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72471B - 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 Google Patents

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72471B
CN108072471B CN201711484523.8A CN201711484523A CN108072471B CN 108072471 B CN108072471 B CN 108072471B CN 201711484523 A CN201711484523 A CN 201711484523A CN 108072471 B CN108072471 B CN 1080724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end
line contact
acting surface
moment
torqu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45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72471A (zh
Inventor
陈智清
彭春山
刘剑虹
梅养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oku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oku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oku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oku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845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72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72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2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72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2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3/00Measuring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mechanical efficiency, in general
    • G01L3/02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 G01L3/04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wherein the torque-transmitting element comprises a torsionally-flexible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45Control or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M6/50Control or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detectors or sensors, or arran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22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he force applied to control members, e.g. control members of vehicles, triggers
    • G01L5/225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he force applied to control members, e.g. control members of vehicles, triggers to foot actuated controls, e.g. brake ped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包括:本体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作用面与第二作用面;力矩输入端,由待测力矩驱动而旋转,并与所述第一作用面线接触而传递驱动力,所述驱动力用于驱动所述本体单元旋转并沿轴向移动,使所述第二作用面沿轴向接近所述力矩输入端;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测量轴向力,所述轴向力为所述驱动力的轴向分量;所述第二作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力矩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作用面沿所述力矩输入端的旋转轴向依次分布。本发明提供的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造价低廉、易于实现,并具有结构紧凑、反应灵敏、测量精准等优点。

Description

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来说,是一种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车是一种以自行车结构为基础,加配电力驱动单元的骑行车类型。电动助力车可根据骑行者的踩踏力度,提供相应的动力支持,减轻骑行者的骑行负担,使骑行舒适度与骑行里程大为增加,因而逐渐受到市场的欢迎。
其中,力矩传感器是电动助力车的核心部件。力矩传感器用于感应测量骑行者的骑行力矩,为电力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提供判断基础。力矩传感器作为感知骑行者意图的部件,其性能至关重要。
