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55486B - 一种亮度校正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亮度校正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55486B
CN108055486B CN201711287003.8A CN201711287003A CN108055486B CN 108055486 B CN108055486 B CN 108055486B CN 201711287003 A CN201711287003 A CN 201711287003A CN 108055486 B CN108055486 B CN 1080554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pixel point
value
interval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870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55486A (zh
Inventor
王宗苗
李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r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r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r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r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870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55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55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55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55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55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0Denoising; Smoot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04N25/61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the noise originating only from the lens unit, e.g. flare, shading, vignetting or "cos4"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亮度校正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针对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及每个第二子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和每个第二子亮度值,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第一亮度区间的第一亮度阈值,对应的校正系数,可以确定第一子亮度值,根据第二亮度区间的第二差值,对应的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进而确定出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对第一像素点的多段校正,使得亮度值校正更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亮度校正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亮度校正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的过程中,由于工艺,设计,模数转换效率,光学衍射现象以及光学系统偏差等原因,每个像素点的响应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在拍摄均匀的物体时,图像会表现出像素点亮度值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垂直条纹,水平条纹,区域性的亮度不一致等现象。在智能制造,液晶屏幕检测,视觉测量等工业视觉领域中,需要进行亚像素的计算,像素点响应的不一致性会严重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目前主流的像素点校正算法为平场校正FFC算法,主要是通过乘法运算进行校正。FFC算法可以总结为如下形式:Y=X*k。其中Y为FFC校正后亮度值,X为原始图像亮度值,FFC算法中每个像素点对应一个校正系数K。大多数情况下,现在的FFC算法能够达到可以接受的效果。但是,由于像素点响应的不一致性是非线性的,对于高端工业相机等应用于液晶屏幕、手机屏幕等精细检测和运动捕捉、视觉测量等高精度测量的领域时,平场校正FFC算法的校正精度还无法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亮度校正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亮度校正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亮度校正方法,该方法包括:
针对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将除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外的至少一个亮度区间确定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二亮度区间,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和每个第二子亮度值,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
进一步地,所述将除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外的至少一个亮度区间确定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包括:
识别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小亮度值,将小于所述最小亮度值的每个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亮度区间作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如果是,进行后续步骤。
进一步地,如果不存在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包括:
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该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包括:
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该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
所述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包括:
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该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
进一步地,预先确定每个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每个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的过程包括:
针对每个亮度区间,识别该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边界值和第二亮度边界值;其中,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小于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在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和第二亮度边界值下,分别采集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的图像,分别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确定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对应的第一参考图像和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对应的第二参考图像;
针对预先保存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在第一参考图像中确定与该坐标信息对应的第三像素点,以及在第二参考图像中确定与该坐标信息对应的第四像素点;其中,所述预先保存的图像、待校正的图像、第一参考图像和第二参考图像的分辨率相同;计算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与第一亮度边界值的第三差值、以及所述第四像素点的亮度值与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的第四差值,根据所述第三差值与第四差值的比值,确定该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该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针对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采集待校正的图像时的曝光时长,确定所述曝光时长对应的预先确定的背景图像;
将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减去所述背景图像中对应的每个第四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得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将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作为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预先确定背景图像的过程包括:
针对预设的每个曝光时长,在预设的亮度阈值下,采集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对所述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确定每个曝光时长对应的背景图像。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亮度校正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针对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将除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外的至少一个亮度区间确定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针对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二亮度区间,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和每个第二子亮度值,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识别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小亮度值,将小于所述最小亮度值的每个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亮度区间作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如果是,触发所述第一确定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更新模块,具体用于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该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更新模块,具体用于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该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该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亮度区间,识别该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边界值和第二亮度边界值;其中,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小于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在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和第二亮度边界值下,分别采集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的图像,分别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确定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对应的第一参考图像和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对