述线圈结构的第一侧边的第三凹槽和用于放置所述第二槽楔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的外侧,且所述第四凹槽的槽口小于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凹槽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第四凹槽的开口处;在第一连接部的两个相对侧壁的中间位置均设置对称的圆形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梯形结构,用于卡接所述第二槽楔。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定子,所述转子套接在所述定子的内侧。
CN201810075260.3A 2018-01-25 2018-01-25 定子及电机 Active CN1081109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5260.3A CN108110930B (zh) 2018-01-25 2018-01-25 定子及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5260.3A CN108110930B (zh) 2018-01-25 2018-01-25 定子及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0930A CN108110930A (zh) 2018-06-01
CN108110930B true CN108110930B (zh) 2024-02-06

Family

ID=62221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75260.3A Active CN108110930B (zh) 2018-01-25 2018-01-25 定子及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1093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1290A (ja) * 1991-12-03 1993-06-25 Toshiba Corp スロットレスモータの固定子
JP2001103688A (ja) * 1999-09-27 2001-04-13 Ebara Corp 無軸受回転機械
CN101461120A (zh) * 2006-06-01 2009-06-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的定子以及模制电动机
JP2012170288A (ja) * 2011-02-16 2012-09-06 Honda Motor Co Ltd モータ
CN102664504A (zh) * 2012-05-09 2012-09-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漏抗可调整结构的多相永磁电机
WO2014008774A1 (zh) * 2012-07-09 2014-01-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整数槽双层环形绕组直线电机
CN103944318A (zh) * 2014-04-25 2014-07-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多相高速交流电机系统
JP2015149869A (ja) * 2014-02-07 2015-08-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CN107534325A (zh) * 2015-04-06 2018-01-02 麦克马斯特大学 具有环形绕组的开关磁阻电机
CN207782541U (zh) * 2018-01-25 2018-08-28 博远机电(嘉兴)有限公司 定子及电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1290A (ja) * 1991-12-03 1993-06-25 Toshiba Corp スロットレスモータの固定子
JP2001103688A (ja) * 1999-09-27 2001-04-13 Ebara Corp 無軸受回転機械
CN101461120A (zh) * 2006-06-01 2009-06-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的定子以及模制电动机
JP2012170288A (ja) * 2011-02-16 2012-09-06 Honda Motor Co Ltd モータ
CN102664504A (zh) * 2012-05-09 2012-09-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漏抗可调整结构的多相永磁电机
WO2014008774A1 (zh) * 2012-07-09 2014-01-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整数槽双层环形绕组直线电机
JP2015149869A (ja) * 2014-02-07 2015-08-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CN103944318A (zh) * 2014-04-25 2014-07-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多相高速交流电机系统
CN107534325A (zh) * 2015-04-06 2018-01-02 麦克马斯特大学 具有环形绕组的开关磁阻电机
CN207782541U (zh) * 2018-01-25 2018-08-28 博远机电(嘉兴)有限公司 定子及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0930A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91106B2 (en) Stat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provided with the sta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tator
US10236738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5720715B2 (ja) 回転電機
JP6409607B2 (ja) 回転電機
JP2017034847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US9240707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WO2013145976A1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構造
JP2015177725A (ja) 回転電機用コイル
CN112673548A (zh) 轴向磁通电机和辅助组件
BRPI0603363B1 (pt) "máquina síncrona"
CN112640274B (zh) 轴向磁通电机
JP2013115947A (ja) 回転電機
JP2018121498A (ja) 回転電機
US20220255386A1 (en) Coil, stator, and motor
EP3557733A1 (en) Coil formation in an electric machine with concentrated windings
KR20140064230A (ko) 헤어핀 권선모터
US20190013710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12046972B2 (en) Motor and stator bus bar
CN108110931B (zh) 定子及电机
JP2014042422A (ja) 回転電機
KR20210120081A (ko) 축 방향 자속 전기 기계
CN108110930B (zh) 定子及电机
JP2016158345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CN207782541U (zh) 定子及电机
CN211701635U (zh) 定子和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