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88710B - 具有泵机构、检查气体测量系统的气体引导元件工作预备性用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泵机构、检查气体测量系统的气体引导元件工作预备性用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88710B
CN108088710B CN201711182419.3A CN201711182419A CN108088710B CN 108088710 B CN108088710 B CN 108088710B CN 201711182419 A CN201711182419 A CN 201711182419A CN 108088710 B CN108088710 B CN 1080887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ump mechanism
control unit
senso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824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88710A (zh
Inventor
H-U.汉斯曼
H.格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aegerwerk AG and Co KGaA
Original Assignee
Draegerwerk AG and Co KGa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aegerwerk AG and Co KGaA filed Critical Draegerwerk AG and Co KGaA
Publication of CN108088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8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88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8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7Arrangements to check the analys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2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gaseous state
    • G01N1/24Suction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2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 G01M3/2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for weld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 G01M3/22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for weld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for tu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28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 G01M3/2807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for pip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28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 G01M3/284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for tu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2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gaseous state
    • G01N1/2226Sampling from a closed space, e.g. food package, head spa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7Arrangements to check the analyser
    • G01N33/0072Arrangements to check the analyser by generating a test ga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泵机构和控制单元的装置,其构造成检查在具有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的气体测量系统中的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在带有两个运行状态的由控制单元执行的步骤顺序中,由泵机构将测试气体通过气体引导元件朝远处的测量地点输送,并且紧接着从远处的测量地点输送至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在从远处的测量地点至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的输送期间,气体浓度的测量值由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继续探测并且以如下方式分析,是否在从远处的测量地点输送至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期间出现的在探测的气体浓度中的改变指示出,是否得到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

Description

具有泵机构、检查气体测量系统的气体引导元件工作预备性 用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泵机构的装置,其用于检查气体测量系统中的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
背景技术
气体测量系统和气体测量装置被用于在技术上进行气体测量并且保护在区域或空间中的人的健康和生命免于危险。在工业领域中,例如石化工业、提炼厂、化学工业中,技术上的气体测量对于监测爆炸性的或有毒的气体或蒸汽有重要意义。在此,使用不仅移动器械还有静止器械。还使用由移动器械或静止器械的组合,以便可进行在长罐、钻孔或料仓中的气体浓度或气体分析。
因此,由DE 10 2005 045 272 B4已知一种由移动气体测量器械和泵组成的组合。由此可将移动气体测量器械还用于测量在输送井道、罐或钻孔中的气体浓度。借助于泵和用于气体输送的元件、优选地软管管路,可将气体输送给气体测量器械用于测量。以输送开始、输送量、输送结束以及泵的其他运行特性而对泵的控制在此通过移动气体测量器械或其控制部进行。
在移动气体测量技术的领域中,由DE 10 2015 003 745已知用于基本上仅仅一次地可执行地检查气体测量系统的软管管路和传感装置的可能性方案。借助于远程触发将定位在软管端部处的试样气体量导入软管管路中并且输送给气体测量系统,从而可检查传感装置和软管管路。
由US 7,406,854,B2已知具有转接器(或适配器,Adapter)的气体传感器。转接器构造成联接软管管路。通过该软管管路可将气体从远处的测量地点引向气体传感器。气体的该引向例如可借助于输送泵进行。
由WO 199 917 110 A1以及US 7,645,367已知由气体传感器和气体发生器组成的气体测量系统。气体发生器和气体传感器的这种组合使得能够检查气体传感器的测量特性,尤其检查如下,即,气体传感器是否对由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测量气体浓度的加载作出敏感地反应。
例如由DE 20 2006 020 536 U1已知用于检查气体传感器的装置。其中说明了气体发生器,其适合于产生乙烷。气体发生器设置用于检查气体传感器并且构造成将确定量的气体分配到气体传感器处/中,其中,气体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基于此的改变或反应示出了气体传感器的工作能力性的指示。
美国劳工保护局(OSHA)方面推荐关于带有所谓的“碰撞试验(Bump-Tests)”的工作试验,其中,借助于合适的转接器和合适的气体执行气体传感器的常规检查。
US 7 406 854 B2说明了用于检查或校准电化学式气体传感器的转接器。转接器优选地可利用魔术粘(或维可牢搭接,即Klettverschluss)装设在气体传感器处并且可在完成检查或校准之后再次从气体传感器移除。
在所谓的现有技术中,没有解决方案给出在具有气体供应管路或软管管路(其设置用于从远处的测量地点到气体传感装置的气体供应并且布置在气体测量系统中)的气体测量系统中重复地或常规地检查工作预备性。在此,确保气体供应管路或软管管路以及其连接元件的工作预备性对于可靠地运行气体测量系统而言和气体传感装置本身的工作预备性同样重要。在气体供应管路、软管管路或连接元件(插头、耦联部、连接套筒、粘接部位、钎焊连接部、焊接连接部)中的非密封部引起气体浓度在从测量地点到气体传感装置的路径上的改变,这因此可引起关于在测量地点处的当前情况的错误测量和后续有错误的评估、测量值输出以及报警。非密封部例如源自于柔性软管管路中的孔、裂纹、弯折点或多孔的子区段,以及例如由于在导管管路系统和相关的螺旋、插接或钎焊连接部或管路耦联部中的材料疲劳引起的孔。
因此,定期地可重复地检查气体供应管路、软管管路和连接元件(它们可归纳成总称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同样有重要意义。
尤其对于具有多个气体传感器的气体测量系统的已经存在的设备或设施,需要在运行中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预备性。尤其需要的是,即可除了检查气体传感器之外还进行管路、气体供应管路的检查。对于安装情况,在其中将待分析的气体量从远离气体传感器的安装地的地点借助于气体供应管路供应给气体传感器,有利的是,同样检查气体供应管路的运行和/或工作预备性。
发明内容
因此,在了解上文列举的已知的现有技术和分析已知的现有技术的缺点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说明一种装置,其能够实现检查其中的气体供应管路的工作预备性。
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泵机构的、用于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装置实现。
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得到并且在下文的部分地参考附图的说明中详细阐述。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检查气体测量系统中的气体引导元件的装置具有
-气体引导元件,
-泵机构,
-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
-测试气体源,和
-控制单元。
首先详细阐述用在该专利申请的框架中的术语:测量气体、测试气体、吹扫气体和置零气体(Nullungsgas)。
测量气体可理解成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其如此提供,即,在气体测量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对该测量气体的气体浓度的改变敏感,并且对测量气体的气体浓度的改变以改变气体浓度测量值的方式作出反应。
吹扫气体或置零气体可理解成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其如此提供,即,气体传感装置对该气体或气体混合物的气体浓度的改变不敏感,并且对该吹扫气体或置零气体的气体浓度的改变没有以改变气体浓度测量值的方式作出反应。
