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92697A - 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2697A
CN108092697A CN201710331567.0A CN201710331567A CN108092697A CN 108092697 A CN108092697 A CN 108092697A CN 201710331567 A CN201710331567 A CN 201710331567A CN 108092697 A CN108092697 A CN 108092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signal
control information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315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92697B (zh
Inventor
张淑娟
鲁照华
李儒岳
蒋创新
吴昊
王瑜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3315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926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92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269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5268 priority patent/WO201820601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92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26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其中,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在所述端口上采用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信号;其中,M和N为自然数。本公开实施例实现了NR技术中高频信号的传输。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建立端口和发送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基于波束训练结果进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的获取。

Description

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通信技术,尤指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高频传输作为NR(New Radio,新无线)的核心技术之一,为未来的大容量高速率数据传输提供可能,但是高频通信的一个核心特点是空间衰落大,传输距离短,另一方面高频波长比较短,可以采用大容量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从而可以形成高增益波束,增加传输距离。但是由于波束不能达到全向覆盖,存在和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很多不同的特性,基于波束传输的高频通信是现在NR正在研究的热点问题。
针对NR技术中基于波束传输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方法,目前还在研究中。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以实现NR技术中高频信号的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
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在所述端口上采用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信号;
其中,M和N为自然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的接收方法,包括:
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接收在所述端口上采用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的信号;
其中,M和N为自然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的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在所述端口上采用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信号;
其中,M和N为自然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的接收装置,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接收在所述端口上采用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的信号;
其中,M和N为自然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的发送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的接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含第一指示域,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第一参考信号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向不同。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含第一指示域,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第一参考信号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向不同。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的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含第一指示域,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第一参考信号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向不同。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的传输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含第一指示域,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第一参考信号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向不同。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的传输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包括: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在所述端口上采用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信号;其中,M和N为自然数。本公开实施例实现了NR技术中高频信号的传输。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建立端口和发送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基于波束训练结果进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的获取。
本公开实施例包括: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含第一指示域,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第一参考信号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向不同。本公开实施例实现了NR技术中高频信号的传输。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之间共享指示域,或者在一个传输方向的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中包括另一个传输方向的参考信号信息,从而指示波束信息。使得基于波束传输的通信能够有效进行。
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而了解。本公开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参考信号的接收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参考信号的发送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参考信号的接收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应用示例中一个资源表示一个波束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应用示例中一个资源加一个测量参考信号端口表示一个波束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应用示例中4个端口和2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发送装置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接收装置示意图;
图 12是是本公开应用示例中一个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对应多个终端的接收模式,在上行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中包括CSI-RS资源和等级指示信息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应用示例中将上行传输域分为多个时域梳的示意图;
图14是在第一控制信息中同时包括上行参考信号信息和下行参考信号信息,同时进行下行波束训练和上行波束训练示意图一;
图15是在第一控制信息中同时包括上行参考信号信息和下行参考信号信息,同时进行下行波束训练和上行波束训练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在NR技术中,当上行传输采用混合波束时,可能采用两个步骤完成上行预编码信息,第一阶段进行射频波束选择,第二阶段进行数字波束获取,第二阶段的数字波束获取存在选择的射频波束个数和当前配置的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端口之间不相等的情况。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102,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在所述端口上采用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信号;
其中,M和N为自然数。
其中,所述N可以小于或等于M。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口包括如下端口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发送天线端口;
所述信号包括如下信号至少之一:解调参考信号,测量参考信号,随机接入请求信号,波束恢复请求信号,资源请求信号,数据信道信号,控制信道信号。
其中,参考信号端口可包括如下端口至少之一: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测量参考信号端口,随机接入请求参考信号,波束恢复请求信号。
其中,发送天线端口:表示发送天线。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映射关系,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映射关系信息;或者,
根据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个数信息;
不同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个数的比例信息;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组信息;
每个端口对应的发送波束组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约定的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N个发送波束轮流占有所述M个端口;
所述N个发送波束等比例占有所述M个端口;
不同发送波束占有的所述端口比例是约定值;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所述端口个数是约定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端口和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所述M值,所述N值,所述M个端口的信息,所述N个发送波束的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波束通过如下信息至少之一表示:
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发送波束逻辑编号信息;接收波束逻辑编号信息,预编码码字集合信息;参考信号分组信息,参考信号类型信息,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参考信号测量限制集信息,参考信号的资源类型;
其中一个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考信号资源,一个参考信号设置信息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信号资源集合。
其中,参考信号类型可包括:测量参考信号,解调参考信号,同步信号。
其中,参考信号设置可以是参考信号setting,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可以是参考信号资源set。
如图2所述,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的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201,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202,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接收在所述端口上采用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的信号;
其中,M和N为自然数。
其中,所述N可以小于或等于M。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口包括如下端口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发送天线端口;
所述信号包括如下信号至少之一:解调参考信号,测量参考信号,随机接入请求信号,波束恢复请求信号,资源请求信号,数据信道信号,控制信道信号。
其中,参考信号端口可包括如下端口至少之一: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测量参考信号端口,随机接入请求参考信号,波束恢复请求信号。
其中,发送天线端口:表示发送天线。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映射关系;或者,
根据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个数信息;
不同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个数的比例信息;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组信息;
每个端口对应的发送波束组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约定的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N个发送波束轮流占有所述M个端口;
所述N个发送波束等比例占有所述M个端口;
不同发送波束占有的所述端口比例是约定值;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所述端口个数是约定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所述M值,所述N值,所述M个端口的信息,所述N个发送波束的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波束通过如下信息至少之一表示:
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发送波束逻辑编号信息;接收波束逻辑编号信息,预编码码字集合信息;参考信号分组信息,参考信号类型信息,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参考信号测量限制集信息,参考信号的资源类型;
其中一个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考信号资源,一个参考信号设置信息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信号资源集合。
其中,参考信号类型可包括:测量参考信号,解调参考信号,同步信号。
其中,参考信号设置可以是参考信号setting,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可以是参考信号资源set。
如图3所述,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的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1,用于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一发送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在所述端口上采用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信号;
其中,M和N为自然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口包括如下端口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发送天线端口;
所述信号包括如下信号至少之一:解调参考信号,测量参考信号,随机接入请求信号,波束恢复请求信号,资源请求信号,数据信道信号,控制信道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1,用于:
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映射关系,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映射关系信息;或者,
根据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个数信息;
