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96644A - 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6644A
CN108096644A CN201711289893.6A CN201711289893A CN108096644A CN 108096644 A CN108096644 A CN 108096644A CN 201711289893 A CN201711289893 A CN 201711289893A CN 108096644 A CN108096644 A CN 108096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negative pressure
gas
tube
valv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898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彦
欧锐辉
贺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Kangzh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Kangzh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Kangzh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Kangzh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898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966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96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66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71Suction drainage systems
    • A61M1/74Suction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80Suction pum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包括主壳体、面板、引流管接口、负压机接口、负压调节组件、支座、泄压口、注水口、漏气显示器、防倒流管、单向阀、柱塞和多个腔体等部件。本发明利用新型的变横截面积调节装置的负压范围,通过滑板便捷调节负压数值,在负压机的作用下提供合适压力范围的负压抽取能力;利用多腔体结构,构建U型管结构,利用水或者其他液体产生安全的密封功能;设置了多种压力显示和保护装置,有效保障胸腔压力安全。

Description

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心胸外科手术过程中,通常需要将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及时排出体外,同时需要控制胸腔的压力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保障病人安全。现有的胸腔引流方法,通常是采用手工挤压引流管产生压差而将气液体排除胸腔,这种做法很难控制合理的压力,效果较差。还有一些心胸引流装置,虽然采用负压机抽取的形式将气液排出体外,但其压力范围很难调节。胸腔的气液需要及时排除,同时还需要有效控制胸腔的扩张和收缩压力都处于安全范围,这样才可以有效保障手术安全。
为了给心胸外科手术提供高质量的气液引流方式,需要设计一种方便压力调节、具有多重安全保障的气液自动引流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利用新型的变横截面积调节装置的负压范围,通过滑板便捷调节负压数值,在负压机的作用下提供合适压力范围的负压抽取能力;利用多腔体结构,构建U型管结构,利用水或者其他液体产生安全的密封功能;设置了多种压力显示和保护装置,有效保障胸腔压力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至少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之一实现。
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其包括主壳体、面板、引流管接口、负压机接口和负压调节组件;引流管接口、负压机接口和负压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主壳体上,所述面板与主壳体配合安装,形成封闭的多腔体结构,多腔体结构包括多个腔体,多个腔体连通后,一端与负压机接口连接;另一端与引流管接口连接,从人体腔体抽取出来的气液首先进入引流管接口;多个腔体中至少相邻两个形成U形管结构且其余腔体位于该U形管结构两侧,其中构成U形管结构的两个腔体中靠近负压机接口一侧的腔体设有注水口;与负压机连接的腔体还与负压调节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包括的多个腔体(A~H)中,腔体E和腔体D底部连通形成U形管结构,与腔体D上端连接的腔体依次为腔体C、腔体B、腔体A,与腔体E上端连接的腔体依次为腔体F、腔体G;腔体F的顶部设置有单向阀,当腔体D处于负压时,单向阀封闭阻止气体从腔体G进入腔体F,当腔体D处于正压时,单向阀打开使得气体从腔体G进入腔体F,实现排气,确保胸腔安全;腔体G顶部设置有所述负压机接口;负压调节组件与腔体G连通,用于调节腔体G的负压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接口位于主壳体侧壁,与所述多个腔体中的腔体A连通,引流管接口通过导管与胸腔或者其他人体腔体连通,从人体腔体抽取出来的气液首先通过引流管接口进入腔体A;腔体B和腔体C连通,连通口位于腔体B上部;
