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3622A - 一种用于信道反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信道反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3622A
CN108023622A CN201610966568.8A CN201610966568A CN108023622A CN 108023622 A CN108023622 A CN 108023622A CN 201610966568 A CN201610966568 A CN 201610966568A CN 108023622 A CN108023622 A CN 108023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hannel
resources
domain
channel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665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3622B (zh
Inventor
张晓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55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42870B/zh
Priority to CN201610966568.8A priority patent/CN1080236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23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3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3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3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信道反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UE首先接收第一信息;然后发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触发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是所述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K是正整数。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用于从一个RS池中确定一个RS子池,所述RS池包括至少两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包括至少一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中的所述RS资源属于所述RS池中的所述RS资源。所述RS资源被正整数个天线端口发送。本发明一方面确保了多天线场景中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鲁棒性;另一方面避免引入过多的冗余开销,提高了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信道反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的方案,特别是涉及采用了多天线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的方案。
背景技术
大规模(Massive)MIMO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一个研究热点。大规模MIMO中,多个天线通过波束赋型,形成较窄的波束指向一个特定方向来提高通信质量。多天线波束赋型形成的波束一般比较窄,通信双方需要获得对方的部分信道信息才能使形成的波束指向正确的方向。
现有的蜂窝网系统中,基站发送高层信令或UE特定的物理层控制信令触发UE的周期性或非周期的信道状态信息上报。
而对于大规模MIMO而言,由于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的旋转(Rotation)或者移动,发送波束的方向和接收波束的方向的变化可能都比较快。因此,如何确保UE及时准确地接收到触发命令进行波束状态报告,然后根据UE的波束状态报告选择波束传送信道状态信息上报配置及信道状态信息,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UE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基站中,反之亦然。进一步的,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的UE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接收第一信息;
-步骤B.发送第一信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触发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是所述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K是正整数。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用于从一个RS池中确定一个RS子池,所述RS池包括至少两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包括至少一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中的所述RS资源属于所述RS池中的所述RS资源。所述RS资源被正整数个天线端口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动态配置的。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由物理层信令承载。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半静态配置的。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由高层信令承载。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高层信令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等于1。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大于1。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是所述UE的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是至少两个UE的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是CRI(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SI-RS资源指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是天线端口组。一个天线端口组包括至少一个天线端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端口是由多根天线通过天线虚拟化(Virtualization)叠加而成,所述多根天线到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系数组成所述天线虚拟化向量。作为一个子实施例,第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和第二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不能被假定是相同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是任意两个不同的所述天线端口。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所经历的无线信道的小尺度特性不能用于推断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所经历的无线信道的小尺度特性。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是波束信息。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波束信息是一个发射波束所对应的编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是波束对信息。一个波束对包括了一个发射波束与一个接收波束。所述波束对信息是一个波束对所对应的编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是波束组信息。一个波束组包括至少两个发送波束,或者至少两个接收波束,或者至少两个波束对。所述波束组信息是一个波束组所对应的编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资源是CSI-RS资源(Resource)。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资源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端口所对应的CSI-RS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资源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端口所对应的RS资源。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RS资源在一个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中的图案是CSI-RS在一个PRB中的图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资源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端口所对应的CSI-RS资源,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端口所对应的DMRS资源}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任意两个所述RS资源所对应的天线端口数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存在至少两个所述RS资源所对应的天线端口数不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资源通过所对应的天线端口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资源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属于有限长度的时间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池由一定时频范围内的时频资源上的所有RS资源组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池由一定时频范围内的时频资源上的部分RS资源组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所述RS子池所包括的RS资源正交。
作为一个实施例,至少有两个所述的RS子池内所包括的RS资源有一个至少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P个域,所述P个域分别指示P个目标接收者是否发送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UE是所述P个目标接收者中的一个所述目标接收者。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P大于1。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P大于等于K。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接收第二信息;
