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90437A -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0437A
CN108090437A CN201711332535.9A CN201711332535A CN108090437A CN 108090437 A CN108090437 A CN 108090437A CN 201711332535 A CN201711332535 A CN 201711332535A CN 108090437 A CN108090437 A CN 108090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infrared lamp
iris recognition
iris
recognitio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325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意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n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325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904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90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04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 G06V40/19Senso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 G06V40/197Matching; Class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子装置,虹膜识别组件,包括:主板、红外灯、虹膜摄像头和盖板,主板具有第一表面;红外灯与主板连接且位于第一表面;虹膜摄像头与主板连接,虹膜摄像头位于第一表面且与红外灯间隔开设置;盖板位于与主板间隔开设置,盖板具有第一透光部,第一透光部与红外灯相对,第一透光部上设有第一涂层,第一涂层被构造成允许红外灯发射的红外光线穿透且阻止可见光穿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通过在第一透光部上设置第一涂层,提高了红外光线的透射率且可以有效地避免虹膜识别光源可见,提高了虹膜识别组件的使用舒适性。

Description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子装置上的虹膜识别组件通常采用810nm的红外光作为虹膜识别光源,然而810nm波长与可见光波长接近,当虹膜识别模组温度升高时,红外识别波长会产生漂移,导致虹膜识别光源可见,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所述虹膜识别组件可以保证虹膜识别光源不可见。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虹膜识别组件的电子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具有第一表面;红外灯,所述红外灯与所述主板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虹膜摄像头,所述虹膜摄像头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虹膜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且与所述红外灯间隔开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位于与所述主板间隔开设置,所述盖板具有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与所述红外灯相对,所述第一透光部上设有第一涂层,所述第一涂层被构造成允许所述红外灯发射的红外光线穿透且阻止可见光穿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通过在第一透光部上设置第一涂层,红外灯发射的红外光线可以穿透第一透光部照射到人眼,有利于提高红外光线的透射率,同时在虹膜识别模组温度升高、红外光产生漂移时,可以有效地避免可见光穿透第一透光部,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虹膜识别光源可见,提高了虹膜识别组件的使用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通过设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虹膜识别组件,提高了电子装置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虹膜识别组件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虹膜识别组件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虹膜识别组件的工作原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虹膜识别组件的工作原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虹膜识别组件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虹膜识别组件的工作原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虹膜识别组件100,
主板110,第一表面111,第一安装槽112,第二安装槽113,
红外灯120,灯座121,
虹膜摄像头130,安装座131,
盖板140,第一透光部141,第一涂层1411,第二透光部142,第二涂层1421,
显示单元200,电子装置300,人眼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装置300的虹膜识别组件100。其中,虹膜识别组件100可以对电子装置300进行解锁。可选地,电子装置3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装置300的虹膜识别组件100,包括:主板110、红外灯120、虹膜摄像头130和盖板140。
具体地,主板110具有第一表面111,红外灯120与主板110连接且位于第一表面111。
虹膜摄像头130与主板110连接,虹膜摄像头130位于第一表面111且与红外灯120间隔开设置。参照图1,虹膜摄像头130与红外灯120可以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例如,将虹膜识别组件100应用于电子装置300(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时,需要通过虹膜识别对电子装置300进行解锁时,可以使人眼400可以对着虹膜摄像头130,红外灯120发射的光线偏转一定角度被人眼400接收,虹膜摄像头130通过捕捉人眼400接收的红外光,实现解锁。
