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84860A -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84860A
CN108084860A CN201711494022.8A CN201711494022A CN108084860A CN 108084860 A CN108084860 A CN 108084860A CN 201711494022 A CN201711494022 A CN 201711494022A CN 108084860 A CN108084860 A CN 108084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ture
preparation
acrylic resin
minutes
mass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940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84860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yang Dazheng Kemei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Shandao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Shandao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Shandao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940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848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84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4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84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48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04Reflecting paints; Signal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08K2003/2241Titanium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51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chrom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双酚A聚碳酸酯与第二混合物(由纳米材料与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等制成)制成第三混合物,然后将第三混合物倒入先行制备的第一混合物(由分散剂等制成)中,最终得到一种环保隔热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低,符合环保标准(远远优于国家标准),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反射隔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环保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随着城乡建设步伐的加快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取暖装机量不断增加,建筑能耗比例随之不断上升。同时,伴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能源日益紧张,节能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话题。于建筑节能而言,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建筑外墙和门窗、玻璃幕墙的隔热保温。
针对目前的外墙装饰材料现状,我国各级政府陆续颁布了相关规定,提倡在住宅、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及构筑物等装修工程中应用建筑涂料,多层住宅及一般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外墙装饰宜使用寿命期5年以上的建筑涂料,高层建筑宜使用寿命期10年以上的建筑涂料。
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反射日光的涂料,但是真正同时具有良好隔热效果的隔热涂料并不多,因为这些涂料通常是依赖于外加的具有反光性能的材料(如玻璃微珠)发挥作用,很难获得优良的隔热效果。
另外,很多涂料中含有大量有机溶剂,环保性差,不符合当前的绿色环保诉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环保性差和隔热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2)将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加入聚乙二醇200中,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超声分散20~30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3)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均匀,低速搅拌分散,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中速搅拌分散,得到第三混合物;
(4)将步骤(4)所得第三混合物倒入步骤(1)所得第一混合物中,高速搅拌分散,过滤,即得。
优选的,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双酚A聚碳酸酯、第二混合物和第一混合物的质量比为30~40:20~25:15~20:10~12:15~20:10。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混合物中,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硅烷偶联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4:0.1~0.2:0.3~0.4:0.2~0.3:10。
进一步优选的,第二混合物中,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聚乙二醇200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5~6:3~4:1~2:20~30:10。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铵盐分散剂。
优选的,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优选的,所述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丁醚。
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改性氨基硅烷偶联剂或环氧基有机硅烷偶联剂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于分散釜中搅拌、分散,过滤,即得;其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5~6。
优选的,步骤(3)中,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在30~40分钟内缓慢加入。
优选的,步骤(3)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后超声波振荡30~40分钟,即可混合均匀。
优选的,低速搅拌分散是以600~800r/min分散3~4小时,中速搅拌分散是以3000~4000r/min分散20~30分钟,高速搅拌分散是以10000~12000r/min分散5~10分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环保隔热涂料,是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双酚A聚碳酸酯与第二混合物(由纳米材料与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等制成)制成第三混合物,然后将第三混合物倒入先行制备的第一混合物(由分散剂等制成)中,最终得到一种环保隔热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低,符合环保标准(远远优于国家标准),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反射隔热性能。
2、在聚乙二醇200的作用下,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在加入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后,也能较好分散,而且,引入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后,所得第二混合物与水性聚氨酯乳液等具有更好的相溶性,促进纳米材料在整个体系中的均匀分散,进而发挥其反射隔热作用。
