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55145B - 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55145B
CN108055145B CN201711115454.3A CN201711115454A CN108055145B CN 108055145 B CN108055145 B CN 108055145B CN 201711115454 A CN201711115454 A CN 201711115454A CN 108055145 B CN108055145 B CN 1080551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ult
state
side port
message
clien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154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55145A (zh
Inventor
毛为民
王浩
衷宇清
王敏
姚建
吴刚
李俊浩
崔兆阳
廖兴
蔡继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1545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551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55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55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55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551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步骤: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为远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为关闭状态时,所产生的携带关闭标志的报文;对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得的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关闭标志,在第一设定时间间隔后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将本端设备的故障转移组的状态设置为故障转移状态,故障源设置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故障类型设置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上述方法,在解析得接收的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关闭标志,则在第一设定时间间隔后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降低PTN网络系统在出现故障时的电量消耗。

Description

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分组交换的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简称PTN)采用传输网中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in Transport Networks,简称MPLS-TP)为网络的主要技术,其遵循端到端伪线仿真(Pseudo 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简称PWE3)框架,通过隧道(Tunnel)、伪线(Pseudo Wire,简称PW)承载分组业务。
由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简称MPLS)技术支持多层标签和转发平面面向连接的特性,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使其在虚拟专用网(VirtualPrivate Network,简称VPN)上得到广泛应用,能够确保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和安全性,具有流量工程能力。结合端到端的伪线仿真(Pseudo Wire EmulationEdge-to-Edge,简称PWE3)技术,MPLS网络可以承载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简称TDM)业务、异步传送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简称ATM)业务以及以太网业务等。
在PTN网络运行过程中,网络中业务配置的PTN接入层设备用户侧端口(UserNetwork Interface,简称UNI)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而产生故障关闭,然而与这些PTN设备用户侧端口业务连接的其它PTN设备用户侧端口仍然处于连接开启状态,由此导致巨大的电量浪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PTN网络故障产生时电量耗费巨大的问题,提供一种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和系统。
一种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其中,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为远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为关闭状态时,所产生的携带关闭标志的报文;
对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得到的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关闭标志,在第一设定时间间隔后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
将本端设备的故障转移组的状态设置为故障转移状态,将所述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设置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将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设置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
一种PTN网络故障转移系统,包括:
故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其中,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为远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为关闭状态时,所产生的携带关闭标志的报文;
端口关闭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得到的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关闭标志,在第一设定时间间隔后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
故障设置模块,用于将本端设备的故障转移组的状态设置为故障转移状态,将所述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设置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将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设置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
上述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和系统,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解析得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关闭标志,则在第一设定时间间隔后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避免本端设备在远端设备关闭时仍然开启导致的电量耗费,降低PTN网络系统在出现故障时的电量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流程图;
图2为PTN网络故障转移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TN业务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PTN业务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PTN业务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TN网络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图1为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流程图,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其中,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为远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为关闭状态时,所产生的携带关闭标志的报文。
其中,本端设备和远端设备可为汇聚层设备和/或接入层设备,本端设备是指当前处理信息的设备,远端设备是指与本端设备建立业务连通的其它设备。本端设备和远端设备分别下联有用户站点,并分别通过以太网上联汇聚层设备,通过汇聚层设备之间配置的承载于隧道上的伪线连通,实现用户站点之间的业务连通。
