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1525A - 一种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1525A
CN108021525A CN201610922857.8A CN201610922857A CN108021525A CN 108021525 A CN108021525 A CN 108021525A CN 201610922857 A CN201610922857 A CN 201610922857A CN 108021525 A CN108021525 A CN 108021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board
interface
processor
pcie
switch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228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1525B (zh
Inventor
邹昀辛
刘丰
杨帆
王宝强
韩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6109228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215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21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1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1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1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04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parallel bus
    • G06F13/4221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parallel bus being an input/output bus, e.g. ISA bus, EISA bus, PCI bus, SCS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interconnections or communication control functionality are redundant
    • G06F11/2007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interconnections or communication control functionality are redundant using redundant communication medi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digital computers each having at least an arithmetic unit, a program unit and a register, e.g. for a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several programs
    • G06F15/163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 G06F15/173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using an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e.g. matrix, shuffle, pyramid, star, snowflake
    • G06F15/1735Network adapters, e.g. SCI, Myri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04L12/40176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26PCI expr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其中,包括: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第四主板、第一交换电路以及第二交换电路;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以及第四主板分别连接第一交换电路以及第二交换电路;第一交换板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以及第一分组交换器;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第四主板分别安装虚拟机;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以及第四主板互为冗余,使得第一交换板以及第二交换板形成冗余结构。本发明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避免了数据信号的多次转换,降低了网络延迟,增加了网络带宽,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爆炸式的发展,网络的数据量成井喷式的增加,单路服务器千兆的网络带宽已经满足不了当前信息处理需求,光纤卡和InfiniBand卡成了当前服务器的主流网卡。
由于需要实现多主机间的互通,因此各主机的高速网卡对内需要挂载到系统的PCIE总线上,对外需要连接到高带宽的交换机上,如光纤交换机或Infiniband交换机,这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星型交换网络。由此可见,主机间通信是建立在网卡和以太网基础上,数据发送过程为:主机->PCIE总线->网卡->以太网->交换机,数据接收过程为:交换机->以太网->网卡->PCIE总线->主机。