腔体D和腔体E在底部连通;所述注水口位于腔体E,具有螺纹结构,包含一个硅胶塞,能通过针头插入所述硅胶塞向腔体E注水;注水之后,在腔体D和腔体E形成类似U型管的流体平衡。
进一步地,在腔体D的顶端,设置了柱塞,其作用是用于显示高负压程度,并阻慢D腔内水的上升速度。
进一步地,腔体F设置有倾斜的防倒流管,防倒流管设置在腔体E和腔体F之间的倾斜板上的通孔,其作用是当整个引流装置倾倒时,流体不会溢出进入腔体F。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调节组件包括滑板、轨道、连接管、气体通道和密封垫;轨道设置有变横截面积的气体通道,气体通道连接有连接管;安装之后连接管的一端与腔体G连通;密封垫位于滑板和轨道之间,推动滑板可同时推动密封垫与气体通道的配合位置,使得气体的入口横截面积处于相应的数值,从而使得引流装置在负压机的作用下产生相应的负压。
进一步地,在腔体D和腔体E之间的通道部位设置了漏气显示器,漏气显示器具有并排的多个通孔,通常为3~11个孔;当漏气显示器沉浸在腔体E的流体中,腔体D有气体进入腔体E时,漏气显示器的某些孔将冒出气泡,气泡数量越多表示漏气越多,从而指示了漏气的情况。
进一步地,面板在位于腔体C的部位设置有面板气孔I,面板气孔I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在相同位置同时配置有负压指示盘I,负压指示盘I由硅胶片组成,硅胶片将腔体C与大气隔开;当腔体C是负压的时候负压指示盘I下凹,而正压的时候上凸,从而可以直观显示腔体C的气压情况;面板在位于腔体G的部位设置有面板气孔II,面板气孔II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在相同位置同时配置有负压指示盘II,负压指示盘II由硅胶片组成,硅胶片将腔体G与大气隔开;当腔体G是负压的时候负压指示盘II下凹,而正压的时候上凸,从而能直观显示腔体G的气压情况;在主壳体的背面位于腔体C的顶部位置,设置了泄压口,以硅胶圈密封,在需要紧急泄压的时候,人工按下泄压口阀,确保心胸腔体安全。
进一步地,在主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把手I,在侧部设置有把手II,在在主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支座。
进一步地,在腔体E和腔体F的侧面设置了腔体H,腔体H与腔体G连通;腔体H狭长,当用户误从负压机接口注水进入腔体G时,水能进入腔体H,从而避免水封住单向阀,确保使用安全。
进一步地,腔体A的上端与腔体B的上端之间连通,两个腔体之间的通道倾斜设置,且位于腔体A的上端,其目的是确保心胸引出的流体首先装满腔体A,在溢出腔体A之后再进入腔体B。
本引流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腔体D和腔体E注入一定的流体之后,整个引流装置形成一个类似U型管的结构,其中腔体A、腔体B、腔体C和腔体D形成U型管的一端,并与引流管接口连通;腔体G、腔体F和腔体E构成U型管的另一端,并与负压机接口连通;当心胸腔体膨胀时,单向阀封闭,确保外部气体不会进入心胸腔体;当心胸腔体收缩时,单向阀打开,可以将心胸中部分气体排出;负压机通过负压机接口和负压调节组件,起到利用负压抽吸心胸腔体中的气液的目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利用新型的变横截面积调节装置的负压范围,通过滑板便捷调节负压数值,在负压机的作用下提供合适压力范围的负压抽取能力;利用多腔体结构,构建U型管结构,利用水或者其他液体产生安全的密封功能;设置了多种压力显示和保护装置,有效保障胸腔压力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例中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面板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去掉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例中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的各个腔体(封闭虚线框代表一个腔体)布局示意图。
图6是实例中负压调节组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例中负压调节组件的密封垫的组装示意图。
图中:1-主壳体;2-面板;3-引流管接口;4-负压机接口;5-负压调节组件;6-把手I;7-把手II;8-支座;9-面板气孔I;10-面板气孔II;11-泄压口;12-注水口;13-负压指示盘I;14-负压指示盘II;15-漏气显示器;16-防倒流管;17-单向阀;18-柱塞;19~25-腔体A~H;51-滑板;52-轨道;53-连接管;54-气体通道;55-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如图1~图7所示,本实例的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主要包括主壳体1、面板2、引流管接口3、负压机接口4、负压调节组件5、支座8、泄压口11、注水口12、漏气显示器15、防倒流管16、单向阀17、柱塞18和多个腔体等部件;
所述主壳体1主要用于安装各个功能组件,且包含了多个腔体,主要有腔体A~H(19~26),这些腔体与各个功能组件配合形成了多个功能容器。所述面板2与主壳体1配合安装,形成封闭的多腔体结构。
如图5,图中封闭虚线框代表一个腔体,实线双向箭头表示相互连通。所述引流管接口3位于主壳体1侧壁,与腔体A19连通,通过导管与胸腔或者其他人体腔体连通,从人体腔体抽取出来的气液首先通过引流管接口3进入腔体A19;腔体A19与腔体B20之间连通,两个腔体之间的通道倾斜设置,且位于腔体A的上端,其目的是确保心胸引出的流体首先装满腔体A,在溢出腔体A之后再进入腔体B。同样的,腔体B和腔体C21连通,连通口位于腔体顶部。
腔体D22和腔体E23在底部连通;注水口12位于腔体E,具有螺纹结构,包含一个硅胶塞,可以通过针头插入硅胶塞向腔体E注水;注水之后,在腔体D和腔体E形成类似U型管的流体平衡。在腔体D的顶端,设置了柱塞18,柱塞的作用是用于显示高负压,并阻慢D腔内水的上升速度。
