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09987B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09987B
CN108109987B CN201711478505.9A CN201711478505A CN108109987B CN 108109987 B CN108109987 B CN 108109987B CN 201711478505 A CN201711478505 A CN 201711478505A CN 108109987 B CN108109987 B CN 1081099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necting portion
display panel
subchannel
electric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785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09987A (zh
Inventor
陈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7850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09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09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9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09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9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8Geometry or layout of the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中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块,任意相邻的第一电极块通过第一连接部相互电连接,在第一方向上,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沟道,至少一个第一沟道将对应的第一电极块分割成至少两个第一通道,至少两个第一通道中包括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电信号通过第一子通道到达对应的第一连接部的时长大于电信号通过第二子通道到达对应的第一连接部的时长,采用上述设计,可以使通过第一子通道向第一连接部传输的电信号发生的突变较小和通过第一子通道向第一连接部传输的电信号发生的突变较小,进而降低了第一电极中电信号的衰减量,有利于提高第一电极的触控灵敏度。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面板中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每个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块,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块通过第一连接部相互电连接,由于第一电极块的横截面积较大,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积较小,因此第一连接部的阻抗远远高于第一电极块的阻抗,因此在电信号从第一电极块传输到第一连接部时,电信号会发生较大突变,使得电信号衰减较严重,从而使得第一电极的触控灵敏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第一电极触控灵敏度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块,在所述第一电极中,任意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块通过第一连接部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沟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沟道将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块分割成至少两个第一通道,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通道中包括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子通道到达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时长大于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子通道到达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时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沟道,至少一个第一沟道将第一电极块分割成至少两个第一通道,且至少两个第一通道中包括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电信号通过第一子通道到达对应的第一连接部的时长大于电信号通过第二子通道到达对应的第一连接部的时长,在采用上述设计后,电信号在第一电极块中传输时,一部分电信号通过第一子通道传输,一部分电信号通过第二子通道传输,相对于现有技术(第一电极块的横截面积较大,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积较小,因此第一连接部的阻抗远远高于第一电极块的阻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子通道的横截面积与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积相差较小,且第二子通道的横截面积也与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积相差较小,从而使得第一连接部的阻抗与第一子通道的阻抗相差较小,以及,第一连接部的阻抗与第二子通道的阻抗相差较小,从而使得通过第一子通道向第一连接部传输的电信号发生的突变较小,进而降低了通过第一子通道传输的电信号的衰减量,以及,通过第一子通道向第一连接部传输的电信号发生的突变较小,进而降低了通过第一子通道传输的电信号的衰减量,进而降低了第一电极中电信号的衰减量,有利于提高第一电极的触控灵敏度,同时,由于通过第一子通道传输的电信号到达对应的第一连接部的时长大于通过第二子通道传输的电信号到达对应的第一连接部的时长,因此,电信号在第一电极块向第一连接部传输时,该电信号会分成两部分电信号,且该两部分电信号达到第一连接部的时间点不同,即第二子通道中传输的电信号先通过第一连接部,第一子通道中传输的电信号后通过第一连接部,从而降低了电信号在传输到第一连接部时电信号发生突变的可能性,进而进一步降低了第一电极中电信号的衰减量,进一步有利于提高第一电极的触控灵敏度,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在电信号发生较大的突变时,在第一电极块和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放电现象,从而使得显示面板中线路受损的可能性较大,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电信号不会发生较大的突变,因此,在第一电极块和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处发生放电现象的概率较低,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中线路受损的概率,有利于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虚线框1内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虚线框1内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虚线框1内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虚线框1内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虚线框1内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沿AA’方向上的一种截面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沿BB’方向上的一种截面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虚线框1内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2,每个第一电极2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块21,在第一电极2中,任意相邻的第一电极块21通过第一连接部22相互电连接,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在第一方向X上,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块2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沟道3,至少一个第一沟道3将对应的第一电极块21分割成至少两个第一通道,至少两个第一通道中包括第一子通道41和第二子通道42,电信号通过第一子通道41到达对应的第一连接部22的时长大于电信号通过第二子通道42到达对应的第一连接部22的时长。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电信号在通过第一电极2沿第一方向X传输时,由于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第一沟道3贯穿第一电极块21,使得第一电极块21被第一沟道3分割成第一子通道41和第二子通道42,该电信号在第一电极块21上分成两部分电信号传输,一部分电信号在第一子通道41上传输,另一部分电信号在第二子通道42上传输,相对于现有技术(第一电极块的横截面积较大,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积较小,因此第一连接部的阻抗远远高于第一电极块的阻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子通道41的横截面积与第一连接部22的横截面积相差较小,且第二子通道42的横截面积也与第一连接部22的横截面积相差较小,从而使得第一连接部22的阻抗与第一子通道41的阻抗相差较小,以及,第一连接部22的阻抗与第二子通道42的阻抗相差较小,从而使得通过第一子通道41向第一连接部22传输的电信号发生的突变较小,进而降低了通过第一子通道41传输的电信号的衰减量,以及,通过第一子通道41向第一连接部22传输的电信号发生的突变较小,进而降低了通过第一子通道41传输的电信号的衰减量,进而降低了第一电极2中电信号的衰减量,有利于提高第一电极2的触控灵敏度。