这种基于高速网络互连的系统存在以下几个缺陷:首先,数据通信过程中信号在PCIE和以太网间经过了多次转换,增加了功耗和延迟;其次,数据通信的带宽受限于网卡,没有充分发掘PCIE总线的潜能;最后,交换机存在单节点故障,需要采购冗余交换设备,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其中,包括: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第四主板、第一交换电路以及第二交换电路;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以及第四主板分别连接第一交换电路以及第二交换电路;第一交换板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以及第一分组交换器;第二交换板包括: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第八接口以及第二分组交换器;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之间能够进行PCIe通信;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以及第八接口之间能够进行PCIe通信;该第一分组交换器以及该第二分组交换器分别用于PCIe数据和以太网数据的转换,以与外部以太网进行通讯;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第四主板分别安装虚拟机;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分别一一对应连接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以及第四主板;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以及第八接口分别一一对应连接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以及第四主板;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以及第四主板互为冗余,使得第一交换板以及第二交换板形成冗余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的一实施例,其中,该第一主板包括:第一内存、第一处理器、第二内存以及第二处理器;该第二主板包括:第三内存、第三处理器、第四内存以及第四处理器;该第三主板包括:第五内存、第五处理器、第六内存以及第六处理器;该第四主板包括:第七内存、第七处理器、第八内存以及第八处理器;第一处理器、第三处理器、第五处理器以及第七处理器分别连接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第二处理器、第四处理器、第六处理器以及第八处理器分别连接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以及第八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的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第一COMe模块,用于对该第一交换电路进行初始化、配置、监控和管理;第二COMe模块,用于对该第二交换电路进行初始化、配置、监控和管理。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的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第一串行EEPROM,用于保存该第一交换电路的配置信息;第二串行EEPROM,用于保存该第二交换电路的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的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第一时钟芯片,用于向该第一交换电路提供时钟频率;第二时钟芯片,用于向该第二交换电路提供时钟频率。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的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多个第一以太网端口逻辑,用于将输入的以太网数据输入给第一分组交换器,以及对第一分组交换器输出的以太网数据分别输出;多个第二以太网端口逻辑,用于将输入的以太网数据输入给第二分组交换器,以及对第二分组交换器输出的以太网数据分别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的一实施例,其中,该第一接口、该第二接口、该第三接口、该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以及第八接口均为PCIe网卡。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的一实施例,其中,该第一分组交换器以及第二分组交换器,用于将输入的多个端口输入的以太网数据进行统一端口输出为PCIe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的一实施例,其中,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第四主板分别检测第一交换电路以及第二交换电路,当出现故障时,切换为第一交换电路或第二交换电路中的正常电路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避免了数据信号的多次转换,降低了网络延迟,增加了网络带宽,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同时,应用当前流行的网卡SR-IOV技术,实现了虚拟机与网卡VF的直通,提高了网络利用率,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的系统硬件结构图;
图2所示为PCIe交换电路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所示为本发明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的系统硬件结构图,图2所示为PCIe交换电路的模块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四个主板电路A、B、C和D和两个交换电路E和F。其中主板A中的内存A1与处理器A2直连,内存A3与处理器A4直连,处理器A2与处理器A4通过QPI总线直连,处理器A2与PCIe网络交换电路E的PEP1通过PCIe总线双向连接,处理器A4与PCIe网络交换电路F的PEP1通过PCIe总线双向连接;主板B中的内存B1与处理器B2直连,内存B3与处理器B4直连,处理器B2与处理器B4通过QPI总线直连,处理器B2与PCIe网络交换电路E的PEP2通过PCIe总线双向连接,处理器B4与PCIe网络交换电路F的PEP2通过PCIe总线双向连接;主板C中的内存C1与处理器C2直连,内存C3与处理器C4直连,处理器C2与处理器C4通过QPI总线直连,处理器C2与PCIe网络交换电路E的PEP3通过PCIe总线双向连接,处理器C4与PCIe网络交换电路F的PEP3通过PCIe总线双向连接;主板D中的内存D1与处理器D2直连,内存D3与处理器D4直连,处理器D2与处理器D4通过QPI总线直连,处理器D2与PCIe网络交换电路E的PEP4通过PCIe总线双向连接,处理器D4与PCIe网络交换电路F的PEP4通过PCIe总线双向连接;PCIe网络交换电路E中串行EEPROM10通过SMBus与PCIe网络交换芯片8双向连接,PCIe网络交换电路F中串行EEPROM21通过SMBus与PCIe网络交换芯片9双向连接,时钟芯片12的输出端与PCIe网络交换芯片8的输入端连接,时钟芯片23的输出端与PCIe网络交换芯片9的输入端连接,COM-E模块11与PCIe网络交换芯片8的管理Bus总线双向连接,COM-E模块22与PCIe网络交换芯片8的管理Bus总线双向连接。