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81974A - 车辆、车辆充电装置、车辆充电系统和车辆充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车辆充电装置、车辆充电系统和车辆充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81974A
CN108081974A CN201710367233.9A CN201710367233A CN108081974A CN 108081974 A CN108081974 A CN 108081974A CN 201710367233 A CN201710367233 A CN 201710367233A CN 108081974 A CN108081974 A CN 108081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vehicle
switch
charge device
magnetic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672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81974B (zh
Inventor
李宇宁
杨真明
崔奎英
金骏浩
吕寅勇
梁时薰
车载银
李岱雨
梁珍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8081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1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81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1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 B60L53/38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y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22Circuits or methods for driving the primary coil, e.g.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to the co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26Methods for pairing a vehicle and a charging station, e.g. establishing a one-to-one relation between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a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05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90Vehicles comprising electric prime movers
    • B60Y2200/91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90Vehicles comprising electric prime movers
    • B60Y2200/92Hybri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充电装置、车辆充电系统和车辆充电方法。车辆充电装置可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二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一端,第二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第三线圈,第三线圈的一端选择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一端,第三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以及第四线圈,第四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二线圈的一端,第四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另一端,其中,第四线圈与第三线圈交叉。

Description

车辆、车辆充电装置、车辆充电系统和车辆充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车辆充电装置、车辆充电系统和车辆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本节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不构成现有技术。
车辆是可以在道路或轨道上行驶的装置。车辆的示例包括三轮车、四轮车、两轮车(例如摩托车、机器脚踏车、建筑设备、自行车)以及在轨道上运行的列车。
车辆通过使安装在车体中的一个或多个车轮旋转而在道路或轨道上移动。车辆可以使用各种方法获得使车轮旋转的动力。例如,车辆可以通过燃烧例如汽油或柴油的化石燃料来获得热能,并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获得用于使车轮旋转的动力。替换地,车辆可以将安装在其中的电池中充入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获得用于使车轮旋转的动力。使用电能获得动力的车辆称为电动车辆。
电动车辆可以分为仅使用电能来获得动力的电动车辆(EV)、使用电能和通过燃烧化石燃料获得的能量中的至少一种来获得动力的混合电动车辆(HEV)以及使用燃烧能量和电能的插电式混合电动车辆(PHEV),这里PHEV可以从外部接收电能以存储电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能够在不考虑其中通过磁场感应信号的线圈的结构如何的情况下适当地进行无线充电的车辆、车辆充电装置、车辆充电系统和车辆充电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进行阐述,并且将部分地从描述中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来了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车辆充电装置可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二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一端,第二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第三线圈,第三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一端,第三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二线圈的另一端;第四线圈,第四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二线圈的一端,第四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另一端,其中,第四线圈配置为与第三线圈交叉。
车辆充电装置还可包括:第一开关,配置为将第一线圈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二线圈的一端,或者将第一线圈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三线圈的一端。
当第一线圈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三线圈的一端时,第一开关可将第二线圈的一端电连接至第四线圈的一端。
车辆充电装置还可包括:第二开关,配置为将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至第二线圈的另一端,或者将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至第四线圈的外端。
当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至第四线圈的另一端时,第二开关可将第二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至第三线圈的另一端。
车辆充电装置还可包括:控制器,配置为将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控制器可基于用户的操作或预定义的设定来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操作。
安装在车辆中的信号感应器的线圈结构可通过预定的设定来确定,并且可基于流经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或第四线圈的电流来对信号感应器的线圈结构进行充电。
控制器可控制第一开关以将第一线圈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二线圈的一端,并且控制第二开关以将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至第二线圈的另一端。
车辆充电装置还可包括:通信模块,配置为与车辆进行通信。
通信模块可接收与由车辆的信号感应器感应的电信号的电压有关的信息,并且控制器可基于与电压有关的信息来决定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操作。
当电信号的电压大于参考值时,控制器可决定需要维持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操作。
当电信号的电压小于或等于参考值时,控制器可控制第一开关以将第一线圈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三线圈的一端,并且将第二线圈的一端电连接至第四线圈的一端,并且控制器可控制第二开关以将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至第四线圈的另一端,并且将第二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至第三线圈的另一端。
