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89635B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89635B
CN108089635B CN201710674872.XA CN201710674872A CN108089635B CN 108089635 B CN108089635 B CN 108089635B CN 201710674872 A CN201710674872 A CN 201710674872A CN 108089635 B CN108089635 B CN 1080896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thickness
electronic device
rounde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48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89635A (zh
Inventor
林哲贤
胡博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al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al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089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9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89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96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上机体、一下机体以及一双轴式转轴模块。上机体包括一显示模块及覆盖部分的显示模块的一上饰板。下机体包括一输入模块及覆盖部分的输入模块的一下饰板。双轴式转轴模块枢接上机体与下机体,且双轴式转轴模块包括一底板、弯折地延伸自底板的相对两侧的一第一卷圆部及一第二卷圆部。当上机体相对于下机体翻开时,上饰板及下饰板分别覆盖第一卷圆部及第二卷圆部。当上机体闭合于下机体时,上饰板及下饰板分别伸入至第一卷圆部与底板之间及第二卷圆部与底板之间。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叠式电子装置,是在上机体与下机体之间通过转轴结构枢接,从而使上机体能够相对于下机体开阖。然而,上机体与下机体之间的转轴结构往往裸露于上机体与下机体之外,导至电子装置无法维持外观的完整性,设计较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上饰板与下饰板可覆盖双轴式转轴模块,以避免双轴式转轴模块裸露于电子装置之外的问题。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一上机体、一下机体以及一双轴式转轴模块。上机体包括一显示模块及覆盖部分的显示模块的一上饰板。下机体包括一输入模块及覆盖部分的输入模块的一下饰板。双轴式转轴模块枢接上机体与下机体,且双轴式转轴模块包括一底板、弯折地延伸自底板的相对两侧的一第一卷圆部及一第二卷圆部。当上机体相对于下机体翻开时,上饰板及下饰板分别覆盖第一卷圆部及第二卷圆部。当上机体闭合于下机体时,上饰板及下饰板分别伸入至第一卷圆部与底板之间及第二卷圆部与底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上饰板在伸入至第一卷圆部与底板之间的部分具有一第一厚度,第一卷圆部至底板的距离大于第一厚度,且下饰板在伸入至第二卷圆部与底板之间的部分具有一第二厚度,第二卷圆部至底板的距离大于第二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上饰板在覆盖显示模块的部分具有一第三厚度,第三厚度大于第一厚度,且下饰板在覆盖输入模块的部分具有一第四厚度,第四厚度大于第二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上机体相对于下机体翻开至同一平面时,上饰板对底板的投影至少遮蔽第一卷圆部对底板的投影,且下饰板对底板的投影至少遮蔽第二卷圆部对底板的投影。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上机体相对于下机体翻开至同一平面时,上饰板与下饰板分别延伸至第一卷圆部及第二卷圆部的1/2高度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上饰板在伸入至第一卷圆部与底板之间的部分呈现弧状,并对应于第一卷圆部的弧度,且下饰板在伸入至第二卷圆部与底板之间的部分呈现弧状,并对应于第二卷圆部的弧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上饰板与第一卷圆部之间距离一第一空隙,下饰板与第二卷圆部之间距离一第二空隙,上饰板在伸入至第一卷圆部与底板之间的部位的内径为第一卷圆部的外径及第一空隙的总和,且下饰板在伸入至第二卷圆部与底板之间的部位的内径为第二卷圆部的外径及第二空隙的总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双轴式转轴模块包括一外盖及一固定件,底板包括一穿孔,固定件穿过穿孔而将底板固定至外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双轴式转轴模块更包括一装饰板,覆盖于固定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卷圆部与第二卷圆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上饰板的厚度、下饰板的厚度及固定件的宽度的总和。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双轴式转轴模块的第一卷圆部与底板之间及第二卷圆部与底板之间分别具有可收纳上饰板及下饰板的空间。当上机体闭合于下机体时,上饰板及下饰板可分别伸入至第一卷圆部与底板之间及第二卷圆部与底板之间。当上机体相对于下机体翻开时,上饰板及下饰板可分别覆盖双轴式转轴模块的第一卷圆部及第二卷圆部,以避免第一卷圆部及第二卷圆部裸露于电子装置之外。
