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08006B - 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08006B
CN108108006B CN201711374201.8A CN201711374201A CN108108006B CN 108108006 B CN108108006 B CN 108108006B CN 201711374201 A CN201711374201 A CN 201711374201A CN 108108006 B CN108108006 B CN 1081080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unit
distance
instruction
remo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742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08006A (zh
Inventor
李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742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080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08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8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08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80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12Monitoring battery levels, e.g. power saving mode being initiated when battery voltage goes below a certain lev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09Monitoring remote activity, e.g. over telephone lines or networ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1Combinations with auxiliary equipment, e.g. with clocks or memoranda p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for remote control of applian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电子设备获取与其连接的麦克风的当前状态,并将当前状态发送给远端设备;远端设备识别当前状态,如果当前状态为闲置状态,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远端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的第一确认指令,如果接收到第一确认指令,向电子设备发送待机指令;电子设备根据待机指令,控制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使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低于麦克风处于闲置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可见,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智能地对麦克风进行省电控制,延长了麦克风的电池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均外置有麦克风,人们可以使用该外置的麦克风向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语音输入等操作。在实践中发现,在人们暂时不使用麦克风进行语音输入操作时,即麦克风处于闲置状态时,由于麦克风仍处于工作状态,使得其电池耗电严重,等到下次再使用该麦克风时,可能会因为其电量较低难以正常工作,需要重新进行充电才能正常使用,反复对麦克风充电容易缩短麦克风的电池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智能地对麦克风进行省电控制,延长了麦克风的电池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包括:
电子设备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麦克风的当前状态,并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给远端设备;
所述远端设备识别所述当前状态,如果所述当前状态为闲置状态,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
所述远端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的第一确认指令,如果接收到所述第一确认指令,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待机指令;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待机指令,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所述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所述麦克风处于所述待机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低于所述麦克风处于所述闲置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待机指令,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所述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麦克风检测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如果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启动请求;
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启动请求发送至所述远端设备;
所述远端设备根据所述启动请求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
所述远端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的第二确认指令,如果接收到所述第二确认指令,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启动指令;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启动指令,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以使所述麦克风处于收音工作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麦克风检测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包括:
所述麦克风检测所述麦克风的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幅度;
所述麦克风在预设时间段之后再次检测所述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二电压幅度;
所述麦克风计算所述第一电压幅度与所述第二电压幅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幅度差;
所述麦克风判断所述幅度差是否大于预设幅度阈值,如果大于所述预设幅度差阈值,则确定为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当前状态为非闲置状态,所述远端设备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距离检测指令;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距离检测指令,检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麦克风之间的连接距离,并将所述连接距离发送给所述远端设备;
所述远端设备判断所述连接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阈值;
如果超过所述预设距离阈值,所述远端设备输出距离过大提示信息,所述距离过大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所述麦克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过大;
所述远端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针对所述距离过大提示信息的确认知晓信息;
如果接收到所述确认知晓信息,所述远端设备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距离缩短调整指令;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距离缩短调整指令,控制所述麦克风输出缩短距离提示信息,所述缩短距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麦克风的使用者靠近所述电子设备,以缩短所述麦克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距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未接收到所述确认知晓信息,所述远端设备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可穿戴设备检测指令;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指令,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绑定有可穿戴设备;
如果绑定有可穿戴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如果处于所述佩戴状态,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当前接收的即时音频信号,以及获取所述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
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
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是否与所述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相匹配,如果匹配,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所述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并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内置麦克风继续处于收音工作状态;
如果不匹配,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目标距离;
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目标距离是否超过预设指定阈值,如果未超过,控制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以使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麦克风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系统,包括远端设备、电子设备以及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麦克风,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获取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远端设备包括识别单元、提示单元、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一发送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麦克风的当前状态,并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远端设备;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当前状态;
