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59387A - 一种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59387A
CN108059387A CN201611051992.6A CN201611051992A CN108059387A CN 108059387 A CN108059387 A CN 108059387A CN 201611051992 A CN201611051992 A CN 201611051992A CN 108059387 A CN108059387 A CN 108059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raw material
parts
core portion
interio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519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鑫
常明强
姜瑞霞
周亮
孙长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S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S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S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Sresearch Cen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059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593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6/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only organic binders, e.g. polymer or resin concrete
    • C04B26/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6/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26/06Acry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11/27Water resistance, i.e. waterproof or water-repellent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及特殊墙体保温节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其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保温隔热矿物质粉体 15~70重量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5重量份;抗裂纤维 1~5重量份;苯丙乳液 13~25重量份;助剂 2~56重量份;水 45~75重量份。本发明的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具有成本低、耐水性好、低导热系数、施工简单、安全环保、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及特殊墙体保温节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资源与环境问题此消彼长,节能环保愈加受到关注。在建筑行业,我国的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对此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用于建筑保温节能,以此来推动建筑行业对节能环保的重视及减轻其在资源上的巨大消耗。
目前行业中的内墙保温产品种类还比较少,且成本较高,市场无法接受。用保温腻子代替普通腻子,在不影响成本的情况下,节省了普通腻子的使用,同时增加了保温效果,提高了节能效率。
现今的市场机制下暂存下来的保温腻子仍然存在很多弊病,且随着市场机制与要求的日益严格,也终将会被淘汰。内墙保温腻子起到保温效果的主要物质为隔热粉,其添加量和物理性质对保温效果有着很大影响。大多数保温腻子保温效果差,如想达到一定要求的保温效果,就必须增加其使用厚度,如此不仅增加成本,增加了建筑物本身的重量,还减少了室内使用面积,其耐水性差,强度不够等缺点,也减少了内墙保温腻子的使用寿命。由于这些缺点,使原有的内墙保温腻子在市场上较难接受和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其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
保温隔热矿物质粉体15~70重量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重量份;抗裂纤维1~5重量份;苯丙乳液13~25重量份;助剂2~56重量份;水45~75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苯丙乳液的原料组成包括核部原料及壳部原料。优选地,所述核部原料和壳部原料的重量比为1:(0.2~0.9)。更优选地,所述核部原料和壳部原料的重量比为1:(0.4~0.8)。
优选地,所述核部原料的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成:表面活性剂0.3~4份,引发剂0.2~0.6份,核部软单体10~20份,核部硬单体6~15份,交联单体1~3份,核部功能单体0.5~2.5份,水40~60份。
所述壳部原料的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表面活性剂0.5~2份,引发剂0.1~0.6份,壳部软单体2~9份,壳部硬单体5~15份,交联单体1~3份,壳部功能单体0.4~4.5份,水15~30份。
更优的,所述核部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或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核部硬单体选自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核部功能单体选自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壳部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异辛酯或2-乙基丙烯酸己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壳部硬单体选自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壳部功能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或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交联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本发明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和引发剂为本领域常规的表面活性剂和引发剂。
