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64397A - 建立物体三维图像模型的方法、众包平台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建立物体三维图像模型的方法、众包平台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64397A
CN108064397A CN201780002481.1A CN201780002481A CN108064397A CN 108064397 A CN108064397 A CN 108064397A CN 201780002481 A CN201780002481 A CN 201780002481A CN 108064397 A CN108064397 A CN 108064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task
destination
target object
photo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24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64397B (zh
Inventor
骆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yi technology robo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loudmind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oudminds Inc filed Critical Cloudmind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064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4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64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4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立物体三维图像模型的方法、众包平台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发起端发布的建模任务,所述建模任务包括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所述建模任务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根据所述相关信息,分析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的待拍摄照片,以及所述待拍摄照片的拍摄坐标信息;根据所述待拍摄照片以及所述拍摄坐标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子任务,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包括要求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拍照的任务;将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分派给至少一个目的端;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目的端上传的用于响应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的照片,所述照片用于建立所述物体的3D模型。

Description

建立物体三维图像模型的方法、众包平台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体建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立物体三维图像模型的方法、众包平台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游戏、创意设计等领域对物体的3D建模需求越来越大,从而促进了3D建模技术的发展。但是,现有的3D建模技术针对体积较大的物体(例如大型建筑)的建模仍需要专业团队进行操作,其成本高且效率低下。
众包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如何利用众包的方式解决上述3D建模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未做考虑。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立物体三维图像模型的方法、众包平台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3D建模技术成本高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立物体三维图像模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众包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发起端发布的建模任务,所述建模任务包括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所述建模任务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
根据所述相关信息,分析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的待拍摄照片,以及所述待拍摄照片的拍摄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待拍摄照片以及所述拍摄坐标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子任务,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包括要求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拍照任务;
将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分派给至少一个目的端;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目的端上传的用于响应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的照片,所述照片用于建立所述物体的3D模型。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众包平台,包括;
任务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起端发布的建模任务,所述建模任务包括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所述建模任务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
建模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关信息,分析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的待拍摄照片,以及所述待拍摄照片的拍摄坐标信息;
子任务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拍摄照片以及所述拍摄坐标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子任务,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包括要求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拍照的任务;