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以主板电路A为例,其余主板电路B-D与主板电路A的结构类似,主板电路A主要包括CPUA2和A4、内存A1和A3以及PCIe控制器,并在其上运行IOVM、虚拟机VM、PF驱动和VF驱动。IOVM是一种应用软件,主要用来做网络模块的复位、初始化和配置;虚拟机VM是在宿主机上运行的虚拟机镜像或实例;PF(Physical Function)指网卡模块上的物理实例,由宿主机上的PF软件来驱动。VF(Virtual Function)指网卡模块上的虚拟实例,属于PF中的一个子模块,由宿主机上PF驱动初始化,并与虚拟机上的VF驱动直接进行数据传递。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以PCIe网络交换电路E为例,交换电路E主要包括PCIe网络交换芯片8、时钟芯片12、COM-E模块11和串行EEPROM10。其中PCIe网络交换芯片8包括PEP1-4、多个EPL9和Packet Switch模块7三个核心部分。PEP即PCIe End Point,也就是PCIe网络交换电路E上PCIe控制器的位置,对外部PCIe总线上的数据接收或发送,并与PacketSwitch模块7以指针形式转发;EPL即Ethernet Port Logic,用于与外部以太网连接,完成以太网与Packet Switch模块7间的数据转发;Packet Switch模块7是核心的网络处理模块,将所有的PCIe数据和网络数据以指定格式进行处理;COM-E模块11用于对交换芯片进行初始化、配置、监控和管理;时钟芯片12用于PCIe网络交换芯片时钟频率的初始化;串行EEPROM10用于保存网络交换芯片的配置信息。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系统初始化过程如下:
步骤一:PCIe网络交换电路中COM-E模块复位,完成交换芯片的初始化,其中包括:交换芯片时钟复位、PCIE端口PEP复位、以太网端口EPL复位、读取串行EEPROM的配置信息和Packet Switch模块功能初始化。
步骤二:主板电路中运行的IOVM软件通过PF驱动完成对应的交换端口PEP的初始化,其中包括:将所有PEP配置空间清零、DMA地址空间复位、VF配置空间复位,并设置DMA地址值和各VF队列的数量和共享内存地址。此时,在主板电路的宿主机和虚拟机中都会显示两个网卡。
主板中虚拟机接收数据过程如下(以主板电路A和PCIe交换电路E为例):
步骤一:PCIe网络交换电路E的PEP1通过DMA从Packet Switch接收一个数据包。
步骤二:PCIe网络交换电路E的PEP1对数据包进行校验,其中包括IPV4头部、TCP/UDP头部和NVGRE/VXLAN头部等。
步骤三:PCIe网络交换电路E的PEP1对数据包进行头部解析,根据其MAC、VLAN、IP和端口号等信息将数据Hash到不同的预取队列中。并设置DMA地址的起始地址和长度,在MAIL_BOX中设置中断。
步骤四:主板电路A中宿主机的PF驱动根据MAIL_BOX中的值设置相应的VF请求中断。
步骤五:主板电路A中虚拟机的VF驱动获取中断,开始DMA数据映射和传输,清除VF请求中断,完成数据接收。
主板中虚拟机发送数据过程如下(以主板电路A和PCIe交换电路E为例):
步骤一:主板电路A中虚拟机VF驱动设置请求中断,如果成功进行步骤二,否则返回步骤一。
步骤二:主板电路A中虚拟机VF驱动向PCIe总线上写入数据。写完后清除VF请求中断,并在相应的MAIL_BOX设置传输中断。
步骤三:主板电路A中宿主机的PF驱动获取MAIL_BOX中断,将PCIe网络交换电路E的PEP1中的缓冲队列中的数据指针推送到指定队列中,并清除MAIL_BOX中断。
步骤四:PCIe网络交换电路E的PEP1中的功能管理模块解析数据包头部,根据情况对TCP包进行分片、对NVGRE/VXLAN包进行封装,并将数据包指针通过DMA传递给PacketSwitch。
PCIe网络冗余切换过程如下(以主板电路A为例):
步骤一:系统初始化完成后,PCIe网络交换电路E中的PEP1在主板A虚拟机中对应网卡为a,PCIe网络交换电路F中的PEP1在主板虚拟机中对应网卡为b,并设置网卡a和网卡b的固定IP分别为IP-a和IP-b。
步骤二:在主板A虚拟机在网卡a上设置浮动IP-c,并时刻监控本机上两网络端口的状态。
步骤三:当主板A监测到网卡a失效,则清除网卡a的浮动IP-c。
步骤四:主板A检测网卡b状态,如果网卡b状态良好,则在网卡b上设置浮动IP-c,完成IP的冗余切换。
本发明关键点:本系统将计算与网络IO的进行分离,采用直取PCIe信号的方式避免数据信号的多次转换,降低了网络延迟,增加了网络带宽;将SR-IOV虚拟技术的集成在主机和交换端,避开VMM实现虚拟机对网卡的操控,提高了网络利用率;将冗余交换的集成在一体机内部,降低了网络的部署复杂性和设备成本。
对于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主板电路A、主板电路B、主板电路C、主板电路D还能够对外部输入的以太网数据进行负载均衡。
本发明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将计算与网络IO的进行分离,采用直取PCIe信号的方式避免数据信号的多次转换,降低了网络延迟,增加了网络带宽;将SR-IOV虚拟技术的集成在主机和交换端,避开VMM实现虚拟机对网卡的操控,提高了网络利用率;将冗余交换的集成在一体机内部,降低了网络的部署复杂性和设备成本。
本发明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主要将PCIE总线上的网络模块转移到交换控制芯片内部,由交换机统一控制和管理,避免了主机端与交换机间数据的多次拷贝,从而降低网络延迟。其次,开启网络控制器的SR-IOV虚拟功能,在软件层次上实现虚拟主机与网络模块的独立直连,提高了网络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第四主板、第一交换电路以及第二交换电路;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以及第四主板分别连接第一交换电路以及第二交换电路;
第一交换板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以及第一分组交换器;第二交换板包括: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第八接口以及第二分组交换器;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之间能够进行PCIe通信;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以及第八接口之间能够进行PCIe通信;该第一分组交换器以及该第二分组交换器分别用于PCIe数据和以太网数据的转换,以与外部以太网进行通讯;
