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75961B - 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75961B
CN108075961B CN201611009184.3A CN201611009184A CN108075961B CN 108075961 B CN108075961 B CN 108075961B CN 201611009184 A CN201611009184 A CN 201611009184A CN 108075961 B CN108075961 B CN 1080759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interphone
bou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091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75961A (zh
Inventor
沈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m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091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759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75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5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75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59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5/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wherein two or more subscriber stations are connected by the same line to the exchange
    • H04Q5/24Selecting arrangements wherein two or more subscriber stations are connected by the same line to the exchange for two-party-lin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根据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之间的当前距离;判断所述当前距离是否等于或小于预设距离;当所述当前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预设距离时,向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发送同一工作频段信息,由所述两个通讯端根据所述同一工作频段信息将各自绑定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设置为所述同一工作频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网络侧的服务器、通讯端、通讯端绑定的对讲机之间的信息交互,来自动将具有好友关系的两个用户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设置为同一工作频段,设置过程更加智能、便捷、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讲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两个用户想要使用对讲机来进行联络,需要随身携带的对讲机的用户的距离在对讲机的有效通话距离内,并且,需要两个用户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为同一工作频段,这样才能实现两个用户通过对讲机来通话的目的。而现有的常见的对讲机设置有实体旋钮或者实体数字键盘,用户可通过操作实体旋钮或者实体数字键盘来设置对讲机的工作频段;但是,对讲机的使用频段并不能随意设置,每个国家都规定有普通民众可以使用的频段,但是一般用户并不了解这类知识,因此,用户想要使用现有的对讲机时,必须具备专业的对讲机使用知识,需要认真研读对讲机的使用说明书,掌握其设置对讲机的工作频段的方法,才能熟练设置,从而使得用户使用不智能、不方便。并且,当两个用户不在一起时,例如分处两地时,这两个用户要想将对讲机设置为同一频段,就需要通过其他联络手段如通过打电话来沟通以统一对讲机的工作频段。以上对讲机的工作频段的设置方式,不智能,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包括:
获取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
根据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之间的当前距离;
判断所述当前距离是否等于或小于预设距离;
当所述当前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预设距离时,向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发送同一工作频段信息,由所述两个通讯端根据所述同一工作频段信息将各自绑定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设置为所述同一工作频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之前,还包括:
获取与第一对讲机绑定的第一通讯端所上报的联系人信息,所述联系人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通讯端的标识;
从所述至少一个通讯端中选择通讯端作为第二通讯端;
将所述第一通讯端和第二通讯端确定为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至少一个通讯端中选择通讯端作为第二通讯端,包括:
从所述至少一个通讯端中,确定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
将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确定为所述第二通讯端、或者根据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二通讯端;或者
所述从所述至少一个通讯端中选择通讯端作为第二通讯端,包括: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通讯端各自的联系人信息;
确定联系人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通讯端的标识的第三通讯端;
从所述第三通讯端中,确定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
将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确定为所述第二通讯端、或者根据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二通讯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包括:第二对讲机的历史连接成功率P1;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的用户在当前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空闲时间占比P2;第一通讯端的用户预先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设置的关注度Q;第一通讯端和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之间的亲密度T;
所述根据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二通讯端,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出第一通讯端和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之间的连接成功预判概率M;所述公式为M=(P1+P2)*Q*T;
判断M是否等于或大于预设阈值;
当M等于或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为第二通讯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包括:
向服务器上报所述通讯端的位置;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工作频段信息;