任务分派模块,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分派给至少一个目的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目的端上传的用于响应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的照片,所述照片用于建立所述物体的3D模型。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众包平台,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
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物体建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所述的众包平台,以及发起端和目的端,其中,所述发起端与所述目的端是在所述众包平台注册的终端设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能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众包平台在获取到发起端发布的建模任务后,根据建模任务中描述的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可以自动分析出建立该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拍摄的照片,以及待拍摄照片的坐标,并且,众包平台基于分析结果可以将建模任务分为多数个子任务分派给多个目的端执行。这样,对于发起端来说,其只需要在众包平台上发布描述有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的建模任务,无需自己承担建立模型所需要的照片拍摄工作,从而降低了成本,并且,在海量目的端愿意接受并执行众包平台分派的任务的情况下,拍摄建模所需的照片的效率将大大提高,进而提高物体建模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众包方式建立物体模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的端对目标物体进行拍摄的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4为基于图3所示实施环境提供的一种众包方式建立物体模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众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众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众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物体三维图像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众包平台,其中,该众包平台可以是运营商提供的一网络服务器或者网络服务器集群,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发起端发布的建模任务,该建模任务包括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该建模任务用于请求建立该目标物体的3D模型。
其中,该发起端可以是在众包平台已注册的用户终端设备,例如用户的个人电脑。该目标物体可以是能够通过用户描述在地图上唯一指定的物体,例如大型建筑,或者标志性的植物等。其中,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目标物体的图片,目标物体的名称,目标物体的地理坐标,目标物体的高度信息,目标物体的占地面积信息。
示例地,发起端的用户在发布建模任务时,可以尽可能详尽的提供需要建模的目标物体的信息,特别是针对大型建筑,用户可以在建模任务中详细描述该建筑的地理坐标,占地高度与面积。在具体实施时,众包平台可以提供多种可填项供用户填写,对于某些必要的信息,众包平台还可以将对应的可填项设置为必须填写。另外,对于某一些标志性建筑,例如埃菲尔铁塔,用户也可以仅填写该标志性建筑的名称或者上传该标志性建筑的图片,众包平台基于名称或者图片可以网络搜索得到该标志性建筑的其他相关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众包平台在接收到发起端发布的建模任务后,还可以根据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确定发起端指定的目标物体是否唯一,若众包平台根据建模任务中对目标物体的描述能够唯一确定该目标物体,则执行后续步骤S102;若众包平台根据建模任务中对目标物体的描述不能够在地图上确定某一物体,或者在地图上确定多个物体,则可以反馈消息给目的端要求用户提供更多目标物体的信息或者要求用户在众包平台当前确定的多个物体中选择出目标物体,直到众包平台唯一确定目标物体,执行后续步骤S102。
S102、根据该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分析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的待拍摄照片,以及该待拍摄照片的拍摄坐标信息。
其中,该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除了发起端发布的建模任务中描述的目标物体的信息,还可以包括众包平台基于建模任务中的描述搜索获取到的目标物体的其他相关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建立物体的3D模型需要使用该物体各个方位、角度的照片,基于物体在3维空间的轮廓,可以分析出建立该物体的模型需要的照片数量以及每一张照片的拍摄位置的3D坐标范围。因此,在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包括该目标物体的地理坐标、高度信息以及占地面积信息的情况下,分析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的待拍摄照片以及待拍摄照片的拍摄坐标信息具体可以是:根据地理坐标确定目标物体在3D地图上的位置,该3D地图包括目标物体的轮廓信息,根据该轮廓信息,以及该高度信息和该占地面积信息分析确定完成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的不同拍摄角度的待拍摄照片和每一张待拍摄照片的拍摄位置的3D坐标范围,所述待拍摄照片具体可以是目标物体部分或全部的轮廓信息,所述拍摄坐标信息包括所述3D坐标范围。
S103、根据所述待拍摄照片以及所述拍摄坐标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子任务,该至少一个子任务包括要求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拍照任务。
也就是说,每一子任务要求在拍摄坐标信息指定的位置处,对目标物体进行拍照,得到待拍摄的照片。即将目标物体的实景填充到需要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的待拍摄照片的轮廓中。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将对一张待拍摄照片进行拍照的要求作为一个子任务,即待拍摄照片的数量为N,则子任务数量也为N,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将对拍摄坐标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多张待拍摄照片进行拍照的要求作为一个子任务。
S104、将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分派给至少一个目的端。
其中,该目的端可以是在众包平台已注册的其他用户终端设备,例如,用户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智能相机等。
