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07634A - 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07634A
CN108007634A CN201711476753.XA CN201711476753A CN108007634A CN 108007634 A CN108007634 A CN 108007634A CN 201711476753 A CN201711476753 A CN 201711476753A CN 108007634 A CN108007634 A CN 108007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air
airbag body
valve
air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767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07634B (zh
Inventor
李建国
张海建
姜士伟
刘伯锋
陈旋旋
佟文旭
徐华琛
廖香成
王大文
薛耀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angbang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ngbang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ngbang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ngbang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767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076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07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07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07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07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1/00Measuring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a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mea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G01L7/00 or G01L9/00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6/00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 G05D16/20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及方法,气囊包括:内部设有腔体的气囊本体;气囊本体设有用于检测腔体内气压的压力传感器;气囊本体与气泵连通;气囊本体设有导通或封闭大气环境的第一阀门。气囊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气囊和气泵;气囊包括:内部设有腔体的气囊本体;气囊本体设有用于检测腔体内气压的压力传感器;气囊本体与气泵连通;气囊本体设有导通或封闭大气环境的第一阀门;控制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第一阀门和气泵连接。本发明通过对每个气囊设置压力传感器,能够提升气压参数的检测的精确度和测量可靠性,根据比较结果调节每个气囊的气压,便于有效、高效的控制气囊,提升充/放气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囊产品领域,尤指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领域都涉及到气压压力检测,现有的气囊的气压压力检测方法一般是将压力传感器用普通的连接方式连接在通气管路中,由于气压传感器远离气囊,这种气压压力检测方式所采集的气压参数并不是很精确,而且不是对每个气囊针对性的进行气压压力检测,因此检测得到的结果是平均值,不代表每个气囊的气压参数,这样,对于每个气囊气压参数不同的,控制充/放气的方式也是不准确的,无法精准的针对每个气囊进行充/放气控制。
因此,本申请致力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及方法,实现提升气压参数的检测的精确度和测量可靠性,提升充气/放气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包括:
内部设有腔体的气囊本体;
所述气囊本体设有用于检测所述腔体内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气囊本体与气泵连通;
所述气囊本体设有导通或封闭大气环境的第一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本体还设有用于计时的计时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囊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气囊和气泵;
所述气囊包括:
内部设有腔体的气囊本体;
所述气囊本体设有用于检测所述腔体内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气囊本体与气泵连通;