吹扫气体或置零气体可理解成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其如此提供,即,气体测量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对该气体或气体混合物的气体浓度的改变不敏感,并且对吹扫气体或置零气体的气体浓度的改变没有以气体浓度测量值的改变作出反应。
测试气体可理解成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其如此提供,即,气体测量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对气体或气体混合物的气体浓度的改变很敏感并且对测试气体的气体浓度的改变以改变气体浓度测量值作出反应。作为测试气体,例如可使用已知的、但不重要的气体浓度的测量气体本身、以及已知的气体浓度的与测量气体相似的气体。
下面的表1给出了可行的测量气体或测试气体的概况。
气体 化学符号/化学总式
甲烷 CH<sub>4</sub>
丙烷 C<sub>3</sub>H<sub>8</sub>
氙气 Xe
二氧化碳 CO<sub>2</sub>
氦气 He
一氧化二氮 N<sub>2</sub>O (笑气)
表1
对本发明重要的是,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还用来检查气体引导元件,气体传感器作为气体传感装置的元件存在于气体测量系统中并且在功能上用在气体测量系统中,用于探测在远处的测量地点处的测量气体的气体浓度的测量技术上的目的。
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为此在检查期间用于,在测量技术上探测测试气体的气体浓度的改变。
泵机构(其具有布置在泵机构中的或与泵机构关联的泵,该泵与气体引导元件共同作用实施测量气体从远处的测量地点至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的供应)同样用于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能力性。因此,已经有两个主要部件,即,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和泵机构,作为气体测量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存在。在在基本功能方面已知的气体测量系统中,可通过泵机构的变种和泵机构的控制的补充并且通过包含带有本发明的特征的测试气体源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检查气体测量系统中的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能力性的目的。
下面详细阐述气体测量系统的部件、它们的功能和它们的共同作用以检查气体测量系统中的气体引导元件。
气体引导元件用于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与在空间上远离气体传感器的或远离气体传感器布置的测量地点的引导气体的连接。这种空间上远离的或远离布置的测量地点例如为在地下或地上的长罐或料仓、输送井道、检测井道、钻孔中的测量地点和类似或可比的测量地点。
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构造气体测量系统中的气体传感装置。气体传感装置设计并且设置成,借助于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和必要时另一气体传感器在测量技术上循环地或持续地探测作为在测量环境中的一种或多种测量气体的一种气体或多种气体或气体混合物的气体浓度,并且将其在气体测量系统中作为气体浓度测量值提供给控制单元。
气体测量系统在此用于探测和确定气体浓度以及监测由气体浓度导出的显著的阈值,例如所谓的爆炸下限值(UEG)或有毒的极限值,例如所谓的最大工作地点的浓度(MAK)。
在此,对于气体传感器中的一些,测量环境可直接形成在气体传感装置的地点处或形成在气体传感装置的地点附近。
对于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的测量环境还可通过远处的测量地点形成,为了定性分析(气体混合物组分)和/或定量气体分析(气体浓度)的目的,从该测量地点测量气体借助于气体引导元件和泵机构输送给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以用于探测。
气体引导元件可构造为柔性的软管管路或半柔性的或刚性的导管管路系统,以及构造为软管管路元件和导管管路元件的组合,从而可在远处的测量地点和气体测量机构之间得到一件式以及多件式或多部分的连接。
气体引导元件或气体引导元件的组件布置在远处的测量地点、泵机构和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之间。
气体引导元件、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和泵机构如此流体地彼此连接并且如此共同作用地设计,即,气体量可从远处的测量地点供应给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并且气体量可从泵机构输送给远处的测量地点。
测试气体源如此布置在泵机构处,并且气体引导元件、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和泵机构如此流体连接,即,来自测试气体源的测试气体可作为气体量输送至远处的测量地点。测试气体源还可构造为泵机构的组成部分,以及泵机构可构造为测试气体源的组成部分。
控制单元构造成接收由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探测的和提供的测量值,其指示出气体浓度。控制单元还构造成借助于与控制单元关联的、布置在控制单元中或处的数据存储器存储由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探测和提供的测量值。此外,控制单元构造成使泵机构与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共同作用地借助于步骤顺序协作,以便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并且确定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的程度。
根据本发明,在具有泵机构的、用于检查气体测量系统的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的装置中,控制单元可构造为独立的单元,以及构造为泵机构、测试气体源或气体传感装置的元件。
控制单元另外可设计为分布的控制部,例如设计为在气体测量系统中的不同的计算机个体(μP、μC)的组合,例如分布到泵机构、测试气体源、独立的计算和控制单元上,以及气体传感装置的一部分。
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借助于控制单元实现,控制单元针对泵机构的工作(输送压力、具有方向和量的输送量、输送的持续时间)以考虑合适的且布置在泵机构中或处的或与泵机构关联的传感装置(压力、流量、温度、湿度)的方式控制或调节泵机构或布置在泵机构中或处的或与泵机构关联的适合于气体输送的执行器(优选地泵,例如泵驱动器、隔膜泵、压电泵、活塞泵、压缩泵)和开关元件(优选地阀、磁力阀、电磁阀、二位二通阀、三位二通阀)。
控制单元在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的检查过程中考虑了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的提供的测量值。
在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的检查过程中,控制单元执行步骤顺序,在其顺序中借助于泵机构将一定量测试气体由泵机构朝远处的测量地点输送,并且紧接着又从远处的测量地点输送回泵机构至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
控制单元为此实施下文的步骤顺序:
在第一步骤中,控制单元使泵机构以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处于第一运行状态中。在第一运行状态中,将一定量测试气体从测试气体源借助于气体引导元件输送至远处的测量地点。
控制单元基于气体引导元件的技术特性并且基于泵机构的技术特性如此设计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的时间上的期限,即,气体引导元件在从远处的测量地点直至泵机构的长度上填充有测试气体。因此,气体引导元件以气体引导元件的总的气体容积被完全填充测试气体。泵机构的技术特性主要包括布置在泵机构中的执行器(泵)和开关元件(阀)的特性数据,例如输送量和压力分配范围,泵机构在第一运行状态中为了借助于气体引导元件将该量的测试气体(输送率)从测试气体源输送到远处的测量地点而提供该特性数据。此外,在泵机构的技术特性中还一同包括测试气体源在泵机构处的布置方式,即,尺寸,例如气体引导元件的为此布置和设置的子件的长度和流动横截面。在此,气体引导元件的技术特性包括尺寸,例如从泵机构和/或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直至远处的测量地点的总长度、与气体引导元件的总长度相关的管路直径,从而可由此由控制单元确定在气体引导元件中总地存在的气体容积。但在多件式的气体引导元件中,气体引导元件的技术特性还可包括气体引导元件的各单件的技术特性,即,气体引导元件的不同的管路区段的流动横截面和长度。除此之外,在气体引导元件的技术特性方面中,还可一同包括关于材料、壁厚、几何形状(圆的、椭圆的、方的)的信息,以及关于在远处的测量地点和泵机构或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之间的高度差的信息。从气体引导元件的各零件的技术特性的了解,控制单元还可确定多件式的气体引导元件的总的气体容积。
控制单元如此选择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即,在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期间,通过由泵机构的技术特性得到的输送量,由泵机构到气体引导元件中朝远处的输送的量的测试气体填充了气体引导元件的整个气体容积。例如,如果气体引导元件在气体引导元件的在泵机构直至远处的测量地点之间的长度上具有5升的气体容积,则在设定的和由泵机构提供的输送率为0.5升每分的情况下在10分钟的持续时间之后,在泵机构直至远处的测量地点之间的气体引导元件完全填充测试气体,其中,在该简化的考量中,在连接测试气体源与泵机构的气体引导子元件中的气体容积被忽略。
在第二步骤中,控制单元使泵机构以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处于第二运行状态中。在第二运行状态中,一定量气体从远处的测量地点借助于气体引导元件输送给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