示例地,众包平台对子任务的分派具体可以根据目的端当前的定位进行分派,为了便于目的端用户能够快速到达指定坐标位置完成任务,因此,众包平台可以获取目的端的定位,若该目的端的定位距离某一子任务的拍摄坐标位置小于预定距离,则将该子任务分派给该目的端。
S105、接收该至少一个目的端上传的用于响应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的照片,该照片用于建立所述物体的3D模型。
采用上述方法,众包平台在获取到发起端发布的建模任务后,根据建模任务中描述的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可以自动分析出建立该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拍摄的照片,以及待拍摄照片的坐标,并且,众包平台基于分析结果可以将建模任务分为多数个子任务分派给多个目的端执行。这样,对于发起端来说,其只需要在众包平台上发布描述有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的建模任务,无需自己承担建立模型所需要的照片拍摄工作,从而降低了成本,并且,在海量目的端愿意接受并执行众包平台分派的任务的情况下,拍摄建模所需的照片的效率将大大提高,进而提高物体建模的效率。
具体地,众包平台将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分派给至少一个目的端包括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获取第一目的端的定位信息,判断第一子任务的拍摄坐标信息与该第一目的端的定位信息是否满足预定距离条件,该第一子任务为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中的任一子任务,若该第一子任务的拍摄坐标信息与该第一目的端的定位信息满足该预定距离条件,则将该第一子任务分派给该第一目的端。
也就是说,众包平台可以实时获取每一目的端的定位信息,并判断每一目的端是否位于某一拍摄坐标的预定范围之内,若第一目的端当前位于第一子任务的拍摄坐标的预定范围之内,则将第一子任务分派给第一目的端。
目的端在接收到子任务后,可以将该子任务的拍摄坐标标注在目的端的地图上,便于用户到达,若目的端在未完成子任务的情况下,远离了该子任务拍摄坐标的预定范围,众包平台可以取消为该目的端分配的该子任务。
方式二、获取第二目的端的定位信息以及该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参数,根据第二子任务的该拍摄坐标信息以及该拍摄设备参数确定该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是否满足预设拍摄要求,该第二子任务为该至少一个子任务中的任一子任务,若该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满足该预设拍摄要求,且该第二子任务的该拍摄坐标信息与该第二目的端的定位信息满足预定距离条件,则将该第二子任务分派给该第二目的端。
也就是说,为了保证目的端能够拍摄得到满足要求的用于建立目标物体的3D模型的照片,众包平台在分派子任务时,可以要求目的端的拍摄设备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拍摄设备的拍照分辨率足够高。因此,目的端在注册众包平台时,可以预留目的端拍摄设备的相关参数,以便众包平台在分派任务时,通过拍摄设备参数筛选分派子任务的目的端。
示例地,该拍摄设备参数包括摄像头的视场角α以及最大拍照分辨率m*n,该第二子任务的该拍摄坐标信息为(x1,y1),该目标物体中心点坐标为(x2,y2),则上述根据第二子任务的该拍摄坐标信息以及该拍摄设备参数确定该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是否满足预设拍摄要求可以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该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拍摄该目标物体的横向像素值x以及纵向像素值y:
x=m*c/(2*tan(α/2)*√((x1–x2)2+(y1–y2)2));
y=n*b/(2*tan(α/2)*√((x1–x2)2+(y1–y2)2));
其中,c为该目标物体相对该第二子任务的拍摄坐标方向的宽度,b为该目标物体相对该第二子任务的拍摄坐标方向的高度,并确定该横向像素值x是否大于预设横向阈值,并确定该纵向像素值y是否大于预设纵向阈值。其中,若该横向像素值x大于该预设横向阈值且该纵向像素值y大于该预设纵向阈值,则确定该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满足该预设拍摄要求。
示例地,如图2所示,子任务指定的坐标位置为O(x1,y1),目标物体面向该坐标位置O方向的中心点E的坐标为(x2,y2),目标物体面向坐标位置O方向的宽度值为c,摄像头的最大视角(摄像头的视场角α)与目标物体在该宽度方向上的交点为A和B。这样,由三角形原理可知,OE点之间的距离为:
d1=√((x1–x2)2+(y1–y2)2)
AB点之间的距离为:
d2=2*d1*tan(α/2)。
进而可得目标物体在照片中的横向像素值为:
x=m*(c/d2)=m*c/(2*tan(α/2)*√((x1–x2)2+(y1–y2)2))。
同理,可得到目标物体在照片中的纵向像素值为:
y=n*b/(2*tan(α/2)*√((x1–x2)2+(y1–y2)2))。
值得说明的是,也可以利用目标物体相对该坐标位置O最近的点的坐标替换中心点坐标进行计算,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众包平台还可以在线对目的端拍摄得到的照片进行检测,判断目的端拍摄得到的照片是否满足建模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可以无需目的端预留拍摄设备的参数。
下面对众包平台生成的子任务进行说明。可选地,分派给目的端的子任务可以包括拍照指导信息,用于指引该目的端达到该拍摄坐标信息指定的位置,并指导该目的端显示该子任务的该待拍摄照片的轮廓线。
示例地,目的端在接收到子任务后,可以在地图上显示该子任务要求拍摄照片的坐标位置,还可以显示用户当前位置到子任务要求拍摄照片的坐标位置之间的导航,便于用户到达指定坐标位置。在子任务中包括待拍摄照片的轮廓线的情况下(该轮廓线即目标物体在待拍摄照片中的轮廓线),该目的端还可以在拍摄设备的拍摄界面显示该轮廓线,这样,用户只需将目标物体的实景填入轮廓线范围内拍照即可。
可选地,针对具备远程控制功能的目的端,众包平台还可以向目的端发送的远程控制请求,在接收到目的端发送的用于确认允许远程控制的响应后,众包平台远程控制目的端完成该目的端接收到的子任务。例如,该目的端为一无人机的情况下,即可以在众包平台的接管操作下直接完成一个或多个坐标位置的拍摄工作,不需要目的端用户的干预。
进一步地,众包平台在获取到目的端上传的照片后,可以确定接收到的用于响应第三子任务的照片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该第三子任务为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中的任一子任务,若用于响应该第三子任务的照片满足该预设条件,则将该第三子任务标记为已完成。
值得说明的是,众包平台在分派子任务时,可以将同一个子任务分派给多个目的端,这样,在某一目的端完成该子任务时,将该子任务标记为已完成可以避免其他目的端重复执行相同的任务。
并且,众包平台在获取到部分目的端上传的照片后,还可以根据已接收到的照片对目标物体进行3D模型的部分建模,并根据所述部分建模的完成度调整当前未完成的子任务。
示例地,众包平台可实时尝试进行目标物体的部分3D建模,如果两个非相邻点间的图像可以拼接满足建模要求,则该两点间中所有的未完成点的照片拍摄任务就可以标记为已完成或者直接取消,所有目的端接收到的子任务中这些点也将不再可见。