所述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所述当前状态为闲置状态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的第一确认指令;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接收到所述第一确认指令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待机指令;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待机指令,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所述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所述麦克风处于所述待机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低于所述麦克风处于所述闲置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麦克风包括信号检测单元和请求发送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
所述信号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待机指令,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所述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之后,检测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
所述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启动请求;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请求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启动请求发送至所述远端设备;
所述提示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启动请求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的第二确认指令;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接收到所述第二确认指令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启动指令;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启动指令,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以使所述麦克风处于收音工作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包括:
第一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麦克风的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幅度;以及还用于在预设时间段之后再次检测所述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二电压幅度;
第二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电压幅度与所述第二电压幅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幅度差;
第三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幅度差是否大于预设幅度阈值,如果大于所述预设幅度差阈值,则确定为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远端设备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所述当前状态为非闲置状态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距离检测指令;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距离检测指令,检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麦克风之间的连接距离,并将所述连接距离发送给所述远端设备;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连接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阈值;
所述提示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连接距离超过所述预设距离阈值时,输出距离过大提示信息,所述距离过大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所述麦克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过大;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针对所述距离过大提示信息的确认知晓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接收到所述确认知晓信息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距离缩短调整指令;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距离缩短调整指令,控制所述麦克风输出缩短距离提示信息,所述缩短距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麦克风的使用者靠近所述电子设备,以缩短所述麦克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距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第二判断单元: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未接收到所述确认知晓信息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可穿戴设备检测指令;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指令,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绑定有可穿戴设备;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绑定有可穿戴设备时,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所述佩戴状态时,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当前接收的即时音频信号,以及获取所述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以及还用于获取所述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是否与所述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相匹配;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与所述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相匹配时,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所述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并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内置麦克风继续处于收音工作状态;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与所述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不相匹配时,获取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目标距离;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目标距离是否超过预设指定阈值;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不超过所述预设指令阈值时,控制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以使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麦克风通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远端设备可以是家长用户所持有的家长设备,电子设备可以是与麦克风连接的学生设备。学生设备可以获取该麦克风的当前状态,并将该麦克风的当前状态发送给家长设备,该麦克风的当前状态为闲置状态或者非闲置状态;家长设备在接收到该学生设备发送的麦克风的当前状态之后,能够识别该麦克风的当前状态的状态类型,当识别出该麦克风的当前状态为闲置状态时,将输出第一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家长用户是否需要控制处于闲置状态的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随后,家长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的第一确认指令,如果接收到该第一确认指令,则向学生设备发送待机指令,该第一确认指令用于确认家长用户需要控制处于闲置状态的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进一步地,学生设备根据家长设备发送的待机指令,控制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该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其中,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低于该麦克风处于闲置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麦克风处于闲置状态时,通过与麦克风连接的学生设备智能地控制该麦克风执行待机省电操作,减少了麦克风的电池耗电量,延长了麦克风的电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智能地对麦克风进行省电控制,延长了麦克风的电池使用寿命。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如图1所示,该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电子设备获取与其连接的麦克风的当前状态,并将当前状态发送给远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麦克风上可以设置有通信模块,可以通过该通信模块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与麦克风连接的学生设备,如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Devices,MID)、PC等智能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102、远端设备识别当前状态,如果当前状态为闲置状态,执行步骤103~步骤104;如果当前状态为非闲置状态,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远端设备可以是家长用户所持有的家长设备,并且可以与电子设备进行绑定,并且可以与其绑定的电子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相应地,该电子设备可以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并可以根据该控制指命令控制与其连接的麦克风执行相应的操作。该远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PC等智能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其中,各类远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可包括但不限于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Symbian(塞班)操作系统、Black Berry(黑莓)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8操作系统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麦克风在处于收音工作状态,且该麦克风的使用者没有通过该麦克风进行声音的录入操作时的状态即为闲置状态;相应的,麦克风在处于收音工作状态,且该麦克风的使用者正在通过该麦克风进行声音的录入操作时的状态即为非闲置状态。其中,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时的耗电量低于该麦克风处于闲置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