如图2所示,由于通过第一子通道41传输的电信号到达对应的第一连接部22的时长大于通过第二子通道42传输的电信号到达对应的第一连接部22的时长,因此,电信号在第一电极块21向第一连接部22传输时,该电信号会分成两部分电信号,且该两部分电信号达到第一连接部22的时间点不同,即第二子通道42中传输的电信号先通过第一连接部22,第一子通道41中传输的电信号后通过第一连接部22,进一步的,通过第一电极块21传输的电信号分成两部分先后通过对应第一连接部22,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第一电极块传输的电信号同时通过第一连接部,电信号拥堵情况较严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子通道41和通多第二子通道42分别传输的电信号先后通过第一连接部22,进而电信号拥堵情况较轻,从而降低了电信号在传输到第一连接部22时电信号发生突变的可能性,进而进一步降低了第一电极2中电信号的衰减量,进一步有利于提高第一电极2的触控灵敏度,且有利于提高电信号的稳定性。
在现有技术中,在电信号发生较大的突变时,在第一电极块和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放电现象,从而使得显示面板中线路受损的可能性较大,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电信号不会发生较大的突变,因此,在第一电极块21和第一连接部22的连接处发生放电现象的概率较低,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中线路受损的概率,有利于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图3为图1中虚线框1内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一个第一电极块21中包括两个第一沟道3,该第一电极块21被分割成三部分,其中每一部分构成一个第一通道(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即该第一电极块21包括三个通道,电信号在该第一电极块21中传输时,该电信号分割成三部分,每个第一通道分别传输一部分电信号,且通过三个第一通道传输的电信号到达第一连接部22的时长不同,即通过三个第一通道传输的电信号依次到达第一连接部22,其中,通道路程最短的第一通道中电信号最先到达第一连接部22,通道路程居中的第一通道中电信号居中到达第一连接部22,通道路程最长的第一通道中电信号最后到达第一连接部22。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是为了将第一电极块21中的电信号分成与第一通道数目相等的电信号,然后第一通道与电信号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电信号通过对应的第一通道传输到第一连接部22,不同的电信号达到第一连接部22的时刻不同,即不同的电信号依次到达第一连接部22,其中,不同的电信号达到第一连接部22时,经过的通道路程越长,则电信号越晚达到第一连接部22,从而使第一电极块21中的电信号不会发生突变,在第一电极块21中设置的第一沟道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一沟道3的数量还可以为三条或者四条再或者五条等,第一沟道3的设置数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图4为图1中虚线框1内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沟道3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包括长条形。
可选地,图5为图1中虚线框1内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沟道3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包括曲线型。
可选地,图6为图1中虚线框1内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一沟道3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包括折线形。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沟道3的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包括如图2至图6中所示的形状,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形状,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并且一个第一电极块21中第一沟道3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还可以存在至少两种,该至少两种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一电极块21中包括两个第一沟道3,一个第一沟道3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曲线型,另一个第一沟道3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折线形,其他情况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再次注意的是,第一沟道3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和第一电极块21中包括的第一沟道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如图2至图6所示,第一沟道3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第一电极块21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具有间距。
具体的,在采用如图2至图6所示的设计后,可以使通过第一电极块21的传输的电信号分割成与第一通道数量相等的电信号,然后各电信号沿对应的第一通道传输,并且该设计不会对第一电极块21的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使得第一电极2能够行使其正常的功能,且使第一电极2具有较好的触控性能。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子通道41的长度大于第二子通道42的长度。
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第一子通道41的长度大于第二子通道42的长度时,可以使第一子通道41的通道路程大于第二子通道42的通道路程,从而使通过第一子通道41传输的电信号到达第一连接部22的时长大于通过第二子通道42传输的电信号到达第一连接部22的时长,进而使得通过第一子通道41和第二子通道42传输的电信号依次到达第一连接部22,使得第一电极块21传输的电信号不会发生较大的突变,有利于提高第一电极块21的触控灵敏度。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子通道41的平均宽度小于第一连接部22的平均宽度。
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第一子通道41的平均宽度小于第一连接部22的平均宽度时,可以使第一子通道41的平均横截面积小于第一连接部22的平均横截面积,从而使得第一子通道41中传输的电信号在向第一连接部22传输时不会发生拥堵,从而提高电信号的传输效率,并且可以降低电信号在传输到第一连接部22时电信号发生突变的可能性,进而降低第一子通道41中电信号的衰减量,有利于提高第一子通道41中传输的电信号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二子通道42的平均宽度小于第一连接部22的平均宽度,其中,第一连接部22的平均宽度为H,500μm<H<1000μm。
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第二子通道的平均宽度小于第一连接部22的平均宽度时,可以使第二子通道42的平均横截面积小于第一连接部22的平均横截面积,从而使得第二子通道42中传输的电信号在向第一连接部22传输时不会发生拥堵,从而提高电信号的传输效率,并且可以降低电信号在传输到第一连接部22时电信号发生突变的可能性,进而降低第二子通道42中电信号的衰减量,有利于提高第二子通道42中传输的电信号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在第一连接部22的平均宽度为H时,可以使第一连接部22的阻抗相对较小,有利于降低第一连接部22在传输电信号时的衰减量,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一电极2的触控性能。
可选地,如图2至图6所示,第一沟道3的宽度都为L,L<5μm。
具体的,如图2至图6所示,在第一沟道3的宽度设置为L时,可以降低第一沟道3对第一电极块21的性能的影响,从而使得第一电极块21具有较好的触控性能。
可选地,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8为图7中沿AA’方向上的一种截面图,如图7和图8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5,每个第二电极5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块51,在第二电极5中,任意相邻的第二电极块51通过第二连接部52相互电连接;第一电极块21和第二电极块51同层设置,第一电极块21与第二电极块51所在膜层和第二连接部52所在膜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6,在每个第二电极5中,每条第二连接部5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第二电极块51通过贯穿绝缘层6的过孔电连接。
具体的,如图7和图8所示,为了使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5相互绝缘,在第一电极块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电极块51同层设置时,第二连接部52所在膜层和第一电极块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电极块51所在膜层之间设置绝缘层6,且第二连接部52通过贯穿绝缘层6的过孔将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块51电连接,以使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5能够正常行使其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二电极块51中也可以设置第一沟道3,其中第二电极块51中设置第一沟道3的方式可参考图2至图6,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可选地,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10为图9中沿BB’方向上的一种截面图,如图9和图10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5,每个第二电极5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块51,在第二电极5中,任意相邻的第二电极块51通过第二连接部52相互电连接;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5异层设置,第一电极2所在膜层和第二电极5所在膜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6。