盖板140位于与主板110间隔开设置,盖板140具有第一透光部141,第一透光部141与红外灯120相对,第一透光部141上设有第一涂层1411,第一涂层1411被构造成允许红外灯120发射的红外光线穿透且阻止可见光穿透。其中,第一涂层1411可以设置在第一透光部141的邻近红外灯120的一侧表面,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透光部141的远离红外灯120的一侧表面。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涂层1411,红外灯120发射的红外光线可以穿透第一透光部141照射到人眼400,同时在虹膜识别模组温度升高、红外光产生漂移时,可以有效地避免可见光穿透第一透光部141,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虹膜识别光源可见,提高了虹膜识别组件100的使用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装置300的虹膜识别组件100,通过在第一透光部141上设置第一涂层1411,红外灯120发射的红外光线可以穿透第一透光部141照射到人眼400,有利于提高红外光线的透射率,同时在虹膜识别模组温度升高、红外光产生漂移时,可以有效地避免可见光穿透第一透光部141,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虹膜识别光源可见,提高了虹膜识别组件100的使用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第一涂层1411设在第一透光部141的邻近红外灯120的一侧表面上。也就是说,第一涂层1411可以设在第一透光部141的内表面上。由此,可以避免第一涂层1411摩擦脱落,延长了第一涂层1411的使用寿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方向“内”指的是朝向电子装置300中心的方向,相应地,“方向外”指的是背向电子装置300中心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涂层1411电镀或丝印在第一透光部141上。也就是说,第一涂层1411可以通过电镀工艺电镀在第一透光部141上,也可以通过丝印工艺印在第一透光部141上。由此,可以将第一涂层1411牢靠地设置在第一透光部141上,提高了第一涂层1411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工艺简单,加工方便,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
可选地,第一涂层1411为氧化硅氧化钛镀层,但不限于此。由此,可以保证红外光线穿透第一透光部141射向人眼400,且可以阻止可见光穿透第一透光部141,从而可以保证虹膜识别光源不可见。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氧化硅氧化钛镀层可以保证波长范围在900nm以上的红外光线全部穿透第一透光部141,波长为800nm~900nm的红外光线少量穿透,800nm以下的光线完全不可以穿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涂层1411的颜色与盖板140在第一透光部141周围的颜色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第一涂层1411的颜色与盖板140在第一透光部141周围的颜色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以提高盖板140外观的一致性,从而可以提高电子装置300的美观度。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颜色涂层的颜色为白色、金属色或银色等浅色,盖板140在第一透光部141周围的颜色也为相同或相似的白色、金属色或银色等浅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颜色具有一致性为指在Lab色彩模式中,两个物体之间的色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具体地,第一涂层1411的颜色与盖板140在第一透光部141周围的颜色的色差ΔEab满足:0≤ΔEab≤5,进一步地,ΔEab满足0≤ΔEab≤2。
以两个彩色样品为例,若两个彩色样品都按L、a、b标定颜色,其中,L代表亮度,范围在0-100,最暗为0,最亮为100;a是由绿到红的色彩变化,范围在-128~+128,纯绿为负128,纯红为正128,之间分为256级;b是由蓝到黄的色彩变化,范围在-128~+128,纯蓝为负128,纯黄为正128,之间分为256级,则两个彩色样品的颜色标定分别为:彩色样品一标定为L1,a1及b1;彩色样品二标定为L2,a2及b2。则两个彩色样品之间的色差ΔEab可用下列公式计算:色差ΔEab=[(ΔL*)2+(Δa*)2+(Δb*)2]1/2。
例如,当0≤ΔEab≤5时,两个彩色样品之间的颜色差异表现在盖板140表面时,该色差属于盖板140表面装饰效果可接受的范围。进一步地,当0≤ΔEab≤2时,两个彩色样品之间的颜色差异表现在盖板140表面时,该色差在肉眼条件下进行观察时几乎不可见,从而使得盖板140表面的“整体性和一体化”效果更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进一步实施例,参照图1、图3-图6,盖板140还具有第二透光部142,第二透光部142与虹膜摄像头130相对,第二透光部142上设有第二涂层1421,第二涂层1421被构造成允许红外灯120发射的红外光线穿透且阻止可见光穿透。由此,经人眼400反射后的红外光线可以穿透第二涂层1421被虹膜摄像头130接收,进一步地提高了红外光线的透射率,进而提高了虹膜识别组件100的识别效率和解锁效率。
具体地,第二涂层1421电镀或丝印在第二透光部142上。也就是说,第二涂层1421可以通过电镀工艺电镀在第二透光部142上,也可以通过丝印工艺印在第二透光部142上。例如,第二涂层1421可以电镀或者丝印在第二透光部142的邻近虹膜摄像头130的一侧表面上。由此,可以将第二涂层1421牢靠地设置在第二透光部142上,提高了第二涂层1421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工艺简单,加工方便,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
可选地,第二涂层1421为氧化硅氧化钛镀层,但不限于此。由此,可以保证红外光线穿透第二透光部142被虹膜摄像头130接收,且可以阻止可见光穿透第二透光部142,从而可以保证虹膜识别光源不可见。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氧化硅氧化钛镀层可以保证波长范围在900nm以上的红外光线全部穿透第二透光部142,波长为800nm~900nm的红外光线少量穿透,800nm以下的光线完全不可以穿透。
进一步地,第二涂层1421的颜色与盖板140在第二透光部142周围的颜色具有一致性。参照图2和7,盖板140的非显示区域B区的颜色具有一致性。由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电子装置300的美观度。
可选地,红外灯120发射的红外光线的波长范围为900nm~940nm(即900nm≤λ≤940nm)。其中,900nm~940nm的红外光在对虹膜成像提供有效光源的同时不被人眼400可见,用户体验更佳,且900nm~940nm的红外光对于黑色虹膜的识别效果更佳。由此,红外灯120可以针对特定的亚洲人群使用,提高识别效率。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红外灯120发射的红外光线的波长为940nm,其中,波长的公差范围可以为±20nm。940nm的红外光对于黑色虹膜的识别效果更佳。由此,红外灯120可以针对特定的亚洲人群使用,进一步地提高识别效率。
可选地,盖板140为玻璃盖板140。由此,可以提高提高电子装置300的显示效果且可以提升电子装置300的美观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进一步实施例,主板110上设有用于安装红外灯120的灯座121。灯座121具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灯座121的第一安装面与主板110相连且灯座121与虹膜摄像头130间隔开设置,例如,参照图3,红外灯120设在灯座121的第二安装面上,在由灯座121至虹膜摄像头130的方向上,灯座121的第二安装面朝向靠近主板110的方向延伸。
