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50988B - 一种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50988B
CN108050988B CN201711136605.3A CN201711136605A CN108050988B CN 108050988 B CN108050988 B CN 108050988B CN 201711136605 A CN201711136605 A CN 201711136605A CN 108050988 B CN108050988 B CN 1080509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ground
inclination angle
tunnel
sensors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366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50988A (zh
Inventor
孟达
高文生
冯文辰
彭凯贝
王涛
万征
Original Assignee
Cabr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br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br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366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509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50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50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50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509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5/00Measuring height; Measuring distances transverse to line of sight; Levelling between separated points; Surveyors' lev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3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9/00Measuring inclination, e.g. by clinometers, by lev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方法:(1)多跨连拱监测方法;(2)双层地铁车站监测方法;(3)实时监测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沉降变形的方法。本发明增加了密度和观测频率,随时掌握隧道内部和洞外地表沉降的变化,通过监控量测提供安全保障,为施工排除塌方隐患,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为运营提供实时监测数据,保证运营安全。本发明的监测方法可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测量,并且测量精度高,安装简单,不影响施工。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空间领域,具体是一种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步扩大,隧道数量和里程逐渐增多。截止2010年,我国已建铁路隧道总长度超过7000km、公路隧道5000km,地铁线路1400km。预计至2020年,我国还将规划建设隧道5000座,总长度9000公里以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最多、最复杂、发展最快的国家。
隧道施工特别是掘进过程会产生围岩扰动效应,从而引发隧道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地表也会发生沉降和变形。在人口密集、建筑设施密布的城市中进行隧道施工时,由于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众多,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地层沉降易导致地表建构筑物倾斜,甚至开裂倒塌,存在很多风险隐患,事故频发。因此,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监测已成为隧道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及时了解隧道施工对地表的影响,进而有效控制隧道安全、保护地上建筑物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监测方法通常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或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使用全站仪、水准仪和水准尺等测量仪器沿隧道开挖方向逐点、逐断面的测量。这种测量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技术人员到现场人工测量,不仅现场操作繁复、耗时费力,而且人为因素对量测精度的影响较大;2)城市隧道通常沿主干公路线修建,路面交通繁忙,环境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测量场地狭窄,并且常常需要夜间实施外业测量,光线微弱,导致测量的可靠度和灵敏度不高;3)每个断面仅测量有限几个点位,很难准确反映整个断面的变形状态;4)通常采用文件管理和人工计算方式处理现场监测数据,无法实现数据库管理、共享和原始数据追溯,导致分析效率低下,数据真实性得不到保证。因此,传统监测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隧道施工及运营对自动化、信息化监控量测技术的需求。