有关本发明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上机体相对于下机体翻开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上机体闭合于下机体的其它角度示意图;
图2是图1A的双轴式转轴模块、固定架以及转轴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双轴式转轴模块的示意图;
图4A是图1A的电子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4B是图4A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4C是图4A的C部局部放大图;。
图5A是图1B的电子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5B是图5A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5C是图5A的C部局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100:电子装置 110:上机体
112:显示模块 114:上饰板
120:下机体 122:输入模块
124:下饰板 130:双轴式转轴模块
132:底板 132a:穿孔
134a:第一卷圆部 134b:第二卷圆部
136:外盖 137:装饰板
138:固定件 140:固定架
150:转轴 G1:第一空隙
G2:第二空隙 G3:第三空隙
G4:第四空隙 r1、r2:内径
R1、R2:外径 T1:第一厚度
T2:第二厚度 T3:第三厚度
T4:第四厚度 W1:宽度
S1、S2、S3、S4、S5: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上机体相对于下机体翻开的示意图。图1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上机体闭合于下机体的其它角度示意图,其中图1B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上机体闭合于下机体,并旋转180度的示意图。图2是图1A的双轴式转轴模块、固定架以及转轴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双轴式转轴模块的示意图。图4A是图1A的电子装置的局部侧视图,图4B是图4A的B部局部放大图,图4C是图4A的C部局部放大图,图5A是图1B的电子装置的局部侧视图,图5B是图5A的B部局部放大图,图5C是图5A的C部局部放大图,其中图4A、图5A中的上机体110、下机体120、外盖136与固定架140以透视的状态呈现。请参阅图1A-5C,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例如是一笔记型计算机或一折叠式电子装置,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包括一上机体110、一下机体120以及一双轴式转轴模块130。上机体110包括一显示模块112及覆盖部分的显示模块的一上饰板114。下机体120包括一输入模块122及覆盖部分的输入模块的一下饰板124。
双轴式转轴模块130枢接上机体110与下机体120,且双轴式转轴模块130包括一底板132、弯折地延伸自底板132的相对两侧的一第一卷圆部134a及一第二卷圆部134b。当上机体110相对于下机体120翻开时,上饰板114及下饰板124分别覆盖第一卷圆部134a及第二卷圆部134b。当上机体110闭合于下机体120时,上饰板114及下饰板124分别伸入至第一卷圆部134a与底板132之间及第二卷圆134b部与底板132之间。
本实施例的上机体110的显示模块112例如是笔记型计算机的屏幕,适于显示例如电量、时间、天气等使用者欲知道的信息,下机体120的输入模块122例如是笔记型计算机的键盘与触控板。底板132以及自底板132延伸的第一卷圆部134a与第二卷圆部134b例如是一体成形,且呈现大致上U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上机体110例如是固定至一固定架140,下机体120例如是固定至另一固定架140,通过将固定架140与第一卷圆部134a套设于转轴150,并将另一固定架140与第二卷圆部134a套设于另一转轴150,而使上机体110与下机体120分别枢接于双轴式转轴模块130。然而,本发明并不对上机体110以及下机体120分别枢接于双轴式转轴模块130的方式加以限制,且也可通过多个底板132、第一卷圆部134a、第二卷圆部134b、固定架140以及转轴150枢接上机体110与下机体120。