103、远端设备输出第一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远端用户可以通过远端设备查看该麦克风的当前状态,该麦克风的当前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闲置状态、非闲置状态、待机状态、非待机状态以及关机状态等。
104、远端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的第一确认指令,如果接收到该第一确认指令,执行步骤105~步骤106;如果未接收到该第一确认指令,结束本流程。
105、远端设备向电子设备发送待机指令。
106、电子设备根据该待机指令,控制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该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低于该麦克风处于闲置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
在图1所描述的方法中,电子设备可以获取该麦克风的当前状态,并可以将获取到的该麦克风的当前状态发送给远端设备,远端设备可以识别该麦克风的当前状态的状态类型,当识别出该麦克风的当前状态为闲置状态时,将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处于闲置状态的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此时,当远端用户需要控制该处于闲置状态的麦克风进入待机状态时,可以通过远端设备触发第一确认指令,随后,远端设备在检测到用户触发的第一确认指令之后,可以向电子设备发送待机指令,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该待机指令之后,可以根据该待机指令控制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该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其中,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低于该麦克风处于闲置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可见,实施图1所描述的方法,能够在麦克风处于闲置状态时,通过与麦克风连接的电子设备智能地控制该麦克风执行待机省电操作,减少了麦克风的电池耗电量,延长了麦克风的电池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如图2所示,该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201~206,针对步骤201~206的描述,请参照实施例一中针对步骤101~106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207、麦克风检测其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幅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麦克风是一种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的换能器,该麦克风可以是动圈式麦克风、电容式麦克风和履带式麦克风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以电容式麦克风为例,电容式麦克风的声电转换电路中设置有两块金属极板,其中一块金属极板表面涂有驻极体薄膜(如聚全氟乙丙烯等),并将该表面涂有驻极体薄膜的金属极板接地,另一金属极板与该声电转换电路中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同时该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接有一个二极管。该表面涂有驻极体薄膜的金属极板本身带有电荷量为Q的电荷,两个金属极板间的电容为C,则该两个金属极板两端的电压为U=Q/C,当声波信号进入声电转换电路中,由于声波信号的作用,两个金属板会振动,由于振动改变了两个金属极板之间的距离,即使得两个金属极板间的电容C发生改变,同时该表面涂有驻极体薄膜的金属极板所带的电量Q不变,因此两个金属极板两端的电压U会根据声波信号的变化而变化,电压变化的大小,反映了外界声压的强弱,这种电压变化频率反映了外界声音的频率。麦克风采用直接检测其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幅度的方式,可以提升检测有效声波信号的精确度。
208、麦克风在预设时间段之后再次检测其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二电压幅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预设时间段可以设置为1s、2s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209、麦克风计算第一电压幅度与第二电压幅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幅度差。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电容式麦克风为例,当有效声波信号作用于麦克风的声电转换电路中两个金属极板时,两个金属极板发生相应的振动,两个金属极板之间的电压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电信号的变化。如果声音的响度大,其进入麦克风的有效声波信号作用于声电转换电路的两个金属极板上,会导致该两个金属极板振动幅度大,则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电信号的电压幅度就大;如果声音的音调高,其进入麦克风的有效声波信号作用于声电转换电路的两个金属极板上,会导致该两个金属极板振动频率大,则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电信号的电压变化的频率就大;如果声音的音色不同,其进入麦克风的有效声波信号作用于声电转换电路的两个金属极板上,不同的音色会使得该两个金属极板的振动规律不同,则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电信号的电压幅度的波形也不同。所以,麦克风可以通过检测其幅度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可见,采用上述幅度检测法能够有效检测出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具有很好的容错性,避免了由于噪音干扰导致错误判断,使得麦克风重新开启引起的麦克风电池耗电量增加。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麦克风检测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还可以通过检测该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幅度变化的频率的方式。麦克风可以检测输出电信号的时域波形,然后对该电信号的时域波形做傅里叶变换处理,得到频域波形,然后通过分析处理该频域波形得到该电信号的电压幅度变化频率,然后可以判断该变化频率是否超过某一阈值,如果超过,则可以确定为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同样可以避免噪声干扰导致的麦克风电池耗电量增加。
210、麦克风判断幅度差是否大于预设幅度阈值,如果大于预设幅度差阈值,则确定为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执行步骤211~步骤214;如果不大于预设幅度差阈值,则确定为未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上述步骤206~步骤209,麦克风可以检测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该有效声波信号即为用户通过麦克风主动输入的声波信号。在测试模式下,麦克风可以测试出在主动输入有效声波信号的情况下,麦克风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所有电压幅度数据,并且可以根据该所有电压幅度数据确定出预设幅度阈值,并保存该预设幅度阈值,能够有效提升检测有效声波信号的精确度,减少噪音的干扰。
211、麦克风向电子设备发送启动请求。
212、电子设备将启动请求发送至远端设备。
213、远端设备根据该启动请求输出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麦克风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时,可以自动通过电子设备向远端设备发送启动请求,随后远端设备在接收到该启动请求之后,可以输出第二提示信息,用以提示远端用户此时有使用者需要使用该麦克风,远端用户可以根据该第二提示信息选择是否需要控制该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以使该麦克风进入收音工作状态。
214、远端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的第二确认指令,如果接收到第二确认指令,执行步骤215~步骤216;如果未接收到第二确认指令,结束本流程。
215、远端设备向电子设备发送启动指令。
216、电子设备根据该启动指令,控制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以使麦克风处于收音工作状态。
在图2所描述的方法中,在麦克风处于闲置状态时,远端用户可以通过远端设备向与麦克风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待机指令,智能地控制该麦克风执行待机省电操作,减少了麦克风的电池耗电量,延长了麦克风的电池使用寿命。进一步地,麦克风在处于待机状态时,还可以检测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随后,当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后,麦克风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向远端设备发送启动请求,远端用户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启动请求通过远端设备向电子设备发送启动指令,然后该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启动指令控制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以使该麦克风处于收音工作状态。当麦克风处于开机状态时,通过智能地控制麦克风在闲置状态时状态切换为耗电量更低的待机状态,减少了麦克风电池耗电量,同时能够在用户需要使用该麦克风时智能地控制该麦克风启动收音工作状态,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如图3所示,该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01、电子设备获取与其连接的麦克风的当前状态,并将当前状态发送给远端设备。