目前,力矩传感器多由国外进口,国内尚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即使是国外的现有产品,亦多结构复杂、造价高昂,难以满足迅速发展的市场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造价低廉、易于实现,并具有结构紧凑、反应灵敏、测量精准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包括:
本体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作用面与第二作用面;
力矩输入端,由待测力矩驱动而旋转,并与所述第一作用面线接触而传递驱动力,所述驱动力用于驱动所述本体单元旋转并沿轴向移动,使所述第二作用面沿轴向接近所述力矩输入端;
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测量轴向力,所述轴向力为所述驱动力的轴向分量;
所述第二作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力矩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作用面沿所述力矩输入端的旋转轴向依次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本体单元包括固定安装的安装本体与压合盖,所述安装本体面向所述力矩输入端的一侧具有所述第一作用面,所述压合盖面向所述力矩输入端的一侧具有所述第二作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本体与所述压合盖螺旋连接,所述安装本体、所述压合盖分别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用于承受所述轴向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本体与所述压合盖之间通过定位销而实现定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力矩输入端面向所述第一作用面的一侧设有锥体,所述本体单元面向所述力矩输入端的一侧设有锥孔,所述锥孔的高与所述力矩输入端的旋转轴平行,所述锥孔的表面为所述第一作用面,所述锥体顶紧于所述第一作用面而形成线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力矩输入端面向所述第一作用面的一侧表面设有预装孔,所述锥体保持于所述预装孔内,并可于所述第一作用面滚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体与所述锥孔均为复数个,并一一对应地沿所述力矩输入端的旋转圆周均匀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力矩输入端包括转动环体与静止件,所述转动环体由所述待测力矩驱动而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静止件上,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静止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转速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力矩输入端的转速。
一种电动助力车,包括车体、牙盘及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线接触力矩传感器,所述牙盘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车体上,所述本体单元安装于所述牙盘上,所述力矩输入端用于与中轴连接并受之驱动而旋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待测力矩自力矩输入端输入,经力矩输入端与本体单元之间的线接触作用转换为轴向力,进而传递至压力传感器而实现感应测量,以线接触的高副传动保证传动的灵敏度,并减少摩擦干扰,且传动链简洁而测量精准,具有结构紧凑、造价低廉、易于实现、反应灵敏、测量精准等优点。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线接触力矩传感器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接触力矩传感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电动助力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0-电动助力车,0100-线接触力矩传感器,0110-本体单元,0111-安装本体,0111a-第一作用面,0111b-锥套,0111c-锥孔,0111d-安装爪,0112-压合盖,0112a-第二作用面,0113-定位销,0120-力矩输入端,0121-转动环体,0121a-预装孔,0121b-锥体,0122-静止件,0130-压力传感器,0140-第一轴承,0150-第二轴承,0160-转速传感器单元,0161-霍尔传感器,0162-磁体,0200-牙盘,0300-中轴,0400-曲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的优选实施例。但是,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结合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接触力矩传感器0100,该线接触力矩传感器0100包括本体单元0110、力矩输入端0120及压力传感器0130,用以实现对力矩的迅捷而精确的测量,具有摩擦干扰小、结构紧凑、反应灵敏、测量精准等优点。以下对该线接触力矩传感器0100的主要构造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待测力矩自力矩输入端0120输入,经力矩输入端0120与本体单元0110之间的线接触作用转换为轴向力,进而传递至压力传感器0130而实现感应测量。
本体单元0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作用面0111a与第二作用面0112a。第一作用面0111a用于以线接触方式实现力矩与轴向力之间的转换,该轴向力经由本体单元0110的实体部分而传递至第二作用面0112a。第二作用面0112a用于将该轴向力进一步传递至压力传感器0130,实现本体单元0110的力传递功能。
