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63464A - 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63464A
CN108063464A CN201610976827.5A CN201610976827A CN108063464A CN 108063464 A CN108063464 A CN 108063464A CN 201610976827 A CN201610976827 A CN 201610976827A CN 108063464 A CN108063464 A CN 108063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resistance
output
triode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768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Ninglai Science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Ninglai Science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Ninglai Science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Ninglai Science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768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634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63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34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1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with introduction of pulses during the charging process

Abstract

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属于电子技术领域,由恒流单元,浮充单元,声控单元,接口单元,脉冲单元,定时结束单元,负载单元,过程指示单元组成,浮充单元与脉冲单元、接口单元共同形成又充又停、且充电时间长于停充时间的脉冲充电形式,由于浮充单元的所需的电流由恒流单元提供,因此又是恒流充电,定时结束单元采用定时计数到位后结束,特别适用于一些需要激活的电池,在计数器终极输出端输出高压后,声控单元启动,发出语音以提醒用户。由涓流电阻向被充电池提供所需的涓流,实施后,各单元相连科学,并做到了综合利用,线路电路精简,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
技术领域
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企业在前段时间申请了保安产品系列,而该产品必须要备份电池,否则当无市电时,保安功能将成为一种虚设,而无市电的时候,恰恰又可能是发生保安事故的高峰时候。所以备份电池是必需的。而且备份电池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体的性能。
但是备份电池必需要对其充电维护,对备份电池的科学维护,直接关系到备份电池的寿命,与容量。有资料认为,电池常常不是用坏的,而是充电不当而损坏的。保安器材中的电池,属于专用电池,对体积容量有特殊要求,配备苛求于一般产品。
没有实现充电的最大科学化的原因是,现在的产品或是只采用直流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而没有采用一种较好方式,如恒流电流充电;或是虽能用恒流源充电,但是在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方便之处,或是在线路上还不够科学化,等等,因此应该丰富与发展。
随着现代生活的丰富,用电池的电器的种类越来越多,除了本企业所研究的保安器材外,还有很多产品,如数码机机,手机,等等,其充电器的要求,也有类似本企业要求的地方,所以对充电器的研究,不仅牵涉充电器本身的质量,还牵涉被充电池两个方面的问题。因些一个好的充电措施有着积极的意义。
