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90392A - 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0392A
CN108090392A CN201711487324.2A CN201711487324A CN108090392A CN 108090392 A CN108090392 A CN 108090392A CN 201711487324 A CN201711487324 A CN 201711487324A CN 108090392 A CN108090392 A CN 108090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ed
service
data cell
encoded data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73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90392B (zh
Inventor
陈荣
管帅朝
王海腾
盛强
张纪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873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90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90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0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90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0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其中方法包括:利用通用识别服务获取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并且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析以获取特征码;通过查询特征码和应用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对应的当前应用;在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直接解码的动作失败后,启动数据获取服务以获取基础图像数据,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以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以及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

Description

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编码数据的普及使得具有计算能力的设备能够进行信息读取、处理以及表达。目前,移动设备通过二维码进行信息处理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普遍。二维码是近几年来在移动设备上应用的非常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比传统的条形码能保存更多的信息并且能够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能够自动识读二维码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二维码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以及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此外,二维码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进行自动识别的功能以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的功能。
目前,多个服务提供商通过二维码来提供与用户的信息交互、账务处理等服务。例如,支付宝用户通过支付宝应用来扫描特定的二维码,从而进行快捷支付。类似地,微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应用来扫描特定的二维码,从而实现网页跳转、添加好友以及信息识别等功能。然而,各个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二维码通常只能由同一提供商的应用进行识别。例如,支付宝应用能够识别由其所生成的或同一提供商所生成的二维码,而并不能识别微信所生成的二维码。
然而,当利用能够识别诸如二维码之类的编码数据的通用识别服务对二维码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识别的结果后,将待识别的二维码发送给部分应用时,部分应用不支持这种识别方式。即出于安全考虑,部分应用不会对其它应用所传递的二维码进行识别。这样会对用户的操作造成一定的麻烦,这是因为用户还需要启动部分应用中的特定应用来识别上述二维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通用识别服务获取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并且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析以获取特征码;
通过查询特征码和应用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对应的当前应用;
在尝试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以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直接解码的动作失败后,启动数据获取服务以获取基础图像数据,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以生成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
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以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以及
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通用识别服务为服务于操作系统的服务,并且所述专用解码服务是服务于所述特定应用的服务。
所述专用解码服务无法识别与除所述特定应用之外的其它应用相关联的编码数据单元。
在通用识别服务获取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之前还包括:通过通用识别服务获取与特定应用相关联的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其中由所述特定应用的专用编码服务生成所述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
确定所述预定数量的编码数据单元之间相同的编码内容,并且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
基于从所述多个编码段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编码段所构成的基础识别部分生成与所述特定应用相关联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当基于最少编码段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通过所述应用的专用服务的正确性验证时,确定所选择的最少编码段为所述特定应用的特征码。
将所确定的特征码以及所述特征码与相应应用的对应关系存储在特征库中。
所述特定应用是能够在操作系统中运行并且能够识别编码数据单元的应用。
其中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包括:
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中不连续的部分确定为初始化编码段;以及
按预定长度值将每个初始化编码段进行细分,从而获得所述多个编码段。
所述基于从所述多个编码段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编码段所构成的基础识别部分生成与所述特定应用相关联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包括:从所述多个编码段中选择代码段的所有组合以生成2N-1个基础识别部分,其中N为所述多个编码段的数量,基于2N-1个基础识别部分生成与所述特定应用相关联的2N-1个虚拟编码数据单元。
利用所述特定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所述2N-1个虚拟编码数据单元进行正确性验证,确定通过所述正确性验证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中具有最少编码段的基础识别部分。
