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7644B - 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7644B
CN108027644B CN201580082932.8A CN201580082932A CN108027644B CN 108027644 B CN108027644 B CN 108027644B CN 201580082932 A CN201580082932 A CN 201580082932A CN 108027644 B CN108027644 B CN 108027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monitor
eyeball
gaze
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29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7644A (zh
Inventor
范姝男
郜文美
魏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027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7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7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7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13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determining or recording eye mov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9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monitoring data relating to the user, e.g. head-tracking, eye-tra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及移动设备,涉及通信领域,能够实现移动设备自行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提高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便捷性。该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处于预设场景,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S101);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启动眼球追踪模式(S102);采集到所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所述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启动眼球追踪功能(S103)。

Description

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眼球追踪技术是一项科学应用技术,一是根据眼球和眼球周边的特征变化进行跟踪,二是根据虹膜角度变化进行跟踪,三是主动投射红外线等光束到虹膜来提取特征。目前,以眼球追踪技术应用于移动设备中为例,移动设备使用的眼球追踪技术主要应用于用户兴趣点收集、解锁屏幕锁、判断用户是否在看移动设备及滚动显示器等操作。
但是,若用户处于不方便手动操作移动设备的状态(如用户正在开会,或者,用户的双手正在占用)时,该用户可能无法启动眼球追踪功能,导致其不能利用移动设备完成相关业务,便捷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及移动设备,能够使得移动设备自行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提高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便捷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应用于具有眼球追踪功能的移动设备,包括:
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处于预设场景,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
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采集到所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所述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所述第一凝视动作用于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启动第一监测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眼球与所述移动设备的各个监测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将所述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确定为待启动的监测器。
结合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启动眼球追踪功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交互界面。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交互界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之后,以及显示交互界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解锁屏幕锁;
若需要解锁屏幕锁,显示解锁界面;
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二凝视动作;
若所述第二凝视动作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相同,则解锁屏幕锁。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是否需要解锁屏幕锁,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其中,所述安全状态为所述移动设备的所在地理位置信息与预设地理位置信息相同,或者,所述移动设备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已建立无线连接;
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所述安全状态,则不需要解锁屏幕锁。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交互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所述第三凝视动作用于触发启动所述移动设备中的一个应用程序;
根据所述第三凝视动作,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启动所述应用程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眼球的关闭动作,所述关闭动作用于触发关闭眼球追踪模式;
根据所述关闭动作,关闭所述眼球追踪模式。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启动所述应用程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指令;
根据所述指令,关闭所述眼球追踪模式。
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场景为所述移动设备在熄屏状态时接收到通知消息的场景、所述移动设备处于平放状态且没有受到任何操作的场景或用户语音唤醒所述移动设备的场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具有眼球追踪功能且所述移动设备包含有至少一个监测器,所述移动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处于预设场景;
开关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处于预设场景时,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用户的眼球是否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
所述开关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监测单元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
所述开关单元,还用于若所述采集单元采集到所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所述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所述第一凝视动作用于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获取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眼球与所述移动设备的各个监测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确定为待启动的监测器。
结合前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开关单元启动眼球追踪功能之后,显示交互界面。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交互界面之前,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判断单元,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开关单元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之后,以及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交互界面之前,判断是否需要解锁屏幕锁;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需要解锁屏幕锁,则显示解锁界面;
所述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二凝视动作;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所述第二凝视动作是否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相同;
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凝视动作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相同,则解锁屏幕锁。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移动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其中,所述安全状态为所述移动设备的所在地理位置信息与预设地理位置信息相同,或者,所述移动设备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已建立无线连接;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移动设备处于所述安全状态,则确定不需要解锁屏幕锁。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交互界面之后,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所述第三凝视动作用于触发启动所述移动设备中的一个应用程序;
所述开关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所述第三凝视动作,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开关单元启动所述应用程序之后,采集所述眼球的关闭动作,所述关闭动作用于触发关闭眼球追踪模式;
所述开关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所述关闭动作,关闭所述眼球追踪模式。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指令;
所述开关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关闭所述眼球追踪模式。
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场景为所述移动设备在熄屏状态时接收到通知消息的场景、所述移动设备处于平放状态且没有受到任何操作的场景或用户语音唤醒所述移动设备的场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具有眼球追踪功能且所述移动设备包含有至少一个监测器,所述移动设备包括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
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处于预设场景,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