302、远端设备识别当前状态,如果当前状态为闲置状态,执行步骤303~步骤304;如果当前状态为非闲置状态,执行步骤314~步骤316。
303、远端设备输出第一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
304、远端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的第一确认指令,如果接收到该第一确认指令,执行步骤305~步骤307;如果未接收到该第一确认指令,结束本流程。
305、远端设备向电子设备发送待机指令。
306、电子设备根据该待机指令,控制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该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低于该麦克风处于闲置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
307、麦克风检测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若果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执行步骤308~步骤311;如果未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结束本流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麦克风检测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麦克风检测其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幅度;
麦克风在预设时间段之后再次检测其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二电压幅度;
麦克风计算第一电压幅度与第二电压幅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幅度差;
麦克风判断幅度差是否大于预设幅度阈值,如果大于预设幅度差阈值,则确定为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执行步骤308~步骤311;如果不大于预设幅度差阈值,则确定为未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麦克风根据获取到的幅度差,能够简单快捷地确定出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同时,通过将该幅度差与预设幅度阈值进行比较的方式,具有很好的容错性,降低了环境噪音的干扰,提升了检测的精确度,同时也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麦克风检测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麦克风检测其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电压幅度;
麦克风判断该第三电压幅度是否超过预设指定阈值;
如果超过,麦克风检测输入有效声波信号的信号强度;
麦克风判断该信号强度是否超过预设强度阈值,如果超过预设强度阈值,则确定为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执行步骤308~步骤311;
如果不超过预设强度阈值,则确定为未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测试模式下,麦克风可以检测出当没有声波输入时,输入不同情况的环境噪音信号后,麦克风的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幅度的所有幅度数据,然后可以根据该所有幅度数据确定出预设指定阈值。麦克风检测出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电压幅度超过预设指定阈值,即表明此时麦克风检测到有声波信号进入,通过对该声波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判断,可以判断出该进入麦克风的声波信号是否是环境噪音信号,有效减少了环境噪音的干扰,避免了由于噪音干扰导致错误判断,使得麦克风重新开启引起的麦克风电池耗电量增加。
308、麦克风向电子设备发送启动请求。
309、电子设备将启动请求发送至远端设备。
310、远端设备根据该启动请求输出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
311、远端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的第二确认指令,如果接收到第二确认指令,执行步骤312~步骤313;如果未接收到第二确认指令,结束本流程。
312、远端设备向电子设备发送启动指令。
313、电子设备根据该启动指令,控制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以使麦克风处于收音工作状态,结束本流程。
314、远端设备向电子设备发送距离检测指令。
315、电子设备根据距离检测指令,检测其与麦克风之间的连接距离,并将连接距离发送给远端设备。
316、远端设备判断该连接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阈值,如果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执行步骤317~步骤318;如果未超过预设距离,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预设距离阈值小于电子设备与麦克风无线连接的极限距离,当电子设备与麦克风无线连接的极限距离为10米时,预设距离阈值可以设置为5米、8米、9米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317、远端设备输出距离过大提示信息,该距离过大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麦克风与电子设备的距离过大。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学生用户所持有的平板电脑,该平板电脑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它电子设备(如家长设备等)进行数据通信,同时该平板电脑配备的麦克风可以通过蓝牙连接与其他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进行无线通信,远端用户可以是家长用户,该远端设备可以是家长用户所持有的与该平板电脑绑定的家长设备,该家长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他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等)进行数据通信,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也可以通过蓝牙连接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当平板电脑与麦克风无线连接的极限距离为10米时,预设距离阈值可以设置为8米。当家长设备识别出麦克风的当前状态为非闲置状态时,表明此时学生用户正在用该麦克风进行声音的录入,此时家长设备可以向平板电脑发送距离检测指令,平板电脑在接收到该距离检测指令之后,会根据该距离检测指令检测该平板电脑与麦克风之间的连接距离,并可以将检测出的连接距离发送给家长设备,随后,家长设备可以判断该连接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阈值(8米),当连接距离为10米时,家长设备可以判断出该连接距离超过了预设距离阈值(如9米),此时家长设备可以向家长用户输出距离过大提示信息。当平板电脑与麦克风之间的距离过大时,麦克风为保证通信质量,会加强其天线发射信号的强度,引起麦克风电池耗电量增加,可见,通过对平板电脑与麦克风之间的连接距离的实时检测,能够及时避免由于平板电脑与麦克风之间的距离过大导致的麦克风电池耗电量持续过大的情况,延长了麦克风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升了麦克风输出音质质量,优化了用户体验度。
318、远端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针对距离过大提示信息的确认知晓信息,如果接收到确认知晓信息,执行步骤319~步骤320。
319、远端设备向电子设备发送距离缩短调整指令。
320、电子设备根据距离缩短调整指令,控制麦克风输出缩短距离提示信息,该缩短距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麦克风的使用者靠近该电子设备,以缩短麦克风与电子设备的连接距离,结束本流程。
进一步地,家长用户在查看到上述距离过大提示信息之后,可以通过家长设备输入确认知晓信息,并且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持有麦克风的学生用户靠近平板电脑,同时,家长设备可以向平板电脑发送距离缩短调整指令,以使平板电脑根据该距离缩短调整指令控制麦克风输出缩短距离提示信息(如声光警铃提示、距离过大提示音等),持有麦克风的学生用户在接收到该缩短距离提示信息之后,可以向靠近平板电脑的方向移动,以缩短与平板电脑之间的距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远端设备检测出未接收到输入的针对距离过大提示信息的确认知晓信息时,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远端设备向电子设备发送可穿戴设备检测指令;
电子设备根据可穿戴设备检测指令,检测电子设备是否绑定有可穿戴设备,如果绑定有可穿戴设备,电子设备判断该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如果处于佩戴状态,电子设备获取该可穿戴设备当前接收的即时音频信号,以及获取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
电子设备获取该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
电子设备判断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是否与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相匹配;
如果匹配,电子设备控制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该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并控制该可穿戴设备上的内置麦克风继续处于收音工作状态。
再进一步地,当家长设备没有检测到用户输入的针对该距离过大提示信息的确认知晓信息时,表明此时家长用户可能不在其家长设备旁边,此时持有麦克风的学生用户可能与平板电脑之间的距离持续超过预设距离阈值,则家长设备可以向平板电脑发送可穿戴设备检测指令,随后平板电脑可以根据该可穿戴设备检测指令检测其是否绑定有可穿戴设备,当检测到绑定有可穿戴设备后,该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平板电脑可以进一步判断该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当检测出该智能手表处于佩戴状态时,平板电脑可以将智能手表获取到的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与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进行匹配比较,当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与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相匹配时,表明此时持有麦克风的学生用户即为该智能手表的佩戴者,则平板电脑可以控制该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并同时开启该智能手表上的麦克风,此时学生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表上的麦克风与平板电脑通过互联网继续进行数据通信。由于麦克风与平板电脑之间的连接距离过大,此时麦克风会自动加强其内置天线发射信号的发射强度,会导致麦克风电池的耗电量增加,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在麦克风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过大时,能够自动向用户输出距离过大提示信息,以使用户采取相应的措施缩短麦克风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不仅提升了麦克风与平板电脑之间的信息传输质量,也有效降低了麦克风电池的耗电量,提升了用户体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电子设备判断出该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是否与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不相匹配时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电子设备获取麦克风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目标距离;