-步骤D.发送第二信道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空口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多址签名}中的至少之一。所述多址签名包括{码,码本,序列,交织,映射图案}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一个第二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从第一RS池中确定第一RS子池。针对所述第一RS子池的测量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类信道状态信息包括{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PTI(Precoding Type Indicator,预编码类型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类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隐式的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显式的CSI}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是动态配置的。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由物理层信令承载。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是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是半静态配置的。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由高层信令承载。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高层信令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确定第二信息的部分内容。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确定第二信息携带的所述空口资源信息。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A1:
-步骤A1.接收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P个域。所述P个域分别指示P个目标接收者是否发送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P是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UE是所述P个目标接收者中的一个所述目标接收者。第一域针对所述UE,所述第一域是所述P个域中的一个所述域。所述第一信息的承载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三信息的承载信令是高层信令。所述第三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域在第一信息中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域包括1个比特,所述1个比特指示所述UE是否发送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域包括q个比特,所述q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q个比特对应的状态数为2的q次幂。所述2的q次幂个状态中的一种状态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其余状态指示发送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q为2,所述2的q次幂个状态是{00,01,10,11}。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其余状态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的发送天线端口。作为另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其余状态还被所述UE用于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的次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域包括P1个子域,所述P1是大于1的正整数。作为一个子实施例,P1个子域中的第一子域的状态被所述UE用于触发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上报。作为一个子实施例,P1个子域可以最多触发所述UE P1个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的承载信令是RRC信令。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承载信令是高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在物理层控制信道上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面节省了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需要的下行信令的开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指示第一时域资源池,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池包括正整数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属于所述正整数个时间单元中的一个所述时间单元,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在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所占用的时域资源之后。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池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隙是相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物理层控制信道是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物理层控制信道是sPUCCH(shortened PUCC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物理层控制信道只能用于传输物理层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时间单元小于或者等于1毫秒。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在Q1个时频资源中分别被发送一次,所述Q1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是正交的。所述Q1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两个给定时频资源资源是正交的是指:不存在一个RU(ResourceUnit,资源单位)同时属于所述两个给定时频资源。所述RU在频域上占用一个子载波,在时域上占用一个多载波符号的持续时间。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RU是RE(Resource Element,资源粒子)。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多载波符号是{OFDM(Othogoan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C-FDMA符号,FBMC(FrequencyBank Multi Carrier,频率堤多载波)符号}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两个给定时频资源资源是正交的是指:所述两个给定时频资源在时域上是正交的,或者在频域上是正交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Q1个时频资源中分别存在目标RS对应的一个天线端口组,所述目标RS在所述时频资源中包括正整数个天线端口所对应的RS,所述目标RS和在所属时频资源中的所述第一信息被相同的天线端口发送。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是所述Q1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不同的时频资源,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天线虚拟化向量与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天线虚拟化向量不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Q1个时频资源在至少时间上是连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时频资源的持续时间不超过1毫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时频资源的持续时间包括1个多载波符号。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多载波符号是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多载波符号是DFT-S-OFDM(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Spread OFDM,离散傅里叶扩展OFDM)符号。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多载波符号是IFDM(Interleaved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交织频分复用)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Q1个时频资源所占用的时间资源分别属于Q1个时间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Q1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在时域上正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Q1个时频资源中至少存在两个所述时频资源在时间上重叠的,或者是部分重叠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Q1是可配置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Q1是固定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的发送次数少于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次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仅被发送一次。
作为一个实施例,Q10个接收波束用于在所述Q1个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一信息,所述Q10小于等于所述Q1。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Q10等于1。{全向天线,方向天线}其中之一用于接收。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Q10等于Q1。不同的所述时频资源对应于所述接收波束不同。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Q10小于Q1。至少两个所述时频资源对应的所述接收波束相同。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接收波束的方向可通过{固定,动态调整,半静态调整}至少其中之一的方式实现。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在Q2个时频资源中分别被发送一次,所述Q2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是正交的。所述Q2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Q2个时频资源中分别存在目标RS对应的一个天线端口组,所述目标RS在所述时频资源中包括正整数个天线端口所对应的RS,所述目标RS和在所属时频资源中的所述第一信道信息被相同的天线端口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Q2个时频资源在至少时间上是连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时频资源的持续时间不超过1毫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时频资源的持续时间包括1个多载波符号。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多载波符号是OFDM符号。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多载波符号是DFT-S-OFDM符号。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多载波符号是IFDM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Q2个时频资源所占用的时间资源分别属于Q2个时间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Q2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在时域上正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Q2个时频资源中至少存在两个所述时频资源在时间上重叠的,或者是部分重叠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Q2是可配置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Q2是固定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仅被发送一次。