低碳环保应从点滴抓起,应从细微抓起,这样才利于社会的长久进步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型的主要目的是,运用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担任电池浮充时的开关管,运用具备突变输入与输出的门电路,配合电容的充电与放电,来控制三极管的通与断,形成充电与停充、充电时间长于停充时间的充电形式,达到脉冲的目的,实现对充电电池科学的充电、最大化的充电,从而最大化的延长充电器与被充电池的寿命与容量,实现社会的环保。
权利要求:
1、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由恒流单元,浮充单元,声控单元,接口单元,脉冲单元,定时结束单元,负载单元,过程指示单元共同组成。
其中:恒流单元的输入接整流输出,恒流单元的输出为两路,一路接过程指示单元到接口单元的输出,另一路接浮充单元,浮充单元的输出接负载单元,脉冲单元与定时结束单元分别接入接口单元,接口单元的输出接浮充单元的浮充控制点,声控单元接在定时结束单元的输出上。
恒流单元由两恒流器并联而成:每个恒流器都由集成稳压器、恒流单元的电阻与恒流单元的隔离二极管组成:两集成稳压器的输入都接整流输出,集成稳压器的输出端各接一个恒流单元的电阻的一端,两恒流单元的电阻的另一端各接一个恒流单元的隔离二极管后,即为恒流单元的输出,两集成稳压器的接地端分别恒流单元的电阻的另一端。
浮充单元由充电工作电路、充电备份电路、充电基极接地电路、涓流电阻、充电置换电路组成。
充电工作电路由工作的三极管与基极的电阻一组成;充电备份电路由备份的三极管与基极的电阻二组成;充电基极接地电路由两基极二极管、接地的电阻组成。
工作的三极管与备份的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在一起接恒流单元的输出,工作的三极管与备份的三极管的基极各接一个基极二极管后即为浮充控制点,接地的电阻接在浮充控制点与地线之间,两三极管的基极分别接一个基极的电阻到恒流单元的输出,工作的三极管的发射极即是浮充单元的输出,充电置换电路接在备份的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浮充单元的输出之间,浮充单元的输出接负载单元中被充电池的正极。
涓流电阻接在整流输出与被充电池正极之间。
接口单元由接口的三极管、接口单元的二极管、接口单元的电阻组成:接口单元的二极管的一端接脉冲单元中反相器二的输出端,接口单元的二极管的另一端串联接口单元的电阻到接口的三极管的基极,接口的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线,接口的三极管的集电极即为接口单元的输出,与浮充控制点相连。
脉冲单元由反相器一、反相器二、脉冲单元的电阻、导向作用的二极管、占空比调整的电阻、占空比限值的电阻、频率限值的电阻、频率调整的电阻、脉冲单元的电容组成:反相器一的输出端接脉冲单元的电阻的一端,脉冲单元的电阻的另一端接反相器二的输入端,导向作用的二极管的一端接反相器一的输出端,导向作用的二极管的中另一端接占空比调整的电阻,占空比调整的电阻串接占空比限值的电阻到反相器一的输入端,频率限值的电阻串联频率调整的电阻在反相器一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脉冲单元的电容接在反相器一的输入端与地线之间,反相器二的输出端即是脉冲单元的输出。
定时结束单元由计数器、计数器的电容、计数调整的电阻、计数限值的电阻、定时结束单元的二极管、停止计数的二极管、计数中心点组成:计数器的第一振荡端接计数器的电容到计数中心点,第二振荡端接计数调整的电阻到计数中心点,第三振荡端接计数限值的电阻到计数中心点,计数器的终极输出端为三路,第一路接停止计数的二极管到计数中心点,第二路接定时结束单元的二极管到接口单元的二极管与接口单元的电阻的串联点,第三路接声控单元中语音的钳位二极管的负极。
负载单元被充电池、接触的指示灯、接触指示保护电阻组成:接触的指示灯与接触指示保护电阻串联在被充电池的两端,被充电池接在浮充单元的输出与地线之间。
声控单元由语音的钳位二极管、反相器六、语音体、声控单元的电阻、声控单元的电容组成:声控单元的电阻接在反相器六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声控单元的电容接在反相器六的输入端与地线之间,语音的钳位二极管的正极接在反相器六的输入端,语音体接反相器六的输出端。
过程指示单元由过程指示灯与过程指示保护电阻组成:过程指示灯与过程指示保护电阻串联在恒流单元的输出与接口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
2、反相器均采用斯密特非门。
3、充电置换电路由两个或三个面贴合型二极管串联而成。
4、措施中的三极管均为NPN三极管。