将所述具有最少编码段的基础识别部分的所有编码段确定为所述特定应用的特征码。
当存在具有最少编码段的至少两个基础识别部分时,将所述至少两个基础识别部分各自的所有编码段均确定为所述特定应用的至少两个特征码。
当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特征码中的任意特征码所构成的编码数据单元被相应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确定为无法识别的次数达到阈值时,将所述任意特征码从特征库中删除。
在尝试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以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的动作成功后,利用所述专用解码服务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
当所述基础图像数据为单帧图像数据时,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包括:通过图像悬浮融合方式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
当基础图像数据为单帧图像数据时,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包括: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对应的所述基础图像数据中的融合位置,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融合位置处的数据进行逐像素点地融合。
当所述基础图像数据为视频数据,确定所述视频数据的帧率。
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生成符合所述帧率的附加数据流,并且将所述附加数据流的每个数据帧与所述视频数据的每个数据帧进行数据融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设备,利用通用识别服务获取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并且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析以获取特征码;
查询设备,通过查询特征码和应用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对应的当前应用;
生成设备,在尝试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以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直接解码的动作失败后,启动数据获取服务以获取基础图像数据,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以生成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
识别设备,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以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以及
处理设备,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通用识别服务为服务于操作系统的服务,并且所述专用解码服务是服务于所述特定应用的服务。
所述专用解码服务无法识别与除所述特定应用之外的其它应用相关联的编码数据单元。
还包括预处理设备,用于通过通用识别服务获取与特定应用相关联的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其中由所述特定应用的专用编码服务生成所述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
所述预处理设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的编码数据单元之间相同的编码内容,并且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
所述预处理设备基于从所述多个编码段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编码段所构成的基础识别部分生成与所述特定应用相关联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当基于最少编码段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通过所述应用的专用服务的正确性验证时,确定所选择的最少编码段为所述特定应用的特征码。
所述预处理设备将所确定的特征码以及所述特征码与相应应用的对应关系存储在特征库中。
所述特定应用是能够在操作系统中运行并且能够识别编码数据单元的应用。
其中所述预处理设备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包括:
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中不连续的部分确定为初始化编码段;以及
按预定长度值将每个初始化编码段进行细分,从而获得所述多个编码段。
所述预处理设备基于从所述多个编码段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编码段所构成的基础识别部分生成与所述特定应用相关联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包括:从所述多个编码段中选择代码段的所有组合以生成2N-1个基础识别部分,其中N为所述多个编码段的数量,基于2N-1个基础识别部分生成与所述特定应用相关联的2N-1个虚拟编码数据单元。
所述预处理设备利用所述特定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所述2N-1个虚拟编码数据单元进行正确性验证,确定通过所述正确性验证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中具有最少编码段的基础识别部分。
所述预处理设备将所述具有最少编码段的基础识别部分的所有编码段确定为所述特定应用的特征码。
当存在具有最少编码段的至少两个基础识别部分时,所述预处理设备将所述至少两个基础识别部分各自的所有编码段均确定为所述特定应用的至少两个特征码。
当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特征码中的任意特征码所构成的编码数据单元被相应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确定为无法识别的次数达到阈值时,所述预处理设备将所述任意特征码从特征库中删除。
在尝试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以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的动作成功后,所述处理设备利用所述专用解码服务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
当所述基础图像数据为单帧图像数据时,所述生成设备通过图像悬浮融合方式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
当基础图像数据为单帧图像数据时,所述生成设备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对应的所述基础图像数据中的融合位置,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融合位置处的数据进行逐像素点地融合。
当所述基础图像数据为视频数据,所述生成设备确定所述视频数据的帧率。
所述生成设备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生成符合所述帧率的附加数据流,并且将所述附加数据流的每个数据帧与所述视频数据的每个数据帧进行数据融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或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系统。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现有技术中进行编码数据识别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激活通用识别功能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激活通用识别功能的示意图;以及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图像合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图1为现有技术中进行编码数据识别的示意图。目前,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购物、网络浏览或即时通信时,通常需要使用特定应用来识别相关的二维码。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0启动特定应用,并且使用所述特定应用的扫描窗口101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即进行编码数据的识别。以二维码为基础进行移动购物是移动终端的普遍应用和电子商务模式趋向成熟的标志。移动购物将移动电子商务推向大量用户并且移动购物的开发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交易和商家营销应用。借助二维码作为通道,移动购物使消费者随时随地快速浏览真实商品,快速购物。此外,移动终端100上的二维码扫描应用可直接扫描二维码进入特定网站,这是因为二维码里可以嵌入与特定网络的地址相关的信息。