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采集到所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所述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所述第一凝视动作用于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眼球与所述移动设备的各个监测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将所述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确定为待启动的监测器。
结合前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显示器,
所述显示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启动所述眼球追踪功能之后,显示交互界面。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显示器显示交互界面之前,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之后,以及在所述显示器显示交互界面之前,判断是否需要解锁屏幕锁;
确定需要解锁屏幕锁,触发所述显示器显示解锁界面;
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二凝视动作;
判断所述第二凝视动作是否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相同;以及
若所述第二凝视动作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相同,则解锁屏幕锁。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判断所述移动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其中,所述安全状态为所述移动设备的所在地理位置信息与预设地理位置信息相同,或者,所述移动设备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已建立无线连接;
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所述安全状态,则确定不需要解锁屏幕锁。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显示器显示交互界面之后,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所述第三凝视动作用于触发启动所述移动设备中的一个应用程序;
根据所述第三凝视动作,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启动应用程序之后,采集所述眼球的关闭动作,所述关闭动作用于触发关闭眼球追踪模式;
根据所述关闭动作,关闭所述眼球追踪模式。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指令;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关闭所述眼球追踪模式。
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场景为所述移动设备在熄屏状态时接收到通知消息的场景、所述移动设备处于平放状态且没有受到任何操作的场景或用户语音唤醒所述移动设备的场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移动设备在执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移动设备执行如前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及移动设备,应用于具有眼球追踪功能的移动设备,移动设备在确定自身处于预设场景时,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且移动设备在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时,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在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后,若移动设备采集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通过本方案,在预设场景的条件下,移动设备利用至少一个监测器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时,即可启动眼球追踪模式。进一步地,在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后,若移动设备利用至少一个采集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该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功能,避免了在预设场景条件下,只有在用户自行手工启动眼球追踪功能后,用户才能使用移动设备中的眼球追踪功能完成相应业务,而导致的便捷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移动设备自行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提高了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眼球追踪模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四;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五;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六;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七;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解锁屏幕锁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八;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九;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十;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十一;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切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移动设备、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当本发明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否则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的主体可以为移动设备或移动设备内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下面的具体实施例仅以移动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移动设备为具有眼球追踪功能的电子设备。
移动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移动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体的,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设备。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眼球追踪功能的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具有眼球追踪功能的移动设备包含显示器10、一个或多个监测器11。
可选的,监测器11可以为红外摄像头,也可以为普通摄像头,还可以为红外线传感器与摄像头的组合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监测器11在移动设备的分布情况需视实际情况而定。
如图1所示,监测器11用以监测用户的眼球1,并采集眼球1的动作。眼球追踪技术主要通过采集眼球运动的特征信息,来判断用户的视线移动方向,以及视线停留在何处的技术。监测器11红外摄像头,也可以为普通摄像头,还可以为红外线传感器与摄像头的组合设备,无论是哪种设备,都需要对应的软件支持,才能实现眼球追踪的功能。
目前,比较常见的眼球追踪技术可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移动设备根据眼球和眼球周边的特征变化来追踪,第二种是移动设备根据虹膜的变化来追踪,第三种是移动设备主动投射红外线等光束到虹膜来取得眼球运动的特征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眼球追踪技术为现有成熟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具有眼球追踪功能,如图2所示,该移动设备包含显示器10、一个或多个监测器11、处理器12,存储器13、收发器14以及电源15,其中,显示器10、监测器11、存储器13、收发器14和电源15之间通过系统总线16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12可能为单核或多核中央处理单元,或者为特定集成电路,或者为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具体的,处理器12可以为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处理器,也可以为控制器。
所述存储器13可以为高速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RAM)存储器,也可以为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所述收发器14可用于收发信息,或者用于通信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所述存储器13中包括:动作信息数据库30、监测器所覆盖的区域与应用程序对应关系数据库31。动作信息数据库30用于提供多种不同动作信息,如启动眼球追踪模式的动作信息、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动作信息及解锁屏幕锁的动作信息等。监测器所追踪覆盖的区域与应用程序对应关系数据库31中保存着监测器所追踪覆盖的区域与应用程序一一对应的关系。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12,用于:
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处于预设场景,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
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采集到所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所述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所述第一凝视动作用于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只有在预设场景中,移动设备才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并监测是否需要启动眼球追踪模式,这样,能够达到降低该移动设备的功耗的目的。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监测器为移动设备包含的至少一个监测器中的任意一个。
可选的,移动设备可以选取任意一种检测自身状态的方法来检测其所处状态。例如,移动设备通过其获取到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信息,或者,移动设备的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高保真技术)信号,或者,移动设备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信号,或是任意探测帧信息号来确定自身所在地理位置。若移动设备获取到的位置信息为会议室,则移动设备默认用户不方便手动操作,因此,移动设备自行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并利用该至少一个监测器监测是否需要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2,还用于:
获取所述眼球与所述移动设备的各个监测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将所述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确定为待启动的监测器。
可选的,移动设备启动的监测器可以为至少一个监测器中的任意一个,也可以为与用户之间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
移动设备将与用户的眼球之间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确定为待启动的监测器,并利用该监测器监测是否有用户的眼球进入该监测器的监测区域,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启动眼球追踪模式,这样,能够减少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模式的时间,以最短的时间为用户启动眼球追踪模式,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10,用于在所述处理器12启动所述眼球追踪功能之后,显示交互界面。