车辆充电系统可包括:车辆充电装置,配置为生成与施加的电信号对应的磁场;和信号感应器,包括在车辆中并且配置为基于磁场感应电流,其中,车辆充电装置可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二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一端,第二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第三线圈,第三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一端,第三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以及第四线圈,第四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二线圈的一端,第四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另一端。
车辆充电装置可与车辆进行通信,并且车辆可将与信号感应器的结构有关的信息和与由信号感应器感应的电信号的电压有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传输至车辆充电装置。
取决于信号感应器的结构,第一线圈的一端可连接至第二线圈的一端或者连接至第三线圈的一端。
信号感应器可包括圆形结构或“8”形结构的线圈。
车辆可包括:第一线圈,安装在车辆的至少一个位置中;第二线圈,第二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一端,第二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第三线圈,第三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一端,第三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以及第四线圈,第四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二线圈的一端,第四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另一端。
车辆可包括:信号感应器,通过由车辆充电装置的充电线圈生成的磁场感应的电流流经信号感应器;测量设备,配置为测量信号感应器的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控制器,配置为将感应电流的大小或感应电动势与预定义的值进行比较,并且当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小于预定义的值时,产生线圈结构改变命令;以及通信模块,配置为将线圈结构改变命令发送至车辆充电装置。
车辆充电方法可包括:确定车辆的信号感应器的结构;当信号感应器的结构为第一结构时,将设置在车辆充电装置中的第一线圈的两端连接至第二线圈的两端;以及当信号感应器的结构为第二结构时,将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线圈的一端,将第一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四线圈的另一端,将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至第四线圈的一端,以及将第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线圈的另一端,其中,第三线圈与第四线圈交叉。
车辆的信号感应器的结构的确定可至少包括:从用户接收与车辆的信号感应器的结构有关的信息,或者基于接收的信息来确定车辆的信号感应器的结构,和基于预定义的设定来确定车辆的信号感应器的结构。
车辆充电方法可包括:利用车辆充电装置的磁场发生器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操作为将磁场发生器设定为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从车辆接收与安装在车辆中的信号感应器的电压有关的信息;当信号感应器的电压大于参考值时,利用磁场发生器维持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以及当信号感应器的电压小于或等于参考值时,利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操作为将磁场发生器的结构从第一结构改变为第二结构,或者将磁场发生器的结构从第二结构改变为第一结构。
如果设置在车辆充电装置中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将第一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线圈的两端,则可设定第一结构,并且当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将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线圈的一端,将第一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四线圈的另一端,将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至第四线圈的一端,并将第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线圈的另一端时,可设定第二结构。
根据本文提供的描述,其它应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意图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可很好地理解本发明,现在将参考附图来描述以示例的方式给出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描述车辆充电系统的视图;
图2是车辆充电系统的框图;
图3示出车辆充电装置的线圈;
图4是描述车辆充电装置中包括的各个开关的操作的第一视图;
图5示出当开关如图4所示操作时车辆充电装置的线圈中生成的磁场的示例;
图6示出当开关如图4所示操作时车辆充电装置的线圈中生成的磁场的另一示例;
图7是描述车辆充电装置中包括的各个开关的操作的第二视图;
图8示出当开关如图7所示操作时车辆充电装置的线圈中生成的磁场的示例;
图9示出当开关如图7所示操作时车辆充电装置的线圈中生成的磁场的另一示例;
图10示出安装在车辆中的信号感应器;
图11示出在车辆充电装置与图10所示安装在车辆中的信号感应器之间形成的磁场的示例;
图12示出安装在车辆中的另一信号感应器;
图13示出在车辆充电装置与图12所示安装在车辆中的信号感应器之间形成的磁场的示例;
图14是示出车辆充电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5是示出另一车辆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这里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在整个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和特征。
图1是用于描述车辆充电系统的视图,图2是车辆充电系统的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充电系统1可包括车辆100和车辆充电装置200,该车辆包括信号感应器110和电池130,并且该车辆充电装置用于通过使感应电流流经信号感应器110来对车辆100进行充电。
车辆100可配置为在道路或轨道上行驶。车辆100可为两轮车、三轮车、四轮车、施工设备或列车。四轮车可包括大型车辆,例如卡车或公共汽车,以及例如轿车的正常车辆。
车辆100可移动至充电区域290,并停止或停放在充电区域290中。如果车辆100位于充电区域290中,则车辆100中包括的电池130可通过车辆充电装置200和信号感应器110进行充电。充电区域290可包括停车场或车辆充电站中的区域。而且,充电区域290可能是为了对车辆100进行充电而提供的任何其它地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车辆100可包括信号感应器110和电池130。
信号感应器110可设置在车辆100中的预定位置处。例如,信号感应器110可设置在车辆100的下部,使得当车辆100停在充电区域290中时,信号感应器110可以定位在与车辆充电装置200的磁场发生器210相邻的位置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使用线圈来实施信号感应器110。线圈可具有预定形状的结构。例如,线圈可具有圆形结构,或者通过使线圈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弯曲而形成的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结构。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定义圆形结构可以包括三角形结构、四边形结构或多边形结构。根据另一示例,线圈可具有“8”形结构。可通过扭转环形线圈的中间部分或者通过并排布置两个圆形线圈来实施“8”形结构的线圈。
而且,可使用具有可变结构的线圈来实施信号感应器110,如图3所示,将在后面对其进行描述。
如上所述,线圈可设置在车辆100的下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线圈可以与充电区域290的底部平行或者与充电区域290的底部几乎平行的方式设置在车辆100的下部。
如果信号感应器110暴露于由车辆充电装置200的磁场发生器210形成的磁场,则与磁场变化对应的电流可根据电磁感应而流经信号感应器110。流经信号感应器110的电流可经由引线或电路传输至电池130。
电池130可配置为累积电能,并且向车辆100的各个组件供应所需的电能。
例如,电池130可向车辆100的电动机(未示出)供应电能,并且电动机可将接收到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然后将机械能通过变速器等传输至车辆100的车轮。因此,车辆100可获取行驶所需的动力。而且,电池130可向安装在车辆100中的各种电子设备(例如,车辆显示器、仪表板等)供应电能。另外,电池130可向车辆100中包括的各种组件供应所需的电能。