进一步地,众包平台在获取到目的端上传的照片后,可以将该照片发送给发起端,该照片用于该发起端建立目标物体的3D模型。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众包平台在获取到目的端上传的照片后,也可以根据该照片建立目标物体的3D模型,并将该3D模型发送给发起端。也就是说,目标物体的3D模型建立可以由众包平台进行,也可以由发起端进行。基于此,众包平台在接收到发起端发布的针对目标物体的建模任务后,可以首先查询该目标物体的3D模型是否已存在,例如众包平台历史已建立该目标物体的3D模型,或者其他发起端曾经发布过相同的建模任务,若该目标物体的3D模型已存在,则众包平台可以直接获取该目标物体的3D模型并将该3D模型返回给发起端。
在具体实施时,该众包平台可以实行奖励机制,发起端用户想要在众包平台获取某一目标物体的3D模型,需要以某种代价提供给平台,众包平台则可以提供某种奖励,如金钱,积分等方式来激励目的端接受并完成任务,以最终得到目标物体的3D模型,从而提高物体3D模型建立的效率。
可选地,众包平台还可以根据子任务的完成数量将完成百分比呈现给发起端,使其掌握当前建模进度,在具有奖励机制的情况下,发起端还可以根据当前进度调整奖励值以加快建模速度。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众包方式建立物体三维图像模型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实施环境可以包括发起端101,众包平台102,目的端103。其中,发起端101可以是用户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发起端101具备网络通信功能,与众包平台102之间可实现互联网通信。目的端103可以是用户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相机,无人机等,具备网络通信以及拍照功能。众包平台102是一位云端的服务器或者服务器集群,该众包平台的末端可采用终端APP的形式供发起端和目的端的用户使用。图3中以发起端101是笔记本电脑来示意,以众包平台102是服务器集群来示意,以目的端103是智能手机来示意。
基于图3所示的实施环境,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众包方式建立物体模型的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S401、发起端101向众包平台102发布建模任务。
S402、众包平台102获取该建模任务。
S403、众包平台102根据该建模任务中描述信息,确定发起端请求建立3D模型的目标物体。
S404、众包平台102根据该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分析建立该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的待拍摄照片,以及该待拍摄照片的拍摄坐标信息。
其中,该相关信息可以包括建模任务中的描述信息,还可以包括众包平台102根据该描述信息搜索得到的该目标物体的其他相关信息。
S405、众包平台102生成要求根据每一待拍摄照片的拍摄坐标信息对目标物体进行拍照的多个子任务。
S406、众包平台102实时获取目的端的定位信息,并根据该定位信息确定距离待拍摄照片的拍摄坐标预定范围之内的目的端,得到第一目的端集合。
S407、众包平台102根据第一目的端集合中的每一目的端的拍摄设备参数确定分派子任务的第二目的端集合。
S408、众包平台102将该多个子任务分派给该第二目的端集合中的目的端。
其中,众包平台102可以将一个子任务可以同时分派给多个目的端。例如,众包平台102可以所有子任务分派给处于距离该目标物体的坐标位置预定范围内的每一个目的端。
S409、目的端103接收众包平台分派的子任务,并根据用户操作在该子任务的拍摄坐标处对目标物体进行拍照。
示例地,目的端103针对接收到的某一子任务,可以在地图上显示该子任务的拍摄坐标,并且,当目的端103当前的位置达到该拍摄坐标处时,可以在拍摄界面显示目标物体的轮廓,便于用户将目标物体的实景填入该轮廓并进行拍照。
S410、目的端103将拍照得到的照片上传给众包平台102。
S411、众包平台102接收目的端103上传的照片,并在确定该照片满足建模要求时,将对应的子任务标记为已完成。
其中,该建模要求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描述的目标物体在照片中的横向像素值和纵向像素值的阈值要求。另外,将子任务标记为已完成后,可以设置其他目的端对已完成的子任务不可见。
S412、众包平台102根据当前已接收到的照片实时对目标物体进行部分建模。
S413、众包平台102根据部分建模结果,对当前未完成的子任务进行调整。
例如,众包平台102可以基于当前的部分建模结果,对未建模的部分重新计算需要的待拍摄照片,以及待拍摄照片的拍摄坐标信息,并重新生成分派给目的端的子任务。
S414、众包平台102在建立完成目标物体的3D模型后,将该3D模型发送给发起端101。
S415、发起端101接收众包平台102发送的目标物体的3D模型。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公开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公开所必须的。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众包平台,用于实施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众包方式建立物体模型的方法,如图5所示,该众包平台包括:
任务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发起端发布的建模任务,所述建模任务包括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所述建模任务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
建模分析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相关信息,分析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的待拍摄照片,以及所述待拍摄照片的拍摄坐标信息;
子任务生成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待拍摄照片以及所述拍摄坐标信息至少一个子任务,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包括要求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拍照任务;
任务分派模块504,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分派给至少一个目的端;
接收模块505,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目的端上传的用于响应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的照片,所述照片用于建立所述物体的3D模型。
采用上述众包平台,该众包平台在获取到发起端发布的建模任务后,根据建模任务中描述的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可以自动分析出建立该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拍摄的照片,以及待拍摄照片的坐标,并且,众包平台基于分析结果可以将建模任务分为多数个子任务分派给多个目的端执行。这样,对于发起端来说,其只需要在众包平台上发布描述有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的建模任务,无需自己承担建立模型所需要的照片拍摄工作,从而降低了成本,并且,在海量目的端愿意接受并执行众包平台分派的任务的情况下,拍摄建模所需的照片的效率将大大提高,进而提高物体建模的效率。
可选地,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目标物体的图片,所述目标物体的名称,所述目标物体的地理坐标,所述目标物体的高度信息,所述目标物体的占地面积信息。
