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0542B - 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10542B
CN108010542B CN201711383080.3A CN201711383080A CN108010542B CN 108010542 B CN108010542 B CN 108010542B CN 201711383080 A CN201711383080 A CN 201711383080A CN 108010542 B CN108010542 B CN 1080105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optical disc
recording
duration
vide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830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10542A (zh
Inventor
张�成
李行
张亚鹏
单衍景
杨怀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XIA DENTSU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XIA D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XIA D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XIA D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830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105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10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0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10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05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53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 G11B2020/10546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audio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流媒体模块及刻录机;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流媒体模块下达录制指令;所述流媒体模块用于录制音视频文件,并根据设定的文件分割时长对所述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所述控制模块向至少一个所述刻录机下达刻录指令,所述刻录机将分割文件刻录于光盘上。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音视频录制指令;根据设定的文件分割时长对所述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接收刻录指令,将分割文件刻录于光盘上。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施刻录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规范庭审活动,提高法庭效率,深化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了法释[2017]5号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其中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将替代法庭笔录的庭审录音录像同步保存在服务器或者刻录成光盘。在解决庭审过程中,通过通用光盘刻录机,实时刻录庭审资料,在庭审结束后,参与诉讼的当事人可以立即取走刻录完毕的光盘。
现有的光盘刻录技术采用一次性写入方式及区段写入方式。一次性写入方式,即对于导入区、用户数据部分以及导出区都是采用一次性写入方式,完成一次写入操作之后就必须关闭光盘,即使光盘还有剩余空间,也无法再追加写入其它数据。这种写入方式主要应用于光盘数据的复制,一次性完整整张光盘的刻录。它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完整的刻录出与原数据完全相同的光盘。缺点是由于一次性写入方式将整张光盘作为一个区段进行处理,因此任何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张光盘的报废。所以这种写入方式对于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光盘刻录光驱的性能有较高的要求。
区段写入方式每次只对一个区段进行操作而非整张光盘,光盘的余下空间下次可以继续使用。这种写入方式的优点明显,可以实现对数据的追加写入,适合与制作合辑类型的光盘。但每次开始新区段的数据写入时都要占用13MB左右存储空间用于记录该区段的结构信息以及上一区段的连接信息,并为建立下个区段做好准备。因此采用区段写入的方式会浪费较多的光盘空间。
综上所述,现有的光盘刻录技术存在光盘损坏几率大、空间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光盘刻录技术存在的光盘损坏几率大、空间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流媒体模块及刻录机;
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流媒体模块下达录制指令;
所述流媒体模块用于录制音视频文件,并根据设定的文件分割时长对所述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
所述控制模块向至少一个所述刻录机下达刻录指令,所述刻录机将分割文件刻录于光盘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音视频录制指令;
根据设定的文件分割时长对所述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
接收刻录指令,将分割文件刻录于光盘上。
本发明通过设定文件分割的时长,根据该分割时长对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保证光盘刻录过程的数据的连续、实时写入,并有效的避免光盘损坏几率大、空间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的具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及方法。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0、流媒体模块20及刻录机30;
所述控制模块10向所述流媒体模块20下达录制指令;
所述流媒体模块20用于录制音视频文件,并根据设定的文件分割时长对所述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
所述控制模块10向至少一个所述刻录机30下达刻录指令,所述刻录机30将分割文件刻录于光盘上。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0控制流媒体模块20录制音视频文件,流媒体模块20根据设定的文件分割时长对录制的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分割好的音视频文件发送至刻录机30,刻录机30将分割文件刻录于光盘上。
