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01553B - 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 - Google Patents
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01553B CN108001553B CN201711154419.2A CN201711154419A CN108001553B CN 108001553 B CN108001553 B CN 108001553B CN 201711154419 A CN201711154419 A CN 201711154419A CN 108001553 B CN108001553 B CN 1080015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 rod
- boss
- hole
- rotation axis
-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7/00—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 B62D57/02—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具体涉及一种以线对称Bricard机构为基础构型,通过杆件的转动来实现机构的移动。单动力爬行六杆机构为单闭链,由带圆弧机架杆,电机座,电机,法兰联轴器,驱动杆,驱动杆转动轴,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转动轴,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转动轴,第三传动杆,第三传动杆转动轴,第四传动杆,第四传动杆转动轴,轴承座和配重构成;杆件与杆件之间通过轴线互相垂直的转动副连接,通过一个电机来带动机构运动,主要依靠第二传动杆和带圆弧机架杆与地面的接触,产生直行或者转向的摩擦力从而实现整个机构的移动。该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造和控制。在民用领域,可用于制作教学教具、益智产品,在军用领域,也可进一步设计改造为地形探测、物资运输、排雷机器人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具体涉及一种以线对称Bricard为基础构型,机构为单自由度,用轴线相互垂直的转动副将各杆相连,;可通过特殊杆件的运动来带动整体机构移动,以适应不同运动环境及探测工作要求。
背景技术
线对称Bricard机构,是典型的单闭链空间六杆机构,具有六个转动副。该线对称Bricard机构只有一个自由度,仅需要一个电机即可以驱动。由于该机构的结构和运动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例如费斯托公司的斯马特翻飞器(SmartInversion),利用空气推动自身不断地使自身向外翻转。线对称Bricard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单电机控制系统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
中国专利申请CN 103231750A公开了一种单动力滚动球面四杆机构。该机构包括四个连杆,由七个转接头连接成一个闭合的球面机构,结构简单,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但是该机构运动路线为一个圆弧,运动单一,越障能力低。
中国专利申请CN 103407507A公开了一种单动力爬行六杆机构,以空间六杆机构为基础的,通过部件的翻转来实现整体移动的单动力爬行六杆机构。杆件之间通过转动副相连。但该机构变形能力单一,运动能力较低,克服复杂地形障碍的能力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线对称Bricard机构多用于空间折展,而没有应用到移动机器人方向,本发明提供一种单自由度六杆移动机器人构型移动方案,该机器人能够利用特定杆件与地面产生的摩擦力,来实现机器人的定向移动和定向转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为单闭链机构,由电机座,电机,法兰联轴器,驱动杆,驱动杆转动轴,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转动轴,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转动轴,第三传动杆,第三传动杆转动轴,第四传动杆,第四传动杆转动轴,轴承座,配重和圆弧机架杆构成;
构成机构的零件结构及连接方式:
所述的驱动杆为“凸”形状,驱动杆一端制成凸台(4-a),凸台中间设有一个通孔,在驱动杆中间,与凸台(4-a)通孔轴线相同方向挖出凹槽(4-b),凹槽(4-b)四周倒圆角,在驱动杆另一端设有两个螺纹孔(4-c)和一个通孔(4-d),两个螺纹孔(4-c)和一个通孔(4-d)的轴线和凸台(4-a)上的通孔轴线互相垂直;
所述的驱动杆转动轴,在轴一端制成凸台(5-a),另一端设有螺纹(5-b);驱动杆转动轴和第一传动杆转动轴,第二传动杆转动轴,第四传动杆转动轴结构相同,尺寸不同;与第三传动杆转动轴结构和尺寸相同;
所述的第一传动杆为“凹”形状,在第一传动杆一端制成两个凸台(6-a)和(6-b),在凸台(6-a)和(6-b)上分别制成阶梯孔,在第一传动杆中间,与凸台(6-a)和(6-b)上的阶梯孔轴线垂直方向挖出凹槽(6-c),凹槽(6-c)四周倒圆角,在第一传动杆另一端设有设有两个阶梯孔(6-d)和(6-e),阶梯孔(6-d)和(6-e)的轴线与凸台(6-a)和(6-b)上的阶梯孔轴线互相垂直;第一传动杆与第三传动杆的结构和尺寸相同;