控制单元基于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并且基于气体引导元件的技术特性和/或基于泵机构的技术特性选择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的时间上的期限。泵机构的技术特性包括布置在泵机构中的执行器(泵)和开关元件(阀)的特性数据,例如输送量和压力分配范围,泵机构提供该特性数据用于在第二运行状态中借助于气体引导元件从远处的测量地点输送气体量(输送率)。此外,在泵机构的技术特性中还一同包括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在泵机构处的布置的方式,即,尺寸,例如,气体引导元件的为此布置和设置的子件的长度和流动横截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其中对于在从远处的测量地点至泵机构的输送率和从测试气体源至远处的测量地点的输送方向的泵机构的技术特性近乎相同)例如因为该泵在切换输送方向时借助于由两个通过控制单元耦联在控制部中的二位三通阀构成的组件被使用,在忽略阀的切换时间和用于从泵机构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的气体输送所需的持续时间的情况下,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近乎相当于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例如,如果气体引导元件在气体引导元件在远处的测量地点和泵机构之间的长度上具有5升的气体容积,则在设定的和由泵机构提供的输送率为0.25升每分的情况下在20分钟的持续时间之后,在远处的测量地点和泵机构之间的气体引导元件完全填有气体。为了从远处的测量地点输送的气体可到达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气体的输送必须持续相对于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然而相对很短的另一持续时间,在其中,连接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与泵机构的气体引导子元件中的气体容积附加地一同被考虑。因此,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的期限还包括这样的持续时间,该持续时间对于在设定的输送率的情况下将在连接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和泵机构的气体引导子元件中的气体容积从泵机构输送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所需要。如果在连接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和泵机构的气体引导子元件中的气体容积例如具有0.05升的体积,则在设定的和由泵机构提供的输送率为0.25升每分的情况下,对于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附加地一同考虑1/5分钟的附加的持续时间,即,12秒。
控制单元在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期间接收多个由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提供的测量值。在第二步骤中,控制单元在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开始时将提供的测量值的此时当前的测量值作为第一比较数据值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在第二步骤中,控制单元在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结束时将提供的测量值的另一此时当前的测量值作为第二比较数据值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
在第三步骤中,控制单元执行在第一比较数据值和第二比较数据值之间的比较,并且基于在第一比较数据值和第二比较数据值之间的比较和预定的比较标准确定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的程度。基于比较,控制单元可确定,在第一运行状态中输送到远处的测量地点的测试气体的量是否在第二运行状态中作为气体量从远处的测量地点被输送到气体传感装置。如果第一比较数据值和第二比较数据值彼此近乎没有偏差,比较的结果是,输送到远处的测量地点的测试气体的量在体积上与从远处的测量地点输送至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的气体量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的程度的基础得出,气体引导元件被控制单元归为工作预备的,即,在从远处的测量地点直到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的气体引导元件的整个长度上没有明显的泄漏或不密封性。
在使用预定的比较标准的情况下,如果第二比较数据值不同于第一比较数据值,得到的情况是,气体引导元件没有工作预备,即,存在非密封部。
在此,预定的比较标准可如此设计,即,如果作为在第一比较数据值和第二比较数据值之间的比较的结果得到,在第一比较数据值和第二比较数据值之间的气体浓度差小于预定的差,例如<5%,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的程度处于状态“工作预备”中。
根据气体测量系统的实施方案、气体引导元件和连接元件的布置的复杂性,可实行作为预定的比较标准的是,作为用于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的气体浓度的差的0.01%至10%的范围。
在第四步骤中,控制单元基于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的程度确定输出信号,其指示出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的程度并且提供该输出信号。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泵机构处布置有吹扫气体源。吹扫气体源如此布置在泵机构处,并且气体引导元件、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和泵机构如此彼此流体连接,使得可为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输送来自吹扫气体源的一定量吹扫气体作为气体量。
在第一运行状态中,在控制单元在第一步骤中将泵机构以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置于第一运行状态(在其中测试气体的量从测试气体源借助于气体引导元件输送给远处的测量地点)中之前,泵机构由控制单元以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置于扩展的运行状态中。在该扩展的运行状态中,一定量吹扫气体从吹扫气体源借助于气体引导元件输送给远处的测量地点,使得气体引导元件在从远处的测量地点直至泵机构的长度上完全填有吹扫气体。
在此,扩展的运行状态在预定的持续时间的设计方案中还相当于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泵机构的装置的第一运行状态,该装置用于检查气体测量系统的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在该扩展的运行状态中的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还可被称为吹扫持续时间。吹扫持续时间由控制单元如此选择,即,在吹扫持续时间期间以设定的输送量或输送率使输送的量的吹扫气体填满气体引导元件的整个气体容积。
在装置的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气体源和/或吹扫气体源设计为结合带有阀、开关器件或压电式分配元件的布置的容器的设计方案。阀、开关器件或压电式分配元件可由控制单元借助于控制信号如此激活,即,将测试气体和/或吹扫气体提供、导向或输送给泵机构。
储存在测试气体源中的测试气体优选地为可以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探测的测量气体,或者为气体传感器除了测量气体之外还以气体浓度值的改变作出反应的气体。使用已知浓度的测量气体作为测试气体来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的优点是,气体传感器的工作预备性可同样一同被检查,使得由此能够实现检查气体测量系统中的部件,例如气体引导元件、泵机构、气体传感器和测试气体源的共同作用。
在装置的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泵机构设计成具有双向泵。该双向输送泵可在输送方向上由控制单元借助于控制信号转换,使得或将一定气体量的测量气体从远处的测量地点输送给泵机构和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或将一定气体量的测量气体从测试气体源输送给远处的测量地点。输送方向在此优选地并且例如直接借助于通过控制单元对泵马达的转动方向的切换来转换。输送方向借助于泵的这种直接的转换具有的优点是,为了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仅仅需要唯一的泵,而不需要阀在装置中的进一步布置。
在装置的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泵机构设计成具有这样的泵,其输送方向间接可借助于由两个所谓的二位三通阀形成的组件通过控制单元借助于控制信号来设定。通过控制单元可借助于控制信号设定两个二位三通阀的相应的穿流状态,使得或者一定气体量从远处的测量地点输送给泵机构和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或者一定气体量从测试气体源输送给远处的测量地点。
输送方向借助于阀组件的这种转换具有的优点是,需要仅仅一个相对简单的泵,其具有固定地预定的可行的输送方向。此外,阀的组件确保了,在泵机构内以及在气体引导元件中通到气体传感器和来自或通到远处的测量地点的流向还在没有通过控制单元操控的情况下通过阀的静止位置限定。这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了泵机构的可靠运行,而无需麻烦地监测泵和其运行,例如泵的输送方向。
在装置的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泵机构设计成具有两个反并联布置的泵的组件。控制机构可借助于控制信号引起交替地激活一个或另一个泵,并且因此如此操控泵机构中的输送方向,使得或者一定气体量的测量气体从远处的测量地点输送给泵机构和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或一定气体量的测量气体从测试气体源输送给远处的测量地点。输送方向借助于两个泵的这种转换具有的优点是,通过控制单元仅必须激活相应的泵,使得输送方向的变动的顺利的过程可通过控制单元实现,而无需一同考虑阀的切换时间。
在装置的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除了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之外,还布置有另一气体传感器。另一气体传感器与泵机构流体连接,使得一定气体量可从远处的测量地点输送给该另一气体传感器。在此,两个气体传感器中的一个如此设计,即,其对测量气体的气体浓度的改变很敏感,并且对测量气体的气体浓度的改变以气体浓度测量值的改变作出反应。两个气体传感器中的另一个在此如此设计,即,其对测试气体的气体浓度的改变很敏感并且对测试气体的气体浓度的改变以气体浓度测量值的改变作出反应。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装置中将二位三通阀布置在泵机构和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和另一气体传感器之间。二位三通阀的穿流状态可借助于控制信号由控制单元如此设定,使得气体量从远处的测量地点朝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输送,或气体量从远处的测量地点朝另一气体传感器输送。
具有两个气体传感器的这种设计方案具有的优点是,为了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构造用于探测测量气体的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没有加载以测试气体,而是将与测量气体不同的气体用作测试气体,其由另一气体传感器探测。由此产生,直接在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之后气体传感器又对于测量是使用预备的。为了检查的目的,气体传感器不加载测量气体,从而还没有气体传感器的等待时间或复原时间。另一优点由此得到: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而设置的另一气体传感器可用于测试气体的明显更高的气体浓度的范围中(相比于气体传感器必须设计成不仅用于测量气体的浓度测量,通常在最高一位数的百分比范围(%)中,但主要在千分比范围(ppm)中或甚至低于千分比范围(<ppm,ppb),还用于测试气体的浓度测量)。因此,可使用具有更高的气体浓度的合适的测试气体和与该气体浓度匹配的另一气体传感器的组合,其不必根据测量气体的特性来选择。优选地,在此,气体可并且应作为测试气体结合另一气体传感器来选择,该气体即使在更高的浓度下也不可燃烧、不爆炸、不腐蚀并且在这种使用中在健康方面不叫人担心。作为示例,在此提到的有氮气、二氧化碳或一氧化二氮。