由于在由灯座121至虹膜摄像头130的方向上,灯座121的第二安装面朝向靠近主板110的方向延伸,将红外灯120安装在第二安装面后,可以使红外灯120的光轴朝向靠近虹膜摄像头130的方向发生偏转,从而可以使红外灯120发射的红外光线朝向靠近虹膜摄像头130的方向发生偏转。由此,当通过虹膜识别件对电子装置300进行解锁时,可以使人眼400对着虹膜摄像头130,红外灯120发射的红外光偏转一定的角度后被人眼400接收,从而可以将更多的红外光射入人眼400内,增加了人眼400接收的红外光,进而增加了虹膜摄像头130在人眼400上捕捉到的红外光,提高了虹膜识别效率和解锁成功率。
同时,本申请中的虹膜识别组件100通过在主板110上设置灯座121的方式,将红外灯120倾斜地在安装在主板110上,使得红外灯120在安装在主板110上时其光轴就偏转一定的角度,进而实现红外光的偏转。因此,本申请的红外灯120可以是普通的红外灯120,红外灯120本身不具有偏转功能,不需要特别定制,当虹膜摄像头130与红外灯120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时,可以通过调整槽底壁与第一表面111之间的夹角调整红外光线偏转的角度,从而缩短了虹膜识别组件100的制造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还可以实现红外灯120的共通化。
此外,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通过提高红外灯120的电流增强红外光强度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虹膜识别组件100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增大电流引起的发热问题,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子装置300的散热问题,并能提高电子装置300的续航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灯座121的第二安装面形成为平面结构。参照图3,灯座121的第二安装面形成为倾斜延伸的斜面。由此,可以方便地将红外灯120安装在灯座121上,提高了装配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灯座121的第二安装面与第一安装面的夹角为α,α满足:3°≤α≤10°。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安装面与第一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虹膜识别组件100的规格型号调整设计。例如,α可以进一步满足:4°≤α≤8°。具体地,当虹膜摄像头130与红外灯120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安装面与第一安装面1之间的夹角调整红外光线偏转的角度,制造周期短且成本低。
可选地,灯座121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灯座121的截面指的是与红外灯120的光轴平行的平面截该灯座121所得的平面。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主板110的第一表面111上设有第一安装槽112,第一安装槽112与虹膜摄像头130间隔开设置,且在由第一安装槽112至虹膜摄像头130的方向上,第一安装槽112的槽底壁朝向远离第一表面111的方向延伸。红外灯120设在第一安装槽112内。
参照图4,红外灯120可以嵌设在第一安装槽112内,红外灯120可以与第一安装槽112的槽底壁相连。例如,红外灯120可以焊接在第一安装槽112的槽底壁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由于在由第一安装槽112至虹膜摄像头130的方向上,第一安装槽112的槽底壁朝向远离第一表面111的方向延伸,将红外灯120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12内后,可以使红外灯120的光轴朝向靠近虹膜摄像头130的方向发生偏转,从而可以使红外灯120发射的红外光线朝向靠近虹膜摄像头130的方向发生偏转。由此,当通过虹膜识别件对电子装置300进行解锁时,可以使人眼400对着虹膜摄像头130,红外灯120发射的红外光偏转一定的角度后被人眼400接收,从而可以将更多的红外光射入人眼400内,增加了人眼400接收的红外光,进而增加了虹膜摄像头130在人眼400上捕捉到的红外光,提高了虹膜识别效率和解锁成功率。
同时,本实施例中的虹膜识别组件100通过在主板110上设置第一安装槽112的方式,将红外灯120以倾斜地在安装在主板110上,使得红外灯120在安装在主板110上时其光轴就偏转一定的角度,进而实现红外光的偏转。因此,本申请的红外灯120可以是普通的红外灯120,红外灯120本身不具有偏转功能,不需要特别定制,当虹膜摄像头130与红外灯120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时,可以通过调整槽底壁与第一表面111之间的夹角调整红外光线偏转的角度,从而缩短了虹膜识别组件100的制造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且有利于减小电子装置300的整体厚度。
此外,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通过提高红外灯120的电流增强红外光强度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虹膜识别组件100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增大电流引起的发热问题,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子装置300的散热问题,并能提高电子装置300的续航能力。
在本发明的再一些实施例中,主板110上设有安装座131,安装座131具有第三安装面和第四安装面,安装座131的第三安装面与主板110相连且安装座131与红外灯120间隔开设置,例如,参照图5,安装座131与红外灯120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设置。在由安装座131至红外灯120的方向上,安装座131的第四安装面朝向靠近主板110的方向延伸。
虹膜摄像头130设在安装座131的第四安装面上。由于在由安装座131至红外灯120的方向上,安装座131的第四安装面朝向靠近主板110的方向延伸,将虹膜摄像头130安装在第四安装面后,可以使虹膜摄像头130的光轴朝向靠近红外灯120的方向发生偏转,从而可以改变虹膜摄像头130接收红外光线的方向。由此,当通过虹膜识别组件100对电子装置300进行解锁时,可以使人眼400对着红外灯120,红外灯120发射的红外光线直接照射到人眼400,虹膜摄像头130捕捉人眼400反射后的红外光线实现解锁,从而可以在不改变红外灯120发射的红外光线的方向的情况下,增加虹膜摄像头130在人眼400上捕捉到的红外光,提高了虹膜识别效率和解锁成功率。
同时,本实施例的虹膜识别组件100通过在主板110上设置安装座131的方式,将虹膜摄像头130倾斜地在安装在主板110上,改变了虹膜摄像头130的接收方向,因此,本实施例的红外灯120无需具有偏转功能,可以是普通的红外灯120,不需要特别定制,当虹膜摄像头130与红外灯120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时,可以通过改变第四安装面的延伸方向调整虹膜摄像头130的接收方向,从而缩短了虹膜识别组件100的制造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通过提高红外灯120的电流增强红外光强度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虹膜识别组件100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增大电流引起的发热问题,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子装置300的散热问题,并能提高电子装置300的续航能力。
在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例中,主板110的第一表面111上设有第二安装槽113,第二安装槽113与红外灯120间隔开设置,且在由第二安装槽113至红外灯120的方向上,第二安装槽113的槽底壁朝向远离第一表面111的方向延伸。虹膜摄像头130设在第二安装槽113内。