所述的第二传动杆为圆弧形状,圆弧弧度为90°;在第二传动杆一端制成一个小平台(8-a),在这个平台上设有一个通孔,在另一端制成一个小平台(8-b),在这个平台上设有一个通孔,两个通孔轴线在两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内垂直相交;
所述的第四传动杆为“凸”形状,第四传动杆一端制成凸台(12-a),凸台中间设有一个通孔,在第四传动杆中间,与凸台轴线相同方向挖出凹槽(12-b),凹槽(12-b)四周倒圆角,在第四传动杆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12-c),通孔(12-c)的轴线和凸台(12-a)上的通孔轴线互相垂直;
所述的带圆弧机架杆为轴对称形状,在带圆弧机架杆一端设有凸台(16-a),在凸台(16-a)上设有四个螺纹孔。在(16-b)、(16-c)和(16-d)处将带圆弧机架杆进行圆弧化过渡,在带圆弧机架杆另一端设有凸台(16-e),在凸台(16-e)上设有六个螺纹孔;
电机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电机座上,电机座用螺丝固定在带圆弧机架杆的凸台(16-a)上;法兰联轴器中心孔与驱动杆的通孔(4-d)对齐,法兰联轴器大端上的小孔与驱动杆的两个螺纹孔(4-c)对齐,用螺钉将法兰联轴器固定在驱动杆上;法兰联轴器小端安装在电机的电机轴上,通过顶丝将两者固定;法兰联轴器与驱动杆和电机的装配顺序应按照上述顺序进行;
分别将四个轴承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一传动杆的(6-a)、(6-b)、(6-d)和(6-e)端的阶梯孔的大孔中;将驱动杆的凸台(4-a)安装到第一传动杆的两个凸台(6-a)和(6-b)中间,驱动杆凸台(4-a)的通孔对齐第一传动杆的两个凸台(6-a)和(6-b)的阶梯孔,第一传动杆转动轴(7)按顺序穿过安装在第一传动杆的(6-a)端的轴承、驱动杆凸台(4-a)上的通孔和安装在第一传动杆的(6-b)端的轴承,并通过防松螺母进行轴向固定;
将第二传动杆的(8-a)端的通孔对齐第一传动杆的(6-d)和(6-e)端的阶梯孔;第二传动杆转动轴按顺序穿过安装在第一传动杆的(6-e)端的轴承、安装在第一传动杆的(6-d)端的轴承和第二传动杆的(8-a)端的通孔,并通过防松螺母进行轴向固定;
分别将四个轴承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三传动杆的(10-a)、(10-b)、(10-d)和(10-e)端的阶梯孔的大孔中;将第二传动杆的(8-b)端的通孔对齐第三传动杆的(10-d)和(10-e)端的阶梯孔;第二传动杆转动轴按顺序穿过安装在第三传动杆的(10-e)端的轴承、安装在第三传动杆的(10-d)端的轴承和第二传动杆的(8-b)端的通孔,并通过防松螺母进行轴向固定;
将第四传动杆的凸台(12-a)安装到第三传动杆的两个凸台(10-a)和(10-b)中间,第四传动杆的凸台(12-a)的通孔对齐第三传动杆的两个凸台(10-a)和(10-b)的阶梯孔,第三传动杆转动轴按顺序穿过安装在第三传动杆的(10-a)端的轴承、第四传动杆的凸台(12-a)上的通孔和安装在第三传动杆的(10-b)端的轴承,并通过防松螺母进行轴向固定;
轴承座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带圆弧机架杆的凸台(16-b)上;配重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带圆弧机架杆的凸台(16-b)上;第四传动杆的通孔(12-c)对齐轴承座的轴承孔,第四传动杆转动轴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按顺序穿过轴承座的轴承孔、第四传动杆的通孔(12-c),并通过防松螺母进行轴向固定;
带圆弧机架杆和第二传动杆为圆弧设计,减少机构运动时与地面的摩擦力,整个机构质心波动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单动力爬行六杆机构为单一自由度,通过对于原动件的控制,来使该机构实现移动的功能,具有一定的适应复杂路面的能力;该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造和控制。在民用领域,可用于制作教学教具、益智产品,在军用领域,也可进一步设计改造为地形探测、物资运输、排雷机器人等。
附图说明
图1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装配原理图;
图2驱动杆结构图;
图3驱动杆转动轴结构图;
图4第一传动杆结构图;
图5第二传动杆结构图;
图6第三传动杆结构图;
图7第四传动杆结构图;
图8圆弧机架杆结构图;
图9电机、法兰联轴器和驱动杆连接结构图;
图10驱动杆与第一传动杆之间转动副结构图;
图11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之间转动副结构图;
图11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之间转动副结构图;
图12第三传动杆与第四传动之间转动副结构图;
图13第四传动、轴承座与圆弧机架杆之间转动副结构图;
图14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直线移动示意图;