当远端设备与用户站点的连接由于某些原因断开时,远端设备用户侧的端口,即用户侧端口关闭,远端设备会发送携带关闭(down)标志的客户信号失效(Client SignalFail,简称CSF)报文,即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至本端设备,本端设备接收该第一CSF报文。
S102,对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得到的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关闭标志,在第一设定时间间隔后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
本端设备对接收的第一CSF报文进行解析,解析得该CSF报文携带关闭标志,例如在CSF报文中写入的down标志,则间隔第一设定时间间隔后关闭本端设备的用户侧端口。
如果在接收到第一CSF报文时即刻关闭本端设备的用户侧端口,则可能由于关闭过快导致系统抖动,降低系统稳定性,在间隔合适时间后再关闭本端设备,可以有效避免迅速关闭设备导致的抖动,所述第一设定时间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可以是10s、30s、60s等等。
S103,将本端设备的故障转移组的状态设置为故障转移状态,将所述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设置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将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设置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
本端设备设置有故障转移组,以执行相应的故障转移功能,并记录设备的故障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故障转移组配置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服务实例,所述故障转移组配置于本端设备与远端设备上,所述故障转移组处于使能状态。
本端设备的用户侧端口关闭,故障转移组判定当前本端设备处于故障状态,则将本端设备的故障转移组的状态设置为故障转移状态,例如可标记状态为failover,将所述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设置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Maintenance association EndPoint-Maintenance Association,MEP-MA)故障源,将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设置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例如可标记为csf_fault。以记录当前本端设备的故障情况和类型,后续可读取故障组的记录状态,以此为根据执行告警操作,或可作为后续故障恢复时的判断依据。
上述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解析得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关闭标志,则在第一设定时间间隔后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避免本端设备在远端设备关闭时仍然开启导致的电量耗费,降低PTN网络系统在出现故障时的电量消耗。
若本端设备的用户侧端口在接收到第一CSF报文时已处于关闭状态,再执行用户侧端口关闭会导致用户侧端口死锁,为了避免死锁的产生,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获取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的连接状态,若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状态为开启状态时,则跳转至所述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的步骤。若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状态为关闭状态时,则中止本次操作。通过该技术方案,只有在用户侧端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才会执行用户侧端口关闭的操作,避免重复关闭用户侧端口导致端口死锁,提升PTN网络系统的稳定性。
当远端设备客户信号失效故障恢复时,本端设备需重新开启用户侧端口,以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设置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获取故障转移组的状态信息,当所述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故障转移状态,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则
监测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接收状态,若接收到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对所述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得到的所述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开启标志,则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开启,并设置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正常状态,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无,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为无;
其中,所述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为当所述远端设备的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故障转移状态,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时,监测到远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状态为开启状态时,则产生的携带开启标志的报文。
当远端设备的用户侧端口关闭,即故障类型标记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状态时,远端设备会对自身用户侧端口进行实时监测,若监测到用户侧端口连接开启,表明故障恢复,则发送携带开启标志,例如写入up标志的第二客户信号失效(CSF)报文至本端设备。
本端设备接收该第二CSF报文,解析得该报文携带开启标志,则开启自身的用户侧端口,恢复所在网络链路的正常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开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获取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的连接状态,若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状态为关闭状态,则跳转至所述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开启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还包括步骤:
监测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接收状态,若第二设定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则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
并设置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故障转移状态,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为连续性检测超时故障;
其中,所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为远端设备每隔设定连续性检测间隔时间产生的报文,所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通过伪线传输至本端设备;
其中,所述伪线为根据本端设备与远端设备业务配置的连接本端设备与远端设备的伪线。
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本端设备和远端设备之间的伪线故障开断时,本端设备在第二设定时间间隔接收不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则关闭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从而能够节省设备电量,降低PTN网络线路故障时的电量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第二设定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时,还包括步骤:检测陷阱开关状态,若陷阱开关使能,则发送故障陷阱报文至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管理站。
陷阱(Trap)报文是由被管理的设备主动的向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Management Protocol,简称SNMP)管理站发送的设备异常情况消息,SNMP协定在OSI模型的应用层(第七层)运作,定义Trap为核心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简称PDU)报文之一。通过发送Trap报文至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管理站,对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该管理站了解设备的故障状态和故障类型等信息,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当连续性检测超时故障恢复时,即连接端到端的线路重新连通,则该线路两端的设备需重新开启用户侧端口,以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为连续性检测超时故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获取故障转移组的状态信息,当所述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故障转移状态,故障源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故障类型为连续性检测超时故障,则