5、两集成稳压器都采用三端集成电路。
进一步说明:
一、工作原理说明。
通电后,浮充单元与脉冲单元、接口单元共同形成又充又停、且充电时间长于停充时间的脉冲充电形式,由于浮充单元的所需的电流由恒流单元提供,因此又是恒流充电。
在脉冲形式的充电过程中,采用的充电物理过程是,在脉冲的一周期之内,当接口的三极管(图2中的5.1)的集电极为高位时,浮充控制点未被钳位,所以浮充单元开通,向被充电池充电,当接口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为低位时,浮充控制点被钳位为低,浮充单元关闭。
应指出的是尽管浮充单元内工作的三极管与备份的三极管对被充电池组成了或门供电方式,但是由设计措施的特殊性,平常只有工作的三极管通电工作,而备份的三极管处于开路状态,但是一旦工作的三极管损坏,备份的三极管将自动投入通电工作。
本措施的结束方式为为定时结束,对于一些需要激活的电池而言,它对时间有要求,因此,定时结束就是在一定时间后,计数器(图2中的9.1)的终极输出端输出高压,让自身停振的同时,同时触发接口的三极管,关闭浮充单元。
在计数器终极输出端输出高压后,声控单元启动,发出语音以提醒用户。
当充电结束后,浮充单元关闭,此时所连的涓流电阻(图2中的15)向被充电池提供所需的维持的涓电流。
二、线路特点分析。
1、形成恒流充电的原理。
恒流单元由两恒流器并联而成:每个恒流器都由集成稳压器、恒流单元的电阻与恒流单元的隔离二极管组成。
集成稳压器由三端集成电路组成,三端集成电路是优秀的稳压电路,它外接元件少,使用方便,性能稳定,本措施中使用两个三端稳压并联,接为了恒流的形式,各自接一个恒流单元的隔离二极管作隔离,线路精简,减少功率输出,恒流有保障。
2、浮充单元的特点说明。
本单元由充电工作电路、充电备份电路、充电基极接地电路、涓流电阻(图2中的15)、充电置换电路(图2中的3.5)组成。
充电工作电路由工作的三极管(图2中的3.11)与基极的电阻一(图2中的3.12)组成;充电备份电路由备份的三极管(图2中的3.21)与基极的电阻二(图2中的3.22)组成;充电基极接地电路由工作的三极管基极二极管(图2中的3.32)、备份的三极管基极二极管(图2中的3.31)、接地的电阻(图2中的3.33)组成。
充电置换电路由两个或三个二极管串联而成,图2中为二个二极管的串联,该电路虽然元件少,但是在与备份的三极管的配合下,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浮充单元在本措施中是一个最重要的核心。其原因是本措施设计了这样形式能使工作的三极管从通电的一开始就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而备份的三极管则处于断路的“休眠状态”,一旦工作的三极管损坏而停止工作时,备份的三极管将自动投入工作,因此大大提升了充电器的寿命。
具维修统计,对于所有的充电器中最易坏的元件就是这个充电回路中执行开与关的三极管。所以本措施中对该点进行了重点处理,用两个三极管特殊的“并联”且封门的方式,作为本措施的浮充单元元件。
本实用型措施实施后,形成了这样的工作原理:由于工作的三极管与备份的三极管的基极都经过一个基极二极管后接一个接地的电阻(图2中的3.33)到地线,两个基极二极管的负极成为浮充控制点,因此,工作的三极管与备份的三极管的基极电压一致,而工作的三极管发射极未串联充电置换电路成为最后输出,而备份的三极管串联了充电置换电路后才是最后输出,因此一旦两三极管同时有输出,必定是工作的三极管的输出的电压将高于备份的三极管的最后输出。这时的情况是,充电置换电路的二极管必定会成为反向偏置,而被封门而无输出。即是备份的三极管无输出电流,因而不产生功率输出,不产生电磨损,基本上不会损坏,而称为备份的三极管,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备用替换管,只要工作的三极管处于工作状态,备份的三极管就处于“休眠”状态。正常情况下,充电任务只由工作的三极管完成。在本实用型中,工作的三极管即为“工作管”。当工作的三极管损坏后,无电流输出,此时备份的三极管因失去封门电压,立即向外输出电流,实现了正常的自动切换。充电器不会因此报废。因而大大地提高了充电器的可靠性。
此外还应说明两点,一是由于在理论上三极管的寿命很高,但是三极管本身的生产过程,及充电器在制作中对三极管的焊接等方面的原因,或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当因素,常常使三极管这样的寿命受到挑战,达不到理论上的要求,而这样的自动切换工作,就是对这种三极管达不到高寿命的一种弥补。二是由于两三极管参数一致,工作时都是处于开通与断开的开关状态,所以无论是充电 三极管工作,还是备份的三极管工作,所以整个充电性不会发生变化。三是采用一管(本实用型中的备份的三极管)为备份状,该管的功率消耗近似为零,而三极管寿命与其所消耗的功率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不易损坏,而比用两管采用简单的并联关系连接工作可靠性好得多。