不同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个数的比例信息;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组信息;
每个端口对应的发送波束组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约定的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N个发送波束轮流占有所述M个端口;
所述N个发送波束等比例占有所述M个端口;
不同发送波束占有的所述端口比例是约定值;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所述端口个数是约定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所述M值,所述N值,所述M个端口的信息,所述N个发送波束的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波束通过如下信息至少之一表示:
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发送波束逻辑编号信息;接收波束逻辑编号信息,预编码码字集合信息;参考信号分组信息,参考信号类型信息,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参考信号测量限制集信息,参考信号的资源类型;
其中一个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考信号资源,一个参考信号设置信息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信号资源集合。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N小于或等于M。
如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的接收装置,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41,用于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二接收模块42,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接收在所述端口上采用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的信号;
其中,M和N为自然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口包括如下端口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发送天线端口;
所述信号包括如下信号至少之一:解调参考信号,测量参考信号,随机接入请求信号,波束恢复请求信号,资源请求信号,数据信道信号,控制信道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41,用于:
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映射关系;或者,
根据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个数信息;
不同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个数的比例信息;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组信息;
每个端口对应的发送波束组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约定的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N个发送波束轮流占有所述M个端口;
所述N个发送波束等比例占有所述M个端口;
不同发送波束占有的所述端口比例是约定值;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所述端口个数是约定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所述M值,所述N值,所述M个端口的信息,所述N个发送波束的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波束通过如下信息至少之一表示:
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发送波束逻辑编号信息;接收波束逻辑编号信息,预编码码字集合信息;参考信号分组信息,参考信号类型信息,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参考信号测量限制集信息,参考信号的资源类型;
其中一个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考信号资源,一个参考信号设置信息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信号资源集合。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N小于或等于M。
下面以应用示例进行说明
应用示例一
在本应用示例中,需要建立发送波束信息和测量参考信号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上行波束训练分为两个阶段,射频波束训练阶段和数字波束训练阶段。在第一阶段通过不同的SRS resource代表不同的发送波束,如图5所示。或者如图6所述,不同的发送波束通过不同的SRS resource和SRS端口表示。
第二阶段基于选择的射频波束训练上行数字波束,比如选择了波束{3,13}作为发送波束,而SRS的端口数为4,此时2个发送波束和4个SRS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需要进一步确定。
对于所述映射关系可以通过指示信息指示或者约定发送波束占有的SRS端口的比例关系,或者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SRS端口数,或者每个发送波束对应的SRS端口组,或者每个SRS端口对应的发送波束组。
具体地如图7所示,各个发送波束等比例占有SRS端口。即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数为或者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SRS端口数为当不能整除时,后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数相比前面的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数多1个,即SRS端口{1,2}和发送波束3对应,即SRS端口{2,4}和发送波束13对应,在图7中,SRS端口i在TXRUi上传输,i=1,2,3,4。
或者如上两个发送波束{3,13},4个SRS端口,指示发送波束3占有的SRS端口数为3,发送波束13占有的SRS端口数为1。指示占有的端口数之后,具体哪个SRS端口上采用哪个发送波束由终端决定,只要满足比例关系,或者满足所述占有的端口数关系就好。
或者比如发送波束轮询占有所述SRS端口。比如发送波束为{3,13},SRS端口数为4,4个SRS端口上的发送波束情况为(发送波束3,发送波束13,发送波束3,发送波束13)。或者SRS端口数为5,则5个SRS端口上的发送波束情况为(发送波束3,发送波束13,发送波束3,发送波束13,发送波束3)。
或者将SRS端口进行分组,每个分组对应一个发送波束信息。
或者将发送波束分组,每个分组对应一个参考信号端口。
总之对于一个SRS资源,配置N个发送波束信息和M个SRS端口个数,需要建立N个发送资源和M个SRS端口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M,N为自然数。
对于发送波束信息可以通过如下信息至少之一表示下行参考信号端口信息,下行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信息;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下行发送波束逻辑编号;下行接收波束逻辑编号,预编码码字集合信息(其中所述预编码信息是相对于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的预编码信息);下行参考信号的分组信息(比如所述分组是终端反馈的下行参考信号的分组,当然所述分组也可以是基站给终端通知的对于下行参考信号的分组),下行参考信号的类型信息(其中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包括如下类型的参考信号:下行测量参考信号(比如CSI-RS信号),下行同步信号,下行解调参考信号),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所述参考信号资源设置可以是NR讨论中的RS resource setting),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可以是NR讨论中的RS resource set),下行参考信号的MR(Measurement restrictly)限制信息,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类型(比如类似于LTE中的ClassA,ClassB,或者NR中用于P1的CSI-RS资源,用于P2的CSI-RS资源,用于P2的CSI-RS资源),下行参考信号关联的测量集合的类型。其中一个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CSI-RS资源,一个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上行参考信号端口信息,上行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信息;上行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上行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上行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上行发送波束逻辑编号;上行接收波束逻辑编号,预编码码字集合信息(其中所述预编码信息是相对于上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的预编码信息);上行参考信号的分组信息(比如所述分组是终端反馈的上行参考信号的分组,当然所述分组也可以是基站给终端通知的对于上行参考信号的分组),上行参考信号的类型信息(其中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类型包括如下类型的参考信号:上行测量参考信号(比如SRS信号),上行随机接入信号,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上行资源请求信号,上行波束恢复请求信号),上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所述参考信号资源设置可以是NR讨论中的RS resource setting),上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可以是NR讨论中的RS resource set)。其中一个上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SRS资源,一个上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上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另一方面第一阶段的波束训练之后,为了进行第二阶段的数字波束训练,终端需要反馈能够同时发送的第一阶段的发送波束的个数信息。比如图5中一个发送波束用一个测量参考信号资源表示,而且所述发送波束是射频波束,则终端能够同时发送的发送波束个数取决于终端的射频链路个数,此时终端给基站反馈其能够同时发送的发送波束个数为4。或者如图6所示,一个发送波束用一个测量参考信号资源加参考信号端口表示。
或者基站打算进行测试的波束组合,终端告知基站对于组合中的每个发送波束可以分配的测量参考信号端口最大个数。或者终端给基站反馈对于所述组合终端能否同时传输。上述实施方式中,是一个SRS资源配置中配置了N个发送波束信息和M个SRS端口。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行数据传输的配置信息或者上行控制信道的配置信息中配置了N个发送波束和M个上行发送天线端口,需要采用上述类似的方法建立发送天线端口和发送波束之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发送天线等于预编码中信息中的发送天线数,或者等于终端给基站反馈的发送天线个数。
应用示例二
在实施例中,终端向基站反馈其能够同时发送的发送波束的个数,基站根据终端反馈的信息,分配SRS端口个数。
本应用示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基站给终端发送一个发送波束组合,终端给基站反馈终端能否同时发送所述发送波束组合,如果能够同时发送所述发送波束组合时,终端向基站反馈终端对于当前组合中的每个发送波束可以分配最大多少个测量参考信号端口。基站基于终端的反馈的信息,给终端分配当前发送波束组合中每个发送波束对应的测量参考信号端口数,即可以限定基站分配的为一个发送波束组合中的一个发送波束分配的测量参考信号端口个数小于或者等于终端反馈的SRS端口个数。。
当存在上下行互易性,进行上下行波束训练时,需要进一步研究,上下测量参考信号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当需要支持传输即可以基于下行参考信号获取波束信息也可以支持基于上行参考信号获取波束信息,如何做到支持这两者的通知节省信令开销。
如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801,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含第一指示域,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第一参考信号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步骤802,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向不同。
其中,所述传输方向包括上行和下行。或者传输方向对于一个通信节点包括发送和接收。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采用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联合编码;
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所述信号的波束信息,根据所述波束信息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所述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根据所述信道特性参数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波束信息,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端口上根据所述波束信息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信息,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端口上根据所述信道特性参数信息传输所述信号。
其中,也可以是所述信号和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或第二参考信号关于所述信道特性参数是准共位置的,或者所述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通知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或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获取。
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关于所述信道特性参数是准共位置的,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获取获取。
所述信道特性参数包括如下参数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偏移、平均延迟、平均增益、平均垂直发送角、平均水平发送角、平均垂直到达角、平均水平到达角、中心垂直发送角、中心水平发送角、中心垂直到达角、中心水平到达角,接收波束,发送波束,发送波束集合,结束波束集合,发送模式,接收模式。
所述传输包括发送或者接收。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如下信息之一:
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的控制信息、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MAC Control Element,MAC CE)的控制信息、物理层动态控制信息;
或者为如下控制信息之一:专有控制信息,组公共控制信息,公共控制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在预定的时间区域内是否接收到第二参考信号,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在接收到的能力反馈信息是否指示可以由接收信号的波束信息推断出发送信号的波束信息,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对应的比特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对应编码速率和/或调制阶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其中,所述能力反馈信息也可以称为是接收到终端侧上下行互易性是否成立的能力反馈,确定是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是第二参考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具有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携带等级信息,所述等级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等级;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端口组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的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总等级个数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或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参考信号的分组信息,参考信号的类型信息,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参考信号测量限制集信息,参考信号的资源类型;
其中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资源设置可以为NR讨论中的Resource setting,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可以为NR讨论中的Resource set。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反馈的参考信号集合;和/或
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通信节点的反馈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反馈信息确定第一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第一集合;和/或