拱顶下沉的监控量测方法,即在地铁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控量测布设于拱顶部位的固定测点在不同时间相对标高,求出两次监控量测的差值,即为该测点的沉降变化值。不少城市地铁施工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往往采用暗挖等施工方法,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线路,往往存在塌方等重大隐患,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工作对预防塌方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必须加以重视。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物联网及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隧道地表沉降监测正在实现人工测量到自动化监测的跨越。压阻式静力水准仪、自动全站仪及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等自动化监测设备已被用于隧道地表沉降自动化监测项目中。但上述监测设备存在成本高、安装困难等缺点,在实际工程中很少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1)多跨连拱监测方法:采用一体化施工的双隧道施工时,在同时开挖的两个上部导洞,同样先确定基准点,依次在拱顶位置安放加速度传感器,按照单独地下空间纵向布置传感器,采用累加的方法,得到拱顶相应位置的竖向位移;在双隧道底部确定基准点,随着掌子面的推进,依次按设计的传感器的位置安放传感器,累计计算位移,得到底部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
(2)双层地铁车站监测方法:在上层双隧道施工时:在同时开挖的两个隧道,同样先确定基准点,依次在两侧的两个拱顶位置安放加速度传感器,再在内测的两个隧道拱顶安放传感器,按照单独地下空间纵向布置传感器,采用累加的方法,得到拱顶相应位置的竖向位移;在双隧道底部确定基准点,随着掌子面的推进,依次按设计在外侧两个隧道安放传感器,再在内测两个隧道安放传感器,依次按设计的传感器的位置安放传感器,累计计算位移,得到底部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在下层双隧道施工时:在同时开挖的两个隧道,同样先确定基准点,依次在两侧的两个拱顶位置安放加速度传感器,再在内测的两个隧道拱顶安放传感器,按照单独地下空间纵向布置传感器,采用累加的方法,得到拱顶相应位置的竖向位移;在双隧道底部确定基准点,随着掌子面的推进,依次按设计在外侧两个隧道安放传感器,再在内测两个隧道安放传感器,依次按设计的传感器的位置安放传感器,累计计算位移,得到底部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
(3)实时监测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沉降变形的方法:进行相对位移的监测,采用涡卷弹簧式离层测量仪,对路面与原状土路基之间的相对位移的监测,光电编码器测量位移量,实时采集,无线传输;根据开挖的地下空间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多排及多层的沉降理论计算,得到沉降槽曲线,选取曲线的反弯点及陡降段作为测点;在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垂直于对称轴的横截面上,在倾斜角度突变区优选横向测点阵列;在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沿对称轴的纵剖面上,开挖初期按纵剖面曲线的反弯点和陡降段布置测点,该区域进入稳定沉降之后按一定间距均匀布置纵向测点阵列;在各横向测点阵列、纵向测点阵列位置处开挖一定长、宽、高尺寸的长方形钻孔,将预制保护井放入孔洞中,在其内注入快凝混凝土,并将其表面调整满足MEMS倾角传感设备要求的平整度,待强度满足要求时,将MEMS倾角传感设备放入其中;各MEMS倾角传感设备自带电源,在无人值守情况下自动测量所在位置处地表土体的倾斜角度,通过Zigbee无线自组网络发送到附近ZigBee中心传输终端;中心传输终端在无人值守情况下,自动无线接收来自各地表沉降测点的测量数据,解译处理后重新封装,再通过GPRS/4G无线通讯网络,按照TCP/IP协议格式发送给部署在云端的隧道云监测服务器;服务器在线完成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监测数据的接收、存储、处理、分析、预测、报警、可视化展现功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准点的位置与开挖隧道的直线距离应该控制500~1000m之间,基准点由三个水准点构成,其中一个水准点设置为主点,另外的两个水准点设置为辅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三个所述水准点设置在地质结构稳定的地方,且设置特制而成的钢筋混凝土墩式的标志,三者连成闭合的水准路线,三者之间的高差借助高精度水准仪往返进行测量,并严格控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MEMS倾角传感设备基于地下多层次空间横向沉降槽倾角曲线公式
Figure BDA0001470595650000041
进行测点布设,式中:L为地下多层次空间之间的中心矩;
具体布设方法如下:1)两只MEMS倾角传感设备布设隧道中心线两侧-L-i和L+i位置处,该处为沉降漏斗的反弯点,具有最大倾斜角度;2)六只MEMS倾角传感设备布设在L-i、L+0.5i、L+1.5i、-L+i、-L-0.5i、-L-1.5i位置处,此六处测点为沉降漏斗的陡降段,具有较大倾斜角度;3)两只MEMS倾角传感设备布设在L+5i、-L-5i位置处,此处位于沉降漏斗变形区域外,作为基准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在待开挖地下多层次空间横截面内,优选十处地表倾斜角度变化剧烈位置作为测点,放置MEMS倾角传感设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根据地下多层次空间横截面内十处测点位置处的地表倾斜角度测量值,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单孔隧道横向沉降槽倾角特征曲线公式中系数,以此解算单孔隧道沉降位移;