在装置的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气体出口布置在装置中,并且在泵机构中布置有二位三通阀,其穿流状态可借助于控制信号由控制单元设定,从而给出该气体量从远处的测量地点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的输送,或该气体量从远处的测量地点到气体出口中的输送。气体出口带有关联的二位三通阀的布置例如得到的优点是,可通过吹扫气体进行泵机构以及气体引导元件的吹扫,而吹扫气体不必供应给气体传感器。由此得到的优点是,为了探测测量气体,在通过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的另外的测量运行中,在吹扫气体引导元件之后不给出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的等待时间或复原时间。通过二位三通阀和气体出口得到的另一优点是,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可借助于控制信号通过控制单元随时在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期间从吹扫气体、测量气体或测试气体中脱离,从而例如可通过控制单元还在持续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期间执行或引起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的检查、归零、校正(偏移、特征曲线)或校准。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泵机构、测试气体源或吹扫气体源中或处布置有二位二通阀,其状态借助于控制信号由控制单元如此控制,即,测试气体或吹扫气体作为气体量输送给远处的测量地点,并且没有测试气体和没有吹扫气体直接可从测试气体源或泵机构输送或到达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因此,对于控制单元实现了,在所有的情况下确保测试气体或吹扫气体可从测试气体源或泵机构何时和以多长的持续时间到达远处的测量地点。这确保了,即使未激活的泵逆着输送方向没有完全闭合,没有未限定的气体混合物存在于气体引导元件中。
在装置的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测试气体源,将气体发生器布置在泵机构处。气体发生器借助于控制信号由控制单元激活并且以电解、化学或电化学方式产生测试气体。通过气体发生器例如可产生碳氢化合物,例如乙烷。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气体源设计为压力罐,在其中测试气体在预压力下呈液态被储存并且被提供,以便输送给远处的测量地点。在泵机构中布置由截止阀,通常设计为二位二通阀,其由控制单元激活,以便在预压力下呈液态储存的测试气体可流入气体引导元件中。在流入时,发生卸压,从而测试气体气态地流入气体引导元件中。在压力下合适用于储存的的测试气体例如为丙烷、丁烷、丙烷/丁烷混合物。在带有处在预压力下的测试气体的设计方案中,在用于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的装置中,不是在所有的为了将测试气体输送到远处的测量地点的应用情况下都需要泵。只有当从泵机构到远处的测量地点需克服更大的距离以将测试气体输送给远处的测量地点,或者当从泵机构至远处的测量地点有更大的高度差,即,远处的测量地点明显高于泵机构或测试气体源,或者远处的测量地点明显低于泵机构或测试气体源时,此时才需要泵。这例如发生在该应用情况中,在其中距离(和因此气体引导元件的长度)大于15米,或必须克服大于10米的高度差。在其他情况下,测试气体通过测试气体的预压力到远处的测量地点的输送作为入流基于在压力罐和测量地点之间的压力差引起和实现。因此,控制单元可通过控制信号借助于激活截止阀(二位二通阀)引起至远处的测量地点的入流。
在泵机构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一个或多个泵优选地并且例如在泵的输送率和/或输送量和/或输送压力方面通过在泵中或处设置成驱动泵的泵马达的转速n来控制。在本发明的意义中,借助于设定、调整、控制或调节泵的转速n、输送压力、输送量或输送率进行的任何类型的外部影响可理解为输送率、输送量或输送压力的控制。电气运行的泵马达例如可根据转速压力特征曲线或转速流量特征曲线借助于作为直流电压信号或脉宽调制信号(PWM)构造的控制信号由控制单元来控制。
在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泵机构中或靠近泵机构布置有压力传感器在气体引导元件处。压力传感器构造成探测在气体引导元件中给出的或存在的测试气体或测量气体的气体量的压力情况或压力。压力传感器将探测的压力作为测量值提供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构造成基于测量值控制(即,设定、控制或调节)泵机构中的一个或多个泵的输送率和/或输送量和/或输送压力。
在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泵机构中或靠近泵机构布置有流量传感器在气体引导元件中。流量传感器构造探测在气体引导元件中流动的测试气体或测量气体的气体量的流量量。流量传感器将探测的流量作为测量值提供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构造成基于流量的测量值控制(即,设定、操控或调节)泵机构中的一个或多个泵的输送率和/或输送量和/或输送压力。
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应单独地以及彼此组合地呈现出具有泵机构的、用于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装置的特别的设计方案。在此,所有的和通过组合多种实施方式得到的可行的其他实施方式和它们的优点仍然被本发明构思一同包括,虽然没有相应对此详细阐述实施方式的所有的组合可行方案。
附图说明
现在借助附图和相关的附图说明在没有限制总的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a示出了具有泵机构的用于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工作预备性的装置的示意性的图示,
图1b示出了根据图1a的泵机构的第一变体的示意性的图示,
图1c示出了根据图1a的泵机构的第二变体的示意性的图示,
图2a示出了根据图1a的泵机构的第三变体在第一运行状态中的示意性的图示,
图2b示出了根据图1a的泵机构的第三变体在第二运行状态中的示意性的图示,
图3a示出了根据图1a的泵机构的第四变体在第一运行状态中的示意性的图示,
图3b示出了根据图1a的泵机构的第四变体在第二运行状态中的示意性的图示,
图4示出了根据图3a、3b的具有气体出口的装置的变体的示意性的图示,
图5示出了根据图3a、3b的具有另一气体传感器的装置的变体的示意性的图示。
附图标记列表
1 装置
3 气体引导元件(软管管路)
3' 泵机构7中的内部的气体引导元件
5、5' 气体传感器
6、6' 压力传感器
7、7'、7''、7'''、79、79'、79''泵机构
9 测试气体源、测试气体罐、气体发生器
9' 吹扫气体源
11 气体测量系统
13 气体出口
33 气体引导元件的技术特性
34 直至测量地点的气体引导元件的长度
51 第一二位三通阀
52 第二二位三通阀
53 二位二通阀
61、62、63、64 步骤顺序的步骤
65 第一运行状态
66 第二运行状态
67 其他运行状态
69 数据存储器
70 控制单元
70' 开关元件
71 双向输送泵
70' 开关元件
72 在第二运行状态开始时的当前的测量值
72' 在第二运行状态结束时的当前的测量值
73 泵机构的技术特性
74 第一泵(单向)
75 第二泵(单向)
76 控制信号、激活信号、开关信号
77 测量值、测量值的量
78 第一比较数据值
78' 第二比较数据值
80 远处的测量地点
81 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
82 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
85 比较标准
86 工作预备性的程度
88 输出信号
89、89' 泄漏A
90 流量传感器
91 测试气体量
91' 吹扫气体量
91'' 液态储存的测试气体
93 气体量
100 输出和报警单元
101 数据网中的评估系统
130 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a中示出了具有泵机构7的装置1的示意性的图示,该检测装置用于检查气体测量系统11中的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
用于确定气体测量系统11中的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的装置1具有气体传感器5、泵机构7、测试气体源9、气体引导元件3和控制单元70,控制单元具有关联的数据存储器69。
在该图1a中以在气体测量系统11中的使用的全部关系示出了用于确定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的装置1。气体测量系统11在此具有远处的测量地点80,从该处气体通过气体引导元件3借助于泵机构7输送给气体传感器5。远处的测量地点80例如可为罐、料仓、井道、地道以及机动车上的罐、船舶上的罐或船舶上的贮藏室。远处的测量地点80的特征是这样的情况:维护人员必须能够可以借助于先前的测量估计在这种罐子、料仓或存储地点中的有害健康的气体浓度方面的情况。为此,借助于气体引导元件3将气体量93从罐或料仓输送给气体传感器5。重要的是,用于输送气体量93的该气体引导元件是工作预备的,即,在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直至气体传感器5的整个长度34上未受损伤并且没有泄漏。因此,在图1a中,泵机构7设计成,不仅将气体量93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朝气体传感器5输送,而且将气体量93作为测试气体91由测试气体源9朝远处的测量地点80输送。在该输送时,气体引导元件3在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直至进入泵机构7中的长度34上涌动或填充以测试气体91。在紧接着地始于远处的测量地点80的输送时,测试气体91的刚才已经输送到气体引导元件3中的体积又返回输送到泵机构7中,并且由泵机构7供应给气体传感器5以用于分析气体浓度关于返回输送测试气体9的时间的走向。如果然后利用气体传感器5在开始返回输送时以及在结束返回输送时分析气体传感器5的气体浓度测量值77,可推断出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
如果在在开始返回输送时测得的气体浓度测量值与在结束返回输送时测得的测量值之间没有发生气体浓度下降,可推断出,在气体引导元件3中不存在非密封部或泄漏,气体量93可从该非密封部或泄漏从气体引导元件3中例如漏出到环境空气中。
气体引导元件3布置在泵机构7和气体传感器5之间。气体引导元件3、气体传感器5和泵机构7如此彼此流体连接和如此成共同作用地设计,即,可为气体传感器5供应来自远处的测量地点80的气体量93,并且气体量93可由泵机构7供应给远处的测量地点80。
在图1a中,在气体引导元件3处标出了可能的泄漏89的地点A 89。附加地,泄漏A89作为放大的细节图示A' 89'示出有气体量93作为在气体引导元件3的壁部中的非密封部(漏洞)。
测试气体源9如此布置在泵机构7中或处,并且气体引导元件3、气体传感器5和泵机构7如此彼此流体连接,即,可为远处的测量地点80供应来自测试气体源9的、作为气体量93的一定量测试气体91。
在图1a中,在泵机构7中示意性地说明了双向输送泵71,其可借助于控制单元70用控制信号76激活,以用于气体量93由泵机构7朝远处的测量地点和始于远处的测量地点80的输送。在关于图1c的说明中详细得到具有双向输送泵71的泵机构7的说明。
在图1b、1c、2a、2b、3a、3b、4和5和关于图1b、1c、2a、2b、3a、3b、4和5的说明中说明了除了装置1或泵机构7、7'、7''、7'''、79、79'、79''(图1a,1b、1c、2a、2b、3a、3b、4和5)的设计方案的其他特点之外的泵机构具有泵74、75的变体(图1b、2a、2b、3a、3b、4和5)的其他实施方案、开关元件70'(图2a、2b、3a、3b、4和5)与泵74、75(图2a、2b、3a、3b、4和5)的布置、阀51、52、53(图1b、1c、2a、2b、3a、3b、4和5)的布置的设计方案。在图1b、1c、2a、2b、3a、3b、4和5中,在控制单元70方面借助于控制信号76进行控制、激活或操控部件51、52、53、70'、71、74、75(图1a,1b、1c、2a、2b、3a、3b、4和5)。气体传感器5、以及另一气体传感器5'(图5)、在图1a中作为泵机构7的可选的组成部分说明的用于监测流向气体传感器的气体量93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6(图1b)以及还有另一压力传感器6'(图4)、和流量传感器90(图1c)将测量值77提供给控制单元70。在图1a中,在泵机构7中说明了可选的气体出口13,其作用方式在图4和关于图4的说明中进一步来说明。