其中,控制模块10还用于负载均衡,在法院数字庭审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应用场景:多个法庭同时开庭、同时刻录。为此,控制模块10采用负载均衡策略。采用最小连接数均衡算法(Least Connection)负责管理每个法庭的刻录任务。最小连接数均衡算法对系统中需负载的每一个刻录设备都有一个数据记录,记录当前设备的状态及正在处理的刻录任务数,当有新的刻录任务时,控制模块10就把当前任务分配给任务数最小且运行正常的光盘刻录设备,使均衡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负载更加均衡。
此外,控制模块10能够操作刻录机30进行光盘的自动更换,无需人工干预,所述光盘可以为DVD光盘或蓝光光盘。如果因光盘质量等特殊原因导致刻录光盘失败,控制模块10会自动丢弃废盘,重新抓取新的空白光盘进行刻录,从而保证异常状态下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样避免了人工干预带来的繁琐。控制模块10能够控制刻录设备打印光盘封面,通过数字法庭系统直接获取到当前案件的相关信息,直接写入光盘盘面,避免了法院工作人员手动拿笔写上光盘封面的信息,便于刻录光盘的日后管理和保存。控制模块10还可以直接将播放器刻进光盘中,使得刻录后的光盘能够直接播放,具有良好的播放兼容性。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系统,通过设定文件分割的时长,根据该分割时长对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保证光盘刻录过程的数据的连续、实时写入,并有效的避免光盘损坏几率大、空间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的具体结构图,图中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0、流媒体模块20、刻录机30、通信模块40、下载模块50及预警模块60。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0控制流媒体模块20录制音视频文件,流媒体模块20根据设定的文件分割时长对录制的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分割好的音视频文件发送至刻录机30,刻录机30将分割文件刻录于光盘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通信模块40,用于接收用户指令,将所述用户指令下达给所述控制模块10。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模块40用于接收用户下达的刻录任务指令,并将用户指令发送至控制模块10。考虑到法院现有的数字法庭是基于不同公司的数字法庭系统实现的,通信模块40通过定义标准的JSON格式通信协议,能够支持不同公司的数字法庭系统实现实时刻录,节约了法院改造现有数字法庭的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设定的文件分割时长对所述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还包括,当所述光盘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所述分割文件的大小时,根据所述光盘的剩余存储空间重新设定所述文件分割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当光盘的剩余存储空间不足时,例如,剩余存储空间不足总存储空间的百分之五时,控制模块10可以根据当前的剩余存储空间调整文件的分割时长,例如,原文件分割时长为1min,由于剩余容量不足以容纳1min长度的分割文件,则控制模块10可根据剩余存储空间调整文件分割时长,例如,可将文件分割时长调整为30s。流媒体模块20根据该文件分割时长分割文件,由此保证光盘的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下载模块50,用于接收流媒体模块20发出的所述分割文件,并将所述分割文件下载至所述刻录机30。
在本实施例中,当流媒体模块20与刻录机30设置于不同终端机上时,通过互联网,利用下载模块50将流媒体模块20录制并分割的音视频文件下载到本地,刻录机30再将下载下来的文件刻录于光盘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预警模块60,用于在所述光盘的存储空间不足时发出预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刻录数据存储的连续性,在写入视频数据的同时,利用刻录机内部设置的定时器不断轮询光盘的剩余存储容量。当光盘剩余容量不足时,例如不足百分之十且光盘设备中没有空余光盘时,发出蜂鸣预警。如果在发出预警后,用户没有及时的添加光盘,则设置系统在光盘剩余容量不足,例如百分之五时,控制子系统自动对光盘进行封盘操作,并将光盘自动弹出。这样可以防止由于没有及时封盘而导致写入的视频数据无法正常读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文件分割时长由以下步骤获得,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1516056160000051
其中,分割文件大小为S,单位为MB,文件分割时长为TSlice,单位为秒,视频码率为R,单位为Kb/s,取R=2M/s,则
Figure BDA0001516056160000052
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1516056160000053
可得:
Figure BDA0001516056160000054
文件刻录时长为TBurn,单位为秒;
当TSlice>TBurn时,用户等待时长最小,最小的用户等待时长为:Tmin=TBurn(4),其中,最小用户等待时长为Tmin,单位为秒,则在用户等待时长最小时,文件分割时长为TSlice为:TSlice>20.465(5)。
在本实施例中,公式(1)表示了分割文件的大小与文件分割时长的关系,公式(2)表示了分割文件的大小与文件刻录时长的关系,由此可得公式(3),即文件分割时长与文件刻录时长的关系,为了使系统实现实时刻录,保证用户等待时间最短,根据公式(4),即最小用户等待时长与文件刻录时长的关系,可得出公式(5),即在用户等待时间最短的情况下,文件刻录时长的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文件分割时长的最大值为3.5小时。其中,当文件分割时长设置于(20.465s,3.5h]区间时,对于通用刻录机可以保证用户的等待时间最短,保证刻录的实时性。
其中,所述系统在开始运行前,首先需要对各个模块及设备进行初始化,并且反馈各个模块及设备的当前状态,在各个模块及设备初始化结束并状态无误时,根据用户下达的刻录任务开始实时刻录。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系统,通过设定文件分割的时长,根据该分割时长对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保证光盘刻录过程的数据的连续、实时写入,并有效的避免光盘损坏几率大、空间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方法的流程图,图中所示方法包括,S1,接收音视频录制指令;
S2,根据设定的文件分割时长对所述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