图15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转弯移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为单自由度单闭链机构,由电机座(1),电机(2),法兰联轴器(3),驱动杆(4),驱动杆转动轴(5),第一传动杆(6),第一传动杆转动轴(7),第二传动杆(8),第二传动杆转动轴(9),第三传动杆(10),第三传动杆转动轴(11),第四传动杆(12),第四传动杆转动轴(13),轴承座(14),配重(15)和圆弧机架杆(16)构成;
如图2所示,所述的驱动杆(4)为“凸”形状,驱动杆(4)一端制成凸台(4-a),凸台(4-a)中间设有一个通孔,在驱动杆(4)中间,与凸台通孔轴线相同方向挖出凹槽(4-b),凹槽(4-b)四周倒圆角,在驱动杆(4)另一端设有两个螺纹孔(4-c)和一个通孔(4-d),两个螺纹孔(4-c)和一个通孔(4-d)的轴线和凸台(4-a)上的通孔轴线互相垂直;
如图3所示,所述的驱动杆转动轴(5),在轴一端制成凸台(5-a),另一端设有螺纹(5-b);驱动杆转动轴(5)和第一传动杆转动轴(7),第二传动杆转动轴(9),第四传动杆转动轴(13)结构相同,尺寸不同;第三传动杆转动轴(11)与驱动杆转动轴(5)结构和尺寸相同;
如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传动杆(6)为“凹”形状,在第一传动杆(6)一端制成两个凸台(6-a)和(6-b),在凸台(6-a)和(6-b)上分别制成阶梯孔,在第一传动杆(6)中间,与阶梯孔轴线垂直方向挖出凹槽(6-c),凹槽(6-c)四周倒圆角,在第一传动杆(6)另一端设有设有两个阶梯孔(6-d)和(6-e),阶梯孔(6-d)和(6-e)的轴线与凸台(6-a)和(6-b)上的阶梯孔轴线互相垂直;第一传动杆(6)与第三传动杆(10)的结构和尺寸相同;
图5所示,所述的第二传动杆(8)为圆弧形状,圆弧弧度为90°;在第二传动杆(8)一端制成一个小平台(8-a),在这个平台(8-a)上设有一个通孔,在另一端制成一个小平台(8-b),在这个平台(8-b)上设有一个通孔,两个通孔轴线在两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内垂直相交;
如图6所示,所述的第四传动杆(12)为“凸”形状,第四传动杆(12)一端制成凸台(12-a),凸台(12-a)中间设有一个通孔,在第四传动杆(12)中间,与凸台(12-a)轴线相同方向挖出凹槽(12-b),凹槽(12-b)四周倒圆角,在第四传动杆(12)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12-c),通孔(12-c)的轴线和凸台(12-a)上的通孔轴线互相垂直;
如图7所示,所述的带圆弧机架杆(16)为轴对称形状,在带圆弧机架杆(16)一端设有凸台(16-a),在凸台(16-a)上设有四个螺纹孔。在(16-b)、(16-c)和(16-d)处将带圆弧机架杆(16)进行圆弧化过渡,在带圆弧机架杆(16)另一端设有凸台(16-e),在凸台(16-e)上设有六个螺纹孔;
如图8所示,电机(2)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电机座(1)上,电机座(1)用螺丝固定在带圆弧机架杆(16)的凸台(16-a)上;法兰联轴器(3)中心孔与驱动杆(4)的通孔(4-d)对齐,法兰联轴器(3)大端上的小孔与驱动杆(4)的两个螺纹孔(4-c)对齐,用螺钉将法兰联轴器(3)固定在驱动杆(4)上;法兰联轴器(3)小端安装在电机(2)的电机轴上,通过顶丝将两者固定;法兰联轴器(3)与驱动杆(4)和电机(2)的装配顺序应按照上述顺序进行;
如图9所示,分别将四个轴承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一传动杆(6)的(6-a)、(6-b)、(6-d)和(6-e)端的阶梯孔的大孔中;将驱动杆(4)的凸台(4-a)安装到第一传动杆(6)的两个凸台(6-a)和(6-b)中间,驱动杆凸台(4-a)的通孔对齐第一传动杆(6)的两个凸台(6-a)和(6-b)的阶梯孔;驱动杆转动轴(5)按顺序穿过安装在第一传动杆(6)的(6-a)端的轴承、驱动杆(4)凸台(4-a)上的通孔和安装在第一传动杆(6)的(6-b)端的轴承,并通过防松螺母进行轴向固定;
如图10所示,将第二传动杆(8)的(8-a)端的通孔对齐第一传动杆(6)的(6-d)和(6-e)端的阶梯孔;第一传动杆转动轴(7)按顺序穿过安装在第一传动杆(6)的(6-e)端的轴承、第一传动杆(6)的(6-d)端的轴承、垫片和第二传动杆(8)的(8-a)端的通孔,并通过防松螺母进行轴向固定;
如图11所示,分别将四个轴承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三传动杆(10)的(10-a)、(10-b)、(10-d)和(10-e)端的阶梯孔的大孔中;将第二传动杆(8)的(8-b)端的通孔对齐第三传动杆(10)的(10-d)和(10-e)端的阶梯孔;第二传动杆转动轴(9)按顺序穿过安装在第三传动杆(10)的(10-e)端的轴承、第三传动杆(10)的(10-d)端的轴承、垫片和第二传动杆(8)的(8-b)端的通孔,并通过防松螺母进行轴向固定;
如图12所示,将第四传动杆(12)的凸台(12-a)安装到第三传动杆(10)的两个凸台(10-a)和(10-b)中间,第四传动杆(12)的凸台(12-a)的通孔对齐第三传动杆(10)的两个凸台(10-a)和(10-b)的阶梯孔。第三传动杆转动轴(11)按顺序穿过安装在第三传动杆(10)的(10-a)端的轴承、第四传动杆(12)的凸台(12-a)上的通孔和安装在第三传动杆(10)的(10-b)端的轴承,并通过防松螺母进行轴向固定;