所述气囊本体设有导通或封闭大气环境的第一阀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气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与所述气泵之间设有通气管路,所述气囊与所述气泵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气泵的输气口设有第二阀门;和/或,所述通气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与所述气泵之间设有通气管路,所述气囊的数量大于所述气泵的数量;
所述气泵的输气口设有第二阀门;和/或,
所述通气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为环状结构或者球状结构或者矩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还设有用于计时的计时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囊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10检测当前气囊内部的气压参数;
S120判断所述气压参数是否在气压设定值范围内;若是,进入步骤S130;否则,进入步骤S140;
S130保持所述当前气囊内部的气压参数不变;
S140判断所述气压参数是否大于所述气压设定值范围;若是,进入步骤 S150;否则,进入步骤S160;
S150调大所述当前气囊内部的气压参数;
S160调小所述当前气囊内部的气压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20之后包括步骤:
S121获取所述当前气囊内部的气压参数保持不变的持续时长信息;
S122判断所述持续时长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时长;若是,进入步骤S123;否则,进入步骤S130;
S123根据预设调压策略对每个气囊进行调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每个气囊本体设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气囊本体的腔体内的气压,能够提升气压参数的检测的精确度和测量可靠性,每个气囊本体与气泵连通,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气囊进行充/放气,提升充气/放气的效率。
2、本发明在气囊设有各自的计时器,能够在计时达到预设时长时,有针对性的对目标气囊进行充/放气,提升气囊充放气的智能程度,减少用户的手动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3、本发明通过对每个气囊设置压力传感器,每个压力传感器监测各自的气压参数,并分别将各自的气压参数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获取各个气囊中的压力传感器监测得到的气压参数,每个气压参数分别与气压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有针对性控制需要充气的气囊对应连接的气泵进行输气对气囊进行充气,或者根据比较结果有针对性控制不需要充气的气囊对应连接的气泵停止进行输气,便于有效、高效的控制气囊,提升充/ 放气的效率。
4、本发明在气泵的输气口处设置第二阀门和/或第三阀门,能够在气泵进行产生气体并且向气囊输入气体时,通过控制器的控制调节第二阀门和/或第三阀门的开合程度,开合频率以及开合时长,从而控制气泵向气囊进行输入气体时的气体输入量或者气体输入速率。
5、本发明通过控制器以及计时器进行间隔交替地充/放气,使得多个气囊组成的气囊垫表面呈现跌宕起伏状态,减少用户手动进行充/放气的操作,由于每个气囊设置了计时器,便于气囊自动、智能的进行充/放气,操作便利简单,避免用户身体的承重部位长期受压,交替变更承重重心,提升用户的舒适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及方法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气囊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气囊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气囊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气囊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气囊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是一种气囊控制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1、气囊;11、气囊本体;12、压力传感器;13、通孔; 14、第一阀门;15、计时器;2、控制器;3、气泵;4、第三阀门;5、通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
“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文中,上、下、左、右仅针对所描述的附图的上、下、左、右而言,并不完全代表实际情况。在本文中,大径端和小径端是针对所描述的管件的内径而言。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1,包括:内部设有腔体的气囊本体11;气囊本体11设有用于检测腔体内气压的压力传感器12;气囊本体11与气泵3连通;气囊本体11设有导通或封闭大气环境的第一阀门14。
本实施例中,气囊1是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即气囊本体11形成腔体,在气囊本体11的内部或者气囊本体11的外部设有压力传感器12,通过压力传感器12 检测气囊本体11的腔体内的气压。其中,每一个气囊1都对应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12,优选的,将压力传感器12设于气囊本体11的内壁形成的腔体的容置空间中或者贴合设于气囊本体11的外壁上,这样能够使得压力传感器12能够精确及时的采集气压参数,远胜于将压力传感器12用普通的连接方式连接在气囊本体11连通的管路中的效果,提升气囊1的气压检测的精确度。每个气囊本体11 单独设置压力传感器12,能够提升气压参数的检测的精确度和测量可靠性,每个气囊本体11通过通孔13与气泵3连通,能够有针对性的对目标气囊1(即气压需要调节的气囊1)进行充/放气,提升充气/放气的效率。