然而,各个二维码扫描应用通常只能扫描特定的二维码。例如,支付宝应用能够识别由其所生成的或同一提供商所生成的二维码,而并不能识别微信所生成的二维码。为此,当用户希望对特定二维码进行识别时,首先要确定特定二维码的服务提供商,并且根据所确定的服务提供商来选择相应的应用以进行识别。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200的流程图。本申请利用通用识别服务对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析以获取特征码,并且通过查询特征码和应用的对应关系确定所对应的当前应用。在尝试触发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以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直接解码的动作失败后,本申请启动数据获取服务以获取基础图像数据,并且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以生成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本申请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以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并且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
方法200从步骤201处开始。在步骤201,利用通用识别服务获取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并且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析以获取特征码。其中通用识别服务为服务于操作系统的服务,并且是独立于任何应用的服务。用户可以利用通用识别服务来对各种类型的编码数据(例如,二维码数据)进行识别。
在通用识别服务获取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之前还包括:通过通用识别服务获取与特定应用相关联的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其中由所述特定应用的专用编码服务生成所述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其中,通用识别服务为服务于操作系统的服务。为了能够实现针对不同服务提供商或个人的编码数据(例如,二维码)进行识别,本申请使用通用识别服务作为识别编码数据的工具。也就是说,用户利用用户设备中的通用识别服务即可以实现对所有或绝大部分类型的编码数据进行识别,而无需首先进行人工判断。
由此可知,本申请能够通过通用识别服务进行编码数据的识别,从而给用户针对编码数据进行的数据处理提供了便利。其中,特定的服务对象可以是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各种服务或应用。例如,特定的服务对象可以支付宝或微信。其中真实编码数据单元是由特定的服务对象的专用服务生成的。例如,真实编码数据单元是由支付宝的应用所生成的,或是由微信的应用所生成的。优选地,真实编码数据单元是本申请促使通用识别服务能够识别编码数据的学习单元,即本申请通过对特定的服务对象的专用服务生成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例如,二维码,进行分析和学习来确定能够正确识别这种编码数据的基础。为此,本申请需要对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进行分析和学习,其中预定数量例如是5000、10000等任何合理的数值。
由此可知,编码数据是由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的专用服务生成所述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并且专用服务是服务于特定的服务对象的服务。其中,所述专用服务无法识别与除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之外的其它服务对象相关联的编码数据单元。特定的服务对象是能够在操作系统中运行并且能够识别编码数据单元的应用。例如,特定的服务对象是支付宝应用和微信应用。
接着,本申请确定所述预定数量的编码数据单元之间相同的编码内容,并且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其中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包括: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中不连续的部分确定为初始化编码段;以及按预定长度值将每个初始化编码段进行细分,从而获得所述多个编码段。在对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进行分析和学习时,通常需要确定所述预定数量的编码数据单元之间相同的编码内容。这是因为相同的编码内容中的部分内容可能会构成基础识别部分。所谓的基础识别部分是能够将不同服务对象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区分的基本部分。即,如果基于特定服务对象的基础识别部分来构建编码数据单元,那么所构建的编码数据单元一定会被这个特定的服务对象所识别。
优选地,为了提升对真实编码数据单元进行分析和学习的效率,本申请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通过将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可以更好地确定基础识别部分。因为按照这种方式,可以不断地减少多个编码段中与基础识别部分无关的内容,从而不断地趋近于最佳值。其中,将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包括: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中不连续的部分确定为初始化编码段;以及按预定长度值将每个初始化编码段进行细分,从而获得所述多个编码段。最初,通过将相同的编码内容中不连续的部分确定为编码段。例如,当多个编码数据单元之间相同的编码内容存在于不连续的编码段时,可以利用这种不连续性进行初始分割。优选地,初始编码段或多个编码段中的每个至少包括1个字节、2个字节或3个字节等。例如,在2个字节的情况下,如果只是2个字节内的内容相同,则不认定为相同的部分。通常,按照上面的方式进行划分的初始编码段可能存在部分编码段字节数过多的情况,即连续大量字节是相同的。为此,按预定长度值将每个初始化编码段进行细分,从而获得所述多个编码段。通常,当初始化编码段超过特定字节,例如12个字节、16个字节时,可以将对其进行细分。优选地,可以使用任何合理的方式进行细分,例如平均值法,预设值法,语义法等。通常,语义法是根据可能的内容分类对初始化编码段进行细分。平均值法和预设值法通常是按照预定的个数或间隔对初始化编码段进行细分。应当了解的是,将初始化编码段进行细分的粒度越小,则系统进行匹配以确定基础识别部分的运算量越大,但是这种方式的精确度较高。将初始化编码段进行细分的粒度越大,则系统进行匹配以确定基础识别部分的运算量越小,但是这种方式的精确度较低。
接着,本申请基于从所述多个编码段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编码段所构成的基础识别部分生成与所述特定应用相关联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当基于最少编码段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通过所述应用的专用服务的正确性验证时,确定所选择的最少编码段为所述特定应用的特征码。其中基于从所述多个编码段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编码段所构成的基础识别部分生成与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相关联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包括:从所述多个编码段中选择代码段的所有组合以生成2N-1个基础识别部分,其中N为所述多个编码段的数量,基于2N-1个基础识别部分生成与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相关联的2N-1个虚拟编码数据单元。例如,当编码段为5个时,从所述多个编码段中选择代码段的所有组合以生成32个基础识别部分,基于32个基础识别部分生成与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相关联的32个虚拟编码数据单元。利用所述特定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所述2N-1个虚拟编码数据单元进行正确性验证,确定通过所述正确性验证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中具有最少编码段的基础识别部分。例如,利用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的专用服务对所述32虚拟编码数据单元进行正确性验证,确定通过所述正确性验证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中具有最少编码段的基础识别部分。