控制单元70构造成借助气体传感器5以及另一气体传感器5'(图5)的测量值77执行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的检查。控制单元70还构造成可选地一同考虑压力传感器6的测量值77,以用于控制泵机构7、7'、7''、7'''、79、79'、79''和其部件51、52、53、70'、71、74、75(图1a、1b、1c、2a、2b、3a、3b、4和5)。
在泵机构7中设置有多个内部的气体引导元件3',其对于布置在泵机构7中的部件6、71、9、9'(图1a)或52、53、71、74、75、9、9'(图1a、1b、1c、2a、2b、3a、3b、4和5)在泵机构7内的内部连接是必需的。在此,气体引导元件3与内部的气体引导元件3'的划界不是明确的,而是所有的气体引导元件3、3'共同相应形成在气体传感器5、泵机构7和其部件及远处的测量地点80之间的需要的流体连接。检查气体引导元件3、3'的工作预备性共同地进行,因为只有在所有的在相应的测量应用中需要的流体连接处于无缺陷的状态中时,此时才可确保气体测量系统11的可靠的运行状态。在泵机构7处,除了测试气体源9之外,还布置有可选的用于储存吹扫气体91'的吹扫气体源9',其为了提供吹扫气体91'构造和设置成将吹扫气体91'借助于泵机构7供应给远处的测量地点80。这使得能够实现用吹扫气体91'吹扫泵机构7和气体引导元件3、3',例如以在装置1或气体测量系统11的部件3、3'、7、5、80、6、71中提供限定的气体状态作为用于开始检查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的边界条件。
如之前阐述的那样,控制单元70构造成接收由气体传感器5探测和提供的测量值77(其指示出气体浓度),并且构造成将由气体传感器5探测和提供的测量值77存储在与控制单元70关联的、布置在控制单元70中或处的数据存储器69中。控制单元70如此执行对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的确定,即,借助于步骤顺序协调泵机构7与气体传感器5的共同作用。
从测量运行开始,在第一步骤61中,控制单元70使泵机构7以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81处于第一运行状态65中,使得一定量测试气体91由测试气体源9借助于气体引导元件3输送至远处的测量地点80。
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81的时间上的期限由控制单元70基于气体引导元件3的技术特性33并且基于泵机构7的技术特性73如此设计,即,气体引导元件3在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直至泵机构7的长度34上填充有测试气体91。泵机构7的技术特性73主要包括布置在泵机构7中的部件51、52、53、71、74、75、9、9'(图1a、1b、1c、2a、2b、3a、3b、4和5)的特性数据,例如输送量和压力分配范围,其由用于在第一运行状态65中将测试气体91的气体量93从测试气体源9借助于气体引导元件3输送给远处的测量地点80的泵机构7提供。此外,在泵机构7的技术特性73中还一同包括测试气体源9在泵机构7处的布置的方式,即,尺寸,例如气体引导元件3的为此布置和设置的子件的长度34和流动横截面。气体引导元件3的技术特性33在此包括尺寸,例如从泵机构7和/或气体传感器5至远处的测量地点80的总长度、与气体引导元件3的总长度相关的导管直径,从而可由此通过控制单元70确定在气体引导元件3中总地存在的气体容积。但对于多件式的气体引导元件3,气体引导元件3的技术特性33还可包括气体引导元件3的各零件的技术特性,即,气体引导元件3的不同的管路区段的流动横截面和长度34。除此之外,还可在气体引导元件5的技术特性33中一同包括关于材料、壁厚、几何形状(圆形、椭圆形、方形)的信息,以及关于在远处的测量地点80和泵机构7或气体传感器5之间的高度差的信息。由气体引导元件3的各零件的技术特性的了解,对于控制单元70还可确定多件式的气体引导元件3的总的气体容积。
在第二步骤62中,控制单元70使泵机构7以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82处于第二运行状态66中,使得一定量气体93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借助于气体引导元件3输送给气体传感器5。控制单元70基于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81、和基于气体引导元件3的技术特性33以及基于泵机构7的技术特性73设计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82的时间上的期限。控制单元70在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82期间接收和获取多个由气体传感器5提供的测量值77。在第二步骤62中,控制单元70在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82开始时将提供的测量值77的此时当前的测量值72作为第一比较数据值78存储在数据存储器69中,并且在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82结束时将提供的测量值77的此时当前的测量值72'作为第二比较数据值78'存储在数据存储器69中。
在第三步骤63中,控制单元70执行在第一比较数据值78和第二比较数据值78'之间的比较,并且基于在第一比较数据值78和第二比较数据值78'之间的比较和预定的比较标准85确定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的程度86。借助于预定的比较标准85,如果作为在第一比较数据值78和第二比较数据值78'之间的比较的结果得出,在第一比较数据值78和第二比较数据值78'之间的气体浓度的差小于在比较数据值78、78'之间的预定的差,可由控制单元70将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的程度置于状态“工作预备”中。例如,在此提到的差应在<3%至<5%的范围中。根据气体测量系统11的实施方案和气体引导元件3与连接元件的布置的复杂性,作为预定的比较标准85,0.01%至10%的范围作为气体浓度的差用于检查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是可实用的。在比较数据值78、78'之间的很小的差的情况下,作为通过控制单元70检查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的结果,得到在气体引导元件3中在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直至气体传感器5的整个长度34上的气体浓度在持续时间期间没有明显改变,并且因此在气体引导元件3中没有泄漏A 89。
在第四步骤64中,控制单元70确定输出信号88,其指示出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的确定的程度86并且提供输出信号88。
在图1a中示出了可选的输出和报警单元100。在具有可选的输出和报警单元100的该设计方案中,输出信号88由控制单元70提供给输出和报警单元100,从而基于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的确定的程度86可输出状态或可在泄漏情况A 89的情况下警报。输出和报警单元100为了输出通常具有显示元件,例如文字数字的显示行或图形显示器,并且为了报警通常具有声学的信号发出元件(例如喇叭或其他的发声器(扬声器))和光学的报警发出元件(例如闪烁的发光器件(白炽灯、LED))。输出和报警单元100可在位置上附近地作为气体测量系统11的零件或者在在图1a中未示出的其他地点处布置,并且例如作为数据网中的可选的评估系统101的模块或组件连结到气体测量系统11处。
在图1b中示出了根据图1a的装置1的泵机构的第一变体7'。图1a、1b中的相同的元件在图1a、1b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根据图1b的泵机构7'的变体基于根据图1a的装置1,其具有测试气体源9“、控制单元70、气体出口13、气体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测量值77、气体引导元件3、3',其与远处的测量地点80流体连接,并且额外地具有二位二通阀52、二位三通阀51和单向输送泵74。
在图1b中,测试气体源9设计为压力罐,在其中测试气体91''以液态的聚集态在预压力下被储存,并且被提供以输送给远处的测量地点80。在泵机构7'中布置有二位二通阀52,其由控制单元70激活,以便测试气体91''可流入气体引导元件3中。在流入时出现卸压,从而此时气态的测试气体流入气体引导元件3中。在压力下合适于液态存储的测试气体91''例如为丙烷、丁烷、丙烷/丁烷混合物。
二位二通阀52可用于避免该状态,测试气体91可从测试气体源9直接到达气体传感器5或借助于泵74输送。控制单元70可借助于控制信号76激活在阀52处的开关元件70',以便打开阀52,从而来自测试气体源9的测试气体91''仅可在第一运行状态65(图1a)期间到达内部的气体引导元件3'中以用于供应给泵74。
在图1b中,气体出口13布置在泵机构7'中,其工作和其优点还在图4中和关于图4的说明中详细说明。在图1b中,气体出口13和气体传感器5一样借助于二位三通阀51与泵74连接。二位三通阀51可由控制单元70利用控制信号76置于两种不同的穿流状态中。这使得借助于泵74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输送的气体量93能够输送给气体传感器5或通过气体出口13导引到环境130中或气体继续引导管路中。
在图1b中,示出了作为泵机构7'的组成部分的压力传感器6,其构造成探测在气体引导元件3处的压力77的测量值并且将其传递给控制单元70。控制单元70借助于压力77的测量值可在输送压力和/或输送量方面控制泵74。为此,驱动泵74的泵马达例如可由控制单元70在对应于输送量或输送压力的转速n的情况下借助于特征曲线[P=F(n),n=F(U)]凭借控制信号76(构造为电流、电压或PWM信号)在考虑到压力77的测量值的情况下被控制或调节。
在图1c中示出了根据图1a的装置1的泵机构7的第二变体,其作为泵机构7''。图1a、1c中的相同的元件在图1a、1c中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根据图1c的泵机构7''的变体基于图1a的装置1,其具有控制单元70、控制信号76、气体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测量值77、开关元件70'、气体引导元件3、3',其带有至远处的测量地点80的流体连接3,并且具有作为泵的双向输送泵71,如在图1a中那样。附加地,在图1c中,在泵机构7''中,流量传感器90布置在内部的气体引导元件3'中通到远处的测量地点80的流动路径中。
在图1b和1c中,压力传感器6为泵机构7'、7''的组成部分,其构造成探测在气体引导元件3处的压力77的测量值并且将其传递给控制单元70。控制单元70借助于压力77的测量值可在输送压力和/或输送量方面控制泵74、71。为此,驱动泵74、71的泵马达例如可由控制单元70在与输送量或输送压力相应的转速n的情况下借助于特征曲线[P=F(n),n=F(U)]凭借控制信号76(构造为电流、电压或PWM信号)在考虑到压力77的测量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或调节。泵71(图1c)还可在输送方向上由控制单元70控制。
在图2a和2b中以第一运行状态(图2a)和第二运行状态(图2b)示出了根据图1a的装置1的泵机构的第三变体7'''。以共同的附图说明来阐述图2a和2b。在图1a、2a、2b中的相同的元件在图1a、2a、2b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第一运行状态相应于根据图1a的第一运行状态65并且能够实现测试气体91从测试气体源9朝远处的测量地点80的输送。第二运行状态相应于根据图1a的第二运行状态66并且能够实现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朝泵机构7'''和气体传感器5的返回输送。泵机构7'''具有单向输送泵74,其借助于内部的气体引导元件3'与两个所谓的二位三通阀51、53的组件连接。