作为一个实施例,Q20个发送波束用于在所述Q2个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一信道信息,所述Q20小于等于所述Q2。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Q20等于1。{全向天线,方向天线}其中之一用于发送。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Q20等于Q2。不同的所述时频资源对应于所述发送波束不同。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Q20小于Q2。至少两个所述时频资源对应的所述发送波束相同。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发送波束的方向可通过{固定,动态调整,半静态调整}至少其中之一的方式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的基站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发送第一信息;
-步骤B.接收第一信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触发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是所述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K是正整数。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用于从一个RS池中确定一个RS子池,所述RS池包括至少两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包括至少一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中的所述RS资源属于所述RS池中的所述RS资源。所述RS资源被正整数个天线端口发送。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发送第二信息;
-步骤D.接收第二信道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空口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多址签名}中的至少之一。所述多址签名包括{码,码本,序列,交织,映射图案}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一个第二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从第一RS池中确定第一RS子池。针对所述第一RS子池的测量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信息。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A1:
-步骤A1.发送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P个域。所述P个域分别指示P个目标接收者是否发送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P是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第一域针对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的发送者,所述第一域是所述P个域中的一个所述域。所述第一信息的承载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三信息的承载信令是高层信令。所述第三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域在第一信息中的位置。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向至少P个目标接收者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向一个目标接收者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向至少P个目标接收者发送所述第三信息。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承载信令是高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在物理层控制信道上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在下行数据信道上发送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在上行物理层控制信道上接收第二信道信息。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在Q1个时频资源中分别被发送一次,所述Q1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是正交的。所述Q1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Q100个发送波束用于在所述Q1个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一信息,所述Q100小于等于所述Q1。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Q100等于1。{全向天线,方向天线}其中之一用于发送。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Q100等于Q1。不同的所述时频资源对应于所述发送波束不同。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Q100小于Q1。至少两个所述时频资源对应于所述发送波束相同。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发送波束的方向可通过{固定,动态调整,半静态调整}至少其中之一的方式实现。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在Q2个时频资源中分别被发送一次,所述Q2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是正交的。所述Q2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Q200个接收波束用于在所述Q2个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一信道信息,所述Q200小于等于所述Q2。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Q200等于1。{全向天线,方向天线}其中之一用于接收。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Q200等于Q2。不同的所述时频资源对应于所述接收波束不同。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Q200小于Q2。至少两个所述时频资源对应于所述接收波束相同。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接收波束的方向可通过{固定,动态调整,半静态调整}至少其中之一的方式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信道信息状态上报的用户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触发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是所述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K是正整数。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用于从一个RS池中确定一个RS子池,所述RS池包括至少两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包括至少一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中的所述RS资源属于所述RS池中的所述RS资源。所述RS资源被正整数个天线端口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空口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多址签名}中的至少之一。所述多址签名包括{码,码本,序列,交织,映射图案}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一个第二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道信息被从第一RS池中确定第一RS子池。针对所述第一RS子池的测量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P个域。所述P个域分别指示P个目标接收者是否发送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P是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UE是所述P个目标接收者中的一个所述目标接收者。第一域针对所述UE,所述第一域是所述P个域中的一个所述域。所述第一信息的承载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三信息的承载信令是高层信令。所述第三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域在第一信息中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承载信令是高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在物理层控制信道上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在Q1个时频资源中分别被发送一次,所述Q1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是正交的。所述Q1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在Q2个时频资源中分别被发送一次,所述Q2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是正交的。所述Q2是大于1的正整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信道信息状态上报的基站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触发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是所述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K是正整数。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用于从一个RS池中确定一个RS子池,所述RS池包括至少两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包括至少一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中的所述RS资源属于所述RS池中的所述RS资源。所述RS资源被正整数个天线端口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信道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空口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多址签名}中的至少之一。所述多址签名包括{码,码本,序列,交织,映射图案}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一个第二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道信息被从第一RS池中确定第一RS子池。针对所述第一RS子池的测量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P个域。所述P个域分别指示P个目标接收者是否发送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P是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UE是所述P个目标接收者中的一个所述目标接收者。第一域针对所述UE,所述第一域是所述P个域中的一个所述域。所述第一信息的承载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三信息的承载信令是高层信令。所述第三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域在第一信息中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承载信令是高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在物理层控制信道上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在Q1个时频资源中分别被发送一次,所述Q1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是正交的。所述Q1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在Q2个时频资源中分别被发送一次,所述Q2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是正交的。所述Q2是大于1的正整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信道信息的可选位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信息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波束发送接收第一信息和第一信道信息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UE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实施例1