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三控制信息,所述第三控制信息中包括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第三控制信息中包括的参考信号集合;和/或
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四控制信息,所述第四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一参考信号信息的关联关系集合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集合是分配给第一通信节点的所有第一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第二集合,其中所述第二集合是分配给第一通信节点的所有第二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三集合,其中所述第三集合是分配给第一通信节点的所有第一参考信号中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一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和/或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第四集合,其中所述第四集合是所有第二参考信号中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二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域的比特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包括的参考信号个数确定;和/或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域是对于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是所述关联集合信息中的索引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携带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共用所述参数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序列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根序列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是下行参考信号,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号:解调参考信号,测量参考信号,同步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上行参考信号,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号:解调参考信号,测量参考信号,波束恢复请求参考信号,资源请求参考信号,随机接入参考信号。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也可以是上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下行参考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之间存在预设的关联关系。
例如,一个上行参考信号可以和一个下行参考信号关联,终端根据接收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得到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波束。
如图9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901,接收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含第一指示域,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第一参考信号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步骤902,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向不同。
其中,所述传输方向包括上行和下行。或者传输方向对于一个通信节点包括发送和接收。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采用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联合编码;
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所述信号的波束信息,根据所述波束信息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所述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根据所述信道特性参数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波束信息,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端口上根据所述波束信息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信息,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端口上根据所述信道特性参数信息传输所述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如下信息之一:
无线资源控制的控制信息、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的控制信息、物理层动态控制信息;
或者为如下控制信息之一:专有控制信息,组公共控制信息,公共控制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在预定的时间区域内是否发送过第二参考信号,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是否可以由接收信号的波束信息推断出发送信号的波束信息,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对应的比特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对应编码速率和/或调制阶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具有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携带等级信息,所述等级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等级;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端口组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的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接收第一控制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总等级个数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或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参考信号的分组信息,参考信号的类型信息,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参考信号测量限制集信息,参考信号的资源类型;
其中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资源设置可以为NR讨论中的Resource setting,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可以为NR讨论中的Resource set。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反馈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反馈的参考信号集合;和/或
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反馈信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第一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第一集合;
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三控制信息,所述第三控制信息中包括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第三控制信息中包括的参考信号集合;和/或
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四控制信息,所述第四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一参考信号信息的关联关系集合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集合是分配给自身的所有第一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第二集合,其中所述第二集合是分配给自身的所有第二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三集合,其中所述第三集合是分配给自身的所有第一参考信号中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一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和/或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第四集合,其中所述第四集合是分配给自身的所有第二参考信号中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二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域的比特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包括的参考信号个数确定;和/或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域是对于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是所述关联集合信息中的索引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携带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共用所述参数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序列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根序列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是下行参考信号,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号:解调参考信号,测量参考信号,同步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上行参考信号,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号:解调参考信号,测量参考信号,波束恢复请求参考信号,资源请求参考信号,随机接入参考信号。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也可以是上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下行参考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之间存在预设的关联关系。
例如,一个上行参考信号可以和一个下行参考信号关联,终端根据接收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得到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波束。
如图10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的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1001,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含第一指示域,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第一参考信号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第一传输单元10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向不同。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采用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联合编码;
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第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单元1002,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所述信号的波束信息,根据所述波束信息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所述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根据所述信道特性参数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波束信息,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端口上根据所述波束信息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信息,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端口上根据所述信道特性参数信息传输所述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如下信息之一:
无线资源控制的控制信息、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的控制信息、物理层动态控制信息;
或者为如下控制信息之一:专有控制信息,组公共控制信息,公共控制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在预定的时间区域内是否接收到第二参考信号,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在接收到的能力反馈信息是否指示可以由接收信号的波束信息推断出发送信号的波束信息,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对应的比特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对应编码速率和/或调制阶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具有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携带等级信息,所述等级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等级;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端口组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的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总等级个数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或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参考信号的分组信息,参考信号的类型信息,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参考信号测量限制集信息,参考信号的资源类型;
其中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反馈的参考信号集合;和/或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的反馈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反馈信息确定第一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第一集合;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三控制信息,所述第三控制信息中包括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第三控制信息中包括的参考信号集合;和/或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第四控制信息,所述第四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一参考信号信息的关联关系集合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集合是分配给第一通信节点的所有第一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第二集合,其中所述第二集合是分配给第一通信节点的所有第二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三集合,其中所述第三集合是分配给第一通信节点的所有第一参考信号中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一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和/或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第四集合,其中所述第四集合是分配给第一通信节点的所有第二参考信号中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二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域的比特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包括的参考信号个数确定;和/或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域是对于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是所述关联集合信息中的索引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携带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共用所述参数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序列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根序列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是下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上行参考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之间存在预设的关联关系。