本实施例中,上机体110与上饰板114适于绕第一卷圆部134a转动,下机体120与下饰板124适于绕第二卷圆部134b转动,使上机体110可相对于下机体120翻开,或是闭合于下机体120。当上机体110相对于下机体120翻开至同一平面时,上饰板114对底板132的投影至少遮蔽第一卷圆部134a对底板132的投影,且下饰板124对底板132的投影至少遮蔽第二卷圆部134b对底板132的投影。较佳地,上饰板114与下饰板124分别延伸至第一卷圆部134a及第二卷圆部134b的1/2高度处,亦即,第一卷圆部134a及第二卷圆部134b的半圆处。如此一来,可避免第一卷圆部134a及第二卷圆部134b裸露于电子装置100之外。当使用者翻开电子装置100使用时,不会看到上机体110与下机体120之间的第一卷圆部134a及第二卷圆部134b,而能享受较佳的视觉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上饰板114在伸入至第一卷圆部134a与底板132之间的部分呈现弧状,并对应于第一卷圆部134a的弧度,且下饰板124在伸入至第二卷圆部134b与底板132之间的部分呈现弧状,并对应于第二卷圆部134b的弧度,使上饰板114与下饰板124能够顺畅地分别绕第一卷圆部134a与第二卷圆部134b转动,以供使用者方便地翻开或闭合上机体110于下机体120。在本实施例中,上饰板114在伸入至第一卷圆部134a与底板132之间的部分具有一第一厚度T1,上饰板114在覆盖显示模块112的部分具有一第三厚度T3,且第三厚度T3大于第一厚度T1。下饰板124在伸入至第二卷圆部134b与底板132之间的部分具有一第二厚度T2,下饰板124在覆盖输入模块122的部分具有一第四厚度T4,且第四厚度T4大于第二厚度T2。第一卷圆部134a至底板132的距离S1大于第一厚度T1,且第二卷圆部134b至底板132的距离S2大于T2第二厚度,使上机体110闭合于下机体120时,上饰板114及下饰板124除了包覆第一卷圆部134a与第二卷圆部134b外,还可分别伸入至第一卷圆部134a与底板132之间及第二卷圆部134b与底板132之间。也就是说,由于第一卷圆部134a至底板132的距离S1大于第一厚度T1,且第二卷圆部134b至底板132的距离S2大于第二厚度T2,使得双轴式转轴模块130多了可以收纳上饰板114及下饰板124的空间,因此当上机体110闭合于下机体120时,上饰板114及下饰板124能够顺畅地分别伸入至第一卷圆部134a与底板132之间及第二卷圆部134b与底板13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上饰板114与第一卷圆部134a之间距离一第一空隙G1,下饰板124与第二卷圆部134b之间距离一第二空隙G2。第一空隙G1与第二空隙G2可避免上饰板114与下饰板124在分别绕第一卷圆部134a与第二卷圆部134b转动时互相摩擦而损坏。上饰板114在伸入至第一卷圆部134a与底板132之间的部位的内径r1为第一卷圆部134a的外径R1及第一空隙G1的总和。下饰板124在伸入至第二卷圆部134b与底板132之间的部位的内径r2为第二卷圆部134b的外径R2及第二空隙G2的总和。此外,上饰板114与底板132之间还距离一第三空隙G3,下饰板124与底板132之间还距离一第四空隙G4,使得上饰板114与下饰板124在分别伸入第一卷圆部134a及第二卷圆部134b与底板132之间时不会互相摩擦而损坏。也就是说,第一卷圆部134a的圆心至底板132的距离S3为第一卷圆部134a的外径R1、第一空隙G1、上饰板114的第一厚度T1与第三空隙G3的总和,且第二卷圆部134b的圆心至底板132的距离S4为第二卷圆部134b的外径R2、第二空隙G2、下饰板124的第二厚度T2与第四空隙G4的总和。
在本实施例中,双轴式转轴模块130还包括外盖136、固定件138以及装饰板137。外盖136例如是包覆双轴式转轴模块130的两侧边与外侧,使得双轴式转轴模块130也不会裸露于电子装置100的两侧边与外侧。双轴式转轴模块130的底板132包括穿孔132a,固定件138穿过穿孔132a而将底板132固定至外盖136。固定件138例如是但不限制为螺丝,且可使用多个固定件138穿过多个对应的穿孔132a而将底板132固定至外盖136。固定件138位于第一卷圆部134a与第二卷圆部134b之间,因此第一卷圆部134a与第二卷圆部134b之间的距离大于上饰板114的第一厚度T1、下饰板的第二厚度T2及固定件138的宽度W1的总和。装饰板137覆盖于固定件138,使得固定件138不会裸露于电子装置100之外,且更可以遮蔽第一卷圆部134a与第二卷圆部134b之间的底板132,以维持电子装置100外观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双轴式转轴模块的第一卷圆部与底板之间及第二卷圆部与底板之间分别具有上饰板及下饰板可伸入的空间。当上机体闭合于下机体时,能够顺畅地分别伸入至第一卷圆部与底板之间及第二卷圆部与底板之间。当上机体相对于下机体翻开时,上饰板及下饰板可分别覆盖双轴式转轴模块的第一卷圆部及第二卷圆部,让使用者不会看到上机体与下机体之间的第一卷圆部及第二卷圆部。此外,本发明的外盖可包覆部分双轴式转轴模块,使得双轴式转轴模块不会裸露于电子装置的两侧边与外侧,且装置板可遮蔽第一卷圆部与第二卷圆部之间的固定件与底板,以维持电子装置外观的完整性。本发明的电子装置设计较为美观,当使用者在使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时,能享受较佳的视觉体验。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仅是用以说明实现本发明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所公开的技术手段的范围,当可作些许的更动或修改为其它等效的实施例,但仍应视为与本发明实质相同的技术或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上机体,包括一显示模块及覆盖部分的该显示模块的一上饰板;
一下机体,包括一输入模块及覆盖部分的该输入模块的一下饰板;以及