可选地,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物体的地理坐标、高度信息以及占地面积信息,所述建模分析模块5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地理坐标确定所述目标物体在3D地图上的位置,所述3D地图包括所述目标物体的轮廓信息;根据所述轮廓信息,以及所述高度信息和所述占地面积信息分析确定完成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的不同拍摄角度的待拍摄照片和每一张所述待拍摄照片的拍摄位置的3D坐标范围,所述拍摄坐标信息包括所述3D坐标范围。
可选地,所述任务分派模块504用于,获取第一目的端的定位信息;判断第一子任务的所述拍摄坐标信息与所述第一目的端的定位信息是否满足预定距离条件,所述第一子任务为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中的任一子任务;若所述第一子任务的所述拍摄坐标信息与所述第一目的端的定位信息满足所述预定距离条件,则将所述第一子任务分派给所述第一目的端。
可选地,所述任务分派模块504用于,获取第二目的端的定位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参数;根据第二子任务的所述拍摄坐标信息以及所述拍摄设备参数确定所述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是否满足预设拍摄要求,所述第二子任务为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中的任一子任务;若所述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满足所述预设拍摄要求,且所述第二子任务的所述拍摄坐标信息与所述第二目的端的定位信息满足预定距离条件,则将所述第二子任务分派给所述第二目的端。
其中,所述拍摄设备参数可以包括摄像头的视场角α以及最大拍照分辨率m*n,则在所述第二子任务的所述拍摄坐标信息为(x1,y1),所述目标物体中心点坐标为(x2,y2)时,所述任务分派模块504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拍摄所述目标物体的横向像素值x以及纵向像素值y:
x=m*c/(2*tan(α/2)*√((x1–x2)2+(y1–y2)2));
y=n*b/(2*tan(α/2)*√((x1–x2)2+(y1–y2)2));
其中,c为所述目标物体相对所述第二子任务的拍摄坐标方向的宽度,b为所述目标物体相对所述第二子任务的拍摄坐标方向的高度,并确定所述横向像素值x是否大于预设横向阈值,并确定所述纵向像素值y是否大于预设纵向阈值;其中,若所述横向像素值x大于所述预设横向阈值且所述纵向像素值y大于所述预设纵向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满足所述预设拍摄要求。
可选地,所述子任务包括拍照指导信息,用于指引所述目的端达到所述拍摄坐标信息指定的位置,并指导所述目的端显示所述子任务的所述待拍摄照片的轮廓线。
可选地,如图6所示,该众包平台还包括:发送模块506和远程控制模块507,发送模块506用于向所述目的端发送远程控制请求,远程控制模块507用于在接收模块505接收到所述目的端发送的用于确认允许远程控制的响应后,远程控制所述目的端完成所述目的端接收到的子任务。
可选地,如图6所示,该众包平台还包括:照片检测模块508,用于确定接收到的用于响应第三子任务的照片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第三子任务为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中的任一子任务;任务标记模块509,用于若用于响应所述第三子任务的照片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三子任务标记为已完成。
可选地,如图6所示,该众包平台还包括:建模模块510,用于根据已接收到的所述照片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3D模型的部分建模。其中,所述任务分派模块504还用于,根据所述部分建模的完成度调整当前未完成的子任务。
可选地,该众包平台的发送模块506还可以用于,将所述照片发送给所述发起端,所述照片用于所述发起端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或者,该发送模块506还可以用于,在该建模模块510根据所述照片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后,将所述3D模型发送给所述发起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众包平台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功能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这样,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用户可能希望看到某知名建筑或者任意其他建筑、地标等的各角度图像,或者用户在当地旅游,但因为所处位置限制,只能看到建筑某个角度的情况下,即使用户自己有建模的软件,但由于在符合要求的角度和位置上拍照进行建模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可能其自身能力无法完成。此时则可以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众包平台获得想要观看的建筑的3D模型,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建模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众包方法建立物体模型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众包平台2,包括:所述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以及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中的程序。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众包平台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众包平台包括处理器701,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及存储器702,用于存储可由处理器701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7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器70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众包方式建立物体模型的方法。
另外,众包平台还可以包括电源组件703和通信组件704,该电源组件703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众包平台的电源管理,该通信组件704可以被配置为实现众包平台的通信,例如,有线或无线通信。此外,该众包平台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705。众包平台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70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等等。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物体建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众包平台,以及发起端和目的端,其中,所述发起端与所述目的端是在所述众包平台注册的终端设备。该系统可以参照图3所示的实施环境中的发起端101、众包平台102和目的端103。并且众包平台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图5或图6所示的众包平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5)