监测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接收状态,若接收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则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开启,并设置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正常状态,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无,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为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接收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时,还包括步骤:检测陷阱开关状态,若陷阱开关使能,则发送故障恢复陷阱报文至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管理站。通过发送故障恢复陷阱(Trap)报文至SNMP管理站,工作人员可通过管理站得知当前网络故障已经恢复。
参见图2,图2为PTN网络故障转移系统结构示意图,PTN网络故障转移系统包括:
故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其中,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为远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为关闭状态时,所产生的携带关闭标志的报文;
端口关闭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得到的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关闭标志,在第一设定时间间隔后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
故障设置模块,用于将本端设备的故障转移组的状态设置为故障转移状态,将所述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设置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将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设置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
上述PTN网络故障转移系统,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解析得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关闭标志,则在第一设定时间间隔后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避免本端设备在远端设备关闭时仍然开启导致的电量耗费,降低PTN网络系统在出现故障时的电量消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故障转移组配置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服务实例,所述故障转移组配置于本端设备与远端设备上,所述故障转移组处于使能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口关闭模块在执行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的步骤之前,还用于执行获取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的连接状态,若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状态为开启状态时,则跳转至所述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口关闭模块之后,还包括: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故障转移组的状态信息,当所述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故障转移状态,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则
故障恢复模块,用于监测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接收状态,若接收到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对所述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得到的所述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开启标志,则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开启,并设置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正常状态,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无;
其中,所述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为当所述远端设备的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故障转移状态,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时,监测到远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状态为开启状态时,则产生的携带开启标志的报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故障恢复模块还包括:状态检测模块,用于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开启之前,获取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的连接状态,若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状态为关闭状态,则跳转至所述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开启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故障恢复模块还包括:死锁保护模块,用于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开启之前,获取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的连接状态,若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状态为关闭状态时,则中止本次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TN网络故障转移系统还包括:
第一连续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接收状态,若第二设定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则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
连续故障设置模块,用于若第二设定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则设置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故障转移状态,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为连续性检测超时故障;
其中,所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为远端设备每隔设定连续性检测间隔时间产生的报文,所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通过伪线传输至本端设备;
其中,所述伪线为根据本端设备与远端设备业务配置的连接本端设备与远端设备的伪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续故障设置模块之后,还包括:故障告警模块,用于若第二设定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时,检测陷阱开关状态,若陷阱开关使能,则发送故障陷阱报文至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管理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续故障设置模块之后,还包括:
连续故障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故障转移组的状态信息,当所述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故障转移状态,故障源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故障类型为连续性检测超时故障,则