其中,交互界面可以为该移动设备的某个界面或者眼球追踪功能的界面,眼球追踪功能的界面包含有至少一个支持眼球追踪功能的应用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2,还用于在所述显示器10显示交互界面之前,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
移动设备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能够利用未启动的监测器来监测眼球运动的特征信息,这样,能够提升移动设备获取眼球运动的特征信息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2,还用于:
在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之后,以及在所述显示器显示交互界面之前,判断是否需要解锁屏幕锁;
确定需要解锁屏幕锁,触发所述显示器显示解锁界面;
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二凝视动作;
判断所述第二凝视动作是否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相同;以及
若所述第二凝视动作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相同,则解锁屏幕锁。
具体的,移动设备在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后,还需要判断移动设备是否需要解锁屏幕锁。
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能会存在移动设备的屏幕锁没有锁定的状态下,使用移动设备的眼球追踪功能来完成与移动设备之间的交互,还可能会在移动设备的屏幕锁锁定的状态下,使用移动设备的眼球追踪功能来完成与移动设备之间的交互。
进一步地,若用户在移动设备的屏幕锁锁定的状态下,使用移动设备的眼球追踪功能来完成与移动设备之间的交互时,还会存在以下两种场景:
场景一、移动设备处于安全状态时,移动设备不需要解锁屏幕锁。
场景二、移动设备处于非安全状态时,移动设备需要解锁屏幕锁。
可选的,第二凝视动作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也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的追踪覆盖区域的动作。
具体的,第二凝视动作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其中一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也可以为眼球依次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组合。
实际应用中,由于监测器器件较小,用户的眼球凝视不一定十分精准。优选的,在这种场景中,移动设备可判定眼球凝视监测器件附近一定区域,视为用户在凝视该监测器器件。
示例性的,用户凝视以手机前置摄像头为圆心,1厘米为半径的圆内区域,均可认为用户在凝视监测器器件的凝视动作。
可以理解的是,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之间会存在追踪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在这种场景中,优选的,移动设备将眼球凝视的位置划分为与该位置之间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的追踪区域。
示例性的,若用户眼球凝视移动设备显示器的A点,A点属于监测器1的追踪覆盖区域,也属于监测器2的追踪覆盖区域,其中,A点与监测器1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A点与监测器2之间的直线距离,则移动设备将A点视为监测器1的追踪覆盖区域。
其中,第一预设解锁动作可以为移动设备默认的动作,也可以为用户自行设置的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2,还用于:
判断所述移动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其中,所述安全状态为所述移动设备的所在地理位置信息与预设地理位置信息相同,或者,所述移动设备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已建立无线连接;
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所述安全状态,则确定不需要解锁屏幕锁。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2,还用于:
在所述显示器显示交互界面之后,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所述第三凝视动作用于触发启动所述移动设备中的一个应用程序;
根据所述第三凝视动作,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同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三凝视动作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的动作。可选的,第三凝视动作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也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的追踪覆盖区域的动作。
可选的,第三凝视动作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其中一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也可以为眼球依次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组合。
实际应用中,由于监测器器件较小,用户的眼球凝视不一定十分精准,在这种场景中,优选的,移动设备可判定眼球凝视监测器件附近一定区域,视为用户在凝视该监测器器件。
示例性的,用户凝视以手机前置摄像头为圆心,1厘米为半径的圆内区域,均可认为用户在凝视监测器器件的凝视动作。
可选的,第三凝视动作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其中一个监测器的追踪区域的动作,也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的追踪区域的动作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三凝视动作的信息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组合,或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的追踪区域的动作组合时,第三凝视动作是在一定预设时间内完成动作的组合。
示例性的,用户在5秒钟内连续、顺序完成凝视第一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的动作,移动设备则启动特定的、预订好的应用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2,还用于:
在启动所述应用程序之后,采集所述眼球的关闭动作,所述关闭动作用于触发关闭眼球追踪模式;
根据所述关闭动作,关闭所述眼球追踪模式。
同理,关闭动作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的动作。可选的,第三凝视动作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也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的追踪覆盖区域的动作。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凝视动作、第二凝视动作、第三凝视动作和关闭动作是在移动设备显示不同界面的情况下所对应的动作,因此,第一凝视动作、第二凝视动作、第三凝视动作和关闭动作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进一步地,所述收发器12,还用于
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指令;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关闭所述眼球追踪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移动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令,不论该指令用于指示完成哪种操作,均说明该用户当前时刻不再使用眼球与移动设备进行交互,因此,移动设备在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时,根据该指令关闭眼球追踪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场景为所述移动设备在熄屏状态时接收到通知消息的场景、所述移动设备处于平放状态且没有受到任何操作的场景或用户语音唤醒所述移动设备的场景。
其中,所述移动设备处于平放状态且没有受到任何操作的场景包括移动设备处于会议模式的场景和移动设备处于非会议模式的场景。例如,移动设备处于室外模式,该移动设备平放与办公桌,且没有受到任何操作的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具有眼球追踪功能且所述移动设备包含有至少一个监测器,移动设备在确定自身处于预设场景时,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且移动设备在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时,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在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后,若移动设备采集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通过本方案,在预设场景的条件下,移动设备利用监测器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时,即可启动眼球追踪模式。进一步地,在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后,若移动设备利用至少一个监测器采集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该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功能,避免了在预设场景条件下,只有在用户自行手工启动眼球追踪功能后,用户才能使用移动设备中的眼球追踪功能完成相应业务,而导致的便捷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移动设备自行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提高了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便捷性。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应用于具有眼球追踪功能的移动设备,如图3所示,包括:
S101、移动设备确定移动设备处于预设场景,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
S102、移动设备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则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S103、移动设备采集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其中,第一凝视动作用于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设场景为移动设备在熄屏状态时接收到通知消息的场景、移动设备处于平放状态且没有受到任何操作的场景或用户语音唤醒移动设备的场景。
其中,移动设备处于平放状态且没有受到任何操作的场景包括移动设备处于会议模式的场景和移动设备处于非会议模式的场景。例如,移动设备处于室外模式,该移动设备平放与办公桌,且没有受到任何操作的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设场景不限定于上述几种场景,还可以为其他用户不方便手动操作移动设备的场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预设场景中,移动设备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并利用至少一个监测器监测是否需要启动眼球追踪模式,这样,能够达到降低该移动设备的功耗的目的。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启动的监测器可以为移动设备包含的至少一个监测器中的任意一个。