更优的,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或过硫酸铵中的任一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OP-1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磺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钠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苯丙乳液的原料组成还包括电解质。所述电解质与核部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例是(0.2~1):100。进一步地,所述电解质与核部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例是(0.2~0.5):100。
所述电解质能够降低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例如,所述电解质可选自溴化钾。
优选地,所述保温隔热粉体选自珍珠岩、空心陶瓷微珠、膨胀蛭石、硅藻土、硅藻页岩、海泡石、纳米二氧化硅或空心玻璃微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更优选地,所述珍珠岩为膨胀珍珠岩。所述膨胀珍珠岩的相变温度为30-40℃,相变焓>150KJ/Kg。
优选地,所述膨胀蛭石的容重56-64Kg/m3,含水率<5%,粒径为325目。
优选地,所述硅藻土的SiO2含量>90%,平均粒径1100~1300。
优选地,所述海泡石的粒径325目,含水率<8%。
优选地,所述硅藻页岩的粒径325目。
优选地,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尺寸范围在1~100nm。
优选地,所述空心陶瓷微珠的粒径325目。
优选地,所述抗裂纤维为木质纤维素。进一步地,所述木质纤维素PH值为6.5-7.5,纤维含量>95%,平均长度为120-200μm,分散性>99.8%。
优选地,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粘度10000mPa·s,100目通过率大于98.5%,凝胶温度(0.2%)50-90℃。
优选地,所述助剂选自分散剂、消泡剂、杀菌剂、防霉剂、防冻剂、成膜助剂、以及阻燃剂或触变助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更优的,所述助剂包括如下组分,按重量份计:
所述分散剂、消泡剂、杀菌剂、防霉剂、成膜助剂、阻燃剂、触变助剂为本领域常规。
所述分散剂为多聚磷酸钠盐类分散剂。具体可使用的多聚磷酸钠盐类分散剂包括但不限于广东佰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LOPON NC等。
所述消泡剂可选用本领域各种可适用的消泡剂,具体可使用的消泡剂包括但不限于:德国明凌Agitan P803、美国Air Products公司的Surfynol DF-60、DF-70,应该Blackburn公司的CF-204,BYK公司的BYK-017,北京东联的F111等。
所述杀菌剂可选用本领域各种可适用的杀菌剂,具体可使用的杀菌剂包括但不限于:广州冠志化工有限公司公司的BEK-568、英国Clariant公司的BIF 10F、AS,美国Dow化学公司的BIOBON BP-10、BP-30,美国罗门哈斯公司的KATHON LX、LXE,北京东联的LXE等。
所述防霉剂可选用本领域各种可适用的防霉剂,具体可使用的防霉剂包括但不限于:丽源BF-73、Cognis公司的NOPCOCIDE N-98、N-40-D,美国Dow化学公司的AMICAL 48、AMICAL WP、KATHON930等。
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
所述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
所述阻燃剂可选用本领域各种可适用的阻燃剂,具体可使用的阻燃剂包括但不限于:硅溶胶(所述硅溶胶为JN-25硅溶胶)、道尔的8319(Doher-8319)等。
优选地,所述触变助剂为膨润土。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前述膏状内墙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按配比,将原料中抗裂纤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触变助剂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加入其它助剂,得混合溶液;
(2)按配比,将原料中的保温隔热矿物质粉体与苯丙乳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膏状内墙保温材料。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核部原料中的核部单体,壳部原料中的壳部单体分别配制核单体混合液和壳单体混合液;
(2)将核部原料中的去离子水1/5~1/3与引发剂混合均匀备用,得到核部引发剂溶液;将壳部原料中的去离子水1/2~3/4与引发剂混合均匀备用,得到壳部引发剂溶液;
(3)开始时将占单体总质量10~15%的核单体混合液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核部原料中剩余的去离子水及全部表面活性剂、交联单体、pH调节剂并快速搅拌乳化20~30min,制备得到核乳液;同时升温至75~83℃,滴加配好的核部引发剂溶液的1/4~2/3,待乳液变色,然后同时滴加剩余的核单体混合液和核部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保温聚合0.5~0.9h;
(4)同时开始滴加全部壳单体混合液,并同时滴加壳部引发剂溶液、表面活性剂、交联单体,全部滴加完毕后,调节pH值为7.5~8,保温0.5~0.9h;
(5)降温,出料,过滤,得苯丙乳液。
优选地,当所述苯丙乳液的原料还包括电解质时,步骤(3)包括:开始时将占单体总质量10~15%的核单体混合液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核部原料中剩余的去离子水及全部表面活性剂、交联单体、pH调节剂、电解质并快速搅拌乳化25~30min,制备得到核乳液。