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第四主板分别安装虚拟机;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分别一一对应连接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以及第四主板;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以及第八接口分别一一对应连接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以及第四主板;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以及第四主板互为冗余,使得第一交换板以及第二交换板形成冗余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主板包括:第一内存、第一处理器、第二内存以及第二处理器;
该第二主板包括:第三内存、第三处理器、第四内存以及第四处理器;
该第三主板包括:第五内存、第五处理器、第六内存以及第六处理器;
该第四主板包括:第七内存、第七处理器、第八内存以及第八处理器;
第一处理器、第三处理器、第五处理器以及第七处理器分别连接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第二处理器、第四处理器、第六处理器以及第八处理器分别连接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以及第八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COMe模块,用于对该第一交换电路进行初始化、配置、监控和管理;第二COMe模块,用于对该第二交换电路进行初始化、配置、监控和管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串行EEPROM,用于保存该第一交换电路的配置信息;第二串行EEPROM,用于保存该第二交换电路的配置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时钟芯片,用于向该第一交换电路提供时钟频率;
第二时钟芯片,用于向该第二交换电路提供时钟频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第一以太网端口逻辑,用于将输入的以太网数据输入给第一分组交换器,以及对第一分组交换器输出的以太网数据分别输出;
多个第二以太网端口逻辑,用于将输入的以太网数据输入给第二分组交换器,以及对第二分组交换器输出的以太网数据分别输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口、该第二接口、该第三接口、该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以及第八接口均为PCIe网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组交换器以及第二分组交换器,用于将输入的多个端口输入的以太网数据进行统一端口输出为PCIe数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第四主板分别检测第一交换电路以及第二交换电路,当出现故障时,切换为第一交换电路或第二交换电路中的正常电路进行通信。
CN201610922857.8A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 Active CN1080215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2857.8A CN108021525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2857.8A CN108021525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1525A true CN108021525A (zh) 2018-05-11
CN108021525B CN108021525B (zh) 2019-11-15

Family

ID=62069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22857.8A Active CN108021525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2152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4895A (zh) * 2018-12-10 2019-04-16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io卡
CN111131093A (zh) * 2019-12-16 2020-05-08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一种计算芯片和交换芯片三线互连的七层交换系统
CN113553101A (zh) * 2021-07-27 2021-10-26 上海信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加载频率可变的pcie交换芯片端口寄存器初始化方法
CN114501172A (zh) * 2020-11-11 2022-05-13 荣群电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信等级网络交换机
WO2023060604A1 (zh) * 2021-10-15 2023-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换装置、交换方法和交换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35384U (zh) * 2012-03-12 2012-11-14 杭州海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PCIe总线的网络设备扩展连接和虚拟机互连优化系统
US20150370666A1 (en) * 2014-06-23 2015-12-24 Liqid Inc. Failover handling in modular switched fabric for data storage systems
CN105243040A (zh) * 2015-11-11 2016-01-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基于PCIe总线支持USBTMC协议的仪器程控系统及方法
CN105426120A (zh) * 2015-10-30 2016-03-2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vme的混合加速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35384U (zh) * 2012-03-12 2012-11-14 杭州海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PCIe总线的网络设备扩展连接和虚拟机互连优化系统
US20150370666A1 (en) * 2014-06-23 2015-12-24 Liqid Inc. Failover handling in modular switched fabric for data storage systems