充电置换电路之所以产采用两个二极管串联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两个二极管封门有更大的空间,余量更大,二是可以成为批量生产中的取样件,即是检查该路无电流时,可以不断开该支路将表串联在支路中,因为那样操作不便。而可直接将电流表并联在二极管两端就可。
3、接口单元。
接口的三极管(图2中的5.1)主要有以下功能:
一是将充电的恒流变成脉冲形式。其原因是在形成脉冲的振荡单元的激励下,经过该三极管的传递,使浮充单元的基极产生高低的脉冲变化。(接口的三极管集电极为高位时,浮充控制点不受接口的三极管的钳位,为通电的状态,反之接口的三极管集电极为低位时,浮充单元被钳位,为断路状态)从而使该单元的输出端产生高低状的变化。因而形成脉冲形式。
二是成为浮充单元终结的控制管。当定时结束后,计数器(图2中的9.1)的终极输出端输出为高位,使接口的三极管(图2中的5.1)的逻辑将产生集电极始终为低位信号,因而浮充单元为开路状态。
三是激励过程指示灯(图2中的2.1)闪光。当该管集电极为低位时,电流从电源流向接口的三极管集电极,过程指示灯亮。反之不亮。充电结束时接口的三极管集电极为高位,过程指示灯不发光。
4、形成脉冲形式的脉冲单元。
该单元是浮充单元形成脉冲形式的基本单元,由反相器一(图2中的6.1)、反相器二(图2中的6.2)、脉冲单元的电阻(图2中的6.3)、导向作用的二极管(图2中的6.5)、占空比调整的电阻(图2中的6.6)、占空比限值的电阻(图2中的6.7)、频率限值的电阻(图2中的6.8)、频率调整的电阻(图2中的6.9)、脉冲单元的电容(图2中的6.10)组成。
其中的反相器都是用斯密特电路焊接而成,该单元的特点是不仅是一振荡发生器,在线路中不仅可以调整频率,而且可以调整占空比。
脉冲发生单元在本实用型中有二点作用,一是通过接口的三极管(图2中的5.1)控制浮充单元,且充电的形式成为脉冲充电的形式。二是实现占空比的调节。使充电的全过程,是充电时间长于停止时间,保持着最佳的状况。
其形成脉冲、并频率可调的原理是,由反相器一(图2中的6.1)的输出端与输入端所连的导向作用的二极管(图2中的6.5)、占空比调整的电阻(图2中的6.6)、占空比限值的电阻(图2中的6.7)的串联支路,既是占空比调整支路又是脉冲单元的电容(图2中的6.10)的放电支路,而与占空比调整支路并联的频率限值的电阻(图2中的6.8)与频率调整的电阻(图2中的6.9)的串联支路,既是频率调整支路又是脉冲单元的电容的充电支路。
脉冲单元的电容的充电与放电直接形成反相器二(图2中的6.2)的输出端的高低过程,计数器的电容通过占空比调整支路放电,经过频率调整支路充电,当反相器一(图2中的6.1)的输出变为高位时,又形成第二周期的充电。
本实用型设计有占空比可调线路,以实现对被充电池的充放电时间的调整。占空比的意义是脉冲在一个周期内,高位时间与低位时间的比例。
形成脉冲占空比不一样且可以实现可调的原理是:在该单元中频率调整支路,也即是脉冲单元的电容的充电支路的电阻很大,而实行对脉冲单元的电容放电的占空比调整的电阻与占空比限值的电阻的阻值很小,所以反相器一的输出为低位时,对脉冲单元的电容的放电,主要由占空比调整支路完成(因为该支路串联电阻阻值小),反之在电容充电时,由于导向作用的二极管(图2中的6.5)处于反向偏置,所以成为断路,脉冲单元的电容充电只能通过频率调整支路完成,因而脉冲单元的电容呈低位的时间长(因为频率调整支路即充电支路的阻值大,充电慢),而高位时间短(因为占空比调整支路即放电支路的阻值小,放电快),所以形成反相器一输入端的高位时间短而低位时间长,反相器一输出高位时间长而低位时间短,经过反相器二的反相,脉冲单元输出低位时间长而输出高位时间短的状态,形成接口的三极管的状态是,集电极低位时间短(因为脉冲单元输出高位的时间短,所以经过脉冲控制二极管触发接口的三极管的时间短),而高位时间长。
这样的情况落实到对电池充电时,在脉冲的一个周期时间内,对被充电池的充电时间是充电时间长而停充时间短,而在整体上对被充电池形成的是充电的态势。
占空比调整支路与频率调整支路都为两个电阻串联,其中一个为可调,一个是对可调最小值的限制,由于发生单元具有频率调整的电阻与占空比调整的电阻,所以对被充电池的充电可以实现相对的最大科学化。
5、本措施为定时结束方式,当计数器到计数到时后结束。
定时结束单元由计数器与三个振荡端中的第一振荡端连接的计数器的电容(图2中的9.2),第二振荡端所连接的计数调整的电阻(图2中的9.3),第三振荡端所连的计数限值的电阻(图2中的9.5),停止计数的二极管(图2中的9.6)、定时结束单元的二极管(图2中的9.8)共同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可以进行频率调整,从而使计数器具有可调的定时时间的功能。