电池130可实施为各种电池中的一种,例如锂基电池(例如,锂-钛电池、锂-聚合物电池、锂-离子电池或锂-空气电池)、铅电池、镍-镉电池和氯化钠-镍电池。
由信号感应器110感应的电流可施加至电池130,以对电池130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车辆100还可包括储存器120、车辆控制器150和通信模块170中的至少一个。储存器120、车辆控制器150和通信模块170可使用引线、电路或无线通信装置彼此通信。可根据设计者的选择而省略储存器120、车辆控制器150和通信模块170中的一些。
车辆控制器150可配置为控制车辆100的各种操作。例如,车辆控制器150可控制通信模块170或储存器120的操作,或者可控制车辆100中安装的显示器、仪表板和广播接收器的操作。而且,车辆控制器150可调整施加至电动机的定子的电流的大小,从而以各种方式控制电动机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车辆控制器150可确定由信号感应器110感应的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是否适当。如果使用具有可变结构的线圈来实施信号感应器110,并且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不适当,则车辆控制器150可向信号感应器110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得信号感应器110能够改变线圈的结构。如果车辆充电装置200的磁场发生器210是可变的,则车辆控制器150可生成线圈结构改变命令,并且将线圈结构改变命令发送至充电管理器280。
而且,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使用具有可变结构的线圈来实施信号感应器110,则车辆控制器150可接收与从充电管理器280发送的充电线圈220的线圈结构有关的信息,并基于所接收的信息将控制信号发送至信号感应器110来控制信号感应器110改变线圈的结构。
车辆控制器150可通过采用配置有至少一个半导体芯片和相关组件的处理器来实现。处理器可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和微控制单元(MCU)。而且,也可采用单独提供的用于实现各种算术运算和处理的各种处理器作为车辆控制器150。
储存器120可配置为暂时或非暂时存储车辆100的操作所需的各种数据。例如,储存器120可存储用于与信号感应器110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进行比较的参考值。储存器120可将存储的数据传输至车辆控制器150,并且车辆控制器150可基于接收的数据生成与车辆100相关的各种控制信号。
可以使用各种储存器(例如半导体储存器、磁鼓储存器和磁盘储存器)来实施储存器120。
储存器120可包括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主存储器可通过采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来实施,并且可使用可以存储数据的各种存储介质来实施辅助存储器,例如固态硬盘(SSD)、硬盘驱动器(HDD)、光盘(CD)、激光盘、磁带、磁光盘和/或软盘。
通信模块170可配置为与设置在车辆100外部的通信装置(例如,充电管理器280的通信模块281)进行通信。通信模块170可使用通信芯片和天线来实施。
例如,通信模块170可将由车辆控制器150生成的控制信号转换为通信格式,并将转换的信号发射至车辆100的外部,以将信号发送至充电管理器280的通信模块281。而且,通信模块170可接收从充电管理器280发送的信号。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由通信模块170接收的信号可传输至车辆控制器150和信号感应器110中的至少一个。
通信模块170可使用预定的无线通信技术与充电管理器280的通信模块281进行通信。可使用短距离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无线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可包括无线保真(Wi-Fi)、Wi-Fi直连、Zigbee、蓝牙、蓝牙低能量或近场通信(NFC)。而且,移动通信技术可采用各种移动通信标准,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2(3GPP2)和基于全球互通微波接入(WiMax)的技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车辆100还可包括用于测量由信号感应器110感应的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即,感应电压)或电池130的充电电压的测量设备(未示出)。测量设备可使用通用电流表或通用电压表来实施。测量设备可通过至少一个电路或引线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信号感应器110、将信号感应器110连接至电池130的电路或引线和电池130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测量设备测量的感应电动势、电池130的充电电压或感应电流的大小可传输至车辆控制器150。车辆控制器150可响应于感应电动势、电池130的充电电压或感应电流的大小的接收,从储存器120获取参考值,并将感应电动势、电池130的充电电压或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参考值相比较。
如果感应电动势、电池130的充电电压或感应电流的大小小于参考值,则车辆控制器150可确定没有适当地实现充电,生成线圈结构改变命令,以及将线圈结构改变命令传输至通信模块170。然后,通信模块170可将线圈结构改变命令转换为通信格式,并将转换的命令发送至充电管理器280的通信模块281。如果感应电动势、电池130的充电电压或感应电流的大小大于参考值,则车辆控制器150可确定适当地实现充电。根据需要,可经由车辆100的通信模块170和充电管理器280的通信模块281将确定的结果传输至充电管理器280的控制器283。
与感应电动势、电池130的充电电压或感应电流的大小相比较的参考值可根据设计者的选择任意定义。参考值可根据信号感应器110的线圈的形状、线圈的材料、线圈的截面面积、线圈的尺寸、电池130的类型等定义为任意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由测量设备测量的感应电动势、电池130的充电电压或感应电流的大小可传输至通信模块170,并且通信模块170可将感应电动势、电池130的充电电压或感应电流的大小传输至充电管理器280。充电管理器280的控制器283可基于感应电动势、电池130的充电电压或感应电流的大小生成用于第一开关230和第二开关240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车辆充电装置200可包括磁场发生器210和充电管理器280,如图1和图2所示。
磁场发生器210可生成磁场,并且使与磁场对应的电流流经车辆100的信号感应器110。由磁场发生器210生成的磁场可根据从电源285供应的电流而改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磁场发生器210可使用充电线圈(图3的220)来实施。
如果使用圆形结构或“8”形结构的线圈来实施信号感应器110,并且使用具有可变结构的充电线圈220来实施磁场发生器210,则信号感应器110的圆形结构或“8”形结构的线圈可具有比磁场发生器210的具有可变结构的充电线圈220相对更小的尺寸。也就是说,信号感应器110的圆形结构或“8”形结构的线圈的整个宽度和/或长度可比磁场发生器210的具有可变结构的充电线圈220相对更小。
磁场发生器210可以与充电区域290的底部平行或与充电区域290的底部几乎平行的方式安装在充电区域290中。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磁场发生器210可嵌入充电区域290中。而且,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磁场发生器210可安装在充电区域290的底部。如果磁场发生器210安装在充电区域290的底部,则磁场发生器210可容纳在利用例如金属或合成树脂的材料制成的单独壳体(未示出)中,然后安装在充电区域290中,以便防止磁场发生器210被损坏。
稍后将详细描述磁场发生器210。
充电管理器280可用于控制磁场发生器210适当地操作或对车辆100进行充电。
充电管理器280可安装在充电区域290中和/或安装在充电区域290周围的预定位置处,如图1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管理器280可嵌入充电区域290中或周围。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充电管理器280可安装在充电区域290的底部上或安装在充电区域290周围的预定位置的底部上,使得充电管理器280暴露于外部。
在充电管理器280暴露于外部的情况下,充电管理器280还可包括用户界面(未示出)。用户界面可包括输入设备(未示出)和/或输出设备(未示出)。输入设备可配置为从用户接收与充电相关的各种信息或命令。例如,输入设备可从用户接收与车辆100的信号感应器110的结构有关的信息。输入设备可使用物理按钮、触摸屏、条形码读取器或其它各种输入设备来实施。输出设备可通过视觉方式或声音方式输出与车辆100的充电相关的各种信息。可使用例如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等的各种显示面板中的一种来实施输出设备。
如图2所示,充电管理器280可包括通信模块281、控制器283、电源285和储存器28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省略通信模块281、控制器283、电源285和储存器287中的一些。
通信模块281可配置为与车辆充电装置200外部的另一通信模块(例如,车辆100的通信模块170)通信。
例如,通信模块281可从车辆100的通信模块170接收线圈结构改变命令或与测量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或测量的感应电动势有关的信息。根据另一示例,通信模块281可将与磁场发生器210的结构有关的信息发送至车辆100的通信模块170。
通信模块281可以与上面关于车辆100的通信模块170所述相同或类似的方式使用各种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通信。