参照图6,虹膜摄像头130可以嵌设在第二安装槽113内,虹膜摄像头130可以与第二安装槽113的槽底壁相连。例如,虹膜摄像头130可以焊接在第二安装槽113的槽底壁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由于在由第二安装槽113至红外灯120的方向上,第二安装槽113的槽底壁朝向远离第一表面111的方向延伸,将虹膜摄像头130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13内后,可以使虹膜摄像头130的光轴朝向靠近虹膜摄像头130的方向发生偏转,从而可以改变虹膜摄像头130接收红外光线的方向。由此,当通过虹膜识别件对电子装置300进行解锁时,可以使人眼400对着红外灯120,红外灯120发射的红外光线直接照射到人眼400,虹膜摄像头130捕捉人眼400反射后的红外光线实现解锁,从而可以在不改变红外灯120发射的红外光线的方向的情况下,增加虹膜摄像头130在人眼400上捕捉到的红外光,提高了虹膜识别效率和解锁成功率。
同时,本实施例中的虹膜识别组件100通过在主板110上设置第二安装槽113的方式,将虹膜摄像头130倾斜地在安装在主板110上,改变了虹膜摄像头130的接收方向,因此,本实施例的红外灯120无需具有偏转功能,可以是普通的红外灯120,不需要特别定制,当虹膜摄像头130与红外灯120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时,可以通过调整槽底壁的延伸方向调整虹膜摄像头130的接收方向,从而缩短了虹膜识别组件100的制造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且有利于减小电子装置300的整体厚度。
此外,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通过提高红外灯120的电流增强红外光强度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的虹膜识别组件100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增大电流引起的发热问题,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子装置300的散热问题,并能提高电子装置300的续航能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300,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虹膜识别组件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300,通过设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虹膜识别组件100,提高了电子装置300的整体性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300可以是各种能够从外部获取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的设备,或者,该电子装置300可以是各种内置有电池,并能够从外部获取电流对该电池进行充电的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计算设备或信息显示设备等。
下面参照图7以手机为例对本发明所适用的电子装置300进行介绍。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外壳组件、射频电路、存储器、输入单元、无线保真(WiFi,wirelessfidelity)模块、显示单元200、传感器、指纹识别组件、盖板140、音频电路、处理器、投影单元、拍摄单元、电池等部件。盖板140与显示单元200(例如显示屏)贴合且共同嵌设于外壳组件上,射频电路、存储器、输入单元、无线保真模块、传感器音频电路、处理器、投影单元、拍摄单元、电池等部件均位于外壳组件内。
射频电路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处理;另外,将手机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电路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MS,ShortMessaging Service)等。
其中,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具体地,输入单元可包括触控面板以及其他输入设备。触控面板,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上或在触控面板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
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并能接收处理器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除了触控面板,输入单元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显示单元20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200可包括显示面板,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单元(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进一步的,触控面板可覆盖显示面板,当触控面板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其中,该人眼400能够识别的该视觉输出外显示面板中的位置,可以作为后述“显示区域”。可以将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也可以将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用于识别指纹的指纹识别组件。另外,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比如姿态传感器、光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
具体地,姿态传感器也可以称为运动传感器,并且,作为该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可以列举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悬臂式位移器,并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的储能弹簧来驱动电触点,从而实现将重力变化转换成为电信号的变化。
作为运动传感器的另一种,可以列举加速计传感器,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上列举的运动传感器作为获得后述“姿态参数”元件,但并不限定于此,其他能够获得“姿态参数”的传感器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例如,陀螺仪等,并且,该陀螺仪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作为传感器,还可配置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和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和/或背光。