优选地,本申请将具有最少编码段的基础识别部分的所有编码段确定为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的特征码。随后,将所确定的特征码以及所述特征码与相应应用的对应关系存储在特征库中。此外,当存在具有最少编码段的至少两个基础识别部分时,将所述至少两个基础识别部分各自的所有编码段均确定为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的至少两个特征码。在使用中,当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特征码中的任意特征码所构成的编码数据单元被相应服务对象的专用服务确定为无法识别的次数达到阈值时,将所述任意特征码从特征库中删除。
在步骤202,通过查询特征码和应用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对应的当前应用。如上所述,本申请将所确定的特征码以及所述特征码与相应应用的对应关系存储在特征库中。优选地,本申请通过如上步骤会对目前存在的所有主流服务商的编码数据进行识别,从而确定每个主流服务商的编码数据的特征码。进而,本申请建立特征码与相应特定对象的对应关系,以方便进行编码数据的够构建和解析。
在步骤203,在尝试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以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直接解码的动作失败后,启动数据获取服务以获取基础图像数据,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以生成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其中专用解码服务是服务于所述特定应用的服务,并且专用解码服务无法识别与除所述特定应用之外的其它应用相关联的编码数据单元。此外,在尝试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以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的动作成功后,利用所述专用解码服务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当所述基础图像数据为单帧图像数据时,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包括:通过图像悬浮融合方式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当基础图像数据为单帧图像数据时,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包括: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对应的所述基础图像数据中的融合位置,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融合位置处的数据进行逐像素点地融合。当所述基础图像数据为视频数据,确定所述视频数据的帧率。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生成符合所述帧率的附加数据流,并且将所述附加数据流的每个数据帧与所述视频数据的每个数据帧进行数据融合。
在步骤204,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以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这个动作模拟用户使用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目标物体,例如商店橱窗、购物柜、其它用户的移动终端上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识别的动作。通常,当用户希望利用特定应用识别二维码数据时,需要启动所述特定应用并且利用特定应用的扫码功能对待识别的二维码数据进行识别。
在步骤205,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所述通用识别服务接收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基于所述特征库中的特征码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对应的当前服务对象,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发送给所述当前服务对象。当前服务对象使用专用服务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系统30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利用通用识别服务对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析以获取特征码,并且通过查询特征码和应用的对应关系确定所对应的当前应用。在尝试触发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以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直接解码的动作失败后,本申请启动数据获取服务以获取基础图像数据,并且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以生成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本申请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以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并且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
系统300包括:预处理设备301、获取设备302、查询设备303、生成设备304、识别设备305以及处理设备306。预处理设备301通过通用识别服务获取与特定应用相关联的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其中由所述特定应用的专用编码服务生成所述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其中,通用识别服务为服务于操作系统的服务。为了能够实现针对不同服务提供商或个人的编码数据(例如,二维码)进行识别,本申请使用通用识别服务作为识别编码数据的工具。也就是说,用户利用用户设备中的通用识别服务即可以实现对所有或绝大部分类型的编码数据进行识别,而无需首先进行人工判断。
由此可知,本申请能够通过通用识别服务进行编码数据的识别,从而给用户针对编码数据进行的数据处理提供了便利。其中,特定的服务对象可以是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各种服务或应用。例如,特定的服务对象可以支付宝或微信。其中真实编码数据单元是由特定的服务对象的专用服务生成的。例如,真实编码数据单元是由支付宝的应用所生成的,或是由微信的应用所生成的。优选地,真实编码数据单元是本申请促使通用识别服务能够识别编码数据的学习单元,即本申请通过对特定的服务对象的专用服务生成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例如,二维码,进行分析和学习来确定能够正确识别这种编码数据的基础。为此,本申请需要对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进行分析和学习,其中预定数量例如是5000、10000等任何合理的数值。
由此可知,编码数据是由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的专用服务生成所述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并且专用服务是服务于特定的服务对象的服务。其中,所述专用服务无法识别与除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之外的其它服务对象相关联的编码数据单元。特定的服务对象是能够在操作系统中运行并且能够识别编码数据单元的应用。例如,特定的服务对象是支付宝应用和微信应用。