控制器283可控制充电管理器280的整体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283可控制磁场发生器210改变或维持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283可维持或改变磁场发生器210的结构,使得磁场发生器210的结构与安装在车辆100中的信号感应器110的结构相同或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283可解译从车辆100发送的线圈结构改变命令,并且生成用于磁场发生器210的控制信号以改变磁场发生器210的结构。
而且,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控制器283可将从车辆100发送的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或电池130的充电电压的大小与预定义的参考值进行比较,并且基于比较的结果来确定是维持还是改变磁场发生器210的结构。如果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或电池130的充电电压的大小大于预定义的参考值,则控制器283可维持磁场发生器210的当前结构。相反,如果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或电池130的充电电压的大小小于预定义的参考值,则控制器283可生成用于改变磁场发生器210的结构的控制信号,例如,与和第一结构相关的控制信号或和第二结构相关的控制信号对应的控制信号,并且控制器将生成的控制信号发送至磁场发生器210(例如,第一开关230和第二开关240)以改变磁场发生器210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如果用户通过输入设备输入车辆100的信号感应器110的结构,则控制器283可确定磁场发生器210的当前结构,并且比较磁场发生器210的当前结构与用户输入的信号感应器110的结构。如果磁场发生器210的当前结构与用户输入的信号感应器110的结构相同或对应,则控制器283可维持磁场发生器210的当前结构。相反,如果磁场发生器210的当前结构与用户输入的信号感应器110的结构不同,则控制器283可生成用于改变磁场发生器210的结构的控制信号,并且控制磁场发生器210改变结构。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控制器283可读取与用于对车辆进行充电的线圈结构的标准有关的信息或来自储存器287的区域信息,并且如果磁场发生器210的当前结构满足标准或磁场发生器210的当前结构与属于特定区域的车辆100中使用的信号感应器110的结构相同或对应,则控制器283可维持磁场发生器210的当前结构。相反,如果磁场发生器210的当前结构不符合标准或与属于特定区域的车辆100中使用的信号感应器110的结构不同,则控制器283可生成用于改变的磁场发生器210的结构的控制信号。
如果包括在车辆充电装置200中的磁场发生器210的线圈220的结构不可变,则控制器283可控制通信模块281将与磁场发生器210的结构有关的信息发送至车辆100。如果车辆100的信号感应器110的线圈结构是可变的,则车辆100的车辆控制器150可维持或改变信号感应器110的线圈的结构,使得信号感应器110的线圈的结构与磁场发生器210的线圈220的结构相同或对应。
控制器283可使用例如车辆控制器150的处理器来实施,并且处理器可包括CPU或MCU。
储存器287可暂时或非暂时存储充电管理器280的操作所需的各种数据。例如,储存器287可存储将要与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相比较的参考值。而且,储存器287还可存储与用于对车辆进行充电的线圈结构的标准有关的信息或与车辆充电装置200安装的区域有关的信息。
如上所述,储存器287可使用例如半导体储存器、磁鼓储存器和磁盘储存器的各种储存器来实施。
电源285可从外部电源(例如,商业电源9)接收电力,并将电信号施加至磁场发生器210。根据需要,电源285可实现各种操作,用于适当地操作磁场发生器210,例如过滤所供应的电力、升高/降低施加的电压或改变交流电流的频率。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车辆充电装置200的线圈210。下面将描述的线圈210的结构和操作可以相同的方式或通过适当的修改应用于车辆100的信号感应器110。
图3示出车辆充电装置的线圈。
磁场发生器210可使用充电线圈220来实施,并且如图3所示,充电线圈220可包括第一线圈221、第二线圈223、第三线圈225、第四线圈227、第一开关230和第二开关240。
第一线圈221的一端可连接至第一开关230,并且第一线圈221的另一端可连接至第二开关240。第一线圈221可根据设计者的选择而具有各种形状。例如,第一线圈221可为弯曲至少一次的形状,例如,其一侧不存在的四边形的形状或半圆形的形状。
第二线圈223的一端可连接至第一开关230,并且第二线圈223的另一端可连接至第二开关240。第二线圈223可根据设计者的选择而具有各种形状。例如,第二线圈223可具有与第一线圈221的形状对称的形状。与第一线圈221和第二线圈223的两端相邻的部分可为直线或几乎为直线,并且第一线圈221的部分可与第二线圈223的部分平行或几乎平行。
第三线圈225的一端可连接至第一开关230,并且第三线圈225的另一端可连接至第二开关240。第三线圈225可为直线或曲线形状。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线圈225可与和第一线圈221和第二线圈223的端部相邻的部分正交或几乎正交。
第四线圈227的一端可连接至第一开关230,并且第四线圈227的另一端可连接至第二开关240。第四线圈227可为直线或曲线形状。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线圈227可与和第一线圈221和第二线圈223的端部相邻的部分正交或几乎正交。
第四线圈227可在至少一点处与第三线圈225交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抑制第三线圈225与第四线圈227短路,第三线圈225可与第四线圈227间隔开预定距离,或者第三线圈225和第四线圈227可利用预定的绝缘体绝缘。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在第三线圈225与第四线圈227之间进一步设置单独的绝缘体。
根据需要,第一开关230和第二开关240可将第一至第四线圈221至227彼此连接/断开,使得充电线圈220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例如,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
根据设计者的选择,第一开关230和第二开关240可彼此对称。
如图4所示,第一开关230可将第一线圈221连接至第二线圈223,或者如图7所示,第一开关可将第一线圈221连接至第三线圈225并且将第二线圈223连接至第四线圈227。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开关230可将第一线圈221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二线圈223的任一端和第三线圈225的一端,并且将第二线圈223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221的任一端和第四线圈227的一端。
如图4所示,第二开关240可设置在与第一开关230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并且将第一线圈221连接至第二线圈223,或者如图7所示,第二开关将第一线圈221连接至第三线圈225同时将第二线圈223连接至第四线圈227。换句话说,第二开关240可将第一线圈221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二线圈223的另一端和第四线圈227的另一端中的任何一个,并且将第二线圈223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221的另一端和第三线圈225的另一端中的任何一个。
根据控制器283的控制,第一开关230和第二开关240可将第一至第四线圈221至227彼此连接/断开。
图4是用于描述车辆充电装置中包括的各个开关的操作的第一视图,图5示出当开关如图4所示操作时车辆充电装置的线圈中生成的磁场的示例,以及图6示出当开关如图4所示操作时车辆充电装置的线圈中生成的磁场的另一示例。
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开关230可包括电连接至第一线圈221的一端的第一开关元件231和电连接至第二线圈223的一端的第二开关元件233。而且,第二开关240可包括电连接至第一线圈221的另一端的第三开关元件241和电连接至第二线圈223的另一端的第四开关元件243。
如果与线圈220的第一结构相关的控制信号从控制器283输入至第一开关230和第二开关240,则第一开关230的第一开关元件231和第二开关元件233可彼此电连接以将第一线圈221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二线圈223的一端。而且,第二开关240的第三开关元件241和第四开关元件243可彼此电连接以将第一线圈221的另一端电连接至第二线圈223的另一端。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线圈221和第二线圈223可与第三线圈225和第四线圈227电气断开。因此,如图5和图6所示,从电源285供应的电流I1和I2(也称为第一电流I1和第二电流I2)可流经第一线圈221和第二线圈223,而不流经第三线圈225和第四线圈227。
因此,如图5和图6所示,充电线圈220可成为圆形结构的充电线圈220a。
从电源285供应的电流I1和I2可为交流电流。因此,沿相反方向流动的电流I1和I2可顺序流经圆形结构的充电线圈220a,同时改变大小。如图5所示,当第一电流I1流动时,可与圆形结构的充电线圈220a中的第一电流I1的改变对应地形成具有第一方向的磁场B11。如图6所示,当第二电流I2流动时,可与圆形结构的充电线圈220a中的第二电流I2的改变对应地形成具有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磁场B12。
图7是描述车辆充电装置中包括的各个开关的操作的第二视图,图8示出当开关如图7所示操作时车辆充电装置的线圈中生成的磁场的示例,以及图9示出当开关如图7所示操作时车辆充电装置的线圈中生成的磁场的另一示例。