应的第二参考图像;针对预先保存的中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在第一参考图像中确定与该坐标信息对应的第三像素点,以及在第二参考图像中确定与该坐标信息对应的第四像素点;其中,所述预先保存的图像、待校正的图像、第一参考图像和第二参考图像的分辨率相同;计算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与第一亮度边界值的第三差值、以及所述第四像素点的亮度值与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的第四差值,根据所述第三差值与第四差值的比值,确定该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该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待校正的图像时的曝光时长,确定所述曝光时长对应的预先确定的背景图像;将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减去所述背景图像中对应的每个第四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得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将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作为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针对预设的每个曝光时长,在预设的亮度阈值下,采集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对所述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确定每个曝光时长对应的背景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亮度校正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针对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将除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外的至少一个亮度区间确定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针对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二亮度区间,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和每个第二子亮度值,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校正时,针对每个第一像素点,可以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及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和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的第一亮度阈值,以及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可以确定第一子亮度值,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进而确定出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并根据目标亮度值对亮度值进行更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对第一像素点的多段校正,对于非线性的像素点响应不一致性,通过多段校正的方式,使得亮度值校正更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亮度校正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校正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亮度校正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针对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将除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外的至少一个亮度区间确定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校正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PC、平板电脑等设备,也可以是图像采集设备。
电子设备预先保存有预设的亮度区间,预设的亮度区间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饱和亮度值和占饱和亮度值的预设比例值确定每个预设的亮度区间。其中,饱和亮度值用十六进制表示为1023,首先根据饱和亮度值和占饱和亮度值的预设比例值,确定每个预设的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小亮度值和最大亮度值。然后根据最小亮度值和最大亮度值确定出每个预设的亮度区间。
例如占饱和亮度值的预设的比例值为30%、50%、80%,则确定的亮度边界值分别为1023×30%=306.9,取整为307;1023×50%=511.5,取整为512;1023×80%=818.4,取整为818。则确定的预设的亮度区间为0-307,308-512,513-818,819-1023。
针对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可以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并且可以确定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其中,在确定出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后,可以确定出除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外的亮度区间,可以将除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外的亮度区间中的至少一个确定为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
S102:针对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二亮度区间,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和每个第二子亮度值,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
电子设备针对每个第一像素点,在确定出该第一像素点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和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之后,可以确定该像素点对应的每个子亮度值。
具体的,电子设备保存有每个预设的亮度区间对应的校正系数,并且保存有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其中,第一亮度阈值可以是第一亮度区间所包含的任一亮度值,较佳的,第一亮度阈值可以是第一亮度区间所包含的最小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一像素点,计算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将第一差值与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第一子亮度值。
针对每个第二亮度区间,电子设备可以预先保存该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较佳的,可以将该第二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大亮度值和最小亮度值的差作为该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将该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与该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该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子亮度值。
针对每个第一像素点,在确定出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和每个第二子亮度值之后,将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与每个第二子亮度值的和,作为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进而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
例如预设的亮度区间为0-307,308-512,513-818和819-1023,电子设备保存的亮度区间为0-307对应的校正系数为0.8,亮度区间为308-512对应的校正系数为1.2,亮度区间为513-818对应的校正系数为0.85,亮度区间为819-1023对应的校正系数为0.95。如果待校正图像中某个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为500,则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为308-512,则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为1.2,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可以是513-818,也可以是0-307和513-818等等。例如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是513-818,则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为0.85。如果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为第一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小亮度值308,则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为500-308=192,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为818-513=305,则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为192×1.2+305×0.85=489.65,取整为490。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校正时,针对每个第一像素点,可以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及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和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的第一亮度阈值,以及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可以确定第一子亮度值,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进而确定出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并根据目标亮度值对亮度值进行更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对第一像素点的多段校正,对于非线性的像素点响应不一致性,通过多段校正的方式,使得亮度值校正更准确。
实施例2:
为了使确定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更准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将除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外的至少一个亮度区间确定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包括:
识别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小亮度值,将小于所述最小亮度值的每个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亮度区间作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
电子设备在确定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后,可以识别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小亮度值,根据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小亮度值可以确定出每个小于该最小亮度值的亮度值,将小于该最小亮度值的每个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亮度区间作为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