CN105426120A (zh) * 2015-10-30 2016-03-2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vme的混合加速系统
CN105243040A (zh) * 2015-11-11 2016-01-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基于PCIe总线支持USBTMC协议的仪器程控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GUEL CORREIA; JORGE SOUSA ; ANTNIO J. N. BATISTA: "Development of high-availability ATCA/PCIe data acquisition instrumentation", 《2015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MENTS IN NUCLEAR INSTRUMENTA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ANIMMA) ON IEEE》 *
张元凯、蔡惠智、刘垚等: "基于PCIe和RAID5的高速存储系统设计", 《微计算机信息》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4895A (zh) * 2018-12-10 2019-04-16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io卡
CN111131093A (zh) * 2019-12-16 2020-05-08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一种计算芯片和交换芯片三线互连的七层交换系统
CN114501172A (zh) * 2020-11-11 2022-05-13 荣群电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信等级网络交换机
CN113553101A (zh) * 2021-07-27 2021-10-26 上海信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加载频率可变的pcie交换芯片端口寄存器初始化方法
WO2023060604A1 (zh) * 2021-10-15 2023-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换装置、交换方法和交换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1525B (zh) 2019-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23314B2 (en) PCI express connected network switch
CN108021525B (zh) 一种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的冗余交换系统
US11256644B2 (en) Dynamically changing configuration of data processing unit when connected to storage device or computing device
US20210051045A1 (en) Communication switching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data in multiple protocol data frame formats
US10708199B2 (en) Heterogeneous packet-based transport
JP5917474B2 (ja) 統合マルチ転送媒体コネクタを利用するシステム及びルーティング方法
US9100349B2 (en) User selectable multiple protocol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
US9064058B2 (en) Virtualized PCI endpoint for extended systems
US9256560B2 (en) Controller integration
US6662254B1 (en) System architecture
US8838867B2 (en) Software-based virtual PCI system
US7586936B2 (en) Host Ethernet adapter for networking offload in server environment
US8625615B2 (en) PCI express switch, PCI express system, and network control method
US20210055777A1 (en) System power management in multi-port i/o hybrid systems
EP2003823A1 (en) Autonegotiation over an interface for which no autonegotiation standard exists
US11895027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rvice distribution using data path state replication and intermediate device mapping
CN108008657B (zh) 一种控制板和交换板总线直连的负载均衡冗余交换系统
Zang et al. PROP: Using PCIe-based RDMA to accelerate rack-scale communications in data centers
CN112968822A (zh) 一种基于以太网phy的一主多从实时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10881005B (zh) 控制器、调整包通信规则的方法及网络通信系统
CN214627012U (zh) 一种基于以太网phy的一主多从实时通讯系统
US20140282551A1 (en) Network virtualization via i/o interface
US11995017B2 (en) Multi-plane, multi-protocol memory switch fabric with configurable transport
US20220398207A1 (en) Multi-plane, multi-protocol memory switch fabric with configurable transport
WO2024102916A1 (en) Root complex switching across inter-die data interface to multiple endpoi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