较优的,所述pH调节剂选自NaOH、冰醋酸或AMP95。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前述膏状内墙保温材料作为保温建筑材料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膏状内墙保温材料一方面对各种保温隔热粉体进行筛选,优化搭配,提高了膏状内墙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另一方面,使用特制的,可用来作为可分散乳胶粉的苯丙乳液,不仅提高了膏状内墙保温材料的耐水性,也提高了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在储存及运输上的便利性。本发明的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具有成本低、耐水性好、低导热系数、施工简单、安全环保、易仓储、方便运输等优点。用本发明的膏状内墙保温材料不仅能代替市场上不同内墙腻子使用,同时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能有效降低墙体的传热系数,减少或者完全替代其他保温材料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苯丙乳液的组成
(1)核部原料组成
(2)壳部原料组成
将上述反应物配方中核部原料中的核部单体,壳部原料中的壳部单体分别配制核单体混合液和壳单体混合液。将核部原料中的去离子水1/3与引发剂混合均匀备用,得到核部引发剂溶液。将壳部原料中的去离子水1/2与引发剂混合均匀备用,得到壳部引发剂溶液。开始时将占单体总质量15%的核单体混合液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核部原料中剩余的去离子水及全部表面活性剂、交联单体、pH调节剂后并快速搅拌乳化20min,制备得到核乳液。同时升温至80℃,滴加上述配好的核部引发剂溶液的1/4,待乳液变色,然后同时滴加剩余的核单体混合液和核部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保温聚合0.6h后,开始滴加全部壳单体混合液,并同时滴加壳部引发剂溶液、表面活性剂、交联单体,全部滴加完毕后,调节pH值为8,保温0.6h。最后降温,出料,过滤,即得苯丙乳液。
二、膏状内墙保温材料的制备
各组分的原料信息如下:
膨胀珍珠岩为相变温度30-40℃,相变焓>150KJ/Kg,市售;
分散剂为广东佰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LOPON NC;
消泡剂为德国明凌Agitan P803;
杀菌剂为广州冠志化工有限公司公司的BEK-568;
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
防霉剂为丽源BF-73;
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
阻燃剂为道尔的8319;
抗裂纤维为河南齐祥实业有限公司的木质素纤维B-500;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吴桥双盛纤维素有限公司的HMPC10000S;
其他原料均可通过市购获得。
按本实施例的配方量,将膨润土、抗裂纤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取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搅拌的同时按顺序加入分散剂、消泡剂、杀菌剂、丙二醇、防霉剂、十二碳醇酯(成膜助剂)、阻燃剂,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粉料加入到混合液体中,搅拌15min,最后加入膨胀珍珠岩与苯丙乳液,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45min。出料,检测,得到膏状内墙保温材料。
实施例2
一、苯丙乳液的组成
(1)核部原料组成
(2)壳部原料组成
将上述反应物配方中核部原料中的核部单体,壳部原料中的壳部单体分别配制核单体混合液和壳单体混合液。将核部原料中的去离子水1/4与引发剂混合均匀备用,得到核部引发剂溶液。将壳部原料中的去离子水2/3与引发剂混合均匀备用,得到壳部引发剂溶液。开始时将占单体总质量10%的核单体混合液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核部原料中剩余的去离子水及全部表面活性剂、交联单体、pH调节剂、电解质后并快速搅拌乳化25min,制备得到核乳液。同时升温至78℃,滴加上述配好的核部引发剂溶液的2/3,待乳液变色,然后同时滴加剩余的核单体混合液和核部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保温聚合0.7h后,开始滴加全部壳单体混合液,并同时滴加壳部引发剂溶液、表面活性剂、交联单体,全部滴加完毕后,调节pH值为7.5,保温0.5h。最后降温,出料,过滤,即得苯丙乳液。
二、膏状内墙保温材料的制备:
各组分的原料信息如下:
膨胀珍珠岩为相变温度30-40℃,相变焓>150KJ/Kg,市售;
硅藻土购自灵寿县慈石矿物粉体厂;
分散剂为广东佰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LOPON NC;
消泡剂为德国明凌Agitan P803;
杀菌剂为广州冠志化工有限公司公司的BEK-568;
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
防霉剂为丽源BF-73;
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
抗裂纤维为河南齐祥实业有限公司的木质素纤维B-500;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吴桥双盛纤维素有限公司的HMPC10000S;
其他原料均可通过市购获得。
按本实施例的配方量,将膨润土、抗裂纤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取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搅拌的同时按顺序加入分散剂、消泡剂、杀菌剂、丙二醇、防霉剂、十二碳醇酯(成膜助剂)、硅溶胶,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粉料加入到混合液体中,搅拌20min,最后加入膨胀珍珠岩、硅藻土、空心玻璃微珠与苯丙乳液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50min。出料,检测,得到膏状内墙保温材料。
实施例3
一、苯丙乳液的组成
(1)核部原料组成
(2)壳部原料组成