在实施例二中,如图1和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气囊本体11还设有用于计时的计时器15。
本实施例中,气囊1是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即气囊本体11形成腔体,在气囊本体11的内部或者气囊本体11的外部设有计时器15,通过计时器15对每个气囊1保持当前气压参数不变的时间进行计时得到持续时长信息,当持续时长信息达到预设时长时,触发气泵3工作,以及第一阀门14封闭大气环境,以便于气囊1进行充气;或者,触发气泵3停止工作,以及第一阀门14导通大气环境,以便于气囊1进行放气。在气囊1设有各自的计时器15,能够在计时达到预设时长时,有针对性的对目标气囊1进行充/放气,提升气囊1充放气的智能程度,减少用户的手动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实施例三中,如图3和与4所示,一种气囊1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2、气囊1和气泵3;气囊1包括:内部设有腔体的气囊本体11;气囊本体11设有用于检测腔体内气压的压力传感器12;气囊本体11与气泵3连通;气囊本体11设有导通或封闭大气环境的第一阀门14;控制器2,分别与压力传感器12、第一阀门14和气泵3连接。
本实施例中,图4中虚线部分表示有线或者无线通信连接。每一个气囊1都对应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12,气囊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气囊1的数量是一个时,气泵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当气囊1的数量是多个时,多个气囊1可以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组成气囊1垫,气泵3的数量可以与气囊1的数量相同,也可以是一个。气囊1是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即气囊本体 11形成腔体,在气囊本体11的内部或者气囊本体11的外部设有压力传感器12,通过压力传感器12检测气囊本体11的腔体内的气压。优选的,将压力传感器12 设于气囊本体11的内壁形成的腔体的容置空间中或者贴合设于气囊本体11的外壁上,这样能够使得压力传感器12能够精确及时的采集气压参数,远胜于将压力传感器12用普通的连接方式连接在气囊本体11连通的管路中的效果,提升气囊1的气压检测的精确度。每个气囊本体11单独设置压力传感器12,能够提升气压参数的检测的精确度和测量可靠性,每个气囊本体11与气泵3连通,能够有针对性的对目标气囊1(即气压需要调节的气囊1)进行充/放气,提升充气 /放气的效率。
其中,气囊本体11设有通孔13(图3和图4中均未示出),通过通孔13与气泵3连通,另外气囊本体11还设有第一阀门14(图4中未示出),压力传感器12 将检测得到的气压参数通过信号传输线或者无线网络方式(图3和图4中均未示出)发送至控制器2,控制器2将压力传感器12检测得到气囊本体11的气压参数与气压设定值进行比较:
1、当气囊本体11的气压参数低于气压设定值中的气压最小值时,控制器2 驱动气泵3工作,气泵3产生气体(如压缩气体),气泵3产生的气体通过通孔 13向气囊1输入气体进行充气,同时控制器2控制气囊本体11的第一阀门14封闭,由于气囊本体11是弹性材质的,因此气囊本体11被充入气体而膨胀直至达到气压设定值的气压最大值,避免气囊1中的气体过多而膨胀过度出现爆裂情况。
2、当气囊本体11的气压参数高于气压设定值时,控制器2控制气泵3停止工作,气泵3减少或者停止产生气体,同时控制器2控制气囊本体11的第一阀门 14导通大气环境,由于气囊本体11通过第一阀门14向大气环境输出气体,且气囊本体11是弹性材质的,因此气囊本体11卸放气体而收缩。
本发明通过对每个气囊1设置压力传感器12,每个压力传感器12监测各自的气压参数,并分别将各自的气压参数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发送给控制器 2,控制器2获取各个气囊1中的压力传感器12监测得到的气压参数,每个气压参数分别与气压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有针对性的对气囊1进行充/放气,便于有效、高效的控制气囊1,提升充/放气的效率。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该气垫由a、b、c、d、e、f、g、h、i、j、k、l、m、 n、o、p总共16个气囊组成,每个气囊1均设有各自对应的压力传感器a1、b1、 c1、d1、e1、f1、g1、h1、i1、j1、k1、l1、m1、n1、o1、p1和第一阀门a2、b2、 c2、d2、e2、f2、g2、h2、i2、j2、k2、l2、m2、n2、o2、p2(图4中未示出),压力传感器12的位置不做限定,可以在气囊1的内部设置,也可以在气囊1的外壁设置,图4中只画出了在气囊1外壁设置的情况,在气囊1内部设置压力传感器12的在此不做绘制。当16个气囊1中的压力传感器12检测得到各自的气压参数时,各自将测量得到的气压参数传输至控制器2,控制器2比较后得到气囊a、 b、c、d中的压力传感器a1、b1、c1、d1检测到各自的气压参数a3、b3、c3、d3 均小于气压设定值,气囊1e、f、g、h、i、j、k、l、m、n、o、p中的压力传感器e1、f1、g1、h1、i1、j1、k1、l1、m1、n1、o1、p1检测到各自的气压参数均在气压设定值范围内,即只有气囊a、b、c、d的气体气压不够,假设a3>b3> c3>d3,那么控制器2会控制气泵3向气囊1充入的气体量为a4>b4>c4>d4,其他气囊1不充入气体。其他的情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实施例四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气囊1与气泵3之间设有通气管路5,气囊1与气泵3的数量相同。