如果与线圈220的第二结构相关的控制信号从控制器283输入至第一开关230和第二开关240,则第一开关230的第一开关元件231可电连接至第三线圈225,从而将第一线圈221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三线圈225的一端。而且,第一开关230的第二开关元件233可电连接至第四线圈227,从而将第二线圈223的一端连接至第四线圈227的一端。
而且,第二开关240的第三开关元件241可电连接至第四线圈227,从而将第一线圈221的另一端电连接至第四线圈227的另一端,并且第二开关240的第四开关元件242可电连接至第三线圈225,从而将第二线圈223的另一端电连接至第三线圈225的另一端。
因此,第一线圈221、第二线圈223、第三线圈225和第四线圈227中的全部都可彼此电连接,使得从电源285施加的电流可流经第一线圈221、第二线圈223、第三线圈225和第四线圈227的全部。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和图9所示,充电线圈220可成为“8”形结构的充电线圈220b。
从电源285施加的电流I3和I4(也称为第三电流I3和第四电流I4)可为交流电流。因此,沿相反方向流动的电流I3和I4可顺序流经“8”形结构的充电线圈220b,同时改变大小。“8”形结构的充电线圈220b可分别形成磁场B21和B22,类似于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并排布置两个圆形线圈的情况。
当第三电流I3流动时,可在“8”形结构的充电线圈220b的第一区域中在第一方向上形成磁场B21,并且在第二区域中,可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形成磁场B22。如果第四电流I4在第三电流I3的相反方向上流动,则在“8”形结构的充电线圈220b的第一区域中,可在第二方向上形成磁场B23,这与第三电流I3流动时不同,并且在第二区域中,可在第一方向上形成磁场B24。
根据第一开关230和第二开关240的操作,充电线圈220可实施为具有第一结构的充电线圈220a或具有第二结构的充电线圈220b。
因此,当信号感应器110具有特定结构或形状的线圈时,例如圆形结构的线圈或“8”形结构的线圈,磁场发生器210的线圈结构220的形状可与信号感应器110的结构对应地改变,使得适当的感应电流可以根据磁场发生器210生成的磁场而流经信号感应器110。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开关230包括第一开关元件231和第二开关元件233,第二开关240包括第三开关元件241和第四开关元件242。然而,第一开关230和第二开关240的结构不限于此。可使用电路结构来实施第一开关230和第二开关240,以使各个线圈221至227能够如上所述彼此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开关230和第二开关240可为例如晶体管的电路组件。而且,根据设计者的任意选择,第一开关230和第二开关240可具有相同的结构或不同的结构。
如以上参考图3至图9所述的磁场发生器210的结构和配置可以相同的方式或通过适当的修改应用于信号感应器110。
换句话说,信号感应器110可包括多个线圈和如图3所示布置的多个开关,并且根据多个开关的操作,多个线圈可彼此连接/断开。
更具体地,信号感应器110可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二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一端,第二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第三线圈,第三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一端,第三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二线圈的另一端;第四线圈,第四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二线圈的一端,第四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第一开关,配置为将第一线圈连接至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中的任何一个,并且将第二线圈连接至第一线圈和第四线圈中的任何一个;以及第二开关,配置为将第一线圈连接至第二线圈和第四线圈中的任何一个,并且将第二线圈连接至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中的任何一个。
如上所述,取决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操作,信号感应器110可改变为具有第一结构的线圈或具有第二结构的线圈。因此,当磁场发生器210利用固定结构的线圈实施时,例如具有第一结构的线圈和具有第二结构的线圈中的任何一个,可以切换或维持信号感应器110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以使信号感应器110的线圈结构与磁场发生器210的线圈结构相同或对应。因此,车辆100的电池130可以被适当地充电。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根据车辆100的信号感应器110的结构的磁场发生器210的操作。
图10示出安装在车辆中的信号感应器,并且图11示出在车辆充电装置与如图10所示安装在车辆中的信号感应器之间形成的磁场的示例。
如图10所示,信号感应器110可安装在车辆100的下部。如果车辆100是例如轿车的正常车辆,则单个信号感应器110可安装在车辆100的下部。如果车辆100是例如卡车或公共汽车的大型车辆,则多个信号感应器110可安装在车辆100的下部。
如果安装在车辆100的下部的信号感应器110是圆形结构的线圈111,则第一开关230和第二开关240可根据控制信号将第一线圈221的两端连接至第二线圈223的对应端部,以将磁场发生器210的线圈改变为第一结构,即,如图5所示的圆形结构的线圈220a。
在这种情况下,可基于用户通过用户界面输入的信息或参考标准或区域信息来确定信号感应器110是否是圆形结构的线圈111。而且,可基于信号感应器110的感应电流和/或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来确定信号感应器110是否是圆形结构的线圈111。可通过车辆控制器150和充电管理器280的控制器283中的至少一个来实现对于信号感应器110是否是圆形结构的线圈111的确定。
如果磁场发生器210改变为圆形结构的线圈220a,则磁场发生器210的线圈结构可变得与信号感应器110的线圈结构相同。
如果施加电流,则磁场B1和B2可分别形成在磁场发生器210的圆形结构的线圈220a的内部和外部。可在线圈220a的内部和外部朝向相反方向形成磁场B1和B2。根据电流的施加方向,可基本朝向圆形结构的线圈111或基本朝向圆形结构的线圈111的相反方向形成磁场B1和B2。
随着形成磁场B1和B2,感应电流可流经信号感应器110的圆形结构的线圈111。如上所述,由于磁场发生器210的线圈结构与信号感应器110的线圈结构相同,所以可在信号感应器110的圆形结构的线圈111中感应具有与形成的磁场B1和B2对应的相对适当大小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
因此,电连接至信号感应器110的电池130可以更快速且稳定地充电。
图12示出安装在车辆中的另一信号感应器,并且图13示出在车辆充电装置与如图12所示安装在车辆中的信号感应器之间形成的磁场的示例。
如图12所示,包括“8”形结构的线圈的至少一个信号感应器110可安装在车辆100的下部。“8”形结构的线圈可通过并排布置两个圆形线圈113和115来实施。根据车辆100的尺寸,多个信号感应器110可安装在车辆100的下部。
这样,如果安装在车辆100的下部的信号感应器110具有“8”形结构的线圈111,则第一开关230可根据控制信号将第一线圈221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线圈225的一端,并且将第二线圈223的一端连接至第四线圈227的一端。第二开关240可将第一线圈221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四线圈227的另一端,并将第二线圈223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线圈225的另一端。因此,磁场发生器210的线圈可改变为具有第二结构的线圈,即如图8和图9所示的“8”形结构的线圈220b。
如果磁场发生器210改变为“8”形结构的线圈220b,则如图13所示,磁场发生器210的线圈结构可变得与信号感应器110的线圈结构相同。
如果将电流施加至磁场发生器210,则可在磁场发生器210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在相反方向上分别形成磁场B3和B4,并且根据在相反方向上形成的磁场B3和B4,感应电流可流经信号感应器110的相应圆形线圈113和115。如上所述,由于磁场发生器210的线圈结构与信号感应器110的线圈结构相同,所以可在信号感应器110的相应圆形线圈113和115中感应具有相对适当大小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使得可以快速且稳定地对电池130进行充电。
上面已经参考图10至图13描述了示例,其中,磁场发生器210根据车辆100的信号感应器110的结构而改变。然而,这可以相同的方式或通过适当的修改应用于信号感应器110根据磁场发生器210的结构而改变的情况。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4和图15来描述车辆充电方法的各种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描述固定信号感应器110的线圈结构,并且磁场发生器210的线圈结构可变的情况下的车辆充电方法的各种实施方式。然而,车辆充电方法不限于下面将要描述的实施方式。下面将要描述的车辆充电方法可以相同的方式或通过适当的修改应用于信号感应器110的线圈结构可变,并且固定磁场发生器210的线圈结构的情况。
图14是示出车辆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在图14所示的车辆充电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首先,在操作1000中,包括信号感应器的车辆可移动至充电区域,然后停止或停放在充电区域中。在这种情况下,车辆的信号感应器可以面向磁场发生器的方式定位为靠近车辆充电装置的磁场发生器。同时,车辆充电装置的磁场发生器的线圈可预先设定为第一结构(例如,圆形结构)或第二结构(例如,“8”形结构)。