3、第二混合物与水性聚氨酯乳液等混合时,所采用的投料方法为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控制投料时间为30~40分钟,有利于改善分散性能,进而有助于涂料的成膜性能和反射隔热性能的提高。
4、羟基丙烯酸树脂经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对远近红外线和紫外线有一定的反射作用,与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复配后,有机聚合物将无机纳米材料缠绕或包裹在其中,在有效反射光的基础上,增强了隔热性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2)将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加入聚乙二醇200中,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超声分散20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3)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均匀,低速搅拌分散,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中速搅拌分散,得到第三混合物;
(4)将步骤(4)所得第三混合物倒入步骤(1)所得第一混合物中,高速搅拌分散,过滤,即得。
其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双酚A聚碳酸酯、第二混合物和第一混合物的质量比为30:20:15:10:15:10。
第一混合物中,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硅烷偶联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0.1:0.3:0.2:10。
第二混合物中,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聚乙二醇200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5:3:1:20:10。
分散剂为聚羧酸铵盐分散剂。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丁醚。硅烷偶联剂为改性氨基硅烷偶联剂。
步骤(2)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于分散釜中搅拌、分散,过滤,即得;其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5。
步骤(3)中,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在30分钟内缓慢加入。
步骤(3)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后超声波振荡30分钟,即可混合均匀。
低速搅拌分散是以600r/min分散3小时,中速搅拌分散是以3000r/min分散20分钟,高速搅拌分散是以10000r/min分散5分钟。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是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
实施例2: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2)将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加入聚乙二醇200中,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超声分散30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3)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均匀,低速搅拌分散,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中速搅拌分散,得到第三混合物;
(4)将步骤(4)所得第三混合物倒入步骤(1)所得第一混合物中,高速搅拌分散,过滤,即得。
其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双酚A聚碳酸酯、第二混合物和第一混合物的质量比为40:25:20:12:20:10。
第一混合物中,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硅烷偶联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4:0.2:0.4:0.3:10。
第二混合物中,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聚乙二醇200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6:4:2:30:10。
分散剂为聚羧酸铵盐分散剂。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丁醚。硅烷偶联剂为环氧基有机硅烷偶联剂。
步骤(2)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于分散釜中搅拌、分散,过滤,即得;其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6。
步骤(3)中,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在40分钟内缓慢加入。
步骤(3)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后超声波振荡40分钟,即可混合均匀。
低速搅拌分散是以800r/min分散4小时,中速搅拌分散是以4000r/min分散30分钟,高速搅拌分散是以12000r/min分散10分钟。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是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
实施例3: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2)将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加入聚乙二醇200中,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超声分散20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3)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均匀,低速搅拌分散,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中速搅拌分散,得到第三混合物;
(4)将步骤(4)所得第三混合物倒入步骤(1)所得第一混合物中,高速搅拌分散,过滤,即得。
其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双酚A聚碳酸酯、第二混合物和第一混合物的质量比为40:20:20:10:20:10。
第一混合物中,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硅烷偶联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0.2:0.3:0.3:10。
第二混合物中,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聚乙二醇200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5:4:1:30:10。
分散剂为聚羧酸铵盐分散剂。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丁醚。硅烷偶联剂为改性氨基硅烷偶联剂。
步骤(2)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于分散釜中搅拌、分散,过滤,即得;其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6。
步骤(3)中,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在30分钟内缓慢加入。
步骤(3)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后超声波振荡40分钟,即可混合均匀。
低速搅拌分散是以600r/min分散4小时,中速搅拌分散是以3000r/min分散30分钟,高速搅拌分散是以10000r/min分散10分钟。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是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
实施例4: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2)将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加入聚乙二醇200中,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超声分散30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3)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均匀,低速搅拌分散,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中速搅拌分散,得到第三混合物;
(4)将步骤(4)所得第三混合物倒入步骤(1)所得第一混合物中,高速搅拌分散,过滤,即得。