本实施例中,气囊1通过通气管路5与气泵3连通,且气囊1与气泵3的数量相同,即假设有N个气囊1,那么这N个气囊1一一对应与气泵3连通,由于每个气囊1均设有导通或者封闭大气环境的第一阀门14,能够使得控制器2像实施例三那样,通过控制气泵3的工作状态来针对不同的气囊1进行充气,即:
当气囊本体11的气压参数低于气压设定值时,控制器2驱动气泵3工作,气泵3产生气体(如压缩气体),气泵3产生的气体通过通孔13向气囊1输入气体进行充气,控制器2可以控制气体输入速率,将气体输入速率进行控制,稳定、平滑的向气囊1输入气体,避免同时控制器2控制气囊本体11的第一阀门14封闭,由于气囊本体11是弹性材质的,因此气囊本体11被充入气体而膨胀。
当气囊本体11的气压参数高于气压设定值时,控制器2控制气泵3停止工作,气泵3减少或者停止产生气体,同时控制器2控制气囊本体11的第一阀门14 导通大气环境,由于气囊本体11通过第一阀门14向大气环境输出气体,且气囊本体11是弹性材质的,因此气囊本体11卸放气体而收缩。
本实施例通过对每个气囊1设置压力传感器12,每个压力传感器12监测各自的气压参数,并分别将各自的气压参数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发送给控制器2,控制器2获取各个气囊1中的压力传感器12监测得到的气压参数,每个气压参数分别与气压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有针对性控制需要充气的气囊1对应连接的气泵3进行输气对气囊1进行充气,或者根据比较结果有针对性控制不需要充气的气囊1对应连接的气泵3停止进行输气,便于有效、高效的控制气囊1,提升充/放气的效率。
在实施例五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气泵3的输气口设有第二阀门;和/或,通气管路5上设有第三阀门4。
本实施例中,可以只在气泵3的输气口设置第二阀门(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只在通气管路5上的任意位置上设置第三阀门4,还可以在气泵3的输气口设置第二阀门的同时,还在通气管路5上的任意位置上设置第三阀门4。在气泵 3的输气口处设置第二阀门和/或第三阀门4,能够在气泵3进行产生气体并且向气囊1输入气体时,通过控制器2(图5中未示出)的控制调节第二阀门和/或第三阀门4的开合程度,开合频率以及开合时长,从而控制气泵3向气囊1进行输入气体时的气体输入量或者气体输入速率。此处,气泵3的数量、气囊1的数量以及通气管路5的数量相等。
在实施例六中,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气囊1与气泵3之间设有通气管路5,气囊1的数量大于气泵3的数量;气泵3的输气口设有第二阀门;和/或,通气管路5上设有第三阀门4。
本实施例中,可以只在气泵3的输气口设置第二阀门,也可以只在通气管路5上的任意位置上设置第三阀门4,还可以在气泵3的输气口设置第二阀门的同时,还在通气管路5上的任意位置上设置第三阀门4。在气泵3的输气口处设置第二阀门,能够在气泵3进行产生气体并且向气囊1输入气体时,通过控制器 2(图6中未示出)的控制调节第二阀门的开合程度,开合频率以及开合时长,从而控制气泵3向气囊1进行输入气体时的气体输入量或者气体输入速率。此处,气泵3的数量小于气囊1的数量或者通气管路5的数量相等。示例性的,X个气囊1、X个通气管路5和Y个气泵3,其中,X大于Y,Y个气泵3分别通过X个通气管路5与X个气囊1连通,如2个气囊A1和B1、2个通气管路A2和B2,以及1个气泵3,1个气泵3产生气体,通气管路A2上有第三阀门A3,通气管路B3上有第三阀门4B3,如果气囊A1的气压参数小于气压设定值的最小值,气囊B1的气压参数大于气压设定值的最大值,那么,控制器2控制通气管路A2上有第三阀门 A3打开,同时控制器2控制通气管路B2上有第三阀门4B3关闭,并且控制气囊 B1上的第一阀门14导通大气环境,那么控制器2就能够控制气囊A1充气膨胀的同时,还能控制气囊B1放气收缩。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气囊1为环状结构或者球状结构或者矩形结构。
在实施例七中,在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基础上,气囊1还设有用于计时的计时器15。
本实施例中,气囊1是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即气囊本体11形成腔体,在气囊本体11的内部或者气囊本体11的外部设有计时器15,通过计时器15对每个气囊1保持当前气压参数不变的时间进行计时得到持续时长信息,当持续时长信息达到预设时长时,触发气泵3工作,以及第一阀门14封闭大气环境,以便于气囊1进行充气;或者,触发气泵3停止工作,以及第一阀门14导通大气环境,以便于气囊1进行放气。在气囊1设有各自的计时器15,能够在计时达到预设时长时,有针对性的对目标气囊1进行充/放气,提升气囊1充放气的智能程度,减少用户的手动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实施例八中,如图3、图4和图7所示,一种气囊1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10检测当前气囊1内部的气压参数;
S120判断气压参数是否在气压设定值范围内;若是,进入步骤S130;否则,进入步骤S140;
S130保持当前气囊1内部的气压参数不变;
S140判断气压参数是否大于气压设定值范围;若是,进入步骤S150;否则,进入步骤S160;
S150调小当前气囊1内部的气压参数;
S160调大当前气囊1内部的气压参数。