具体的,在移动设备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并利用至少一个监测器监测是否需要启动眼球追踪模式之前,移动设备检测其是否处于预设场景中。也就是说,移动设备先判断其所处状态,若自身处于预设场景,则该移动设备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并利用至少一个监测器监测是否需要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设备检测其所处状态所采用的方法为任意一种检测自身状态的方法,其中,检测自身状态的方法为现有成熟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若移动设备检测获取到其位置信息为会议室(例如,移动设备的GPS信息为会议室,或者,移动设备的Wi-Fi信号区域信息为会议室,或者,移动设备的NFC信息为会议室),这种情况下,该移动设备默认用户不方便手动操作,则移动设备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并利用已启动的至少一个监测器监测是否需要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若移动设备根据其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传感器确定其自身处于静止状态、平放状态,且移动设备根据其接近传感器确定该移动设备与用户之间没有接触,则移动设备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并利用已启动的至少一个监测器监测是否需要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接近传感器,是以无需接触检测对象进行检测为目的的传感器的总称。接近传感器能将检测对象的移动信息和存在信息转换为电气信号。接近传感器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将检测对象的移动信息和存在信息转换为电气信号:利用电磁感应引起检测对象的金属体中产生涡电流的方式、捕测体的接近引起检测对象的电气信号的容量变化的方式或引导开关的方式。
具体的,若移动设备监测器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已启动的至少一个监测区域,则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眼球进入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说明用户与该移动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较小,移动设备默认为眼球进入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代表该用户希望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的眼球进入已启动的至少一个监测器中的其中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移动设备即可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可选的,移动设备在启动眼球追踪模式的同时,可以触发点亮显示器,也可以保持显示器不变,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以图1中的移动设备为例,假设左上方的监测器为移动设处于预设场景时启动的监测器,区域a为第一区域,在移动设备处于会议模式时,当移动设备识别出其所处状态后,移动设备启动左上方的监测器,并利用左上方的监测器监测是否需要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当用户的眼球进入区域a时,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并触发点亮显示器。其中区域a可以为以左上方的监测器为顶点,小于180度夹角的扇形覆盖区域。
可选的,移动设备监测眼球进入监测器的监测区域的方法可以为移动设备利用至少一个监测器先监测到用户的人脸进入其监测区域,然后,移动设备从人脸图像中获取眼球。
其中,移动设备从人脸图像中获取眼球的方法为现有的成熟的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移动设备通过软件算法,可以判断出其采集的人脸图像是否包含眼球。
进一步的,移动设备通过交替投射不同方位的光源向人眼发出近红外光来获取眼球信息。
示例性的,当红外光源投射靠近摄像头的光轴时,红外光源发出的光线与摄像头的光轴近似平行,红外光源照射到瞳孔的大部分光线反射回摄像头,图像就出现了“亮瞳”现象。反之,红外光源发出的光线远离摄像头的光轴时,红外光源发出的光线与摄像头的光轴之间的夹角较大,红外光源照射到瞳孔的光线几乎很少反射回摄像头,出现“暗瞳”。移动设备对采集到的亮暗瞳图像做差(亮暗瞳相邻两帧图像做差),得到瞳孔的位置,同时移动设备将脸部轮廓做差显示,在图像中连通区域分析瞳孔形状大小和灰度值,确定相应的阀值和判断条件,并消除脸部干扰,得到最后眼球图像。
随后,移动设备进行瞳孔中心和普尔钦斑定位。移动设备用全局搜索方法找到瞳孔的位置,且普尔钦斑在瞳孔内具有较高灰度值。在定位瞳孔后,移动设备根据暗瞳的图像依据灰度确定普尔钦斑位置。移动设备通过瞳孔中心和普尔钦斑中心的矢量信息来计算眼睛凝视的具体位置。
可选的,移动设备监测眼球进入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的方法可以为移动设备利用至少一个监测器直接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其监测区域。
进一步地,在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后,移动设备利用至少一个监测器监测是否需要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具体的,若至少一个监测器在其监测区域内采集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功能,其中,第一凝视动作用于触发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眼球追踪功能是指移动设备采集眼球运动的特征信息,并能够根据眼球运动的特征信息完成相应的响应。移动设备在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后,可以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这样,在某些场景中能够减少移动设备的功耗。
其中,第一凝视动作为用户的眼球凝视监测器的监测区域的动作,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凝视动作的具体动作信息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用于具有眼球追踪功能的移动设备,移动设备在确定自身处于预设场景时,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且移动设备在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时,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在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后,若移动设备采集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通过本方案,在预设场景的条件下,移动设备利用至少一个监测器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时,即可启动眼球追踪模式。进一步地,在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后,若移动设备利用至少一个监测器采集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该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功能,避免了在预设场景条件下,只有在用户自行手工启动眼球追踪功能后,用户才能使用移动设备中的眼球追踪功能完成相应业务,而导致的便捷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移动设备自行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提高了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便捷性。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在预设场景中,具有眼球追踪功能的移动设备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并利用至少一个监测器监测眼球的运动,相应地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和眼球追踪功能,使得移动设备能够自行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提高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便捷性。
本发明实施例以在预设场景中移动设备启动第一监测器为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方法适用于以下两种不同应用场景中:如图5所示,第一监测器为至少一个监测器中的任意一个;如图6所示,第一监测器为与用户眼球之间的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
如图5或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包括:
S201、移动设备检测自身是否处于预设场景中。
其中,预设场景为移动设备在熄屏状态时接收到通知消息的场景、移动设备处于平放状态且没有受到任何操作的场景或用户语音唤醒移动设备的场景。
其中,移动设备处于平放状态且没有受到任何操作的场景包括移动设备处于会议模式的场景和移动设备处于非会议模式的场景。例如,移动设备处于室外模式,该移动设备平放与办公桌,且没有受到任何操作的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设场景不限定于上述几种场景,还可以为其他用户不方便手动操作移动设备的场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移动设备可采用任意一种检测自身状态的方法来检测自身是否处于预设场景中。
其中,检测自身状态的方法为现有成熟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S202、若移动设备处于预设场景中,移动设备则启动第一监测器,该第一监测器为至少一个监测器中的任意一个。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应用场景中,第一监测器为与用户的眼球之间的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
具体的,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中,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应用场景中的S202可以替换为S202a、S202b和S202c。
S202a、若移动设备处于预设场景中,移动设备获取用户的眼球与该移动设备的各个监测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具体的,移动设备获取用户的眼球与该移动设备的各个监测器之间的直线距离。移动设备可以采用语音识别技术、声纹识别技术、麦克风收集用户呼吸声、超声波测量、红外传感器测量、接近传感器测量或光传感器测量获取用户的眼球与各个监测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S202b、移动设备将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确定为第一监测器。
S202c、移动设备启动第一监测器。
移动设备在获取到用户的眼球与各个监测器之间的直线距离后,将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确定为第一监测器,然后,移动设备启动该第一监测器,进一步地,移动设备利用该第一监测器监测是否需要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移动设备将与用户之间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确定为第一眼球追踪,并利用该第一监测器监测是否有用户的眼球进入第一区域,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启动眼球追踪模式,这样,能够减少移动设备确定是否需要启动眼球追踪模式的时间,以最短的时间为用户启动眼球追踪模式,提高了用户体验。
具体的,如图5或图6所示,无论第一监测器为至少一个监测器中的任意一个,还是第一监测器为与用户之间的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移动设备均利用第一监测器监测是否需要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S203、移动设备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第一监测器的监测区域,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S204、移动设备采集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其中,第一凝视动作用于触发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S203与实施例一中的S102相同,S204与实施例一中的S103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具有眼球追踪功能的移动设备在预设场景中,启动第一监测器,该移动设备利用其第一监测器监测到眼球进入第一监测器的覆盖区域时,即可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进一步地,在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后,若移动设备利用第一监测器在第一区域内采集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该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功能。避免了在预设场景条件下,只有在用户自行手工启动眼球追踪功能后,用户才能使用移动设备中的眼球追踪功能完成相应业务,而导致的便捷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移动设备自行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提高了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移动设备在启动眼球追踪功能之后,移动设备判断除第一监测器以外的其他监测器是否被启动,并根据判断结果做出相应处理。随后,移动设备判断是否需要解锁,并根据判断结果做出相应处理,以便于用户利用眼球与该移动设备进行交互。