电子设备判断目标距离是否超过预设指定阈值;
如果未超过,电子设备控制麦克风与可穿戴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以使电子设备通过可穿戴设备与麦克风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指定阈值可以为10米、11米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其中,预设指定阈值的数值大小与预设距离阈值的数值大小无关。
相应地,当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与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不匹配时,表明此时持有麦克风的学生用户与该智能手表的佩戴者不为同一人,则平板电脑可以获取该智能手表与麦克风之间的目标距离,当该目标距离不超过预设指令阈值时,平板电脑可以控制麦克风与该手表进行蓝牙连接,并断开平板电脑与麦克风之间的蓝牙连接,随后学生用户可以通过麦克风继续声音的录入,智能手表上的内置麦克风可以继续接收学生用户需要录入的声音信号,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该声音信号的音频数据发送给平板电脑,即重新建立平板电脑与该麦克风之间的通信连接,在麦克风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过大时,能够自动通过与电子设备绑定的可穿戴设备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不仅提升了麦克风与平板电脑之间的信息传输质量,也有效降低了由于麦克风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导致的麦克风电池的耗电量增加。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方法,不仅能够在麦克风处于非闲置状态时,有效降低麦克风电池的耗电量,还能够在麦克风处于闲置状态时,通过与麦克风连接的电子设备智能地控制该麦克风执行待机省电操作,减少了麦克风的电池耗电量,延长了麦克风的电池使用寿命。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如图4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远端设备40、电子设备50以及与该电子设备50连接的麦克风60,其中,电子设备50包括获取单元501和控制单元502,远端设备40包括识别单元401、提示单元402、第一检测单元403和第一发送单元404:
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麦克风60的当前状态,并将当前状态发送给远端设备40。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单元501在将获取到的麦克风60的当前状态发送给远端设备40之后,还可以触发控制单元502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一发送单元404发送的待机指令。
识别单元401,用于识别获取单元501获取的当前状态。
提示单元402,用于在识别单元401识别出当前状态为闲置状态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麦克风60执行待机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示单元402在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之后,还可以触发第一检测单元403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麦克风60执行待机操作的第一确认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单元501可以获取该麦克风60的当前状态,该麦克风60的当前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闲置状态和非闲置状态,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随后获取单元501还可以将获取到的该麦克风60的当前状态发送给识别单元401,识别单元401可以根据接收到的麦克风60的当前状态的识别其状态类型。
第一检测单元403,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麦克风60执行待机操作的第一确认指令,如果检测出接收到第一确认指令,触发启动第一发送单元404。
第一发送单元404,用于在第一检测单元403检测出接收到第一确认指令时,向电子设备50发送待机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识别单元401识别出该麦克风60的当前状态为闲置状态时,提示单元402将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处于闲置状态的该麦克风60执行待机操作,此时,当需要控制该处于闲置状态的麦克风60进入待机状态时,远端用户可以通过远端设备40触发第一确认指令,随后,在第一检测单元403检测到用户触发的第一确认指令之后,第一发送单元404可以向电子设备50发送待机指令。
控制单元502,用于根据第一发送单元404发送的待机指令,控制麦克风60执行待机操作,以使麦克风60处于待机状态,麦克风60处于待机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低于麦克风60处于闲置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502在接收到第一发送单元404发送的待机指令之后,可以根据该待机指令控制麦克风60执行待机操作,以使该麦克风60处于待机状态,其中,麦克风60处于待机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低于该麦克风60处于闲置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
可见,实施图4所描述的系统,能够在麦克风60处于闲置状态时,通过与麦克风60连接的电子设备50智能地控制该麦克风60执行待机省电操作,减少了麦克风60的电池耗电量,延长了麦克风60的电池使用寿命。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所示的系统是由图4所示的系统进行优化得到的。在图5所示的系统中,麦克风60可以包括信号检测单元601和请求发送单元602,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第二发送单元503:
信号检测单元601,用于在控制单元502根据待机指令,控制麦克风60执行待机操作,以使麦克风60处于待机状态之后,检测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如果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触发启动请求发送单元602。
请求发送单元602,用于在信号检测单元601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时,向电子设备50发送启动请求。
第二发送单元503,用于将请求发送单元602发送的启动请求发送至远端设备40。
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单元502在根据待机指令,控制麦克风60执行待机操作之后,还可以触发第二发送单元503检测是否接收到请求发送单元602发送的启动请求。
提示单元402,还用于根据第二发送单元503发送的启动请求输出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麦克风60执行启动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示单元402在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之后,还可以触发第一检测单元403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麦克风60执行启动操作的第二确认指令。
第一检测单元403,还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麦克风60执行启动操作的第二确认指令,如果检测出接收到第二确认指令,触发启动第一发送单元404。
第一发送单元404,还用于在第一检测单元403检测出接收到第二确认指令时,向电子设备50发送启动指令。
控制单元502,还用于根据第一发送单元404发送的启动指令,控制麦克风60执行启动操作,以使麦克风60处于收音工作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麦克风60处于待机状态时,信号检测单元601还可以检测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当信号检测单元601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后,请求发送单元602可以向第二发送单元503发送启动请求,随后,第二发送单元503可以将接收到的启动请求发送给提示单元402,提示单元402在接收到该启动请求之后,可以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麦克风60执行启动操作,当需要控制麦克风60执行启动操作时,远端用户可以通过远端设备40输入第二确认指令,当第一检测单元403检测到该第二确认指令时,第一发送单元404可以向控制单元502发送启动请求,然后控制单元502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该启动指令控制麦克风60执行启动操作,以使该麦克风60处于收音工作状态,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信号检测单元601还可以包括:
第一子单元6011,用于检测麦克风60的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幅度;以及还用于在预设时间段之后再次检测该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二电压幅度。
第二子单元6012,用于计算第一电压幅度与第二电压幅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幅度差。