如图13所示,轴承座(14)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带圆弧机架杆(16)的凸台(16-b)上;配重(15)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带圆弧机架杆(16)的凸台(16-b)上;第四传动杆(12)的通孔(12-c)对齐轴承座(14)的轴承孔,第四传动杆转动轴(13)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按顺序穿过轴承座(14)的轴承孔、第四传动杆(12)的通孔(12-c),并通过防松螺母进行轴向固定;
具体的使用方法:
如图14所示,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可以实现直线移动动作。图14-a表示在初始状态下,各个杆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步,如图14-b所示,电机转动60度,电机带动各杆件运动,第二传动杆件向前翻转,与地面不接触,不产生力使得机构往前移动。第二步,如图14-c所示,电机继续转动60度,电机带动各杆件运动,第二传动杆件向前翻转与地面不接触,不产生力使得机构往前移动。第三步,如图14-d所示,电机继续转动60度,各杆件继续运动,第二传动杆件在翻转的过程中与地面接触,产生向前的摩擦力,带动机构向前运动。第四步,如图14-e所示,电机继续转动60度,各杆件继续运动,第二传动杆件在翻转的过程中与地面接触,产生向前的摩擦力,带动机构向前运动。如图14-f所示,电机继续转动60度,各杆件继续运动,第二传动杆件离开地面,不往前移动。电机继续转动60度,各杆件继续运动回到图14-a表示在初始状态。至此,实现了一个完整的直线行走动作;
如图15所示,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可以实现转弯动作。图15-a表示在初始状态下,各个杆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步,如图15-b所示,电机转动72度,各杆件翻转,均与地面不接触,不产生力使得机构移动。第二步,如图15-c所示,电机继续转动72度,各杆件翻转,第二转动杆与地面接触,推动机构向右运动。第三步,如图15-d所示,电机继续转动72度,各杆件翻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与地面接触,推动机构向右运动。第四步,如图15-e所示,电机继续转动72度,各杆件翻转,第二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与地面接触,推动机构向右运动。电机继续转动72度,各杆件继续运动回到图15-a表示在初始状态。至此,实现了一个完整的转弯动作。
Claims (7)
1.一种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为单闭链机构,由电机座(1),电机(2),法兰联轴器(3),驱动杆(4),驱动杆转动轴(5),第一传动杆(6),第一传动杆转动轴(7),第二传动杆(8),第二传动杆转动轴(9),第三传动杆(10),第三传动杆转动轴(11),第四传动杆(12),第四传动杆转动轴(13),轴承座(14),配重(15)和带圆弧机架杆(16)构成;
电机(2)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电机座(1)上,电机座(1)用螺丝固定在带圆弧机架杆(16)的凸台(16-a)上;法兰联轴器(3)中心孔与驱动杆(4)的通孔(4-d)对齐,法兰联轴器(3)大端上的小孔与驱动杆(4)的两个螺纹孔(4-c)对齐,用螺钉将法兰联轴器(3)固定在驱动杆(4)上;法兰联轴器(3)小端安装在电机(2)的电机轴上,通过顶丝将两者固定;法兰联轴器(3)与驱动杆(4)和电机(2)的装配顺序应按照上述顺序进行;
轴承座(14)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带圆弧机架杆(16)的凸台(16-b)上;配重(15)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带圆弧机架杆(16)的凸台(16-b)上;第四传动杆(12)的通孔(12-c)对齐轴承座(14)的轴承孔,第四传动杆转动轴(13)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按顺序穿过轴承座(14)的轴承孔、第四传动杆(12)的通孔(12-c),并通过防松螺母进行轴向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杆(4)为“凸”形状,驱动杆(4)一端制成凸台(4-a),凸台(4-a)中间设有一个通孔,在驱动杆(4)中间,与凸台(4-a)通孔轴线相同方向挖出凹槽(4-b),凹槽(4-b)四周倒圆角,在驱动杆(4)另一端设有两个螺纹孔(4-c)和一个通孔(4-d),两个螺纹孔(4-c)和一个通孔(4-d)的轴线和凸台(4-a)上的通孔轴线互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杆转动轴(5),在轴一端制成凸台(5-a),另一端设有螺纹(5-b);驱动杆转动轴(5)和第一传动杆转动轴(7),第二传动杆转动轴(9),第四传动杆转动轴(13)结构相同,尺寸不同;第三传动杆转动轴(11)与驱动杆转动轴(5)结构和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动杆(6)为“凹”形状,在第一传动杆(6)一端制成两个凸台(6-a)和(6-b),在凸台(6-a)和(6-b)上分别制成阶梯孔,在第一传动杆(6)中间,与凸台(6-a)和(6-b)上的阶梯孔轴线垂直方向挖出凹槽(6-c),凹槽(6-c)四周倒圆角,在第一传动杆(6)另一端设有两个阶梯孔(6-d)和(6-e),阶梯孔(6-d)和(6-e)的轴线与凸台(6-a)和(6-b)上的阶梯孔轴线互相垂直;第一传动杆(6)与第三传动杆(10)的结构和