音频电路、扬声器和传声器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由扬声器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处理后,经射频电路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以便进一步处理。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处理器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中。并且,该处理器可以作为上述处理单元的实现元件,执行与处理单元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仅为一种电子装置300的举例,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300,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下面以手机为例描述虹膜识别组件100唤醒手机的方法:
手机静止,虹膜摄像头130、红外灯120灯睡眠状态,不工作,重力传感器(gsensor)工作,功耗很低;
实时监测手机的状态;
抬起模型,手机z方向朝上方向产生加速度,加速度值大于阀值,设置加速度阀值,比如2;
同时,可以通过陀螺仪监测手机旋转角度,设置旋转角度阀值,比如30度,
如果同时超过两者阀值,认为手机此时被拿起,并且是屏幕朝向用户面部的。
step1:通过重力传感器gsensor和陀螺仪数据检测到手机抬起的动作;
step2:同时通过接近传感器,如果检测到手机没有物体遮挡;
step3:马上自动开始虹膜摄像头130、红外灯120,开始进行虹膜识别。
这样,用户在抬起的过程中,虹膜摄像头130和红外灯120已经开启工作了,这时候,用户不需要手按power键来亮屏再识别。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板,所述主板具有第一表面;
红外灯,所述红外灯与所述主板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
虹膜摄像头,所述虹膜摄像头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虹膜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且与所述红外灯间隔开设置;
盖板,所述盖板位于与所述主板间隔开设置,所述盖板具有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与所述红外灯相对,所述第一透光部上设有第一涂层,所述第一涂层被构造成允许所述红外灯发射的红外光线穿透且阻止可见光穿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设在所述第一透光部的邻近所述红外灯的一侧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电镀或丝印在所述第一透光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为氧化硅氧化钛镀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的颜色与所述盖板在所述第一透光部周围的颜色具有一致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具有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部与所述虹膜摄像头相对,所述第二透光部上设有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被构造成允许所述红外灯发射的红外光线穿透且阻止可见光穿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层的颜色与所述盖板在所述第二透光部周围的颜色具有一致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灯发射的红外光线的波长为94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灯座,所述灯座具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灯座的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主板相连且所述灯座与所述虹膜摄像头间隔开设置,所述红外灯设在所述灯座的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在由所述灯座至所述虹膜摄像头的方向上,所述灯座的所述第二安装面朝向靠近所述主板的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虹膜摄像头间隔开设置,且在由所述第一安装槽至所述虹膜摄像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壁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红外灯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第三安装面和第四安装面,所述安装座的所述第三安装面与所述主板相连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红外灯间隔开设置,在由所述安装座至所述红外灯的方向上,所述安装座的所述第四安装面朝向靠近所述主板的方向延伸,所述虹膜摄像头设在所述安装座的所述第四安装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与红外灯间隔开设置,且在由所述第二安装槽至所述红外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壁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虹膜摄像头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1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虹膜识别组件。
CN201711332535.9A 2017-12-13 2017-12-13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80904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2535.9A CN108090437A (zh) 2017-12-13 2017-12-13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2535.9A CN108090437A (zh) 2017-12-13 2017-12-13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0437A true CN108090437A (zh) 2018-05-29

Family

ID=62175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32535.9A Pending CN108090437A (zh) 2017-12-13 2017-12-13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9043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14569A1 (zh) * 2017-12-13 2019-06-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WO2019114568A1 (zh) * 2017-12-13 2019-06-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WO2020135353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车内人脸识别摄像头组件
CN117631882A (zh) * 2024-01-26 2024-03-01 广州众远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62324A1 (en) * 2012-04-13 2015-03-05 Kyung Yong Choi Iris recognition camera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