接着,本申请确定所述预定数量的编码数据单元之间相同的编码内容,并且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其中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包括: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中不连续的部分确定为初始化编码段;以及按预定长度值将每个初始化编码段进行细分,从而获得所述多个编码段。在对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进行分析和学习时,通常需要确定所述预定数量的编码数据单元之间相同的编码内容。这是因为相同的编码内容中的部分内容可能会构成基础识别部分。所谓的基础识别部分是能够将不同服务对象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区分的基本部分。即,如果基于特定服务对象的基础识别部分来构建编码数据单元,那么所构建的编码数据单元一定会被这个特定的服务对象所识别。
优选地,为了提升对真实编码数据单元进行分析和学习的效率,本申请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通过将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可以更好地确定基础识别部分。因为按照这种方式,可以不断地减少多个编码段中与基础识别部分无关的内容,从而不断地趋近于最佳值。其中,将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包括: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中不连续的部分确定为初始化编码段;以及按预定长度值将每个初始化编码段进行细分,从而获得所述多个编码段。最初,通过将相同的编码内容中不连续的部分确定为编码段。例如,当多个编码数据单元之间相同的编码内容存在于不连续的编码段时,可以利用这种不连续性进行初始分割。优选地,初始编码段或多个编码段中的每个至少包括1个字节、2个字节或3个字节等。例如,在2个字节的情况下,如果只是2个字节内的内容相同,则不认定为相同的部分。通常,按照上面的方式进行划分的初始编码段可能存在部分编码段字节数过多的情况,即连续大量字节是相同的。为此,按预定长度值将每个初始化编码段进行细分,从而获得所述多个编码段。通常,当初始化编码段超过特定字节,例如12个字节、16个字节时,可以将对其进行细分。优选地,可以使用任何合理的方式进行细分,例如平均值法,预设值法,语义法等。通常,语义法是根据可能的内容分类对初始化编码段进行细分。平均值法和预设值法通常是按照预定的个数或间隔对初始化编码段进行细分。应当了解的是,将初始化编码段进行细分的粒度越小,则系统进行匹配以确定基础识别部分的运算量越大,但是这种方式的精确度较高。将初始化编码段进行细分的粒度越大,则系统进行匹配以确定基础识别部分的运算量越小,但是这种方式的精确度较低。
接着,本申请基于从所述多个编码段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编码段所构成的基础识别部分生成与所述特定应用相关联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当基于最少编码段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通过所述应用的专用服务的正确性验证时,确定所选择的最少编码段为所述特定应用的特征码。其中基于从所述多个编码段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编码段所构成的基础识别部分生成与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相关联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包括:从所述多个编码段中选择代码段的所有组合以生成2N-1个基础识别部分,其中N为所述多个编码段的数量,基于2N-1个基础识别部分生成与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相关联的2N-1个虚拟编码数据单元。例如,当编码段为5个时,从所述多个编码段中选择代码段的所有组合以生成32个基础识别部分,基于32个基础识别部分生成与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相关联的32个虚拟编码数据单元。利用所述特定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所述2N-1个虚拟编码数据单元进行正确性验证,确定通过所述正确性验证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中具有最少编码段的基础识别部分。例如,利用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的专用服务对所述32虚拟编码数据单元进行正确性验证,确定通过所述正确性验证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中具有最少编码段的基础识别部分。
优选地,本申请将具有最少编码段的基础识别部分的所有编码段确定为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的特征码。随后,将所确定的特征码以及所述特征码与相应应用的对应关系存储在特征库中。此外,当存在具有最少编码段的至少两个基础识别部分时,将所述至少两个基础识别部分各自的所有编码段均确定为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的至少两个特征码。在使用中,当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特征码中的任意特征码所构成的编码数据单元被相应服务对象的专用服务确定为无法识别的次数达到阈值时,将所述任意特征码从特征库中删除。
获取设备302利用通用识别服务获取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并且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析以获取特征码。其中通用识别服务为服务于操作系统的服务,并且是独立于任何应用的服务。用户可以利用通用识别服务来对各种类型的编码数据(例如,二维码数据)进行识别。
查询设备303通过查询特征码和应用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对应的当前应用。如上所述,本申请将所确定的特征码以及所述特征码与相应应用的对应关系存储在特征库中。优选地,本申请通过如上操作会对目前存在的所有主流服务商的编码数据进行识别,从而确定每个主流服务商的编码数据的特征码。进而,本申请建立特征码与相应特定对象的对应关系,以方便进行编码数据的够构建和解析。
生成设备304在尝试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以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直接解码的动作失败后,启动数据获取服务以获取基础图像数据,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以生成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其中专用解码服务是服务于所述特定应用的服务,并且专用解码服务无法识别与除所述特定应用之外的其它应用相关联的编码数据单元。此外,在尝试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以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的动作成功后,利用所述专用解码服务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当所述基础图像数据为单帧图像数据时,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包括:通过图像悬浮融合方式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当基础图像数据为单帧图像数据时,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包括: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对应的所述基础图像数据中的融合位置,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融合位置处的数据进行逐像素点地融合。当所述基础图像数据为视频数据,确定所述视频数据的帧率。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生成符合所述帧率的附加数据流,并且将所述附加数据流的每个数据帧与所述视频数据的每个数据帧进行数据融合。
识别设备305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以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这个动作模拟用户使用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目标物体,例如商店橱窗、购物柜、其它用户的移动终端上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识别的动作。通常,当用户希望利用特定应用识别二维码数据时,需要启动所述特定应用并且利用特定应用的扫码功能对待识别的二维码数据进行识别。