本实施例中,由于每个气囊1均单独设有各自的压力传感器12,因此,每个气囊1中的压力传感器12进行检测当前气囊1内部的气压参数,将检测得到的各自的气压参数传输至控制器2,并且还会将气压传感器的标号信息随着气压参数一并传输至控制器2,控制器2接收各个气压传感器发送的各自对应的气压参数和标号信息,如此,控制器2就能够根据气压参数与气压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和标号信息获知哪些气囊1需要充气,哪些气囊1需要放气,哪些气囊1保持当前状态不变。本实施例通过对每个气囊1设置压力传感器12,每个压力传感器12监测各自的气压参数,并分别将各自的气压参数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发送给控制器2,控制器2获取各个气囊1中的压力传感器12监测得到的气压参数,每个气压参数分别与气压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有针对性控制需要充气的气囊1对应连接的气泵3进行输气对气囊1进行充气,或者根据比较结果有针对性控制不需要充气的气囊1对应连接的气泵3停止进行输气,便于有效、高效的控制气囊1,提升充/放气的效率。
在实施例八中,如图3、图4和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七的基础上,步骤S120之后包括步骤:
S121获取当前气囊1内部的气压参数保持不变的持续时长信息;
S122判断持续时长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时长;若是,进入步骤S123;否则,进入步骤S130;
S123根据预设调压策略对每个气囊1进行调压。
本实施例中,气囊1是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即气囊本体11形成腔体,在气囊本体11的内部或者气囊本体11的外部设有计时器15,通过计时器15对每个气囊1保持当前气压参数不变的时间进行计时得到持续时长信息,当持续时长信息达到预设时长时,触发气泵3工作,以及第一阀门14封闭大气环境,以便于气囊1进行充气;或者,触发气泵3停止工作,以及第一阀门14导通大气环境,以便于气囊1进行放气。在气囊1设有各自的计时器15,能够在计时达到预设时长时,有针对性的对目标气囊1进行充/放气。本发明可以由用户自行通过移动终端与控制器2进行通信连接,将用户设定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中包括每个气囊1保持各自对应的气压参数不变的时长,以及控制模式信息,移动终端发送控制指令至控制器2,控制器2接收并进行保存,每个气囊1上设有的计时器 15对各自对应的气囊1的压力参数保持的时长进行统计得到持续时长信息,控制器2从而根据持续时长信息与预设时长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标识信息和控制指令对各个气囊1进行充/放气处理。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图中未示出计时器15),第一气囊组(由a、b、c、 d、e、f、g、h共八个气囊组成),第二气囊组(由i、j、k、l、m、n、o、p共八个气囊组成),如果用户制定的控制指令为达到预设时长后,第一气囊组的气压参数由M1变为M2(M1大于M2),并且第二气囊组的气压参数由M2变为 M1,即:
1、计时器15进行计时得到持续时长信息,计时器15将持续时长信息发送给控制器2;
2、控制器2根据持续时长信息与预设时长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并根据比较结果对第一气囊组和第二气囊组进行控制;
3、如果持续时长信息达到预设时长,那么控制器2就执行下列控制操作:
3.1、控制器2控制第一阀门14打开,使得第二气囊组通过打开的第一阀门 14导通大气环境,从而对第一气囊组进行放气直至各个气囊1中的压力传感器 12检测得到的气压参数达到M2为止就停止放气,并封闭第一气囊组中的各个第一阀门14;
3.2控制器2控制气泵3与第二气囊组导通,关闭第一阀门14使得第二气囊组中各个气囊1与大气环境不导通,通过气泵3对第一气囊组进行充气,直至各个气囊1中的压力传感器12检测得到的气压参数达到M1为止就停止充气。
4、保持第一气囊组和第二气囊组的当前状态不变,各个气囊1中的计时器 15再次开始计时,并重复步骤1-4。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循环操作,实现第一气囊组和第二气囊组间隔交替地充 /放气,使得多个气囊组成的气囊1垫表面呈现跌宕起伏状态,减少用户手动进行充/放气的操作,由于每个气囊1设置了计时器15,便于气囊1自动、智能的进行充/放气,操作便利简单,避免用户身体的承重部位长期受压,交替变更承重重心,提升用户的舒适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由于充气或者排气时能够产生不同的坡面高度,可以用于调节用户各个部位的高度,调整用户的姿态,缓解重心部位的压力,不同气囊1的充/放气能够模拟按摩,提升用户的舒适度,适用于气垫、坐垫、气垫床、气垫枕、气垫鞋等等。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部设有腔体的气囊本体;
所述气囊本体设有用于检测所述腔体内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气囊本体与气泵连通;
所述气囊本体设有导通或封闭大气环境的第一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还设有用于计时的计时器。
3.一种气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包括:控制器、气囊和气泵;
所述气囊包括:
内部设有腔体的气囊本体;
所述气囊本体设有用于检测所述腔体内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气囊本体与气泵连通;
所述气囊本体设有导通或封闭大气环境的第一阀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气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与所述气泵之间设有通气管路,所述气囊与所述气泵的数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泵的输气口设有第二阀门;和/或,