将上述反应物配方中核部原料中的核部单体,壳部原料中的壳部单体分别配制核单体混合液和壳单体混合液。将核部原料中的去离子水1/5与引发剂混合均匀备用,得到核部引发剂溶液。将壳部原料中的去离子水3/4与引发剂混合均匀备用,得到壳部引发剂溶液。开始时将占单体总质量10%的核单体混合液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核部原料中剩余的去离子水及全部表面活性剂、交联单体、pH调节剂、电解质后并快速搅拌乳化30min,制备得到核乳液。同时升温至83℃,滴加上述配好的核部引发剂溶液的1/2,待乳液变色,然后同时滴加剩余的核单体混合液和核部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保温聚合0.9h后,开始滴加全部壳单体混合液,并同时滴加壳部引发剂溶液、表面活性剂、交联单体,全部滴加完毕后,调节pH值为8,保温0.9h。最后降温,出料,过滤,即得苯丙乳液。
二、膏状内墙保温材料的制备:
各组分的原料信息如下:
膨胀珍珠岩为相变温度30-40℃,相变焓>150KJ/Kg,市售;
分散剂为广东佰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LOPON NC;
消泡剂为德国明凌Agitan P803;
杀菌剂为广州冠志化工有限公司公司的BEK-568;
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
防霉剂为丽源BF-73;
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
阻燃剂为道尔的8319;
抗裂纤维为河南齐祥实业有限公司的木质素纤维B-500;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吴桥双盛纤维素有限公司的HMPC10000S;
其他原料均可通过市购获得。
按本实施例的配方量,将膨润土、抗裂纤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取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搅拌的同时按顺序加入分散剂、消泡剂、杀菌剂、防冻剂、防霉剂、十二碳醇酯(成膜助剂)、阻燃剂,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粉料加入到混合液体中,搅拌20min,最后加入膨胀珍珠岩、硅藻页岩与苯丙乳液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55min。出料,检测,得到膏状内墙保温材料。
实施例4
一、苯丙乳液的组成
(1)核部原料组成
(2)壳部原料组成
将上述反应物配方中核部原料中的核部单体,壳部原料中的壳部单体分别配制核单体混合液和壳单体混合液。将核部原料中的去离子水1/4与引发剂混合均匀备用,得到核部引发剂溶液。将壳部原料中的去离子水3/4与引发剂混合均匀备用,得到壳部引发剂溶液。开始时将占单体总质量10%的核单体混合液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核部原料中剩余的去离子水及全部表面活性剂、交联单体、pH调节剂、电解质后并快速搅拌乳化25min,制备得到核乳液。同时升温至75℃,滴加上述配好的核部引发剂溶液的1/2,待乳液变色,然后同时滴加剩余的核单体混合液和核部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保温聚合0.5h后,开始滴加全部壳单体混合液,并同时滴加壳部引发剂溶液、表面活性剂、交联单体,全部滴加完毕后,调节pH值为7.5,保温0.8h。最后降温,出料,过滤,即得苯丙乳液。
二、膏状内墙保温材料的组成:
各组分的原料信息如下:
膨胀珍珠岩为相变温度30-40℃,相变焓>150KJ/Kg,市售;
分散剂为广东佰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LOPON NC;
消泡剂为德国明凌Agitan P803;
杀菌剂为广州冠志化工有限公司公司的BEK-568;
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
防霉剂为丽源BF-73;
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
阻燃剂为道尔的8319;
抗裂纤维为河南齐祥实业有限公司的木质素纤维B-500;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吴桥双盛纤维素有限公司的HMPC10000S;
其他原料均可通过市购获得。
按本实施例的配方量,将膨润土、抗裂纤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取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搅拌的同时按顺序加入分散剂、消泡剂、杀菌剂、防冻剂、防霉剂、十二碳醇酯(成膜助剂)、阻燃剂,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粉料加入到混合液体中,搅拌20min,最后加入膨胀珍珠岩与苯丙乳液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50min。出料,检测,得到膏状内墙保温材料。
实施例5膏状内墙保温材料的检测
1.膏状内墙保温材料的性能检测
1)实验对象:实施例1至4获得的膏状内墙保温材料
2)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参考JG/T298-2010《建筑室内用腻子》
表1膏状内墙保温材料的检测数据
2.膏状内墙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检测
1)实验对象:
实验例:本发明实施例1至4制备的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对比例:市场上购买的普通内墙腻子。
2)实验方法:
实验内容:测试腻子施工养护后的实际导热系数
实验依据:GB/T 10295-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
3)实验结果
表2膏状内墙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
普通内墙腻子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0.55 0.055 0.049 0.051 0.044
3.膏状内墙保温材料的实际保温效果测试
1)实验对象:
实验例:本发明是实施例1至4制备的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对比例:市场上购买的普通内墙腻子。
2)实验方法
实验内容:测试膏状内墙保温材料施工养护后的实际保温效果
具体步骤:
1.在四方铁皮罐上,其中三面施工同一厚度的不同产品,剩余的一面为空白对比面,不进行施工;
2.待养护结束后,在罐中注入水,并保持水温恒温50℃;
3.用红外测温枪测试空白面的表面温度,定义为T1,待测样品表面温度为T2;用T1与T2之间的温差来体现保温效果;