力矩输入端0120由待测力矩驱动而旋转,并与第一作用面0111a线接触而传递驱动力,该驱动力用于驱动本体单元0110旋转及沿轴向移动,使第二作用面0112a沿轴向接近力矩输入端0120。
具体地,驱动力的切向分量即切向力,用于驱动本体单元0110旋转;驱动力的轴向分量即为前述的轴向力,用于驱动本体单元0110与力矩输入端0120发生轴向的相对运动。
可见地,力矩输入端0120与本体单元0110具有共同旋转的特性。相应地,力矩输入端0120与本体单元0110的旋转轴向相同,该旋转轴向即为前述的轴向,如轴向力、轴向分量及轴向移动均源于此。示范性地,力矩输入端0120与本体单元0110具有共轴关系,即力矩输入端0120与本体单元0110具有共同的旋转轴。
力矩输入端0120与第一作用面0111a之间具有线接触关系,可以理解,该线接触应当足以使驱动力产生沿轴向的分量,即形成轴向力。在接触线位置的驱动力具有以下特征,该驱动力垂直于接触线处的切线。其中,第一作用面0111a的数量可为一至复数个,以匹配实际工况。示范性地,第一作用面0111a为复数个,并沿力矩输入端0120的旋转圆周均匀分布。
示范性地,第一作用面0111a与力矩输入端0120的旋转轴向之间具有非零夹角。应当理解,第一作用面0111a可采曲面或平面的实现形式,即如锥面、球面或其他形式。
在前述结构中,第二作用面0112a、压力传感器0130、力矩输入端0120与第一作用面0111a沿力矩输入端0120的旋转轴向依次分布。轴向力驱使本体单元0110沿轴向移动,第二作用面0112a将接近力矩输入端0120远离第一作用面0111a的一侧。其直接影响为,第二作用面0112a与力矩输入端0120自两侧压迫压力传感器0130,从而将该轴向力传递于压力传感器0130。
第二作用面0112a的表面形状与压力传感器0130的外轮廓相适应,以保持贴合作用而保证力传递的精确性。示范性地,第二作用面0112a与力矩输入端0120的旋转轴垂直,使作用力与轴向力方向一致,传递路线直接而简短,具有最为理想的传递精度。
如前所述,压力传感器0130用于感应测量前述轴向力。压力传感器0130的形式众多,依据实际应用而选择。示范性地,压力传感器0130为薄膜压力传感器,具有薄膜式结构而体积微小,使线接触力矩传感器0100的尺寸链大幅压缩,从而提高制造与装配精度。进一步优选,该薄膜压力传感器为防水形式,具有良好的防水性。
优选地,线接触力矩传感器0100还包括转速传感器单元0160,该转速传感器单元0160用于测量力矩输入端0120的转速和/或方向。其中,转速传感器单元0160可采用机械、电气、磁、光和混合式等方法实现。
示范性地,转速传感器单元0160包括霍尔传感器0161及磁珠。其中,复数个霍尔传感器0161连接于线接触力矩传感器0100所应用的设备之机架上,复数个磁体0162则设于力矩输入端0120或本体单元0110上。进一步地,复数个霍尔传感器0161与磁体0162均沿力矩输入端0120或本体单元0110的旋转圆周均匀分布。
当力矩输入端0120旋转时,磁体0162随之旋转,霍尔传感器0161保持静止而产生霍尔效应,从而测量力矩输入端0120的转速。同时,根据复数个霍尔传感器0161之间的测量值之综合,即可判断力矩输入端0120的旋转方向。补充说明,转速传感器单元0160的测量值为转速矢量。
实施例2
请结合参阅图1~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线接触力矩传感器0100,其改进之处在于本体单元0110的具体构造。以下对本体单元0110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其余在实施例1中已述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本体单元0110可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亦可采用分体式拼接结构。优选地,本体单元0110包括固定安装的安装本体0111与压合盖0112,安装本体0111面向力矩输入端0120的一侧具有第一作用面0111a,压合盖0112面向力矩输入端0120的一侧具有第二作用面0112a。
安装本体0111与压合盖0112而采用钉接、焊接等连接方式,使二者之间不发生相对运动。优选地,安装本体0111与压合盖0112螺旋连接,简化装配工艺。进一步优选,安装本体0111与压合盖0112之间通过定位销0113而实现定位,避免二者于旋转过程发生松动脱落,保证可靠的一体运动。
示范性地,安装本体0111与压合盖0112分别具有环形结构。压合盖0112通过螺纹连接嵌入安装于安装本体0111内,二者包围而成一容纳部,用于容纳力矩输入端0120,形成紧凑的装配结构。
其中,力矩输入端0120、压合盖0112分别通过第一轴承0140与压力传感器0130连接,第一轴承0140用于承受轴向力。换言之,压力传感器0130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0140,形成力矩输入端0120-第一轴承0140-压力传感器0130-第一轴承0140-压合盖0112的分布结构。实际应用时,压合盖0112与力矩输入端0120自两侧压迫压力传感器0130,使轴向力得以传递至压力传感器0130。
其中,第一轴承0140的类型众多,优选为推力轴承。推力轴承仅用于承受轴向载荷,避免轴向力的传递受到干扰,保证传递精确性。示范性地,推力轴承为平面滚针推力轴承,进一步压缩线接触力矩传感器0100的结构尺寸与传动链,使之更形紧凑。
实施例3
请结合参阅图1~2,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线接触力矩传感器0100,其改进之处在于线接触的具体形式。以下对线接触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其余在实施例1或2中已述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力矩输入端0120面向第一作用面0111a的一侧设有锥体0121b,本体单元0110面向力矩输入端0120的一侧设有锥孔0111c。其中,锥孔0111c的高与力矩输入端0120的旋转轴平行,锥孔0111c的表面即为第一作用面0111a。换言之,第一作用面0111a为锥面。相应地,锥体0121b的高亦与力矩输入端0120的旋转轴平行。示范性地,锥体0121b的高与锥孔0111c的重合。锥体0121b顶紧于第一作用面0111a,二者之间形成线接触关系。示范性地,锥孔0111c设置于安装本体0111上,并以具有锥孔0111c的锥套0111b形式实现。在另一个示范例中,力矩输入端0120面向第一作用面0111a的一侧还可通过圆柱体等其他形式与锥孔0111c形成线接触。