实施例1示例了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的流程图,如附图1所示。附图1中,基站N1是UEU2的服务小区维持基站。附图1中,方框F1和方框F2中的步骤分别是可选的。
对于N1,在步骤S11中发送所述第三信息;在步骤S12中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在步骤S13中接收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在步骤S14中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在步骤S15中接收所述第二信道信息。
对于U2,在步骤S21中接收所述第三信息;在步骤S22中接收所述第一信息;在步骤S23中发送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在步骤S24中接收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步骤S25中发送所述第二信道信息。
在实施例1中,所述第一信息被基站N1用于触发K个UE发送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UE U2是K个UE中的一个。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是UE U2上报的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被UE U2用于从一个RS池中确定一个RS子池,所述RS池包括至少两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包括至少一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中的所述RS资源属于所述RS池中的所述RS资源。所述RS资源被基站N1用正整数个天线端口发送。所述第二信息被UE U2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空口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多址签名}中的至少之一。所述多址签名包括{码,码本,序列,交织,映射图案}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一个第二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道信息被UE U2用于从第一RS池中确定第一RS子池。针对所述第一RS子池的测量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P个域。所述P个域分别指示P个目标接收者是否发送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P是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UE U2是所述P个目标接收者中的一个所述目标接收者。所述P个域中的第一域针对UE U2。所述第一信息的承载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三信息的承载信令是高层信令。所述第三信息被UE U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域在第一信息中的位置。所述第二信息的承载信令是高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在物理层控制信道上传输。所述第一信息在Q1个时频资源中分别被基站N1发送一次,所述Q1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是正交的。所述Q1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在Q2个时频资源中分别被发送一次,所述Q2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是正交的。所述Q2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1,所述第一信息是动态配置的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2,所述K大于1。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3,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是CRI(CSI-RS ResourceIndicator,CSI-RS资源指示),以天线端口组表示。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4,所述RS资源是CSI-RS资源(Resource),一个CSI-RS资源对应1个或多个天线端口。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5,所述第二类信道状态信息是隐式的,包括{RI(RankIndicator,秩指示),PTI(Precoding Type Indicator,预编码类型指示),PMI(Precoding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6,所述第二信息是半静态配置,承载信令是RRC(Radio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7,所述第一域包括1个比特,所述1个比特指示所述UE U2是否发送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8,所述第三信息的承载信令是RRC信令。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9,所述Q1个时频资源中分别存在目标RS对应的一个天线端口组,所述目标RS在所述时频资源中包括正整数个天线端口所对应的RS,所述目标RS和在所属时频资源中的所述第一信息被相同的天线端口发送。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10,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Q1个时频资源所占用的时间资源分别属于Q1个时间单元,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在时域上正交。Q1个时频单元分别了对应了Q100个的发送天线端口与Q10个接收天线端口的组合。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11,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Q2个时频资源所占用的时间资源分别属于Q2个时间单元,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在时域上正交。Q2个时频单元分别了对应了Q200个的发送天线端口与Q20个接收天线端口的组合。
实施例2
实施例2示例了第二信道信息的可选位置的示意图,如附图2所如示。附图2中,粗线标识的方格是属于第一时域资源池的一个时隙,斜线填充的方格是第二信道信息可能占用的时域位置,交叉线填充的方格是第一信道信息所占用的时域资源。
实施例2中,第二信息的承载信令是高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在物理层控制信道上传输。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池,所述第一资源池包括多个所述时隙,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所述第一资源池中的一个所述时隙。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在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可能占用的时域资源之前。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1,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池之中且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所占用的时域资源之后的任意一个所述时隙。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2,所述时隙的持续时间小于1毫秒。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3,所述第一资源池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时隙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4,第一信息被物理层信令承载,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触发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是所述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5,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所占用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占用的持续时间。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在Q2个时间单元中分别被发送一次,所述时间单元的持续时间不超过1毫秒,所述Q2个时间单元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间单元是正交的。所述Q2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发送一次。
实施例3
实施例3示例了第一信息的示意图,如附图3所示。
在实施例3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P个域–域索引值分别为1,2,…,P。所述P个域分别针对P个目标接收者。对于给定目标接收者,对应的域在所述P个域中的位置(即域索引值)是由本发明中的所述第三信息配置的。本发明中的所述第一域是所述P个域中的一个域。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1,所述第一信息是小区公共的。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2,所述第一信息是终端组特定的。本子实施例能够进一步减少所述第一信息的冗余开销,即基站只需要当所述终端组中存在需要被更新信息的终端时才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3,所述第一信息是UE特定的。
实施例4
实施例4示例了多个波束方向的示意图,如附图4所示。
实施例4中,发射机或者接收机通过波束赋形生成Q个发送波束或者接收波束。
实施例4中,Q个波束分别编号为1,2,…,Q。
作为实施例4的子实施例1,对于发射机,附图4中的一个波束方向对应一个天线端口组中所有天线端口的用于信号发送的模拟波束赋型方向,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多个天线端口对应不同的数字波束赋型方向。
作为实施例4的子实施例2,对于接收机,附图4中的一个波束方向对应一个天线端口组中所有天线端口的用于信号接收的模拟波束赋型方向,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多个天线端口对应不同的数字波束赋型方向。
实施例5
实施例5示例了用于UE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5所示。
附图5中,UE装置200主要由第一接收模块201和第一发送模块202组成。
第一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第一信息;第一发送模块202用于发送第一信道信息。
在实施例5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触发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是所述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K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用于从一个RS池中确定一个RS子池,所述RS池包括至少两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包括至少一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中的所述RS资源属于所述RS池中的所述RS资源。所述RS资源被正整数个天线端口发送。