一双轴式转轴模块,枢接该上机体与该下机体,且该双轴式转轴模块包括一底板、弯折地延伸自该底板的相对两侧的一第一卷圆部及一第二卷圆部,该底板以及该第一卷圆部与该第二卷圆部是一体成形,且呈现为U形状,
当该上机体相对于该下机体翻开时,该上饰板及该下饰板分别覆盖该第一卷圆部及该第二卷圆部,
当该上机体闭合于该下机体时,该上饰板及该下饰板分别伸入至该第一卷圆部与该底板之间及该第二卷圆部与该底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饰板在伸入至该第一卷圆部与该底板之间的部分具有一第一厚度,该第一卷圆部至该底板的距离大于该第一厚度,且该下饰板在伸入至该第二卷圆部与该底板之间的部分具有一第二厚度,该第二卷圆部至该底板的距离大于该第二厚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饰板在覆盖该显示模块的部分具有一第三厚度,该第三厚度大于该第一厚度,且该下饰板在覆盖该输入模块的部分具有一第四厚度,该第四厚度大于该第二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上机体相对于该下机体翻开至同一平面时,该上饰板对该底板的投影至少遮蔽该第一卷圆部对该底板的投影,且该下饰板对该底板的投影至少遮蔽该第二卷圆部对该底板的投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上机体相对于该下机体翻开至同一平面时,该上饰板与该下饰板分别延伸至该第一卷圆部及该第二卷圆部的1/2高度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饰板在伸入至该第一卷圆部与该底板之间的部分呈现弧状,并对应于该第一卷圆部的弧度,且该下饰板在伸入至该第二卷圆部与该底板之间的部分呈现弧状,并对应于该第二卷圆部的弧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饰板与该第一卷圆部之间距离一第一空隙,该下饰板与该第二卷圆部之间距离一第二空隙,该上饰板在伸入至该第一卷圆部与该底板之间的部位的内径为该第一卷圆部的外径及该第一空隙的总和,且该下饰板在伸入至该第二卷圆部与该底板之间的部位的内径为该第二卷圆部的外径及该第二空隙的总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双轴式转轴模块包括一外盖及一固定件,该底板包括一穿孔,该固定件穿过该穿孔而将该底板固定至该外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双轴式转轴模块更包括一装饰板,覆盖于该固定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卷圆部与该第二卷圆部之间的距离大于该上饰板的厚度、该下饰板的厚度及该固定件的宽度的总和。
CN201710674872.XA 2016-11-20 2017-08-09 电子装置 Active CN1080896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424525P 2016-11-20 2016-11-20
US62/424,525 2016-11-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89635A CN108089635A (zh) 2018-05-29
CN108089635B true CN108089635B (zh) 2020-12-18

Family

ID=62147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4872.XA Active CN108089635B (zh) 2016-11-20 2017-08-09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01915B2 (zh)
CN (1) CN108089635B (zh)
TW (1) TWI6304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2052B (zh) * 2019-03-29 2020-12-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439920B (zh) * 2019-06-28 2021-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铰链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366092B (zh) * 2023-12-08 2024-05-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支撑装置和折叠屏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3771U (zh) * 2010-04-26 2010-12-0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二连轴式枢接机构的电子装置
CN202103985U (zh) * 2011-06-17 2012-01-04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单包式双轴铰链
CN103148087A (zh) * 2012-01-11 2013-06-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和具有铰链装置的折叠设备
CN204790680U (zh) * 2014-04-01 2015-11-18 罗技欧洲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及便携式电子设备支承件