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传动杆(8)为圆弧形状,圆弧弧度为90°,在第二传动杆(8)一端制成一个小平台(8-a),在这个平台(8-a)上设有一个通孔,在另一端制成一个小平台(8-b),在这个平台(8-b)上设有一个通孔,两个通孔轴线在两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内垂直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传动杆(12)为“凸”形状,第四传动杆(12)一端制成凸台(12-a),凸台(12-a)中间设有一个通孔,在第四传动杆(12)中间,与凸台(12-a)轴线相同方向挖出凹槽(12-b),凹槽(12-b)四周倒圆角,在第四传动杆(12)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12-c),通孔(12-c)的轴线和凸台(12-a)上的通孔轴线互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圆弧机架杆(16)为轴对称形状,在带圆弧机架杆(16)一端设有凸台(16-a),在凸台(16-a)上设有四个螺纹孔,在(16-b)、(16-c)和(16-d)处将带圆弧机架杆(16)进行圆弧化过渡,在带圆弧机架杆(16)另一端设有凸台(16-e),在凸台(16-e)上设有六个螺纹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54419.2A CN108001553B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54419.2A CN108001553B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01553A CN108001553A (zh) | 2018-05-08 |
CN108001553B true CN108001553B (zh) | 2019-09-24 |
Family
ID=62052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15441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01553B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0155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94675B (zh) * | 2018-07-18 | 2020-03-24 | 北京交通大学 | 双驱动多模式移动六杆机构及控制方法 |
CN109178135B (zh) * | 2018-08-20 | 2020-02-07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双驱动模式闭链腿部机构 |
CN110649363B (zh) * | 2019-10-12 | 2020-11-03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bricard机构的可展开伞状天线背架 |
CN111452032B (zh) * | 2020-04-13 | 2021-09-17 | 北京交通大学 | 单动力可转向移动两杆机器人 |
CN111976856B (zh) * | 2020-07-20 | 2021-08-06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Sarrus机构的单动力爬行机器人 |
CN112606625B (zh) * | 2020-11-09 | 2022-03-01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四杆机构的变形轮 |
CN112927596B (zh) * | 2021-02-24 | 2021-12-17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单动力可转向移动机器人 |
CN113246098A (zh) * | 2021-05-12 | 2021-08-13 | 复旦大学 | 一种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 |
CN113428257B (zh) * | 2021-07-29 | 2022-06-24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可重构空间闭链腿机构六足平台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19468A (en) * | 1983-03-24 | 1985-05-28 | Fmc Corporation | Steerable carrousel supported walking beam vehicle |
CN102700642A (zh) * | 2012-05-14 | 2012-10-03 | 浙江工业大学 | 可转弯式四足步行机械 |
CN103407507A (zh) * | 2013-07-05 | 2013-11-27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单动力爬行六杆机构 |
CN104477270A (zh) * | 2014-08-08 | 2015-04-01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单动力移动六杆机器人 |