二位三通阀51、53可由控制单元70置于两种不同的穿流状态中。二位三通阀51、53的穿流状态可通过控制单元70借助于控制信号76和与阀51、53相关的开关元件70'设定,使得可回转泵机构7'''的输送方向,即,或者在第一运行状态(图2a)中,测试气体91的气体量93从测试气体源9输送给远处的测量地点80,或者测试气体91的气体量93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返回输送给泵机构7'''和气体传感器5。为了避免该状态,测试气体91可从测试气体源9直接到达气体传感器5或借助于泵74输送,二位二通阀52布置在测试气体源处。控制单元70可借助于控制信号76激活在阀52处的开关元件70',以便打开阀52,从而测试气体91从测试气体源9可进入到内部的气体引导元件3'中以供应给阀51、53。控制单元70凭借控制信号76借助于控制在阀51、52处的开关元件70'使得出现两种运行状态65(图1a、图2a)和66(图1a、图2b),如其从在图2a和2b中示出的阀位置的差异中得出的那样。控制单元70评估由气体传感器5探测的测量值77,以便执行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的检查,如之前针对图1a说明的那样。
在图3a和3b中以第一运行状态(图3a)和第二运行状态(图3b)示出了根据图1a的装置1的泵机构的第四变体79。以共同的附图说明来阐述图3a和3b。图1a、3a、3b中的相同的元件在图1a、3a、3b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第一运行状态相应于根据图1a的第一运行状态65并且能够实现测试气体91从测试气体源9输送至远处的测量地点80。第二运行状态相应于根据图1a的第二运行状态66并且能够实现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朝泵机构79和气体传感器5的返回输送。泵机构79具有两个反并联布置的单向输送泵74、75的组件,它们借助于内部的气体引导元件3'连接。两个泵74、75可通过控制单元70借助于控制信号76分开激活,从而可通过泵机构79根据泵74、75的激活实现两个输送方向。在第一运行状态(图3a)中,测试气体91的气体量93从测试气体源9借助于气体引导元件3输送给远处的测量地点80。在第二运行状态(图3b)中,测试气体91的气体量93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返回输送给泵机构79和气体传感器5。为了避免这样的状态,即测试气体91可从测试气体源9直接到达气体传感器5或借助于泵74输送,将二位二通阀52布置在测试气体源处。控制单元70可借助于控制信号76激活在阀52处的开关元件70',以便打开阀52,从而测试气体91可从测试气体源9进入内部的气体引导元件3'中,以供应至两个泵74、75。为了设定第一运行状态65(图1a、图3a),控制单元70借助于控制信号76激活第二泵75并且打开阀52。第二泵75将测试气体91输送到通至远处的测量地点80的气体引导元件3中。第一泵74在第一运行状态65中(图1a、图3a)停用并且不输送气体量。为了设定第二运行状态66(图1a、图3b),控制单元70借助于控制信号76激活第一泵74并且关闭阀52。第一泵75将测试气体91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返回输送至气体传感器5。第二泵75在第二运行状态66(图1a、图3b)中停用并且不输送气体量。控制单元70评估由气体传感器5探测的测量值77,以便执行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的检查,如之前针对图1a说明的那样。
在图2a和2b、3a和3b中,示出了相应作为泵机构79的组成部分的压力传感器6,其构造成探测在气体引导元件3处的压力77的测量值并且将其传递给控制单元70。控制单元70借助于压力77的测量值可激活并且在输送压力和/或输送量方面控制泵74(图2a、2b)或泵74、75(图3a、3b)。可以类似于针对图1b和1c的说明中阐述的方式进行泵控制。
图4示出了根据图3b的具有气体出口13的装置的变体79'。泵机构79'的变体基于关于图3a和3b示出和说明的设计方案,其带有两个反并联布置的泵74、75、测试气体源9、控制单元70和控制信号76、二位二通阀52、气体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关联的测量值77、开关元件70'和气体引导元件3、3',其与远处的测量地点80流体连接。在图1a、3a、3b、4中的相同的元件在图1a、3a、3b、4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气体出口13和气体传感器5在图4中借助于二位三通阀51与第一泵74流体连接。二位三通阀51可为此由控制单元70借助于控制信号76置于两种不同的穿流状态中。这在阀51的在图4中示出的穿流状态中能够实现借助于激活的第一泵74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输送的气体量93或者输送给气体传感器5,或者借助于气体继续引导管路通过气体出口13导引到环境130中。在图4中,另一压力传感器6'布置在阀51的入口和泵74的出口处,其测量值77提供给控制单元70,从而控制单元70可在转换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输送的气体量93进入到气体出口13中或到气体传感器5的方式的情况下借助于测量值77考虑到泵74的当前的输送压力。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输送的气体量93转换到气体出口13中的可行方案提供的优点是,气体传感器5可借助于控制信号76通过控制单元70随时在检查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期间从吹扫气体、测量气体或测试气体脱离,从而还可通过控制单元70在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的持续检查期间执行或发生例如气体传感器5的检查、归零、校正(偏移、特征曲线)或校准。此外,气体出口13带有关联的二位三通阀51的布置提供的优点是,借助于来自如针对图1a说明的那样的气体测量系统11的(图1a)的吹扫气体源9'(图1a)的吹扫气体91'(图1a)、泵机构79'以及气体引导元件3可以以吹扫气体91'(图1a)进行吹扫,而吹扫气体91'(图1a)不必供应给气体传感器5。由此引起的优点是,为了在吹扫气体引导元件3之后在继续的测量运行中通过气体传感器5探测测量气体,不产生气体传感器5的等待时间或复原时间。
图5示出了具有另一气体传感器5'的根据图3b的装置的变体79''。在图1a、3a、3b、5中的相同的元件在图1a、3a、3b、5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泵机构79''的变体基于针对图3a和3b示出和说明的设计方案,其具有两个反并联布置的泵74、75、测试气体源9、控制单元70和控制信号76、二位二通阀52、气体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测量值77、开关元件70'和气体引导元件3、3',其与气体测量系统11的远处的测量地点80流体连接(图1a)。
另一气体传感器5'和气体传感器5在图5中借助于二位三通阀51与第一泵74连接。二位三通阀51可由控制单元70通过控制信号76设于两个不同的穿流状态中。这在根据图5的阀51的示出的穿流状态中,实现了借助于激活的第一泵74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输送的气体量93或者供应给气体传感器5,或者供应给另一气体传感器5'。
从远处的测量地点80输送的气体量93转换到气体传感器5或另一气体传感器5'的可行性方案提供的优点是,为了检查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构造用于探测测量气体的气体传感器5没有加载测试气体91。这由此实现另一气体传感器5'用于检查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因此,通过另一气体传感器5'得到的额外的优点是,为了检查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作为测试气体91,不必使用测量气体本身,而是可将其他气体用作测试气体91,其带有任意的且与执行在气体测量系统11中的气体引导元件3(图1a)的检查相匹配的测试气体91。

Claims (14)

1.一种用于确定气体测量系统(11)的构造成导引或引导流体的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的装置(1),该气体测量系统具有
-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
-泵机构(7、7'、7''、7'''、79、79'、79''),
-测试气体源(9),
-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和
-控制单元(70),其具有关联的数据存储器(69),
-其中,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布置在所述泵机构(7、7'、7''、7'''、79、79'、79'')和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之间,并且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和所述泵机构(7、7'、7''、7'''、79、79'、79'')流体地彼此连接并且设计成共同作用,
使得气体量可从远离所述气体传感器(5)的测量地点(80)供应给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并且气体量可由所述泵机构(7、7'、7''、7'''、79、79'、79'')供应给远处的测量地点(80),
-其中,所述测试气体源(9)布置在所述泵机构(7、7'、7''、7'''、79、79'、79'')处,并且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和所述泵机构(7、7'、7''、7'''、79、79'、79'')流体连接,使得一定量的测试气体(91)可从所述测试气体源(9)作为气体量供应给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70)构造成接收由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探测和提供的测量值(77),其指示出气体浓度,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70)构造成借助于与所述控制单元(70)关联的、布置在所述控制单元(70)中或处的数据存储器(69)用于存储由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探测和提供的测量值(77),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70)为了确定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构造成,使所述泵机构(7)以与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共同作用的方式借助于以下步骤顺序协作,即从测量运行开始,
-在第一步骤(61)中,所述控制单元(70)使所述泵机构(7)以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81)处于第一运行状态(65)中,
使得一定量测试气体(91)从所述测试气体源(9)借助于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输送给远处的测量地点(80),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70)基于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的技术特性(33)并且基于所述泵机构(7)的技术特性(73)选择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81)的时间上的期限,使得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在从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直至所述泵机构(7)的长度(34)上填充有测试气体(91),