产生振荡与频率可调的原理是,计数调整的电阻与计数器的电容是振荡可调件,形成的RC振荡电路。计数调整的电阻由两个电阻串联而成,其串联阻值大,则对计数器的电容充电与放电的时间长,则振荡的周期的越长。调整定时频率电阻,即可调整其频率,也即是周期可调。
本单元的另一个特点是计数器的电容为无极的形式,漏电系数小,因而能使振荡很可靠,不易停偏振,同时相对频率准确,因而定时准确,符合普通产品的要求。
定时到点后,主要产生三大作用,一是启动接口的三极管,关闭浮充单元。二是不再钳位声控单元,使声控单元发声。三是使计数器的振荡停振,计数器的输出端不再发化,成为一种自锁线路,不会产生过充情况。
计数器功能可靠,计时的长度有很宽的时间范围。计时较准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计数器的电容采用了漏电系数小的电容。三是是外围件少。同时该件廉价,可操作性强。
6、关于斯密特非门的说明。
本实用型中的反相器都采用斯密特非门,它是一个阀值开关电路,具备突变输入与输出特性的门电路,其原理是当输入电压由低向高增加,在到一个值时,输出电压发生突变,而输入电压由高变低,低于一个值时,输出电压发生突变,其好处是,在未达到那个引起变化的值时,它的输出不会产生变化,这对于后级的接口的三极管很有好处,使接口的三极管在由低变高或由高变低时,集电极电压很陡峭,所引起的浮充单元的开通与截止很通畅。
7、声控单元的说明。
在充电结束后,会及时产生语音提示,以提醒用户。该单元由语音的钳位二极管(图2中的12.1)、反相器六(图2中的12.2)、语音体(图2中的12.3)、声控单元的电阻(图2中的12.5)、声控单元的电容(图2中的12.6)组成。
语音的钳位二极管的正极接反相器六的输入端,语音的钳位二极管的负极接计数器的终极输出端,因此,当计数器未到时,计数器的终极输出端为低位,所以将反相器六钳位,使语音体无电流通道。当计数到时,计数器的终极输出端由低位转变为高,无法再钳位,此时的声控单元的电阻向声控单元的电容充电,使反相器六的输入端产生高压,经过反相,反相器六的输出为低位,形成语音体的对地电流通道,语音体发出声音。
当语音电容放电完结束后,语音提示消失。调整声控单元的电阻与声控单元的电容能调整语音提示时间。
本实用型实施后有着突出的优点:
1、由本实用型一是大大提高了充电器的寿命,减少了充电器的报废率,二是对被充电池实现了科学充电,增进了维护,延长了被充电池的寿命,减少了报废率。而这两种产品,无论是可充电池,还是配套的充电器,都是现代生活普遍应用的种类,所以能增强两种产品的环保。环保无小事,所以本实用型有积极意义。
2、本实用型也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对于普通的电子产品的价值,如充电器这类产品,在没有贵重元材料下,其要点:第一是科技价值,第二是人工加费,第三才是元件的成本,而本实用型所增加的元件有限。本实用型实施后,一是充电器寿命的延长,二是被充电池寿命延长,三是容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因此社会一定会接受,承认其科学价值,因此这种优良的产品会代替劣质产品。由于现代生活中,该产品用途极为普遍,所以会产生显著的经济价值。
3、由于采用恒流源的充电方式,结合又充又停的脉冲形式,对很多电池能进行科学的维护,特别是对酸性电池等等一大类电池,科学充电对电池的寿命与容量有很大影响,所以网上还有这样的论点,很多电池不是用坏的,而是被充坏的这一说法,所以很多高级用电器,明确地提出对所使用的电池要用专业的充电器充电。
4、本实用型性能优异,一是对被充电池的充电与停充时间之间的比例灵活可调,即是占空比可调,二是对脉冲的频率可调。
5、各单元相连科学,并做到了综合利用,线路电路精简,可靠性高。
6、易生产,易调试,很适合微型企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的原理方框图。
图中:0、整流输出;1、恒流单元;2、过程指示单元;3、浮充单元;5、接口单元;6、脉冲单元; 9、定时结束单元;12、声控单元;13、负载单元;15、涓流电阻。
图2是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的电子电路图。