CN205179575U (zh) * 2015-11-03 2016-04-20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26816B2 (en) * 2004-03-12 2006-10-24 Apple Computer, Inc. Camera latch
CN2732938Y (zh) 2004-11-05 2005-10-12 东莞艺爵包装盒有限公司 双向同步隐形合页
TWI525263B (zh) * 2013-08-15 2016-03-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分段旋轉功能之樞軸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3771U (zh) * 2010-04-26 2010-12-0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二连轴式枢接机构的电子装置
CN202103985U (zh) * 2011-06-17 2012-01-04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单包式双轴铰链
CN103148087A (zh) * 2012-01-11 2013-06-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和具有铰链装置的折叠设备
CN204790680U (zh) * 2014-04-01 2015-11-18 罗技欧洲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及便携式电子设备支承件
CN205179575U (zh) * 2015-11-03 2016-04-20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01915B2 (en) 2019-09-03
TWI630473B (zh) 2018-07-21
US20180143668A1 (en) 2018-05-24
CN108089635A (zh) 2018-05-29
TW201820070A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76589A (en) Notebook computer having flip screen which pivots and slides within a frame
CN108089635B (zh) 电子装置
JP6660955B2 (ja) マルチピボットヒンジカバー
US2007011520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ual view displays
CN103309400B (zh) 具有隐藏式铰链的电子设备
GB2500213A (en) Stand for tablet computer with wrist guard
US822867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12043182A (ja) タブレットコンピュータ用ケース
US2013017012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hinge structure thereof
US20170196328A1 (en) Notched Case for a Portable,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such as a Cellular Telephone, Smartphone or Tablet Device
US20190129546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240089354A1 (en) Folding case with rotating side cover
KR101955932B1 (ko) 탈착가능한 패드형 마우스가 구비된 노트북
US8082631B2 (en) Folding mechanism for compact device
JP2008535059A (ja) 褶動可能なカバーを有する装置
KR100385669B1 (ko) 접이식 멀티 디스플레이장치의 케이스
TW201504554A (zh) 顯示裝置及其包含之顯示裝置基座
US7643288B2 (en) Foldable computer with partially visible display when closed
US630774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physical management of a portfolio computer and reducing the footprint thereof during operation
TW202006499A (zh) 支撐裝置
TWI531299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11360510B2 (en) Cover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RU45541U1 (ru) Двухэкранный ноутбук
TWI565395B (zh) 框架組合
KR101345652B1 (ko) 노트북형 데스크 탑 컴퓨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