具体的,如图7或图8所示,在S204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还包括:
S205、移动设备判断除第一监测器以外的其他监测器是否被启动。
S206、若其他监测器未被启动,则移动设备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
移动设备在启动眼球追踪功能后,判断除第一监测器以外的其他监测器是否被启动,若其他监测器未被启动,则移动设备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这样,移动设备可以利用至少一个监测器来采集眼球运动的特征信息,提升了移动设备获取眼球动作的特征信息的精确度。
S207、移动设备判断是否需要解锁屏幕锁。
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能会存在移动设备的屏幕锁没有锁定的状态下,使用移动设备的眼球追踪功能来完成与移动设备之间的交互,还可能会在移动设备的屏幕锁锁定的状态下,使用移动设备的眼球追踪功能来完成与移动设备之间的交互。
具体的,移动设备先确定其显示器是否处于锁定状态。若显示器处于锁定状态,则该移动设备判断是否需要解锁屏幕锁。若显示器处于未锁定状态,则该移动设备无需解锁屏幕锁。
进一步地,若显示器处于锁定状态,则移动设备判断是否需要解锁屏幕锁的方法可以为移动设备判断其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若移动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则移动设备不需要解锁屏幕锁,可以直接显示交互界面,以便于移动设备利用眼球追踪功能启动相应应用程序。
其中,交互界面可以为该移动设备的主页或者眼球追踪功能的界面,眼球追踪功能的界面包含有至少一个支持眼球追踪功能的应用程序。
具体的,若移动设备不需要解锁屏幕锁,则移动设备在执行S207后,执行S209。
其中,安全状态为移动设备的所在地理位置信息与预设地理位置信息相同,或者,移动设备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可穿戴设备与移动设备已建立无线连接。
S208、若需要解锁屏幕锁,则移动设备解锁屏幕锁,并显示交互界面。
具体的,若移动设备判断其需要解锁屏幕锁,则移动设备显示解锁界面,并采用现有的任意一种解锁屏幕锁的方式解锁其屏幕锁,也可以采用采集眼球的第二凝视动作,并判断该第二凝视动作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移动设备解锁屏幕锁。
示例性的,移动设备可以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解锁屏幕锁,也可以采用声控技术解锁屏幕锁。
S209、移动设备利用眼球追踪功能启动相应应用程序。
S210、移动设备在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时,根据该指令关闭眼球追踪模式。
其中,应用程序是指为了完成某项或某几项特定任务而被开发运行于操作系统之上的计算机程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为移动设备搭载的系统所兼容的应用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设备搭载的系统可以是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也可以是IOS等其他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由于移动设备搭载的系统可以是安卓操作系统,也可以是其他系统,因此,应用程序的格式也随着系统的不同而变化。
示例性的,若移动设备搭载的系统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则应用程序的格式为APK(Application Package File,应用程序包文件)。
APK是一种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安装文件格式,一个安卓应用程序的代码在安卓设备上运行,必须先进行编译,然后被打包成为一个被安卓系统所能识别的文件才可以被运行,而这种能被安卓系统识别并运行的文件格式便是APK。一个APK文件内包含被编译的代码文件(.dex文件)、文件资源(resources)、文件读取(assets)、证书(certificates)和清单文件(manifest file)。
可选的,移动设备利用眼球追踪功能启动相应应用程序的方法可以为移动设备采用现有的眼球追踪功能技术启动相应应用程序,也可以为移动设备利用至少一个监测器采集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并根据第三凝视动作快速启动一个应用程序,其中,第三凝视动作用于触发启动移动设备中的一个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为移动设备中的任意一种应用程序。
进一步地,移动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令时,根据该指令关闭眼球追踪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移动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令,不论该指令用于指示完成哪种操作,均说明该用户当前时刻不再使用眼球与移动设备进行交互,因此,移动设备在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时,根据该指令关闭眼球追踪模式。
可选的,用户输入的指令可以为关闭眼球追踪模式的指令,也可以为返回操作指令,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移动设备在解锁屏幕锁时,采用眼球追踪技术解锁器屏幕锁。
具体的,如图9或图10所示,S208可以替换为S208a、S208b和S208c。
S208a、若需要解锁屏幕锁,则移动设备采集眼球的第二凝视动作。
其中,第二凝视动作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的动作。
可选的,第二凝视动作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也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的追踪覆盖区域的动作。
具体的,第二凝视动作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其中一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也可以为眼球依次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组合。
具体的,第二凝视动作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其中一个监测器的追踪区域的动作,也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的追踪区域的动作组合。
实际应用中,由于监测器器件较小,用户的眼球凝视不一定十分精准,在这种场景中,优选的,移动设备可判定眼球凝视监测器件附近一定区域,视为用户在凝视该监测器器件。
示例性的,用户凝视以手机前置摄像头为圆心,1厘米为半径的圆内区域,均可认为用户在凝视监测器器件的凝视动作。
容易理解的是,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之间会存在追踪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在这种场景中,优选的,移动设备将眼球凝视的位置划分为与该位置之间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的追踪区域。
示例性的,第二凝视动作为眼球依次凝视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四区域。
S208b、移动设备判断第二凝视动作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是否相同。
可选的,第一预设解锁动作可以为移动设备默认的动作,也可以为用户自行设置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的信息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第一预设解锁动作为眼球凝视第一区域,且双眼在预设时间内眨眼频率等于第三预设阈值。
具体的,若第二凝视动作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相同,则移动设备解锁屏幕锁,并显示交互界面;若第二凝视动作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不相同,则移动设备不进行解锁屏幕锁的操作。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以图1所示的移动设备为例,若移动设备中的四个监测器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监测器1、监测器2、监测器3和监测器4,监测器1、监测器2、监测器3和监测器4的追踪覆盖区域依次为区域1、区域2、区域3和区域4。第二预设解锁动作为眼球依次凝视区域1,区域2和区域4,即呈现出图中虚线所示的形状。
若移动设备利用监测器1、监测器2、监测器3和监测器4采集到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为眼球依次凝视区域1,区域3和区域4,即呈现出图中实线所示的形状。由于虚线所示的形状与实线所示的形状不相同,因此,移动设备不进行解锁屏幕锁操作。
S208c、若第二凝视动作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相同,则移动设备解锁屏幕锁,并显示交互界面。
其中,交互界面可以为该移动设备的主页或者眼球追踪功能的界面,眼球追踪功能的界面包含有至少一个支持眼球追踪功能的应用程序。
也就是说,若第二凝视动作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相同,则移动设备解锁屏幕锁,并直接显示该移动设备的主页或者眼球追踪功能的界面。
进一步地,由于现有技术中,在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功能后,用户利用眼球与移动设备交互时,往往需要用户长时间凝视移动设备,只有在移动设备显示器中显示眼球追踪光标后,用户才能利用眼球选定移动设备显示器中的某一对象,进而实现对选定对象的进一步操作。该过程比较繁琐,需要用户通过眼球逐级查找,整个过程费时费力。
为了使得用户能够利用眼球快速操作移动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通过移动设备采用采集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实现快速启动与第三凝视动作相对应的应用程序。
具体的,在该应用场景中,如图12或图13所示,S209可以替换为S209a和S209b。
S209a、移动设备采集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第三凝视动作用于触发启动移动设备中的一个应用程序。
其中,第三凝视动作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的动作,第三凝视动作不同于第二凝视动作。
可选的,第三凝视动作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也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的追踪覆盖区域的动作。
具体的,第三凝视动作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其中一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也可以为眼球依次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组合。
具体的,第三凝视动作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其中一个监测器的追踪区域的动作,也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的追踪区域的动作组合。
实际应用中,由于监测器器件较小,用户的眼球凝视不一定十分精准,在这种场景中,优选的,移动设备可判定眼球凝视监测器件附近一定区域,视为用户在凝视该监测器器件。
示例性的,用户凝视以手机前置摄像头为圆心,1厘米为半径的圆内区域,均可认为用户在凝视监测器器件的凝视动作。
容易理解的是,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之间会存在追踪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在这种场景中,优选的,移动设备将眼球凝视的位置划分为与该位置之间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的追踪区域。
示例性的,第三凝视动作为眼球凝视第一区域,且单眼在预设时间内眨眼频率等于第四预设阈值。