图中:0、整流输出;1.11、集成稳压器一;1.12、恒流单元的电阻一;1.13、恒流单元的隔离二极管一;1.21、集成稳压器二;1.22、恒流单元的电阻二;1.23、恒流单元的隔离二极管二;2.1、过程指示灯;2.2、过程指示保护电阻; 3.32、工作的三极管基极二极管;3.31、备份的三极管基极二极管;3.33、接地的电阻;3.11、工作的三极管;3.12、基极的电阻一;3.21、备份的三极管;3.22、基极的电阻二;3.5、充电置换电路;3.8、浮充控制点;5.1、接口的三极管;5.2、接口单元的电阻; 5.5、接口单元的二极管; 6.1、反相器一;6.2、反相器二;6.3、脉冲单元的电阻; 6.5、导向作用的二极管;6.6、占空比调整的电阻;6.7、占空比限值的电阻;6.8、频率限值的电阻;6.9、频率调整的电阻;6.10、脉冲单元的电容; 9.1、计数器;9.2、计数器的电容;9.3、计数调整的电阻;9.5、计数限值的电阻;9.6、停止计数的二极管;9.8定时结束单元的二极管; 12.1、语音的钳位二极管;12.2、反相器六;12.3、语音体;12.5、声控单元的电阻;12.6、声控单元的电容;13.1、被充电池;13.2、接触的指示灯;13.3、接触指示保护电阻;15、涓流电阻。
图3是检测时用的假负载及计数调整的电阻两端并联小电阻的检测图。
图中:0、整流输出;1.11、集成稳压器一;1.12、恒流单元的电阻一;1.13、恒流单元的隔离二极管一;1.21、集成稳压器二;1.22、恒流单元的电阻二;1.23、恒流单元的隔离二极管二;2.1、过程指示灯;2.2、过程指示保护电阻; 3.32、工作的三极管基极二极管;3.31、备份的三极管基极二极管;3.33、接地的电阻;3.11、工作的三极管;3.12、基极的电阻一;3.21、备份的三极管;3.22、基极的电阻二;3.5、充电置换电路;3.8、浮充控制点;5.1、接口的三极管;5.2、接口单元的电阻;9.1、计数器;9.2、计数器的电容;9.3、计数调整的电阻;9.5、计数限值的电阻;9.6、停止计数的二极管;9.8定时结束单元的二极管;9.9、检测时计数调整的电阻两端并联的小电阻;13.2、接触的指示灯;13.3、接触指示保护电阻;20、假负载的集电极电阻;21、假负载的可调三极管;22、假负载的上偏保护电阻;23、假负载的上偏可调电阻;24、假负载的下偏电阻;15、涓流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例出了一种实施制件实例,图3例出实施中的检测图。
一、挑选元件。
1、反相器均采用斯密特非门。
2、充电置换电路由两个或三个面贴合型二极管串联而成。
3、措施中的三极管均为NPN三极管。
4、两集成稳压器都采用三端集成电路。
二、制作电路控制板,焊接元件:接图2的原理图制作电路控制板,接图2的原理图焊接元件。
三、通电检查与调试。
检查焊接无误,可进行通电检查与调试。
1、对恒流源部分的检查。
A、如图3所示焊接一个假负载,用一只三极管连成可调的稳压管模拟电路,代替被充电池成为假负载。用万用表的电流表红笔串在假负载中。
调整假负载的阻值,此时电流表的指示不发生变化,说明恒流源工作正常。
调整恒流单元的电阻的阻值,使其恒流值符合要求。
2、对浮充单元两三极管的检查与调试。
(1)、逻辑检查。
通电后分别测试工作的三极管与备份的三极管的发射极电压。测试方法:用万用表中的电压表的红表笔接发射极,黑表笔接地。
将充电置换电路短路,如图3接上假负载,将假负载调整为未电池未充满电的时候。
将脉冲控制二极管、结束控制二极管断开,将接口单元的电阻(图2中的5.5)接到整流输出。将电压表测浮充单元中两三极管的发射极,此时浮充单元中的两三极管的发射极为低位。
将接口单元的电阻接到地线,将电压表测浮充单元中两三极管的发射极,此时有电压显示。
上述两点正确,说明工作的三极管与备份的三极管两管工作状态均正确,如果不正确,则是连线有误。正确后可进入下步检查。
(2)、工作的三极管与备份的三极管自动置换的检测。
在正常充电的情况下,电流表红表笔接充电置换电路中的一个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负极,此时电流表近似为零。
将电流表串联在工作的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浮充单元的输出之间,电流表有电流指示。
上述情况正确说明备份的三极管工作正常,处于断电状态,工作的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正确,否则是连线有误。
将工作的三极管的发射极断开,电流表接在充电置换电路中的一个二极管的两端,此时电流表的电流指示,表示备份的三极管已投入工作状态。
如果指示不正确,则是连续错误,或备份的三极管损坏。
3、对脉冲单元的检查。
将电压表测接口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地线,电压表会出现高与低两种状态,如果不正确,则可能是元件焊接有误,或可能是脉冲单元的电容质量不好,严重漏电。
调节频率调整的电阻的阻值,其规律是阻值越大,输出高位的时间越短。
4、对定时结束单元的检测。
按下选择开关,让起动输出端无电压,计数器开始计数定时。
A、工作状态的检查。
用示波器的热端连接计数器的电容的一端,冷端接地。示波器有振荡图形显示。