处理设备306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所述通用识别服务接收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基于所述特征库中的特征码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对应的当前服务对象,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发送给所述当前服务对象。当前服务对象使用专用服务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激活通用识别功能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移动终端400的屏幕区域401中存在应用1、应用2、应用3、应用4、应用5以及应用6。优选地,应用1、应用2、应用3、应用4、应用5以及应用6中的全部或部分可以具有二维码生成和/或二维码识别的能力。但是,应用1、应用2、应用3、应用4、应用5以及应用6无法识别非自身所相关的二维码。即,如上面介绍的,特定服务对象的编码识别和编码生成是彼此独立且无法通用的。
根据本申请的方案,用户可以通过触发屏幕任何位置,例如左下方,的“扫”字来激活通用扫码服务。通用扫码服务获取与特定的服务对象相关联的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并且确定预定数量的编码数据单元之间相同的编码内容,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通用扫码服务基于编码段构成基础识别部分并且进而生成与特定的服务对象相关联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随后,当基于最少编码段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通过特定的服务对象的专用服务的正确性验证时,通用扫码服务确定所选择的最少编码段为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的特征码,并且特征码和对应关系确定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对应的当前服务对象,将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发送给当前服务对象。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的是,可以通过任何其它合理的操作或按键组合来激活通用扫码服务。例如,按键A-C中的一个,或组合能够激活通用扫码服务。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激活通用识别功能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移动终端500的屏幕区域501中存在应用1、应用2、应用3、应用4、应用5以及应用6。优选地,应用1、应用2、应用3、应用4、应用5以及应用6中的全部或部分可以具有二维码生成和/或二维码识别的能力。但是,应用1、应用2、应用3、应用4、应用5以及应用6无法识别非自身所相关的二维码。即,如上面介绍的,特定服务对象的编码识别和编码生成是彼此独立且无法通用的。
根据本申请的方案,用户可以通过在特定位置进行上拉操作来激活通用扫码服务。通用扫码服务获取与特定的服务对象相关联的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并且确定预定数量的编码数据单元之间相同的编码内容,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通用扫码服务基于编码段构成基础识别部分并且进而生成与特定的服务对象相关联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随后,当基于最少编码段的虚拟编码数据单元通过特定的服务对象的专用服务的正确性验证时,通用扫码服务确定所选择的最少编码段为所述特定的服务对象的特征码,并且特征码和对应关系确定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对应的当前服务对象,将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发送给当前服务对象。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的是,可以通过任何其它合理的操作或按键组合来激活通用扫码服务。例如,按键A-C中的一个,或组合能够激活通用扫码服务。或者,用户可以通过在特定位置进行下拉操作、左移操作或右移操作来激活通用扫码服务。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图像合成的示意图。在尝试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以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直接解码的动作失败后,启动数据获取服务以获取基础图像数据601,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602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601进行融合,以生成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其中专用解码服务是服务于所述特定应用的服务,并且专用解码服务无法识别与除所述特定应用之外的其它应用相关联的编码数据单元。此外,在尝试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以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的动作成功后,利用所述专用解码服务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当所述基础图像数据601为单帧图像数据时,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601进行融合包括:通过图像悬浮融合方式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602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601进行融合。当基础图像数据601为单帧图像数据时,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602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601进行融合包括: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602所对应的所述基础图像数据601中的融合位置,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602与所述融合位置处的数据进行逐像素点地融合。当所述基础图像数据601为视频数据,确定所述视频数据的帧率。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601生成符合所述帧率的附加数据流,并且将所述附加数据流的每个数据帧与所述视频数据的每个数据帧进行数据融合。
随后,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以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这个动作模拟用户使用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目标物体,例如商店橱窗、购物柜、其它用户的移动终端上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识别的动作。通常,当用户希望利用特定应用识别二维码数据时,需要启动所述特定应用并且利用特定应用的扫码功能对待识别的二维码数据进行识别。
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602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602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所述通用识别服务接收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602,基于所述特征库中的特征码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602所对应的当前服务对象,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602发送给所述当前服务对象。当前服务对象使用专用服务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602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602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