最小二乘拟合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470595650000042
式中,Xdata(s)为10个测点的横坐标,Zdata(s)为各测点的倾斜角度值;当沉降槽倾角特征曲线公式中系数Smax、i通过最小二乘法标定后,地下多层次空间横向沉降曲线可用修正的Peck公式进行表征,即
Figure BDA0001470595650000051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在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沿对称轴的纵剖面上,开挖初期按纵剖面曲线的反弯点和陡降段布置测点,该区域进入稳定沉降之后按一定间距均匀布置纵向测点阵列,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隧道纵剖面沉降槽倾角特征曲线公式中系数,以此解算地下多层次空间沉降位移;
最小二乘拟合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470595650000052
式中,Xdata(s)为N个测点的纵坐标,Zdata(s)为各测点的倾斜角度值;当沉降槽倾角特征曲线公式中系数Smax、i通过最小二乘法标定后,地下多层次空间横向沉降曲线可用Yoshikoshi公式进行表征,即
Figure BDA0001470595650000053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工作基点布置于观测断面的附近,定期保证工作基点与隧道外的水准基准点进行联测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密度和观测频率,随时掌握隧道内部和洞外地表沉降的变化,通过监控量测提供安全保障,并指导施工,排除塌方隐患,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本发明的监测方法可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测量,并且测量精度高,安装简单,不影响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中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横截面MEMS倾角传感阵列设备布置。
图2为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中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纵截面MEMS倾角传感阵列设备布置。
图3为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中预制一体化基座。
图4为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中地下多层次空间横向地表沉降测试传感器布置图。
图5为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中考虑道路和地基沉降不均匀的离层监测中心布置。
图6为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中考虑道路和地基沉降不均匀的离层监三点测布置。
图7为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中一体化施工两跨三拱监测点横断面第一步开挖监测布置图。
图8为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中一体化施工两跨三拱监测点横断面第二步开挖监测布置图。
图9为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中一体化施工两跨三拱监测点横断面第三步开挖监测布置图。
图10为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中一体化施工两跨三拱监测点横断面第四步开挖监测布置图。
图11为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中两层地铁车站监测点横断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1)多跨连拱监测方法:采用一体化施工的双隧道施工时,在同时开挖的两个上部导洞,同样先确定基准点,依次在拱顶位置安放加速度传感器,按照单独地下空间纵向布置传感器,采用累加的方法,得到拱顶相应位置的竖向位移;在双隧道底部确定基准点,随着掌子面的推进,依次按设计的传感器的位置安放传感器,累计计算位移,得到底部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监测点的位置、监测顺序依照施工顺利来定;
(2)双层地铁车站监测方法:在上层双隧道施工时:在同时开挖的两个隧道,同样先确定基准点,依次在两侧的两个拱顶位置安放加速度传感器,再在内测的两个隧道拱顶安放传感器,按照单独地下空间纵向布置传感器,采用累加的方法,得到拱顶相应位置的竖向位移;在双隧道底部确定基准点,随着掌子面的推进,依次按设计在外侧两个隧道安放传感器,再在内测两个隧道安放传感器,依次按设计的传感器的位置安放传感器,累计计算位移,得到底部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监测点的位置、监测顺序依照施工顺利来定;在下层双隧道施工时:在同时开挖的两个隧道,同样先确定基准点,依次在两侧的两个拱顶位置安放加速度传感器,再在内测的两个隧道拱顶安放传感器,按照单独地下空间纵向布置传感器,采用累加的方法,得到拱顶相应位置的竖向位移;在双隧道底部确定基准点,随着掌子面的推进,依次按设计在外侧两个隧道安放传感器,再在内测两个隧道安放传感器,依次按设计的传感器的位置安放传感器,累计计算位移,得到底部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监测点的位置、监测顺序依照施工顺利来定。