根据所述工作频段信息设置所述通讯端绑定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之间的当前距离;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距离是否等于或小于预设距离;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预设距离时,向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发送同一工作频段信息,由所述两个通讯端根据所述同一工作频段信息将各自绑定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设置为所述同一工作频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之前,获取与第一对讲机绑定的第一通讯端所上报的联系人信息,所述联系人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通讯端的标识;
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通讯端中选择通讯端作为第二通讯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通讯端和第二通讯端确定为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通讯端中,确定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将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确定为所述第二通讯端、或者根据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二通讯端;或者
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通讯端各自的联系人信息;确定联系人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通讯端的标识的第三通讯端;从所述第三通讯端中,确定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将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确定为所述第二通讯端、或者根据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二通讯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包括:第二对讲机的历史连接成功率P1;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的用户在当前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空闲时间占比P2;第一通讯端的用户预先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设置的关注度Q;第一通讯端和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之间的亲密度T时,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出第一通讯端和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之间的连接成功预判概率M;所述公式为M=(P1+P2)*Q*T;判断M是否等于或大于预设阈值;当M等于或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为第二通讯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装置,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向服务器上报所述通讯端的位置;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工作频段信息;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频段信息设置所述通讯端绑定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基于通讯端的联系人信息和位置,当发现两个通讯端之间存在好友关系,并且这两个通讯端之间的距离较小时,实现了自动将两个通讯端绑定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设置为同一工作频段;整个频段设置过程,不需要用户参与,用户所需要的操作只是事先将通讯端与对讲机绑定(此操作只需一次),并打开对讲机。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网络侧的服务器、通讯端、通讯端绑定的对讲机之间的信息交互,来自动将具有好友关系的两个用户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设置为同一工作频段,设置过程更加智能、便捷、准确。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匹配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匹配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技术,该技术利用以下一套系统来实现,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通讯端和设置于网络侧的服务器。其中,至少两个通讯端,用于分别向服务器上报各自的当前位置;上述通讯端可以是即时通讯客户端、移动通讯设备等能够实现通讯功能的通讯工具。服务器,用于获取两个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根据两个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确定两个通讯端之间的当前距离;判断当前距离是否等于或小于预设距离;当当前距离等于或小于预设距离时,向两个通讯端发送同一工作频段信息。至少两个通讯端,还用于分别根据同一工作频段信息将各自绑定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设置为同一工作频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讯端与对讲机之间可通过短距通讯连接进行通讯。其中,短距通讯连接可以是蓝牙连接、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局域网)连接、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连接、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中的任一种连接或多种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用于上述服务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S14:
在步骤S11中,获取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
其中,两个预设通讯端可以实时将自身的位置上报给服务器。
该两个预设通讯端可以是任意的两个通讯端,也可以是符合设定条件的两个通讯端,该两个预设通讯端的确定流程如下所述,该确定流程在步骤S11之前执行,该确定流程包括步骤A1-A3:
步骤A1、获取与第一对讲机绑定的第一通讯端所上报的联系人信息,联系人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通讯端的标识。
即,第一通讯端是绑定有一个对讲机的通讯端,本发明中将第一通讯端绑定的对讲机称为第一对讲机。通讯端都对应有联系人信息,例如当通讯端为手机时,其联系人信息为手机中的通讯录;当通讯端为微信时,其联系人信息为微信中的朋友列表。
步骤A2、从至少一个通讯端中选择通讯端作为第二通讯端。
其中,步骤A2可实施为如下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
方式一:从上述至少一个通讯端中,确定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将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确定为第二通讯端、或者根据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二通讯端。即,第二通讯端是第一通讯端的好友,并且绑定有对讲机;此时,并不需要第一通讯端也是第二通讯端的好友,即第一通讯端的联系人信息中有第二通讯端,但第二通讯端的联系人信息中可以没有第一通讯端。
方式二:获取至少一个通讯端各自的联系人信息;确定联系人信息中包括第一通讯端的标识的第三通讯端;从第三通讯端中,确定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将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确定为第二通讯端、或者根据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二通讯端。即,第一通讯端和第二通讯端互为好友、并且都绑定有对讲机。