此外,本发明还包括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各种系统的移动终端。
已经通过参考少量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正如附带的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除了本发明以上公开的其他的实施例等同地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通常地,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他们在技术领域的通常含义被解释,除非在其中被另外明确地定义。所有的参考“一个/所述/该[装置、组件等]”都被开放地解释为所述装置、组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外明确地说明。这里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都没必要以公开的准确的顺序运行,除非明确地说明。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通用识别服务获取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并且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析以获取特征码;
通过查询特征码和应用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对应的当前应用;
在尝试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以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直接解码的动作失败后,启动数据获取服务以获取基础图像数据,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以生成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
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以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以及
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通用识别服务为服务于操作系统的服务,并且所述专用解码服务是服务于所述特定应用的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专用解码服务无法识别与除所述特定应用之外的其它应用相关联的编码数据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通用识别服务获取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之前还包括:通过通用识别服务获取与特定应用相关联的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其中由所述特定应用的专用编码服务生成所述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确定所述预定数量的编码数据单元之间相同的编码内容,并且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
6.一种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设备,利用通用识别服务获取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并且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析以获取特征码;
查询设备,通过查询特征码和应用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对应的当前应用;
生成设备,在尝试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以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直接解码的动作失败后,启动数据获取服务以获取基础图像数据,将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与所述基础图像数据进行融合,以生成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
识别设备,触发所述当前应用的专用解码服务,对经过融合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以确定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以及
处理设备,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对所述待识别的编码数据单元所携带的数据进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通用识别服务为服务于操作系统的服务,并且所述专用解码服务是服务于所述特定应用的服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所述专用解码服务无法识别与除所述特定应用之外的其它应用相关联的编码数据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预处理设备,用于通过通用识别服务获取与特定应用相关联的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其中由所述特定应用的专用编码服务生成所述预定数量的真实编码数据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所述预处理设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的编码数据单元之间相同的编码内容,并且将所述相同的编码内容划分成多个编码段。
CN201711487324.2A 2017-12-29 2017-12-29 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8090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7324.2A CN108090392B (zh) 2017-12-29 2017-12-29 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7324.2A CN108090392B (zh) 2017-12-29 2017-12-29 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0392A true CN108090392A (zh) 2018-05-29
CN108090392B CN108090392B (zh) 2021-06-15

Family

ID=62181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7324.2A Active CN108090392B (zh) 2017-12-29 2017-12-29 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9039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3397A (zh) * 2018-07-19 2019-01-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用户端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5949A (zh) * 2002-03-29 2006-08-30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分发装置、信息分发系统及信息分发方法
CN101251889A (zh) * 2007-12-25 2008-08-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手掌静脉与掌纹的近红外成像设备与身份识别方法
CN101405747A (zh) * 2005-11-03 2009-04-08 卡勒兹普麦迪亚公司 生成图像码的方法和设备以及解码图像码的方法和设备
CN202171812U (zh) * 2011-07-05 2012-03-21 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条形码识别装置
KR20120030743A (ko) * 2010-09-20 2012-03-29 육상조 큐알코드 혹은 바코드가 인쇄되어 있는 쿠폰의 포인트 적립방법 또는 적립 시스템.