如图1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的传输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111,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含第一指示域,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第一参考信号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第二传输单元1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向不同。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采用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联合编码;
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第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传输单元112,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所述信号的波束信息,根据所述波束信息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所述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根据所述信道特性参数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波束信息,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端口上根据所述波束信息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信息,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端口上根据所述信道特性参数信息传输所述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如下信息之一:
无线资源控制的控制信息、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的控制信息、物理层动态控制信息;
或者为如下控制信息之一:专有控制信息,组公共控制信息,公共控制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在预定的时间区域内是否发送过第二参考信号,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是否可以由接收信号的波束信息推断出发送信号的波束信息,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对应的比特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对应编码速率和/或调制阶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具有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携带等级信息,所述等级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等级;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端口组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的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总等级个数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或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参考信号的分组信息,参考信号的类型信息,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参考信号测量限制集信息,参考信号的资源类型;
其中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反馈的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反馈的参考信号集合;和/或
所述第四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反馈信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第一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第一集合;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三控制信息,所述第三控制信息中包括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第三控制信息中包括的参考信号集合;和/或
所述第四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四控制信息,所述第四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一参考信号信息的关联关系集合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集合是分配给所述装置自身的所有第一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第二集合,其中所述第二集合是分配给所述装置自身的所有第二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三集合,其中所述第三集合是分配给所述装置自身的所有第一参考信号中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一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和/或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第四集合,其中所述第四集合是分配给所述装置自身的所有第二参考信号中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二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域的比特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包括的参考信号个数确定;
和/或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域是对于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
和/或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是所述关联集合信息中的索引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携带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共用所述参数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序列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根序列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是下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上行参考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之间存在预设的关联关系。
下面以应用示例进行说明
应用示例三
在本应用示例中,在SRS(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中包括CSI-RS(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资源信息和等级信息,终端根据所述CSI-RS资源信息和等级信息,得到发送SRS所用的波束信息。采用确定的发送波束发送所述SRS。具体地终端根据所述等级信息在终端接收所述CSI-RS资源的接收波束集合中,选择合适的接收波束,根据上下行互易性,根据选择的接收波束,采用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所述SRS资源,或者SRS端口。
特别是互易性成立的场景下,如图12所示,当一个下行发送波束对应终端的多个接收波束,这多个接收波束是时分产生,此时所述一个接收波束也可以是一个接收波束集合,或者称为一个接收模式。如图12所示,在进行下行接收波束训练时,在终端的3个接收波束中,存在2个接收波束的性能超过预定门限。在接下来的上行接收波束训练时,如图12所示,SRS资源1中配置CSI-RS资源1,并且配置等级1,则终端采用下行接收CSI-RS资源1质量最好的发送波束发送SRS资源1.在SRS资源2中配置CSI-RS资源1,并配置等级为2,则终端采用下行行接收CSI-RS资源1质量次优的发送波束发送SRS资源2。
上述SRS资源中配置CSI-RS资源信息只是举例,也可以在SRS资源的配置信息中包括CSI-RS的如下信息至少之一:CSI-RS端口,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比如NR讨论中的resource setting),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比如为NR讨论中的CSI-RS resource set),其中一个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CSI-RS资源,一个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参考信号的测量限制集信息。其中所述测量限制集信息类似LTE中的方法,表示对于一个测量上报限制其结果是基于所述限制集中包括的测量参考信号得到的。比如一个测量参考信号在周期发送,测量限制集限定是一个周期,则所述一个测量上报是基于一个周期得到的,而不是基于多个周期得到的平均结果。或者允许不同测量限制集上一个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不同,通过不同的限制集可以允许不同的发送波束扫描,和/或接收波束扫描。其中所述测量限制集是对于有测量参考信号的时域资源的限制,和/或有测量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的限制。
上述配置信息是在SRS资源中配置,只是举例,类似地也可以在SRS资源集合(比如NR讨论中的SRS set)中,或者SRS资源设置中(比如NR讨论中的SRS setting)中配置,或者在SRS资源的每个端口配置如上CSI-RS资源信息。其中一个SRS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SRS资源,一个SRS设置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SRS资源集合。
对于图12中,一个CSI-RS资源(或者CSI-RS setting,CSI-RS set)对应的终端的接收波束集合(或者接收模式)的个数(比如接收质量超于预定门限的接收波束集合个数,或者满足其他预定条件的接收波束集合个数,或者也可以称为一个CSI-RS资源对应的接收波束集合的等级总数),终端可以上报给基站,使得基站根据终端反馈的信息安排后续的上行波束训练,比如基站根据终端反馈的信息给终端分配SRS资源数,或者基站根据终端反馈的信息给终端分配SRS端口个数。或者使得基站根据终端反馈的信息安排后续的下行接收波束训练,比如接收波束训练分配的时域个数小于或者等于终端反馈的接收波束集合个数。
应用示例四
在本应用示例中,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之间存在关联,比如两个参考信号之间存在互易性的准共位置关系。或者一个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中包括另一个参考信号信息。
具体地比如上行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中包括下行参考信号信息,终端根据接收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利用上下行互易性,得到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所用的发送波束,终端采用所述确定的发送波束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或者比如下行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中包括上行参考信号信息,终端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所用的发送波束,利用上下行互易性,得到终端接收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终端采用所述确定的接收波束接收所述下行参考信号。
具体地上行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中包括下行参考信号信息,从而使得终端参照接收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方式,得到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方式。在上行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中配置的下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下行参考信号端口信息,下行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信息;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下行发送波束逻辑编号;下行接收波束逻辑编号,预编码码字集合信息(其中所述预编码信息是相对于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的预编码信息);下行参考信号的分组信息(比如所述分组是终端反馈的下行参考信号的分组,当然所述分组也可以是基站给终端通知的对于下行参考信号的分组),下行参考信号的类型信息(其中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包括如下类型的参考信号:下行测量参考信号(比如CSI-RS信号),下行同步信号,下行解调参考信号),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所述参考信号资源设置可以是NR讨论中的RS resource setting),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可以是NR讨论中的RS resource set),下行参考信号的MR(Measurementrestrictly)限制信息,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类型(比如类似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的Class A,ClassB,或者NR中用于P1的CSI-RS资源,用于P2的CSI-RS资源,用于P2的CSI-RS资源),下行参考信号关联的测量集合的类型。其中一个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CSI-RS资源,一个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一个上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一个下行参考信号信息,也可以是对于一个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中的每个端口配置一个下行参考信息,也可以是对于一个上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配置一个下行参考信号信息(比如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的不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不同的上行发送波束,其中上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对应的上行发送波束集合是由第一波束周围波束的不同波束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波束基于接收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根据上下行互易性,得到的上行发送波束。),也可以是对于一个上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配置一个下行参考信号信息。其中所述下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上所述上行参考信号信息至少之一。
类似地,本应用示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下行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中包括上行参考信号信息,使得终端采用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波束,根据上下行互易性,得到接收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采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接收所下行参考信号。具体地下行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中包括的上行参考信号信息,可以为如下信息至少之一:上行参考信号端口信息,上行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信息;上行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上行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上行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上行发送波束逻辑编号;上行接收波束逻辑编号,预编码码字集合信息(其中所述预编码信息是相对于上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的预编码信息);上行参考信号的分组信息(比如所述分组是终端反馈的上行参考信号的分组,当然所述分组也可以是基站给终端通知的对于上行参考信号的分组),上行参考信号的类型信息(其中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类型包括如下类型的参考信号:上行测量参考信号(比如SRS信号),上行随机接入信号,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上行资源请求信号,上行波束恢复请求信号),上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所述参考信号资源设置可以是NR讨论中的RS resource setting),上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可以是NR讨论中的RS resource set)。其中一个上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SRS资源,一个上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上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类似地可以对于一个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一个上行参考信号信息,也可以是对于一个下行行参考信号资源中的每个端口配置一个上行参考信息,也可以是对于一个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配置一个上行参考信号信息,也可以是对于一个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配置一个上行参考信号信息。其中所述上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上行参考信号信息至少之一。