如果车辆停止或停放在充电区域中,则在操作1001中,可根据用户的操作或预定义的设定来确定车辆的信号感应器的线圈结构。可基于用户输入的与车辆的线圈结构有关的信息或基于例如预定义的标准或区域信息的预定义的设定来实现对于车辆的线圈结构的确定。可通过车辆和车辆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来实现对于车辆的线圈结构的确定。
如果车辆的信号感应器的线圈结构是第一结构(在操作1010中为“是”),则在操作1011中,磁场发生器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可将分别连接至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彼此连接,以将线圈改变为第一结构,即圆形结构。如果磁场发生器的线圈结构已经预先设定为第一结构,则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可不实现操作,使得磁场发生器的线圈结构被维持为第一结构。
如果信号感应器的线圈结构是第二结构(在操作1010中为“否”,并且在操作1020中为“是”),则在操作1021中,第一开关可操作为将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线圈的一端,并且将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至第四线圈的一端,并且,第二开关可操作为将第一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四线圈的另一端,并且将第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线圈的另一端。
因此,磁场发生器的线圈结构可设定为第二结构,即“8”形结构。
如果磁场发生器的线圈结构与车辆的信号感应器的线圈结构相同或对应,换句话说,如果磁场发生器的线圈结构和车辆的信号感应器的线圈结构两者都为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则在操作1030中,电流可施加至磁场发生器,并且根据感应电动势的感应电流可流经信号感应器以开始对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
当在操作1031中电池被完全充电时,当用户通过设置在车辆充电装置中的用户界面输入用于停止对电池充电的命令时,或者当车辆离开充电区域时,可终止对电池的充电。
如果终止对电池的充电(在操作1031中为“是”),则在操作1032中,电流可不再施加至磁场发生器。
同时,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车辆的线圈结构不对应于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在操作1020中为“否”),则在操作1022中,车辆充电装置的用户界面可以视觉方式或声音方式显示错误信号。
图15是示出另一车辆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在图15所示的车辆充电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操作1040中,包括信号感应器的车辆可移动至充电区域,然后停止或停放在充电区域中。在这种情况下,车辆的信号感应器可定位为靠近车辆充电装置的磁场发生器。
如果车辆停止或停放在充电区域中,则在操作1041中,设置在磁场发生器的充电线圈中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可将分别连接至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彼此连接,使得充电线圈具有第一结构,即圆形结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可将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线圈的一端,并且将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至第四线圈的一端,并且,第二开关可将第一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四线圈的外端,并且将第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线圈的另一端,使得充电线圈具有第二结构,即“8”形结构。
如果设置在车辆充电装置中的磁场发生器的充电线圈被设定为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则在操作1042中,可将电流施加至充电线圈。
在将电流施加至充电线圈之后,可在操作1043中测量信号感应器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以及电池的充电电压中的至少一个。
如果所测量的信号感应器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以及电池的充电电压中的一个大于预定义的参考值(操作1043中为“是”),则确定适当地实现充电。换句话说,确定磁场发生器的充电线圈的结构与信号感应器的线圈的结构相同或对应。可通过车辆和车辆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来实现该确定。因此,在操作1044中,可能未生成用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控制信号,并且电流可继续施加至充电线圈。
如果所测量的信号感应器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以及电池的充电电压中的一个小于预定义的参考值(操作1043中为“否”),则在操作1050中,磁场发生器的充电线圈的结构可改变。
例如,如果磁场发生器的充电线圈已经预先设定为第一结构,则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可操作为将磁场发生器的充电线圈改变为第二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设置在车辆或车辆充电装置中的控制器的控制,第一开关可将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线圈的一端,并且将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至第四线圈的一端,并且,第二开关可将第一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四线圈的另一端,并且将第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线圈的另一端,从而将充电线圈改变为第二结构。
如果磁场发生器的充电线圈已经预先设定为第二结构,则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可操作为将磁场发生器的充电线圈改变为第一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设置在车辆或车辆充电装置中的控制器的控制,第一开关可将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至第二线圈的一端,并且将第一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从而将充电线圈改变为第一结构。
如果磁场发生器的充电线圈的结构改变,则在操作1051中,可再次将信号感应器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以及电池的充电电压中的至少一个与预定义的参考值进行比较。
如果所测量的信号感应器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以及电池的充电电压中的一个大于预定义的参考值(操作1051中为“是”),则在操作1052中,可将电流施加至磁场发生器以开始对电池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所测量的信号感应器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以及电池的充电电压中的一个小于预定义的参考值(操作1051中为“否”),则尽管磁场发生器的充电线圈的结构改变,但是在操作1053中,车辆充电装置的用户界面可以视觉方式或声音方式输出错误信号以通知用户有错误产生。
如上所述,当出现预定情况(例如,在操作1045中电池被完全充电时,当用户向车辆充电装置输入用于停止对电池充电的命令时,或者当车辆离开充电区域时)时,可终止对电池的充电。
如果终止对电池的充电(操作1045中为“是”),则在操作1046中,电流可不再施加至磁场发生器。
如上所述,取决于车辆、车辆充电装置、车辆充电系统和车辆充电方法,可以适当地对车辆进行无线充电,而不管其中通过磁场感应信号的线圈的结构如何。
而且,如上所述,取决于车辆、车辆充电装置、车辆充电系统和车辆充电方法,由于车辆和车辆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线圈结构可以改变为各种结构,所以能够使用相同的车辆充电装置对具有不同线圈结构的车辆进行充电,或者使用具有不同结构的车辆充电装置对同一车辆进行充电。
附加地,如上所述,取决于车辆、车辆充电装置、车辆充电系统和车辆充电方法,没有必要与车辆的线圈结构对应地安装多个不同的充电装置,结果降低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安装成本。
此外,如上所述,取决于车辆、车辆充电装置、车辆充电系统和车辆充电方法,通过适当地改变车辆的线圈结构,而不管车辆充电装置的线圈结构如何,能够对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或者更快速地对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因此,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的变化意图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不认为这样的变化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3)

1.一种车辆充电装置,包括:
第一线圈;