据实践经验,可以将监测基准点的建立相关问题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距离的角度上看,监测基准点的位置与开挖隧道的直线距离应该控制在500~1000m之间,监测基准点应由三个水准点构成,而且三者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三个水准点在设置上有主辅之分,其中一个水准点设置为主点,另外的两个水准点设置为辅点,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借助于水准点的设置保证并检核基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从稳定性角度上看,三个水准点必须设置在地质结构稳定的地方,而且都应该设置特制而成的钢筋混凝土墩式的标志,三者连成闭合的水准路线,三者之间的高差应借助高精度水准仪(不低于)往返进行测量,并严格控制。
(3)实践表明,工作基点的选择与监测点的分布有关,通常情况下布置于观测断面的附近,在实践中,应定期保证工作基点与隧道外的水准基准点进行联测作业。
(4)变形监测点应结合工程的实际,在隧道的拱顶均匀地布置,通常不同的施工实际,其布置方法也有所差异,一旦施工的工作面进行开挖之后,初期支护立刻实施,在设计的预留位置留有凹槽,将加速度传感器放入进行实时监测,不影响正常施工;在进行二次支护时,就将初期支护的传感器取出,同样在预留位置留凹槽,再将传感器放入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具体的监测过程有如下几个环节:
1)进行相对位移的监测,采用涡卷弹簧式离层测量仪,对路面与原状土路基之间的相对位移的监测,光电编码器测量位移量,实时采集,无线传输,如图5、图6;
2)根据开挖的地下空间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多排及多层的沉降理论计算,得到沉降槽曲线,选取曲线的反弯点及陡降段作为测点;
3)在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垂直于对称轴的横截面上,在倾斜角度突变区优选横向测点阵列,见图1;
4)在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沿对称轴的纵剖面上,开挖初期按纵剖面曲线的反弯点和陡降段布置测点,该区域进入稳定沉降之后按一定间距均匀布置纵向测点阵列,如图2;
5)在各横向测点阵列、纵向测点阵列位置处的原状土1处开挖一定长、宽、高尺寸的长方形孔洞,将预制保护井2放入孔洞中,在其内注入快凝混凝土3,并在其内部设置两个相邻的孔,其中一个完全设置在快凝混凝土内的装置安装孔5,另一个为底部与原状土接触的测量孔6,MEMS倾角传感设备4安装在安装孔5中,而其测量点设置在测量孔6内的原状土1上,通过MEMS倾角传感设备4和测量点之间在地形改变时的变化状态,得到当前位置处的倾斜角度。如图3所示。
6)各MEMS倾角传感设备3自带电源,在无人值守情况下自动测量所在位置处地表土体的倾斜角度,通过Zigbee无线自组网络发送到附近ZigBee中心传输终端;
7)中心传输终端在无人值守情况下,自动无线接收来自各地表沉降测点的测量数据,解译处理后重新封装,再通过GPRS/4G无线通讯网络,按照TCP/IP协议格式发送给部署在云端的隧道云监测服务器;
8)服务器在线完成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监测数据的接收、存储、处理、分析、报警、可视化展现功能。
如图4所示,在待开挖地下多层次空间横截面内,优选十处地表倾斜角度变化剧烈位置作为测点,放置MEMS倾角传感设备。与同等数量、等间距测点布设方法相比,由于本方法便于传感器扑捉更为细微的沉降槽地表倾斜变化,因此能够获得更高分辨率、更高精度的倾角测量效果。
所述MEMS倾角传感设备基于地下多层次空间横向沉降槽倾角曲线公式
Figure BDA0001470595650000091
进行测点布设,式中:L为地下多层次空间之间的中心矩;
具体布设方法如下:1)两只MEMS倾角传感设备布设隧道中心线两侧-L-i和L+i位置处,该处为沉降漏斗的反弯点,具有最大倾斜角度;2)六只MEMS倾角传感设备布设在L-i、L+0.5i、L+1.5i、-L+i、-L-0.5i、-L-1.5i位置处,此六处测点为沉降漏斗的陡降段,具有较大倾斜角度;3)两只MEMS倾角传感设备布设在L+5i、-L-5i位置处,此处位于沉降漏斗变形区域外,作为基准点。
根据地下多层次空间横截面内十处测点位置处的地表倾斜角度测量值,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单孔隧道横向沉降槽倾角特征曲线公式中系数,以此解算单孔隧道沉降位移;与传统斜率积分方法相比,本方法解算出的沉降位移曲线更接近于实际沉降情况,具有更高的解算精度。
最小二乘拟合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470595650000101
式中,Xdata(s)为10个测点的横坐标,Zdata(s)为各测点的倾斜角度值;当沉降槽倾角特征曲线公式中系数Smax、i通过最小二乘法标定后,地下多层次空间横向沉降曲线可用修正的Peck公式进行表征,即
Figure BDA0001470595650000102
在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沿对称轴的纵剖面上,按一定间距均匀布置纵向测点阵列,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隧道纵剖面沉降槽倾角特征曲线公式中系数,以此解算地下多层次空间沉降位移;与传统斜率积分方法相比,本方法解算出的沉降位移曲线更接近于实际沉降情况,具有更高的解算精度。
最小二乘拟合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470595650000103
式中,Xdata(s)为N个测点的纵坐标,Zdata(s)为各测点的倾斜角度值;当沉降槽倾角特征曲线公式中系数Smax、i通过最小二乘法标定后,地下多层次空间横向沉降曲线可用Yoshikoshi公式进行表征,即
Figure BDA0001470595650000104
即使用倾角传感器进行倾角测量同时,使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进行环境振动误差补偿,使用温度传感器测量进行环境温度补偿。与传统倾角传感器测量方法相比,该传感器设计方案能够消除测点附近复杂环境干扰,实现最高精度的倾斜角度测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