例如,预设的亮度区间为0-307,308-512,513-818,819-1023。针对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可以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例如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为600,则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为513-818。然后根据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小亮度值,确定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具体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小亮度值为513,小于513的每个亮度值所属的预设亮度区间为0-307和308-512,因此,将0-307和308-512作为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时,识别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小亮度值,将小于最小亮度值的每个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亮度区间作为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因此使得确定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更准确。
实施例3:
为了提高亮度校正的效率,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如果是,进行后续步骤。
电子设备针对每个第一像素点,在确定出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后,可以先判断是否存在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只有当存在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时,才按照上述实施例的方法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
而如果不存在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
如果不存在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则不需要按照上述实施例的方法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此时,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的乘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
还以上述例子进行说明,例如预设的亮度区间为0-307,308-512,513-818,819-1023。如果某个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为230,可见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为0-307。而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小亮度值为0,不存在小于该最小亮度值的其他亮度值了,因此也就不存在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此时将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该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进而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后,判断是否存在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如果不存在,则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因此提高了亮度校正的效率。
当不存在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时,为了使确定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更准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包括:
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该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
电子设备可以保存每个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每个预设的亮度区间内的校正系数。针对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出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后,如果判断不存在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此时,可以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进而,将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该第一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进而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出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后,如果判断不存在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此时,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将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该第一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因此使得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更准确。
实施例4:
为了使确定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更准确,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包括:
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该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
所述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包括:
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该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
由于待校正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响应都存在不一致性,为了使亮度校正更准确,可以使一个亮度区间对应多个校正系数。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保存每个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每个预设的亮度区间内的校正系数。这样,在针对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时,在确定出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后,可以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可以确定出该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将该第一校正系数作为该第一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进而,计算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将第一差值与该第一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第一子亮度值。
在针对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时,在确定出与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第二亮度区间之后,根据该第一像素点在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可以确定该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将对应的每个第二校正系数作为该第一像素点在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进而,针对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将该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与该第二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该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子亮度值。
针对每个第一像素点,在确定出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和每个第二子亮度值之后,将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与每个第二子亮度值的和,作为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进而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保存每个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每个预设的亮度区间内的校正系数,在针对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和第二子亮度值时,根据该第一像素点在待校正图像中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每个预设的亮度区间内的校正系数,进而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和第二子亮度值,因此使得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和第二子亮度值更准确,进而使得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更准确。
为了使确定像素点在每个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更准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确定每个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每个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的过程包括:
针对每个亮度区间,识别该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边界值和第二亮度边界值;其中,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小于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在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和第二亮度边界值下,分别采集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的图像,分别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确定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对应的第一参考图像和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对应的第二参考图像;
针对预先保存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在第一参考图像中确定与该坐标信息对应的第三像素点,以及在第二参考图像中确定与该坐标信息对应的第四像素点;其中,所述预先保存的图像、待校正的图像、第一参考图像和第二参考图像的分辨率相同;计算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与第一亮度边界值的第三差值、以及所述第四像素点的亮度值与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的第四差值,根据所述第三差值与第四差值的比值,确定该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该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
电子设备针对每个亮度区间,可以识别该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边界值和第二亮度边界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第一亮度边界值小于第二亮度边界值进行说明。