4.按步骤1至3,分别测试实施例2中方法制备的全部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及市场上购买的普通内墙腻子。
在封闭环境下,测试的环境温度为20±2℃,湿度为45%-60%,具体数据如下:
表3不同预测样品的表面温度T2(℃),T1=49.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其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保温隔热矿物质粉体15~70重量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重量份;抗裂纤维1~5重量份;苯丙乳液13~25重量份;助剂2~56重量份;水45~7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项或多项:(1)所述苯丙乳液的原料组成包括核部原料及壳部原料;和/或(2)所述保温隔热粉体选自珍珠岩、空心陶瓷微珠、膨胀蛭石、硅藻土、硅藻页岩、海泡石、纳米二氧化硅或空心玻璃微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或(3)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粘度10000mPa·s,100目通过率大于98.5%,凝胶温度(0.2%)50-90℃;和/或(4)所述抗裂纤维为木质纤维素;和/或(5)所述助剂选自分散剂、消泡剂、杀菌剂、防霉剂、防冻剂、成膜助剂、以及阻燃剂或触变助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部原料的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成:表面活性剂0.3~4份,引发剂0.2~0.6份,核部软单体10~20份,核部硬单体6~15份,交联单体1~3份,核部功能单体0.5~2.5份,水40~60份;所述壳部原料的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表面活性剂0.5~2份,引发剂0.1~0.6份,壳部软单体2~9份,壳部硬单体5~15份,交联单体1~3份,壳部功能单体0.4~4.5份,水15~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项或多项:(1)所述核部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或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或(2)所述核部硬单体选自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或(3)所述核部功能单体选自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或(4)所述壳部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异辛酯或2-乙基丙烯酸己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或(5)所述壳部硬单体选自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或(6)所述壳部功能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或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或(7)所述交联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和/或(8)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或过硫酸铵中的任一种;和/或(9)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OP-1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磺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钠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如下组分,按重量份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丙乳液的原料组成还包括电解质。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膏状内墙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按配比,将原料中抗裂纤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触变助剂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加入其它助剂,得混合溶液;
(2)按配比,将原料中的保温隔热矿物质粉体与苯丙乳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膏状内墙保温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所述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核部原料中的核部单体,壳部原料中的壳部单体分别配制核单体混合液和壳单体混合液;
(2)将核部原料中的去离子水1/5~1/3与引发剂混合均匀备用,得到核部引发剂溶液;将壳部原料中的去离子水1/2~3/4与引发剂混合均匀备用,得到壳部引发剂溶液;
(3)开始时将占单体总质量10~15%的核单体混合液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核部原料中剩余的去离子水及全部表面活性剂、交联单体、pH调节剂并快速搅拌乳化20~30min,制备得到核乳液;同时升温至75~83℃,滴加配好的核部引发剂溶液的1/4~2/3,待乳液变色,然后同时滴加剩余的核单体混合液和核部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保温聚合0.5~0.9h;
(4)同时开始滴加全部壳单体混合液,并同时滴加壳部引发剂溶液、表面活性剂、交联单体,全部滴加完毕后,调节pH值为7.5~8,保温0.5~0.9h;
(5)降温,出料,过滤,得苯丙乳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苯丙乳液的原料还包括电解质时,步骤(3)包括:开始时将占单体总质量10~15%的核单体混合液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核部原料中剩余的去离子水及全部表面活性剂、交联单体、pH调节剂、电解质并快速搅拌乳化25~30min,制备得到核乳液。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膏状内墙保温材料为保温建筑材料的应用。