上述是通过配置信息,基站给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建立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关联关系,本应用示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不是通过配置信息,而是预定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基站不需要发送控制信息。
具体地比如建立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和下行测量参考信号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或建立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或建立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和下行同步信号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或建立随机接入信号和下行同步信号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或建立随机接入信号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或建立上行测量参考信号和下行测量参考信号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或建立上行测量参考信号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或建立上行测量参考信号和下行同步信号之间的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包括控制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和/或数据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
应用示例五
本实施例讲述当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之间有关联时,参考信号的可配置范围。
具体地,当上下行之间有互易性时,SRS的配置中会配置DL-RS(下行参考信号)的相关信息(比如CSI-RS的相关信息,和/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相关信息,和/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的相关信息),使得终端根据接收下行参考信号所用的接收波束,根据上下行互易性,得到发送SRS的发送波束,采用所述确定的发送波束发送所述SRS参考信号。具体地在SRS的配置中可配置的下行参考信号的范围可以由如下获取方式。
第一种获取方式中,SRS的配置信息中CSI-RS资源(即为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可配置反馈与终端反馈的CSI-RS资源没有关系,CSI-RS的可配置范围为基站配置的下行所有CSI-RS资源(或者可配置范围为包括用于下行波束训练的CSI-RS资源)。比如下行波束训练时,CSI-RS资源总共有16个为{0~15},SRS的配置信息中CSI-RS的资源可配置范围为{0~16},即SRS资源配置信息中,表示一个CSI-RS资源需要4比特。
第二种获取方式中,SRS的配置信息中可配置的CSI-RS资源范围与终端反馈的CSI-RS资源之间有关系,比如下行总共配置了16个CSI-RS资源为{0~15},而终端通过下行波束训练反馈{0,1,5,7}(比如反馈CRI{0,1,5,7}),即终端反馈CSI-RS资源{0,1,5,7}表示的发送波束作为候选发送波束),此时SRS的配置信息中,CSI-RS资源的可配置范围为{0,1,5,7},从而SRS配置信息中表示一个CSI-RS资源需要2比特,即建立SRS配置信息中的CSI-RS资源和终端反馈的CSI-RS资源之间的关联。即此时在SRS配置信息中2比特信息是对于{0,1,5,7}集合中信息的索引信息。或者就是根据终端反馈的信息确定可配置的CSI-RS的范围,反馈的信息包括对于CSI-RS资源和/或端口的分组,所述SRS的配置信息中是包括反馈的分组信息,或者反馈信息有关联的测量集合,根据测量集合的类型确定所述可配置的CSI-RS资源范围。
第三种获取方式中,SRS的配置信息中可配置的CSI-RS资源范围与CSI-RS资源的类型有关联,其中所述CSI-RS资源类型包括发送波束训练(比如NR中的P-2),接收波束训练(比如NR中的P-3)。比如给终端分配了CSI-RS资源0~15,其中CSI-RS资源4是对于CSI-RS资源1对应的一个发送波束的精细化基站的发送波束训练,CSI-RS资源4和CSI-RS资源1对应的终端的接收波束一样,则所述SRS的配置信息中CSI-RS资源范围中包括CSI-RS资源4和CSI-RS资源1其中之一就可以。比如在CSI-RS的资源配置中通过其CSI-RS资源是否包含在可配置的CSI-RS资源范围内,或者根据和CSI-RS的资源关联的测量类型,确定CSI-RS资源是否包含在可配置的CSI-RS资源范围内。或者根据所述CSI-RS资源是否有信道特性参数参考信号,确定其是否包含在所述可配置范围内,比如所述CSI-RS资源没有信道特性参数参考信号,则所述CSI-RS资源包含在所述可配置范围内,否则不包括在所述CSI-RS资源类型。或者根据CSI-RS资源所在的层级,确定其是否包含在所述可配置范围内,比如通过多阶段波束训练时,CSI-RS资源之间存在层级关系。
第四种获取方式中,上面两种方案的结合方案,基站首先通过高层信令配置多个SRS资源共享的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池,然后在具体一个的SRS资源中配置一个SRS资源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其中所述SRS资源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属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池,或者所述SRS配置信息中用于指示下行参考信号信息的通知域的比特数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池中包括的参考信号资源个数确定。采用这种方法增加基站调度灵活性的同时,减小信令开销。
类似地对于在下行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中包括上行参考信号信息,使得终端根据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信息的发送波束,根据互易性,得到接收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采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接收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的上行参考信号信息的可配置范围可以由如下获取方式:
第一种获取方式中所述可配置范围由分配给终端的所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构成;
第二种获取方式中所述可配置范围由基站分配通过控制信息分配给终端;
第三种获取方式中所述可配置范围由基站分配给终端的所有SRS资源中满足预定条件的SRS资源构成,比如所述可配置范围中不包括进行上行基站接收波束训练的SRS资源。
应用示例六
在本实施例中,当上下行互易性成立的时候,在上行参考信号的配置中指示互易性使能,此时终端基于下行参考信号的最优接收波束得到发送上行信号的发送波束,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中不具体包括下行参考信号信息。
即此时上行的发送波束是基于终端反馈的最优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根据上下行互易性,得到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波束。
或者此时不是基于终端反馈的最优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而且基于终端测量得到的最优的接收波束,根据上下互易性,得到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波束。比如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是周期发送的,终端测量下行参考信号,得到接收质量最优的下行参考信号和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接收波束,这个下行参考信号信息终端可能还没有反馈给基站。
应用示例七
在本应用示例中,基站向终端(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一指示域,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是所述终端接收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所述终端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对于上行信号的控制信息,比如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分配上行数据信道的下行控制信息,可选地是下行物理层动态控制信令,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通知上行控制信道的控制信息,优选地是高层控制信令。
具体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是下行参考信号,包括如下信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下行同步信号,下行测量参考信号,下行解调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上行参考信号,包括如下信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上行随机接入Preamble信号,上行测量参考信号,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上行资源请求信号,波束恢复请求信号。
当所述第一指示域中包括的是下行参考信号信息时,终端基于其接收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并根据上下行互易性,得到其发送上行信号的发送波束,其中所述接收波束和所述发送波束的波束辐射图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即此时接收波束所用的波束加权值和发送波束的波束加权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是终端可以根据接收波束推测出上行信号的发送波束信息。终端根据得到的发送波束,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当所述第一指示域包括的上行参考信号信息时,终端采用其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所用的发送波束(比如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是终端之前发送给基站的测量参考信号,或者之前发送给基站的解调参考信号),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具体地在一个控制信息中,比如DCI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知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通知信息共享一个比特通知域(即所述第一指示域)。对于通知域中数值集和内容集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至少之一确定。
第一种映射关系确定方式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显式通知所述联合编码域所述数值集和内容集的映射关系,其中存在多个数据值集和内容集之间的映射关系。比如所述联合编码域包括2比特。其中第一映射关系如表格1所示(所述内容集包括的上行参考信号信息),第二映射关系如表格2所示(所述内容集包括的下行参考信号信息)。此时第一控制信息中指示所述联合编码域所述数值集和所述内容集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表格1所示,还是表格2所。当然表格1和表格2的映射关系只是示例,并不排除其他的映射关系。
表格1
表格2
第二种映射关系指示方式是,第二控制信息中通知映射关系,此时优选地第一控制信息是物理动态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为高层控制信息,其中所述高层控制信息包括RRC控制信息,和/或MAC CE控制信息。
第三种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是,判断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从而确定所述数值集和内容集之间的映射关系。具体地比如所述终端是否在约定的时间区域发送过上行参考信号,比如SRS,其中所述预定的时间段是第一控制信息发送之前的预定时间段,比如所述预定时间段为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之前,当在所述预定时间段中发送过SRS,则所述联合编码表格中所述内容集包括的是SRS(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当终端没有发送过SRS时,所述联合编码表格中所述内容集包括的是下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或者根据在终端侧,是否可以由其接收下行信号的接收波束信息推断出其发送信号的发送波束信息,当可以推断出时(即终端侧存在互易性时),所述联合编码表格中所述内容集包括的是下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否则所述内容集包括的为上行参考信号信息。或者所述上行信号对应的比特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当所述信号的比特数不超过预定阈值时,所述联合编码表格中所述内容集包括的是下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所述联合编码表格中所述内容集包括的是上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优选地所述上行信号为数据信道信号,和/或控制信道信号。或者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对应的调制编码速率(比如MCS)是否大于预定阈值,当所述调制编码速率超过预定阈值时,所述联合编码表格中所述内容集包括的是上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否则所述联合编码表格中所述内容集包括的是下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优选地所述上行信号为数据信道信号,和/或控制信道信号。当然也不排除其他预定条件,或者根据其他参数判断所述数值集和内容集之间的映射关系。
当然上述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可以相互结合。
应用示例八
在本应用示例中,在配置下行参考信号的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一指示域,在所述第一指示域中下行参考信号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所述上行参考信号信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第一指示域。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携带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其中之一。
当所述第一指示域中包括的是上行参考信号信息时,终端基于其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波束,并根据上下行互易性,得到其接收下行信号的发送波束,其中所述接收波束和所述发送波束的波束辐射图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即此时接收波束所用的波束加权值和发送波束的波束加权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是终端可以根据发送波束推测出接收下行信号的接收波束信息。终端根据得到的接收波束,接收所述下行信号。
当所述第一指示域包括的是下行参考信号信息时,终端采用其接收下行参考信号所用的接收波束(比如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是基站之前发送给终端的测量参考信号,或者之前发送给终端的解调参考信号),接收所述下行信号。
应用示例九
在本应用示例中,一个上行参考信号可以和一个下行参考信号关联,终端根据接收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得到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波束,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关联的下行参考信号可以是随时间资源,或者随频域资源变化的,比如上行参考信号在时间1与下行参考信号1关联,在时间2与下行参考信号2关联。这种变化的关联可以是通过基站发送控制信息,也可以基站发送一个下行参考信号池,上行参考信号按照约定跳变准则在不同资源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池中的不同下行参考信号关联。
应用示例十
在本应用示例中,上行参考信号在一个slot(时隙)中占有多个时域符号,所述多个时域符号可以等间隔分布。或者将一个slot中的上行传输域(或者一个slot中上行参考信号可占有的上行传输域)中包括的多个时域符号分为多个梳,在资源分配中分配一个上行参考信号占有的梳索引。
如图13所示,将一个slot中的上行传输域分为2个时域梳,控制信息指示一个上行参考信号占有的梳索引或者梳索引集合。从而使得当需要上行发送波束扫描时,终端的上行参考信号占有一个时域梳,从而可以给中终端进行波束切换留有时间。
在上行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中可以通知梳索引,也可以进一步通知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或者多种:各个梳占有的时域资源,比如图13中各个时域资源为符号{3~13},将所述域分成的梳级别,比如所述图13中将所述时域资源{3,13}分成两个梳。其中对于时域资源的通知可以通知起始时域符号3和结束时域符号13,或者通知起始时域符号3和时域符号个数11,或者通知结束时域符号13和时域符号个数11.