CN205524545U (zh) * | 2016-04-22 | 2016-08-31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六足爬行机器人双轴驱动行走装置 |
CN107054489A (zh) * | 2017-03-21 | 2017-08-18 | 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球形机器人 |
-
2017
- 2017-11-20 CN CN201711154419.2A patent/CN10800155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19468A (en) * | 1983-03-24 | 1985-05-28 | Fmc Corporation | Steerable carrousel supported walking beam vehicle |
CN102700642A (zh) * | 2012-05-14 | 2012-10-03 | 浙江工业大学 | 可转弯式四足步行机械 |
CN103407507A (zh) * | 2013-07-05 | 2013-11-27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单动力爬行六杆机构 |
CN104477270A (zh) * | 2014-08-08 | 2015-04-01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单动力移动六杆机器人 |
CN205524545U (zh) * | 2016-04-22 | 2016-08-31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六足爬行机器人双轴驱动行走装置 |
CN107054489A (zh) * | 2017-03-21 | 2017-08-18 | 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球形机器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01553A (zh) | 2018-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01553B (zh) | 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 | |
CN105416428A (zh) | 一种搭载有控制力矩陀螺,并且具有原地自转能力的球形机器人 | |
CN104827462B (zh) | 具有被动支链的三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 | |
CN1098751C (zh) | 球形移动机器人 | |
CN103192898A (zh) | 一种具有首尾平衡调节装置的仿生四足机器人 | |
DE212015000008U1 (de) | Selbstangetriebene Vorrichtung mit magnetischer Kopplung | |
CN103050047A (zh) | 两自由度含闭环的自平衡并联运动模拟器 | |
CN101633372A (zh) | 一种球形跳跃机器人 | |
US20190270519A1 (en) | Drop box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 |
CN108190049A (zh) | 一种可重复折展机构及卫星太阳翼 | |
KR20110111871A (ko) | 로봇 손가락 기구 | |
CN105314109B (zh) | 一种扑翼飞行器的翅膀驱动机构 | |
KR101167239B1 (ko) | 로봇 핸드 | |
Ning et al. | Design,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for rescue robot with wheel‐legged structure | |
CN107131874B (zh) | 全封闭式球形全向陀螺机构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5643606A (zh) | 一种新型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 | |
CN103158157A (zh) | 一种具有径向缓冲功能的仿生关节机构 | |
KR20160056148A (ko) | 형상기억합금와이어를 이용한 구체형 이동장치 | |
CN210025356U (zh) | 一种复合球铰链 | |
KR101358399B1 (ko) | 물체의 형태에 따라 파지할 수 있는 로봇 핸드 | |
CN209167844U (zh) | 一种立式五轴模拟运动仿真转台 | |
CN105904436A (zh) | 一种无伴随运动两转一移并联机构 | |
US20210407321A1 (en) | Suspended galaxy device | |
CN104875196A (zh) | 具有三维转动特征动平台的空间调姿并联机构 | |
Thennarasu et al. |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spider robot with an eccentric cylindrical cam mechanis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4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0 |