进一步优选,力矩输入端0120面向第一作用面0111a的一侧表面设有预装孔0121a。锥体0121b设置于预装孔0121a内,可牢固压紧而无法相对运动,亦可具有相对运动能力。示范性地,锥体0121b可旋转地保持于预装孔0121a内,并可于第一作用面0111a上滚动。在另一个示范例中,锥体0121b紧固于预装孔0121a,与力矩输入端0120之间不发生相对运动。
其中,锥体0121b与锥孔0111c一一对应地设置,其数量依实际应用环境而定。示范性地,锥体0121b与锥孔0111c均为复数个,并一一对应地沿力矩输入端0120的旋转圆周均匀分布。在此,力矩输入端0120与本体单元0110之间具有均匀的多线接触作用,保证轴向力的传递均匀精确。
优选地,力矩输入端0120包括转动环体0121与静止件0122。其中,转动环体0121由待测力矩驱动而可旋转地保持于静止件0122上,压力传感器0130安装于静止件0122上。换言之,转动环体0121由外部转动件直接驱动,静止件0122则于转动环体0121的旋转过程始终保持静止。示范性地,预装孔0121a与锥体0121b均设于转动环体0121面向第一作用面0111a的一侧表面。
进一步优选,转动环体0121与静止件0122之间套设第二轴承0150,用于承受径向载荷而保证转动环体0121与静止件0122之间的相对转动平稳。第二轴承0150的类型众多,优选为向心轴承。
示范性地,第一轴承0140与压力传感器0130均安装于静止件0122上,不随力矩输入端0120发生旋转,使第一轴承0140与压力传感器0130于应用过程仅承受轴向力,避免受到旋转运动的干扰破坏。
示范性地,转速传感器单元0160所具有的复数个霍尔传感器0161均连接于静止件0122上,于应用过程不发生旋转,从而保证霍尔传感器0161与磁体0162之间的相对运动,保证转速矢量的测量条件。
实施例4
请结合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车1000,该电动助力车1000包括车体、牙盘0200及实施例1~3任一者所介绍的线接触力矩传感器0100,通过测量力矩而向骑行者提供相应的辅助动力。
应当理解,电动助力车1000以自行车结构为基础,并加配电力驱动单元提供动力支持。其中,电力驱动单元一般包括电动机,对应输出动力。电动助力车1000的车体与自行车整体上别无二致,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仅对牙盘0200处的连接关系进行介绍。
牙盘0200可旋转地保持于车体上,本体单元0110安装于牙盘0200上,力矩输入端0120用于与中轴0300连接并受之驱动而旋转。示范性地,安装本体0111设有安装爪0111d,通过安装爪0111d而紧固于牙盘0200上。转动环体0121与中轴0300连接,中轴0300进而与曲柄0400连接。在曲柄0400驱动下,转动环体0121随中轴0300一并旋转。静止件0122与电动助力车1000的车体相连,于转动环体0121的旋转过程始终保持静止。
应用时,牙盘0200、转动环体0121与本体单元0110一并旋转,从而感应测量骑行者的骑行力矩。电力驱动单元根据线接触力矩传感器0100的测量值,输出对应的辅助动力,减轻用户的骑行负担。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作用面与第二作用面;
力矩输入端,由待测力矩驱动而旋转,并与所述第一作用面线接触而传递驱动力,所述驱动力用于驱动所述本体单元旋转并沿轴向移动,使所述第二作用面沿轴向接近所述力矩输入端;
所述本体单元包括固定安装的安装本体与压合盖,所述安装本体面向所述力矩输入端的一侧具有所述第一作用面,所述压合盖面向所述力矩输入端的一侧具有所述第二作用面;
所述力矩输入端面向所述第一作用面的一侧设有锥体,所述本体单元面向所述力矩输入端的一侧设有锥孔,所述锥孔的高与所述力矩输入端的旋转轴平行,所述锥孔的表面为所述第一作用面,所述锥体顶紧于所述第一作用面而形成线接触;
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测量轴向力,所述轴向力为所述驱动力的轴向分量;
所述第二作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力矩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作用面沿所述力矩输入端的旋转轴向依次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与所述压合盖螺旋连接,所述安装本体、所述压合盖分别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用于承受所述轴向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与所述压合盖之间通过定位销而实现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输入端面向所述第一作用面的一侧表面设有预装孔,所述锥体保持于所述预装孔内,并可于所述第一作用面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与所述锥孔均为复数个,并一一对应地沿所述力矩输入端的旋转圆周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输入端包括转动环体与静止件,所述转动环体由所述待测力矩驱动而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静止件上,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静止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速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力矩输入端的转速。
8.一种电动助力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牙盘及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线接触力矩传感器,所述牙盘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车体上,所述本体单元安装于所述牙盘上,所述力矩输入端用于与中轴连接并受之驱动而旋转。