或者在上行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中可以通知所述梳的起始符号位置,和/或结束符号位置,和/或所述梳的两个时域符号之间的间隔的时域符号个数。具体地对于图13中的时域第一梳通知如下信息:所述梳的起始符号位置3,和/或结束符号位置13,和/或所述梳的两个时域符号之间的间隔的时域符号个数2。
可选地,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是否对应终端的不同发送波束,确定是否划分时域梳,或者根据终端发送波束的切换时延,确定一个时域梳中两个时域符号之间间隔的时域符号个数,或者梳级别总数。
类似地,可以将下行参考信号划分为时域梳,使得终端可以进行接收波束切换。可选地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是否对应终端的不同接收波束,确定是否划分时域梳,或者根据终端接收波束的切换时延,确定一个时域梳中两个时域符号之间间隔的时域符号个数,或者梳级别总数。
应用示例十一:
在本应用实施例中,在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一指示域,在所述第一指示域指示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可以用于上行参考信号,也可以用于下行参考信号。
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序列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根序列信息。
应用示例十二:
在本应用实施例中,在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一指示域,在所述第一指示域中下行参考信号信息和上行参考信号信息联合编码。
比如上行波束训练和下行波束训练联合进行波束训练,在第一控制信息中可选地为物理层动态控制信息中同时通知下行参考信号信息和上行参考信号信息。
具体地如图14所示,首先进行下行接收波束训练,根据下行接收波束训练结果进行上行发送波束训练,图14中下行接收波束训练分配3个CSI-RS资源,每个CSI-RS资源对应基站的一个发送波束,一个CSI-RS资源在一个时域符号中,通过将所述CSI-RS占有的资源通过IFDMA(Interleaved FDMA,基于交织的频分多址)的方式或者增大子载波间隔的方式划分为多个小时间单元,比如划分为4个小时间单元,从而可以训练3*4个发送接收波束对,即3个基站发送波束,每个发送波束对应终端的4个接收波束,通过训练之后终端得到最优的1个发送接收波束对,采用最优的发送接收波束对中,根据上下行互易性,由所述最优下行发送接收波束对中的最优接收波束,得到SRS资源1的发送波束,在SRS资源1上采用确定的发送波束发送SRS资源1.
或者SRS资源1的端口数等于分配的CSI-RS资源数3,对于基站的3个发送波束中的每个发送波束得到最好的接收波束,对于SRS资源1中的3个端口,依次采用基站的发送波束1~3分别对应的下行终端接收波束,根据互易性,得到的优选发送波束{1’,2’,3’}发送所述3个SRS端口。
或者第5个符号上SRS资源数等于分配的CSI-RS资源数3,对于3个SRS资源依次采用基站的发送波束1~3分别对应的下行终端接收波束,根据互易性,得到的优选发送波束{1’,2’,3’}发送所述3个SRS资源。
或者如图15所示,CSI-RS资源数等于SRS资源数,且CSI-RS资源i对应SRS资源i,i=1,2,3,终端对于CSI-RS资源i进行下行接收波束训练,得到最好的接收波束,根据上下行互易性,由下行接收波束得到上行发送波束,采用所述上行发送波束发送SRS资源i.
应用示例十二:
在本应用示例中,在指示上行信号的控制信息中,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上行参考信号(SRS)资源索引,或者上行参考信号资源(SRS)加上行参考信号端口索引,从而指示上行信号的发送波束信息。其中所述上行信号中配置的上行资源范围不包括U-2过程对应的SRS资源,其中U-2过程是进行上行基站的接收波束训练的SRS资源。
比如给终端分配了SRS资源0~15,其中SRS资源{4~7}为进行上行基站接收波束训练的SRS资源。则上行发送波束信息的控制信息中可配置的SRS资源集合为{0~3,8~15},不包括{4~7}。当然在指示上行信号的接收波束信息的控制信息中可配置的SRS资源可以包括{4~7}。
应用示例十三:
在本应用示例中,采用专有控制信息,和/或公共控制信息通知测量参考信号的相关信息。
具体地对于触发下行测量参考信号发送的控制信息可以在UL-Grant(给终端分配上行信号:包括上行数据信道,和/或上行控制信道的控制信息)物理层动态控制信息(DCI)的专有DCI中,也可以在DL-Grant(给终端分配下行信号的)的专有DCI中,也可以采用类似LTE中DCI format 3/3A的方式采用组公共控制信息通知下行测量参考信号的触发信息。
类似对可以在专有UL-Grant,和/或DL-Grant的专有控制信息,或者组公共控制信息去激活下行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比如NR讨论中的半周期CSI-RS的去激活),从而终止下行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
类似地,也可以采用专有UL-Grant,和/或DL-Grant的专有控制信息,或者组公共控制信息中发送如下信息至少之一:下行测量触发,下行测量去激活,触发测量上报,去激活测量上报。
类似地,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或者上行参考信号去激活信息也可以在专有UL-Grant,和/或DL-Grant的专有控制信息,或者组公共控制信息中发送。
应用示例十四:
在本应用实施例中,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之间有关联,比如存在互易性之间的关联。比如有4个上行参考信号(即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和8个下行参考信号(即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可以通过高层控制信息配置4个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和8个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集合或者表格,如表格3所示,在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通知的是关联关系索引信息。
表格3
关系索引 关联关系
0 (1,1,2,2)
1 (1,2,3,4)
2 (1,1,1,2)
3 (5,6,1,7)
其中(1,1,2,2)表示(上行参考信号资源1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为1,上行参考信号资源2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为1,上行参考信号资源3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为2,上行参考信号资源4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为2),其他类似,当然表格3也只是举例,并不排除其他的关联关系集合。
表格组上行参考信号资源组和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组之间的关联关系,本应用示例中也不排除所述关联关系是上行参考信号端口组,或者上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组,或者上行参考信号资源组,或者上行参考信号设置组,与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组,或者下行参考信号端口组,或者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组,或者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组之间的关联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上述的信号的发送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上述的信号的接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上述的信号传输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例如处理器)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集成电路来实现其相应功能,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来实现其相应功能。本公开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虽然本公开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公开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本公开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公开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8)

1.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
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在所述端口上采用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信号;
其中,M和N为自然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口包括如下端口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发送天线端口;
所述信号包括如下信号至少之一:解调参考信号,测量参考信号,随机接入请求信号,波束恢复请求信号,资源请求信号,数据信道信号,控制信道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映射关系,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映射关系信息;或者,
根据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个数信息;
不同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个数的比例信息;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组信息;
每个端口对应的发送波束组信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定的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N个发送波束轮流占有所述M个端口;
所述N个发送波束等比例占有所述M个端口;
不同发送波束占有的所述端口比例是约定值;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所述端口个数是约定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端口和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所述M值,所述N值,所述M个端口的信息,所述N个发送波束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波束通过如下信息至少之一表示:
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发送波束逻辑编号信息;接收波束逻辑编号信息,预编码码字集合信息;参考信号分组信息,参考信号类型信息,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参考信号测量限制集信息,参考信号的资源类型;
其中一个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考信号资源,一个参考信号设置信息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信号资源集合。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小于或等于M。
9.一种信号的接收方法,包括:
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接收在所述端口上采用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的信号;
其中,M和N为自然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口包括如下端口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发送天线端口;
所述信号包括如下信号至少之一:解调参考信号,测量参考信号,随机接入请求信号,波束恢复请求信号,资源请求信号,数据信道信号,控制信道信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映射关系;或者,
根据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个数信息;
不同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个数的比例信息;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组信息;
每个端口对应的发送波束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定的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N个发送波束轮流占有所述M个端口;
所述N个发送波束等比例占有所述M个端口;
不同发送波束占有的所述端口比例是约定值;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所述端口个数是约定值。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所述M值,所述N值,所述M个端口的信息,所述N个发送波束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9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波束通过如下信息至少之一表示:
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发送波束逻辑编号信息;接收波束逻辑编号信息,预编码码字集合信息;参考信号分组信息,参考信号类型信息,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参考信号测量限制集信息,参考信号的资源类型;
其中一个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考信号资源,一个参考信号设置信息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信号资源集合。
16.如权利要求9~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小于或等于M。
17.一种信号的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在所述端口上采用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信号;
其中,M和N为自然数。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口包括如下端口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发送天线端口;
所述信号包括如下信号至少之一:解调参考信号,测量参考信号,随机接入请求信号,波束恢复请求信号,资源请求信号,数据信道信号,控制信道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映射关系,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映射关系信息;或者,
根据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个数信息;
不同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个数的比例信息;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组信息;
每个端口对应的发送波束组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定的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N个发送波束轮流占有所述M个端口;
所述N个发送波束等比例占有所述M个端口;
不同发送波束占有的所述端口比例是约定值;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所述端口个数是约定值。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所述M值,所述N值,所述M个端口的信息,所述N个发送波束的信息。
23.如权利要求17或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波束通过如下信息至少之一表示:
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发送波束逻辑编号信息;接收波束逻辑编号信息,预编码码字集合信息;参考信号分组信息,参考信号类型信息,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参考信号测量限制集信息,参考信号的资源类型;
其中一个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考信号资源,一个参考信号设置信息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信号资源集合。
24.如权利要求17~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N小于或等于M。
25.一种信号的接收装置,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M个端口和N个发送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接收在所述端口上采用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的信号;
其中,M和N为自然数。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口包括如下端口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发送天线端口;
所述信号包括如下信号至少之一:解调参考信号,测量参考信号,随机接入请求信号,波束恢复请求信号,资源请求信号,数据信道信号,控制信道信号。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确定模块,用于:
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映射关系;或者,
根据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个数信息;
不同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个数的比例信息;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端口组信息;
每个端口对应的发送波束组信息。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定的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N个发送波束轮流占有所述M个端口;
所述N个发送波束等比例占有所述M个端口;
不同发送波束占有的所述端口比例是约定值;
每个发送波束占有的所述端口个数是约定值。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所述M值,所述N值,所述M个端口的信息,所述N个发送波束的信息。
31.如权利要求25或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波束通过如下信息至少之一表示:
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发送波束逻辑编号信息;接收波束逻辑编号信息,预编码码字集合信息;参考信号分组信息,参考信号类型信息,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参考信号测量限制集信息,参考信号的资源类型;
其中一个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考信号资源,一个参考信号设置信息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信号资源集合。
32.如权利要求25~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N小于或等于M。
33.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含第一指示域,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第一参考信号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向不同。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采用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联合编码;
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所述信号的波束信息,根据所述波束信息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所述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根据所述信道特性参数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波束信息,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端口上根据所述波束信息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信息,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端口上根据所述信道特性参数信息传输所述信号。
36.如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如下信息之一:
无线资源控制的控制信息、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的控制信息、物理层动态控制信息,