第二连续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接收状态,若接收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则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开启,并设置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正常状态,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续监测模块之后,还包括:故障恢复通知模块,用于若接收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时,检测陷阱开关状态,若陷阱开关使能,则发送故障恢复陷阱报文至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管理站。
本发明的PTN网络故障转移装置与本发明的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一一对应,在上述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的实施例阐述的技术特征及其有益效果均适用于PTN网络故障转移装置的实施例中,特此声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其中本端设备和远端设备可以为接入层设备,本端设备是指当前接入层设备,远端设备是指与当前设备在配置业务上对应的接入层设备,本端设备与远端设备分别连接上层汇聚层设备,通过配置的PW实现业务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的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不同的PTN业务模型中,下面以三种典型的业务模型为例,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的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的应用场景示例。
业务模型1:
参见图3所示,其中业务模型1中各汇聚层设备(Provider Edge,简称PE)通过单板下接接入层设备(Client Edge,简称CE)通过电信级以太网特性组网,实现各个用户站点业务接入,并汇聚传输,并通过单板上联核心层设备(Provider,简称P)到PTN骨干网络,在用户业务到达设备时,通过PTN业务单板的配合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PW业务,并为传送隧道提供操作、管理和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简称OAM)以及保护功能,由PW承载业务并通过传输隧道(Tunnel)承载PW进行传输。
业务模型2:
参见图4所示,业务模型2在用户分支站点A、用户分支站点B、用户分支站点C和用户总部之间建立虚拟局域网,并使各用户分支站点之间业务隔离,实现各用户分支站点到用户总部之间的多点到点的访问,汇聚层设备下行与各接入层设备通过电信级以太网特性组网,通过PTN业务单板的配合完成业务跨越PTN网络的传送,并为传送隧道提供OAM和保护功能。业务有一个根节点和多个叶子节点,每个叶子节点只与根节点通过PW连接。叶子节点之间可以相互隔离或不隔离通信。该模型业务提供模拟的二层功能网络,即虚拟交换接口((Virtual Switch Interface,简称VSI)。每个节点接口都是VSI中的用户侧端口(UserNetwork Interface,简称UNI),在UNI之间通过PW连接。UNI之间和PW之间都可以相互隔离或不隔离通信。主要配置业务、VSI属性、UNI之间的PW,由PW承载业务并通过Tunnel承载PW进行传输,进而形成业务汇聚网络。
业务模型3:
参见图5所示,业务模型3在用户分支站点A、用户分支站点B和用户分支站点C之间建立虚拟局域网,实现各用户站点之间多点到多点的通信,PE设备下行与CE设备通过电信级以太网特性组网,通过PTN业务单板的配合完成业务跨越PTN网络的传送,并为传送隧道提供OAM和保护功能。业务有多个节点,整个业务提供模拟的二层功能网络,即VSI。每个节点接口都是VSI中的UNI,在UNI之间通过PW连接。UNI之间和PW之间都可以相互隔离或不隔离通信。主要配置业务、VSI属性、UNI之间的PW,由PW承载业务并通过Tunnel承载PW进行传输,进而形成模拟的局域网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的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不同的各PTN业务模型或上述各PTN业务模型的组合构成的业务网络中,其中业务网络中,各业务匹配对应的两个接入层设备均可以作为本发明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的本端设备和对应的远端设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
为了更清楚、明晰地阐述本发明的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下面再以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来进行说明。
本应用示例的PTN组网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PTN网络包括两个汇聚层设备PE1和PE2和两个接入层设备CE1和CE2,其中,PE1和PE2之间设置有承载于传输隧道上的PW,实现CE1和CE2之间的业务连通,CE1和CE2分别与业务对应的用户站点A、用户站点B连接。
CE1和CE2上各配置有故障转移组,同时配置MEP-MA服务实例,在CE1和CE2上关联PW的服务实例下开启CSF功能。
本应用示例的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故障产生阶段:
基本操作流1:
1、在CE1和CE2配置故障转移使能,故障转移源为MEP-MA故障,配置故障动作为端口关闭(shutdown)。
2、当CE1在3.5倍连续性检测(Continuity Check,简称CC)间隔收不到远端的连续性检测消息(Continuity Check Message,简称CCM)报文,则判定发生连续性检测超时故障,将CE1连接用户侧端口设置为关闭(down)状态;
3、标记CE1的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故障转移(failover),故障源为MEP-MA,故障类型为连续性检测超时故障(cc_timeout);
4、如果Trap开关使能,则发送故障Trap报文至SNMP管理站。
对于CE2端对应的操作与上述CE1端操作同理。
基本操作流2:
1、当CE1的用户侧端口状态为关闭状态,CE1发送的CSF报文会携带关闭标志(down标志),CE2收到携带down标志的CSF报文,会通知给故障转移模块,故障转移认为MEP-MA故障,定时器开始计时,如果定时器到设定时间,例如30s,CE2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
2、CE2设备也会发送携带down标志的CSF报文至CE1,CE1收到这个CSF报文,故障转移组判定发生MEP-MA故障,但是CE1的用户侧端口已经关闭,故障转移组不会再执行将CE1的用户侧端口关闭的动作,为了防止死锁,只有在用户侧端口状态为开启(up)情况下才会执行端口关闭的动作,但是会置上故障状态;
3、标记CE1故障转移组状态为failover,故障源为MEP-MA,故障类型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csf-fault);
4、如果Trap开关使能,则发送故障Trap报文至SNMP管理站。
B.故障恢复阶段
故障恢复前置条件:已经发生MEP-MA故障,两台设备用户侧端口已经关闭。
基本操作流3:
1、连续性检测故障恢复,CE1和CE2能重新收到CCM报文,CE1和CE2对应的故障转移组判定故障恢复,CE1和CE2的用户侧端口开启(up);
2、标记CE1和CE2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正常(normal),故障源为无(none),故障类型为无类型(nonetype);
3、如果Trap开关使能,则发送故障恢复Trap报文至SNMP管理站。
基本操作流4:
1、当远端CE1开启时,CE1发送的CSF报文会携带开启标志(up标志),CE2收到携带up标志的报文,通知故障转移模块,开启计时,如果定时器到设定时间,例如30s,CE2的用户侧端口开启;此时虽然CE2同时也会给CE1发送携带up标志的CSF报文,但因为CE1的用户侧端口处于开启状态,不会再执行用户侧端口开启的步骤;
2、标记CE2故障转移组状态为normal,故障源为none,故障类型为nonetype;
3、如果Trap开关使能,则发送故障恢复Trap报文至SNMP管理站。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装置、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装置、包括处理器的装置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装置、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装置)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装置、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装置、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装置、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装置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其中,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为远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为关闭状态时,所产生的携带关闭标志的报文;所述远端设备下联有用户站点,通过汇聚层设备之间配置的承载于隧道上的伪线,实现用户站点之间的业务连通;
对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得到的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关闭标志,在第一设定时间间隔后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所述第一设定时间间隔用于避免迅速关闭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而导致抖动;