作为实施例5的子实施例1,所述第一信息是终端组特定的DCI。
作为实施例5的子实施例2,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信道信息。所述第一信道信息被从第一RS池中确定第一RS子池。针对所述第一RS子池的测量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信息。
作为实施例5的子实施例3,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P个域。所述P个域分别指示P个目标接收者是否发送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UE是所述P个目标接收者中的一个所述目标接收者。第一域针对所述UE,所述第一域是所述P个域中的一个所述域。所述第三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域在第一信息中的位置。
作为实施例5的子实施例4,所述第一信息被物理层信令承载,所述第二信息被高层信令承载。
作为实施例5的子实施例5,所述第一信息在Q1个时频资源中分别被发送一次,所述Q1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是正交的。所述Q1是大于1的正整数。
实施例6
实施例6示例了用于UE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6所示。
附图6中,基站装置300主要由第二接收模块301和第二发送模块302。
第二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第一信道信息;第二发送模块302用于发送第一信息。
在实施例6中,所述第一信息被目标接收者用于触发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是所述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K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被目标接收者用于从一个RS池中确定一个RS子池,所述RS池包括至少两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包括至少一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中的所述RS资源属于所述RS池中的所述RS资源。所述RS资源被正整数个天线端口发送。
作为实施例6的子实施例1,所述第一信息是终端组特定的DCI。
作为实施例6的子实施例2,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信道信息。所述第一信道信息被目标接收者从第一RS池中确定第一RS子池。针对所述第一RS子池的测量被目标接收者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信息。
作为实施例6的子实施例3,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P个域。所述P个域分别指示P个目标接收者是否发送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P是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第一域针对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的发送者,所述第一域是所述P个域中的一个所述域。所述第三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域在第一信息中的位置。
作为实施例6的子实施例4,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信道信息被基站用于第一发送模块发送第二信息。
作为实施例6的子实施例5,第一发送模块发送的第一信息被基站用于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第一信道信息。
作为实施例6的子实施例6,所述第一信息被物理层信令承载,所述第二信息被高层信令承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硬盘或者光盘等。可选的,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由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于任何特定形式的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本发明中的UE或者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上网卡,NB-IOT终端,eMTC终端等无线通信设备。本发明中的基站或者系统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家庭基站,中继基站等无线通信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用于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的UE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接收第一信息;
-步骤B.发送第一信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触发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是所述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K是正整数。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用于从一个RS池中确定一个RS子池,所述RS池包括至少两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包括至少一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中的所述RS资源属于所述RS池中的所述RS资源。所述RS资源被正整数个天线端口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接收第二信息;
-步骤D.发送第二信道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空口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多址签名}中的至少之一。所述多址签名包括{码,码本,序列,交织,映射图案}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一个第二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从第一RS池中确定第一RS子池。针对所述第一RS子池的测量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A1:
-步骤A1.接收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P个域。所述P个域分别指示P个目标接收者是否发送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P是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UE是所述P个目标接收者中的一个所述目标接收者。第一域针对所述UE,所述第一域是所述P个域中的一个所述域。所述第一信息的承载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三信息的承载信令是高层信令。所述第三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域在第一信息中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承载信令是高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在物理层控制信道上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在Q1个时频资源中分别被发送一次,所述Q1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是正交的。所述Q1是大于1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在Q2个时频资源中分别被发送一次,所述Q2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是正交的。所述Q2是大于1的正整数。
7.一种用于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的基站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发送第一信息;
-步骤B.接收第一信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触发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是所述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K是正整数。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用于从一个RS池中确定一个RS子池,所述RS池包括至少两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包括至少一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中的所述RS资源属于所述RS池中的所述RS资源。所述RS资源被正整数个天线端口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发送第二信息;
-步骤D.接收第二信道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空口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多址签名}中的至少之一。所述多址签名包括{码,码本,序列,交织,映射图案}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一个第二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从第一RS池中确定第一RS子池。针对所述第一RS子池的测量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A1:
-步骤A1.发送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P个域。所述P个域分别指示P个目标接收者是否发送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P是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P个域中的第一域针对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的发送者。所述第一信息的承载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三信息的承载信令是高层信令。所述第三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域在第一信息中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承载信令是高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在物理层控制信道上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7-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在Q1个时频资源中分别被发送一次,所述Q1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是正交的。所述Q1是大于1的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7-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在Q2个时频资源中分别被发送一次,所述Q2个时频资源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时频资源是正交的。所述Q2是大于1的正整数。
13.一种用于信道信息状态上报的用户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触发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是所述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K是正整数。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用于从一个RS池中确定一个RS子池,所述RS池包括至少两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包括至少一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中的所述RS资源属于所述RS池中的所述RS资源。所述RS资源被正整数个天线端口发送。