该线路外围简单,加之计数器的电容(图2中的9.2)采用无极电容后,在接通电源后,示波器立即会出现振荡图形显示。
如果不正确,只可能是元件焊接连接有误。
B、频率可调的的检查。
调整计数调整的电阻(图2中的9.3)阻值,使调节频率的范围符合设计的要求,用振荡的频率可以算出振荡的周期,可以根据振荡的周期,以及计数器(图2中的9.1)的分频级数,算出定时的预定时间。并可以用快速调试法印证。该法即是如图3所示的在计数调整的电阻两端新增加一个阻值很小的电阻,此时计数器终极输出端很快有输出。
C、对定时结束的检测。
用快速调试法。该法即是如图3所示在计数调整的电阻两端新增加一个阻值很小的电阻,此时计数器终极输出端很快有输出,电压表测计数器的终极输出端,有电压指示,这个电压值与计数器的电源电压类似。
说明:用快速调试法的原理是,当并上新的阻值小的电阻后,频率极剧的加快,周期极剧变短,因计数器很快有结果输出。
5、对负载单元中的接触的指示灯检查。
当安装被充电池,且没有接通电源时,该接触的指示灯(图2中的13.2)应亮,如果不正确则可能是极性焊反,或接触指示保护电阻(图2中的13.3)阻值过大。
6、对充电过程指示的检查。
当接口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为高位时,过程指示灯不亮,接口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为低位时,过程指示灯亮。如果不正确则是过程指示灯损坏。
7、对涓电流的检测。
将电流表串联在涓流电阻(图2中的15)支路上,调试涓流电阻阻值,使涓电流合乎要求。其规律是电阻越小电流越大。反之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8、对声控单元的通电检查。
在充电过程中,结束单元未启动时,当反相器四的输出为低位时,反相器六的输入端为低位,当结束启动启动后,反相器六的输出端为低位,语音体发声。

Claims (5)

1.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其特征是:由恒流单元,浮充单元,声控单元,接口单元,脉冲单元,定时结束单元,负载单元,过程指示单元共同组成;
其中:恒流单元的输入接整流输出,恒流单元的输出为两路,一路接过程指示单元到接口单元的输出,另一路接浮充单元,浮充单元的输出接负载单元,脉冲单元与定时结束单元分别接入接口单元,接口单元的输出接浮充单元的浮充控制点,声控单元接在定时结束单元的输出上;
恒流单元由两恒流器并联而成:每个恒流器都由集成稳压器、恒流单元的电阻与恒流单元的隔离二极管组成:两集成稳压器的输入都接整流输出,集成稳压器的输出端各接一个恒流单元的电阻的一端,两恒流单元的电阻的另一端各接一个恒流单元的隔离二极管后,即为恒流单元的输出,两集成稳压器的接地端分别恒流单元的电阻的另一端;
浮充单元由充电工作电路、充电备份电路、充电基极接地电路、涓流电阻、充电置换电路组成;
充电工作电路由工作的三极管与基极的电阻一组成;充电备份电路由备份的三极管与基极的电阻二组成;充电基极接地电路由两基极二极管、接地的电阻组成;
工作的三极管与备份的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在一起接恒流单元的输出,工作的三极管与备份的三极管的基极各接一个基极二极管后即为浮充控制点,接地的电阻接在浮充控制点与地线之间,两三极管的基极分别接一个基极的电阻到恒流单元的输出,工作的三极管的发射极即是浮充单元的输出,充电置换电路接在备份的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浮充单元的输出之间,浮充单元的输出接负载单元中被充电池的正极;
涓流电阻接在整流输出与被充电池正极之间;
接口单元由接口的三极管、接口单元的二极管、接口单元的电阻组成:接口单元的二极管的一端接脉冲单元中反相器二的输出端,接口单元的二极管的另一端串联接口单元的电阻到接口的三极管的基极,接口的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线,接口的三极管的集电极即为接口单元的输出,与浮充控制点相连;
脉冲单元由反相器一、反相器二、脉冲单元的电阻、导向作用的二极管、占空比调整的电阻、占空比限值的电阻、频率限值的电阻、频率调整的电阻、脉冲单元的电容组成:反相器一的输出端接脉冲单元的电阻的一端,脉冲单元的电阻的另一端接反相器二的输入端,导向作用的二极管的一端接反相器一的输出端,导向作用的二极管的中另一端接占空比调整的电阻,占空比调整的电阻串接占空比限值的电阻到反相器一的输入端,频率限值的电阻串联频率调整的电阻在反相器一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脉冲单元的电容接在反相器一的输入端与地线之间,反相器二的输出端即是脉冲单元的输出;