具体的,如图9和图10所示,在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5异层设置时,在第一电极2所在膜层和第二电极5所在膜层之间设置绝缘层6,可以使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5相互绝缘,从而使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5能够正常行使其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二电极块51中也可以设置第一沟道3,其中第二电极块51中设置第一沟道3的方式可参考图2至图6,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可选地,如图7至图10所示,第一电极块21和第二电极块51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
具体的,氧化铟锡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如图7和图10所示,在第一电极块21和第二电极块51采用氧化铟锡材料制成时,可以降低第一电极块21和第二电极块51对显示面板透光率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0。关于显示面板100的工作原理在上述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手持设备、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手机、MP3播放器、MP4播放器、智能手表、车载显示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块,在所述第一电极中,任意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块通过第一连接部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沟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沟道将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块分割成至少两个第一通道,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通道中包括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子通道到达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时长大于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子通道到达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时长;
所述第一子通道的平均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平均宽度;
所述第二子通道的平均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平均宽度,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平均宽度为H,500μm<H<100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道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包括长条形、曲线型、折线形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道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块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具有间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子通道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道的宽度都为L,L<5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每个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块,在所述第二电极中,任意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块通过第二连接部相互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极块和所述第二电极块同层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块与所述第二电极块所在膜层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在膜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在每个所述第二电极中,每条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块通过贯穿所述绝缘层的过孔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每个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块,在所述第二电极中,任意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块通过第二连接部相互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异层设置,所述第一电极所在膜层和所述第二电极所在膜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块和所述第二电极块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711478505.9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109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8505.9A CN108109987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8505.9A CN108109987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9987A CN108109987A (zh) 2018-06-01
CN108109987B true CN108109987B (zh) 2019-07-09

Family

ID=62214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8505.9A Active CN108109987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0998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53970U (zh) * 2015-07-10 2016-06-2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压力感应触控面板
CN107180852A (zh) * 2017-05-18 2017-09-1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13773B2 (ja) * 2009-01-20 2013-01-0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53970U (zh) * 2015-07-10 2016-06-2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压力感应触控面板
CN107180852A (zh) * 2017-05-18 2017-09-1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9987A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4482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7780739U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816459B (zh) 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6200162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808376B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256871A (zh) 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200607381A (en) Tiled flat panel lighting system
CN204066077U (zh) 触控面板
CN104375732A (zh) 内嵌式触控模组、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8766968U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6302875A (zh) 移动终端
CN104503627A (zh)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204010760U (zh) 耐高温扁电缆
CN10810998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3894734U (zh) 一种电容触摸屏、显示装置
CN104269299A (zh) 一种防水按键及电子设备
KR20190139308A (ko) 터치 패널
CN106293242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8938550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4991250U (zh) 具有良好散热能力且结构稳定的线缆
CN102819356A (zh) 光触摸屏
CN204288183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CN204423346U (zh) 内嵌式触控模组、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3894733U (zh) 触控装置
CN204155251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9

Address after: No.8, liufangyuan Henglu,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Branch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No.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1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