CN201611051992.6A 2016-11-08 2016-11-24 一种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Pending CN1080593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80390 2016-11-08
CN2016109803902 2016-11-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59387A true CN108059387A (zh) 2018-05-22

Family

ID=62137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51992.6A Pending CN108059387A (zh) 2016-11-08 2016-11-24 一种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59387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8741A (zh) * 2013-01-17 2014-07-23 上海绿色建材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内墙保温系统
CN103937315A (zh) * 2013-01-17 2014-07-23 上海绿色建材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外墙保温基层膏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937316A (zh) * 2013-01-17 2014-07-23 上海绿色建材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内墙保温基层膏及其制备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8741A (zh) * 2013-01-17 2014-07-23 上海绿色建材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内墙保温系统
CN103937315A (zh) * 2013-01-17 2014-07-23 上海绿色建材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外墙保温基层膏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937316A (zh) * 2013-01-17 2014-07-23 上海绿色建材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内墙保温基层膏及其制备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等编: "《2005广东高性能、功能材料研究与产业化及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 30 September 2005 *
王国建等: "《建筑涂料与涂装》", 30 April 2002, 王国建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5939B (zh) 一种相变保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2324B (zh) 一种超薄无机保温疏水建筑腻子
CN106186971A (zh) 一种自保温防火建筑材料
WO2017152658A1 (zh) 一种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5859954B (zh) 一种水性亚光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9705692A (zh) 一种具有超耐沾污性能的复合弹性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3711A (zh) 一种水性弹性保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70122A (zh) 一种蛭石粉改性聚丙烯木塑阻燃发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51844B (zh) 一种带防腐涂层的钢结构内墙用界面剂
CN107488020A (zh) 一种相变胶凝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6491A (zh) 一种用于酚醛泡沫保温板施工砂浆
CN105777037A (zh) 一种氟石膏基机喷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44825A (zh) 无硫无碱液体速凝剂
CN112080163A (zh) 一种新型的无机防火节能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2306A (zh) 一种建筑物防火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8373729A (zh) 一种粉末状内墙保温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059387A (zh) 一种膏状内墙保温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085145A (zh) 一种环保金属隔热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1764A (zh) 全固体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5176233A (zh) 用于室外管道的高强高耐蚀隔热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07281B (zh) 一种防火阻燃的节能建筑涂料
CN106867323A (zh) 一种安全环保型导热乳胶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8785B (zh) 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
WO2023050314A1 (zh) 一种环境友好的结构型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8293A (zh) 一种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