-在第二步骤(62)中,所述控制单元(70)使所述泵机构(7)以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82)处于第二运行状态(66)中,使得一定量气体从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借助于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输送给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其中,所述控制单元(70)基于所述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81)和基于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的技术特性(33)以及基于所述泵机构(7)的技术特性(73)选择所述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82)的时间上的期限,
所述控制单元(70)在所述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82)期间接收多个由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提供的测量值(77),并且所述控制单元(70)在第二步骤(62)中在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82)开始时将提供的测量值(77)的此时当前的测量值(72)作为第一比较数据值(78)存储在数据存储器(69)中,并且所述控制单元(70)在所述第二步骤(62)中在第二预定的持续时间(82)结束时将提供的测量值(77)的此时当前的测量值(72')作为第二比较数据值(78')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器(69)中,
-在第三步骤(63)中,所述控制单元(70)执行在所述第一比较数据值(78)和所述第二比较数据值(78')之间的比较,并且基于在所述第一比较数据值(78)和所述第二比较数据值(78')之间的比较和预定的比较标准(85)确定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的程度(86),
-在第四步骤(64)中,所述控制单元(70)确定和提供输出信号(88),其指示出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的工作预备性的程度(8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中,在所述泵机构(7)处布置有吹扫气体源(9’),其中,所述吹扫气体源(9')布置在所述泵机构(7)处,并且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和所述泵机构(7)流体连接,使得可将一定量吹扫气体(91')从所述吹扫气体源(9')作为气体量供应给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其中,在第一步骤中,在所述泵机构(7)由所述控制单元(70)以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81)置于所述第一运行状态(65)中之前,所述控制单元(70)将所述泵机构(7)以第一预定的持续时间(81)置于扩展的运行状态(67)中,使得一定量吹扫气体(91')从所述吹扫气体源(9')借助于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输送给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从而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在从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直至所述泵机构(7)的长度(34)上完全填充有所述吹扫气体(9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1),其中,所述测试气体源(9)和/或所述吹扫气体源(9')构造为带有阀(51、52、53)、开关器件(70')或压电式分配元件的布置的容器,并且所述阀(51、52、53)、开关器件(70')或压电式分配元件可由所述控制单元(70)借助于控制信号(76)激活,使得所述测试气体(91)和/或所述吹扫气体(91')被提供、导向或供应给所述泵机构(7、7'、7''、7'''、79、79'、7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中,在所述泵机构(7、7'')中布置有双向输送泵(71),其输送方向可由所述控制单元(70)借助于控制信号(76)转换,使得或一定气体量的测量气体从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输送给所述泵机构(7、7'')和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或一定气体量的测试气体(91)从所述测试气体源(9)输送给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中,所述泵机构(7、7''')构造为两个二位三通阀(51、53)的组件,其中,所述控制单元(70)借助于控制信号(76)设定所述二位三通阀(51、53)的相应的穿流状态,使得一定气体量的测量气体从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输送给所述泵机构(7、7''')和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或一定气体量的测量气体(91)从所述测试气体源(9)输送给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中,所述泵机构(7、79)构造为两个反并联布置的泵(74、75)的组件,其中,所述控制单元(70)借助于控制信号(76)激活一个泵(74)或另一个泵(75),使得或一定气体量的测量气体从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输送给所述泵机构(7、79)和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或一定气体量的测量气体(91)从所述测试气体源(9)输送给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中,另一气体传感器(5')布置在所述装置(1)中并且与所述泵机构(7、79'')流体连接,使得气体量可从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输送给所述另一气体传感器(5'),其中,所述另一气体传感器(5')对所述测试气体(91)的气体浓度的改变以气体浓度测量值(77)的改变作出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1),其中,在所述装置(1)中,二位三通阀(51)布置在所述泵机构(7、79'')和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和所述另一气体传感器(5')之间,其中,所述二位三通阀(51)的穿流状态借助于控制信号(76)可由所述控制单元(70)设定,使得给出所述气体量从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朝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的输送,或给出所述气体量从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至所述另一气体传感器(5')的输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中,气体出口(13)布置在所述装置(1)中,并且在所述泵机构(7、7'''、79')中布置有二位三通阀(51),其中,所述二位三通阀(51)的穿流状态可由所述控制单元(70)借助于控制信号(76)设定,使得给出所述气体量从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至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的输送,或给出所述气体量从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到所述气体出口(13)中的输送。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1),其中,在所述泵机构(7')、所述测试气体源(9)或所述吹扫气体源(9')中或处布置有二位二通阀(52),其状态由所述控制单元(70)借助于控制信号(76)控制,使得测试气体(91)或吹扫气体(91')作为气体量输送给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并且没有测试气体(91)或吹扫气体(91')直接从所述测试气体源(9)、所述吹扫气体源(9')或所述泵机构(7)输送给或可到达所述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中,所述测试气体源(9)构造成气体发生器,其由所述控制单元(70)借助于控制信号(76)激活并且构造成以电解、化学或电化学方式产生测试气体(91)。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中,所述测试气体源(9)构造为具有截止阀的压力罐,其中,所述测试气体(91'')在预压力下以液态的形式储存在所述压力罐中,并且被提供给泵机构(7、7')以输送给远处的测量地点(80),并且其中,所述截止阀由所述控制单元(70)借助于控制信号(76)控制,使得引起和实现从所述压力罐至所述远处的测量地点(80)的入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中,在所述泵机构(7、7'、7''、7'''、79、79'、79'')中或附近在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3)处布置有压力传感器(6、6'),其构造成探测所述气体量的在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3)中给出的压力并且作为压力的测量值(77)提供给控制单元(70),其中,所述控制单元(70)构造成,借助于控制信号(76)基于所述测量值(77)在输送率和/或输送量和/或输送压力上控制所述泵机构(7、7'、7''、7'''、79、79'、79'')中的泵(71)或泵(74、75)。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中,在所述泵机构(7、7'、7''、7'''、79、79'、79'')中或附近在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3)中布置有流量传感器(90),其构造成探测所述气体量的在所述气体引导元件(3'、3)中流动的流量量,并且将该探测的流量量提供给所述控制单元(70)作为测量值(77),其中,所述控制单元(70)构造成借助于控制信号(76)基于输送测量值(77)在输送率和/或输送量上控制所述泵机构(7、7'、7''、7'''、79、79'、79'')中的泵(71)或泵(74,75)。
CN201711182419.3A 2016-11-23 2017-11-23 具有泵机构、检查气体测量系统的气体引导元件工作预备性用的装置 Active CN1080887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013958.7A DE102016013958B4 (de) 2016-11-23 2016-11-23 Vorrichtung mit einer Pumpeinrichtung zu einer Überprüfung einer Funktionsbereitschaft eines Gasführungselementes eines Gasmesssystems