防倒流管16倾斜设置,且具有一定长度,其作用是当引流装置倾倒时,流体不会溢出进入腔体F24;腔体F24的顶部设置有单向阀17,当腔体D处于负压时,单向阀18封闭阻止气体从腔体G进入腔体F,当腔体D处于正压时,单向阀打开使得气体从腔体G进入腔体F,实现排气,确保胸腔安全。腔体G25顶部设置有负压机接口4;负压调节组件5与腔体G连通,用于调节腔体G的负压数值。
如图6、图7,所述负压调节组件5由滑板51、轨道52、连接管53、气体通道54和密封垫55组成;轨道52设置有变横截面积的气体通道54,气体通道54连接有连接管53;安装之后连接管53的一端与腔体G25连通;密封垫55位于滑板51和轨道52之间,推动滑板51可同时推动密封垫51与气体通道54的配合位置,使得气体的入口横截面积处于某个数值,从而是的引流装置在负压机的作用下产生相应的负压。
进一步实施地,在腔体D22和腔体E23之间的通道部位设置了漏气显示器15,该部件设置了并排的多个通孔,通常为3~11个孔;当漏气显示器沉浸在腔体E的流体中,腔体D有气体进入腔体E时,漏气显示器的某些孔将冒出气泡,气泡数量越多表示漏气越多,从而指示了漏气的情况。
进一步实施地,面板2在位于腔体C21的部位设置有面板气孔I9,面板气孔I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在相同位置同时配置有负压指示盘I13,由硅胶片组成,硅胶片将腔体C与大气隔开;当腔体C是负压的时候负压指示盘I下凹,而正压的时候上凸,从而可以直观显示腔体C的气压情况。
进一步地,面板2在位于腔体G25的部位设置有面板气孔II10,面板气孔II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在相同位置同时配置有负压指示盘II14,由硅胶片组成,硅胶片将腔体G与大气隔开;当腔体G是负压的时候负压指示盘II下凹,而正压的时候上凸,从而可以直观显示腔体G的气压情况。
进一步实施地,在主壳体1的背面位于腔体C21的顶部位置,设置了泄压口11,以硅胶圈密封, 在需要紧急泄压的时候,人工按下泄压口阀,确保心胸腔体安全。
进一步实施地,在主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把手I6,在侧部设置有把手II7,在底部设置有支座8。
进一步实施地,在腔体E和腔体F的旁边设置了腔体H26,腔体H与腔体G连通;腔体H狭长,当用户误从负压机接口4注水进入腔体G时,水可进入腔体H,从而避免水封住单向阀18,确保使用安全。
本引流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腔体D22和腔体E23注入一定的流体之后,整个引流装置形成一个类似U型管的结构,其中腔体A、腔体B、腔体C和腔体D形成U型管的一端,并与引流管接口3连通;腔体G、腔体F和腔体E构成U型管的另一端,并与负压机接口4连通;当心胸腔体膨胀时,单向阀17封闭,确保外部气体不会进入心胸腔体;当心胸腔体收缩时,单向阀17打开,可以将心胸中部分气体排出。负压机未画出通过负压机接口4和负压调节组件5,起到利用负压抽吸心胸腔体中的气液的目的。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面板(2)、引流管接口(3)、负压机接口(4)和负压调节组件(5);引流管接口(3)、负压机接口(4)和负压调节组件(5)安装在所述主壳体(1)上,所述面板(2)与主壳体(1)配合安装,形成封闭的多腔体结构,多腔体结构包括多个腔体,多个腔体连通后,一端与负压机接口(4)连接;另一端与引流管接口(3)连接,从人体腔体抽取出来的气液首先进入引流管接口(3);多个腔体中至少相邻两个形成U形管结构且其余腔体位于该U形管结构两侧,其中构成U形管结构的两个腔体中靠近负压机接口(4)一侧的腔体设有注水口(12);与负压机连接的腔体还与负压调节组件(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包括的多个腔体中,腔体E和腔体D底部连通形成U形管结构,与腔体D上端连接的腔体依次为腔体C、腔体B、腔体A,与腔体E上端连接的腔体依次为腔体F、腔体G;腔体F(24)的顶部设置有单向阀(17),当腔体D处于负压时,单向阀(17)封闭阻止气体从腔体G进入腔体F,当腔体D处于正压时,单向阀打开使得气体从腔体G进入腔体F;腔体G(25)顶部设置有所述负压机接口(4);负压调节组件(5)与腔体G连通,用于调节腔体G的负压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接口(3)位于主壳体(1)侧壁,与所述多个腔体中的腔体A(19)连通,引流管接口(3)通过导管与胸腔或者其他人体腔体连通,从人体腔体抽取出来的气液首先通过引流管接口(3)进入腔体A(19);腔体B和腔体C(21)连通,连通口位于腔体B上部;
腔体D(22)和腔体E(23)在底部连通;所述注水口(12)位于腔体E,具有螺纹结构,包含一个硅胶塞,能通过针头插入所述硅胶塞向腔体E注水;注水之后,在腔体D和腔体E形成类似U型管的流体平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腔体D的顶端,设置了柱塞(18),其作用是用于显示高负压程度,并阻慢D腔内水的上升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腔体F设置有倾斜的防倒流管(16),防倒流管(16)设置在腔体E和腔体F之间的倾斜板上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调节组件(5)包括滑板(51)、轨道(52)、连接管(53)、气体通道(54)和密封垫(55);轨道(52)设置有变横截面积的气体通道(54),气体通道(54)连接有连接管(53);安装之后连接管(53)的一端与腔体G(25)连通;密封垫(55)位于滑板(51)和轨道(52)之间,推动滑板(51)可同时推动密封垫(55)与气体通道(54)的配合位置,使得气体的入口横截面积处于相应的数值,从而使得引流装置在负压机的作用下产生相应的负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