US20130060591A1 (en) * 2011-09-01 2013-03-07 Dennis Meeg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electronic business referrals with cloud computing
CN103577421A (zh) * 2012-07-23 2014-02-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应用二维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853819A (zh) * 2014-02-13 2014-06-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获取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6228214A (zh) * 2016-07-29 2016-12-14 深圳市淘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一码多识方法
CN107480572A (zh) * 2017-08-15 2017-12-15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通用服务识别编码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5949A (zh) * 2002-03-29 2006-08-30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分发装置、信息分发系统及信息分发方法
CN101405747A (zh) * 2005-11-03 2009-04-08 卡勒兹普麦迪亚公司 生成图像码的方法和设备以及解码图像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01251889A (zh) * 2007-12-25 2008-08-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手掌静脉与掌纹的近红外成像设备与身份识别方法
KR20120030743A (ko) * 2010-09-20 2012-03-29 육상조 큐알코드 혹은 바코드가 인쇄되어 있는 쿠폰의 포인트 적립방법 또는 적립 시스템.
CN202171812U (zh) * 2011-07-05 2012-03-21 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条形码识别装置
US20130060591A1 (en) * 2011-09-01 2013-03-07 Dennis Meeg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electronic business referrals with cloud computing
CN103577421A (zh) * 2012-07-23 2014-02-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应用二维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853819A (zh) * 2014-02-13 2014-06-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获取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6228214A (zh) * 2016-07-29 2016-12-14 深圳市淘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一码多识方法
CN107480572A (zh) * 2017-08-15 2017-12-15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通用服务识别编码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鹏维: "手机端二维条码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3397A (zh) * 2018-07-19 2019-01-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用户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0392B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83106B2 (en) USB autorun device
US2006004770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services relevant to visual imagery
US20130157760A1 (en) Colour barcodes and cellphone
US20150234929A1 (en) Multi-mode barcode resolution system
CN104820855A (zh) 基于移动环境感知技术的动态二维码生成和识别方法
CN103853767B (zh) 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社交圈分享方法和装置
US20160140626A1 (en) Web page advertisement configuration and optimization with visual editor and automatic website and webpage analysis
CN108491897B (zh)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CN110245069B (zh) 页面版本的测试方法和装置、页面的展示方法和装置
CN108564087A (zh) 小广告的风险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462074A (zh) 一种进行网页数据翻译的方法、装置和浏览器客户端
CN103854006A (zh) 图片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649681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589913A (zh) 一种提取页面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91674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服务器、客户端
CN104991906A (zh) 信息获取方法、服务器、终端及数据库构建方法、装置
US20120303478A1 (en) System for Tracking the Successful Recommendation of a Good or Service
CN1409835A (zh) 对程序或服务应用鉴定数据的信息设备
CN107729791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515244A (zh) 一种快递单打印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打印机
CN108805577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544150A (zh) 为移动终端浏览器提供推荐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11475785A (zh) 信息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090392A (zh) 基于通用识别功能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808110B (zh) 一种基于移动通讯设备终端访问论坛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