其中,在上述方式一或二中,“根据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以下简称其为通讯端X)对应的预设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二通讯端”这一步骤中的预设参数可以包括:
通讯端X绑定的对讲机的历史连接成功率P1,例如可统计通讯端X绑定的对讲机与其它任意通讯端绑定的对讲机成功连接的历史总次数N1,以及统计通讯端X接收到服务器发送来的工作频段信息的历史总次数N2,则P1=N1/N2;
通讯端X的用户在当前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空闲时间占比P2,可预先由通讯端X上报用户每天的行为活动,根据行为活动分析得知用户每天的空闲时间,并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得到P2;例如,通讯端X所在终端可统计终端所安装的娱乐休闲类应用程序每天被用户使用的时长,将当前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段,所有娱乐休闲类应用程序被用户使用的时长加和,得到一个时长值T1,将当前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段的时长值记为T2,则P2=T1/T2;
第一通讯端的用户预先为通讯端X设置的关注度Q,Q值越大,表明第一通讯端的用户关注通讯端X的程度越高;
第一通讯端与通讯端X之间的亲密度T,该亲密度可根据第一通讯端与通讯端X之间的互动频率计算得出,比如可利用现在腾讯的QQ即时通讯软件中,计算两个QQ好友之间的亲密度的方法。
此时,可采用如下公式(1)计算得出第一通讯端和通讯端X之间的连接成功预判概率M:
M=(P1+P2)*Q*T (1)
其中,当P1、P2、Q、T均为零时,可采用上述公式(1)计算M的值,得到M为零;也可以直接将M的值置为预设阈值或者大于预设阈值的任意值,因为P1、P2、Q、T均为零时,通讯端X极有可能是第一通讯端的最新添加的联系人,可给予通讯端X机会以使通讯端X与第一通讯端的用户之间产生联络机会。
此时,步骤“根据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二通讯端”可实施为:根据公式(1)计算得出第一通讯端和通讯端X之间的连接成功预判概率M;判断M是否等于或大于预设阈值,预设阈值可以预先设置;当M等于或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为第二通讯端;其中,预设阈值为用户或者系统预先设置的大于零的正数。连接成功预判概率M越大,说明越可能连接成功。通过上述方法确定的第二通讯端,可以增加两个对讲机最终连接成功的概率,提高连接效果。
步骤A3、将第一通讯端和第二通讯端确定为两个预设通讯端。
在步骤S12中,根据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确定两个预设通讯端之间的当前距离。
其中,可依据两点之间直线距离为最短距离的计算方法,根据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计算两个预设通讯端之间的直线距离,将该直线距离确定为两个预设通讯端之间的当前距离。
在步骤S13中,判断当前距离是否等于或小于预设距离。
其中,预设距离可由用户或者系统预先设置,优选地,预设距离可根据对讲机的有效通话距离来设置,通常可设置为等于或小于对讲机的有效通话距离。
在步骤S14中,当当前距离等于或小于预设距离时,向两个预设通讯端发送同一工作频段信息,由两个预设通讯端根据同一工作频段信息将各自绑定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设置为同一工作频段。
其中,服务器在两个预设通讯端之间的距离达到一定条件时,例如较小时或者小于对讲机的有效通话距离时,服务器会向该两个预设通讯端发送相同的一个工作频段信息,由这两个预设通讯端将各自绑定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设置为同一工作频段,具体地,可以是两个预设通讯端分别将工作频段信息发送给各自绑定的对讲机,对讲机再根据接收到的工作频段信息设置自身的工作频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基于通讯端的联系人信息和位置,当发现两个通讯端之间存在好友关系,并且这两个通讯端之间的距离较小时,实现了自动将两个通讯端绑定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设置为同一工作频段;整个频段设置过程,不需要用户参与,用户所需要的操作只是事先将通讯端与对讲机绑定(此操作只需一次),并打开对讲机。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网络侧的服务器、通讯端、通讯端绑定的对讲机之间的信息交互,来自动将具有好友关系的两个用户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设置为同一工作频段,设置过程更加智能、便捷、准确。
相应于前述的用于服务器的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用于通讯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讯端可以是即时通讯端、或者移动通信终端,如图2所示,包括:
在步骤S21中,向服务器上报通讯端的位置。
在步骤S22中,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工作频段信息。
在步骤S23中,根据工作频段信息设置通讯端绑定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
具体地,可以是两个预设通讯端分别将工作频段信息发送给各自绑定的对讲机,对讲机再根据接收到的工作频段信息设置自身的工作频段。
对讲机中可设置控制芯片和射频收发模块,当对讲机接收到绑定的通讯端发送来的工作频段信息时,通过控制芯片将射频收发模块的频率设置为工作频段信息中所携带的工作频段。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网络侧的服务器、通讯端、通讯端绑定的对讲机之间的信息交互,来自动将具有好友关系的两个用户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设置为同一工作频段,设置过程更加智能、便捷、准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装置,对应前述图1所示的方法,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确定两个预设通讯端之间的当前距离;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距离是否等于或小于预设距离;
发送模块,用于当当前距离等于或小于预设距离时,向两个预设通讯端发送同一工作频段信息,由两个通讯端根据同一工作频段信息将各自绑定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设置为同一工作频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一获取模块获取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之前,获取与第一对讲机绑定的第一通讯端所上报的联系人信息,联系人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通讯端的标识;
选择模块,用于从至少一个通讯端中选择通讯端作为第二通讯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第一通讯端和第二通讯端确定为两个预设通讯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选择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从至少一个通讯端中,确定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将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确定为第二通讯端、或者根据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二通讯端;或者