(1)多跨连拱监测方法:采用一体化施工的双隧道施工时,在同时开挖的两个上部导洞,同样先确定基准点,依次在拱顶位置安放加速度传感器,按照单独地下空间纵向布置传感器,采用累加的方法,得到拱顶相应位置的竖向位移;在双隧道底部确定基准点,随着掌子面的推进,依次按设计的传感器的位置安放传感器,累计计算位移,得到底部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
(2)双层地铁车站监测方法:在上层双隧道施工时:在同时开挖的两个隧道,同样先确定基准点,依次在两侧的两个拱顶位置安放加速度传感器,再在内侧的两个隧道拱顶安放传感器,按照单独地下空间纵向布置传感器,采用累加的方法,得到拱顶相应位置的竖向位移;在双隧道底部确定基准点,随着掌子面的推进,依次按设计在外侧两个隧道安放传感器,再在内侧两个隧道安放传感器,依次按设计的传感器的位置安放传感器,累计计算位移,得到底部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在下层双隧道施工时:在同时开挖的两个隧道,同样先确定基准点,依次在两侧的两个拱顶位置安放加速度传感器,再在内侧的两个隧道拱顶安放传感器,按照单独地下空间纵向布置传感器,采用累加的方法,得到拱顶相应位置的竖向位移;在双隧道底部确定基准点,随着掌子面的推进,依次按设计在外侧两个隧道安放传感器,再在内侧两个隧道安放传感器,依次按设计的传感器的位置安放传感器,累计计算位移,得到底部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
(3)实时监测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沉降变形的方法:进行相对位移的监测,采用涡卷弹簧式离层测量仪,对路面与原状土路基之间的相对位移的监测,光电编码器测量位移量,实时采集,无线传输;根据开挖的地下空间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多排及多层的沉降理论计算,得到沉降槽曲线,选取曲线的反弯点及陡降段作为测点;在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垂直于对称轴的横截面上,在倾斜角度突变区选择横向测点阵列;在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沿对称轴的纵剖面上,开挖初期按纵剖面曲线的反弯点和陡降段布置测点,该区域进入稳定沉降之后按一定间距均匀布置纵向测点阵列;在各横向测点阵列、纵向测点阵列位置处开挖一定长、宽、高尺寸的长方形钻孔,将预制保护井放入孔洞中,在其内注入快凝混凝土,并将其表面调整满足MEMS倾角传感设备要求的平整度,待强度满足要求时,将MEMS倾角传感设备放入其中;各MEMS倾角传感设备自带电源,在无人值守情况下自动测量所在位置处地表土体的倾斜角度,通过Zigbee无线自组网络发送到附近ZigBee中心传输终端;中心传输终端在无人值守情况下,自动无线接收来自各地表沉降测点的测量数据,解译处理后重新封装,再通过GPRS/4G无线通讯网络,按照TCP/IP协议格式发送给部署在云端的隧道云监测服务器;服务器在线完成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监测数据的接收、存储、处理、分析、预测、报警、可视化展现功能;
在待开挖地下多层次空间横截面内,选择十处地表倾斜角度变化剧烈位置作为测点,放置MEMS倾角传感设备;
根据地下多层次空间横截面内十处测点位置处的地表倾斜角度测量值,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单孔隧道横向沉降槽倾角特征曲线公式中系数,以此解算单孔隧道沉降位移;
最小二乘拟合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375220090000021
式中,Xdata(s)为10个测点的横坐标,Zdata(s)为各测点的倾斜角度值;当沉降槽倾角特征曲线公式中系数Smax、i通过最小二乘法标定后,地下多层次空间横向沉降曲线可用修正的Peck公式进行表征,即
Figure FDA00023752200900000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点的位置与开挖隧道的直线距离应该控制500~1000m之间,基准点由三个水准点构成,其中一个水准点设置为主点,另外的两个水准点设置为辅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水准点设置在地质结构稳定的地方,且设置特制而成的钢筋混凝土墩式的标志,三者连成闭合的水准路线,三者之间的高差借助高精度水准仪往返进行测量,并严格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EMS倾角传感设备基于地下多层次空间横向沉降槽倾角曲线公式
Figure FDA0002375220090000031
进行测点布设,式中:L为地下多层次空间之间的中心矩;
具体布设方法如下:1)两只MEMS倾角传感设备布设隧道中心线两侧-L-i和L+i位置处,该处为沉降漏斗的反弯点,具有最大倾斜角度;2)六只MEMS倾角传感设备布设在L-i、L+0.5i、L+1.5i、-L+i、-L-0.5i、-L-1.5i位置处,此六处测点为沉降漏斗的陡降段,具有较大倾斜角度;3)两只MEMS倾角传感设备布设在L+5i、-L-5i位置处,此处位于沉降漏斗变形区域外,作为基准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沿对称轴的纵剖面上,开挖初期按纵剖面曲线的反弯点和陡降段布置测点,该区域进入稳定沉降之后按一定间距均匀布置纵向测点阵列,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隧道纵剖面沉降槽倾角特征曲线公式中系数,以此解算地下多层次空间沉降位移;
最小二乘拟合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375220090000032
式中,Xdata(s)为N个测点的纵坐标,Zdata(s)为各测点的倾斜角度值;当沉降槽倾角特征曲线公式中系数Smax、i通过最小二乘法标定后,地下多层次空间横向沉降曲线可用Yoshikoshi公式进行表征,即
Figure FDA00023752200900000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基点布置于观测断面的附近,定期保证工作基点与隧道外的水准基准点进行联测作业。