S3,接收刻录指令,将分割文件刻录于光盘上。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发出的录制指令,开始录制音视频文件,并根据设定的文件分割时长对录制的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将分割好的音视频文件刻录于光盘上。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负载均衡,在法院数字庭审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应用场景:多个法庭同时开庭、同时刻录。为此,采用负载均衡策略。采用最小连接数均衡算法(LeastConnection)负责管理每个法庭的刻录任务。最小连接数均衡算法对系统中需负载的每一个刻录设备都有一个数据记录,记录当前设备的状态及正在处理的刻录任务数,当有新的刻录任务时,就把当前任务分配给任务数最小且运行正常的光盘刻录设备,使均衡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负载更加均衡。
此外,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光盘进行自动更换,无需人工干预,所述光盘可以为DVD光盘或蓝光光盘。如果因光盘质量等特殊原因导致刻录光盘失败,则自动丢弃废盘,重新抓取新的空白光盘进行刻录,从而保证异常状态下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样避免了人工干预带来的繁琐。所述方法还能够控制刻录设备打印光盘封面,通过数字法庭系统直接获取到当前案件的相关信息,直接写入光盘盘面,避免了法院工作人员手动拿笔写上光盘封面的信息,便于刻录光盘的日后管理和保存。所述方法还包括直接将播放器刻进光盘中,使得刻录后的光盘能够直接播放,具有良好的播放兼容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设定的文件分割时长对所述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还包括,当所述光盘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所述分割文件的大小时,根据所述光盘的剩余存储空间重新设定所述文件分割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当光盘的剩余存储空间不足时,例如,剩余存储空间不足总存储空间的百分之五时,控制模块10可以根据当前的剩余存储空间调整文件的分割时长,例如,原文件分割时长为1min,由于剩余容量不足以容纳1min长度的分割文件,则控制模块10可根据剩余存储空间调整文件分割时长,例如,可将文件分割时长调整为30s。流媒体模块20根据该文件分割时长分割文件,由此保证光盘的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文件分割时长由以下步骤获得,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1516056160000071
其中,分割文件大小为S,单位为MB,文件分割时长为TSlice,单位为秒,视频码率为R,单位为Kb/s,取R=2M/s,则
Figure BDA0001516056160000072
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1516056160000073
可得:
Figure BDA0001516056160000074
文件刻录时长为TBurn,单位为秒;
当TSlice>TBurn时,用户等待时长最小,最小的用户等待时长为:Tmin=TBurn(4),其中,最小用户等待时长为Tmin,单位为秒,则在用户等待时长最小时,文件分割时长为TSlice为:TSlice>20.465(5)。
在本实施例中,公式(1)表示了分割文件的大小与文件分割时长的关系,公式(2)表示了分割文件的大小与文件刻录时长的关系,由此可得公式(3),即文件分割时长与文件刻录时长的关系,为了使系统实现实时刻录,保证用户等待时间最短,根据公式(4),即最小用户等待时长与文件刻录时长的关系,可得出公式(5),即在用户等待时间最短的情况下,文件刻录时长的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文件分割时长的最大值为3.5小时。其中,当文件分割时长设置于(20.465s,3.5h]区间时,对于通用刻录机可以保证用户的等待时间最短,保证刻录的实时性。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方法,通过设定文件分割的时长,根据该分割时长对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保证光盘刻录过程的数据的连续、实时写入,并有效的避免光盘损坏几率大、空间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比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流媒体模块及刻录机;
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流媒体模块下达录制指令;
所述流媒体模块用于录制音视频文件,并根据设定的文件分割时长对所述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
所述控制模块向至少一个所述刻录机下达刻录指令,所述刻录机将分割文件刻录于光盘上;
所述文件分割时长由以下步骤获得,根据公式:
其中,分割文件大小为S,单位为MB,文件分割时长为TSlice,单位为秒,视频码率为R,单位为Kb/s,取R=2M/s,则
Figure FDA0002295365190000012
代入公式可得:
Figure FDA0002295365190000014
文件刻录时长为TBurn,单位为秒;
当TSlice>TBurn时,用户等待时长最小,最小的用户等待时长为:Tmin=TBurn,其中,最小用户等待时长为Tmin,单位为秒,则在用户等待时长最小时,文件分割时长为TSlice为:TSlice>20.4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指令,将所述用户指令下达给所述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定的文件分割时长对所述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还包括,当所述光盘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所述分割文件的大小时,根据所述光盘的剩余存储空间重新设定所述文件分割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下载模块,用于接收流媒体模块发出的所述分割文件,并将所述分割文件下载至所述刻录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预警模块,用于在所述光盘的存储空间不足时发出预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分割时长的最大值为3.5小时。
7.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音视频录制指令;
根据设定的文件分割时长对所述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
接收刻录指令,将分割文件刻录于光盘上;
所述文件分割时长由以下步骤获得,根据公式:
其中,分割文件大小为S,单位为MB,文件分割时长为TSlice,单位为秒,视频码率为R,单位为Kb/s,取R=2M/s,则
Figure FDA0002295365190000022
代入公式
Figure FDA0002295365190000023
可得:
Figure FDA0002295365190000024
文件刻录时长为TBurn,单位为秒;
当TSlice>TBurn时,用户等待时长最小,最小的用户等待时长为:Tmin=TBurn,其中,最小用户等待时长为Tmin,单位为秒,则在用户等待时长最小时,文件分割时长为TSlice为:TSlice>20.46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定的文件分割时长对所述音视频文件进行分割还包括,当所述光盘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所述分割文件的大小时,根据所述光盘的剩余存储空间重新设定所述文件分割时长。