选择模块,包括: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通讯端各自的联系人信息;确定联系人信息中包括第一通讯端的标识的第三通讯端;从第三通讯端中,确定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将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确定为第二通讯端、或者根据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二通讯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子模块,还用于在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包括:第二对讲机的历史连接成功率P1;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的用户在当前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空闲时间占比P2;第一通讯端的用户预先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设置的关注度Q;第一通讯端和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之间的亲密度T时,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出第一通讯端和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之间的连接成功预判概率M;公式为M=(P1+P2)*Q*T;判断M是否等于或大于预设阈值;当M等于或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为第二通讯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装置,对应前述图2所示的方法,该装置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向服务器上报通讯端的位置;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工作频段信息;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工作频段信息设置通讯端绑定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对讲机工作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

1.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
根据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之间的当前距离;
判断所述当前距离是否等于或小于预设距离;
当所述当前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预设距离时,向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发送同一工作频段信息,由所述两个通讯端根据所述同一工作频段信息将各自绑定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设置为所述同一工作频段;
其中,所述获取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之前,还包括:
获取与第一对讲机绑定的第一通讯端所上报的联系人信息,所述联系人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通讯端的标识;
从所述至少一个通讯端中选择通讯端作为第二通讯端;
将所述第一通讯端和第二通讯端确定为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
其中,所述从所述至少一个通讯端中选择通讯端作为第二通讯端,包括:
从所述至少一个通讯端中,确定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将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确定为所述第二通讯端、或者根据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二通讯端;或者
所述从所述至少一个通讯端中选择通讯端作为第二通讯端,包括:获取所述至少一个通讯端各自的联系人信息;确定联系人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通讯端的标识的第三通讯端;从所述第三通讯端中,确定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将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确定为所述第二通讯端、或者根据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二通讯端;
其中,所述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包括:第二对讲机的历史连接成功率P1;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的用户在当前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空闲时间占比P2;第一通讯端的用户预先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设置的关注度Q;第一通讯端和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之间的亲密度T;
所述根据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二通讯端,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出第一通讯端和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之间的连接成功预判概率M;所述公式为M=(P1+P2)*Q*T;
判断M是否等于或大于预设阈值;
当M等于或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为第二通讯端。
2.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之间的当前距离;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距离是否等于或小于预设距离;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预设距离时,向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发送同一工作频段信息,由所述两个通讯端根据所述同一工作频段信息将各自绑定的对讲机的工作频段设置为所述同一工作频段;
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两个预设通讯端各自的当前位置之前,获取与第一对讲机绑定的第一通讯端所上报的联系人信息,所述联系人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通讯端的标识;
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通讯端中选择通讯端作为第二通讯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通讯端和第二通讯端确定为所述两个预设通讯端;
还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通讯端中,确定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将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确定为所述第二通讯端、或者根据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二通讯端;或者
所述选择模块,包括: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通讯端各自的联系人信息;确定联系人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通讯端的标识的第三通讯端;从所述第三通讯端中,确定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将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确定为所述第二通讯端、或者根据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二通讯端;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对应的预设参数包括:第二对讲机的历史连接成功率P1;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的用户在当前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空闲时间占比P2;第一通讯端的用户预先为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设置的关注度Q;
第一通讯端和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之间的亲密度T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出第一通讯端和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之间的连接成功预判概率M;所述公式为M=(P1+P2)*Q*T;