所述通气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与所述气泵之间设有通气管路,所述气囊的数量大于所述气泵的数量;
所述气泵的输气口设有第二阀门;和/或,
所述通气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环状结构或者球状结构或者矩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气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还设有用于计时的计时器。
9.一种气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气囊控制系统,包括步骤:
S110检测当前气囊内部的气压参数;
S120判断所述气压参数是否在气压设定值范围内;若是,进入步骤S130;否则,进入步骤S140;
S130保持所述当前气囊内部的气压参数不变;
S140判断所述气压参数是否大于所述气压设定值范围;若是,进入步骤S150;否则,进入步骤S160;
S150调大所述当前气囊内部的气压参数;
S160调小所述当前气囊内部的气压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0之后包括步骤:
S121获取所述当前气囊内部的气压参数保持不变的持续时长信息;
S122判断所述持续时长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时长;若是,进入步骤S123;否则,进入步骤S130;
S123根据预设调压策略对每个气囊进行调压。
CN201711476753.X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8007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6753.XA CN108007634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6753.XA CN108007634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07634A true CN108007634A (zh) 2018-05-08
CN108007634B CN108007634B (zh) 2023-09-15

Family

ID=62048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6753.XA Active CN108007634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0763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3234A (zh) * 2021-04-13 2021-07-23 研和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血压测量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5077780A (zh) * 2022-06-23 2022-09-20 深圳市三分之一睡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压分布检测传感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9679A1 (en) * 2000-12-26 2002-06-27 Thiele Karsten E. Automatic impact severity compensation system
WO2007106730A1 (en) * 2006-03-10 2007-09-20 Aero Products International Inc. Pump for inflatable objects with automatic shutoff timing mechanisms
CN203386076U (zh) * 2013-07-22 2014-01-08 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气泵实现多气囊不同气压的控制装置
CN204170251U (zh) * 2014-09-19 2015-02-25 陆银春 气囊压力连续监测控制仪
CN204797308U (zh) * 2015-06-12 2015-11-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靠垫
CN105919343A (zh) * 2016-06-22 2016-09-07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多功能充气振动床垫
EP3072419A1 (en) * 2015-03-23 2016-09-28 Apex Medical Corp. Air mattress system and inflation and deflation pressure reg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6037711A (zh) * 2015-12-29 2016-10-26 曾西 一种助力呼吸装置
CN205698807U (zh) * 2016-04-05 2016-11-23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智能平衡系统
CN106730215A (zh) * 2016-12-28 2017-05-31 苏州科技城医院 具有气压监控功能的气管内导管
CN107152985A (zh) * 2017-05-04 2017-09-12 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气囊的压力测量控制装置及其压力测量控制方法