第二线圈,其中,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
第三线圈,其中,所述第三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三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以及
第四线圈,其中,所述第四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并且所述第四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四线圈配置为与所述第三线圈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装置,还包括:
第一开关,配置为将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或将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三线圈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充电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三线圈的一端时,所述第一开关将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四线圈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充电装置,还包括:
第二开关,配置为将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或将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四线圈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充电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四线圈的另一端时,所述第二开关配置为将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三线圈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充电装置,还包括:
控制器,配置为将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充电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基于用户的操纵或预定义的设定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充电装置,其中,安装在所述车辆中的信号感应器的线圈结构由所述预定义的设定来确定,其中,基于流经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所述第三线圈或所述第四线圈的电流对所述信号感应器的线圈结构进行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充电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将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以及
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将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充电装置,还包括配置为与车辆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充电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配置为接收与由所述车辆的信号感应器感应的电信号的电压有关的信息,并且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基于与由所述车辆的信号感应器感应的电信号的电压有关的信息来决定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充电装置,其中,当所述电信号的电压大于参考值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决定需要维持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充电装置,其中,当所述电信号的电压小于或等于所述参考值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将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三线圈的一端,并将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四线圈的一端;以及
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将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四线圈的另一端,并将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三线圈的另一端。
14.一种车辆充电系统,包括:
车辆充电装置,配置为生成与施加的电信号对应的磁场;以及
信号感应器,包括在车辆中并配置为基于所述磁场感应电流,
其中,所述车辆充电装置包括:
第一线圈;
第二线圈,其中,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
第三线圈,其中,所述第三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三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和
第四线圈,其中,所述第四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并且所述第四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充电系统,其中,所述车辆充电装置配置为与所述车辆通信,并且所述车辆配置为将多个信息中的信息传输至所述车辆充电装置,其中,所述信息包括所述信号感应器的结构和由所述信号感应器感应的电信号的电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充电系统,其中,取决于所述信号感应器的结构,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或连接至所述第三线圈的一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充电系统,其中,所述信号感应器包括圆形结构或“8”形结构的线圈。
18.一种车辆,包括:
第一线圈,安装在所述车辆的多个位置的一个位置中;
第二线圈,其中,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
第三线圈,其中,所述第三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三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以及
第四线圈,其中,所述第四线圈的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并且所述第四线圈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
19.一种车辆,包括:
信号感应器,其中,由车辆充电装置的充电线圈生成的磁场感应的电流流经所述信号感应器;
测量设备,配置为测量所述信号感应器的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控制器,配置为将所述感应电流或所述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预定义的值进行比较,并且当所述感应电流或所述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小于所述预定义的值时,生成线圈结构改变命令;以及
通信模块,配置为将所述线圈结构改变命令发送至所述车辆充电装置。
20.一种车辆充电方法,包括:
确定车辆的信号感应器的结构;
当所述信号感应器的结构为第一结构时,将设置在车辆充电装置中的第一线圈的两端连接至第二线圈的两端;以及
当所述信号感应器的结构为第二结构时,将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线圈的一端,将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四线圈的另一端,将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线圈的一端,以及将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线圈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三线圈与所述第四线圈交叉。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充电方法,其中,确定所述车辆的信号感应器的结构至少包括:从用户接收与所述车辆的信号感应器的结构有关的信息,并且基于所述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信号感应器的结构,或基于预定义的设定来确定所述车辆的信号感应器的结构。
22.一种车辆充电方法,包括:
利用车辆充电装置的磁场发生器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操作,从而将所述磁场发生器设定为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
从所述车辆接收与信号感应器的电压有关的信息;
当所述信号感应器的电压大于参考值时,利用所述磁场发生器,维持所述第一结构或所述第二结构;以及
当所述信号感应器的电压小于或等于所述参考值时,利用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操作,从而将所述磁场发生器的结构从所述第一结构改变为所述第二结构,或将所述磁场发生器的结构从所述第二结构改变为所述第一结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充电方法,其中:
当设置在所述车辆充电装置中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将所述第一线圈的两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线圈的两端时,设定所述第一结构;以及
当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将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线圈的一端,将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线圈的另一端,将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线圈的一端,并且将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线圈的另一端时,设定所述第二结构。
CN201710367233.9A 2016-11-23 2017-05-23 车辆、车辆充电装置、车辆充电系统和车辆充电方法 Active CN1080819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56385 2016-11-23
KR1020160156385A KR102653315B1 (ko) 2016-11-23 2016-11-23 차량, 차량 충전 장치, 차량 충전 시스템 및 차량 충전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81974A true CN108081974A (zh) 2018-05-29
CN108081974B CN108081974B (zh) 2022-08-12

Family

ID=62069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67233.9A Active CN108081974B (zh) 2016-11-23 2017-05-23 车辆、车辆充电装置、车辆充电系统和车辆充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6796B2 (zh)
JP (1) JP6948150B2 (zh)
KR (1) KR102653315B1 (zh)
CN (1) CN108081974B (zh)
DE (1) DE1020172099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21292B2 (en) 2018-06-28 2020-11-03 Medtronic, Inc. Multi-axis coil for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11045658B2 (en) * 2018-06-28 2021-06-29 Medtronic, Inc. Receive coil configurations for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11056267B2 (en) * 2018-06-28 2021-07-06 Medtronic, Inc. Receive coil configurations for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11888340B2 (en) * 2020-12-04 2024-01-30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Method to enhance the life of a lithium battery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518057A (ja) * 2011-03-30 2014-07-24 インテ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再構成可能なコイル技術
WO2016063507A1 (ja) * 2014-10-24 2016-04-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
CN105916725A (zh) * 2014-01-21 2016-08-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车辆感应线圈对准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87719B2 (ja) * 2013-01-31 2015-03-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送電装置およ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20160013661A1 (en) * 2014-07-08 2016-01-14 Witricity Corporation Resonator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
JP6300331B2 (ja) * 2014-07-30 2018-03-28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ループアンテナ
JP6547572B2 (ja) * 2015-10-13 2019-07-24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
CN105449873B (zh) * 2015-12-28 2018-08-03 上海交通大学 高兼容性且可灵活配置的无线充电线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518057A (ja) * 2011-03-30 2014-07-24 インテ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再構成可能なコイル技術
CN105916725A (zh) * 2014-01-21 2016-08-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车辆感应线圈对准的系统和方法
WO2016063507A1 (ja) * 2014-10-24 2016-04-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81974B (zh) 2022-08-12
KR20180057917A (ko) 2018-05-31
US20180141444A1 (en) 2018-05-24
JP2018085912A (ja) 2018-05-31
JP6948150B2 (ja) 2021-10-13
KR102653315B1 (ko) 2024-04-02
DE102017209953A1 (de) 2018-05-24
US10286796B2 (en)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4996B (zh) 电动车辆及电动车辆的控制方法
CN107294154B (zh) Ev无线充电可调节磁通量角度充电器
CN108081974A (zh) 车辆、车辆充电装置、车辆充电系统和车辆充电方法
JP6662770B2 (ja) 相互検出ならびに電気車両および充電スタンドの識別に関するシステム、方法、ならびに装置
CN104755312B (zh) 用于无线电力传递中的电感补偿的系统及方法
JP6806450B2 (ja) 相互運用可能な電気自動車無線充電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20140320090A1 (en) Induction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coupling and reactance selection
CN105189184A (zh)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电力传送系统及停车辅助装置
CN105916725A (zh) 用于电动车辆感应线圈对准的系统和方法
CN105580241A (zh) 感应电力传递系统中的装置对准
KR101961146B1 (ko) 차량, 차량 충전 장치, 차량 충전 시스템 및 차량의 충전 방법
JP6566269B2 (ja) 強磁性材料を貫通する交流を提供しながら磁気的電力損失を回避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4137385A (zh) 非接触输电装置、非接触受电装置以及非接触输电受电系统
CN105245510A (zh) 一种电动乘用车进行换电的验证控制系统
CN107554317A (zh) 无线电力传输方法、无线充电方法以及电动车辆
CN107696884A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无线充电控制设备与方法及无线充电设备
US20190118663A1 (en) Automatic lateral alignment for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s
US20230187954A1 (en) Supercapacitor to electrochemical hybrid system
CN107636934A (zh) 在用于无线功率传输应用的活物体检测中利用多个雷达模块的时分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JP6356783B2 (ja) エネルギー貯蔵システムを充電する間の誤りを検出する方法及び構造
CN115923576A (zh) 用于影响电动化车辆充电决策的系统和方法
CN105452051A (zh) 用于运行蓄电池系统的方法
CN205075761U (zh) 一种电动乘用车的换电控制器
US20230211674A1 (en) Supercapacitor to electrochemical hybrid system with failsafe safety capability
Nisar et al. Parametic Model for Optimization of Battery Capacity and Power Transmitters of On-line Electric Vehicles in Closed/Open Environ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