判断M是否等于或大于预设阈值;
当M等于或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与第二对讲机绑定的通讯端为第二通讯端。
CN201611009184.3A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0759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09184.3A CN108075961B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09184.3A CN108075961B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5961A CN108075961A (zh) 2018-05-25
CN108075961B true CN108075961B (zh) 2020-06-02

Family

ID=62162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09184.3A Active CN108075961B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7596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7413A (zh) * 2004-10-29 2006-05-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的移动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01917690A (zh) * 2010-09-01 2010-12-15 吕廷杰 一种短信智能群发的方法及设备
CN102626000A (zh) * 2009-07-06 2012-08-01 泰帝公司 基于双向无线电的统一通信系统
CN103227782A (zh) * 2013-03-28 2013-07-31 深圳市力同亚太科技有限公司 对讲机、客户端、远程服务器、软件下发及更新方法
CN103856386A (zh) * 2012-11-28 2014-06-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即时通信客户
CN104980895A (zh) * 2015-05-15 2015-10-14 广东翼卡车联网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智能对讲机及其实现方法
CN204926401U (zh) * 2015-06-10 2015-12-30 辽宁科技大学 物联网防走失警报装置
CN105338429A (zh) * 2015-12-10 2016-02-17 南京正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讲机音频信号中继系统
CN106131183A (zh) * 2016-07-13 2016-11-16 北京深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对讲机工作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6639B2 (en) * 2003-06-10 2011-11-29 Abbott Diabetes Care Inc. Glucose measuring device for use in personal area network
KR100700536B1 (ko) * 2004-10-29 2007-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의 통신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7413A (zh) * 2004-10-29 2006-05-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的移动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02626000A (zh) * 2009-07-06 2012-08-01 泰帝公司 基于双向无线电的统一通信系统
CN101917690A (zh) * 2010-09-01 2010-12-15 吕廷杰 一种短信智能群发的方法及设备
CN103856386A (zh) * 2012-11-28 2014-06-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即时通信客户
CN103227782A (zh) * 2013-03-28 2013-07-31 深圳市力同亚太科技有限公司 对讲机、客户端、远程服务器、软件下发及更新方法
CN104980895A (zh) * 2015-05-15 2015-10-14 广东翼卡车联网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智能对讲机及其实现方法
CN204926401U (zh) * 2015-06-10 2015-12-30 辽宁科技大学 物联网防走失警报装置
CN105338429A (zh) * 2015-12-10 2016-02-17 南京正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讲机音频信号中继系统
CN106131183A (zh) * 2016-07-13 2016-11-16 北京深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对讲机工作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5961A (zh) 2018-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66312B (zh) 用于用户设备通信模式选择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74019B (zh) 语音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05610679B (zh) 群组创建方法及装置
CN106033419A (zh) 一种消息实时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19624A (zh) 签到方法及系统
KR20090104073A (ko) 컨퍼런스 세션 중에 신호들을 믹싱하는 네트워크 엔티티,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
CN106465328B (zh) 用于估计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地理距离或地理距离的范围的方法和系统、移动通信网络和用户设备
CN102740250B (zh) 铃声判断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CN109275197B (zh)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基站、终端、存储介质
CN10510105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468962A (zh) 一种呼叫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120429A (zh) 一种终端接通方法及装置
CN108075961B (zh) 一种设置对讲机工作频段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61575A (zh) 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00471288C (zh) 一种目标方获取发起方位置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6230698A (zh) 一种基于车载智能终端的社交方法
CN105122860B (zh) 无线电空白数据库发现
TWI631471B (zh) 具備智慧型代理器的通訊系統
KR20170065722A (ko) 실시간 데이터 송수신을 통한 통화 상대간 위치 공유 서비스 방법
CN106411699B (zh) 社交网络应用中的消息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469720A (zh) 一种回拨来电的方法及系统
US8238270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3581237B (zh) 一种实现ParlayX和ParlayREST距离通知的方法
JP2014171031A (ja) 携帯通信端末
WO2016149933A1 (zh) 信号强度的提示方法、一种终端及一种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