CN201711383080.3A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80105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3080.3A CN108010542B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3080.3A CN108010542B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0542A CN108010542A (zh) 2018-05-08
CN108010542B true CN108010542B (zh) 2020-02-14

Family

ID=62059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83080.3A Active CN108010542B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105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4643A (zh) * 2020-02-27 2020-06-19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办案区视频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027A (zh) * 2006-11-23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分片存储的方法
CN202210838U (zh) * 2011-09-08 2012-05-02 李春南 固定时长覆盖录影摄像系统
CN202422734U (zh) * 2011-11-13 2012-09-05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实时流媒体dvd刻录装置
CN104077406A (zh) * 2014-07-10 2014-10-01 武汉光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量文件并行刻录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7364B2 (en) * 1997-09-17 2002-11-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c, video data editing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n editing program, reproduction apparatus for the optical disc,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reproduction progra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027A (zh) * 2006-11-23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分片存储的方法
CN202210838U (zh) * 2011-09-08 2012-05-02 李春南 固定时长覆盖录影摄像系统
CN202422734U (zh) * 2011-11-13 2012-09-05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实时流媒体dvd刻录装置
CN104077406A (zh) * 2014-07-10 2014-10-01 武汉光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量文件并行刻录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0542A (zh) 2018-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5674B (zh) 记录装置和方法、再现装置、记录再现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JPH11242850A (ja) リアルタイムデータ記録方式
US8731375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2227754A (ja) ビデオサーバ及び送出スタンバイ方法
US20080137507A1 (en) Method for storing data compatible with DVD read/write formats to hard disk, HD-DVD, or Blue-Ray DVD
US8270813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CN1735179A (zh) 具有数据恢复功能的数字视频记录和再现设备及其方法
CN108010542B (zh) 一种基于通用刻录机的光盘实时刻录系统及方法
US9036982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093704B (zh) 用于处理信息的装置、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CN112530467B (zh) 一种光盘存储追加刻录方法及系统
JP2009043356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CN101352037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US20080145035A1 (en) Record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control method
CN113176851B (zh) 一种基于蓝光的数字信号存储系统及其存储方法
US20060263036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CN101141596B (zh) 信息记录装置
JP497953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
CN1574049B (zh) 存储在盘形存储介质中的数据的再生设备
US8682141B2 (en) Video and audio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editing method
JP2008099027A (ja) 信号処理装置、撮像装置、及び信号処理方法
Coughlin 9 Years of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Digital Storage Surveys
US1002643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5624665B1 (ja) 録音録画装置
US20070065114A1 (en) Video camera capable of uninterrupted recor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94 5 floor 101, 6 building, No. 3, Fung Xiu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UAXIA DENTS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94 5 floor 101, 6 building, No. 3, Fung Xiu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INASYS TECHNOLOGI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