示例性的,第三凝视动作为眼球依次凝视第一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设备可以利用所有已启动的监测器采集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也可以利用与第三凝视动作相匹配的监测器采集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
其中,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组合,或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的追踪区域的动作组合时,第三凝视动作是在一定预设时间内完成动作的组合。
示例性的,用户在5秒钟内连续、顺序完成凝视第一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的动作,则启动特定的、预订好的应用程序。
可以理解的是,移动设备利用所有已启动的监测器采集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的场景中,移动设备采集到的第三凝视动作的精确度较高。
S209b、移动设备根据第三凝视动作,启动应用程序。
由于第三凝视动作用于触发启动移动设备中的一个应用程序,因此,移动设备在利用第一监测器采集到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后,该移动设备即可迅速启动该应用程序。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设备在采集到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后,即可启动应用程序,不再需要用户利用眼球长时间凝视移动设备,且在移动设备的显示器中出现眼球追踪光标后,用户才能利用眼球实现与移动设备的交互,减少了用户与移动设备交互的时间,为用户带来便捷,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在移动设备启动应用程序后,移动设备还可以采集眼球的关闭动作,并根据该关闭动作实现眼球追踪模式的关闭,其中,关闭动作用于触发关闭眼球追踪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使得用户仅仅利用眼球就可以实现关闭眼球追踪模式,为用户带来便捷,同时也能够减少移动设备的功耗。
具体的,如图14或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S210可以替换为S210a和S210b。
S210a、移动设备采集眼球的关闭动作,其中,关闭动作用于触发关闭眼球追踪模式。
关闭动作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的动作。
可选的,关闭动作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也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的追踪覆盖区域的动作,本发明实施例对关闭动作的信息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关闭动作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其中一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也可以为眼球依次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器件的动作组合。
具体的,关闭动作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其中一个监测器的追踪区域的动作,也可以为眼球凝视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的追踪区域的动作组合。
实际应用中,由于监测器器件较小,用户的眼球凝视不一定十分精准,在这种场景中,优选的,移动设备可判定眼球凝视监测器件附近一定区域,视为用户在凝视该监测器器件。
示例性的,用户凝视以手机前置摄像头为圆心,1厘米为半径的圆内区域,均可认为用户在凝视监测器器件的凝视动作。
其中,至少一个监测器中多个监测器之间会存在追踪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优选的,在这种场景中,移动设备将眼球凝视的位置划分为与该位置之间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的追踪区域。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关闭动作为眼球依次凝视第一区域,第四区域和第二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设备可以利用所有已启动的监测器采集眼球的关闭动作,也可以只利用与关闭动作相匹配的监测器采集眼球的关闭动作。
在移动设备利用所有已启动的监测器采集眼球的关闭动作的场景中,移动设备采集到的关闭动作的精确度较高。
S210b、移动设备根据关闭动作,关闭眼球追踪模式。
其中,移动设备关闭眼球追踪模式,可以是移动设备关闭显示器,且关闭眼球追踪模式,也可以是移动设备的显示器保持不变,仅仅关闭眼球追踪模式。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关闭动作为眼球依次凝视第一区域,第四区域和第二区域。当用户依次凝视第一区域,第四区域和第二区域时,移动设备识别该动作关闭动作,该移动设备关闭眼球追踪模式。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设备在获取到眼球的关闭动作后,即可关闭眼球追踪模式,不需要用户自行手动关闭眼球追踪功能,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为用户带来便捷。同时,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果用户忘记关闭眼球追踪模式而导致移动设备功耗大的问题,减少了移动设备的功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用于具有眼球追踪功能的移动设备,移动设备在确定自身处于预设场景时,启动第一监测器,且移动设备在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第一监测器的监测区域时,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在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后,若移动设备采集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通过本方案,在预设场景的条件下,移动设备利用第一监测器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第一监测器的监测区域时,即可启动眼球追踪模式。进一步地,在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后,若移动设备利用第一监测器采集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该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功能,避免了在预设场景条件下,只有在用户自行手工启动眼球追踪功能后,用户才能使用移动设备中的眼球追踪功能完成相应业务,而导致的便捷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移动设备自行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提高了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便捷性。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设备1,如图16所示,所述移动设备1具有眼球追踪功能且所述移动设备1包含有至少一个监测器,所述移动设备1包括:确定单元20、开关单元21、监测单元22和采集单元23。
所述确定单元20,用于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是否处于预设场景。
所述开关单元21,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20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处于预设场景时,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
监测单元22,用于监测用户的眼球是否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
所述开关单元21,还用于若所述监测单元22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采集单元23,用于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
所述开关单元21,还用于若所述采集单元23采集到所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所述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所述第一凝视动作用于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所述移动设备1还包括获取单元24,
所述获取单元24,用于获取所述眼球与所述移动设备1的各个监测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单元20,还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24获取到的所述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确定为待启动的监测器。
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所述移动设备1还包括显示单元25,
所述显示单元25,用于在所述开关单元21启动眼球追踪功能之后,显示交互界面。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单元21,还用于在所述显示单元25显示交互界面之前,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
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所述移动设备1还包括判断单元26,
所述判断单元26,用于在所述开关单元21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之后,以及在所述显示单元25显示交互界面之前,判断是否需要解锁屏幕锁。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单元25,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26判断需要解锁屏幕锁,则显示解锁界面。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单元23,还用于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二凝视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单元26,还用于判断所述采集单元23采集到的所述第二凝视动作是否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设备1还包括处理单元27,
所述处理单元27,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26判断所述第二凝视动作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相同,则解锁屏幕锁。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单元26,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移动设备1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其中,所述安全状态为所述移动设备1的所在地理位置信息与预设地理位置信息相同,或者,所述移动设备1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1已建立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单元20,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26判断所述移动设备1处于所述安全状态,则确定不需要解锁屏幕锁。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单元23,还用于在所述显示单元25显示交互界面之后,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所述第三凝视动作用于触发启动所述移动设备1中的一个应用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单元21,还用于根据所述采集单元23采集到的所述第三凝视动作,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单元23,还用于在所述开关单元21启动所述应用程序之后,采集所述眼球的关闭动作,所述关闭动作用于触发关闭眼球追踪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单元21,还用于根据所述采集单元23采集到的所述关闭动作,关闭所述眼球追踪模式。