其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双酚A聚碳酸酯、第二混合物和第一混合物的质量比为30:25:15:12:15:10。
第一混合物中,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硅烷偶联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4:0.1:0.4:0.2:10。
第二混合物中,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聚乙二醇200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6:3:2:20:10。
分散剂为聚羧酸铵盐分散剂。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丁醚。硅烷偶联剂为环氧基有机硅烷偶联剂。
步骤(2)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于分散釜中搅拌、分散,过滤,即得;其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5。
步骤(3)中,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在40分钟内缓慢加入。
步骤(3)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后超声波振荡30分钟,即可混合均匀。
低速搅拌分散是以800r/min分散3小时,中速搅拌分散是以4000r/min分散20分钟,高速搅拌分散是以12000r/min分散5分钟。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是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
实施例5: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2)将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加入聚乙二醇200中,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超声分散25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3)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均匀,低速搅拌分散,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中速搅拌分散,得到第三混合物;
(4)将步骤(4)所得第三混合物倒入步骤(1)所得第一混合物中,高速搅拌分散,过滤,即得。
其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双酚A聚碳酸酯、第二混合物和第一混合物的质量比为35:22:18:11:17:10。
第一混合物中,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硅烷偶联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5:0.15:0.35:0.25:10。
第二混合物中,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聚乙二醇200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5.5:3.5:1.5:25:10。
分散剂为聚羧酸铵盐分散剂。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丁醚。硅烷偶联剂为环氧基有机硅烷偶联剂。
步骤(2)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于分散釜中搅拌、分散,过滤,即得;其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5.5。
步骤(3)中,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在35分钟内缓慢加入。
步骤(3)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后超声波振荡35分钟,即可混合均匀。
低速搅拌分散是以700r/min分散3.5小时,中速搅拌分散是以3500r/min分散25分钟,高速搅拌分散是以11000r/min分散8分钟。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是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
对比例1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2)将纳米六硼化镧、纳米二氧化钛加入聚乙二醇200中,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超声分散25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3)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均匀,低速搅拌分散,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中速搅拌分散,得到第三混合物;
(4)将步骤(4)所得第三混合物倒入步骤(1)所得第一混合物中,高速搅拌分散,过滤,即得。
其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双酚A聚碳酸酯、第二混合物和第一混合物的质量比为35:22:18:11:17:10。
第一混合物中,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硅烷偶联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5:0.15:0.35:0.25:10。
第二混合物中,纳米六硼化镧、纳米二氧化钛、聚乙二醇200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5.5:1.5:25:10。
分散剂为聚羧酸铵盐分散剂。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丁醚。硅烷偶联剂为环氧基有机硅烷偶联剂。
步骤(2)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于分散釜中搅拌、分散,过滤,即得;其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5.5。
步骤(3)中,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在35分钟内缓慢加入。
步骤(3)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后超声波振荡35分钟,即可混合均匀。
低速搅拌分散是以700r/min分散3.5小时,中速搅拌分散是以3500r/min分散25分钟,高速搅拌分散是以11000r/min分散8分钟。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是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
对比例2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2)将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加入聚乙二醇200中,超声分散25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3)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均匀,低速搅拌分散,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中速搅拌分散,得到第三混合物;
(4)将步骤(4)所得第三混合物倒入步骤(1)所得第一混合物中,高速搅拌分散,过滤,即得。
其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双酚A聚碳酸酯、第二混合物和第一混合物的质量比为35:22:18:11:17:10。
第一混合物中,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硅烷偶联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5:0.15:0.35:0.25:10。
第二混合物中,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聚乙二醇200的质量比为5.5:3.5:1.5:25。
分散剂为聚羧酸铵盐分散剂。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丁醚。硅烷偶联剂为环氧基有机硅烷偶联剂。
步骤(3)中,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在35分钟内缓慢加入。
步骤(3)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后超声波振荡35分钟,即可混合均匀。
低速搅拌分散是以700r/min分散3.5小时,中速搅拌分散是以3500r/min分散25分钟,高速搅拌分散是以11000r/min分散8分钟。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是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