在第一亮度边界值下,采集第一预设数量的图像,对第一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确定第一亮度边界值对应的第一参考图像。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识别第一预设数量的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根据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可以在第一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确定与该坐标信息相对应的像素点,也就是将第一预设数量的图像中坐标信息相同的像素点作为相对应的像素点。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一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相对应的像素点保存在一个组中。针对每组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过程为:识别该组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将亮度值最大的像素点和亮度值最小的像素点从该组中移除,统计该组中剩余的像素点的亮度值出现的次数,将出现次数最多的亮度值作为该组对应的亮度值。这样可以确定出每组对应的亮度值,然后针对每组,将该组对应的亮度值作为该组的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的亮度值,这样,根据每组对应的亮度值构成的图像即为第一亮度边界值对应的第一参考图像。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对确定第一参考图像的过程进行说明。
例如,在第一亮度边界值下,采集了10幅图像,坐标信息为(1,1)的像素点在10幅图像中对应的亮度值分别为450,550,550,580,580,580,600,600,720和730。移除亮度值为450的像素点和亮度值为730的像素点,然后统计剩余亮度值出现的次数,经统计出现次数最多的亮度值为580,则将580作为坐标信息为(1,1)的像素点的亮度值。这样可以确定出每个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的亮度值,这些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的亮度值构成的图像即为第一亮度边界值对应的第一参考图像。
在第二亮度边界值下,采集第二预设数量的图像,第二预设数量和第一预设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第二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确定第二亮度边界值对应的第二参考图像。其中,确定第二参考图像的过程与上述确定第一参考图像的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电子设备中预先保存有与待校正图像分辨率相同的一个图像,并且预先保存的图像、待校正的图像、第一参考图像和第二参考图像的分辨率相同。针对预先保存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可以在第一参考图像中确定与该坐标信息对应的第三像素点,以及在第二参考图像中确定与该坐标信息对应的第四像素点。
然后根据如下公式可以确定每个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第一亮度边界值和第二亮度边界值对应的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1498650190000171
其中,Tn表示该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边界值,Tn+1表示该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亮度边界值,Xn表示第一参考图像中与坐标信息对应的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Xn+1表示第二参考图像中与坐标信息对应的第四像素点的亮度值,Tn+1-Tn表示第二亮度边界值与第一亮度边界值的第三差值,Xn+1-Xn表示第四像素点的亮度值与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的第四差值,Kn表示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第一亮度边界值和第二亮度边界值对应的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例如亮度区间的第一亮度边界值为513,第二亮度边界值为818,以坐标信息为(1,1)进行说明。第一参考图像中与该坐标信息(1,1)对应的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为527,,第二参考图像中与该坐标信息(1,1)对应的第四像素点的亮度值为846,则确定坐标信息为(1,1)对应的像素点在第一亮度边界值为513,第二亮度边界值为818对应的亮度区间内的校正系数为(818-513)/(846-527)=0.96。
而如果第一亮度边界值为0,此时认为第一参考图像中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都为0,例如第二亮度边界值为307,第二参考图像中与坐标信息为(1,1)对应的第四像素点的亮度值为280,则确定坐标信息为(1,1)对应的像素点在第一亮度边界值为0,第二亮度边界值为307对应的亮度区间内的校正系数为307/280=1.1。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预先保存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根据第二亮度边界值与第一亮度边界值的第三差值、以及第二参考图像中与该坐标信息对应的第四像素点的亮度值与第一参考图像中与该坐标信息对应的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的第四差值,可以确定该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第二亮度边界值和第一亮度边界值所对应的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因此,使得确定每个像素点在每个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更准确。
实施例5:
为了消除曝光时长对亮度校正的影响,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针对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采集待校正的图像时的曝光时长,确定所述曝光时间对应的预先确定的背景图像;
将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减去所述背景图像中对应的每个第四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得到的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将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作为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
电子设备预先针对不同的曝光时长保存有对应的背景图像,根据采集待校正的图像时的曝光时长,可以确定该曝光时长对应的预先确定的背景图像。在进行亮度校正之前,首先将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减去背景图像中对应的每个第四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得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然后将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作为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后续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的步骤。
例如,待校正图像中某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为600,背景图像中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四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为180,则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为600-180=420,然后根据亮度值420,确定该第一像素点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减去背景图像中对应的每个第四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得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将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作为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后续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的步骤,因此可以消除曝光时长对亮度校正的影响,使得亮度校正更准确。
实施例6:
为了使确定背景图像更准确,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先确定背景图像的过程包括:
针对预设的每个曝光时长,在预设的亮度阈值下,采集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对所述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确定每个曝光时长对应的背景图像。
电子设备保存有预设的多个曝光时长,例如3秒、5秒、8秒等等,以曝光时长为5秒为例进行说明。将曝光时长调节为5秒,并且在预设的亮度阈值下,采集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其中,预设的亮度阈值为一个较小的亮度值,例如占饱和亮度值1023的20%,也就是205。第三预设数量可以与第一预设数量相同或不同,也可以与第二预设数量相同或不同。采集到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之后,对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确定曝光时长为5秒对应的背景图像。其中,确定背景图像的过程与上述确定第一参考图像的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预设的每个曝光时长,在预设的亮度阈值下,采集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对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确定每个曝光时长对应的背景图像,因此使得确定每个曝光时长对应的背景图像更准确。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同时保存多组预设的亮度区间,其中每组预设的亮度区间数量不同,例如保存了四组预设的亮度区间,预设的亮度区间数量分别为3个、4个、5个和6个。预设的亮度区间数量不同,则每个预设的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边界值和第二亮度边界值不同。针对每组,按照上述方法可以确定出该组对应的每个像素点在每个预设的亮度区间内的校正系数,电子设备可以将校正系数,以及确定的背景图像保存在对应的组中。当接收到亮度区间数量信息时,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以确定出亮度区间数量信息对应的每个预设的亮度区间。这样可以根据用户指定的校正段数,进行亮度校正,提高了用户体验。并且,基于FPGA,可以实现在不同段数之间实时切换,提高亮度校正的效率。
具体的,可以将背景图像和每组对应的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存储在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DDR)中。在存储背景图像和每组对应的像素点的校正系数时,为了便于存储,将背景图像的数据位宽设置为11比特,校正系数设置为13比特,其中1比特整数,12比特小数。在进行亮度校正时,电子设备从DDR中获取相应的背景图像和校正系数,然后对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多段校正,确定出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
下面,以5段校正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校正方法进行说明。
电子设备中保存的预设的5个亮度区间分别为0-199,200-399,400-599,600-799,800-1023。在进行多段亮度校正时,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进行校正:
Figure BDA0001498650190000211
其中,
Figure BDA0001498650190000213
Figure BDA0001498650190000214
式中,T1,T2,T3,T4分别为每个预设的亮度区间对应的亮度边界值,在本例子中,T1=200,T2=400,T3=600,T4=800;X为某个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K1,K2,K3,K4,K5分别为该第一像素点在每个预设的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x1,x2,x3,x4,x5分别为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X,确定的每个预设的亮度区间对应的与校正系数相乘的亮度值;Y为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
例如,某个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为500,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为T2-T3,也就是400-599。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分别为0-T1和T1到T2,也就是0-199和200-399。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出,X1=200,X2=400,X3=500-400=100,X4=0,X5=0。因此,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为Y=K1*200+K2*200+K3*100。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校正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21,用于针对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将除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外的至少一个亮度区间确定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