CN201711484523.8A 2017-12-29 2017-12-29 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Active CN108072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4523.8A CN108072471B (zh) 2017-12-29 2017-12-29 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4523.8A CN108072471B (zh) 2017-12-29 2017-12-29 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2471A CN108072471A (zh) 2018-05-25
CN108072471B true CN108072471B (zh) 2024-02-02

Family

ID=62156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4523.8A Active CN108072471B (zh) 2017-12-29 2017-12-29 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7247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1601A (ja) * 1998-01-26 1999-08-0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圧力センサの取付方法及び取付装置
CN1250157A (zh) * 1998-09-01 2000-04-12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用转矩传感器及自行车用曲柄轴组合体
CN103879506A (zh) * 2014-02-11 2014-06-25 苏州工业园区同盛车业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中轴力矩传感装置
CN103935456A (zh) * 2014-04-01 2014-07-23 钟德斌 中轴力矩传感器
CN207600638U (zh) * 2017-12-29 2018-07-10 深圳市奥酷曼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1601A (ja) * 1998-01-26 1999-08-0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圧力センサの取付方法及び取付装置
CN1250157A (zh) * 1998-09-01 2000-04-12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用转矩传感器及自行车用曲柄轴组合体
CN103879506A (zh) * 2014-02-11 2014-06-25 苏州工业园区同盛车业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中轴力矩传感装置
CN103935456A (zh) * 2014-04-01 2014-07-23 钟德斌 中轴力矩传感器
CN207600638U (zh) * 2017-12-29 2018-07-10 深圳市奥酷曼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工控机的汽车主锥预紧力测量机控制系统设计;卫道柱;杨沁;桂贵生;高雷;;农业工程学报(第0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2471A (zh) 2018-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1733B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中轴力矩传感装置
CN204730966U (zh) 可动态测量旋转力矩的转轴系统
CN109178186B (zh) 逆磁致伸缩中轴力矩传感器
JP2012508855A (ja) 特に自動二輪車のための計測機器が搭載された回転ベアリングデバイス
WO2020147370A1 (zh) 塔基扭矩速度感应装置
CN110411631A (zh) 一种扭矩传感器
CN201066315Y (zh) 一种陀螺电机轴连轴承摩擦力矩测试装置
CN210141949U (zh) 一种扭矩传感器
KR20140094735A (ko) 전기자전거용 허브 모터 구조체
CN109878629A (zh) 基于应变片传感器的电动自行车测矩系统
CN108072471B (zh) 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CN107917772B (zh) 点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KR20050093791A (ko) 센서를 구비하는 구름 베어링 유닛
CN103935457B (zh) 一种电动车的一体式测量中轴装置
CN106595543B (zh) 一种连接中空轴系的内撑式轴系回转精度测量装置
CN107336793A (zh) 助力自行车中轴力矩传感器
CN108036889B (zh) 端面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CN208765879U (zh) 中轴力矩传感器
CN108020358B (zh) 周面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KR20070087254A (ko) 차축 지지 장치
CN207585820U (zh) 端面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CN207600638U (zh) 线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CN207585809U (zh) 点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CN207585810U (zh) 周面接触力矩传感器及电动助力车
CN109969333B (zh) 基于行星轮系传动系统的电动自行车测扭矩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