CN201711136605.3A 2017-11-16 2017-11-16 一种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 Active CN1080509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36605.3A CN108050988B (zh) 2017-11-16 2017-11-16 一种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36605.3A CN108050988B (zh) 2017-11-16 2017-11-16 一种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50988A CN108050988A (zh) 2018-05-18
CN108050988B true CN108050988B (zh) 2020-05-12

Family

ID=62120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36605.3A Active CN108050988B (zh) 2017-11-16 2017-11-16 一种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509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7717A (zh) * 2019-10-30 2021-05-04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误差的多点沉降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10888353B (zh) * 2019-11-20 2023-02-24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集成多传感器的煤矿区地表沉降实时监测方法
CN113027469B (zh) * 2021-04-13 2023-08-01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地下空间开挖支护的施工方法
CN114543754B (zh) * 2022-03-17 2023-05-26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非接触地下管道二维毫米级沉降实时监控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4913A (zh) * 2015-06-04 2015-08-26 无锡市博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公路桥梁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CN105091951A (zh) * 2015-09-25 2015-11-25 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 一种闸站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及状态预警方法
CN105422177A (zh) * 2015-12-22 2016-03-23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法隧道结构健康监测及安全预警系统
CN205189951U (zh) * 2015-05-18 2016-04-27 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地下工程和深基坑无人值守实时监控预警系统
CN205445677U (zh) * 2016-03-29 2016-08-10 福建高新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隧道安全预警及自动监控量测系统
CN106556376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上海凯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地下空间及地下管线变形的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6767686A (zh) * 2017-01-23 2017-05-31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基于倾角与结构缝变形测量的结构沉降监测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6115B (zh) * 2015-10-08 2017-06-16 北京中力智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测量隧道断面变形的方法与装置
CN206019613U (zh) * 2016-06-28 2017-03-15 湖南科技大学 共面单轴倾角交替定位深层位移监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89951U (zh) * 2015-05-18 2016-04-27 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地下工程和深基坑无人值守实时监控预警系统
CN104864913A (zh) * 2015-06-04 2015-08-26 无锡市博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公路桥梁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CN105091951A (zh) * 2015-09-25 2015-11-25 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 一种闸站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及状态预警方法
CN106556376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上海凯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地下空间及地下管线变形的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5422177A (zh) * 2015-12-22 2016-03-23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法隧道结构健康监测及安全预警系统