DE102016013958.7 2016-11-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88710A CN108088710A (zh) 2018-05-29
CN108088710B true CN108088710B (zh) 2020-08-11

Family

ID=62068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82419.3A Active CN108088710B (zh) 2016-11-23 2017-11-23 具有泵机构、检查气体测量系统的气体引导元件工作预备性用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2324B2 (zh)
CN (1) CN108088710B (zh)
DE (1) DE102016013958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013959B4 (de) * 2016-11-23 2019-08-08 Drägerwerk AG & Co. KGaA Prüfvorrichtung zu einer Überprüfung eines Gasführungselementes
DE102017004727A1 (de) * 2017-05-17 2018-11-22 Drägerwerk AG & Co. KGaA Verfahren zur Kalibrierung eines Gassensors
CN109085793A (zh) * 2018-08-24 2018-12-25 苏州澳佰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氦气检漏充注回收装置的plc控制系统
DE102021111431A1 (de) 2020-06-29 2021-12-30 Dräger Safety AG & Co. KGaA Überwachungssystem
DE102022203194B3 (de) 2022-03-31 2023-08-10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Verfahren zum Bestimmen der Funktionstüchtigkeit eines Gassensors und Batterieanordn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53287A (en) * 1940-10-09 1944-07-11 Chicago By Products Corp Method of detecting and measuring leakage in gas lines
WO2000073868A1 (en) * 1999-05-26 2000-12-07 Cyber Instrument Technology Llc Wide range gas flow system with real time flow measurement and correction
TW431600U (en) * 1998-06-29 2001-04-21 Ind Tech Res Inst Detecting apparatus of gas detector
WO2007087403A2 (en) * 2006-01-25 2007-08-0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elf-calibrating gas detector and method
US9063105B2 (en) * 2013-05-16 2015-06-23 Dräger Safety AG & Co. KGaA Method for recognizing sensor poisonings and test station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17110A1 (en) 1997-10-01 1999-04-08 Analytical Technology, Inc. Combustible gas sensor with integral hydrogen generator
DE102005003050B3 (de) 2005-01-22 2006-06-29 Dräger Safety AG & Co. KGaA Gassensor
DE102005017445B4 (de) 2005-04-15 2011-11-17 Dräger Safety AG & Co. KGaA Gasmesssystem mit Gassensor und Gasgenerator
DE102005045272B4 (de) 2005-09-22 2007-10-04 Dräger Safety AG & Co. KGaA Gasmesssystem
DE202006020536U1 (de) 2006-09-29 2008-11-13 Dräger Safety AG & Co. KGaA Elektrochemischer Gasgenerator für brennbare Gase
DE102014221499A1 (de) 2014-10-23 2016-04-28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esten eines mikrofluidischen Systems
DE102015003745B4 (de) 2015-03-25 2016-10-13 Dräger Safety AG & Co. KGaA Mobile Prüfvorrichting, Gasmessgerät und System zum Prüfen eines Gasmessgeräts
DE102015015152B4 (de) * 2015-11-25 2017-07-20 Dräger Safety AG & Co. KGaA Verfahren zur Überprüfung eines Gassensors in einem Gasmesssystem
DE102016013959B4 (de) * 2016-11-23 2019-08-08 Drägerwerk AG & Co. KGaA Prüfvorrichtung zu einer Überprüfung eines Gasführungselement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53287A (en) * 1940-10-09 1944-07-11 Chicago By Products Corp Method of detecting and measuring leakage in gas lines
TW431600U (en) * 1998-06-29 2001-04-21 Ind Tech Res Inst Detecting apparatus of gas detector
WO2000073868A1 (en) * 1999-05-26 2000-12-07 Cyber Instrument Technology Llc Wide range gas flow system with real time flow measurement and correction
WO2007087403A2 (en) * 2006-01-25 2007-08-0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elf-calibrating gas detector and method
US9063105B2 (en) * 2013-05-16 2015-06-23 Dräger Safety AG & Co. KGaA Method for recognizing sensor poisonings and test station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43171A1 (en) 2018-05-24
DE102016013958A1 (de) 2018-05-24
US10712324B2 (en) 2020-07-14
DE102016013958B4 (de) 2019-08-08
CN108088710A (zh) 2018-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88710B (zh) 具有泵机构、检查气体测量系统的气体引导元件工作预备性用的装置
US9488627B2 (en) Automated stationary gas sensor calib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7202771B (zh) 用于检查气体传感器的方法以及气体测量装置
US11209385B2 (en) Method for testing a gas sensor and gas-measuring device with a testing device for testing a gas sensor
CN108088883B (zh) 用于检查气体引导元件的检测装置
US9151731B2 (en) Fluid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for an analyzer
KR20090003195A (ko) 배관로의 누설 검사 방법 및 누설 검사 장치
CN105675224B (zh) 封装管壳密封性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
US20140290334A1 (en) Measurem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hydrocarbon content in gases
CN201060203Y (zh) 抽吸式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
US20110197659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overall leakage rate of a vacuum system and vacuum system
CN107064281A (zh) 废气中总烃在线稀释监测方法
US11604179B2 (en) Gas sensor tes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4874067B (zh) 用于呼吸机的泄漏检测方法
US11441929B2 (en) Fluid level s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Geiger Pipeline Leak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Emergency Shutdown Protocols
CN212585972U (zh) 阀门寿命测试装置
KR101227807B1 (ko) 누설 위치 감지 장치 및 누설 위치 감지 방법
US20230137594A1 (en) Leak detection
JP7361607B2 (ja) 気体中に存在する酸素の量を測定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ような測定デバイスを備える空気分離モジュール
CN211827527U (zh) 一种扩散式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用气体切换装置
US2024000116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automatic switching between sources of breathable air in a firefighter air replenishment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air parameter based automatic purging of a compromised form thereof
TW201231940A (en) Testing of flow meters
US9021863B1 (en) System for measuring back pressure in open ended chemical reactor tubes
CA2233310C (en)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volume of a subst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