CN207689062U (zh) * 2017-12-29 2018-08-03 上海邦邦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9679A1 (en) * 2000-12-26 2002-06-27 Thiele Karsten E. Automatic impact severity compensation system
WO2007106730A1 (en) * 2006-03-10 2007-09-20 Aero Products International Inc. Pump for inflatable objects with automatic shutoff timing mechanisms
CN203386076U (zh) * 2013-07-22 2014-01-08 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气泵实现多气囊不同气压的控制装置
CN204170251U (zh) * 2014-09-19 2015-02-25 陆银春 气囊压力连续监测控制仪
EP3072419A1 (en) * 2015-03-23 2016-09-28 Apex Medical Corp. Air mattress system and inflation and deflation pressure reg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04797308U (zh) * 2015-06-12 2015-11-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靠垫
CN106037711A (zh) * 2015-12-29 2016-10-26 曾西 一种助力呼吸装置
CN205698807U (zh) * 2016-04-05 2016-11-23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智能平衡系统
CN105919343A (zh) * 2016-06-22 2016-09-07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多功能充气振动床垫
CN106730215A (zh) * 2016-12-28 2017-05-31 苏州科技城医院 具有气压监控功能的气管内导管
CN107152985A (zh) * 2017-05-04 2017-09-12 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气囊的压力测量控制装置及其压力测量控制方法
CN207689062U (zh) * 2017-12-29 2018-08-03 上海邦邦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3234A (zh) * 2021-04-13 2021-07-23 研和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血压测量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5077780A (zh) * 2022-06-23 2022-09-20 深圳市三分之一睡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压分布检测传感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07634B (zh) 2023-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89062U (zh) 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
US10448765B2 (en) Inflatable pillow,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flating and deflating the same
CN108007634A (zh) 一种用于气压检测的气囊、气囊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263903B (zh) 电控婴儿枕头和电控婴儿枕头的控制方法
CN200973569Y (zh) 智能睡眠枕
CN204931123U (zh) 一种充气枕头和对充气枕头进行充放气的装置
CN108420693A (zh) 一种用于充气按摩枕的充放气控制装置
CN201219718Y (zh) 独立气囊组合床垫
CN113465949B (zh) 汽车悬架系统的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和制造方法
CN106218846B (zh) 一种船舶气囊隔振装置高度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204610745U (zh) 用于动作仿生的动作驱动装置
CN206539481U (zh) 一种气垫床的自动补给供气系统
CN207220961U (zh) 气垫结构
CN102988141A (zh) 一种用于防褥疮气垫床带遥控的自动充放气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6390483A (zh) 一种能快速省力充入流体的产品结构
CN206515021U (zh) 用于密封件的泄漏检测装置
CN208286771U (zh) 一种气垫枕头
CN210902289U (zh) 一种软硬度可调床垫
CN114198068A (zh) 一种天然气井的密封型排水采气柱塞
CN210417636U (zh) 一种便携式医疗减震箱
CN107212567A (zh) 运动式充气气垫系统
CN209340112U (zh) 一种带差异化额定流量气泵的气垫床
CN208947022U (zh) 一种机械式多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架系统及牵引车
CN203017259U (zh) 一种用于防褥疮气垫床带遥控的自动充放气装置
CN108679274A (zh) 充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