CN205445677U (zh) * 2016-03-29 2016-08-10 福建高新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隧道安全预警及自动监控量测系统
CN106767686A (zh) * 2017-01-23 2017-05-31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基于倾角与结构缝变形测量的结构沉降监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50988A (zh) 2018-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7936B (zh) 一种在线监测地下单独空间地表沉降变形的方法
CN108195346B (zh) 一种实时监测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沉降变形的方法
CN108050988B (zh) 一种地下多层次空间地表地下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
CN106894821B (zh) 一种始发、接收井及顶管施工的监测方法
CN204479060U (zh) 一种路基稳定性观测系统
CN105547364B (zh) 路基内部监测的拼接型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
CN108280969B (zh) 一种高边坡表面变形监测预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
CN104965994A (zh) 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特征参数的测定和估计方法
CN213092515U (zh) 一种基于边坡内部应力应变监控的滑坡监测与预警系统
CN106949877A (zh) 一种多维度盾构隧道上方地表沉降的监测方法
CN106556376B (zh) 一种监测地下空间及地下管线变形的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7402043A (zh) 半盖挖顺作法城市隧道施工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CN103471647B (zh) 一种盾构隧道远程自动化监测方法
CN115988445A (zh) 基于无线传输的边坡分阶段组合监测的方法
CN108225265A (zh) 一种软土路基变形远程综合监测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05318859B (zh) 直接测量监控地下管线和建筑结构沉降变形方法及其装置
CN111335904A (zh) 一种盾构下穿建构筑物施工监测方法
CN107941197A (zh) 分层分布远程铁路路基沉降变形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
CN109425387A (zh) 一种竖井和隧道施工的综合监测体系
CN112187843A (zh) 一种基于bim深基坑基建风险自动监测的系统和方法
CN208172969U (zh) 一种高边坡表面变形监测预警系统
CN206223141U (zh) 一种用于基坑与隧道变形的全自动监测系统
CN115478567A (zh) 上穿地下轨道且邻近周边建筑的隧道明挖施工监测方法
CN108132050A (zh) 暗挖幕架体系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CN103422487A (zh) 利用测斜仪通过角度可调转化器测量沉降变形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5

Address after: 100124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South Mill Road No. 37 room 1701-1703 (Downtown North boring centralized Office District No. 17159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LEIYUD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room 88, No. 211 West Fourth Ring Road,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CABR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7

Address after: Room 303, unit 4, floor 4, meiheyuan East Distric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after: Meng Da

Address before: 100124 room 1701-1703, No. 37, nanmofang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EIYUDA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4

Address after: 115212 No. 2 Xianghong Qi Village, jiulongdi Manchu Town, Gaizhou City, Yingkou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Meng Xiangyu

Address before: Room 303, unit 4, floor 4, meiheyuan East Distric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before: Meng D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