或者为如下控制信息之一:专有控制信息,组公共控制信息,公共控制信息。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在预定的时间区域内是否接收到第二参考信号,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在接收到的能力反馈信息是否指示可以由接收信号的波束信息推断出发送信号的波束信息,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对应的比特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对应编码速率和/或调制阶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3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具有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携带等级信息,所述等级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等级;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端口组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的配置信息。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总等级个数信息。
40.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或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参考信号的分组信息,参考信号的类型信息,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参考信号测量限制集信息,参考信号的资源类型;
其中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41.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反馈的参考信号集合;和/或
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通信节点的反馈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反馈信息确定第一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第一集合;和/或
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三控制信息,所述第三控制信息中包括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第三控制信息中包括的参考信号集合;和/或
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四控制信息,所述第四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一参考信号信息的关联关系集合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集合是分配给第一通信节点的所有第一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第二集合,其中所述第二集合是分配给第一通信节点的所有第二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三集合,其中所述第三集合是分配给第一通信节点的所有第一参考信号中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一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和/或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第四集合,其中所述第四集合是分配给第一通信节点的所有第二参考信号中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二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端。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域的比特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包括的参考信号个数确定;和/或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域是对于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是所述关联集合信息中的索引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携带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共用所述参数信息。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序列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根序列信息。
4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是下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上行参考信号。
4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之间存在预设的关联关系。
47.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含第一指示域,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第一参考信号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向不同。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采用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联合编码;
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所述信号的波束信息,根据所述波束信息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所述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根据所述信道特性参数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波束信息,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端口上根据所述波束信息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信息,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端口上根据所述信道特性参数信息传输所述信号。
50.如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如下信息之一:
无线资源控制的控制信息、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的控制信息、物理层动态控制信息;
或者为如下控制信息之一:专有控制信息,组公共控制信息,公共控制信息。
51.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在预定的时间区域内是否发送过第二参考信号,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是否可以由接收信号的波束信息推断出发送信号的波束信息,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对应的比特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对应编码速率和/或调制阶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52.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具有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携带等级信息,所述等级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等级;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端口组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的配置信息。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总等级个数信息。
54.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或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参考信号的分组信息,参考信号的类型信息,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参考信号测量限制集信息,参考信号的资源类型;
其中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55.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反馈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反馈的参考信号集合;和/或
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反馈信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第一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第一集合;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三控制信息,所述第三控制信息中包括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第三控制信息中包括的参考信号集合;和/或
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四控制信息,所述第四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一参考信号信息的关联关系集合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集合是分配给自身的所有第一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第二集合,其中所述第二集合是分配给自身的所有第二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三集合,其中所述第三集合是分配给自身的所有第一参考信号中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一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和/或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第四集合,其中所述第四集合是分配给自身的所有第二参考信号中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二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域的比特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包括的参考信号个数确定;和/或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域是对于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是所述关联集合信息中的索引信息。
57.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携带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共用所述参数信息。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序列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根序列信息。
5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是下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上行参考信号。
6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之间存在预设的关联关系。
61.一种信号的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含第一指示域,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第一参考信号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向不同。
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采用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联合编码;
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第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63.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所述信号的波束信息,根据所述波束信息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所述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根据所述信道特性参数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波束信息,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端口上根据所述波束信息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信息,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端口上根据所述信道特性参数信息传输所述信号。
64.如权利要求61或6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如下信息之一:
无线资源控制的控制信息、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的控制信息、物理层动态控制信息;
或者为如下控制信息之一:专有控制信息,组公共控制信息,公共控制信息。
65.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在预定的时间区域内是否接收到第二参考信号,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在接收到的能力反馈信息是否指示可以由接收信号的波束信息推断出发送信号的波束信息,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对应的比特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对应编码速率和/或调制阶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66.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具有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携带等级信息,所述等级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等级;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端口组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的配置信息。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总等级个数信息。
68.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或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参考信号的分组信息,参考信号的类型信息,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参考信号测量限制集信息,参考信号的资源类型;
其中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69.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反馈的参考信号集合;和/或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的反馈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反馈信息确定第一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第一集合;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三控制信息,所述第三控制信息中包括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第三控制信息中包括的参考信号集合;和/或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四控制信息,所述第四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一参考信号信息的关联关系集合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集合是分配给第一通信节点的所有第一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第二集合,其中所述第二集合是分配给第一通信节点的所有第二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三集合,其中所述第三集合是分配给第一通信节点的所有第一参考信号中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一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和/或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第四集合,其中所述第四集合是分配给第一通信节点的所有第二参考信号中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二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端。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域的比特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包括的参考信号个数确定;和/或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域是对于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是所述关联集合信息中的索引信息。
71.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携带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共用所述参数信息。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序列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根序列信息。
73.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是下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上行参考信号。
74.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之间存在预设的关联关系。
75.一种信号的传输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含第一指示域,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第一参考信号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向不同。
76.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共享所述第一指示域,采用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联合编码;
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第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77.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单元,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所述信号的波束信息,根据所述波束信息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所述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根据所述信道特性参数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波束信息,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端口上根据所述波束信息传输所述信号;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特性参数信息,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端口上根据所述信道特性参数信息传输所述信号。
78.如权利要求75或7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如下信息之一:
无线资源控制的控制信息、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的控制信息、物理层动态控制信息;
或者为如下控制信息之一:专有控制信息,组公共控制信息,公共控制信息。
79.如权利要求7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还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在预定的时间区域内是否发送过第二参考信号,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是否可以由接收信号的波束信息推断出发送信号的波束信息,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对应的比特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对应编码速率和/或调制阶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二参考信号信息,若否,则所述第一指示域携带的是第一参考信号信息。