第一更新模块22,用于针对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对应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二亮度区间,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和每个第二子亮度值,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21,具体用于识别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小亮度值,将小于所述最小亮度值的每个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亮度区间作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
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23,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如果是,触发所述第一确定模块21。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更新模块24,用于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
所述第二更新模块24,具体用于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该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
所述第一更新模块22,具体用于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该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识别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该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25,用于针对每个亮度区间,识别该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边界值和第二亮度边界值;其中,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小于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在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和第二亮度边界值下,分别采集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的图像,分别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确定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对应的第一参考图像和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对应的第二参考图像;针对预先保存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在第一参考图像中确定与该坐标信息对应的第三像素点,以及在第二参考图像中确定与该坐标信息对应的第四像素点;其中,所述预先保存的图像、待校正的图像、第一参考图像和第二参考图像的分辨率相同;计算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与第一亮度边界值的第三差值、以及所述第四像素点的亮度值与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的第四差值,根据所述第三差值与第四差值的比值,确定该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该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26,用于根据采集待校正的图像时的曝光时长,确定所述曝光时长对应的预先确定的背景图像;将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减去所述背景图像中对应的每个第四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得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将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作为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27,用于针对预设的每个曝光时长,在预设的亮度阈值下,采集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对所述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确定每个曝光时长对应的背景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亮度校正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针对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将除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外的至少一个亮度区间确定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针对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二亮度区间,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和每个第二子亮度值,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校正时,针对每个第一像素点,可以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及与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和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的第一亮度阈值,以及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可以确定第一子亮度值,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进而确定出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并根据目标亮度值对亮度值进行更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对第一像素点的多段校正,对于非线性的像素点响应不一致性,通过多段校正的方式,使得亮度值校正更准确。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亮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将除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外的至少一个亮度区间确定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二亮度区间,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其中,将该第二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大亮度值和最小亮度值的差作为该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和每个第二子亮度值,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其中,将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与每个第二子亮度值的和,作为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除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外的至少一个亮度区间确定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包括:
识别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小亮度值,将小于所述最小亮度值的每个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亮度区间作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如果是,进行后续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不存在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包括:
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该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包括:
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该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
所述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包括:
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该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确定每个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每个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的过程包括:
针对每个亮度区间,识别该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边界值和第二亮度边界值;其中,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小于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在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和第二亮度边界值下,分别采集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的图像,分别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确定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对应的第一参考图像和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对应的第二参考图像;
针对预先保存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在第一参考图像中确定与该坐标信息对应的第三像素点,以及在第二参考图像中确定与该坐标信息对应的第四像素点;其中,所述预先保存的图像、待校正的图像、第一参考图像和第二参考图像的分辨率相同;计算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与第一亮度边界值的第三差值、以及所述第四像素点的亮度值与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的第四差值,根据所述第三差值与第四差值的比值,确定该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该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采集待校正的图像时的曝光时长,确定所述曝光时长对应的预先确定的背景图像;
将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减去所述背景图像中对应的每个第四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得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将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作为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确定背景图像的过程包括:
针对预设的每个曝光时长,在预设的亮度阈值下,采集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对所述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确定每个曝光时长对应的背景图像。