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所述移动设备1还包括接收单元28,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单元28,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单元21,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28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关闭所述眼球追踪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场景为所述移动设备1在熄屏状态时接收到通知消息的场景、所述移动设备1处于平放状态且且没有受到任何操作的场景或用户语音唤醒所述移动设备的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包括确定单元、开关单元、监测单元和采集单元。移动设备在确定自身处于预设场景时,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且移动设备在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时,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在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后,若移动设备采集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通过本方案,在预设场景的条件下,移动设备利用至少一个监测器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时,即可启动眼球追踪模式。进一步地,在启动眼球追踪模式后,若移动设备利用至少一个监测器采集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该移动设备启动眼球追踪功能,避免了在预设场景条件下,只有在用户自行手工启动眼球追踪功能后,用户才能使用移动设备中的眼球追踪功能完成相应业务,而导致的便捷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移动设备自行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提高了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便捷性。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移动设备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时,移动设备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所描述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移动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移动设备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移动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移动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移动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眼球追踪功能的移动设备,包括:
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处于预设场景,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所述预设场景包括:所述移动设备在熄屏状态时接收到通知消息的场景、所述移动设备处于平放状态且没有受到任何操作的场景或用户语音唤醒所述移动设备的场景;
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采集到所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所述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所述第一凝视动作用于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所述启动眼球追踪功能之后,显示交互界面;
显示所述交互界面之后,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所述第三凝视动作用于触发启动所述移动设备中的一个应用程序;根据所述第三凝视动作,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眼球与所述移动设备的各个监测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将所述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确定为待启动的监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交互界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之后,以及显示交互界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解锁屏幕锁;
若需要解锁屏幕锁,显示解锁界面;
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二凝视动作;
若所述第二凝视动作与预设解锁动作相同,则解锁屏幕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需要解锁屏幕锁,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其中,所述安全状态为所述移动设备的所在地理位置信息与预设地理位置信息相同,或者,所述移动设备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已建立无线连接;
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所述安全状态,则不需要解锁屏幕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所述应用程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眼球的关闭动作,所述关闭动作用于触发关闭眼球追踪模式;
根据所述关闭动作,关闭所述眼球追踪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所述应用程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指令;
根据所述指令,关闭所述眼球追踪模式。
8.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具有眼球追踪功能且所述移动设备包含有至少一个监测器,所述移动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处于预设场景,所述预设场景包括:所述移动设备在熄屏状态时接收到通知消息的场景、所述移动设备处于平放状态且没有受到任何操作的场景或用户语音唤醒所述移动设备的场景;
开关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处于预设场景时,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用户的眼球是否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
所述开关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监测单元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
所述开关单元,还用于若所述采集单元采集到所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所述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所述第一凝视动作用于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开关单元启动眼球追踪功能之后,显示交互界面;
所述采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交互界面之后,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所述第三凝视动作用于触发启动所述移动设备中的一个应用程序;
所述开关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所述第三凝视动作,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获取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眼球与所述移动设备的各个监测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确定为待启动的监测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交互界面之前,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判断单元,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开关单元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之后,以及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交互界面之前,判断是否需要解锁屏幕锁;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需要解锁屏幕锁,则显示解锁界面;
所述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二凝视动作;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所述第二凝视动作是否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相同;
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凝视动作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相同,则解锁屏幕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移动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其中,所述安全状态为所述移动设备的所在地理位置信息与预设地理位置信息相同,或者,所述移动设备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已建立无线连接;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移动设备处于所述安全状态,则确定不需要解锁屏幕锁。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开关单元启动所述应用程序之后,采集所述眼球的关闭动作,所述关闭动作用于触发关闭眼球追踪模式;
所述开关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所述关闭动作,关闭所述眼球追踪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指令;
所述开关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关闭所述眼球追踪模式。
15.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具有眼球追踪功能且所述移动设备包含有至少一个监测器,所述移动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显示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
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处于预设场景,启动至少一个监测器,所述预设场景包括:所述移动设备在熄屏状态时接收到通知消息的场景、所述移动设备处于平放状态且没有受到任何操作的场景或用户语音唤醒所述移动设备的场景;
监测到用户的眼球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监测器的监测区域,启动眼球追踪模式;
采集到所述眼球的第一凝视动作,且所述第一凝视动作保持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启动眼球追踪功能,所述第一凝视动作用于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所述显示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启动所述眼球追踪功能之后,显示交互界面;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显示器显示所述交互界面之后,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三凝视动作,所述第三凝视动作用于触发启动所述移动设备中的一个应用程序;根据所述第三凝视动作,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眼球与所述移动设备的各个监测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将所述直线距离最小的监测器确定为待启动的监测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显示器显示交互界面之前,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启动未启动的监测器之后,以及在所述显示器显示交互界面之前,判断是否需要解锁屏幕锁;