第三子单元6013,用于判断该幅度差是否大于预设幅度阈值,如果大于预设幅度差阈值,则确定为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如果不大于预设幅度差阈值,则确定为未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子单元6013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幅度差,简单快速地确定出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同时,通过将该幅度差与预设幅度阈值进行比较的方式,具有很好的容错性,有效降低了环境噪音的干扰,提升了检测的精确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见,实施图5所描述的系统,能够在麦克风60处于闲置状态时,通过与麦克风60连接的电子设备50智能地控制该麦克风60执行待机省电操作,减少了麦克风60的电池耗电量,延长了麦克风60的电池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当信号检测单元601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时,表明此时用户需要使用该麦克风进行声音的录入,则请求发送单元602可以通过电子设备50向远端设备40发送启动请求,远端用户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启动请求通过远端设备40向电子设备50发送启动指令,进一步地,控制单元502可以根据该启动指令控制麦克风60执行启动操作,以使该麦克风60处于收音工作状态,能够在用户需要使用该麦克风时,智能地控制该麦克风启动进入收音工作状态,减少了由于用户暂时不使用麦克风60进行声音录入时导致的不必要的麦克风60电池的电量损耗,同时也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所示的系统是由图5所示的系统进行优化得到的。图6所示的系统中,远端设备40还可以包括第一判断单元405,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第二检测单元504: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0可以是学生用户所持有的平板电脑,该平板电脑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他电子设备(如家长设备等)进行数据通信,同时该平板电脑配备的麦克风60可以通过蓝牙连接与其他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进行无线通信,远端用户可以是家长用户,远端设备40可以是家长用户所持有的与该平板电脑绑定的家长设备,该家长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他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等)进行数据通信,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也可以通过蓝牙连接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同时,该智能手表可以与学生用户所持有的平板电脑绑定。
第一发送单元404,还用于当识别单元401识别出当前状态为非闲置状态时,向电子设备50发送距离检测指令。
第二检测单元504,还用于根据第一发送单元404发送的距离检测指令,检测电子设备50与麦克风60之间的连接距离,并将该连接距离发送给远端设备40。
第一判断单元405,用于判断连接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阈值,如果超过,触发启动提示单元402。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单元404在向电子设备50发送距离检测指令之后,还可以触发第一判断单元405接收电子设备50根据该距离检测指令检测到的连接距离,随后,第一判断单元405可以判断该连接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阈值,如果超过预设距离阈值,将可以触发启动提示单元402。
提示单元402,还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405判断出连接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时,输出距离过大提示信息,该距离过大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麦克风60与电子设备50的距离过大。
第一检测单元403,还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针对距离过大提示信息的确认知晓信息,如果检测出接收到确认知晓信息,触发启动第一发送单元404。
第一发送单元404,还用于当第一检测单元403检测出接收到确认知晓信息时,向电子设备50发送距离缩短调整指令。
控制单元502,还用于根据第一发送单元404发送的距离缩短调整指令,控制麦克风60输出缩短距离提示信息,该缩短距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麦克风60的使用者靠近电子设备50,以缩短麦克风60与电子设备50的连接距离。
本发明书实施例中,平板电脑与麦克风60无线连接的极限距离可以为10米,则预设距离阈值可以设置为8米。当识别单元401识别出麦克风60的当前状态为非闲置状态时,表明此时学生用户正在用该麦克风60进行声音的录入,此时家长设备的第一发送单元404向平板电脑发送距离检测指令,平板电脑的第二检测单元504接收到该距离检测指令之后,会根据该距离检测指令检测该平板电脑与麦克风60之间的连接距离,并且可以将检测出的连接距离发送给家长设备,家长设备的第一判断单元405可以判断该连接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阈值(8米),当连接距离为9米时,第一判断单元405可以判断出该连接距离超过了预设距离阈值(如9米),此时提示单元402可以输出距离过大提示信息,家长用户在看到该距离过大提示信息之后,可以通过家长设备输入确认知晓信息,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持有麦克风60的学生用户靠近平板电脑,同时,第一发送单元404还可以向平板电脑发送距离缩短调整指令,以使平板电脑的控制单元502根据该距离缩短调整指令控制麦克风60输出缩短距离提示信息(如声光警铃提示、距离过大提示音等),持有麦克风60的学生用户在收到该距离提示信息后,可以向靠近平板电脑的方向移动,以缩短与平板电脑之间的距离。由于麦克风60与平板电脑之间的连接距离过大,此时麦克风60会加强信号发射强度以保证麦克风60与平板电脑之间能够正常进行数据通信,随之会引起麦克风60电池功耗增加,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在麦克风60与电子设备50之间的距离过大时,能够自动向用户输出距离过大提示信息,以使用户采取相应的措施缩短麦克风60与电子设备50之间的距离,不仅提升了麦克风60与平板电脑50之间的信息传输质量,也有效降低了麦克风60电池的功耗,提升了用户体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第二判断单元505:
第一发送单元404,还用于当第一检测单元403检测出未接收到确认知晓信息时,向电子设备50发送可穿戴设备检测指令。
第二检测单元504,用于根据第一发送单元404发送的可穿戴设备检测指令,检测电子设备50是否绑定有可穿戴设备,如果检测到绑定有可穿戴设备,触发启动第二判断单元505。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上述家长设备的第一检测单元403没有检测到家长用户输入的针对该距离过大提示信息的确认知晓信息时,表明此时家长用户可能不在其家长设备旁边,此时持有麦克风60的学生用户可能与平板电脑之间的距离持续超过预设距离阈值,则家长设备可以向平板电脑发送可穿戴设备检测指令,平板电脑可以根据该可穿戴设备检测指令检测其是否绑定有可穿戴和设备。
第二判断单元505,用于当第二检测单元504检测到绑定有可穿戴设备时,判断该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如果处于佩戴状态,触发启动获取单元501。
获取单元501,还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505判断出该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时,获取可穿戴设备当前接收的即时音频信号,以及获取麦克风60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以及还用于获取该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
第二判断单元505,还用于判断该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是否与麦克风60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相匹配,如果匹配,触发启动控制单元502;如果不匹配,触发启动获取单元501。
控制单元502,还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505判断出该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与麦克风60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相匹配时,控制麦克风60执行待机操作,以使麦克风60处于待机状态,并控制该可穿戴设备上的内置麦克风继续处于收音工作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当上述平板电脑的第二检测单元504检测到绑定有可穿戴设备时,平板电脑的第二判断单元505可以进一步判断该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当第二判断单元505判断出出该智能手表处于佩戴状态时,平板电脑的第二判断单元502可以将智能手表接收到的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与麦克风60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进行匹配比较,当该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与麦克风60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相匹配时,表明此时持有麦克风60的学生用户即为该智能手表的佩戴者,则控制单元502可以控制该麦克风60执行待机操作,并同时控制智能手表的内置麦克风继续处于收音状态,此时学生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表上的内置麦克风与平板电脑通过互联网继续进行数据通信。当麦克风60与平板电脑之间的连接距离过大时,此时麦克风60会自动加强信号发射强度,会导致其功耗增加,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不仅提升了麦克风60与平板电脑之间的信息传输质量,也有效降低了麦克风60电池的功耗,提升了用户体验。
获取单元501,还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505判断出该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与麦克风60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不相匹配时,获取麦克风60与该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目标距离。
第二判断单元505,用于判断获取单元501获取到的目标距离是否超过预设指定阈值,如果不超过,触发启动控制单元502。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指定阈值可以为10米、11米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其中,预设指定阈值的数值大小与预设距离阈值的数值大小无关。
控制单元502,还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505判断出该目标距离不超过预设指定阈值时,控制麦克风60与可穿戴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以使电子设备50通过可穿戴设备与麦克风60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指定阈值可以设置为10米。当第二判断单元505判断出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与麦克风60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不匹配时,表明此时持有麦克风60的学生用户与该智能手表的佩戴者不为同一人,则平板电脑的获取单元501可以获取该智能手表与麦克风60之间的目标距离(如8米),当第二判断单元505判断出该目标距离不超过预设指令阈值时,控制单元502可以控制麦克风60与该手表进行蓝牙无线连接,随后学生用户可以通过麦克风60继续进行声音的录入,智能手环可以通过蓝牙无线连接接收学生用户通过该麦克风60录入的音频数据,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该音频数据发送给平板电脑,重新建立平板电脑与该麦克风60之间的通信连接,减少了由于距离过远时,麦克风60为保证通信质量而增强信号发射强度引起的不必要的麦克,60电池耗电量,同时也提升了音频数据的传输质量,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见,实施图6所描述的系统,不仅能够在麦克风60处于非闲置状态时,有效降低麦克风60电池的耗电量,还能够在麦克风60处于闲置状态时,通过与麦克风60连接的电子设备50智能地控制该麦克风60执行待机省电操作,减少了麦克风60的电池耗电量,延长了麦克风60的电池使用寿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电子设备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麦克风的当前状态,并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给远端设备;