腔体D(22)和腔体E(23)之间的通道部位设置了漏气显示器(15),漏气显示器(15)具有并排的多个通;当漏气显示器沉浸在腔体E的流体中,腔体D有气体进入腔体E时,漏气显示器的某些孔将冒出气泡,气泡数量越多表示漏气越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面板(2)在位于腔体C(21)的部位设置有面板气孔I(9),面板气孔I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在相同位置同时配置有负压指示盘I(13),负压指示盘I(13)由硅胶片组成,硅胶片将腔体C与大气隔开;当腔体C是负压的时候负压指示盘I下凹,而正压的时候上凸,从而可以直观显示腔体C的气压情况;面板(2)在位于腔体G(25)的部位设置有面板气孔II(10),面板气孔II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在相同位置同时配置有负压指示盘II(14),负压指示盘II(14)由硅胶片组成,硅胶片将腔体G与大气隔开;当腔体G是负压的时候负压指示盘II下凹,而正压的时候上凸,从而能直观显示腔体G的气压情况;在主壳体(1)的背面位于腔体C(21)的顶部位置,设置了泄压口(11),以硅胶圈密封, 在需要紧急泄压的时候,人工按下泄压口阀,确保心胸腔体安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把手I(6),在侧部设置有把手II(7),在在主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座(8)。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腔体E和腔体F的侧面设置了腔体H(26),腔体H与腔体G连通;腔体H狭长,当用户误从负压机接口(4)注水进入腔体G时,水能进入腔体H,从而避免水封住单向阀(17)。
CN201711289893.6A 2017-12-08 2017-12-08 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 Pending CN1080966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9893.6A CN108096644A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9893.6A CN108096644A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6644A true CN108096644A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09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89893.6A Pending CN108096644A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9664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5378A (zh) * 2018-10-19 2018-12-21 洛阳市第人民医院(洛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洛阳市康复医院) 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
CN109224146A (zh) * 2018-10-09 2019-01-18 成都迪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检测系统
CN109331245A (zh) * 2018-09-28 2019-02-15 德州飚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医用智能引流控制装置
CN109621030A (zh) * 2018-12-29 2019-04-16 东莞康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控制和显示的胸腔引流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96579A2 (en) * 1982-06-08 1983-12-21 Edward P. Todd Drainage apparatus
CN101091654A (zh) * 2007-07-06 2007-12-26 贾宇东 变压变形全过程信息提示静脉采血针及其实现方法
CN101305331A (zh) * 2005-11-09 2008-11-12 艾克塞蒂克马克有限公司 抽吸气体节流装置
CN201389215Y (zh) * 2009-04-07 2010-01-27 汤健华 多功能胸腔引流系统
CN201847957U (zh) * 2010-11-11 2011-06-01 何建庆 闭式胸腔引流器
CN203852707U (zh) * 2014-02-28 2014-10-01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药液蒸发器
CN204815019U (zh) * 2015-07-20 2015-12-02 上海华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负压释放装置的水封式胸腔引流瓶
CN204815018U (zh) * 2015-07-20 2015-12-02 上海华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防倒流阀的水封式胸腔引流瓶
CN206146602U (zh) * 2016-11-14 2017-05-03 江门市迪奥宝五金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漏气检测设备
CN106620980A (zh) * 2017-01-19 2017-05-10 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机及其压力调节阀