定时结束单元由计数器、计数器的电容、计数调整的电阻、计数限值的电阻、定时结束单元的二极管、停止计数的二极管、计数中心点组成:计数器的第一振荡端接计数器的电容到计数中心点,第二振荡端接计数调整的电阻到计数中心点,第三振荡端接计数限值的电阻到计数中心点,计数器的终极输出端为三路,第一路接停止计数的二极管到计数中心点,第二路接定时结束单元的二极管到接口单元的二极管与接口单元的电阻的串联点,第三路接声控单元中语音的钳位二极管的负极;
负载单元被充电池、接触的指示灯、接触指示保护电阻组成:接触的指示灯与接触指示保护电阻串联在被充电池的两端,被充电池接在浮充单元的输出与地线之间;
声控单元由语音的钳位二极管、反相器六、语音体、声控单元的电阻、声控单元的电容组成:声控单元的电阻接在反相器六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声控单元的电容接在反相器六的输入端与地线之间,语音的钳位二极管的正极接在反相器六的输入端,语音体接反相器六的输出端;
过程指示单元由过程指示灯与过程指示保护电阻组成:过程指示灯与过程指示保护电阻串联在恒流单元的输出与接口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其特征是:反相器均采用斯密特非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其特征是:充电置换电路由两个或三个面贴合型二极管串联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其特征是:措施中的三极管均为NPN三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其特征是:两集成稳压器都采用三端集成电路。
CN201610976827.5A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 Pending CN1080634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6827.5A CN108063464A (zh)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6827.5A CN108063464A (zh)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63464A true CN108063464A (zh) 2018-05-22

Family

ID=62137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76827.5A Pending CN108063464A (zh)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6346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3464A (zh) 一种脉冲式电池浮充器
CN108110815A (zh) 一种混合型双结束式浮充装置
CN106786817A (zh) 恒流型混合式环保充电装置
CN108075511A (zh) 恒流型充放式脉冲充电器
CN108075516A (zh) 一种环保型电池浮充器
CN108075513A (zh) 一种有备份的脉冲浮充器
CN205960711U (zh) 双结束低碳浮充器
CN108075506A (zh) 一种双结束的电池浮充设备
CN108075512A (zh) 精简型双选择式脉冲浮充器
CN204886349U (zh) 脉冲恒流充电的创新可控硅式充电器
CN108075517A (zh) 适用型电池浮充器
CN106505647A (zh) N型脉冲式双结束恒流充电器
CN205846805U (zh) 一种双结束充停式浮充器
CN205960705U (zh) 充放共存的环保浮充器
CN204886362U (zh) 一种并联式脉冲恒流充电设备
CN205960713U (zh) 家用型双结束式充电器
CN205829257U (zh) 替补型创新可控硅式充电设备
CN108075502A (zh) 一种限压结束式可控硅型浮充器
CN204886345U (zh) 集成式脉冲充电器
CN204886351U (zh) 一种双结束的脉冲恒流充电器
CN108075500A (zh) 一种定时结束型脉冲控制的浮充器
CN204886356U (zh) 并联式创新可控硅型充电装置
CN204886354U (zh) 双结束选择型可控硅式充电器
CN108075507A (zh) 一种又充又放的电池浮充装置
CN108075508A (zh) 恒流型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