80.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具有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携带等级信息,所述等级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等级;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端口组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关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设置的配置信息。
81.如权利要求8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总等级个数信息。
82.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信息和/或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端口集合信息;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信息;参考信号对应的码域信息;参考信号的分组信息,参考信号的类型信息,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信息,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参考信号测量限制集信息,参考信号的资源类型;
其中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设置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83.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反馈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反馈的参考信号集合;和/或
所述第四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反馈信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第一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第一集合;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三控制信息,所述第三控制信息中包括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所述第三控制信息中包括的参考信号集合;和/或
所述第四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四控制信息,所述第四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信息和第一参考信号信息的关联关系集合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集合是分配给所述装置自身的所有第一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第二集合,其中所述第二集合是分配给所述装置自身的所有第二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的子集;和/或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三集合,其中所述第三集合是分配给所述装置自身的所有第一参考信号中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一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和/或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属于第四集合,其中所述第四集合是分配给所述装置自身的所有第二参考信号中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二参考信号构成的集合。
84.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域的比特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包括的参考信号个数确定;
和/或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域是对于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
和/或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的是所述关联集合信息中的索引信息。
85.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域中携带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共用所述参数信息。
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参考信号端口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序列信息,参考信号所用的根序列信息。
87.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是下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上行参考信号。
88.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之间存在预设的关联关系。
CN201710331567.0A 2017-05-11 2017-05-11 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0926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1567.0A CN108092697B (zh) 2017-05-11 2017-05-11 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PCT/CN2018/095268 WO2018206017A1 (zh) 2017-05-11 2018-07-11 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1567.0A CN108092697B (zh) 2017-05-11 2017-05-11 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2697A true CN108092697A (zh) 2018-05-29
CN108092697B CN108092697B (zh) 2022-11-15

Family

ID=62171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31567.0A Active CN108092697B (zh) 2017-05-11 2017-05-11 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92697B (zh)
WO (1) WO2018206017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6017A1 (zh) * 2017-05-11 2018-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0024224A1 (en) * 2018-08-02 2020-02-06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nnel property assumption determination
CN110830202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1356171A (zh) * 2018-12-21 2020-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的配置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0143810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用于多点发送的上行控制方法和信令
CN111435900A (zh) * 2019-02-20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11435902A (zh) * 2019-02-22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及传输节点
WO2020164334A1 (zh) * 2019-02-15 2020-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的方法与装置
WO2021102895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15211175A (zh) * 2020-03-13 2022-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5296779A (zh) * 2018-11-12 2022-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准共址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30884A1 (zh) * 2022-01-10 2023-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侧行链路中波束训练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222021A1 (zh) * 2022-05-17 2023-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6562A (zh) * 2022-01-29 2023-08-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1357A (zh) * 2007-11-08 2009-05-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57318A (zh) * 2010-10-22 2012-05-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710309A (zh) * 2012-05-31 2012-10-03 东南大学 适用于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同步信号发射方法
CN103547341A (zh) * 2013-06-08 2014-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导频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5634574A (zh) * 2013-06-08 2016-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导频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6141987A1 (en) * 2015-03-11 2016-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user-specific beam forming
CN106470088A (zh) * 2015-08-14 2017-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mrs端口或映射关系的通知、确定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6292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导频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412889A (zh) * 2010-10-09 2012-04-1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上行侦听参考信号的方法
CN104052532B (zh) * 2013-03-15 2019-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4811946B (zh) * 2014-01-29 2020-03-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处理干扰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CN108092697B (zh) * 2017-05-11 2022-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1357A (zh) * 2007-11-08 2009-05-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57318A (zh) * 2010-10-22 2012-05-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710309A (zh) * 2012-05-31 2012-10-03 东南大学 适用于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同步信号发射方法
CN103547341A (zh) * 2013-06-08 2014-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导频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5634574A (zh) * 2013-06-08 2016-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导频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6141987A1 (en) * 2015-03-11 2016-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user-specific beam forming
CN106470088A (zh) * 2015-08-14 2017-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mrs端口或映射关系的通知、确定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6017A1 (zh) * 2017-05-11 2018-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0024224A1 (en) * 2018-08-02 2020-02-06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nnel property assumption determination
CN110830202B (zh) * 2018-08-10 2022-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0830202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5296779A (zh) * 2018-11-12 2022-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准共址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56171A (zh) * 2018-12-21 2020-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的配置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436124A (zh) * 2019-01-11 2020-07-2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用于多点发送的上行控制方法和信令
CN111436124B (zh) * 2019-01-11 2023-08-0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用于多点发送的上行控制方法和信令装置
WO2020143810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用于多点发送的上行控制方法和信令
WO2020164334A1 (zh) * 2019-02-15 2020-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的方法与装置
US11937203B2 (en) 2019-02-15 2024-03-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0169001A1 (zh) * 2019-02-20 2020-08-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11435900A (zh) * 2019-02-20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11435900B (zh) * 2019-02-20 2022-04-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US11973710B2 (en) 2019-02-20 2024-04-30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435902A (zh) * 2019-02-22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及传输节点
CN111435902B (zh) * 2019-02-22 2021-08-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及传输节点
WO2021102895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15211175B (zh) * 2020-03-13 2023-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5211175A (zh) * 2020-03-13 2022-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30884A1 (zh) * 2022-01-10 2023-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侧行链路中波束训练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222021A1 (zh) * 2022-05-17 2023-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2697B (zh) 2022-11-15
WO2018206017A9 (zh) 2019-08-22
WO2018206017A1 (zh) 2018-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2697A (zh) 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809321B (zh) 接收和发送信号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08111267A (zh) 信号的传输方法和系统及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522993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nib comp传输方法和装置
TWI681680B (zh) 一種獲取、回饋發送波束資訊的方法及裝置
CN110383905A (zh) 上行链路传输的功率控制方法
WO2019141285A1 (zh) 一种天线选择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803362A (zh) 功率控制方法、ue、基站、参数配置方法和控制方法
CN110391881A (zh) 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73568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196799A (zh) 发送用于控制信道的资源的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发送用于上行链路drs的资源的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发送指示子帧/时隙类型的指示符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发送下行链路符号的数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23722A (zh) 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0034853A (zh)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20210337584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112076A (zh) 配置上行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55925B (zh) 一种用于功率调整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36446A (zh)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9150338A (zh)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0035484A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
CN108024344A (zh) 一种传输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8289330A (zh) 上行参考信号信息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7889236A (zh) 参数确定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7404365A (zh) 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88255A (zh) 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基站和终端
CN113411105A (zh) 一种无小区大规模天线系统的ap选择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