CN208710607U (zh) * 2017-12-08 2019-04-09 东莞康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96579A2 (en) * 1982-06-08 1983-12-21 Edward P. Todd Drainage apparatus
CN101305331A (zh) * 2005-11-09 2008-11-12 艾克塞蒂克马克有限公司 抽吸气体节流装置
CN101091654A (zh) * 2007-07-06 2007-12-26 贾宇东 变压变形全过程信息提示静脉采血针及其实现方法
CN201389215Y (zh) * 2009-04-07 2010-01-27 汤健华 多功能胸腔引流系统
CN201847957U (zh) * 2010-11-11 2011-06-01 何建庆 闭式胸腔引流器
CN203852707U (zh) * 2014-02-28 2014-10-01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药液蒸发器
CN204815019U (zh) * 2015-07-20 2015-12-02 上海华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负压释放装置的水封式胸腔引流瓶
CN204815018U (zh) * 2015-07-20 2015-12-02 上海华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防倒流阀的水封式胸腔引流瓶
CN206146602U (zh) * 2016-11-14 2017-05-03 江门市迪奥宝五金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漏气检测设备
CN106620980A (zh) * 2017-01-19 2017-05-10 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机及其压力调节阀
CN208710607U (zh) * 2017-12-08 2019-04-09 东莞康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1245A (zh) * 2018-09-28 2019-02-15 德州飚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医用智能引流控制装置
CN109224146A (zh) * 2018-10-09 2019-01-18 成都迪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检测系统
CN109224146B (zh) * 2018-10-09 2023-09-19 成都迪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检测系统
CN109045378A (zh) * 2018-10-19 2018-12-21 洛阳市第人民医院(洛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洛阳市康复医院) 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
CN109621030A (zh) * 2018-12-29 2019-04-16 东莞康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控制和显示的胸腔引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6644A (zh) 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
CN206372323U (zh) 一种持续灌注引流系统
CN208710607U (zh) 一次性使用的干封阀式胸腔引流装置
WO2016086610A1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CN106310508B (zh) 一种无痛自动化麻醉装置
CN206120816U (zh) 一种胸外科用引流装置
CN112197011B (zh) 一种能控制负压输入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
CN109331262A (zh) 一种心胸外科闭式护理引流装置
US4828552A (en) Thorax drainage apparatus
CN209048753U (zh) 一种胸腔腹腔积液抽取装置
CN206355372U (zh) 组合式胸腔引流装置
CN206566274U (zh) 一种治疗气胸的装置
CN109621030A (zh) 一种电子控制和显示的胸腔引流装置
CN205994781U (zh) 一种计量精确的胸腔引流瓶
CN209967190U (zh) 一种腹腔穿刺引液用的恒压排液管
CN108888811A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CN209092310U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CN207886467U (zh) 一种临床护理用引流装置
CN208660031U (zh) 一种医用连接器
CN213526664U (zh) 一种胸外科用引流装置
CN213374182U (zh) 用于负压引流的收集设备
CN213219701U (zh) 一种心胸外科用防积液反流引流装置
CN207575484U (zh) 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
CN215082870U (zh) 一种能够控制加液量的一次性水封胸腔引流装置
CN200957215Y (zh) 脑脊液外引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