确定需要解锁屏幕锁,触发所述显示器显示解锁界面;
采集所述眼球的第二凝视动作;
判断所述第二凝视动作是否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相同;以及
若所述第二凝视动作与第一预设解锁动作相同,则解锁屏幕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判断所述移动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其中,所述安全状态为所述移动设备的所在地理位置信息与预设地理位置信息相同,或者,所述移动设备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已建立无线连接;
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所述安全状态,则确定不需要解锁屏幕锁。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启动所述应用程序之后,采集所述眼球的关闭动作,所述关闭动作用于触发关闭眼球追踪模式;
根据所述关闭动作,关闭所述眼球追踪模式。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指令;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关闭所述眼球追踪模式。
2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移动设备在执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移动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580082932.8A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Active CN1080276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91312 WO2017054196A1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7644A CN108027644A (zh) 2018-05-11
CN108027644B true CN108027644B (zh) 2020-06-26

Family

ID=58422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2932.8A Active CN108027644B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98479B2 (zh)
EP (1) EP3358443A1 (zh)
CN (1) CN108027644B (zh)
HK (1) HK1247366A1 (zh)
WO (1) WO20170541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7594A1 (zh) * 2021-04-25 2022-11-0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眼球追踪方法及虚拟现实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49548B2 (en) * 2016-11-10 2022-02-15 Neurotrack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rrelating a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to a human user for analyzing gaze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performance
KR101893768B1 (ko) * 2017-02-27 2018-09-04 주식회사 브이터치 음성 인식 트리거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시스템 및 비일시성의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CN109753871A (zh) * 2018-11-21 2019-05-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413121B (zh) * 2019-07-29 2022-06-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方法、虚拟现实设备和存储介质
DE102022203677A1 (de) * 2022-04-12 2023-10-12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erfahren zu einer Bestimmung einer momentanen Blickrichtung eines Nutzers einer Datenbrille mit einer virtuellen Netzhautanzeige und Datenbrill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9990A (zh) * 2011-04-08 2012-10-24 索尼电脑娱乐公司 通过追踪用户视线和姿态提供反馈的系统和方法
CN104391567A (zh) * 2014-09-30 2015-03-04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眼跟踪的三维全息虚拟物体显示控制方法
CN104836900A (zh) * 2015-04-02 2015-08-12 来安县新元机电设备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5083A (en) 1996-05-30 1998-11-10 Sun Microsystems, Inc. Eyetrack-driven illumination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WO2011083092A1 (en) * 2010-01-11 2011-07-14 Alcatel Lucent Eye - tracking based communication
US8594374B1 (en) 2011-03-30 2013-11-2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ecure device unlock with gaze calibration
KR101891786B1 (ko) * 2011-11-29 2018-08-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아이 트래킹 기반의 사용자 기능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CN102981620A (zh) * 2012-11-27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US9671864B2 (en) * 2013-03-21 2017-06-06 Chian Chiu Li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KR102080183B1 (ko) * 2013-04-18 2020-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잠금 해제 방법
KR20150027614A (ko) 2013-09-04 2015-03-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03616953A (zh) * 2013-11-27 2014-03-05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解锁和应用启动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91572B (zh) * 2014-11-10 2017-08-22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具有眼球追踪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9990A (zh) * 2011-04-08 2012-10-24 索尼电脑娱乐公司 通过追踪用户视线和姿态提供反馈的系统和方法
CN104391567A (zh) * 2014-09-30 2015-03-04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眼跟踪的三维全息虚拟物体显示控制方法
CN104836900A (zh) * 2015-04-02 2015-08-12 来安县新元机电设备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7594A1 (zh) * 2021-04-25 2022-11-0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眼球追踪方法及虚拟现实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58443A4 (en) 2018-08-08
HK1247366A1 (zh) 2018-09-21
US10698479B2 (en) 2020-06-30
CN108027644A (zh) 2018-05-11
WO2017054196A1 (zh) 2017-04-06
US20180284887A1 (en) 2018-10-04
EP3358443A1 (en) 2018-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7644B (zh) 一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KR102561587B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US10191564B2 (en) Scree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03135762B (zh) 用于基于眼睛跟踪操作用户功能的方法及其移动装置
CN104850995B (zh) 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KR102488563B1 (ko) 차등적 뷰티효과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0192248A (zh) 语音输入处理方法和用于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KR102537543B1 (ko) 지능형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102656490B1 (ko) 위치를 결정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KR20170054707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11095472B2 (en) Vision-based object recogni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170019127A (ko) 전자 장치 상태에 따른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180099026A (ko) 외부 전자 장치를 이용한 촬영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70097519A (ko) 음성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1037960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environment picture
US1119970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US1130764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information by capturing eye
KR20180014627A (ko) 홍채 센서의 동작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JP2015090569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KR20170052976A (ko) 모션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80064717A (ko) 콘텐츠 출력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2506345B (zh) 一种页面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095421B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KR20170076500A (ko) 생체 신호에 근거하여 기능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저장 매체 및 전자 장치
CN112114653A (zh) 终端设备的操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73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