所述远端设备识别所述当前状态,如果所述当前状态为闲置状态,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所述远端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的第一确认指令,如果接收到所述第一确认指令,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待机指令;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待机指令,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所述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所述麦克风处于所述待机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低于所述麦克风处于所述闲置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
如果所述当前状态为非闲置状态,所述远端设备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距离检测指令;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距离检测指令,检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麦克风之间的连接距离,并将所述连接距离发送给所述远端设备;所述远端设备判断所述连接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阈值;如果超过所述预设距离阈值,所述远端设备输出距离过大提示信息,所述距离过大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所述麦克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过大;所述远端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针对所述距离过大提示信息的确认知晓信息;
如果接收到所述确认知晓信息,所述远端设备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距离缩短调整指令;
如果未接收到所述确认知晓信息,所述远端设备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可穿戴设备检测指令;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指令,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绑定有可穿戴设备;如果绑定有可穿戴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如果处于所述佩戴状态,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当前接收的即时音频信号,以及获取所述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是否与所述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相匹配,如果匹配,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所述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并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内置麦克风继续处于收音工作状态;如果不匹配,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目标距离;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目标距离是否超过预设指定阈值,如果未超过,控制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以使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麦克风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待机指令,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所述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麦克风检测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如果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启动请求;
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启动请求发送至所述远端设备;
所述远端设备根据所述启动请求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
所述远端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的第二确认指令,如果接收到所述第二确认指令,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启动指令;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启动指令,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以使所述麦克风处于收音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检测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包括:
所述麦克风检测所述麦克风的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幅度;
所述麦克风在预设时间段之后再次检测所述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二电压幅度;
所述麦克风计算所述第一电压幅度与所述第二电压幅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幅度差;
所述麦克风判断所述幅度差是否大于预设幅度差 阈值,如果大于预设幅度差阈值,则确定为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距离缩短调整指令,控制所述麦克风输出缩短距离提示信息,所述缩短距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麦克风的使用者靠近所述电子设备,以缩短所述麦克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距离。
5.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端设备、电子设备以及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麦克风,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获取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远端设备包括识别单元、提示单元、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一发送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麦克风的当前状态,并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远端设备;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当前状态;
所述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所述当前状态为闲置状态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的第一确认指令;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接收到所述第一确认指令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待机指令;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待机指令,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所述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所述麦克风处于所述待机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低于所述麦克风处于所述闲置状态时的电池耗电量;
所述远端设备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第二判断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所述当前状态为非闲置状态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距离检测指令;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距离检测指令,检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麦克风之间的连接距离,并将所述连接距离发送给所述远端设备;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连接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所述提示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连接距离超过所述预设距离阈值时,输出距离过大提示信息,所述距离过大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所述麦克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过大;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针对所述距离过大提示信息的确认知晓信息;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接收到所述确认知晓信息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距离缩短调整指令;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未接收到所述确认知晓信息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可穿戴设备检测指令;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指令,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绑定有可穿戴设备;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绑定有可穿戴设备时,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所述佩戴状态时,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当前接收的即时音频信号,以及获取所述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以及还用于获取所述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所述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是否与所述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相匹配;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与所述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相匹配时,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所述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并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内置麦克风继续处于收音工作状态;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即时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与所述麦克风预存的使用者声纹特征不相匹配时,获取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目标距离;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目标距离是否超过预设指定阈值;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不超过预设指定 