14.一种用于信道信息状态上报的基站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触发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是所述K个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所述K是正整数。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用于从一个RS池中确定一个RS子池,所述RS池包括至少两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包括至少一个RS资源,所述RS子池中的所述RS资源属于所述RS池中的所述RS资源。所述RS资源被正整数个天线端口发送。
CN201610966568.8A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用于信道反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0236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5599.5A CN111342870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用于信道反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201610966568.8A CN108023622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用于信道反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6568.8A CN108023622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用于信道反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5599.5A Division CN111342870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用于信道反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3622A true CN108023622A (zh) 2018-05-11
CN108023622B CN108023622B (zh) 2021-07-27

Family

ID=620835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5599.5A Active CN111342870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用于信道反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201610966568.8A Active CN108023622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用于信道反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5599.5A Active CN111342870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用于信道反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34287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0688A (zh) * 2018-11-01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804038A (zh) * 2019-11-14 2021-05-1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9105A (zh) * 2011-07-07 2013-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参考信号的方法、UE及eNB
CN104094655A (zh) * 2012-01-30 2014-10-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间复用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CN105375962A (zh) * 2014-08-25 2016-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节点
US20160080060A1 (en) * 2014-09-16 2016-03-17 Mediatek In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Beamforming
CN105991171A (zh) * 2015-02-15 2016-10-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三维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08585B2 (en) * 2012-01-30 2015-04-1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asurements and CSI feedback
CN103249150A (zh) * 2012-02-03 2013-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导频配置方法及基站及移动终端
US10085202B2 (en) * 2012-04-19 2018-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Quasi co-location identification of reference symbol port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98070B2 (en) * 2012-05-14 2015-11-2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3945447B (zh) * 2013-01-18 2019-11-0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下行信道特性参数测量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US20160149679A1 (en) * 2014-10-10 2016-05-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dynamic csi feedbac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9105A (zh) * 2011-07-07 2013-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参考信号的方法、UE及eNB
CN104094655A (zh) * 2012-01-30 2014-10-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间复用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CN105375962A (zh) * 2014-08-25 2016-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节点
US20160080060A1 (en) * 2014-09-16 2016-03-17 Mediatek In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Beamforming
CN105991171A (zh) * 2015-02-15 2016-10-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三维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0688A (zh) * 2018-11-01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130688B (zh) * 2018-11-01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804038A (zh) * 2019-11-14 2021-05-1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804038B (zh) * 2019-11-14 2022-12-2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3622B (zh) 2021-07-27
CN111342870A (zh) 2020-06-26
CN111342870B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22317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tream transmission
US1153856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SI-RS port selection for CSI-reporting
KR102599782B1 (ko) 채널 상태 정보(channel stat information)의 다중화 및 생략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7408971B (zh)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CN104967496B (zh) 用于lte-a上行链路的开环mimo模式
US117995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segmented CSI repor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986370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或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1160116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rt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8259071B (zh)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9364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high rank CSI repor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8155925A (zh) 一种用于功率调整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15658B (zh) 一种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87663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33062A (zh) 一种基站、用户设备中的用于多天线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2006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7171699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33688A1 (zh) 信息的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474312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94574A (zh) 多传输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23622A (zh) 一种用于信道反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69360B (zh) 一种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及系统
CN108024371A (zh) 一种用于动态调度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87667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33063A (zh) 一种用于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71264A (zh)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3

Address after: 518040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A2117, Building B, 555 Dongchu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24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