10.一种亮度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针对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将除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之外的至少一个亮度区间确定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针对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二亮度区间,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其中,将该第二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大亮度值和最小亮度值的差作为该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和每个第二子亮度值,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其中,将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与每个第二子亮度值的和,作为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识别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包含的最小亮度值,将小于所述最小亮度值的每个亮度值所属的预设的亮度区间作为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每个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预设的第一亮度区间关联的预设的第二亮度区间;如果是,触发所述第一确定模块。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对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更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更新模块,具体用于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该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的目标亮度值。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更新模块,具体用于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第一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阈值的第一差值,及该第一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子亮度值;识别该第一像素点在所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在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内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根据每个第二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差值,及该第二校正系数,确定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子亮度值。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亮度区间,识别该亮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亮度边界值和第二亮度边界值;其中,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小于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在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和第二亮度边界值下,分别采集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的图像,分别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确定所述第一亮度边界值对应的第一参考图像和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对应的第二参考图像;
针对预先保存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在第一参考图像中确定与该坐标信息对应的第三像素点,以及在第二参考图像中确定与所该坐标信息对应的第四像素点;其中,所述预先保存的图像、待校正的图像、第一参考图像和第二参考图像的分辨率相同;计算所述第二亮度边界值与第一亮度边界值的第三差值、以及所述第四像素点的亮度值与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的第四差值,根据所述第三差值与第四差值的比值,确定该坐标信息对应的像素点在该亮度区间内对应的校正系数。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待校正的图像时的曝光时长,确定所述曝光时长对应的预先确定的背景图像;将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减去所述背景图像中对应的每个第四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得到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将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作为待校正的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亮度值。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针对预设的每个曝光时长,在预设的亮度阈值下,采集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对所述第三预设数量的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时间域内的滤波处理,确定每个曝光时长对应的背景图像。
CN201711287003.8A 2017-12-07 2017-12-07 一种亮度校正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055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7003.8A CN108055486B (zh) 2017-12-07 2017-12-07 一种亮度校正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7003.8A CN108055486B (zh) 2017-12-07 2017-12-07 一种亮度校正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55486A CN108055486A (zh) 2018-05-18
CN108055486B true CN108055486B (zh) 2020-02-14

Family

ID=62123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87003.8A Active CN108055486B (zh) 2017-12-07 2017-12-07 一种亮度校正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554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7799A (zh) * 2018-06-19 2018-12-07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cd显示模组背光色度均匀性的检测方法
CN108873399A (zh) * 2018-06-19 2018-11-23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cd显示模组背光发光均匀性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636331B (zh) * 2019-09-26 2022-08-0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视频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56537B (zh) * 2021-06-22 2022-01-07 英特灵达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6175A (zh) * 2010-03-10 2011-09-21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以及程序
CN102279535A (zh) * 2010-06-09 2011-12-14 佳能株式会社 能够进行精确灰度校正的图像形成设备
JP2016133799A (ja) * 2015-01-22 2016-07-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システム
CN106911918A (zh) * 2015-12-23 2017-06-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图像像素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6175A (zh) * 2010-03-10 2011-09-21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以及程序
CN102279535A (zh) * 2010-06-09 2011-12-14 佳能株式会社 能够进行精确灰度校正的图像形成设备
JP2016133799A (ja) * 2015-01-22 2016-07-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システム
CN106911918A (zh) * 2015-12-23 2017-06-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图像像素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无人机多光谱影像辐射一致性自动校正;杨贵军等;《农业工程学报》;201505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55486A (zh) 2018-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5486B (zh) 一种亮度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8492287B (zh) 一种视频抖动检测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8116692A5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13674273B (zh) 一种基于产品缺陷的光学检测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JP2004260574A (ja) フリッカ検出方法およびフリッカ検出装置
US9891040B2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measuring a distance
CN109478329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1107237B2 (en) Image foreground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6191517B2 (ja) 検出装置、検出プログラム、及び検出方法
CN106448524B (zh) 显示屏亮度均匀性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827269B (zh) 农作物生长变化状况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400271B (zh) 一种条纹非均匀性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274364B (zh) 一种图像增强方法及装置
CN109685794B (zh) 用于手机屏幕缺陷检测相机自适应步长dpc算法及装置
CN109584175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5018705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image noise
CN110795998B (zh) 人流量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728476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for determining a defective pixel
JP6058720B2 (ja) 情報出力装置、検知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出力方法
CN110874814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447456B (zh) 一种影像显示校正方法及装置
JP5882883B2 (ja) テロップ検出装置、テロップ検出方法及びテロップ検出プログラム
KR101420331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휘도의 불균일도 측정방법
JP2021052238A (ja) 付着物検出装置および付着物検出方法
CN111383184A (zh) 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10, No. 1199 Bin'an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uaru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10, No. 1199 Bin'an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UARAY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