将本端设备的故障转移组的状态设置为故障转移状态,将所述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设置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将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设置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
所述故障转移组配置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服务实例,所述故障转移组配置于本端设备与远端设备上,所述故障转移组处于使能状态;
所述故障转移组还用于记录所述本端设备的故障情况和类型;所述本端设备的故障情况和类型用于执行告警操作;在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的连接状态,若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状态为开启状态时,则跳转至所述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设置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获取故障转移组的状态信息,当所述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故障转移状态,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则
监测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接收状态,若接收到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对所述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得到的所述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开启标志,则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开启,并设置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正常状态,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无;
其中,所述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为当所述远端设备的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故障转移状态,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时,监测到远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状态为开启状态时,则产生的携带开启标志的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开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获取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的连接状态,若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状态为关闭状态,则跳转至所述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开启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监测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接收状态,若第二设定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则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
并设置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故障转移状态,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为连续性检测超时故障;
其中,所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为远端设备每隔设定连续性检测间隔时间产生的报文,所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通过伪线传输至本端设备;
其中,所述伪线为根据本端设备与远端设备业务配置的连接本端设备与远端设备的伪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第二设定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时,还包括步骤:检测陷阱开关状态,若陷阱开关使能,则发送故障陷阱报文至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管理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为连续性检测超时故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获取故障转移组的状态信息,当所述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故障转移状态,故障源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故障类型为连续性检测超时故障,则监测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接收状态,若接收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则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开启,并设置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正常状态,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接收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时,还包括步骤:检测陷阱开关状态,若陷阱开关使能,则发送故障恢复陷阱报文至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管理站。
8.一种PTN网络故障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故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其中,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为远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为关闭状态时,所产生的携带关闭标志的报文;所述远端设备下联有用户站点,通过汇聚层设备之间配置的承载于隧道上的伪线,实现所述用户站点之间的业务连通;
端口关闭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得到的所述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关闭标志,在第一设定时间间隔后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
故障设置模块,用于将本端设备的故障转移组的状态设置为故障转移状态,将所述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设置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将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设置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所述故障转移组配置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服务实例,所述故障转移组配置于本端设备与远端设备上,所述故障转移组处于使能状态;所述故障转移组还用于记录所述本端设备的故障情况和类型;所述本端设备的故障情况和类型用于执行告警操作;
状态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的连接状态,若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状态为开启状态时,则跳转至所述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TN网络故障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TN网络故障转移系统,还包括:
第一连续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接收状态,若第二设定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连续性检测消息报文,则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TN网络故障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关闭模块之后,还包括: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故障转移组的状态信息,当所述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故障转移状态,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则
故障恢复模块,用于监测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接收状态,若接收到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对所述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得到的所述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开启标志,则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开启,并设置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正常状态,设置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无;其中,所述第二客户信号失效报文为当所述远端设备的故障转移组状态为故障转移状态,故障转移组的故障源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故障转移组的故障类型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时,监测到远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状态为开启状态时,则产生的携带开启标志的报文。