1.一种建立物体三维图像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众包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发起端发布的建模任务,所述建模任务包括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所述建模任务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
根据所述相关信息,分析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的待拍摄照片,以及所述待拍摄照片的拍摄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待拍摄照片以及所述拍摄坐标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子任务,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包括要求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拍照的任务;
将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分派给至少一个目的端;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目的端上传的用于响应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的照片,所述照片用于建立所述物体的3D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目标物体的图片,所述目标物体的名称,所述目标物体的地理坐标,所述目标物体的高度信息,所述目标物体的占地面积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物体的地理坐标、高度信息以及占地面积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相关信息,分析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的待拍摄照片,以及所述待拍摄照片的拍摄坐标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地理坐标确定所述目标物体在3D地图上的位置,所述3D地图包括所述目标物体的轮廓信息;
根据所述轮廓信息,以及所述高度信息和所述占地面积信息分析确定完成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的不同拍摄角度的待拍摄照片和每一张所述待拍摄照片的拍摄位置的3D坐标范围,所述拍摄坐标信息包括所述3D坐标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分派给至少一个目的端,包括:
获取第一目的端的定位信息;
判断第一子任务的所述拍摄坐标信息与所述第一目的端的定位信息是否满足预定距离条件,所述第一子任务为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中的任一子任务;
若所述第一子任务的所述拍摄坐标信息与所述第一目的端的定位信息满足所述预定距离条件,则将所述第一子任务分派给所述第一目的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分派给至少一个目的端,包括:
获取第二目的端的定位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参数;
根据第二子任务的所述拍摄坐标信息以及所述拍摄设备参数确定所述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是否满足预设拍摄要求,所述第二子任务为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中的任一子任务;
若所述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满足所述预设拍摄要求,且所述第二子任务的所述拍摄坐标信息与所述第二目的端的定位信息满足预定距离条件,则将所述第二子任务分派给所述第二目的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设备参数包括摄像头的视场角α以及最大拍照分辨率m*n,所述第二子任务的所述拍摄坐标信息为(x1,y1),所述目标物体中心点坐标为(x2,y2),所述根据第二子任务的所述拍摄坐标信息以及所述拍摄设备参数确定所述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是否满足预设拍摄要求,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拍摄所述目标物体的横向像素值x以及纵向像素值y:
x=m*c/(2*tan(α/2)*√((x1–x2)2+(y1–y2)2));
y=n*b/(2*tan(α/2)*√((x1–x2)2+(y1–y2)2));
其中,c为所述目标物体相对所述第二子任务的拍摄坐标方向的宽度,b为所述目标物体相对所述第二子任务的拍摄坐标方向的高度;
确定所述横向像素值x是否大于预设横向阈值,并确定所述纵向像素值y是否大于预设纵向阈值;其中,若所述横向像素值x大于所述预设横向阈值且所述纵向像素值y大于所述预设纵向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目的端的拍摄设备满足所述预设拍摄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任务包括拍照指导信息,用于指引所述目的端达到所述拍摄坐标信息指定的位置,并指导所述目的端显示所述子任务的所述待拍摄照片的轮廓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分派给至少一个目的端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目的端发送远程控制请求;
在接收到所述目的端发送的用于确认允许远程控制的响应后,远程控制所述目的端完成所述目的端接收到的子任务。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接收到的用于响应第三子任务的照片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第三子任务为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中的任一子任务;
若用于响应所述第三子任务的照片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三子任务标记为已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已接收到的所述照片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3D模型的部分建模;
根据所述部分建模的完成度调整当前未完成的子任务。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照片发送给所述发起端,所述照片用于所述发起端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或者,
根据所述照片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并将所述3D模型发送给所述发起端。
12.一种众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任务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起端发布的建模任务,所述建模任务包括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所述建模任务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