对比例3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2)将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加入聚乙二醇200中,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超声分散25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3)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混合均匀,低速搅拌分散,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中速搅拌分散,得到第三混合物;
(4)将步骤(4)所得第三混合物倒入步骤(1)所得第一混合物中,高速搅拌分散,过滤,即得。
其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第二混合物和第一混合物的质量比为35:22:18:17:10。
第一混合物中,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硅烷偶联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5:0.15:0.35:0.25:10。
第二混合物中,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聚乙二醇200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5.5:3.5:1.5:25:10。
分散剂为聚羧酸铵盐分散剂。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丁醚。硅烷偶联剂为环氧基有机硅烷偶联剂。
步骤(2)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于分散釜中搅拌、分散,过滤,即得;其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5.5。
步骤(3)中,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在35分钟内缓慢加入。
步骤(3)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混合后超声波振荡35分钟,即可混合均匀。
低速搅拌分散是以700r/min分散3.5小时,中速搅拌分散是以3500r/min分散25分钟,高速搅拌分散是以11000r/min分散8分钟。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是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
对比例4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2)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均匀,低速搅拌分散,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聚乙二醇200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中速搅拌分散,得到第三混合物;
(3)将步骤(2)所得第三混合物倒入步骤(1)所得第一混合物中,高速搅拌分散,过滤,即得。
其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双酚A聚碳酸酯、第二混合物和第一混合物的质量比为35:22:18:11:17:10。
第一混合物中,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硅烷偶联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5:0.15:0.35:0.25:10。
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聚乙二醇200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5.5:3.5:1.5:25:10。
分散剂为聚羧酸铵盐分散剂。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丁醚。硅烷偶联剂为环氧基有机硅烷偶联剂。
步骤(2)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于分散釜中搅拌、分散,过滤,即得;其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5.5。
步骤(2)中,在35分钟内缓慢加入。
步骤(2)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后超声波振荡35分钟,即可混合均匀。
低速搅拌分散是以700r/min分散3.5小时,中速搅拌分散是以3500r/min分散25分钟,高速搅拌分散是以11000r/min分散8分钟。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是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
试验例
将实施例1~5或对比例1~4的涂料分别喷涂于3mm不锈钢板上(涂膜厚度为100μm),测试表干时间和形成涂膜的粘结强度,并按照GB/T 23985-2009测定VOC含量,GB/T25261-2010测试太阳光反射比、半球发射率,GJB 1201.1-91测试导热系数,结果见表1。
表1.涂料性能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5的涂料粘结强度大,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VOC含量低,环保性好,太阳光反射比和半球发射率高,导热系数低,反射隔热性能佳。对比例1略去了纳米氧化铬,对比例2略去了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对比例3略去了双酚A聚碳酸酯,对比例4略去了第二混合物的提前制备过程,纳米材料等采取直接加入,不但影响了涂料的成膜性能,还影响了反射隔热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环保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2)将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加入聚乙二醇200中,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超声分散20~30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3)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均匀,低速搅拌分散,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中速搅拌分散,得到第三混合物;
(4)将步骤(4)所得第三混合物倒入步骤(1)所得第一混合物中,高速搅拌分散,过滤,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双酚A聚碳酸酯、第二混合物和第一混合物的质量比为30~40:20~25:15~20:10~12:15~20: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混合物中,分散剂、流平剂、成膜助剂、硅烷偶联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4:0.1~0.2:0.3~0.4:0.2~0.3: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混合物中,纳米六硼化镧、纳米氧化铬、纳米二氧化钛、聚乙二醇200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5~6:3~4:1~2:20~30: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于分散釜中搅拌、分散,过滤,即得;其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5~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步骤(2)所得第二混合物在30~40分钟内缓慢加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双酚A聚碳酸酯混合后超声波振荡30~40分钟,即可混合均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低速搅拌分散是以600~800r/min分散3~4小时,中速搅拌分散是以3000~4000r/min分散20~30分钟,高速搅拌分散是以10000~12000r/min分散5~10分钟。
9.一种环保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是通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
CN201711494022.8A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848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94022.8A CN108084860B (zh)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94022.8A CN108084860B (zh)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84860A true CN108084860A (zh) 2018-05-29