阈值时,控制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以使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麦克风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包括信号检测单元和请求发送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
所述信号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待机指令,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待机操作,以使所述麦克风处于待机状态之后,检测是否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
所述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启动请求;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请求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启动请求发送至所述远端设备;
所述提示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启动请求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远端用户是否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输入的需要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的第二确认指令;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接收到所述第二确认指令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启动指令;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启动指令,控制所述麦克风执行启动操作,以使所述麦克风处于收音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包括:
第一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麦克风的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幅度;以及还用于在预设时间段之后再次检测所述声电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二电压幅度;
第二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电压幅度与所述第二电压幅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幅度差;
第三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幅度差是否大于预设幅度差 阈值,如果大于预设幅度差阈值,则确定为检测到有有效声波信号输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距离缩短调整指令,控制所述麦克风输出缩短距离提示信息,所述缩短距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麦克风的使用者靠近所述电子设备,以缩短所述麦克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距离。
CN201711374201.8A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1080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74201.8A CN108108006B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74201.8A CN108108006B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8006A CN108108006A (zh) 2018-06-01
CN108108006B true CN108108006B (zh) 2021-03-30

Family

ID=62211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74201.8A Active CN108108006B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080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8239B (zh) * 2018-07-17 2021-02-1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20043471A (ja) * 2018-09-11 2020-03-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遠隔操作装置、及び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CN111081257A (zh) * 2018-10-19 2020-04-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38457A (zh) * 2020-03-13 2020-06-26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控制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038214B (zh) * 2021-03-03 2022-07-1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待机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75083B (zh) * 2021-12-17 2024-04-05 广西世纪创新显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灯光律动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2166B (zh) * 2012-08-09 2017-05-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终端配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6106730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主从网络休眠及唤醒的方法、装置及主从网络省电系统
CN107403621B (zh) * 2017-08-25 2020-06-30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唤醒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8006A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8006B (zh) 一种麦克风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US9591419B2 (en) Headphone listening apparatus
CN106910500B (zh) 对带麦克风阵列的设备进行语音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CN107403621B (zh) 语音唤醒装置及方法
CN108684029B (zh) 一种蓝牙配对连接方法及系统、蓝牙设备和终端
CN108763901B (zh) 耳纹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终端、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376397A (zh) 通过超声回波分析的低功率环境监测和激活触发
CN103259898B (zh) 自适应调节频响的方法及终端
WO2020019821A1 (zh)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3778909A (zh) 屏幕发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82228B (zh) 一种麦克风故障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EP2806424A1 (en) Improved noise reduction
CN104702783B (zh) 基于语音信号的物品寻找方法及自动应答系统
CN106453791A (zh) 声音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耳机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EP3065043A1 (en) Mobile device
CN103581446A (zh) 一种情景模式切换方法及电子终端
US11297429B2 (en) Proximity detection for wireless in-ear listening devices
GB2606093A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n ear detection of headsets
CN105208190A (zh) 通知信号提示方法及终端
JP5790407B2 (ja) 無線受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CN108616790B (zh) 一种拾音放音电路和系统、拾音放音切换方法
US20240152313A1 (en) Wearing detection method, wearabl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GB2581594A (en) Detection of liveness
CN112399638B (zh)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US20140241130A1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w power detection of messages from an audio accesso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