建模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关信息,分析建立所述目标物体的3D模型所需要的待拍摄照片,以及所述待拍摄照片的拍摄坐标信息;
子任务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拍摄照片以及所述拍摄坐标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子任务,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包括要求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拍照的任务;
任务分派模块,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分派给至少一个目的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目的端上传的用于响应所述至少一个子任务的照片,所述照片用于建立所述物体的3D模型。
13.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众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
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
15.一种物体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1或13所述的众包平台,以及发起端和目的端,其中,所述发起端与所述目的端是在所述众包平台注册的终端设备。
CN201780002481.1A 2017-08-11 2017-08-11 建立物体三维图像模型的方法、众包平台及系统 Active CN1080643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97153 WO2019028853A1 (zh) 2017-08-11 2017-08-11 建立物体三维图像模型的方法、众包平台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64397A true CN108064397A (zh) 2018-05-22
CN108064397B CN108064397B (zh) 2021-07-23

Family

ID=62142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2481.1A Active CN108064397B (zh) 2017-08-11 2017-08-11 建立物体三维图像模型的方法、众包平台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64397B (zh)
WO (1) WO201902885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6783A (zh) * 2018-11-16 2019-03-08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众包的图像识别高效样本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9523499A (zh) * 2018-11-16 2019-03-26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众包的多源融合全景建模方法
CN110378996A (zh) * 2019-06-03 2019-10-2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服务器三维模型生成方法及生成装置
CN111340706A (zh) * 2020-02-26 2020-06-26 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缩小方法与图像缩小系统
CN113487732A (zh) * 2021-04-21 2021-10-0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基于手机众包成像终端的室内地下应急场景三维建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66662A1 (en) * 2020-06-23 2022-11-17 Draawn, LLC Method to facilitate mass conversion of 2d drawings to 3d model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33640A1 (en) * 2010-11-26 2012-05-31 Mao-Yuan Chi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bining 2d image and 3d model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of
CN105339987A (zh) * 2013-06-07 2016-02-17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针对陆地、空中和/或众包可视化的流形的图像提取和基于图像的渲染
CN106296801A (zh) * 2015-06-12 2017-01-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物体三维图像模型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358289A (zh) * 2016-09-30 2017-01-25 深圳市华傲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众包的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67476B2 (ja) * 2010-12-28 2012-11-0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三次元モデル作成システム
CN104050177B (zh) * 2013-03-13 2018-12-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街景生成方法及服务器
CN104063899A (zh) * 2014-07-10 2014-09-24 中南大学 一种岩心保形三维重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33640A1 (en) * 2010-11-26 2012-05-31 Mao-Yuan Chi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bining 2d image and 3d model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of
CN105339987A (zh) * 2013-06-07 2016-02-17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针对陆地、空中和/或众包可视化的流形的图像提取和基于图像的渲染
CN106296801A (zh) * 2015-06-12 2017-01-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物体三维图像模型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358289A (zh) * 2016-09-30 2017-01-25 深圳市华傲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众包的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I CHEN等: "CrowdMap: Accurate Reconstruction of Indoor Floor Plans from Crowdsourced Sensor-Rich Videos", 《IEEE XPLORE》 *