CN108084860B CN108084860B (zh) 2020-02-07

Family

ID=62181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9402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84860B (zh)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8486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2993A (zh) * 2018-06-13 2018-11-30 合肥协耀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用的高性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34727A (zh) * 2020-03-30 2020-06-05 上海保立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环保丙烯酸乳液压敏胶保护膜
CN112852210A (zh) * 2021-01-07 2021-05-28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8969A2 (en) * 2005-12-30 2007-07-12 Saint-Gobain Ceramics & Plastics, Inc. Electrostatic dissipative composite material
CN101457114A (zh) * 2008-12-30 2009-06-17 江阴国联化工有限公司 亲水性氟碳金属漆的制备方法
CN101605844A (zh) * 2006-08-18 2009-12-16 圣戈本陶瓷及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高度填充的热塑性复合材料
CN101899249A (zh) * 2009-05-25 2010-12-01 上海复甲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隔热防紫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1007A (zh) * 2011-04-12 2011-09-14 浙江德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反应活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53739A (zh) * 2017-07-22 2017-11-17 宁国市迪克涂料装饰有限公司 水性纳米隔热节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8969A2 (en) * 2005-12-30 2007-07-12 Saint-Gobain Ceramics & Plastics, Inc. Electrostatic dissipative composite material
CN101605844A (zh) * 2006-08-18 2009-12-16 圣戈本陶瓷及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高度填充的热塑性复合材料
CN101457114A (zh) * 2008-12-30 2009-06-17 江阴国联化工有限公司 亲水性氟碳金属漆的制备方法
CN101899249A (zh) * 2009-05-25 2010-12-01 上海复甲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隔热防紫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1007A (zh) * 2011-04-12 2011-09-14 浙江德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反应活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53739A (zh) * 2017-07-22 2017-11-17 宁国市迪克涂料装饰有限公司 水性纳米隔热节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2993A (zh) * 2018-06-13 2018-11-30 合肥协耀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用的高性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34727A (zh) * 2020-03-30 2020-06-05 上海保立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环保丙烯酸乳液压敏胶保护膜
CN112852210A (zh) * 2021-01-07 2021-05-28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852210B (zh) * 2021-01-07 2021-12-07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84860B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1231B (zh) 一种节能环保真石型组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
CN102533011B (zh) 热固型反射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7089A (zh) 绿色无机外墙隔热保温涂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8084860A (zh) 一种环保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5635A (zh) 一种环氧改性苯丙乳液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02482A (zh) 一种反射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31508A (zh) 一种三防型真石漆及其制备方法
JP5774812B2 (ja) 施工方法
CN103589254A (zh) 一种环保反射隔热保温涂料
CN108191307B (zh) 一种防脱落石墨烯真石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33493A (zh) 一种高反射率丙烯酸遮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2092289A (ja) 水性塗料組成物
CN1844281A (zh) 环境友好耐沾污耐候型热反射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3711A (zh) 一种水性弹性保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5800A (zh) 一种热反射涂层布
CN106118285B (zh) 一种建筑物外墙重涂用热反射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3919A (zh) 一种深色环保隔热外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2772A (zh) Pvdf光油、隔热节能型氟碳涂料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CN105778595A (zh) 一种建筑物防火涂料
CN104151965A (zh) 具有太阳热反射功能的外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21183A (zh) 一种反射隔热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57544A (zh) 一种反射型保温隔热无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2306A (zh) 一种建筑物防火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8774437A (zh) 一种水性绝热保温自清洁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62015A (zh) 一种聚氨酯内墙吸音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9

Address after: 473132 junction of Liaohe Road and Tianshan Road, chemical industry cluster zone, Guanzhuang work District, N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anyang Dazheng Kemei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601, building 6, room 410205, headquarter building, Changsha Central Power Software Park, 39, pointed mountain road, Changsha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Hunan

Applicant before: CHANGSHA SHAND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