CN204791066U (zh) * 2015-05-21 2015-11-18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虹膜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CN205945962U (zh) * 2016-08-24 2017-02-08 上海光和光学制造大丰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与虹膜识别兼容的摄像模组
CN106444222A (zh) * 2016-11-22 2017-02-22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虹膜识别的摄像头模组及使用该模组的设备
CN106548115A (zh) * 2015-09-18 2017-03-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设备
CN106934349A (zh) * 2017-02-17 2017-07-07 深圳市明天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成像及虹膜采集识别一体化设备
CN107451542A (zh) * 2017-07-14 2017-12-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虹膜识别模组排列结构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62324A1 (en) * 2012-04-13 2015-03-05 Kyung Yong Choi Iris recognition camera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
CN204791066U (zh) * 2015-05-21 2015-11-18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虹膜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CN106548115A (zh) * 2015-09-18 2017-03-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设备
CN205945962U (zh) * 2016-08-24 2017-02-08 上海光和光学制造大丰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与虹膜识别兼容的摄像模组
CN106444222A (zh) * 2016-11-22 2017-02-22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虹膜识别的摄像头模组及使用该模组的设备
CN106934349A (zh) * 2017-02-17 2017-07-07 深圳市明天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成像及虹膜采集识别一体化设备
CN107451542A (zh) * 2017-07-14 2017-12-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虹膜识别模组排列结构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14569A1 (zh) * 2017-12-13 2019-06-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WO2019114568A1 (zh) * 2017-12-13 2019-06-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WO2020135353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车内人脸识别摄像头组件
CN117631882A (zh) * 2024-01-26 2024-03-01 广州众远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1542B (zh) 虹膜识别模组排列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8173986A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108090437A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108762814A (zh) 亮屏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379539A (zh) 一种屏幕补光方法及终端
CN207184575U (zh) 终端的盖板组件、壳体组件及终端
CN207780800U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207780802U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208581257U (zh) 电子设备
CN208384462U (zh) 电子装置
CN208386611U (zh) 电子设备
US1160157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7251710U (zh) 壳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终端
CN207573404U (zh) 终端的盖板组件、壳体组件及终端
CN108062524B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491016U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489046U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780801U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489047U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8182387B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7896294A (zh) 镜头组件、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N107566573A (zh) 铁氟龙组件和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108200717A (zh) Pcb板组件及其加工方法、电子设备
CN108170207A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虹膜识别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7489043U (zh) 用于虹膜识别组件的红外灯、虹膜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6

Address after: 518057 F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Block B, No. 13,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207-2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Huant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