CN201711115454.3A 2017-11-13 2017-11-13 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80551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5454.3A CN108055145B (zh) 2017-11-13 2017-11-13 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5454.3A CN108055145B (zh) 2017-11-13 2017-11-13 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55145A CN108055145A (zh) 2018-05-18
CN108055145B true CN108055145B (zh) 2021-08-31

Family

ID=62119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15454.3A Active CN108055145B (zh) 2017-11-13 2017-11-13 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551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8781B (zh) * 2018-12-20 2021-10-2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路径的管理方法和pe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8419A (zh) * 2010-09-10 2011-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传送网的链路状态传递方法及装置
CN103607302A (zh) * 2013-11-19 2014-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信息上报方法、监控设备及管理设备
CN103916270A (zh) * 2014-03-21 2014-07-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ptn的实现链路状态穿通功能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5703936A (zh) * 2014-11-28 2016-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主控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024B (zh) * 2010-12-03 2012-11-21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直连链路网络侦听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网络设备
KR101697372B1 (ko) * 2010-12-23 2017-02-0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보호그룹의 보호절체를 수행하는 보호절체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8419A (zh) * 2010-09-10 2011-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传送网的链路状态传递方法及装置
CN103607302A (zh) * 2013-11-19 2014-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信息上报方法、监控设备及管理设备
CN103916270A (zh) * 2014-03-21 2014-07-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ptn的实现链路状态穿通功能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5703936A (zh) * 2014-11-28 2016-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主控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55145A (zh) 2018-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64420B2 (ja) イーサネット(登録商標)oam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アラーム指示および抑制(ais)機構
CN105706393B (zh) 在链路聚合组中支持操作者命令的方法和系统
Kempf et al. Scalable fault management for OpenFlow
US8111627B2 (en) Discovering configured tunnels between nodes on a path in a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521055B2 (en) Network connectivity management
CN100382517C (zh) 网络服务质量测试方法及系统
US8374078B2 (en) Active fault management for metro Ethernet service over MPLS network
EP2951959B1 (en) Using ethernet r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with computer networks
US20120087232A1 (en) Link state relay for physical layer emulation
US2008017523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tective switching of pseudo-wires on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
US20150372901A1 (en) Pseudowire control channel for signaling events
CN109672619A (zh)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EP2852098B1 (en) Method, node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performance of layer three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CN105790988B (zh) 操作维护管理功能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308526B (zh) 实现连通性检测的方法、会聚设备和系统
CN105634935A (zh) 一种服务层信号失效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2013990B (zh) 一种多段伪线故障的端到端通告方法及系统
CN108055145B (zh) 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和系统
Lam et al. Network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for mpls-based transport networks
McFarland et al. Ethernet OAM: key enabler for carrier class metro ethernet services
US20110116384A1 (en) Network connectivity management
Murakami et al. Highly reliable and large-capacity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s: technologies, perspectives, and standardization
Sajassi et al. Layer 2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L2VPN)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 Requirements and Framework
US7969888B2 (en)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for the management of an ethernet transport network
CN106559234B (zh) 控制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2

Address after: 510620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ianhe South Road, No. two, No. 2, No.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20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ianhe South Road, No. two, No. 2, No.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