乔杰 等: "利用照片建模技术重建文物的三维数据模型",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6783A (zh) * 2018-11-16 2019-03-08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众包的图像识别高效样本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9523499A (zh) * 2018-11-16 2019-03-26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众包的多源融合全景建模方法
CN109446783B (zh) * 2018-11-16 2023-07-25 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众包的图像识别高效样本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10378996A (zh) * 2019-06-03 2019-10-2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服务器三维模型生成方法及生成装置
CN110378996B (zh) * 2019-06-03 2022-05-17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服务器三维模型生成方法及生成装置
CN111340706A (zh) * 2020-02-26 2020-06-26 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缩小方法与图像缩小系统
CN113487732A (zh) * 2021-04-21 2021-10-0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基于手机众包成像终端的室内地下应急场景三维建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28853A1 (zh) 2019-02-14
CN108064397B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4397A (zh) 建立物体三维图像模型的方法、众包平台及系统
US1132192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atially registering multiple augmented reality devices
US20170256097A1 (en) Local positioning system for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s
US11557083B2 (en) Photography-based 3D modeling system and method, and automatic 3D mode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6485785B (zh) 一种基于室内三维建模和定位的场景生成方法及系统
JP2012084146A (ja) 拡張現実(ar)を提供する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CN110728755B (zh) 场景间漫游、模型拓扑创建、场景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6611441B (zh) 三维地图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996032A (zh) 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Verma et al. A smartphone based indoor navigation system
KR20120010041A (ko) 이동 단말 환경에서 증강 현실 콘텐츠를 저작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23273415A1 (zh) 基于无人机的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和产品
CN114092646A (zh) 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022912B1 (ko) 혼합현실을 이용한 정보 공유 시스템
JP2016053961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748962B2 (en) Resilient interdependent spatial alignment to improve and maintain spatial alignment between two coordinate systems for augmented reality and other applications
CN114565849B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资产ai识别与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08389112A (zh) 3d房型模型显示方法
KR102458559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를 이용한 건설 분야 시공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Miyake et al. Outdoor markerless augmented reality
JPWO2015071940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373016A (zh) 一种在扩展现实技术场景中实现点的定位方法
JP690637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CN110345920A (zh) 一种基于北斗gnss和bim的现场和模型影像自动同步方法
Soman et al. Framework for shared visualization and real-time information flow to the construction si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a1302, building 10, Shenzhen B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park, No. 10, Gaoxin South ninth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a Yun D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LOUDMINDS (SHENZHEN) ROBOTICS SYSTEM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9

Address after: 518066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ayi technology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a1302, building 10, Shenzhen B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park, No. 10, Gaoxin South ninth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a Yun D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